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之道:用美譽替代批評
發(fā)布時間:2021-07-15 幼兒園孩子因被批評扔凳子砸老師 幼兒園工作總結(jié)自我批評 幼兒小班語言活動方案中國傳統(tǒng)教育中以“管”和“教”為上,卻忽視了“美譽”的作用和力量。所以,當(dāng)父母希望孩子去把某件事做得更好時,往往以“管”或“教”的口吻去要 求,而很少使用贊美去引導(dǎo)。久而久之,孩子的耳朵變“?!绷?,腦子變“僵”了,眼睛變“呆“了,與父母的關(guān)系很可能成了“嚴(yán)管”和“逃避”的對立面。
美譽的力量勝過批評
我曾讀到過這樣一份研究報告,這讓我感觸很深。1925年,美國心理學(xué)家赫洛克(Hurlock.E.B)做了一項實驗:把106名算術(shù)能力接 近的小學(xué)四、五年級學(xué)生分成四組,練習(xí)加法,每天15分鐘,共練習(xí)5天。每天測驗后,都贊美A組學(xué)生,譴責(zé)B組學(xué)生,讓C組看見A組被贊美而B組被譴責(zé), 將D組與其它三組完全隔離,不給予贊美也不給予譴責(zé)等任何評定。
結(jié)果:A組成績在四組中最優(yōu),而且每天進步;B組成績排名第二,第二天呈現(xiàn)進步,第三天起開始退步;C組也是第二天進步,第三天起退步,但成績不如B組;D組在四組中成績最低。
赫洛克認(rèn)為產(chǎn)生這種差別的原因,就在于贊美類的孩子認(rèn)為:父母寄予他們厚望,而且自己努力后有成效更有收獲,所以努力欲望愈漲愈高。而批評雖然可以讓B組暫時領(lǐng)先,但終究不能長時間堅持。因此,我們理解了在與孩子溝通中,贊美的推動效果其實是最有效,也最具有持續(xù)性。
贊美是孩子最好的禮物
上周我收到了好友Diana的一份郵件,她說:“你看Jane,你送給Dylan的那只風(fēng)鈴引出了他的一段情思?!盌ylan才8歲,用英文寫下了這么一段可以朗朗上口的歌謠般的小詩:
故事并沒有在此完結(jié)。Dylan的媽媽是位從小在美國生長的中法混血兒,更獲得哈佛大學(xué)中國比較文學(xué)的博士學(xué)位。在讀完小詩后,她激動地含著興奮的淚水為兒子的詩配上了中文。
風(fēng)鈴
微風(fēng)輕曼蕩漾
風(fēng)鈴音容繞耳
時而聲聲脆脆
時而聲聲切切
微風(fēng)頷聯(lián)吐息
風(fēng)鈴偎依靜守
脆脆切切不再
夢想天籟之音
在小詩人Dylan面前,具有博士學(xué)位的媽媽儼然成了兒子死忠的粉絲。她在兒子的博客中留言,譯文如下:
Dylan,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你的詩太棒了!你把風(fēng)鈴的聲響、搖曳的形狀描述得絲絲入扣,而且押韻也做得那么好。媽媽太喜歡這首詩了。值得 一提的是,你能通過一個非常普通的物件——掛在我家門前的風(fēng)鈴,寫出那么美妙的詩篇,這說明你不僅聰明而且觀察仔細(xì)還具有浪漫的情懷。Dylan你已經(jīng)是 個小詩人了!更令媽媽歡欣的是,你讓媽媽看到了原來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化成詩篇,詩可以存在于生活中的任何一刻。如果我們能拓寬視野,用眼睛去聆 聽,用心靈去歌唱,我們會發(fā)現(xiàn)生命的每時每刻中都有詩歌!媽媽期待接著你把樹葉、冬日、山川、河流、游魚····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東西都寫進你的詩歌 中。
用贊美養(yǎng)出孩子的鮮活
贊美是把雙刃劍,它可以成為孩子成長加速的助推劑,亦能把孩子溺死在一堆“美譽“中,所以父母對“贊美之辭”的尺度掌握很值得。Dylan的媽 媽做得很有技巧,她在大贊兒子能用他仔細(xì)的觀察、細(xì)膩的筆觸描寫出普通事物隱藏的浪漫唯美之外,還不忘提醒Dylan,如果能充分調(diào)動起我們的感官,那么 我們將發(fā)現(xiàn)平淡生活中更多的美好,于是在贊美之后媽媽自然地引導(dǎo)孩子去寫葉子、山脈、冬日、游魚等,這份鼓勵和贊美會讓Dylan不斷用心去感受,用筆去 記錄,用寫作去抒發(fā)。
我被Dylan和Dylan媽媽雙雙感動了。媽媽敏銳地抓住了孩子成長中的一件小事,讓孩子在享受美譽的同時更增強自我信念,自我完善和自我追 求。而小Dylan可以抓住生活的普通一刻,讓它以詩的語句去升華并凝固在記憶中。Dylan所具有的這份人文特質(zhì)一定與媽媽平時鼓勵用“眼睛去聆聽,用 心靈去歌唱”是分不開的。
