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父母和孩子溝通要講究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07-07 教育研究方法筆記 家庭教育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導論筆記

父母和孩子溝通要講究方法

父母和孩子溝通,談心是一個好方法。和孩子談心,父母可以及時地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幫助孩子學會正確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能通過語言把存在于自己頭腦中的經(jīng)驗、思想比較準確地傳達給孩子。那么,父母和孩子談心時要注意些什么?怎樣才能讓談心更有效呢?石家莊市建明小學副校長杜萱介紹說,父母和孩子談心,應該講究方法技巧,注意以下幾點———

融洽關系,制造談話的氣氛。有些父母平時和孩子思想交流很少,發(fā)生了問題之后就嚴厲訓斥孩子,久而久之,與孩子的感情距離漸漸拉大。因此,家長與孩子交談,首先要制造一種和諧的氣氛,比如說句笑話,講點令人高興的事情等,這樣不知不覺中就拉近了與孩子的距離,溝通效果也會好得多。[實用文書網(wǎng) weI508.coM]

放平自己的心態(tài)。不少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時,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和表情,讓孩子感到不易親近。杜校長說,父母與孩子談心,應該放低姿態(tài),同時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替孩子考慮,不能總是以長者自居,應及時消除孩子的抵觸心理。

利用典型,善抓談話的機會。孩子自身和周圍環(huán)境隨時都可能發(fā)生一些事情,如果抓住典型事件,及時交流思想,其效果要比平時好,孩子也比較容易聽得進去。一般來說,家長會之后是孩子們最急于和父母談話的時候,如果能抓住這個機會,就可以了解孩子的很多情況。

有的放矢,主題明確。針對孩子的什么思想,解決孩子的什么問題,要做到胸中有數(shù),在談話時,圍繞主題進行雙向交流,使孩子有所得。如果遇到了敏感的問題,也不要回避。對于不宜直接說的,可以采取側面啟發(fā)的方式,不要態(tài)度曖昧,使孩子感到無所適從。

選擇方法,增強談話的效果。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這就需要父母根據(jù)孩子的特點,選擇適當?shù)恼勗挿椒?。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直敘法,父母直接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其特點是快捷,但只適合于性格比較外向的孩子;間接法,向孩子講一個小故事或引用一個事例等,引起孩子談話的興趣,然后順勢引導到談話的主題上來,這個方法使用比較普遍。

語言精煉,把握談話的時間。孩子都反對啰嗦,最忌沒完沒了的嘮叨。在談話達到目的后,要適可而止。談話可以經(jīng)常進行,但不求長談,只求效果。另外,父母在與孩子談話時,不妨語言幽默一些。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對待孩子的磨蹭要講究方法


相信很多家長一提起孩子磨蹭就非常頭疼,無論家長多么著急,孩子就是不緊不慢地按自己的節(jié)奏來,遇到心急的家長,可能逮著孩子就是臭罵一頓,搞得家長和孩子的心情都非常糟糕,壞透了。那么做為家長我們應該怎么對待孩子的磨蹭呢?今天我就和大家談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對待孩子的磨蹭要講究方法

首先我想做為家長對待孩子的磨蹭要講究方法,不能一味地催促,更不能著急上火。其實孩子磨蹭多是有原因的,家長看到孩子做事磨蹭時,要先提醒自己不能著急,不能罵,要心平氣和地想想,孩子為什么會磨蹭,磨蹭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對癥下藥,相信效果比你發(fā)脾氣要好的多。

就拿早上起床這件事來說

鬧鐘響了一遍又一遍,孩子似乎沒聽到一樣,還在呼呼大睡。遇到心急的家長,對孩子大聲地吼:都幾點了?還不快起床?再不起床要遲到了!有的家長更離譜的是,喊了幾聲看孩子還是沒動,就直接上去把孩子被子給掀了,搞的一早上整個家庭氣氛都緊張。孩子雖然不情愿地起床了,但是整個心情非常低落,洗臉刷牙也是慢吞吞的。

對于孩子不起床的正確做法

我認為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想一下,昨天晚上孩子是不是睡的很晚?導致睡眠不足,早上起不來?還是有其它原因孩子不想起床?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家長都不要沖孩子發(fā)火,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輕輕地走到孩子的床邊,給孩子一個吻,然后輕輕地晃動寶寶幾下,然后對孩子說:“寶貝,醒醒,該起床了,已經(jīng)7:00了,再不起要遲到了等等”。相信家長們如果這樣做,孩子們會很配合地快速起床,起床后洗臉刷牙也是非常地快,而不會慢吞吞的了,這樣家長和孩子都會有一個愉快地心情,何樂而不為呢?

