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寶寶情緒失控的六大妙計
發(fā)布時間:2021-10-14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寶寶入園 寶寶班教育筆記導讀:了解寶貝能夠控制的極限,并且在他厭倦之前盡快結(jié)束這種他無法忍受的行為,可以有效地避免寶貝失去控制。
一旦失去控制,寶貝的胡鬧就會令頭痛的父母無所適從。如果恰好在公共場所,父母更是處在一個兩難的境地,既不想當眾懲罰寶貝,又不想輕易放棄原則,于是,他們的頭痛就會一再升級。那么,怎樣才能讓寶貝有效地控制自己呢?
1、了解寶貝能夠控制的極限
每個寶貝的控制力都不太一樣,有的寶貝能較長時間地控制自己,但是另外一些寶貝則根本就難以控制自己,他們總在不停地動來動去,一會兒對這個好奇了,一會兒又對那個好奇了,似乎永遠也沒有可能受到約束。尤其帶著寶貝逛商場的時候,如果媽咪翻來覆去試上5-6套服裝,或者父母在一起沒完沒了討論該選擇哪件家具的時候,誰也沒法指望寶貝能夠老老實實待在一邊等待父母做出正確的結(jié)論。
因此,了解寶貝能夠控制的極限,并且在他厭倦之前盡快結(jié)束這種他無法忍受的行為,可以有效地避免寶貝失去控制。
2、給予持續(xù)的鼓勵或獎勵
3歲內(nèi)的寶貝非常看重父母的評價,因此,至少每1-2分鐘表揚寶貝一次,往往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每次帶寶貝外出的時候,不時地夸獎他一句,給他一個熱烈的親吻等等,這種正性的鼓勵或者獎勵會有效地提醒他,他做得不錯,同時也在暗示他,他應該有什么樣的行為,什么樣的行為會收到鼓勵。
3、給寶貝提供參與的機會
讓寶貝以恰當?shù)姆绞絽⑴c父母的活動,他就會覺得自己很重要,并且可以防止他因為無聊而失去控制。比如逛商場的時候,那些五彩繽紛的商品對寶貝來說會有著非常強的吸引力。抱著他,讓他自己幫著到貨架上拿商品,會帶給他一種當家作主的感覺。如果不需要某件商品,可以給他講解這些商品的特性,比如色彩、功用等等,這些都可以極大地滿足他的好奇心,吸引他的注意,讓他在不斷變化的活動中獲得控制。
4、事先琢磨好相應的對策
事先琢磨好相應的對策,是保證寶貝失去控制時盡快扭轉(zhuǎn)局面的好辦法。比如,如果寶貝在商場突然因為想要某個玩具而大發(fā)脾氣,而這個玩具并不在父母計劃要購買的物品之列,那么,父母可以盡快帶寶貝離開商場,等待他發(fā)脾氣事件得到平息。這樣處理,可以讓寶貝明白,他這種發(fā)脾氣的行為不會得到任何獎勵。
5、冷處理對待寶貝
冷處理是寶貝打破規(guī)則,失去控制的情況下非常有效的讓一切恢復正常的方式。大多數(shù)的情況,寶貝在外面失去控制是因為他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父母的注意。這時候,不理睬他的行為是比較好的一種處理方式。比如,寶貝在商場里大發(fā)脾氣,可以盡快將他帶到一個比較安靜的角落,不理睬他,讓他獨自待上一兩分鐘。如果在飯店發(fā)脾氣,可以將他坐的椅子背向大家,不理睬他,這樣也可以防止他打碎碗、盤等餐具。
6、避免警告與威脅
類似“你不聽話,我就把你扔在商場”“你不聽話,警察叔叔會把你抓走”之類的警告與威脅,在寶貝失去控制的時候看起來似乎可以奏效,但是,這種做法是殘酷的,它會帶給寶貝不必要的焦慮情緒,讓寶貝缺乏安全感,同時也會給寶貝傳遞這樣的錯誤信息:只要我在父母警告之前停止做我想做的事情,我就可以免于處罰,以后他會更多地以同樣的方式重復他的這些不良行為。
警告與威脅不可能根治寶貝的不良行為,所以給寶貝提要求時,最好不要用警告或威脅的語氣,而要用祈使的語氣:“別玩玩具了,趕快過來!”(wWW.bMRBh.COm 筆墨評語網(wǎng))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防止寶寶夜哭的十大妙招
防止寶寶夜哭的十大妙招
1、心火大
癥狀:愛發(fā)脾氣,經(jīng)??摁[,舌苔黃,盜汗
解決方法:中藥房買點燈心草煮水喝,每次煮二三十根,小火20分鐘,可加冰糖
2、腸胃不好有積食
癥狀:腹脹,肚子摸著硬,口臭,嘔吐等
解決方法:可以小兒推拿或服用消食化積的中藥,如雞矢藤或雞內(nèi)金,具體用量咨詢醫(yī)生,記得說明寶寶月份
3、太熱
癥狀:不發(fā)燒的前提下手腳心發(fā)熱,身上也燙。
解決方法:根據(jù)室溫給寶寶穿蓋。另外寶寶火力壯,都是怕熱不怕冷的
4、沒有安全感
癥狀:寶寶總想找媽媽,睡眠中偶爾四肢發(fā)顫,拍拍還能睡。
解決方法:寶媽平時要多陪寶寶,和他交流,經(jīng)常對他說“媽媽愛你,會一直陪著你”離開的時候也要說“媽媽去干XX,一會回來陪你,寶寶不怕”,另外睡覺時可以用兩個枕頭夾住寶寶,這樣寶寶會有安全感。
5、睡眠前玩得太興奮