而我,他們的朋友,也因為送出了一個小禮物而大大地被感動了一陣。我也希望讀到這個故事的父母朋友們可以巧用贊美來多鼓勵,而少用批評去“管教”。
由我們賦予生命的孩子們,應(yīng)該讓他們繼續(xù)在我們的攙扶下活得鮮活!活得優(yōu)雅!活得快樂!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讓批評開出美麗的花 ——批評后的反思
xx是我們班比較機靈的小男孩,但是上課時總是管不住自己,尤其在英語課中不能集中注意力,也不跟著老師一起互動。他不是摳摳自己的手,就是東瞅瞅西看看,或是告狀旁邊的小朋友擠到他了。每次老師的提醒似乎對他只能起到一時立竿見影的效果,不多久他的注意力又轉(zhuǎn)移到無關(guān)事物上了。對于他的注意力易分散的行為我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對于他的行為應(yīng)該尋找一個合適的教育契機和方法去改正。
每周兩次的英語班開始了,今天的英語教學(xué)活動剛開展了不到五分鐘,他就在在位置上捉弄別的小朋友并開始了“對打互掐”,顯然是他挑起事端的。對于他課堂上的搗亂我有些氣急敗壞,我想不能再對他采取以往的“懷柔政策”了!我停下正在進行的教學(xué)活動,把他叫到前面批了一通,他似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流下了“后悔”的淚水。批評后我和他進行了短暫的談話活動:師:老師為什么批評你?——我和小朋友說話,沒認(rèn)真聽老師說話。師:知道不對,為什么還那樣做呢?那你想不想做老師喜歡的小朋友?——嗯,想。師:那老師看你的表現(xiàn)?——嗯。接下來我趁機進行了“教育改革”把所有的小朋友的位置調(diào)換了。年齡稍大的、能坐得住的和好動的幼兒坐一起。我對吳xx說:xx,老師給你調(diào)換了新位置,希望你能像旁邊的小朋友一樣棒,能不能做一個老師喜歡的小朋友?(他抿著嘴使勁的點點頭)好,那老師相信你。
接下來的教學(xué)活動中xx像換了個人似的,整節(jié)課出乎意料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能積極的回應(yīng)老師。其實,xx是個聰明的小朋友,接受新知識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前提是只要他投入注意力和心思。當(dāng)然對于這種相對好動、注意力易轉(zhuǎn)移的孩子需要老師及時去點悟。傍晚家長接孩子時我主動和xx的媽媽進行了交流,首先我告訴了xx媽媽:今天集體活動的時候批評了xx,并告訴了批評的原因,隨后得到了xx媽媽的支持,接著又當(dāng)著xx的面告訴他媽媽今天它有哪些進步。再后來的集體活動課上,xx有了“質(zhì)的改變”,或許在積極地鼓勵和暗示下,他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積極的舉手回答問題并樂于參與游戲互動。
經(jīng)過這次看似微不足道的教育行為,我進行了自我反思,雖然一時的沖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批評還是慎重使用。批評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方式。由于生活經(jīng)驗的匱乏,幼兒時常犯錯誤是在所難免的。當(dāng)然批評也并非一無是處,有時將批評用到“刀刃”上,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批評要根據(jù)幼兒的不同性格特點選擇不同的批評方法和策略。批評以后一定進行適當(dāng)?shù)摹鞍矒峁ぷ鳌?,不僅僅是對幼兒還包括家長?!鞍矒帷庇變菏菫榱俗層變韩@得一種安全感,感受到其實老師依然是愛自己的,知道被批評的原因以及明白如何做才是恰當(dāng)?shù)模層變耗芨惺艿嚼蠋熞廊皇菒圩约旱?。“安撫”家長是為了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使家園共同形成一種教育合力。大班年齡階段的幼兒有了一定的理解、判斷能力和羞恥心,對于他們的錯誤如何進行有藝術(shù)的批評?對此,我總結(jié)了一下粗淺的觀點:
首先,批評要及時。對幼兒的批評要及時提出并且批評要有依據(jù),引導(dǎo)其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并改正,而不是粗暴的去改變幼兒的行為。尤其對于“初犯者”一定讓其明白哪里做得不對!批評不能過度,也不要刻意翻幼兒的舊賬,這樣容易使幼兒受到傷害形成畏懼、驚慌甚至滿不在乎以致自暴自棄等不良的個性。
其次,批評要適時、適地。批評要注意時間和場合。對于性格內(nèi)向、文靜的幼兒慎用當(dāng)眾批評,以免刺傷幼兒自尊心。進餐時或午睡時避免批評,以免影響幼兒進餐情緒、消化或午睡質(zhì)量。對于初犯錯誤的調(diào)皮幼兒要及時批評不能姑息遷就,及時的批評可以有效的糾正其對待錯誤的不良態(tài)度。
第三,批評需要適當(dāng)?shù)姆椒ê头绞?。所謂適當(dāng)就是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方法一:“敲東擊西”法,即當(dāng)幼兒犯了錯誤時,不是直接去批評,而是先對他的“閃光點”給予肯定表揚。讓幼兒感覺到自己是受老師的關(guān)注的,自己并不是一無是處,而增強其克服錯誤的信心。
方法二:鼓勵性批評法,此方法主要針對性格比較內(nèi)向、有自卑心理的幼兒。對這種性格的幼兒進行批評時,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有耐心,不斷啟發(fā)他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批評話語多是鼓勵性語言,抓住他們的優(yōu)點以及教師應(yīng)講出對他們的信任和期待。若是直截了當(dāng)?shù)?、言辭激烈的批評只能適得其反,加重幼兒自卑心理。俗話說得好“好孩子是鼓勵出來的”!
方法三:“冷處理”法,即采取冷落或沉默的態(tài)度,讓幼兒知道自己犯了錯并且能夠自我反省。這主要針對逆反心理特別強的幼兒,如果對這種性格的幼兒一味的采取訓(xùn)斥,只會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方法四“自然后果法”,事先和所有幼兒講清楚原則以及違背原則后的的后果。若是有幼兒犯錯誤了,可以讓其自行體驗犯錯誤后所帶來的不良后果。親自體驗比教師的口口婆心說教有更直觀的感受。
總而言之,批評不是目的,不管哪種方法,只要在不以傷害幼兒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讓幼兒意識到錯誤并能改正就是最好的方法!批評不等于說教或訓(xùn)斥,批評是講究藝術(shù)的。從不同的角度重新審視批評的方法和作用讓批評也能開出美麗的花。
多放手,少替代
入冬以后,天氣越來越冷,小朋友都穿著厚厚的棉衣、毛線衣、外套……,午睡的穿脫衣服也依舊是我們老師頭疼的一件事。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嘰嘰喳喳的互相幫助著,有的小朋友能干點,能幫忙別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來;有的卻只是在床上磨蹭,也不著急;還有的更是趁勢和旁邊的小朋友打鬧嬉戲起來了……起床的時候,“老師,你幫幫我!”“老師,你幫我拉一下!”……很多個聲音會同時從四面八方向你傳來,紅彤彤的小臉上都擺出了一副“請教”之相,有時候真是會讓我們老師手忙腳亂,頭皮也發(fā)麻。
教研活動時,我說起這個現(xiàn)象,別的班級的老師也很頭疼。我想:雖然孩子們年齡小,自理能力很薄弱,但一定還是有方法可以引導(dǎo)的。
這天起床后,我們老師故意對這些小家伙的幫助視而不見,不一會兒,有的小家伙不耐煩,自己穿了起來,不穿不要緊,一穿我們大呼上當(dāng)受騙,原來很多孩子還是能夠自己穿的。除了幾個幼兒衣服太多,實在穿不進去,很多孩子還是走出了這關(guān)鍵性的第一步。
接下來,我們積極表揚了幾個會穿衣的孩子,并給他們發(fā)了小貼紙。這下小家伙們的士氣倍增,一個個都信誓旦旦的說自己也會穿,也要得貼紙,看得我們老師心里直偷偷樂。小家伙們漸漸掌握了要領(lǐng),但是穿的衣服很多,難度也很大,所以我們還讓孩子們相互合作,發(fā)揚互助精神,從那以后,每到睡前與睡后,教室里一片熱鬧紅火的景象,幫著拉袖子的、幫著扣紐扣的、幫著掏袖子的,孩子們忙得不可開交,“請幫幫我”、“謝謝你”等聲音不絕于耳。我們不禁感嘆:才三歲多的孩子竟有如此精誠的合作精神,咱們成年人真自嘆不如啊!專家曾說過,兩歲的幼兒就有獨立穿衣的愿望,3歲的幼兒已經(jīng)具備獨立穿衣的能力,那為什么現(xiàn)在很多幼兒到了6歲還不會穿衣服呢?這個都是“包辦”惹的呀!
