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潛伏在孩子身邊的6種致癌物,要小心!

發(fā)布時間:2021-08-23 幼兒園6的教案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雖然寶爸寶媽對孩子的健康和生活盡可能的周全,但是生活環(huán)境中有很多潛伏的危機是很容易被人們忽視掉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潛伏在孩子身邊的致癌物都有哪些。

1、少去地下車庫

環(huán)境污染以氣體污染最重。顏崇淮指出,工業(yè)廢氣、汽車尾氣、煙草煙霧、柏油路面受熱后揮發(fā)出的氣體,以及一些化學清潔劑等中都有毒性,有的甚至致癌。因此,父母首先要避免讓孩子吸“二手煙”;其次要盡量避開汽車尾氣濃度高的地方,比如別在地下車庫長時間停留。此外,私家車,尤其是新車,車內污染問題也很普遍,建議幼兒最好少坐新車。

2、裝修少用人造板材

室內環(huán)境污染,可能是導致兒童急性白血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它還會增加兒童哮喘的發(fā)生率,降低兒童智力。室內環(huán)境污染主要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及一些放射性氡等物質。它們來自復合板材、油漆、涂料、黏合劑以及地磚等。

因此,家庭裝修首先要選購合格的裝修材料,少用人造板材,別過多使用單一材料;兒童房的家具應以實木為主。裝修后,通風一個月再入住。入住前,最好找有資質的權威機構進行檢測。住進后,可養(yǎng)鐵樹、吊蘭等植物,以吸收有毒氣體。

3、不用電熱毯

手機、電腦、微波爐等都會發(fā)出一定程度輻射,可能對兒童健康產生傷害。比如,在兒童房不要擺電視、電腦,不給孩子用電熱毯。冰箱、微波爐離客廳、臥室越遠越好,最好能用墻隔開。使用微波爐時,別讓孩子呆在附近。電腦屏幕的背面輻射較強,不要讓孩子長時間站在屏幕附近??措娨晻r,應距離電視機3米以上。

4、塑料制品遠離熱食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表示,在提防塑料奶瓶時,也別忘了小心其他兒童用塑料制品。買前應觀察塑料制品底部的三角回收標志,看三角形里的數字。通常它有1—7之別,分別代表不同類型成分制成的塑料制品,大多數不耐高溫,其中代號為5的多用來制作微波爐飯盒,可耐130度高溫,但其蓋子通常采用質地透明、代號為7的塑料,也就是用來制作奶瓶的“危險品”,最怕受熱,應盡量避免盛裝熱水、熱食或被加熱。

5、新衣服曬三天再穿

童裝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甲醛超標、pH值不合格上。因此,挑童裝,別買做過抗皺和漂白處理的,以素色和沒有印花圖案的為宜,且圖案印花不能太硬。買時先聞一下,若有類似家具城里的刺鼻氣味就別買。新衣服買回后,要用清水浸泡10分鐘,充分漂洗后再掛到太陽下晾曬3天。

6、玩具顏色別太艷

兒童玩具中含鎘、鉛的問題一直存在。一方面,有意添加這類物質后,能使塑料物更堅固。另一方面,金屬玩具、涂有彩色顏料的積木、帶圖案的氣球、圖書畫冊等,常會用到噴漆,而有些漆中就含鉛。鉛是目前公認的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發(fā)育的環(huán)境毒素之一,可以造成多器官、多系統的損傷。

要避免玩具鉛超標問題,首先要保證去正規(guī)、信譽好的大商場購買玩具,認準3C合格標識,留意警示語,看清玩具上標明的適宜年齡。別買顏色太鮮艷的。

拓展閱讀:選玩具的的其他注意事項

基于孩子的性格選擇玩具

積木、拼圖等玩具可以讓孩子變得很安靜,適合用來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但如果孩子的性格本來就有點內向,不愛運動,那就應該適當減少這類玩具的選購,或者限制玩耍時間,讓孩子更多地參加戶外活動,與外界接觸。

