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七個步驟幫助孩子獨立起床

發(fā)布時間:2021-07-30 幼兒活動方案的步驟 幼兒園教案步驟 幼兒園說課稿步驟

很多家長說:“孩子每天早上都很磨蹭,尤其是起床,就是不起來!”我會問家長:“你會正確地叫孩子起床嗎?你培養(yǎng)過孩子正常起床的習慣嗎?”家長們會反問我:“這還用培養(yǎng)嗎?”

孩子不能按時獨立起床不是小事,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在體現(xiàn)著孩子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一個孩子不能獨立起床,他可能沒有責任心,他對自己不負責任,對同學對老師對學業(yè)不負責任;一個孩子不能獨立起床,他可能沒有意志力,意志力是遇到問 題敢于征服困難的能力,是敢于征服自己的能力,例如我們成年人,早上起不了床就跟自己戰(zhàn)斗:“再睡10分鐘吧!”10分鐘過去后,告訴自己“再睡5分鐘 吧”,5分鐘過去又沒有戰(zhàn)勝自己“再睡一會,今天打的上班算了”,等打的也來不及時又開始和自己戰(zhàn)斗“再睡一會,不行給老板發(fā)個短信,說今天病了去醫(yī)院, 晚30分鐘到單位”,這樣的人就沒有意志力;一個人不能獨立起床,他可能沒有時間觀念,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容易遲到,遲到是缺德的行為;一個孩子不能獨立 起床他可能沒有好的生活習慣,沒有好的生活習慣的孩子,學習一定不會太好,生活品質(zhì)決定孩子的學習品質(zhì),生活和學習用得是一個腦子,生活一團糟,學習上就 不會思路清晰……

起床不是小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不是小事,請家長重視孩子的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

請注意,我們幫助孩子獨立起床:

不能靠講道理——寶貝,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就要從起床做起,一個人不能自己起床就是沒有責任心,沒有……所以你要自己起床?。jS21.cOm

不能靠要求——寶貝你要自己起床,也不能靠表揚——寶貝,你要能自己起床就很棒了!

更不能靠批評——說了多少次,你怎么還不能自己起床,沒有責任心,沒有意志力,你太讓我傷心了!

孩子需要助他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家長需要運用智慧原則:

①找原因。孩子不能起床其實是因為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到點醒不了”,其二是“醒了起不來”,這是生物鐘和責任心的問題。

②想辦法。一 個行為重復21天就會成為習慣,家長首先要想辦法讓孩子每天早上自己醒來。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給他準備鬧鐘,鈴聲最好輕柔,保持21天讓孩子自己醒來;小一 些的孩子,步驟就比較復雜,但是你只要照著做21天,讓孩子到起床的時間就能安詳、平和、舒服地醒來,相信你的孩子以后就能按時醒來:

第一步,打開窗簾,讓光射進來。人眼對光非常敏感,當光線進入房間,人的潛意識就會醒來。打開窗簾的動作要緩慢,讓光緩緩進來,如果太快會驚嚇到孩 子,被嚇醒的孩子會一整天都沒有精神。如果夏天天亮得早,你就要給孩子的房間使用厚窗簾,厚窗簾有助于孩子睡眠。如果冬天外邊沒有光,你最好使用可以調(diào)節(jié) 亮度的臺燈,讓光線慢慢亮起來。

第二步,打開窗戶,讓新鮮空氣進來。尤其是冬天,室外的冷空氣進來,孩子的皮膚和鼻子會感受到很舒服。

第三步,坐在床邊,盯著孩子看一分鐘。你和你愛人造出來的這個杰出“產(chǎn)品”,你一天中有多長時間仔細看過他?這一分鐘充滿了“愛”,會讓你心態(tài)平和,感到做爸爸媽媽的偉大;同時,孩子雖然沒有睜眼,也能感覺到你在看他,人是有潛意識的。

第四步,手伸進被窩,摸摸孩子的胳膊和小腿。

第五步,對孩子說:“寶貝,7點了,起來了。”聲音要輕柔,時間要準確,千萬不要在時間上欺騙孩子;

前五個步驟要堅持21天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物鐘和作息習慣。

第六步,孩子可能會說:“媽媽,再讓我睡5分鐘”,這個時候一定要給孩子這5分鐘,因為人都是占了便宜才會聽話。

第七步,把責任還給孩子。5分鐘之后再叫他起來,如果他再要5分鐘,就堅決不能再給了,說話要算數(shù)。如果孩子21天之后,還是不起來,就說明這個孩子 沒有意志力或責任心比較差,最好的方法是讓他遲到一次。孩子們都怕老師,你和老師提前說好,孩子今天會遲到,讓老師單獨批評他一次。之后你的孩子可能一晚 上都不睡覺,就怕早上起不來,從此之后你就再也不用叫他起床了。

