放手—給孩子自信
發(fā)布時間:2021-12-15 怎么給孩子扎頭發(fā)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給幼兒園畢業(yè)孩子寄語 自信是情緒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信的孩子容易獲得愉悅的情緒。幼兒階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時期,如果我們對幼兒多一份信任、贊美、鼓勵的態(tài)度,他便會形成積極的自我認識。因此,平時應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小班的寶寶還是會努力去發(fā)現自己的能力的。他們總是試著干這干那,我們應該多給寶寶積極的暗示與鼓勵,讓寶寶知道,他在長大,在進步,他是有能力的,會做越來越多的事情……寶寶會感到自己確實長大了,并在以后努力鞏固這種感覺,從而獲得自信。如我班年齡小的孩子浩浩,什么事情都不愿做,在家一切包辦代替,奶奶、爺爺把他當作掌上明珠,在幼兒園,有時他要小便了站在便池前叫:“老師,褲子拉不下?!毙⊥瓯憔驼f:“好了。”等著老師去幫他拉褲子、塞褲子。睡覺時,就傻愣著什么也不動,等你為他脫衣服、穿衣服……針對這樣的情況,開始我包辦了一段時間,看著其他的孩子來園一段時間后都能自己動手做一些事情了,而浩浩呢?如果再這樣包辦下去也不是辦法,對他來說有害無益,漸漸也會養(yǎng)成依賴思想,并且對自己沒有信心。后來我就實行了放手的辦法,當他提著衣服求我?guī)兔r,我教他穿衣服的方法,然后讓他自己嘗試穿,成功了就表揚他真能干。有時他來求助,我就說“浩浩一定會自己干的,你自己先試試??!慢慢地看著小朋友都自己學著做,浩浩也就被“逼上梁山”?,F在浩浩只要有一件事學著自己干,我們就對他鼓勵,許多事實告訴我們:如果不放手,孩子永遠不會獨立!現在孩子們在一天天的長大,有些事他們現在肯定能做到!我們要相信他們!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放手,讓孩子自已做
現在的獨生子女,個個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樣樣事情都由長輩包辦代替。所以到幼兒園了,表現出較強的依賴性,獨立性比較差,意志力薄弱的現象。
父母和教師應該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呢?以家園共育,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服務的能力等獨立能力,積極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
陳予昕是我們班令老師比較頭疼的一位小女孩,她在學校各方面都表現得不太好,每天也是來得最晚的一個孩子,總要和奶奶依依不舍好一會。在幼兒園一天如果老師不去主動的要求她說,沉默是她真實的寫照,可是她也不安分,在椅子上姿勢一會一個造型。并且吃飯方面也是最令我們老師頭痛的一件事,從第一個開始吃,差不多要最后一個才吃完,而且還是在老師的監(jiān)督下,她才勉強地吃完飯?,F在她已經是中班的孩子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了,但從她父母、奶奶的口中了解到顧予昕在家里吃飯還是要奶奶喂,穿衣服、脫衣服也是大人一手包辦的。
家長希望老師多教育她的孩子,讓她養(yǎng)成獨立做事的能力,其實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光靠老師那是毫無用處的,陳予昕在學校雖然動作慢,但是她還是能夠完成,可到了家里她就有了依賴性,家長應該放手讓她自己去做。
《綱要》中指出:“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立、自理的嘗試?!?/p>
任何一個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環(huán)境的影響,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質和能力的。家長可以因勢利導,把握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后,做父母的要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贊賞,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自己吃飯,穿衣服等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鍛煉機會,無形中培養(yǎng)了幼兒獨立生活能力。
放手!讓孩子自己玩
有一天,我想讓孩子們在戶外活動中嘗試自由活動,便說:“今天請小朋友自由活動,不過活動的時候老師有幾個要求:一是玩的時候注意安全,不追逐打鬧,不猛跑猛停,防止摔傷。二是要在老師的周圍活動,不跑到遠處去,讓老師看得見。三是有什么事及時向老師匯報。小朋友能做到嗎?”
