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豆豆發(fā)芽
發(fā)布時間:2021-09-07 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游戲 幼兒園教案豆豆設計意圖:孩子們對于自己在植樹節(jié)活動中種下的豆豆特別感興趣,時不時地會去看一下豆豆長什么樣了。有一次,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種的豆豆長芽芽了。孩子們很仔細地觀察著發(fā)芽的豆豆,還把沒有發(fā)芽和發(fā)芽的豆豆作了比較。由此,孩子們對豆豆發(fā)芽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了。于是,根據(jù)小班幼兒的特點,我搜尋了莫扎特的一段音樂,以表現(xiàn)豆豆發(fā)芽的形象,讓孩子們在玩中體驗植物生長的不易,產(chǎn)生要愛護身邊植物的情感,同時感受音樂的魅力。 目標: 1.感受音樂旋律,初步嘗試跟著音樂用肢體表現(xiàn)豆豆發(fā)芽的過程。 2.愿意愛護周圍的植物。 準備: 《豆豆發(fā)芽》的音樂,豆豆發(fā)芽過程的視頻,幼兒已學習兒歌《鉆泥巴》。 過程: 一、萌發(fā)興趣 (析:從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為他們即將要接受的新知識與已有的知識建立聯(lián)系。) 1.觀察發(fā)芽的豆豆。 師:看,我們種的豆豆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師:你知道豆豆的種子是怎么長成小芽芽的嗎? 2.觀看豆豆發(fā)芽過程的視頻。 師:豆豆要鉆破泥土和太陽公公做游戲。它用力地、慢慢地往上鉆??墒?,泥土太緊了???豆豆都累得流汗了。不過豆豆沒有放棄,它用盡全身力氣終于鉆破泥土,長出兩片小芽芽了! 師:豆豆是怎么長大的呀?(幼兒描述豆豆發(fā)芽的過程。) 二、熟悉音樂 (析:在呈現(xiàn)具象的豆豆發(fā)芽的視頻后,再播放抽象的豆豆發(fā)芽的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旋律。) 師(播放音樂):你聽到了什么?這段音樂聽起來和豆豆發(fā)芽有關系嗎? 三、動作表現(xiàn) (析:引導幼兒用肢體表現(xiàn)對音樂旋律的感受。) 1.自由嘗試。 師:請你跟著音樂來學學豆豆發(fā)芽的樣子。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模仿豆豆小小、圓圓的樣子。例如,教師提問:“豆豆還沒發(fā)芽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如果有幼兒蹲下來了,教師馬上引導其他幼兒觀察并探索:“你們能不能變得比他更小、更圓,像顆小豆豆?” 2.在教師引導下結(jié)合經(jīng)驗再次嘗試。 (1)豆豆用力鉆泥土。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模仿豆豆用力鉆泥土時的動作、表情。例如,教師提問:“豆豆是怎么鉆出泥土的?是輕輕的,還是要很用力?豆豆要怎么用力才能鉆出泥土呢?你們來試一試。你用力的時候會有什么表情啊?” (2)豆豆慢慢鉆泥土。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控制自己的動作,到音樂結(jié)束時再長出芽芽。例如,教師提問:“豆豆的芽是慢慢長出來的,還是一下子就長出來的?豆豆的芽是慢慢地、慢慢地從泥土里鉆出來的。你們也來試試跟著音樂慢慢地鉆出來?!?3.完整表現(xiàn)。 (1)教師用兒歌《鉆泥巴》引導幼兒跟著音樂用肢體表現(xiàn)豆豆發(fā)芽的過程。 (2)教師重點指導幼兒表現(xiàn)芽芽長出來時的各種造型。例如,當幼兒的手沒有伸出來時,教師可說:“這棵小芽大概太陽光還照得不夠,再來曬曬太陽,快快長大吧!”或者可說:“我來為小芽澆點水,小芽快長大吧!長得高高的,長得大大的?!?四、游戲:豆豆發(fā)芽 (析:通過游戲讓幼兒對種子發(fā)芽與音樂有一個完整、直觀的回憶,并在游戲中體驗到種子發(fā)芽的不易,萌發(fā)要保護芽芽、保護植物的想法。) 1.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做音樂游戲。 師:春天來到了,我把豆豆都種到了泥土里。讓我來給你們澆澆水,豆豆快長大吧?!靶《苟?,種地下,發(fā)了芽,鉆泥巴。鉆一下,動一下。鉆啊鉆啊,鉆得快,鉆出兩片小芽芽?!?2.總結(jié)。 師:一顆種子在陽光和雨水的幫助下,用盡力氣鉆出泥土,才會長成一株小芽芽。不同的小芽芽會長成不同的花、草和樹,不同的花、草和樹木就能組成地球上一道道美麗的風景。我們可要好好愛護這么美麗的風景,愛護身邊的綠草、鮮花和樹木。
YJs21.COM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幼兒園托班科學活動:種植黃豆發(fā)芽了
【活動目標】
1、明白黃豆發(fā)芽所需要的條件。
2、明白手工種植黃豆的步驟及原因。
【活動準備】
泥土、黃豆、紙鏟、果凍殼、演示圖。
【活動進程】
一、引入。
師:“今天我們要上什么內(nèi)容呢?我先不告訴你們。但是我要先來給大家看一張畫,請你們來告訴我,你們看見了什么?”