請記住教育孩子的唯一方法:智慧=找原因+想辦法。生活中每件小事都暗藏智慧,只有智慧家長才能教育出來優(yōu)秀的孩子。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讓你的孩子獨立起來


導讀: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走吧,獨立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可能,看著孩子面臨失敗,你會非常心痛,但是,失敗也是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呀。

現(xiàn)在的家長真是越來越難做了,除了要承受工作生活的壓力外,孩子的事情也是一座大山,壓在我們心上。讓我們隨時都不敢放松。很多家長都說: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教育成功,那我們的生活就是全盤失敗,所以,我要這樣那樣的教育孩子。我想可能大部分的中國家長,都希望能為孩子鋪就一條完美的人生道路,但是,我們會很失望的發(fā)現(xiàn),孩子總是不按照我們規(guī)劃的道路來走,有一個問題一直在困擾我們,究竟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生負責,還是孩子對自己負責。

讓家長放手給孩子自主權,對大多數(shù)家長來說,都是不可想象的。的確,現(xiàn)在的社會紛繁復雜,孩子沒有足夠的生活經(jīng)驗,生活閱歷,他們怎么能理智地應對這個紛亂的世界呢,萬一走錯了路,學壞了怎么辦呢。所有的家長都想讓孩子有最好的人生,我們想為他們安排好一切,但是,我們一直都忘記了,獨立是我們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說:“一個人的心理,就是由其所有的體驗所組成的?!斌w驗如此重要,卻又困難重重。

大家都知道小鴨子的故事吧,把剛出生的小鴨子從母鴨旁邊拿開,小鴨子就失去了認識母親的能力。人也一樣,家長包辦代替,為孩子們做了一切,孩子們就失去了獨立的能力,他們不能自己做主安排自己的生活,不管多大年紀,他們還是離開家長就寸步難行。

我們曾經(jīng)幾次提及姍姍一家人的故事。姍姍的姥姥非常強勢,她教育孩子就要像小樹一樣,筆直向上,不允許長出一點的枝丫,她不能容忍孩子的反抗,一切都要在她的控制范圍內(nèi)。姍姍的媽媽一切唯姍姍姥姥是瞻,姥姥說行她就去做,姥姥說不行,她就堅決抵制。她就這一點非常自豪,認為自己這是孝順,她跟所有的人都說:對老人不就是要順著來嘛,孝順孝順就是要笑著順。姍姍媽媽到了談戀愛的年齡,她同自己的同事互相愛慕,但是姍姍的姥姥對這人沒有絲毫的好感,她堅決反對兩人在一起,她說這人沒家教,女兒跟他以后會沒有保障。姍姍的媽媽非常痛苦,她不愿意放棄,但是,她也沒打算反抗,她唯一的舉動就是拖著,不結婚,也不分手,也不同母親溝通。姍姍的姥姥對此非常生氣,說,你如果一定要跟他,我就沒你這個女兒了。姍姍的媽媽不敢想象這一天。就這樣,姍姍媽媽成了大齡青年,在一個封閉的小縣城,大齡是多么讓人著急呀。家里亂套了,所有的人都在勸姍姍媽媽:你自己要拿主意,如果你覺得他可以托付終身,你就不要顧及別人,生活是你自己的。姍姍媽媽留給大家的唯一的答案就是不停的流淚,她不說一句話,就是在流淚,大家都不知道她到底是怎么想的。三十歲那年,等了這么多年的男友提出了分手,姍姍媽媽終于解脫了,有人替她解決了難題。

下一個男友是姍姍姥姥拍板決定的,沒多久兩人就結婚了?;楹蟮娜兆舆^得很快,姍姍媽媽懷孕了。姥姥說,還是回娘家生產(chǎn)吧,醫(yī)生熟悉,技術水平也信得過。于是姍姍媽媽在生產(chǎn)前,從工作的省城回到了縣城。孩子太大了,難產(chǎn)。姍姍的姥姥堅持不剖腹產(chǎn),她認為這樣對女兒的傷害太大,對孩子也不好。十四個小時以后,胎兒缺氧時間過長,姍姍媽媽失去了第一個孩子。姍姍姥姥對女兒真是鞠躬盡瘁,她把年近古稀的老伴一個人扔在家里,自己去照顧女兒外孫。她決定女兒衣服的顏色,甚至決定家里人穿什么衣服,能不能增減。日子就是柴米油鹽,瑣瑣碎碎。盡管姍姍的軍官爸爸不常在家,矛盾還是漸漸浮現(xiàn)了。姍姍的姥姥對這個不聽自己話的女婿非常不滿意,自己的女兒怎么找了這么個男人,失望之余,她說,不行就跟他離婚,有什么呀。聽了姍姍姥姥的話,婚離了,姍姍媽媽的日子越過越亂,有時,她回想自己的婚姻,好象夫妻之間也沒什么大不了的矛盾,但是,丈夫同母親的矛盾是她沒有能力解決的。如果現(xiàn)在你問她,對未來有什么打算,她還是不知道,她要聽母親的。