“能!”孩子們頓時歡呼雀躍起來。
一會功夫,孩子們便各自開心的玩了起來,我仔細觀察了一下,他們有的在做小組游戲,有的蹲在地上打卡,有的在藏貓貓,有的在玩大風吹,有的在自己打籃球……活動結束的時候,孩子們意猶未盡,紛紛對我說:“老師,明天還讓我們自己玩吧。”
沒想到,一次看是隨意的自由活動卻收到了這么好的效果,仔細反思這次組織的自由活動,給了我很多的啟示,其實孩子們的組織力及想象力是挺豐富的,以后要多給還孩子這樣的機會,讓他們充分的展示自己。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應當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玩!
放手,讓孩子自己走
前幾天的一個晚上,吃完晚飯,老公提議帶上兒子去東湖灘那邊玩。那邊的人可真是多,正巧碰上放噴泉,四周圍滿了孩子。我讓兒子也去看噴泉,可兒子對這不感興趣,卻對旁邊的一條小道十分喜歡。小道很窄,也很長。兒子想在這條小道上走,可他一走上去,就劃了下來。我連忙大喊:“小心,要劃下來的?!焙⒆影众s緊過去扶助孩子。兒子又走上了那條窄窄的小道,這次他走得很穩(wěn),因為有爸爸扶著。
這時我聽見孩子爸在說:“爸爸要放手了,你小心點?!笨梢环攀郑瑑鹤佑謩澫聛砹?。不過這次,丈夫沒有再去扶他,而是讓孩子自己在走上去。我看到兒子跨上去,又劃下來,幾次后,他終于求助了:“媽媽,不行,走不上去?!薄靶械?,你一定行的?!蔽夜膭钏:⒆影忠苍谂赃呎f:“不要害怕
,你一定能走上去的?!眱鹤右姷貌坏綆椭?,自己只好又走上去,這次,他進步了,走了兩步才劃下來。也許這給他帶來了信心,三次、四次、五次……在我看到他走十五次時,兒子終于從小道的一頭走到了另一頭。兒子異常興奮:“媽媽,你看呀!”我知道他是在告訴我他成功了??吹絻鹤訚M臉的笑意,我似乎感受到了一個四歲孩子成功的喜悅。而且我發(fā)現,兒子在后來的幾次走中,越來越有經驗,兩個腳一前一后,跟得很緊,這樣就不容易摔下來。
這是一件發(fā)生在我生活中的真實的事,盡管這件事很小,但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不要把孩子保護得很好,有時候也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成功也好,失敗也罷,只有讓他親身去做了,他才會體驗到生活的滋味。我們新課程也在提倡讓學生學會自主,我想我是一名人民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也不會再拉緊孩子的手,讓他們更自主地去學習。
放手,給孩子表現自我潛力的機會
今年我園開展了一系列的幼兒技能技巧活動,我們班學習花樣皮球。今天下午又是戶外活動的時間,我們帶著孩子到院子里準備玩皮球。剛到活動地點,就聽到前面有孩子爭先恐后地說:“新皮球,有這么多新皮球,還沒有充氣呢!”我們決定為新皮球打氣,同時讓孩子們先玩原來的球??墒?,孩子們哪有心思玩啊,個個都盯著新球,期待著我們快打完讓他們玩??吹胶⒆觽兤诖难凵瘢銓λ麄冋f:“看誰拍的最認真,老師就先把新球給誰玩?!焙⒆觽兟犃硕寂牡谜J真極了。
過了一會兒,我的背有點酸,便一邊用手捶著背一邊說:“哎,這么多球什么時候才能打完呢?”我說這話的時候被在我身邊拍球的劉軒宇聽到了,他走過來說:“老師,我?guī)湍惆伞N液苡袆诺??!薄安挥昧?,老師休息一會自己來就行?!薄袄蠋煟夷苄?,你就讓我試試吧?!笨此J真的樣子真不忍心拒絕他,況且。于是就對他說:“你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皮球,打好氣后就去玩?!币粫?,軒宇在自己的努力下,終于拿到了自己心愛的大皮球??吹杰幱钣辛俗约盒膼鄣拇笃で颍渌暮⒆右矤幹^來幫我打氣,就這樣你一個他一個,不一會便打完了。孩子們拿著自己充滿氣的皮球,玩得格外開心。
看來我們不能小瞧這些孩子們,我們可以在孩子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放手讓孩子們幫著做點事情,這樣做既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孩子學習體諒幫助別人的愛心,又發(fā)展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放手,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有時,我們老師還會為教與不教而舉棋不定,理念讓我們放手,實際有恐于孩子不會。我們應該深刻領會到“孩子是活動的主體,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讓孩子去做”這一教育理念的真正含義。