選玩具也要分孩子性別

有一些玩具在設計時往往已經考慮了性格因素,比如芭比娃娃適合女生玩,變形金剛是男生的最愛。選玩具時應該考慮性別因素,當發(fā)現玩具對孩子的性別認同有不良影響時,也應該及時從孩子手中拿走這個玩具。

玩具不宜多

現在的孩子從來都不缺玩具,但過多的玩具并不會給孩子帶來好處,反而會使孩子養(yǎng)成注意力不集中、喜新厭舊等不良習慣。所以,即使孩子有很多玩具,也不要一次全拿給他,要讓他充分享受每一種玩具的樂趣,并從中探索出更多的玩法。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在孩子身邊賞識爛漫的天真


在孩子身邊賞識爛漫的天真

鏡頭回放:隔代撫養(yǎng)中的彤彤

·彤彤雖然還不到五歲,可說話做事儼然大人的口腔和行為。起初,家里人還都以為彤彤比別的孩子聰敏懂事,模仿力強。后來,與別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時,彤彤總是行只影單、格格不入。一問她,才知道她覺得跟小孩子玩沒意思。

這是因為孩子長期處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為,這對于模仿力極強的孩子來說,極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或更嚴重的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

·彤彤從小體質差,稍有刮風下雨,就閉門不出門。即使太陽天,也最多在樹蔭下晾晾,怕曬黑了。彤彤走路比同齡孩子要晚得多,走路的姿勢很像老太婆,頭低垂,身子前傾,踉踉蹌蹌,總像要摔倒的樣子。彤彤最討厭別人說她的缺點,或者說別的小朋友的優(yōu)點。如果家里人違抗她的意愿,她就哇哇咬人,或者干脆拒絕吃飯。

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歡安靜而不喜歡運動與外出,極有可能使孩子的視野狹小,使孩子缺乏應有的體力鍛煉,從而失去孩子的活力和活潑,不利于養(yǎng)成孩子開闊的胸懷,活潑、寬容的性格。這樣使孩子長大后,為人心胸狹小,不善與人交際,易產生交際恐懼癥。

·彤彤人雖小,卻精靈著呢。每當爺爺發(fā)火時,彤彤都會看人臉色特別乖巧。事后,還會學著爺爺動怒的樣子,逗人發(fā)笑。

人老后,其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為模式化,往往表現出固執(zhí)、偏激、怪異的想法與言行。這極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養(yǎng),可能導致孩子產生怪異的心理和行為、人格的偏離等等。

·彤彤到現在都沒去上幼兒園,在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即便是擦鼻涕嘴巴,入廁擦屁股,一概都由老人包辦。有一次,孩子自己便后擦完屁股出來很得意的樣子。爺爺一看,孩子沒經他手就出來了,硬是連拖帶拉把她按回去擦屁股。盡管孩子高聲大叫自己擦過了,可爺爺說,沒刮凈得重來,只好讓他撥弄一回。

老年人撫養(yǎng)孩子,常常是過份關心和溺愛,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沒有機會做自己的事情。長期下去,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和果斷力,產生依賴心理和受挫力差的毛病。這使孩子在成長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產生心理與行為的障礙。

貼心忠告:

年輕的父母,不管你們有多重要的事、有多么忙,都應盡量自己親自撫養(yǎng)孩子,將孩子放在自己家里養(yǎng)育。因為只有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掌握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并從滿足孩子的需要出發(fā),做孩子最合作的伙伴與親密的朋友。我們才會于不經意中賞識到孩子爛漫的天真和可愛的童趣。

彤彤的爸爸在外地讀研究生,媽媽在一所寄宿小學教書,彤彤從一出生就由爺爺和奶奶托管帶養(yǎng)。倆老人就這么一個孫女,打心眼里呵護疼愛,真正有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飛了的感覺。何況,小家伙能說會道,能編會唱,爺爺奶奶更是寵愛有加。