姍姍媽媽不是沒有自己的意愿,但是她愿意犧牲自己,也許是因為她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判斷自己的意愿是否正確,她沒有能力來承擔可能帶來的錯誤,她不夠自信。她已經(jīng)失去了自己獨立的能力,盡管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十歲了。姍姍的姥姥看著女兒這個樣子她很心痛,她認為女兒命不好,遇人不淑。她還在盡心盡力的幫助女兒,希望能給女兒指點一條光輝大道,讓女兒的生活能步入正軌,從此不再受苦。

其實,姍姍媽媽的命運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已經(jīng)決定了,她從來沒有自己做過主,她不認為自己有這個權利,漸漸的她也失去了這個能力。盡管她的母親非常愛她,但是,她們都忘了,生活是她自己的,她所有的傷,所有的痛,能有第二個人替她承擔嗎?她的母親永遠不能對她的痛苦感同身受。看著姍姍哭著留爸爸,她非常痛苦,但是,不管是姍姍媽媽還是姍姍姥姥,都沒有意識到,問題不在別人,是家庭教育出了意外。問題出在你什么都替她考慮了,什么都替她決定了,但是,人的成長是給予她自己成長的機會,而不是你幫她成長。生命的意義在于選擇,而不斷地自我選擇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在家長包辦代替的同時,孩子失去了思考的機會,失去了體驗的機會,最終,孩子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冰心曾經(jīng)意味深長地說過:“有了愛有了一切,沒有愛就沒有世界,但是有時候母親的愛并不是健康的,反而害了子女。”

不讓孩子自己做主,就是把家長放在強勢的位置。你越強孩子就會越弱。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強勢的家長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危害。一般來說,強勢的家長會培養(yǎng)出兩種孩子,第一種是懦弱的,他們躲在強勢的家長背后,沒有自己的主見,沒有自己的意志,由于家長的過于保護,制約了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孩子懦弱,依賴性較強,凡事都順從別人,乖巧順從,不自信。在他們年紀小的時候,家長會對這樣的孩子非常滿意,因為他們聽話,好管理。但是,等他們到了應該自己獨自面對生活的年紀,他們依然離不開家長的管理,甚至等他們自己有了家庭,他們還要把家長也引入自己的小家庭,這時,家庭已經(jīng)不是小夫妻倆個人的私密生活,而是有三個人,或者更多。我們經(jīng)??吹礁鞣N各樣的婆媳矛盾,但是,最主要的都是因為兩代人對自己生活定位的模糊,邊界的劃分不清楚,有一代人無限制地進入另一代人的生活,干涉指點,從而造成非常大的矛盾。另一種孩子是非常逆反的,他們對強勢的家長很反感,一切都對著干,他們判斷事物對錯的唯一標準就是家長是否支持。家長支持的,他們就一定反對,反之,亦然。但是,這樣的孩子不是從小就逆反的,一般逆反發(fā)生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開始重新認識自己,和自己周圍的關系。他們發(fā)現(xiàn)家變成一個沒有自由,令人窒息的地方,于是轉(zhuǎn)向外界去尋求安慰或者是心理的依賴,因此,這個時候,強勢的家庭會發(fā)現(xiàn)孩子完全走到了家長希望的反面,問題少年因此而出現(xiàn)。

教育的過程就是孩子和我們共同承擔、共同成長的過程,是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把孩子的天性象幼苗一樣,從塵土中迸發(fā)的過程。在孩子們面前適當?shù)氖救?,適當?shù)慕o他們成長的機會,適當?shù)淖屗麄儽憩F(xiàn)自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興奮劑。