解決方法:按時睡覺,在寶寶入睡前0.5~1小時,應讓寶寶安靜下來,睡前不要玩得太興奮,不要過分逗弄寶寶。免得寶寶因過于興奮、緊張而難以入睡。本文源自正版辣媽教室,頭像為孫儷。不看刺激性的電視節(jié)目,不講緊張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要給寶寶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室溫適宜、安靜,光線較暗,睡前應先讓寶寶排尿。
6、寶寶沒吃飽
癥狀:寶寶翻來覆去又一直出現(xiàn)吸吮的動作,有時候它只是需要吸吮,有時候它是真的餓了想再多吃一點。
解決方法:用乳頭或奶嘴來試探他是需要吸吮,吃飽了寶寶自然就會停止吮吸或突出奶頭。
7、受到驚嚇
癥狀:精神萎靡不振、不吮乳,有的夜睡不安、失眠多夢或陣陣囈語。有的尖聲哭鬧、驟犯驟止。
解決方法:寶寶喜歡被人撫摩,寶媽可以平時多給寶寶做撫觸按摩,增強寶寶的安全感。寶寶一受到驚嚇,媽媽立刻用輕柔的聲音安慰寶寶,同時進行肌膚的觸摸,如用手順著寶寶頭發(fā)輕撫或者輕拍背部。親人的聲音和肢體接觸能很快讓寶寶得到安全感,最大程度地起到安撫作用。
8、白天睡的多,活動少
癥狀:有的寶寶白天睡的過多,很少活動玩耍,導致晚上精神,不睡覺,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睡翻夜了。
解決方法:白天多引導寶寶玩,寶寶玩的累了,晚上就睡的踏實。
9、微量元素缺失
癥狀:血鈣降低引起大腦及植物性神經(jīng)興奮性增設導致寶寶晚上睡不安穩(wěn),需要補充鈣和維生素D,如果缺鈣,寶寶的鹵門就閉合得不好;如果缺鋅,一般嘴角都會潰爛。
解決方法:如果寶寶在七個月以下,只能服用補鈣、補維生素、補鋅的營養(yǎng)品,如果寶寶七個月以上,建議寶寶通過食補更好吸收。
10、感冒或是其他癥狀引起的不適
癥狀:如局部有炎癥,瘙癢,濕疹等。
解決方法:這個可能性就多了,建議寶媽們?nèi)メt(yī)院檢查
教寶寶控制情緒的公式
導讀:讓孩子掌握這些基本的生活常識和行為規(guī)范是人生的基礎課,要比多認些單詞、多學點算術(shù)更重要。
奧斯丁是我的一位美國友人的孩子,6歲時就上了學。
奧斯丁上學沒多久,父母就發(fā)現(xiàn)了他的變化。不小心碰了妹妹,他馬上就會說“對不起”。家里來了客人,他會像主人一樣與客人握手,還要說一句“見到你很高興”。坐車的時候,他還會提醒爸爸一定要系好安全帶。這些當然都是他在學校里學到的。
奧斯丁的母親認為,讓孩子掌握這些基本的生活常識和行為規(guī)范是人生的基礎課,要比多認些單詞、多學點算術(shù)更重要。后來,我又看到奧斯丁從學校里帶回的一張漫畫。那張漫畫的上方寫著“保持鎮(zhèn)靜”幾個大字,下面是一道公式:1+3+10=鎮(zhèn)靜。漫畫中有個大頭娃娃在講解這個公式,“1”是告訴你自己,“要鎮(zhèn)靜,放松!”;“3”指的是深呼吸三次;“10”的意思是“開始慢慢地從1數(shù)到10”。畫的最下方寫著“保持鎮(zhèn)靜使我能夠采取負責任的行動。”奧斯丁的母親告訴我,這是學校里老師講“自我控制”時發(fā)的,老師要孩子們在生氣的時候按著這個公式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自我控制”聽起來似乎是一個成年人的話題。而在美國的中小學教育中,它其實已經(jīng)成了一個重要內(nèi)容。
如何讓2歲寶寶學會控制情緒
導讀:盡管分散注意力能阻止寶寶情緒失控,但對父母們而言,和寶寶談論他的感受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當然,你不可能期待一個2歲的寶寶能告訴你他很憤怒、孤獨或者無聊,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和相關(guān)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2歲寶寶的注意力往往只能持續(xù)很短的時間,因此,父母們往往會感覺他的情緒波動非常大。這時的寶寶正在學著獨立,對他們而言,每一次成功都會為他們帶來無以倫比的快樂。當他完成一項新任務,比如:用蠟筆畫畫,做拼圖游戲,他會感到非常自豪。
但當拼圖拼不好,或被阻止在墻上畫畫時,他又會表現(xiàn)出非常不滿和沮喪。
但對爸爸媽媽而言,最大的挑戰(zhàn)是既要幫助寶寶自立又要使他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特別是那些消極情緒。
挫折感:讓寶寶的情緒像在“蕩秋千”
盡管2歲寶寶已經(jīng)開始有了語言表達能力,但與人交流的能力還是十分有限,常常不能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寶寶生氣的原因,常常是因為大人不明白他的意思。