因為有老人照顧彤彤的飲食起居,爸媽也很少操心孩子的生活。盡管老人照料細心,從不喝涼開水,洗手都用溫水;即使是夏天,飯菜要是涼了,也必定熱了再吃;家里一律堅持使用公筷吃飯??墒峭眢w不好,老愛感冒生病,隔三差五要去看病打針,還因此住了好幾次院。老人生怕孩子吹風受涼后生病,所以成天把孩子關在家里。即便是大熱天,也不會讓孩子對著吹風扇,更不會穿短衣短褲。女孩子愛美,鬧著要穿裙子,老人也只好把裙子套在長衣長褲外面。考慮到孩子愛感冒,怕老師照顧不周到,家里決定不讓孩子上幼兒園。就這樣,彤彤一直呆在爺爺奶奶身邊學詩練字。孩子腦子很聰敏機靈,比同齡在園的孩子知曉得更多的東西;可是動作遲緩,吃飯做事磨磨蹭蹭,說話儼然大人口氣,脾氣也很壞,動不動就摔打東西,哭鬧不休。還動不動就叫爺奶滾開、去死!老人難以應付,凡事遷就忍讓,做事小心翼翼,生怕惹怒了她。這樣以來,老人更是百般不是,無計可施。彤彤的性格為什么會變得如此任性、刁蠻與霸道?孩子的天真可愛與童趣都到哪兒去了呢?……

追溯“隔代撫養(yǎng)”的來由

現代社會中,像彤彤這樣由爺爺奶奶照管的孩子在城市里普遍多見。這種“隔代撫養(yǎng)”主要出現在雙職工的家庭。年輕的父母因工作忙、兩地分居或缺乏帶養(yǎng)經驗等原因,常常將孩子交給孩子祖輩撫養(yǎng)。這樣既可讓老人因撫養(yǎng)孩子有事可干,而內心充實,又因老人有育兒經驗及血緣親情關系能更好地照顧孩子,讓孩子父母放心,可謂一舉多得。就目前看,孩子主要由祖輩撫養(yǎng)的在我國則更普遍。孩子由祖輩撫養(yǎng)盡管有多種好處,但隔代撫養(yǎng)也有不利之處。

見證“隔代撫養(yǎng)”的不利

1.“隔代撫養(yǎng)”較之父母撫養(yǎng),更易養(yǎng)成孩子任性、自私、為所欲為的性格。

老人的心都比較慈、善;再加上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祖輩們總是備加關愛,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什么事都依著孩子,遷就孩子,為孩子辯解。而在這種溺愛、袒護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極易形成任性、自私、為所欲為的性格。這實際上給孩子培植下了誘發(fā)心理問題的病灶,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2.“隔代撫養(yǎng)”常常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從而產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影響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和關系。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婆外公整天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將自己全部感情投到孩子身上,也是無法取代父母之愛的。孩子缺少血肉相連的父母之愛,極可能使孩子因情感缺乏而產生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導致產生諸如心理和行為障礙、對人對物缺乏愛心、易產生暴力傾向和行為等問題。另外,隔代撫養(yǎng)也會影響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有時甚至是一輩子的。

3.隔代撫養(yǎng)最嚴重的危害在于這種撫養(yǎng)方式極可能導致小孩心理變異,產生諸多心理問題和疾病。

6~12歲男孩進入了性潛伏期


在生物學上,8~12歲這個階段被稱為男孩的性潛伏期。也就是說,在這一時期,男孩不太關注“性”,因為“性”被疏導到其他活動中去了。當然,這里的其他活動是指:探索外面的世界、與小伙伴們在一起玩耍、忙著證明自己是男子漢……

不過,在這一階段,男孩仍然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疑惑。例如,某天醒來后,他們會發(fā)現自己的*濕了,床單也濕了很大一片,回想晚上的情況時,他們隱約會記得,自己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如果這個問題弄不明白,男孩很有可能會誤以為自己病了,或者認為自己的思想很邪惡。