教育領域認為,孩子的能力一般同家長照顧的缺失成正比,如果家長有20%不能替孩子完成,孩子就擁有20%的能力。所以如果能在自己孩子的面前顯示出自己的弱勢,我們的孩子就可能擁有更多的享受成功的機會。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家長和孩子,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家長同孩子之間的有趣的互補關系。如果家長對孩子比較放手,不過分在意,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家庭的孩子是很獨立的,頑皮,淘氣,不受欺負的,你把他們?nèi)拥侥抢?,都可以放心;如果家長弱勢,孩子往往非常有責任感,寒門更容易出人才呀。沒有父母的福蔭,沒有嬌生慣養(yǎng)的條件,一切都要靠自己,甚至整個家庭都要靠自己的時候,不由你不努力;如果家長對孩子保護得很周到,生怕孩子受欺負,怕孩子出事,那么這樣家庭的孩子也是最弱的,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孩子,自己不能保護自己,如果是男孩子,那這樣的孩子還缺少陽剛之氣。

非常有意思的是,強勢的家長從不認為自己做得不對,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強勢的,他們認為自己只是在履行做父母的責任,讓孩子別長歪。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可以檢驗一個家長是否強勢,那就是看他對孩子的愛是不是要求回報的。如果對孩子的愛非常霸道,認為我現(xiàn)在給了你多少照顧,多少愛,就是為了讓你以后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我都是為了你好,比你有經(jīng)驗,你只有聽我的,才會讓我滿意。那么他就一定是強勢的家長。潛意識里,由于擔心孩子有一天會翅膀硬了,不聽使喚,他們希望能一直控制著自己的孩子。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強勢的家長是不自信,不獨立的人,他們把自己的生活同子女捆綁在一起,因為他們離不開子女,最后造成父母和子女互相依賴。

但是,讓孩子自己做主,讓他們獨立,并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孩子有的時候更像小溪,彎彎曲曲的流淌,自由快樂,如果任由它自己流淌,可能它永遠都是小小的,甚至有一天會斷流。如果我們把他們引向水流豐沛的地方,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不斷的成長、壯大。讓孩子做主,就是讓他們在紛繁的生活中,學習怎樣判斷,學習怎樣決策,學習怎樣承擔。前些年,我們發(fā)現(xiàn)在外地上大學的學生,工作后比在父母身邊上學的學生更自主,更能應付從學校到工作的不適應,工作能力更強。后來我們又發(fā)現(xiàn),其實不僅是在大學生身上,所有的人,包括住校的幼兒園的孩子,他們都比住在父母身邊,被父母照顧的孩子更獨立。他們有主見,生活自理能力強,不會輕易被困難打倒,遇到事情,他們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因為他們只能靠自己。

讓孩子自己做主,是培養(yǎng)孩子們多方面的能力,對事物的判斷能力,選擇能力,解決能力,為人處世的能力等等。人和動物最大的不同是,人不能象動物一樣,生下來就可以有自己的本能,可以站立行走,人不行,人所有的能力都是要培養(yǎng)鍛煉出來的。所以,如果家長沒有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孩子就沒有培養(yǎng)能力的機會。而一個能力欠缺的孩子,怎么可能出色呢,即便他學習成績再好,智商再高。我們在幼兒園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就是很多孩子自己不能獨立吃飯,吃飯時,如果沒有老師的幫忙,他們會吃得很少,而且慢,邊吃邊玩。在對這些孩子進一步追蹤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所有這樣的孩子,都是沒有經(jīng)過自己獨立進食的過程,從小都是被喂大的。在他們小的時候,有獨立吃飯的意愿的時候,家長嫌麻煩,嫌臟,所以吃飯都是由大人來喂,慢慢地,他們不愿意自己吃飯,他們不認為吃飯是自己的事情,如果沒有大人幫忙,他們會一直等,邊吃邊玩。有很多人說,等孩子上幼兒園就好了,他們就會自己吃了,其實,這個問題不會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長而解決,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更加暴露。吃飯也是能力,也是要培養(yǎng)的。

有很多家長并不認為自己剝奪了孩子獨立的機會,他們只是給孩子足夠的愛,不是說愛能讓孩子有安全感嗎,家長沒有干涉孩子的大事,就是盡心盡力地照顧他們,難道這也錯了嗎。人的成長是在不斷錯誤、體會、反思、鍛煉、學習中完成的,成長需要付出代價,而能力就在不斷的磨練中得到提高。如果沒有這種磨礪的過程,孩子的品格就一定有不完整的地方,孩子會缺失很多能力,包括愛的能力。如果你只給了孩子被愛、被照顧的能力,而沒有機會讓孩子學習如何去愛別人,孩子只會被動的接受愛。一切對他們的照顧,他們都認為心安理得,而不知道該怎樣才能把自己的愛傳遞給別人,即便他們非常想去愛別人。蘿卜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蘿卜從小就非常漂亮,大家都很喜歡他,家里人更是對他關愛備至。但是長大了的蘿卜開始有了自己的煩惱,他不會談戀愛。盡管他一表人才,工作體面,但是就是找不到女朋友,跟他談過戀愛的女孩子都說他不會關心人。蘿卜想改,他想向女孩子獻殷勤,但是,他完全不知道該怎么做。有人給他出主意,說,冬天你去看女孩子,帶兩串糖葫蘆,在她單位門口等她,然后跟她分著吃。蘿卜說,糖葫蘆多沒檔次呀,舉著糖葫蘆在門口,多傻呀。在他心里,這些事情都是別人對他做的,他怎么可以也這樣呢,這太讓人不可思議了。學習如何去愛別人,成了我們很多孩子的遲到的課程。