有一首歌名叫《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我覺得教師的教育也該如此,該放手時就放手,不要總把孩子攥在大人的手心里,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贊美,多給孩子一些心靈的溝通,那么孩子的發(fā)展遠遠高于你的預想。
放手,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愛,把握好愛的度,孩子會成長得更好!
恩恩走上梯子,他邁著小步子一點一點往前挪動,走了兩小步,他身子晃了下,彎下腰想用手扶點東西,但是沒左看看右看看,沒什么可以扶的,于是又直起身子繼續(xù)往前走。他還是挪著小步子一點一點往前走著,到了中間了,他看到有梯子他扶了一下,然后又繼續(xù)往前,他的速度稍微加快了一點??煲叩浇K點時,恩恩加快了腳步,兩只手往前準備扶住梯子,終于,他扶到了,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他轉了身子,從梯子上爬了下去。
恩恩挪著小步子說明他有些害怕,但是他能夠堅持走完,并且沒有求助他人,還是很勇敢的。
他又自我保護的意思,一路上一直在尋找可以扶手的東西,當走到后面一點時,恩恩其實已經變得大膽多了,步子也加快了。
平衡能力一般。
兩條梯子是加大了難度的,路程加長了,而且平衡木較窄且旁邊沒有扶手,因此幼兒在心理上是有些恐懼的。
我們在地上放了墊子,可以緩沖幼兒的心理障礙,同時可以站在孩子的身邊,鼓勵他們,適當地給予他們幫助,讓幼兒發(fā)現保持身體平衡的方法。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
星期五的下午又是手工活動,今天讓幼兒做“賀卡”。
我先出示做好的賀卡,孩子們看著看著,大家一起七嘴八舌的討論開了,不一會兒就一起說出了制作的大致方法。
然后我稍做示范,重點講解了正折和反折的方法。
孩子們一個一個開始自己做手工了。
他們很專心,當碰到不懂的地方的時候,就跟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會的小朋友會很樂意的把自己知道的告訴他,有的說了半天對方還是不懂,就親手幫他做了。
我班的孩子很喜歡手工活動,他們每次都會跟老師要求:“老師我們做手工吧”后來,我不忍讓他們一直失望,就告訴他們:“每個星期五下午我們才會做身工,其他時間我們一般不做。
”于是,孩子們就開始期待星期五。
今天我想到靈靈媽媽前幾天跟我說的一件事,靈靈很想在幼兒園過生日,但是她的生日是在暑假里,無法跟小朋友一起過,靈靈又每天都吵著要在幼兒園過生日,媽媽非常煩,跟我說了后,我答應她在幼兒園給靈靈過上這個特殊的生日,讓小朋友們每人做一個手工送給靈靈當作生日禮物,孩子們一聽做好的手工可以作為生日禮物送給靈靈,這下在做手工時更加小心翼翼了,比平時認真了許多。
有的小朋友平時亂剪一通的今天也慢慢地細細地剪了,他們都想做一個漂亮的賀卡送給靈靈。
我一直很喜歡帶孩子做手工,因為在手工活動中孩子的熱情和專著讓我感動,哪怕是再頑皮的孩子在手工活動時也很安靜、很投入,這是我始料為及的,但很快的就接受了。
忍不住想起初開始的時候,很多孩子嚷讓起來:老師我不會;老師我剪壞了;老師我的**(某個部件)不見了;老師,這樣做對不對?……我真的手忙腳亂,可是在我始終不動搖的鼓勵孩子自己做以后,一次、兩次,這聲音就漸漸小了。
因為無法從老師那里得到和父母或者祖輩那樣的照顧,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只有自己來了。
于是,孩子們就開始苦苦思索,當思索之后獲得問題的解決和自我的進步時,就促進了孩子更大的激情。
我想,手工活動就是這樣良性循環(huán)的。