從幼兒園抓起

還有就是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寫作業(yè)寫了幾個小時,9:00了都還沒寫完,而且一邊寫一邊玩,看到這種情況90%的家長要發(fā)脾氣了。但是我想說的是,關于寫作業(yè),家長們應該從孩子上幼兒園抓起,每天明確地給孩子規(guī)定放學后必須要先寫作業(yè),作業(yè)寫完以后,才可以做其它的事情,比方說看電視玩游戲等等。孩子為了早點看電視絕對會早早地把作業(yè)寫完,這個在我們家孩子身上得到了印證,效果非常好,孩子現(xiàn)在上小學了,寫作業(yè)從不用我催促,每次作業(yè)早早就寫完了,吃完晚飯,我們一家人就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打打羽毛球、乒乓球或是看看電視什么的。

習慣是很重要的

如果孩子幼兒園時沒養(yǎng)成好的習慣,上了小學家長就比較操心了。對于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不能放任不管。一但養(yǎng)成磨蹭拖拉的習慣,后面就比較麻煩了。對于磨蹭拖拉的孩子,家長可以想出一些策略,激發(fā)孩子寫作業(yè)的興趣。

家長要搞清楚孩子為什么磨蹭

家長不能一看到孩子沒寫完作業(yè)就盲目地發(fā)脾氣,要搞清楚狀況再想解決辦法。針對不同原因的磨蹭,家長要多留心觀察,多注意分析下原因。如果孩子是因為作業(yè)不會寫而磨蹭,家長就要主動就幫助孩子,耐心地給孩子講解,難題解決了,寫起來就很快了。

家長要以身做則

同時也要求家長們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在孩子寫作業(yè)時不看電視不玩游戲,不做影響孩子寫作業(yè)的事情。家長可以在旁邊看看書,讀讀報紙,或是坐在孩子旁邊看孩子寫作業(yè),都是很好地選擇,給孩子寫作業(yè)創(chuàng)造好的環(huán)境,這樣才有利于孩子快速地寫作業(yè),不至于出現(xiàn)磨蹭拖拉的現(xiàn)象。

《父母:請這樣和孩子溝通》讀書心得


《父母:請這樣和孩子溝通》一書的作者是傅春暉,任教于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主要為教育評價、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話語分析,對家庭教育有獨到見解。

在書中,作者為廣大父母打造了一把打開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讓父母們去切身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從而找到與孩子溝通的方法,使孩子心甘情愿地與父母配合。以真誠的態(tài)度傾聽,孩子才肯吐露心聲,設身處地地體諒孩子,孩子才會體諒你的良苦用心,如此良好的親子溝通方能讓孩子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天涼了讓加衣服偏不加,地板很涼卻偏要打赤腳,早晚讓刷牙時偏不刷,就是要把屋子弄得亂七八糟,到了吃飯的點就是還要看電視,就是不愿意做作業(yè)……為什么孩子就是不肯乖乖聽話呢?其實,孩子還是好孩子,只是你沒有找到恰當?shù)臏贤ǚ绞剑坏┱覍贤ǚ绞?,什么問題都可以解決!

真心還需真心換:父母要聆聽孩子的心聲。想方設法引出孩子的真實想法主動替孩子著想,孩子能夠得到激勵;別忽視了身體語言,告訴孩子你在聽;支持并幫助孩子樹立夢想;傾聽孩子的想法,讓溝通就此開始;

例如在書中第一章就指出:情感是溝通的基礎,請重視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尊重孩子,讓孩子快樂地成長。自尊,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礎,更是一個人成功所不可缺少的素質。父母重視孩子,不僅可以讓孩子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而且還可以讓孩子更加自信,同時也會幫助孩子樹立起自尊。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說:小濤的成績總是不理想,為了讓他努力學習,爸爸承諾說,期末考試時,如果小濤能夠考入班里的前五名,他就帶小濤去華山游玩。一直以來,華山都是小濤夢寐以求的地方,聽了爸爸給自己的承諾后,小濤雖然知道考進前五名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他還是很樂意努力地朝這個目標奮進。

半年之后,功夫不負有心人,小濤真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了既定的目標,他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班級排名第四。成績單發(fā)下來后,小濤就飛快地跑回了家里。當他把成績單遞給爸爸時,爸爸說:“很好,真不錯!”