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包括我們同我們的孩子都不一樣,雖然我們經(jīng)常說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xù),但是如果我們一直照顧孩子,把我們的生存方式強加在孩子身上,那孩子就真的成了我們的延續(xù),他自己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呢。等有一天我們老去了,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已經(jīng)沒有能力為孩子打算了,可是,我們的孩子還沒學會獨立,沒學會自己做主,那時,我們該非常痛心吧。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走吧,獨立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可能,看著孩子面臨失敗,你會非常心痛,但是,失敗也是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呀。越俎代庖、包辦代替只會讓我們得孩子越來越弱小。有時候,不要急于糾正孩子的錯誤,只需把手放在他們腋下輕輕扶著他們,我們就會擁有一個陽光健康的孩子。

案例:幫助孩子邁出合作的第一步


班上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生活在被寵愛的環(huán)境里,常常以自我為中心,而忽略了與別人的交往合作,針對班上的這一特點,在今天的學習活動中我設計了《春天真美》的美工綜合活動,在活動中我將重點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合作能力。

在活動中我為每組提供了一張2開的大白紙和多種材料,這些材料可用于粘貼,團圓、搓長還有五顏六色的油畫棒,盡量讓孩子在選擇材料的過程中享受更多的的協(xié)商與合作的機會。我放手讓孩子自由選擇伙伴成為一組,(大約7-8人為一組),出乎我預料的是:自由分組的這一環(huán)節(jié)特別的成功,沒有出現(xiàn)“一邊倒”的現(xiàn)象。

分完組孩子們就開始動手利用各種材料表現(xiàn)美麗的春天??矗『⒆觽兊呐d致多高,合作得多么愉快,有的在搓柳條;有的在用瓜子殼粘貼小蝌蚪;有的在畫太陽。這時我突然聽見易翔小朋友對兆泓小朋友說:“你在那干嗎?還不快來幫忙”。我回頭一看原來兆泓小朋友在一邊只顧看別人在忙忘了自己的“工作”了,看來能力強的孩子還會去提醒能力較弱的孩子,孩子們之間不僅有了合作的意識,還有了集體的榮譽感。另外一個小組的“高手”眾多,這些“高手”們還會湊在一起商量:怎么做才能比比別的組更好,后來他們在紙上、添畫了小鳥、太陽、蝴蝶,畫面豐富極了。完成作品后我還引導孩子們講述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賞作品,讓孩子真正體驗到合作的快樂。

這次的活動還是比較成功的,上完本次的活動我深深地感到:老師作為孩子學習的引導者、協(xié)助者,就應多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創(chuàng)設寬松愉快的心理環(huán)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孩子萌發(fā)合作意識,感受到合作并成功是一種快樂。

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


獨立能力是孩子以后適應學校生活,甚至將來走入社會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這項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天一時的事,而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根據(jù)寶寶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培養(yǎng)的結果。

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原則

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是一項長期、繁瑣、細致的工作,進行這項工作,家長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有耐心,不厭其煩。例如,教孩子自己穿鞋、系扣子、家長要先教給孩子正確的方法,耐心觀察,還要及時地鼓勵,耐心地幫助。這比家長親自替孩子穿鞋、系扣子自然要麻煩些,又費時間,但是要知道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就是從一件件生活小事中培養(yǎng)起來的。

二,要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例如,在培養(yǎng)孩子獨立吃喝方面,1歲時教孩子用小勺吃飯,到1歲半左右,就要教孩子左手扶碗,右手拿勺自己獨立吃飯,還要教他用雙手拿著茶杯喝水,飯后用餐巾擦嘴。到兩歲半,孩子就能順利地干凈利落地吃完一頓飯。