多給孩子些自信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繩、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熱鬧非凡,生機勃勃,到處都是孩子們的笑臉,開心的笑聲,就連最內向的琪琪小朋友臉上也樂開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里飛舞。由于琪琪小朋友是從外地轉過來的,性格內向,很少與同伴接觸,一日活動中,總覺的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憂郁,在集體中顯得郁郁寡歡,因此戶外活動時,她總是自己躲在一個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塊做游戲,一塊活動,很多的活動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常用愛的眼光去看他,用溫暖的手去牽她的小手,摸摸她的頭,用寬闊的雙臂去擁抱她,并且讓班里的孩子們都去接近她,跟她做游戲,教她跳繩、玩球等。一天,孩子們告訴我:“老師,琪琪會跳繩了!”真讓人驚嘆啊!于是我高興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繼續(xù)努力!”琪琪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時不多見的興奮之光,笑臉也生動起來。我又不失時機的在全班孩子們面前表揚了她,還讓她跳繩給大家看,從此以后,琪琪時不時不地展示跳繩的本領,很多花樣技巧讓她跳的很輕松自如,別的活動也隨之增進,整個人都變了,變得愛說愛笑,活潑自信。
這件事,讓我看到表揚在幼兒教育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形成自己肯定與自我欣賞的良好心態(tài)。同時,讓我意識到不管哪一個孩子,都需要愛,需要溫暖,尤其是來到我們集體中,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真誠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會變得那么美好.
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干
孫慧君,以前女兒總喜歡拿著畫筆在紙上到處亂畫,我也隨他,心里想著:不要干涉她,讓她隨意的畫,培養(yǎng)起畫畫的興趣就行。所以女兒一直都很樂意去“涂鴉”,而且邊“涂鴉”還要邊自言自語,樂在其中。但是自從女兒進入小小班后,我刻意的去讓她畫一些我畫好的范畫,在涂色時也不準她把顏色涂到外邊來,以為是要規(guī)范她的時候了,可卻不想在我的規(guī)范下女兒越來越不愿意去畫,有時畫畫的時候就是不讓我在她的面前。我猛然意識到了:我本想做一個指導者、幫助者,而事實上我卻做了一個干預者、破壞者。女兒的變化也讓我想到了我在班上上手工活動時發(fā)生的一件事情:有一次,我?guī)Ш⒆舆M行了一次泥工活動
,小朋友都十分感興趣,浩南也非常投入,可是他歪著腦袋怎么也能沒把小兔的眼睛弄好,急的他滿頭大汗還是沒弄好。于是我就走過去幫他粘好了??煽礃幼铀懿桓吲d,我就說:“浩南,老師幫你弄好了你這么還不高興了?”他噘著嘴說:“我自己會粘?!比缓笥中÷曊f:“我本來自己馬上就粘好的。”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其實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動手、自己操作,并不是被動的接受學習,而是在活動過程中的一種主動體驗!
經過了這兩件事情后我感悟到了: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大人們總是不放心,事事都要包辦代替。他們只能被動的接受,這樣他們很不情愿。我們只有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干,讓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才能更好的促進他們的發(fā)展。他們會更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