另外,2歲寶寶遇到自己不滿意的事情時自控能力往往比較差。當?shù)貌坏剿胍臇|西時,感覺就像到了世界末日。當媽媽對他說不能做什么事時,他感到完全沒有可選擇的余地。
所幸他們的沮喪不會維持太長時間。他很容易對某件事物發(fā)生興趣,但注意力很快又被其他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時間不會超過幾分鐘。因此,聰明父母只要充分利用寶寶注意力分散的特點,就能從容控制寶寶的情緒。
如果寶寶不高興或是遇到了挫折,你可以把他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其他活動上去。例如:當思思在廚房里吵鬧著要玩小刀時,媽媽會把她帶到一水池的肥皂泡面前分散她的注意,她很快會安靜下來。另外,場景的迅速改變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安靜地把思思從廚房帶到房間里去,那里有許多吸引她注意的東西,玩具恐龍、圖書都可以讓她忘記剛才的不愉快。
和寶寶談感受,教他區(qū)別不同的情緒
盡管分散注意力能阻止寶寶情緒失控,但對父母們而言,和寶寶談論他的感受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當然,你不可能期待一個2歲的寶寶能告訴你他很憤怒、孤獨或者無聊,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和相關(guān)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你可以教他如何表達自己,“那件事一定讓你很生氣”,或是“你看上去很傷心”,諸如此類的話能幫助寶寶認識到有很多的語言能描述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最終,寶寶會認識到這些感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比如:如果每次寶寶都拼不好拼圖,你說,“哇,你真的很生氣”,多重復幾次,寶寶就會把這句話和他自己的感受聯(lián)系起來。當寶寶快3歲時,開始能理解像生氣、傷心等詞的意思,很快,他就能談論他的感受了。
這并不意味著你可以忽視寶寶那些不正確的行為。你需要了解寶寶的感受,例如,詢問寶寶對丟了東西是否很傷心,或是對媽媽占著電話聊天感到生氣,然后你應該讓他知道因此而尖叫或打人都是不被允許的。盡管寶寶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些訊息,但是這種交流能為他形成一種理念奠定基礎,那就是:過激的情緒,甚至消極情緒都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但是傷害和破壞性的行為是絕對不被允許和容忍的。
要教寶寶區(qū)分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當寶寶滿意高興的時候,你可以說,“我看你真的很喜歡吃冰淇淋”或者“和爸爸媽媽玩捉迷藏的游戲讓你很快樂,對嗎?”這可以幫助寶寶區(qū)分積極和消極的情緒,可以教會他認知所有的情緒,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生活中很正常的。
學會控制情緒,學會理解他人
2歲的寶寶大都以自我為中心,不明白別人也有情感。一旦寶寶能夠區(qū)別自己的情感,他也會將那些表述的詞語用于其他人。
一個2歲大的寶寶如果曾和媽媽談論過生氣,便會了解生氣的感受。當媽媽說:“寶貝,我也生氣”時,寶寶就會意識到媽媽也有和自己一樣的感受。這就是體會別人情感,識別他人感受的開始。這種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非常漫長的循序漸進、持續(xù)整個童年的過程。
嬰兒時期是教寶寶去理解自身和他人情感的最佳時期,因此早教應多談情感問題,當你在教寶寶一種行為為什么是對的或錯的時候,就是在向?qū)殞氄故酒渌说母惺?,如“我們不可以打人,因為這會傷害到別人,讓別人感到難過”或者“他這種事發(fā)生在你的身上你不會難過嗎?”。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理解他人的感受,與人為善,這些對寶寶將來在社會上獲取成功會起到很大的幫助,如果寶寶沒有學好這一課,那么未來的生活對他來說會非常困難。
運用游戲的情感力量,擴大情感視野