三,可以通過游戲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例如,教三四歲的孩子自己洗臉,可以采用游戲的口吻:“今天媽媽和小明比賽,看看誰臉洗得又快又干凈?!比缓?,給孩子一塊毛巾,邊示范,邊講解洗臉、洗手的順序,孩子很有興趣地學習洗臉的動作。

四,要做到要求一致,持之以恒。不能把幼兒園要求孩子做的一些事情,回家后由家長替孩子做,或者父母要求孩子做的,奶奶卻來包辦,這都不利于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老師、家長協(xié)調(diào)一致,共同要求,反復強化,形成鞏固的條件聯(lián)系,才能使孩子早日形成獨立生活的能力。

五,對孩子曉之以理。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為了使家庭生活得更美好,使孩子生活得更舒適,爸爸媽媽除了每天上班以外,回到家還要做很多事情,父母是很辛苦的,孩子也應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讓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集體的一個成員,他應該為家庭做一些事情,這樣就能逐步形成勞動的習慣。

幫助孩子認識自我


我到一家幼兒園參觀,在一個班級里我看到一位老師站在門口,孩子們排著隊,老師指著掛在門框上的一個一個的小彩色袋子,說:“回家后,讓你的父母給你講一個故事,你把故事的名字放在這個彩色的袋子里,你再把故事講給所有的小朋友。如果,老師覺得你講的好,小朋友也覺得你講的好,老師就獎勵你下次可以再講一個?!崩蠋煹纳駪B(tài)特別賣力,不斷地激勵孩子:“假如發(fā)現(xiàn)你講的好,你就可以得到一個獎勵,可以再講一個故事!”“你明白了嗎?你就可以多講一個,比別的小朋友多講一個故事,你就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边@句話,翻來覆去地表達了好幾遍。隊伍里的孩子們,大部分渾渾噩噩,不知道老師在說什么。

少數(shù)的孩子答非所問想表達給老師他所理解的意思:“老師,我媽媽給我講故事了?!焙竺鎺讉€孩子也跟著喊:“我媽媽也給我講了!”大概是小班的孩子,還沒有被教化地理解老師“深刻”的涵義,生命還處于對自我的關注中。在老師的這句話里,大概第一層的含義是讓媽媽給你講一個故事,你記住了再講給別人;第二老師認為這樣講故事是在鍛煉孩子的智力和思維;第三,把故事的名字放進袋袋里,表明我這個學校的教學設置很好。第四,如果外人的評判發(fā)現(xiàn)你講的比較好,在比較中才會給你一個獎勵和刺激。第五,假如你能獲得再講一個故事的機會,就證明了你比別的孩子優(yōu)秀。

實際這么多復雜的含義,小朋友是無論如何也弄不清楚的。茫然的面孔、混然地捕捉著這堆話里可能能領悟的詞匯。但是這種思維和心理的導向,是原始的、征戰(zhàn)的、落后的。

我的內(nèi)心波動了,因為我所倡導的是:請幫助我,讓我自己確定事情的意義和價值,讓我自己了解自己。這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對于這群小班的孩子來說,即使老師這樣賣力地引導孩子,對這群依然沉浸在自己生命中的孩子來說,他真的不知道你想要做什么。但是,老師的方式背后所隱藏的信條在孩子的生活中卻每天透過所有的語言和行為,透過生活的點點滴滴有所導向和傾向地向孩子侵入,把一個人的評估標準完全建立在了外人身上,“自我”就在這一過程中迷失掉了。

我在跟成人相處的過程中,許多成人非常在意別人的想法,別人的認為,在別人的認為和想法中掙扎度日,我們?yōu)槭裁床荒茏约捍_定事情對我們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呢?很多人覺得自己不自信,總是找不到原因,原因?qū)嶋H從出生開始就蘊涵在了生活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中。這就是教育的秘密所在。

我記得在《似非而是》(作者:肯特·m基思)這本書中說:“如果行善事,人們會說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隱秘動機,但還是要行善事?!弊髡呦敫嬖V我們的是,無論你被這個世界上多少人誤解,你還是要這樣做,因為你這樣做只是想讓“你”知道你是誰,你可以成為誰,你如果被這樣建構起來,就不會在別人的人生中掙扎,這才是人的教育的根本。這樣,你的人生、你的內(nèi)心一定是如如不動的。這實際是一個偉大的人的心理標志,因為你在一百萬人眼中是一百萬個樣,但在你自己的眼里,你想成為什么樣由你決定。這種整合的機制是要在六歲以前完成的。

幫助孩子擺脫抑郁


導讀:鼓勵孩子多交朋友。不善交際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為享受不到友情的溫暖而孤獨痛苦。性格內(nèi)向、抑郁的孩子更應多交一些性格開朗、樂觀的同齡朋友。