小濤問爸爸說:“什么時候帶我去華山呢?”

“去華山,為什么要去那里?”爸爸不置可否地問。

小濤提醒爸爸:“您不是早就答應我了嗎?說如果我期末考試能夠考到前五名就帶我去華山啊!”

這時候,爸爸才想起了曾經(jīng)給兒子的承諾。其實,當初的那個承諾,爸爸只是作為激勵孩子學習的一個手段,根本就沒有打算去實現(xiàn),說完之后就扔在腦后了,所以早忘記了。

爸爸敷衍道:“哦,這個啊。兒子,爸爸媽媽最近都很忙,等過一段時間再說吧。”

情感是溝通的基礎,請重視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尊重孩子,讓孩子陜樂地成長;信任孩子,讓孩子愿意對你敞開心扉;感謝孩子,讓孩子意識到他對于你們的意義;愛屋及烏,對孩子喜歡的活動表現(xiàn)出你的興趣;通過嘮家常與孩子實現(xiàn)心靈的交流;拋棄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努力與孩子成為朋友。

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認主,做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做善解人意的父母,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體貼,并學會體諒你!做會說話的父母,讓孩子愿意聽你的話,并樂于向你傾訴!做善于放手的父母,讓孩子感覺到你的信任.并決心不辜負你的期望!做有見地的父母,讓孩子感覺到你的良苦用心,并努力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父母怎樣與孩子溝通 與孩子溝通的技巧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愈大愈難與他們溝通。其實,父母如能不以強者的權威壓制孩子,往往會得到孩子相對的友善。同時,“沉默”也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可以避免沖突時的言語傷害,可以使你冷靜下來,重新去思考,這對維持親子間的良好關系有一定的幫助。因此,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應掌握以下技巧。

多用贊美之詞和身體語言。必須讓孩子知道,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你們都是愛他、支持他的。不管他說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或許你并不接納他的行為,但依然關愛他。有時只要簡單的一句話“很好”“真是我的好孩子”“我也這樣想”等,就能讓孩子覺得受到了你們的認同。對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應我家孩子是個貪玩的孩子,每次都不愿意去幼兒園也不愛寫作業(yè),前段時間我在思維館給他報了個班,那的老師很會與孩子溝通,孩子經(jīng)常受到表揚,現(xiàn)在每天吵著去上學一回到家就高高興興寫作業(yè)。我看著也很高興。

有時不說話,而利用身體語言,如微笑、擁抱和點頭等,就可以讓孩子知道你是多么疼他,不只是在他表現(xiàn)良好時。身體接觸表達親昵感情。有些父母只有在孩子小時候才表達親昵的感情,當孩子稍大一點后便改以冷淡的態(tài)度,拒絕孩子的“糾纏”。然而身體接觸可以令孩子切身體會父母的關懷。同時也別忘了接納孩子對你們的愛意。

語氣應溫和,態(tài)度要友善。父母應避免用高昂、尖銳并帶有威嚇的聲音對孩子說話,盡可能以微笑、歡快、平和的語氣說話,顯示出友善和冷靜的態(tài)度。多說“我”,少說“你”。父母應盡可能不用命令的口氣與孩子說話,不要總說“你應該……”,而應常說“我會很擔心的,如果你……”。這樣孩子就會從保護自己不被指責的狀態(tài)下轉而考慮大人的感受,這個時候溝通才可能更有效。

此外,在傾聽孩子說話時,還須注意以下幾點。

a.不急于作出評價。即使孩子的看法與大人不同,也要允許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父母應考慮到孩子的理解能力,舉出適當?shù)氖吕齺碇С肿约旱挠^點,并詳細地分析雙方的意見。父母不壓制