還有一種方法是設法擴大寶寶的情感視野:坐在地上用玩具或毛毛熊和他玩角色扮演的游戲。這可以幫助寶寶更好地了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例如,你可以描述其中一只動物如何喜歡被搔癢癢而另一只卻不喜歡。如果寶寶時常感害怕,角色游戲是一種最好的辦法,你可以扮成媽媽去上班,讓寶寶想下一步可能發(fā)生什么事情,然后你們共同去解決這些問題。這種游戲能深植于寶寶的頭腦里,假扮的游戲雖然簡單卻是十分有效的獲取信息的活動,它讓你了解寶寶在想什么并感受到了什么,為你和寶寶之間建立更為融洽的關(guān)系提供極好的機會。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
每個人都有權(quán)了解、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也一樣。不管什么情緒——包括憤怒——都應該表達出來。當孩子發(fā)火時,做父母的不應該壓制孩子,而是要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強強在幼兒園翹首企盼爸爸的到來,一看到爸爸的身影,他就立刻撲了上去:“爸爸,爸爸,你怎么這么晚才來???我的冰淇淋呢?”“哦……糟糕,兒子,爸爸今天開了一天的會,下班晚了,把買冰淇淋的事忘記了?!卑职忠荒槍擂巍姀娐牥职诌@么一說,小臉氣得一下子扭曲了,跳著腳沖爸爸喊:“你早上答應給我買的,我都等了一整天了,我還告訴了奇奇,說今天我爸爸會拿著冰淇淋來接我!你是個大騙子!我討厭你!”強強的哭鬧讓爸爸覺得在眾目睽睽之下很沒面子,于是生氣地說:“閉嘴,你怎么能這樣和爸爸講話,太沒大沒小了!”爸爸邊說邊去拉強強的手,想快點離開,但強強不但不配合,還開始對爸爸又踢又踹,爸爸只好連拉帶拽把他拖到車里……憤怒從何而來?人在受到傷害、感到挫敗,或失望、不安時,常會發(fā)怒,這是因為我們的心靈需要用這種方式保護自己,簡單地說,憤怒是心靈的一種防御機制。大部分孩子都是根據(jù)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做出反射性的行為。他們在生氣時,會立即發(fā)火或用攻擊性的行為表達憤怒。如果不在小時候教他正確地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等進入青少年時期,攻擊性和暴力程度都會增強,甚至可能成為具有所謂爆發(fā)性性格的成人。盲目扼制孩子的情緒等于摧毀孩子的自信心處理3~6歲孩子的情緒,最關(guān)鍵的是幫助孩子識別情緒、感受情緒。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發(fā)脾氣的原因,強強因為爸爸忘記承諾而失望、挫敗,進而產(chǎn)生憤怒。這時,幫助強強釋放憤怒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納和聆聽。一味地指責和說教無濟于事,相反還會火上澆油,讓孩子的失控愈演愈烈,甚至小小的自信心都被一點點地摧毀。當強強興奮地沖向爸爸要冰淇淋時, 如果爸爸蹲下來——這個姿態(tài)本身就能緩解強強的情緒,這樣說:“爸爸今天做了件錯事,你能幫幫爸爸嗎?”以便孩子從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失望的事實。要給孩子時間釋放情緒、體會情緒。在相對平靜時,擁抱、安撫孩子,不要說:“我知道你生氣的原因?!倍獑枺骸澳銥槭裁瓷鷼??是不是爸爸忘記給你買冰淇淋,讓你很失望?”得到孩子的回答后,繼續(xù)問:“怎么做才會讓你覺得好一點呢?”這些問話可以幫助孩子弄清自己的情緒,并給以啟發(fā),讓他知道還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問題。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孩子隨時隨地都在模仿大人,榜樣的力量比口頭教育大得多,想要孩子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家長的以身作則最關(guān)鍵。如果家長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還指望孩子在這方面做得多好嗎?父母要注意保持冷靜,不要平時教育孩子不能亂發(fā)脾氣,自己遇到問題卻縱容情緒肆虐。父母言行不一致會讓孩子困惑:“為什么大人可以發(fā)怒,小孩卻不能?為什么別人可以對我發(fā)脾氣,我卻不能這樣對別人?”這樣的雙重標準,非常不可取。當然父母也不是圣人,總有失去耐心的時候,如果事后我們能意識到錯誤,并及時向孩子道歉,孩子就可以從中學到至關(guān)重要的一課,即大人也在努力學習如何更好地把握情緒。為了家庭的和諧和安寧,培養(yǎng)情緒的正能量至關(guān)重要。我們的日常行為會形成一種家庭模式,并通過我們的孩子代代相傳。
Baby情緒失控怎么辦?