認識到你的孩子生活中存在壓力,耐心地和他們一起分析解決這些問題對每位父母來說都是必要的。當然,你不可能解決孩子們生活中的所有問題,但你可以為孩子提供處理問題的建議,幫他們成長為快樂的、有著良好適應能力的人。

不要對孩子“控制”過嚴,不妨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如,2歲的孩子允許選擇午餐吃什么,3歲的孩子允許選擇上街時穿什么衣服,4歲的孩子允許選擇假日去什么地方玩,5歲的孩子允許告訴買什么玩具,6歲的孩子則允許選擇看什么電視節(jié)目……只有從小就享有選擇“民主”的孩子,才會感到快樂自立。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不善交際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為享受不到友情的溫暖而孤獨痛苦。性格內(nèi)向、抑郁的孩子更應多交一些性格開朗、樂觀的同齡朋友。

教會孩子與他人融洽相處。與他人融洽相處有助于培養(yǎng)快樂的性格,因為與他人融洽相處者心中較為光明。父母可以帶領孩子接觸不同年齡、性別、性格、職業(yè)和社會地位的人,讓他們學會與不同的人融洽相處。此外,父母自己應與他人相處融洽,熱情待客、真誠待人,給孩子樹立起好榜樣。

生活不宜過分優(yōu)裕。物質(zhì)生活的奢華反而會使孩子產(chǎn)生一種貪得無厭的心理,而對物質(zhì)的追求往往又難以自我滿足,這就是為何貪婪者大多并不快樂的真正原因。相反,那些過著普通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他們就會玩得十分快活。

讓孩子愛好廣泛。開朗樂觀的孩子心中的快樂源自各個方面,一個孩子如果僅有一種愛好,他就很難保持長久快樂,試想:只愛看電視的孩子如果當晚沒有合適的電視節(jié)目看。他就會郁郁寡歡。有個孩子是個書迷,但如果他還能熱衷體育活動、或飼養(yǎng)小動物,或參加演劇,那么他的生活將變得更為豐富多彩,由此他也必然更為快樂。

引導孩子擺脫困境。即使天性樂觀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但他們大多能很快從失意中重新奮起,并把一時的沮喪丟在腦后。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著意培養(yǎng)他們應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要是一時還無法擺脫困境,那么可教育孩子學會忍耐和隨遇而安,或在困境中尋找另外的精神寄托,如參加運動、游戲、聊天等等。

擁有自信十分重要。一個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可能開朗樂觀--這就從反面證實擁有自信與快樂性格的形成息息相關,對一個智力或能力都有限,因而充滿自卑的孩子,父母務必多多發(fā)現(xiàn)其長處,并審時度勢地多作表揚和鼓勵,來自父母和親友的肯定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樹立自信。

家庭的氣氛、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一個充滿了敵意甚至暴力的家庭,是絕對不可能培養(yǎng)出快樂的孩子的!

端午包粽子詳細步驟


在端午節(jié)期間,人們會吃粽子,熱騰騰的粽子,連著在太陽下?lián)]舞的龍舟競渡,打造了端午節(jié)的熱烈氣氛,吃粽子也成為了端午節(jié)傳統(tǒng)風俗之一。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包粽子詳細步驟”,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端午包粽子詳細步驟(一)

1.?準備材料:糯米、豬肉、蔥、蒜、蠔油、醬油、鹽、五香粉、干貝、冰糖、粽葉、繩子。

2.?糯米淘洗干凈,加入少許鹽和五香粉腌制30分鐘。

3.?豬肉洗凈剁成肉末,加入蔥花、蒜末、蠔油、醬油、鹽、干貝和冰糖,拌勻攪打至肉餡沾粘成團狀。

4.?粽葉洗凈,放入沸水燙軟備用。

5.?取一片粽葉,將它對折成“口”字形,再將折口處向內(nèi)翻疊一下。

6.?將一團糯米放在粽葉上,將糯米壓成塊狀。

7.?在糯米上放一些肉餡。

8.?將粽子從上往下卷起來。

9.?兩端用手向內(nèi)折疊,將粽蒸上一個三角形。

10.?最后用繩子捆好。

11.?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里,加清水沒過粽子,煮2小時即可。

端午包粽子詳細步驟(二)

1.選擇優(yōu)質(zhì)的糯米,浸泡至少四小時,過程中需定期更換水,以免稻殼和揚塵對其造成影響。

2.選擇適量的五花肉,將其切成小塊備用。同時準備好其他的配料,例如蔥、姜、蒜等等,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進行搭配。