師:“這個圖上有……,是一顆發(fā)芽的黃豆?!蔽椰F(xiàn)在手上就有一顆黃豆,我們就來學習怎么種黃豆,好不好?”
二、講解。
師:“我們是不是先要給黃豆找一個小花盆呢?我現(xiàn)在先在紙上畫一個小花盆,等一下我們就用這個當花盆(出示果凍殼)?!?/p>
師:“我們花盆有了,接下來怎么辦呢?是放土還是放黃豆呢?”(黃豆寶寶直接睡在硬硬的果凍殼里,舒服嗎?我們要放一點土,給他鋪一層床墊,這樣子它睡得才舒服。)
師:“床墊鋪好了,我們現(xiàn)在就把黃豆放進去,然后再給它鋪上泥土棉被。這個泥土是鋪的越厚越好嗎(不舒服,易倒翻)?”
師:“最后再給它澆澆水?!?/p>
三、小朋友操作。
幼兒園小班教案《豆芽種植》
小班教案《豆芽種植》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給兩種豆芽進行分類并品嘗豆芽,養(yǎng)成愛吃蔬菜的好習慣,讓幼兒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長過程,知道豆芽是蔬菜,有營養(yǎng),通過幼兒自己親自種植豆芽,掌握一些基本的種植方法,培養(yǎng)幼兒參與種植活動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豆芽種植》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長過程,知道豆芽是蔬菜,有營養(yǎng)。
2、學習給兩種豆芽進行分類并品嘗豆芽,養(yǎng)成愛吃蔬菜的好習慣。
3、通過幼兒自己親自種植豆芽,掌握一些基本的種植方法,培養(yǎng)幼兒參與種植活動的興趣。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活動重難點:
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長過程。
活動準備:
1、黃豆芽,綠豆芽若干,小臉盆,每人一個,人手一把小鏟子,黃豆種,綠豆種若干。
2、多媒體課件。
3、燒熟的豆芽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趣:
演示畫面“豆芽寶寶在跳舞”,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了解豆芽的特征。
1、洗豆芽。
請小朋友幫豆芽寶寶洗澡,提醒幼兒一邊洗一邊仔細觀察豆芽寶寶是什么樣子的?
提問:“你洗的豆芽寶寶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講述,老師出示電腦畫面,幫助幼兒了解黃豆芽和綠豆芽的特征。
2、分豆芽。
請幼兒把臉盆里的黃豆芽和綠豆芽分在兩個點心盆里,然后送它們回家,邊送邊說:“黃(綠)豆芽,我送你回家?!?/p>
(三)了解豆芽的生長過程。
提問:“你知道豆芽寶寶是怎樣長出來的嗎?“幼兒自由回答
演示電腦畫面,讓幼兒了解豆芽的生長過程
(四)了解豆芽的作用。
“你們知道豆芽有什么作用?”
出示燒好的豆芽,讓幼兒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讓幼兒知道豆芽是有營養(yǎng)的,要多吃豆芽。
(五)師幼合作種豆芽。
教師帶領幼兒到自然角種豆芽。
幼兒百科:豆芽,也稱芽苗菜,又名巧芽、豆芽菜、如意菜、掐菜、銀芽、銀針、銀苗、芽心、大豆芽、清水豆芽,是各種谷類、豆類、樹類的種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稱“活體蔬菜”。品種豐富,營養(yǎng)全面,是常見的蔬菜。
螞蟻搬豆豆(小班音樂教案)
活動意圖:
-只螞蟻在洞口看見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動急得直搖頭。
小小螞蟻想一想想出好辦法,回洞請來好朋友搬著-起走。
通過幼兒園音樂教案表演的形式不僅讓孩子感受音樂表演的快樂也能體驗同伴間相互合作的樂趣?;顒拥闹攸c是孩子們隨著樂曲進行歌表演,難點是能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邀請朋友進行表演并表現(xiàn)出“搬不動”的肢體動作。
活動目標:
1、愿意用語言表達對小螞蟻的喜愛。
2、初步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長短高低特征。
準備材料:歌曲《小螞蟻》磁帶、螞蟻頭飾、小螞蟻圖片。
重點難點:聽音樂能夠區(qū)分聲音的長短、高低。
活動地點:活動室。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復習律動《小蜻蜓》,進入活動室。
2、幼兒與老師一起邊拍打節(jié)奏邊唱歌曲。
3、講故事“搬豆”。老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引導幼兒自然進入故事情節(jié)。