教育隨筆: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應(yīng)具體
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應(yīng)具體,讓孩子知道該怎么做,而不是空洞說教。
巧巧小朋友既調(diào)皮又好動,上課經(jīng)常走神,特別是畫畫的時候常常在紙上隨意畫幾筆就算完成任務(wù)了,我一直想跟浩浩有更多的交流,以便走進他的內(nèi)心世界,幫助他更好地發(fā)展,所以,平常我會細(xì)心地觀察他的行為表現(xiàn),揣摩他的心理。
有一天的繪畫活動的任務(wù)是畫出我們美麗的家園,巧巧小朋友拿到紙后,只見他畫出了一個長方形正想和邊上的幼兒說話。此時,我假裝不經(jīng)意地與她旁邊的一個孩子說:“巧巧畫得可認(rèn)真了!他的長方形很象高樓房,只是還缺了窗戶和陽臺。”這時,我發(fā)現(xiàn)巧巧的表情有所變化,他抬頭地看了我一眼后馬上就開始在長方形上畫窗戶和陽臺了。于是,我轉(zhuǎn)了一圈,仍然裝作不經(jīng)意地走到他跟前。這次,他頭也不抬只見他正在房子上畫屋頂,意識到我在邊上之后,馬上對我說:老師,今天我畫的房子你覺得漂亮嗎?我便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并微笑著用力朝他點點頭,“你今天畫的房子很奇特屋頂是圓的,陽臺是正方形的,畫得真棒!只是房子周圍的環(huán)境不太好,怎么沒有綠化的呀?聽到老師的表揚后他沖我點點頭笑了一下。然后馬上開始在房子周圍畫了些大樹、小花和小草。是呀,正如最近一直在學(xué)的指南,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應(yīng)具體,讓孩子知道該怎么做,而不是空洞說教。
第二天早上區(qū)域活動中,巧巧選擇了繪畫活動,只見他畫了一間很大很大的房子,房子里幾個小朋友在玩,畫好后興奮地跑來對我說:老師,我今天畫的是我們的教室,在得到我的肯定后我又對他提出了一些建議,讓他看看我們的教室里有些什么,然后再添畫上去。
最近幾天,每到畫畫課的時候,巧巧總是很認(rèn)真,與我的交流慢慢多了起來,我也給予他更多的關(guān)注,幫助他養(yǎng)成良好的學(xué)習(xí)習(xí)慣。是呀,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孩子,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才能有效幫助孩子。
甜甜的批評
最近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班上有幾個孩子,愛從家里帶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入園,有時還是一些不安全的小東西,如珠子,鞭炮,火柴-------等。
集體活動時他們不但不參與,還召集周圍的小朋友玩他們的東西。
特別是舒心,我給他說過很多此,叫他不要帶來,他就是不聽,也曾沒收過他的東西,還是不管用,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今天早上,舒心的媽媽對我說:“李老師,她感冒了,我叫她不要來幼兒園,但她一定要來,請你多關(guān)注他,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對的就給我打電話。
”我不時的走過去詢問她舒服嗎?要喝水嗎?一會兒摸摸她的頭,看看燙不燙。
孩子見我對他這樣關(guān)心,滿臉歡喜。
中午休息時間,當(dāng)孩子們躺下時,我開始來回巡視給他們蓋被子,來到舒心的身旁,發(fā)現(xiàn)窗戶是開著的,外面天氣很冷。
我輕輕地關(guān)上窗子,伏在舒心的耳邊悄悄地說:“今天天氣冷,開窗睡覺容易感冒,以后不能開窗睡覺知道嗎?”“嗯,知道了。
”孩子小聲說。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許多孩子都進入了夢鄉(xiāng),只有舒心還在那里瞪著他的大眼睛,一點睡意都沒有。
我小聲問:“舒心,睡不著嗎?”孩子點點頭。
“那你起來吧!”“不,我怕影響別人。
”“你悄悄地走出去,就不會影響別人了。
”“老師你真好,我以后聽話,再也不帶危險東西來幼兒園了”舒心邊走邊說。
看著舒心的背影,我思緒萬千,這不是我一直想要但用批評教育不管用的結(jié)果嗎?是什么東西讓孩子變化這么大呢?是愛,是我對孩子的愛讓他感動,是我對他的關(guān)懷讓他受到感染。
所以說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須先愛孩子。
表揚與批評
小朋友,誰不希望自己可以常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家長們誰不期盼自己的孩子總是很優(yōu)秀,能天天得到老師的表揚,甚至有的孩子聽不到表揚就鬧情緒,有的家長就因此找老師要求表揚,這樣對孩子來說究竟是好還是壞呢?