導讀:盡管2歲寶寶已經(jīng)開始有了語言表達能力,但與人交流的能力還是十分有限,常常不能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寶寶生氣的原因,常常是因為大人不明白他的意思。
2歲寶寶的注意力往往只能持續(xù)很短的時間,因此,父母們往往會感覺他的情緒波動非常大。這時的寶寶正在學著獨立,對他們而言,每一次成功都會為他們帶來無以倫比的快樂。當他完成一項新任務,比如:用蠟筆畫畫,做拼圖游戲,他會感到非常自豪。但當拼圖拼不好,或被阻止在墻上畫畫時,他又會表現(xiàn)出非常不滿和沮喪。
對爸爸媽媽而言,最大的挑戰(zhàn)是既要幫助寶寶自立又要使他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特別是那些消極情緒。
盡管2歲寶寶已經(jīng)開始有了語言表達能力,但與人交流的能力還是十分有限,常常不能很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寶寶生氣的原因,常常是因為大人不明白他的意思。
另外,2歲寶寶遇到自己不滿意的事情時自控能力往往比較差。當?shù)貌坏剿胍臇|西時,感覺就像到了世界末日。當媽媽對他說不能做什么事時,他感到完全沒有可選擇的余地。
所幸他們的沮喪不會維持太長時間。他很容易對某件事物發(fā)生興趣,但注意力很快又被其他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時間不會超過幾分鐘。因此,聰明父母只要充分利用寶寶注意力分散的特點,就能從容控制寶寶的情緒。
如果寶寶不高興或是遇到了挫折,你可以把他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其他活動上去。例如:當思思在廚房里吵鬧著要玩小刀時,媽媽會把她帶到一水池的肥皂泡面前分散她的注意,她很快會安靜下來。另外,場景的迅速改變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安靜地把思思從廚房帶到房間里去,那里有許多吸引她注意的東西,玩具恐龍、圖書都可以讓她忘記剛才的不愉快。
和寶寶談感受,教他區(qū)別不同的情緒
盡管分散注意力能阻止寶寶情緒失控,但對父母們而言,和寶寶談論他的感受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當然,你不可能期待一個2歲的寶寶能告訴你他很憤怒、孤獨或者無聊,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和相關(guān)的詞匯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你可以教他如何表達自己,“那件事一定讓你很生氣”,或是“你看上去很傷心”,諸如此類的話能幫助寶寶認識到有很多的語言能描述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最終,寶寶會認識到這些感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比如:如果每次寶寶都拼不好拼圖,你說,“哇,你真的很生氣”,多重復幾次,寶寶就會把這句話和他自己的感受聯(lián)系起來。當寶寶快3歲時,開始能理解像生氣、傷心等詞的意思,很快,他就能談論他的感受了。
這并不意味著你可以忽視寶寶那些不正確的行為。你需要了解寶寶的感受,例如,詢問寶寶對丟了東西是否很傷心,或是對媽媽占著電話聊天感到生氣,然后你應該讓他知道因此而尖叫或打人都是不被允許的。盡管寶寶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些訊息,但是這種交流能為他形成一種理念奠定基礎,那就是:過激的情緒,甚至消極情緒都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但是傷害和破壞性的行為是絕對不被允許和容忍的。
要教寶寶區(qū)分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當寶寶滿意高興的時候,你可以說,“我看你真的很喜歡吃冰淇淋”或者“和爸爸媽媽玩捉迷藏的游戲讓你很快樂,對嗎?”這可以幫助寶寶區(qū)分積極和消極的情緒,可以教會他認知所有的情緒,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生活中很正常的。
學會控制情緒,學會理解他人
2歲的寶寶大都以自我為中心,不明白別人也有情感。一旦寶寶能夠區(qū)別自己的情感,他也會將那些表述的詞語用于其他人。