孩子的思想,尊重孩子的感覺,孩子自然會敬重父母。

b.分享孩子的感受。無論孩子是向你們報喜還是訴苦,你們最好暫停手邊的工作,靜心傾聽。若邊工作邊聽,也要及時作出反應,表示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倘若只是敷衍了事,孩子得不到積極的回應,日后也就懶得再與大人交流和分享感受了。

c.領會孩子的話意。嬰幼兒在不開心、不滿意時,就會直接用啼哭來表示。逐漸長大后,孩子也知道哭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當他不快、疑慮時,往往將自己的感覺隱藏起來。再說孩子的語言能力尚未發(fā)展完善,不能以恰當?shù)恼Z句表達心中的想法。比如,當孩子生病時他會對你說:“媽媽,我最恨醫(yī)生”,此時你應順著他問:“他做了什么事讓你恨他?”孩子若說類似于這樣的話:“他總是要給人打針,要人吃苦藥水”,你可以表示理解地回答他:“因為要打針吃藥,你覺得很不好受,對嗎?”這樣,孩子的緊張心理會得以緩解。

d.理解孩子的情緒。有時孩子也不清楚自己的情感反應,倘若大人能夠表示出理解和接納,他會有進一步的認識。譬如,當孩子知道奶奶買了玩具送給小表妹作生日禮物的時候,他吵著也要,此時大人應解釋道:“你感到不公平,但要知道這是給妹妹的生日禮物,你生日時奶奶也會給你禮物的”。通過這番對話,能幫助孩子了解自己,了解社會,從而變得通情達理。

掌握溝通技巧,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不但可以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系,而且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父母學會和孩子協(xié)商可促進親子溝通


父母學會和孩子協(xié)商可促進親子溝通

孩子也有受尊重的需要。如果父母喜歡與孩子協(xié)商,孩子就會非常樂意與父母交流,反之,孩子則會產生逆反心理,封閉自我。

父母學會與孩子共同商量既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也可以避免家庭中一些無謂的爭吵;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教會孩子在社會上怎樣做人和與人共事。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與人相處,分歧就是不可避免的。

學會與孩子商量,在子女的教育中還有更為重要的一個方面。那就是對于孩子提出的要求,我們不能滿足或不應滿足時,我們不應粗魯而簡單地拒絕:不行!不準!或者當父母提出的要求兒女不同意時,你也不應簡單地采用命令方式:這事已經(jīng)決定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子女在喜好和興趣,甚至交友諸方面的看法都會與父母有分歧。這時父母對子女的一些喜好與興趣絕不能簡單地禁止。而應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與子女商量,以求得共識或找出正確解決的途徑。美國成功學家卡耐基說過,用“建議”,而不是下“命令”,不但能維持對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樂于改正錯誤,并與你合作。

下面是一位韓國媽媽記錄的自己和孩子“協(xié)商”的故事:

有一次,我和孩子一起去百貨商店購物。本來,那天孩子已經(jīng)和我說好只是出去轉轉,不買任何東西??墒?,當他看到一套價格超過10萬韓元(大約相當于人民幣700元左右)的機器人玩具后,就開始纏著我,讓我給他買。他一邊對我說隔壁家的孩子已經(jīng)買了,為什么不給他買,一邊熱切地盯著我看。

當時我想,現(xiàn)在是到了要進行協(xié)商的時候了。

首先,我不想把孩子“我想要”的這種要求一筆抹殺,因此我必須找出一些可以緩解他這種要求的理由。

“買來玩兒當然很好,可是好歸好,它的價格太貴了,你知道要花多少錢嗎?”孩子說不知道,我就把價格告訴了孩子,接著對他說:“景慕,爸爸掙來的錢,我們既要用它來買米,也要用它來買衣服穿呢。如果都用來給你買玩具,那么我們家就沒飯吃了?!?/p>

“沒有10萬韓元,這些就都做不成了嗎?”

孩子開始詢問錢的價值了。因此,我就用孩子們可以理解的語言對他說明,“10萬韓元是非常大的一筆錢?!?/p>

孩子的臉上顯得有些為難,這表示他已經(jīng)開始有些理解了。過了一會兒他又問:

“那隔壁孩子的媽媽為什么給他買呢?”