我積極贊成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經(jīng)常對孩子采取表揚和鼓勵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好處的。
可是現(xiàn)在的幼兒,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都很聰明,在家,所有大人都圍著幼兒一個人轉(zhuǎn),造成任性、自私,聽不進一句批評,一旦受批評就大聲哭鬧,像這樣長大的幼兒,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一個成功的人,除了要有較高的智商以外,還要有情商。
對于這種受了批評就大聲哭鬧的孩子,作為教師,與家長溝通多一些,而對于那些能干的孩子不妨少一些表揚,培養(yǎng)一下他們的韌性,適度的給他們一點挫折,讓他們能夠勇于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取得更大的進步。
所以,我認(rèn)為,對孩子的批評應(yīng)有度,表揚也一樣應(yīng)有度。
對不同的孩子應(yīng)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這樣孩子才能不驕不躁,使身心健康茁壯成長!
別讓孩子以“哭”替代“說”
家長觀點:
1、不哭的男孩子才是男子漢
皮皮快5歲了,小帥哥一個,但是卻有愛哭鼻子的毛病。皮皮媽說,2歲以前的皮皮是不愛哭,很乖,可是現(xiàn)在越大卻越愛哭,稍不如意就哇哇大哭,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也是經(jīng)???。小男生之間免不了會打打鬧鬧,但打鬧的結(jié)果永遠是皮皮最后哭得稀里嘩啦地跑回家找媽媽。皮皮媽的脾氣也很暴躁,哭煩了也免不了打幾下皮皮的小屁股,最后干脆就把皮皮甩在一邊,哭到足夠自動停止。時間一長,皮皮有了委屈也不在媽媽面前哭了,每次都憋著個紅紅的小眼睛撅著嘴,一聲不吭地自己跑到房間里去看圖畫書。皮皮媽對于這樣的結(jié)果感到十分滿意,以為兒子開始學(xué)會堅強地忍住淚水了。
“不哭的小男生才是堅強的!”皮皮媽堅持著自己的觀點,“愛哭的寶寶長大了以后會很懦弱的?!?/p>
2、孩子應(yīng)該寵著、妥協(xié)著
小寶媽對于自己的寶貝丫頭絕對是疼愛到家了,漂亮的小寶可是幼兒園公認(rèn)的“小公主”。但是小寶也因此被媽媽慣出了愛哭的毛病,每次有什么要買的衣服和零食,如果媽媽沒有幫她買的話,小寶就會一屁股坐在地上放聲大哭。小寶媽心疼寶寶,不想讓小寶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小蘋果一樣的臉蛋哭得沒了血色多難看啊。所以每次小寶一哭,媽媽就妥協(xié)了,馬上給小寶買來她喜歡的裙子和零食??匆娮约合矚g的東西到手,小寶這才破涕為笑。
為此小寶媽很是傷腦筋,愛哭的寶寶,小時候還可以哄哄,要是長大了一直都是這樣的話那麻煩就大了。但自己又實在不忍心看寶寶哭成那樣,忍不住還是會妥協(xié)。
分析問題:多聽孩子說為什么哭
實際上,皮皮的媽媽在處理寶寶愛哭的問題的時候是有很多的誤區(qū)的。面對愛哭的寶寶,媽媽們絕對不能采用冷處理的方式。年齡小的寶寶的個人表達能力并不強,只能通過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像皮皮這樣的寶寶則更多的體現(xiàn)為對于父母的依賴性。不哭的寶寶并不代表堅強。如果把委屈憋在心里,這對于寶寶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所以在皮皮哭的時候,皮皮媽應(yīng)該多撫摸和擁抱孩子,并且?guī)推てW(xué)會用語言來表達心里想要說的話。比方說寶寶因為媽媽不同意帶他去吃麥當(dāng)勞而哭鬧的時候,媽媽可以說:“你現(xiàn)在一定很想去吃麥當(dāng)勞,可是我們約定一周才能去一次,今天去不了,真遺憾,我也替你感到很傷心?!边@樣幫寶寶說出心里話來,寶寶心里就會感覺好受一些?;蛘呖梢怨膭顚殞殞W(xué)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說出為什么會不開心,為什么要哭,媽咪們此時要耐心地傾聽,不要作太多的批評。逐漸地,寶寶也能夠?qū)W會用語言代替哭泣來表達情緒。