3.將五花肉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入蔥、姜、蒜等調(diào)味料和適量的鹽和醬油,大火煮沸后慢火燉煮至其入味色香。

4.將浸泡好的糯米過一遍水,將其瀝干準備包粽子。

5.取一個粽子葉,將其捏成漏斗形狀,將一部分糯米和肉塊分別放置其中,并輕壓緊。

6.將粽葉向上對折,使其成為一個三角形,將兩側的葉子向中間倒折并保持牢固,此時已成功完成包粽子的第一步。

7.現(xiàn)在用手將粽子慢慢向上滾動,并用力壓緊,同時順著粽葉將糯米和五花肉逐漸塑造成為緊密的形狀。

8.最后拉緊粽葉口,綁上細繩,直至將整個肉粽綁成一個和煦的棕色圓球。

9.將包好的肉粽放入沸水中煮熟約兩小時,期間需注意適時淋水,以免煮干。

10.煮熟后撈出晾涼待用,也可直接享用即可。

相關推薦

  • 幫助孩子學會獨立 幫助孩子學會獨立 放學了,我們班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向校門口走去。校門口的家長也都急切地向園內(nèi)張望著,“老師,張怡寧走不動了?!蔽乙换仡^發(fā)現(xiàn)張怡寧此刻正拖拉著鞋向前挪著,我問:“怎么了?”她說:“鞋扣...
    2021-01-25 閱讀全文
  • 幫孩子選課外輔導班3個步驟 現(xiàn)在全國大部分的小學生需要在學校度過6年的時間。雖然學校還是孩子學習知識、全面發(fā)展的主要陣地,但課外補習已經(jīng)越來越多的占據(jù)了孩子的課余時間。 以一個北京的孩子為例,從小學1年級開始,語數(shù)英三門齊補,到...
    2021-03-27 閱讀全文
  •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繩、有的玩皮球……操場上熱鬧非凡,生機勃勃,到處都是孩子們的笑臉,開心的笑聲,就連最內(nèi)向的曾曾小朋友臉上也樂開了花。由于曾曾小朋友是從別的班過來的,性格內(nèi)向,...
    2020-12-10 閱讀全文
  • 幫助孩子確立“自我” 推薦對于2歲大的孩子,反抗不是什么壞毛病。做父母的為何不能突破傳統(tǒng)的束縛,勇于接受孩子的想法,甚至容許他反對你的做法呢?如果這時候你能夠想到:孩子的反抗并非反叛,而是一種表達他自己的方式,你是不是會放...
    2021-12-09 閱讀全文
  • 七個小方法解決孩子起床難 起床,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被叫醒的那一刻,我們的大腦需要完成一系列復雜的轉(zhuǎn)換: 環(huán)境安全檢查→潛意識切換→神經(jīng)系統(tǒng)啟動→四肢蘇醒。我們簡稱這個過程叫“切換啟動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當潛意識接收到“...
    2021-04-01 閱讀全文

幫助孩子學會獨立 放學了,我們班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向校門口走去。校門口的家長也都急切地向園內(nèi)張望著,“老師,張怡寧走不動了?!蔽乙换仡^發(fā)現(xiàn)張怡寧此刻正拖拉著鞋向前挪著,我問:“怎么了?”她說:“鞋扣...

2021-01-25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全國大部分的小學生需要在學校度過6年的時間。雖然學校還是孩子學習知識、全面發(fā)展的主要陣地,但課外補習已經(jīng)越來越多的占據(jù)了孩子的課余時間。 以一個北京的孩子為例,從小學1年級開始,語數(shù)英三門齊補,到...

2021-03-27 閱讀全文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繩、有的玩皮球……操場上熱鬧非凡,生機勃勃,到處都是孩子們的笑臉,開心的笑聲,就連最內(nèi)向的曾曾小朋友臉上也樂開了花。由于曾曾小朋友是從別的班過來的,性格內(nèi)向,...

2020-12-10 閱讀全文

推薦對于2歲大的孩子,反抗不是什么壞毛病。做父母的為何不能突破傳統(tǒng)的束縛,勇于接受孩子的想法,甚至容許他反對你的做法呢?如果這時候你能夠想到:孩子的反抗并非反叛,而是一種表達他自己的方式,你是不是會放...

2021-12-09 閱讀全文

起床,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被叫醒的那一刻,我們的大腦需要完成一系列復雜的轉(zhuǎn)換: 環(huán)境安全檢查→潛意識切換→神經(jīng)系統(tǒng)啟動→四肢蘇醒。我們簡稱這個過程叫“切換啟動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當潛意識接收到“...

2021-04-0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