因此,當男孩10歲左右時,家長就應該向孩子傳達“夢遺”的信息了。當然,為了避免男孩尷尬,家長還應該告訴孩子:“夢遺”會把床單弄臟,但這不重要,你可以把床單換掉,直接把臟床單放到洗衣機里就可以了。

另外,在這一時期,值得家長注意的還有一點,那就是“*”。男孩子常常會用手摩擦*,以獲得*,這是身體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稱不上是一件壞事。然而,很多男孩卻把這種行為看做是一件骯臟、羞恥、變態(tài)的事情,有時,他們甚至還會因此而產生罪惡感。

因此,家長首先要告訴男孩的是,“*”并不是一件罪惡的事,它能使身體產生*,這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但這種行為必須在自己的房間,并且在沒有第二個人在場的情況下才能做。當然,家長也要從側面暗示孩子,不要迷戀在這種行為中不能自拔。

3歲前最好把孩子留在身邊


教育專家提示,如果條件允許的話,3歲以前的孩子最好不要上全托幼兒園,也不要全權交給老人或小保姆撫養(yǎng)。因為3歲以前的孩子,正處于心理發(fā)育的重要時期,孩子的各種基本的能力都在這一時期形成,孩子需要父母的精心培養(yǎng)。如果父母缺席了孩子3歲以前成長的關鍵期,那么不僅不利于父母與孩子的感情培養(yǎng),還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陰影。

即使把孩子交給老人撫養(yǎng),父母也要多抽時間去陪陪孩子,有時間就要和孩子在一起。條件具備的話,不論多苦,最好還是把孩子留在身邊吧。

首先,把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帶,不利于孩子的啟蒙教育。因為老人往往知識陳舊,保姆通常不會盡心,而且多數保姆知識水平不高。另外,由老人或保姆帶大的孩子,往往與父母處不好關系,或者說沒有父母和兒女間的那種親情。

有一對夫妻,他們的孩子從小跟著姥姥長大,雖然成績一直不錯,考上了北大,但由于長時間不在父母身邊,跟父母一直比較別扭,說話做事總是有些生分。孩子上大學期間偶爾回一次家,與父母鬧點矛盾,就馬上打電話到姥姥那兒“告狀”。這對夫妻非常后悔地說,這也是他們的教訓,他們當時因為工作忙,孩子一生下來,就放在姥姥家。雖然同在北京,但他們每周頂多過去看兩次,基本不管她的教育。姥姥一門心思養(yǎng)育這個外孫女,雖然養(yǎng)得不錯,但孩子與父母之間沒有那種親情。

養(yǎng)育孩子父母責無旁貸,不要為了貪圖省事,把孩子交給他人撫養(yǎng)。但如果實在抽不出時間看管孩子怎么辦呢?忙于工作的父母可以白天把孩子交給老人照看,但晚上、周末和節(jié)假日一定要抽出時間與孩子相處。每天如果有兩小時以上跟孩子在一起,對培養(yǎng)親子關系、進行啟蒙教育,都是有相當的好處的。

其次,一般說來,老人對孩子照顧多,教育少。“隔代親”使老人對孫輩疼愛有加,百依百順,溺愛現象非常普遍。生活中,我們見過這樣的例子:父母想教兒女學點東西,而老人往往說,小乖乖累了,該休息了,明天再學吧。別把眼睛看壞了。還反過來責怪兒女不心疼孩子。也是因為太疼愛孩子的緣故,老人特別看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傷害和委屈,對孩子特別護短。這樣下去會讓孩子變得十分自我,忽視別人的意見和感受,最終不利于孩子的成長。一般老人出于保護孩子而限制孩子的活動,不讓孩子多出門。這樣的孩子從小缺少和同伴的交往,長大后容易變得膽小、懦弱、羞澀、孤僻,甚至出現人際交往恐懼癥。

由于磊磊的父母忙于工作,磊磊被交給奶奶帶。磊磊的父親是獨生子,磊磊家也只有磊磊一個男孩兒。因此,奶奶簡直把磊磊當成了自己的心頭肉。

一次,早飯過后,奶奶帶著磊磊外出散步。小磊磊自己太興奮,掙脫了奶奶的手,一個人跑了起來,奶奶在后面踮著小腳攆孫子。沒跑多遠,磊磊就摔了個狗吃屎,胳膊也蹭爛了。奶奶步履蹣跚地趕到,扶起地上的小孫子,嘴里不住地說:“寶貝兒,讓你別跑你非要跑,這不又摔了!來,奶奶抱,再別亂跑了!痛不痛???”