“隔壁家可能比我們家富裕。另外,說不定那個玩具是他媽媽在他過生日的時候給他買的。你每年過生日和圣誕節(jié)的時候,不是也會收到很多好的禮物嗎?”

“啊,那么如果現(xiàn)在要買的話,爸爸還要掙更多更多的錢呢?!?/p>

雖然感到有些遺憾,但是孩子的臉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能夠理解的神情。

喜歡與孩子協(xié)商的父母是民主的父母。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孩子也漸漸養(yǎng)成了民主協(xié)商的習慣,都愿意主動與父母進行溝通,這樣的親子關系是非常令人羨慕的。

那么,父母應該怎樣運用協(xié)商來促進親子關系呢?

1.商量多些,命令少些

父母不管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注意用商量的口吻,而不要用命令的口吻。

比如,提醒孩子做作業(yè)時,你可以說:“你現(xiàn)在是不是該做作業(yè)了,做完作業(yè)就可以看會兒電視?!倍灰f:“趕緊去做作業(yè)!”或“還不去做作業(yè)!”

請孩子幫忙做一件事情時,比如洗菜,你可以說:“你能幫我把菜洗一下嗎?”而不要說:“快來幫我洗菜!”或“趕緊把菜洗了!”

商量的語氣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孩子會認為你尊重他,關心他的感受,從而對你產生好感和信任,促進親子溝通。

2.凡事都要學會商量

不管什么事情,尤其是涉及孩子的事情,父母都不要自作主張,要學會與孩子協(xié)商,取得孩子的同意和認同。

3.以協(xié)商的口吻處理親子沖突

當親子關系出現(xiàn)沖突時,父母總是不愿意自己的父母權威受到挑戰(zhàn),希望以父母的權威來壓制孩子,使孩子改變主意。實際上,孩子不僅不會聽從父母的意見,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惡化親子關系。

明智的父母在這種情況下要學會使用協(xié)商的口吻,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尊重,體會到人格的平等,這樣,孩子在接受父母的意見時就比較順利。

沖突產生時,每個人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尊嚴,不希望被他人壓制,孩子也是如此。只有父母放下架子,把孩子當成平等的人來看待,與孩子進行協(xié)商來處理問題,孩子才會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議,共同解決問題。

4.與孩子約法三章

對于孩子的問題,尤其是孩子的不良行為,父母一定要與孩子協(xié)商后制定規(guī)則,并約法三章,讓孩子遵守。不過,父母千萬不可自作主張制定規(guī)則讓孩子遵守,這樣的規(guī)則對孩子來說沒有什么約束意義。

與孩子約法三章,僅僅是因為孩子缺乏自制力,規(guī)則是幫助孩子約束自己的,而不是懲罰孩子的,父母們一定要認識到這個問題。因此,規(guī)則一定要是孩子內心認可的,父母一定要與孩子協(xié)商后再制定規(guī)則,避免產生親子沖突。

和孩子溝通也要注意細節(jié)


和孩子溝通也要注意細節(jié)

俗話說的好,細節(jié)決定成敗,因此我們在和他人溝通的時候,總會注意很多方面。但是,當我們面對孩子時,就不會注意很多了,總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其實,大人們這樣做,很容易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的,我們在和孩子溝通時,也應該注意細節(jié)方面的內容!

學會賞識孩子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時通過與別人互動后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丑”、“不乖”的孩子,自然就會展現(xiàn)出“笨”、“丑”、“不乖”的特質,更糟糕的是孩子潛意識里也許就這樣認定自己了。所以,我們在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學會賞識孩子,用表揚和肯定來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將“聰明”、“自信”、“漂亮”的特質展現(xiàn)出來。

注意保護孩子自尊

不要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的缺點、弱點,常被大人在大庭廣眾下批評,孩子又沒有什么為自己辯護的解決辦法,愛面子的孩子只好生氣!反而更讓家長對其進行數(shù)落,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長此以往,孩子就不再喜歡出門,不喜歡與人交往,極大的影響著孩子與人交流溝通的技巧和能力。

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喜愛表演、表現(xiàn)是部份孩子的天性,但不要勉強孩子做這些,尤其是以物質利誘、威脅刺激的方式,這樣會讓孩子建立錯誤的價值觀念。所以千萬不要常用此種方法來誘導孩子,以免孩子以為只要有誘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讓孩子知道你愛他

父母也總會有心情不好,或者壓力大的時候,在這個時候,若是孩子再出點兒小情況,那父母很容易就會對孩子口出惡言,而惡言一出,烙在孩子心靈深處的傷痕,絕對會影響到你和孩子的感情!所以說,各位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說出不愛他、不要他、討厭他的話,你要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喜歡他,永遠都會陪伴他!