4、小朋友們,他們是誰,一只螞蟻在洞口看到了什么?它想把豆搬到洞里給大家吃,它用力搬呀搬呀,怎么也搬不動,又來了一只螞蟻兩人搬也搬不動,身體晃來晃去的,三只螞蟻搬豆,輕輕一抬就搬到洞里去了。
5、欣賞歌曲《螞蟻搬豆》。鼓勵幼兒隨音樂拍打歌曲節(jié)奏。
6、歌曲表演結(jié)束音樂活動:請小朋友當“豆子”坐在椅子上,另一名幼兒當找到豆子的螞蟻,邊唱邊動作,唱到“請來許多好朋友”時,另外幾名小朋友趕緊跑過去圍在豆子周圍做抬豆子動作,“豆子”這時也隨音樂一起走動。
小編小故事:
小朋友們從有這種蟻巢的樹下經(jīng)過,可要十分小心。如驚動了它們,會傾巢出動,順樹而下或從空而降,進行攻擊,使你遭受挨蜇之苦。大家可要小心螞蟻!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黃豆芽與綠豆芽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黃豆芽與綠豆芽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能觀察比較黃豆芽與綠豆芽的不同特征,區(qū)分黃豆芽與綠豆芽,知道豆芽是蔬菜,很有營養(yǎng),教育幼兒樂意吃豆芽,養(yǎng)成不挑食的好習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黃豆芽與綠豆芽教案吧。教學目標:
1、能觀察比較黃豆芽與綠豆芽的不同特征,區(qū)分黃豆芽與綠豆芽。
2、知道豆芽是蔬菜,很有營養(yǎng),教育幼兒樂意吃豆芽,養(yǎng)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難點:
能觀察比較黃豆芽與綠豆芽的不同特征,并區(qū)分黃豆芽與綠豆芽。
教學準備:
1.黃豆芽,綠豆芽若干,小臉盆,每組一個,黃豆種,綠豆種若干,人手一份碗筷。
2.多媒體課件《豆芽的營養(yǎng)》。
3.燒熟的黃豆芽每人一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了解豆芽的特征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春天到了小草都發(fā)芽了,小豆子也發(fā)芽了,今天老師帶來了兩種豆芽,請小朋友來猜猜它們是什么豆發(fā)出的芽?你是怎么知道的?
1.幼兒觀察桌上的兩種豆芽,并交流自己的觀察。
2.教師小結(jié):這種細細的,芽的頭上有兩瓣綠顏色的芽葉的是綠豆發(fā)出來的芽,我們叫它綠豆芽。這種芽的莖莖粗一點的,頭上有兩瓣黃顏色的芽葉是黃豆發(fā)出的芽,我們叫它黃豆芽。
二、引導幼兒嘗試分豆芽,進一步了解黃豆芽與綠豆芽的特征。
1.師:“老師這里有一些黃豆芽和綠豆芽,可是它們混在一起,我請小朋友們來把它們分出來,送到各自的家里,把分出來的黃豆芽和綠豆芽分在你的兩個點心盆里,邊送邊說:“黃(綠)豆芽,我送你回家?!?/p>
2.幼兒嘗試分豆芽,教師巡回指導。
三、了解豆芽的營養(yǎng)價值,引導幼兒樂意吃豆芽。
1.觀看多媒體課件,了解豆芽的營養(yǎng)價值。
師:“剛剛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黃豆芽與綠豆芽,你們知道它們有什么用嗎?(可以吃)對呀,黃豆芽和綠豆芽都可以當菜來吃,它們的營養(yǎng)可豐富了,那你們知道它們有什么營養(yǎng)呢?請小朋友來看一段錄像,看看營養(yǎng)專家是怎么說的?
2.討論課件內(nèi)容,了解豆芽的營養(yǎng)。
師:“你們看了錄像知道豆芽有什么營養(yǎng)嗎?”
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jié):因為豆芽是豆子發(fā)出來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B與維生素C。在春季維生素B與維生素C會大量缺乏所以在春季要多吃豆芽以補充維生素B與維生素C。所以,我們小朋友不能挑食,要多吃豆芽。
四、請家長來燒制豆芽,幼兒品嘗豆芽,體驗豆芽的美味。
師:“豆芽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嘗一嘗???你們吃過哪些用豆芽做的菜呢?今天我們請XX的媽媽來為我們燒一盤營養(yǎng)豐富的韭菜炒綠豆芽,老師這里已經(jīng)有做好的黃豆芽請小朋友先來嘗一嘗,我們一邊吃一邊看著XX的媽媽來燒菜,好嗎!”
五、父母與幼兒一同品嘗豆芽菜,體驗活動的快樂。
1.師:“小朋友們豆芽好吃嗎?你們愛吃嗎?豆芽有著豐富的營養(yǎng),我們大家都愛吃。這么有營養(yǎng)的菜該和我們的爸爸媽媽一起分享?,F(xiàn)在小朋友拿起你的碗去喂給你的爸爸媽媽吃,好嗎!”
2.幼兒和父母一同分享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