孩子走路時常摔跤或磕著碰著,這都是很正常的,但老人不會對孩子這么說,他們往往將之歸因于地不平,或路上的東西擋了孩子的道。這使孩子從小產生一種錯誤的“外歸因論”,缺乏抗挫折能力,長大后如果遇到困難和失敗,都會歸因于外界環(huán)境,對社會缺乏適應能力。

在孩子的眼睛里,爸爸如山一般雄偉,媽媽似海一般溫暖,爸爸媽媽是無可替代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無論老人或保姆的知識水平有多高,都無法撼動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尤其是父親的作用。缺少父愛的孩子,長大后會變得懦弱;而母愛的缺失,會對孩子心理造成重大的傷害,成為孩子一生抹不去的傷痛。

所以說,父母之愛具有不可替代性,絕不可以把嬰幼兒期的孩子“寄存”在別人家里,父母應該堅持親自養(yǎng)育自己的孩子,這是人類的本能,更是每個父母應該盡到的義務。

孩子的爸爸不經常在身邊怎么辦


孩子的爸爸不經常在身邊怎么辦

《孩子的爸爸經常不在身邊怎么辦?》

趙教授:您好!

我兒子3歲半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導師,我知道父母對孩子很重要。因為條件限制,孩子的爸爸被外派了,一個月才回來休假幾天。而我要上班,只有周末和下班的時候才能和孩子在一起。其他時間除了上幼兒園,基本是和老人在一起了。而且,老人也在變,原來是爺爺奶奶,今年又換了我爸爸。我爸爸五一后要回去了,又要換人了。這種情況,時間有限,精力有限,我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保證他的身心發(fā)展呢?

他今年才上幼兒園,在幼兒園的表現,老師評價很好。無論是吃飯還是睡覺,還有注意力集中,舉手回答問題等都評語好。老師還說他勇敢,大氣。

可是,他并不想上幼兒園。每早上我一起來,他就起來,說怕媽媽走了。有段時間說,喜歡做郵差叔叔,送信。“媽媽,你的信”,每次送信給我,他都會(拿張白紙)讀:“媽媽,信里寫著:爸爸不上班,媽媽不上班,外公不買菜,寶寶不上幼兒園?!边@種信,他送了好幾次了!

我基本上回家都是以他為主,陪著他的。因為孩子爸爸不常在家,我當怎樣盡量彌補做好爸爸的那份工作呢?畢竟他是男孩子呢!

正思媽媽

趙教授回答——

正思媽媽:您好!

看您的提問,我覺得您的孩子表現還是很不錯的,老師的評價很高。您說您的愛人外派,不常接觸孩子,這的確是個缺憾。小孩子一般與媽媽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但爸爸最好也不要缺席孩子的陪伴與教育。

父親因工作缺席要設法彌補教育功能的缺失

媽媽和爸爸對孩子的愛,表達方式是不一樣的。不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需要爸爸參與教育。特別是男孩子,更應該多與爸爸接觸?,F在,我們的許多男孩子缺乏男子漢的氣質,原因很簡單:就是原因缺乏男人的影響。

孩子一出生首先投入母親的懷抱,到了幼兒園是清一色的“娘子軍”,小學也是女老師為絕對的“主力軍”,中學還好一點,男教師稍微多了一些,但女老師還是“主體”。但總體看,我們的孩子從一出生就掉進“女人窩”里了,就像《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您說,上哪里去找“男子漢”的氣概呢!