一個2歲大的寶寶如果曾和媽媽談論過生氣,便會了解生氣的感受。當媽媽說“寶貝,我也生氣”時,寶寶就會意識到媽媽也有和自己一樣的感受。這就是體會別人情感,識別他人感受的開始。這種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非常漫長的循序漸進、持續(xù)整個童年的過程。
嬰兒時期是教寶寶去理解自身和他人情感的最佳時期,因此早教應多談情感問題,當你在教寶寶一種行為為什么是對的或錯的時候,就是在向?qū)殞氄故酒渌说母惺?,如“我們不可以打人,因為這會傷害到別人,讓別人感到難過”或者“他這種事發(fā)生在你的身上你不會難過嗎?”。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理解他人的感受,與人為善,這些對寶寶將來在社會上獲取成功會起到很大的幫助,如果寶寶沒有學好這一課,那么未來的生活對他來說會非常困難。
運用游戲的情感力量,擴大情感視野
還有一種方法是設法擴大寶寶的情感視野:坐在地上用玩具或毛毛熊和他玩角色扮演的游戲。這可以幫助寶寶更好地了解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例如,你可以描述其中一只動物如何喜歡被搔癢癢而另一只卻不喜歡。如果寶寶時常感害怕,角色游戲是一種最好的辦法,你可以扮成媽媽去上班,讓寶寶想下一步可能發(fā)生什么事情,然后你們共同去解決這些問題。這種游戲能深植于寶寶的頭腦里,假扮的游戲雖然簡單卻是十分有效的獲取信息的活動,它讓你了解寶寶在想什么并感受到了什么,為你和寶寶之間建立更為融洽的關(guān)系提供極好的機會。
寶寶厭學情緒的產(chǎn)生
導讀:具有厭學情緒的孩子,在受到挫折時,不是分析原因,而是回避現(xiàn)實,想法改變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往往容易沉湎于以往成功的回憶中。這些孩子的行為方式、心理特征、思維活動都與這些孩子的年齡不相稱,這種自慰心理表明這些孩子對學習的厭惡情緒。
具有厭學情緒的孩子,在受到挫折時,不是分析原因,而是回避現(xiàn)實,想法改變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
(1)推脫責任
這些兒童把簡單的失敗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觀地分析學習成績不良的主觀和客觀原因,檢查自我,吸取教訓。他們常常把考試成績不好歸于老師講課沒有講清,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師閱卷不公平等原因。其實他們的心里對失敗的原因很清楚,只是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用這種方式來掩蓋自己的責任。
(2)精神勝利法
具有厭學情緒的孩子,在受到挫折時,不是分析原因,而是回避現(xiàn)實,想法改變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往往容易沉湎于以往成功的回憶中。這些孩子的行為方式、心理特征、思維活動都與這些孩子的年齡不相稱,這種自慰心理表明這些孩子對學習的厭惡情緒。
(3)合理化
這些孩子往往把自己學習上的失敗變?yōu)楹侠砘?。當這些孩子達不到所規(guī)定的標準時,就否定或指責這個標準不合理,盡量找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使目前的失敗趨于合理化,這樣的自慰可以使兒童減少自我形象與受挫感的反差,避免激烈的內(nèi)心沖突。
(4)自我保護
這些學生在學習上受挫以后,舉出眾多的受挫伙伴,表明自己與他人一樣,并不是最差的,以推脫因受挫而產(chǎn)生的心理壓力,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社會化比較方式,是為了推脫責任,解脫心理壓力。
(5)自我貶低
一些厭學兒童在學習成績上遇到挫折后,自覺低人一等,極端自卑,感到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不能從科學地分析中堅信自己的學習能力,而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認為自己的智力發(fā)育落后,不是學習的材料。目前的失敗是由于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失敗也是自然的事情,這種情況是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更改的。
以上這些心理活動往往會給這些兒童帶來更大的心理問題,使得學習困難成為惡性循環(huán),不容易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