相比之下,小寶媽的“愛妥協(xié)”的麻煩就稍微大一些了。小寶愛哭的習(xí)慣的養(yǎng)成某種程度上小寶媽有一定的責(zé)任哦。小寶媽對于寶寶縱容了一些,心疼寶寶是一方面,但把寶寶培養(yǎng)成堅強性格也是必須的。所以當(dāng)小寶出現(xiàn)通過哭的方式來換得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小寶媽應(yīng)該“堅定立場不心軟”,并且很明確地告訴寶寶:“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并把自己不買的理由說給寶寶聽。不能因為寶寶的眼淚而心疼,更不應(yīng)該因為面子而縱容寶寶。這樣對寶寶的成長會有誤導(dǎo)作用。
教育筆記:《包辦代替真的好嗎?》
教育筆記:《包辦代替真的好嗎?》
現(xiàn)在我們的孩子基本上都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每天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根本不需要自己做任何事。可是,這樣真的好嗎?
在幼兒園里,每天的午餐時光就可以把寶貝們的這種獨立進餐的能力明顯區(qū)分出來。這一天,小寶貝們的午餐是吃大蝦。每個小寶貝拿到后都開始高高興興地剝蝦啦!可唯獨豪豪小朋友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在老師提醒他可以吃蝦了之后,才見他用兩根手指捏住蝦須開始發(fā)起呆來。這時候其他小朋友都已經(jīng)吃了兩三只蝦了。而豪豪小朋友還是一臉懵懂的不知所措。在老師的再三鼓勵下,豪豪才開始動手剝蝦??墒牵还芩趺从昧ψ?,蝦皮都像在跟他作對似的死活剝不下來。看到這種情境,老師只好一步步教他怎么剝更好。
從這個例子中不難看出,在家事事包辦的小朋友和在家自己動手吃飯、做事的小朋友區(qū)分很明顯?!?-6歲兒童學(xué)習(xí)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要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予孩子肯定,不要因為做不好而代替。
家長的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實踐獨立的機會,使他們的身心得不到鍛煉。即使孩子長大一點有能力完成一些事,也可能因為沒有養(yǎng)成習(xí)慣自己去完成或者不愿嘗試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所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這樣,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也可以使孩子更有責(zé)任感。
歡樂代替了分離的悲傷
日復(fù)一日的生活中,很快的迎來了寒假的腳步……“咚咚咚……”傳來了敲門聲,映入眼簾的不是別人,是他們。腦袋放空了幾秒鐘,一個個高大的身影,有些許的陌生和熟悉感。小家伙們都長高了好多,看看現(xiàn)在帶的班級的小朋友,變成了一個個小不點。對于哥哥姐姐們的到來班里的小不點們也很歡迎,一個個圍上去問“你是誰???”“你們干什么來?”被這突如其來的熱情,他們也有些不知所措,站在門口沒有移動。我走了上去,一個個摸了摸頭,變高了變壯了。
“讀小學(xué)了要乖乖的,吃飯自己要快快吃不要挑食,不要像在幼兒園一樣……”“不要忘記我們,有空要回來找我們。”一句句話還清晰的回蕩在耳邊,他們也遵守著對我們的承諾,每次有進步有高興的事都會來跟我們報告。
期末考試結(jié)束,立刻來跟我們報告學(xué)習(xí)的成績,講著他們在小學(xué)發(fā)生的趣事和糗事,他們真的長大很多……以前我像媽媽一樣照顧他們教育他們,現(xiàn)在我像朋友一樣傾聽他們。這溫馨的氛圍不想打破……歡樂已經(jīng)代替了分離的悲傷,留下的是純真的感情藏在心里。
這也許就是我們幼教工作者的幸福感所在,他們把最天真爛漫的時光留給了我們,我們把生命中的喜怒哀樂與他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