從培養(yǎng)孩子良好性格角度說,我是主張父親不要把陪伴、教育孩子的責任一推六二五,都交給母親。父親不要以為自己是男人,是做大事業(yè)的,對于孩子的教育不聞不問、不屑一顧。這種觀點是很片面的,是“大男子主義”的表現。

當然,您的家庭情況比較特殊,孩子的父親不常在家里,讓他多陪孩子,也是勉為其難。父親和母親角色、性別不同,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也不同,父母共同培養(yǎng)教育孩子,可以做到互相配合、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使孩子得到完整的教育。孩子的父親不在孩子身邊,對孩子的教育功能也會是有缺憾、缺失的,應該設法彌補。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一是,孩子的父親回家,要多陪孩子,跟孩子多接觸、交流;二是,父親不在身邊時,要多跟孩子介紹父親平時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和風格,引導孩子向父親學習;三是是創(chuàng)造條件,盡量讓您的孩子多跟男孩子接觸、交往,也可以讓孩子的舅舅、叔叔等男性親戚朋友代替爸爸多與孩子交往、接觸。

看護孩子的大人輪換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

關于家里看護孩子的大人經常輪換的問題,我認為,這倒不是什么壞事。反正都是家里的親人,誰對他都會很好的,您應該放心。不同的大人教養(yǎng)孩子的習慣、方式方法可能會有不同,但我認為這是個好事,可以培養(yǎng)孩子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孩子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要比家長想象的強得多,應當相信這一點。

我的小孫女,從小就是這樣?,F在她已經是小學二年級學生了。她到兩歲半的時候,就已經換了三個托幼園所。其他的時間,不是我兒子、兒媳看著,就是孩子的姥姥、姥爺看著,要不就是我和她奶奶看著。孩子在哪里都很高興。經常換換環(huán)境,是有好處的?,F在,我的孫女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就是比較強。

動員孩子上幼兒園可以跟孩子的利益聯系起來

至于孩子不想上幼兒園,您應該弄清楚原因。然后,對癥下藥。您的孩子在幼兒園,老師的評價還是不錯的,老師一定很喜歡他的,對他的態(tài)度也會是好的。按理說,幼兒園應該對他有吸引力。他不想上幼兒園,您還得跟他講一些道理,當然不是講大道理,還是要堅持跟孩子的切身利益聯系起來。

我的小孫女,開始也不愿意去幼兒園,后來她很高興去。她說:“媽媽上班去了,掙錢給我買好吃的?!彼J可媽媽上班了。讓人覺得好象這樣教育似乎沒有什么思想性,可對小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也只能這樣,總不能對孩子說“媽媽上班是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搞四個現代化”吧?要跟她的切身利益聯系起來,才能打動孩子,為孩子所接受。告訴孩子,大人孩子都要“上班”,誰也不例外,大人到單位工作是上班,小孩子去幼兒園玩也是“上班”。

跟孩子在一起也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能力

另外,您也要注意,就是您下了班,也不要每時每刻都跟孩子形影不離,要讓孩子能夠離得開您。有的家長總覺得每天上班,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少,就好象欠了孩子的感情債務一樣。不要有這種想法,家長跟孩子就該是“有分有聚”,每時每刻都廝守在一起并不是最好的生活模式。

就是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能力。

孩子對家長太過依戀,一般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的問題。是家長離不開孩子,不是孩子離不開家長。只要家長離得開孩子,孩子就離得開家長。

做父母的,不能有這樣的想法,認為只有父母才對孩子好,孩子在自己的身邊才放心。這種想法會影響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四種心理需要


孩子的四種心理需要

一、每個孩子都有下列四種心理需要:

1、父母的愛護和關懷;

2、得到別人的贊賞;

3、被接受、被尊重;

4、在家里有地位。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為表現,來取悅父母得到贊賞,從而滿足其心理需要。

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點。當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便會以不適當的行為作為補償。

二、四種不適當行為

1、引起注意

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會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視。而當孩子不能從好的行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會用不對的行為來達致目的。

2、報復

孩子在與父母爭權力的過程中,往往是失敗者;便轉用報復的行為來刺傷父母的心。孩子覺得這樣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3、爭權力

像成年人一樣,孩子覺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別人尊重和接受。當孩子覺得父母用權力來支配自己,就會以反抗來表現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權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4、自暴自棄

當孩子覺得自己全無價值,就連對抗和報復的勇氣也失去,則會透過表現無能來逃避別人對他的要求。過分保護、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為。負責任的父母應以友善和嚴謹的態(tài)度,給予孩子選擇自由,同時讓孩子親歷此抉擇的結果。

相關推薦

  • 從小不在孩子身邊虧欠他的句子 現在很多年輕人在追求自己夢想同時也少了對孩子的關心。對孩子總是感慨虧欠的太多,聚少離多、陪伴少之又少。父母一般都會責備自己沒有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那么,您這是在找關于虧欠孩子的心情說說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從小不在孩子身邊虧欠他的句子,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2022-07-28 閱讀全文
  • 孩子燃放煙花時要守在身邊的說說短句 當一顆不起眼的小火種在半空中崩裂,隨即變幻成一把綠色的大傘在夜空中飛旋。瞬息萬變的煙花,曼妙地展開她一張張笑臉,美不勝收。您最近在尋找描繪煙花的文案嗎?為滿足您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特地編輯了“孩子燃放煙花時要守在身邊的說說短句”,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2022-10-30 閱讀全文
  • 在孩子身邊賞識爛漫的天真 在孩子身邊賞識爛漫的天真 鏡頭回放:隔代撫養(yǎng)中的彤彤 ·彤彤雖然還不到五歲,可說話做事儼然大人的口腔和行為。起初,家里人還都以為彤彤比別的孩子聰敏懂事,模仿力強。后來,與別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時,彤彤總是...
    2021-05-14 閱讀全文
  • 6~12歲男孩進入了性潛伏期 在生物學上,8~12歲這個階段被稱為男孩的性潛伏期。也就是說,在這一時期,男孩不太關注“性”,因為“性”被疏導到其他活動中去了。當然,這里的其他活動是指:探索外面的世界、與小伙伴們在一起玩耍、忙著證明...
    2022-02-05 閱讀全文
  • 陪在你身邊的句子 我會為你打造一個幸福的世界,讓你感受我的愛。~~我想你對這樣的句子比較感興趣吧?經過收集,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為您獻上陪在你身邊的句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2023-06-07 閱讀全文

現在很多年輕人在追求自己夢想同時也少了對孩子的關心。對孩子總是感慨虧欠的太多,聚少離多、陪伴少之又少。父母一般都會責備自己沒有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那么,您這是在找關于虧欠孩子的心情說說嗎?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從小不在孩子身邊虧欠他的句子,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2022-07-28 閱讀全文

當一顆不起眼的小火種在半空中崩裂,隨即變幻成一把綠色的大傘在夜空中飛旋。瞬息萬變的煙花,曼妙地展開她一張張笑臉,美不勝收。您最近在尋找描繪煙花的文案嗎?為滿足您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特地編輯了“孩子燃放煙花時要守在身邊的說說短句”,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2022-10-30 閱讀全文

在孩子身邊賞識爛漫的天真 鏡頭回放:隔代撫養(yǎng)中的彤彤 ·彤彤雖然還不到五歲,可說話做事儼然大人的口腔和行為。起初,家里人還都以為彤彤比別的孩子聰敏懂事,模仿力強。后來,與別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時,彤彤總是...

2021-05-14 閱讀全文

在生物學上,8~12歲這個階段被稱為男孩的性潛伏期。也就是說,在這一時期,男孩不太關注“性”,因為“性”被疏導到其他活動中去了。當然,這里的其他活動是指:探索外面的世界、與小伙伴們在一起玩耍、忙著證明...

2022-02-05 閱讀全文

我會為你打造一個幸福的世界,讓你感受我的愛。~~我想你對這樣的句子比較感興趣吧?經過收集,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為您獻上陪在你身邊的句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2023-06-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