給孩子學習的機會

不要認為孩子能力不夠、很多事都不會做,而不讓孩子動手學習,在孩子說出要去做某樣事的時候,如果這件事,對孩子并沒有什么傷害,你就放手,讓他去做吧!如果,你不愿讓孩子有自己的選擇,或者因為擔心孩子出問題,而犧牲了孩子的學習機會,那孩子只能是所有的事情都依靠你,失去了自身潛力的發(fā)展。

別總想著處罰孩子

孩子總會出現(xiàn)錯誤,當孩子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家長就別總想著該怎么罰他,怎么教訓他,既然錯誤已經(jīng)發(fā)生了,那我們就要冷靜、耐心地跟孩子說明犯了什么錯,討論分析應該如何避免錯誤發(fā)生,正向的處理過程更為積極有效。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有些家長總喜歡和孩子發(fā)脾氣,說完立馬就后悔,十分懊惱自己為什么會說出這樣的話,認定自己需要把脾氣改一下,但就是難以做到,下次依舊發(fā)脾氣!其實,這些都是人之常情,畢竟,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其實挺難得,各位父母只要時刻彼此提醒,或自我提醒,情況一定會慢慢改善的。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能比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更大,而父母自己的錯誤示范,會給孩子造成很是深遠的影響,所以各位爸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相關推薦

  • 給孩子練膽要講究方法 導讀:家長對孩子膽小問題要有清楚的認識。膽小是可以轉變的,并樹立轉變孩子膽小的信心,認真設計具體措施,而不是簡單的說教。 如何讓孩子不再膽小,能大大方方的在客人面前喊人說話,在學校勇敢的回答老師問題?...
    2021-10-01 閱讀全文
  • 教育孩子要講究策略方法 教育孩子具體方式方法上面要講究策略,講究靈活,有的報紙文章上寫: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也就是一個太厲害,一個太溫柔。應該是兩個人要厲害都厲害,教育孩子家人應該是一致的,這就...
    2020-09-19 閱讀全文
  • 對待孩子的磨蹭要講究方法 相信很多家長一提起孩子磨蹭就非常頭疼,無論家長多么著急,孩子就是不緊不慢地按自己的節(jié)奏來,遇到心急的家長,可能逮著孩子就是臭罵一頓,搞得家長和孩子的心情都非常糟糕,壞透了。那么做為家長我們應該怎么對待...
    2021-05-17 閱讀全文
  • 和孩子們溝通很重要 昨天區(qū)角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盧實和丁天賜兩個小朋友手上拿著建構區(qū)的瓶子和小積木混在一起開心地玩著。收玩具的時間到了,我再看看他們時,他們正在賣力地敲出瓶子里面的小積木來,可最后還是失敗了,于是兩個小朋友便放棄...
    2020-10-10 閱讀全文
  • 要善于和暴躁孩子溝通 導讀:孩子壞脾氣的養(yǎng)成,絕非一朝一夕,三到六歲孩子即在家中稱霸,一定是教育方法與態(tài)度出了問題。平時除了透過郊游、親子游戲、適度獎賞等,來經(jīng)營親子感情以外,溝通技巧是否得當,才是親子間情感交流的潤滑劑。...
    2021-09-08 閱讀全文

導讀:家長對孩子膽小問題要有清楚的認識。膽小是可以轉變的,并樹立轉變孩子膽小的信心,認真設計具體措施,而不是簡單的說教。 如何讓孩子不再膽小,能大大方方的在客人面前喊人說話,在學校勇敢的回答老師問題?...

2021-10-01 閱讀全文

教育孩子具體方式方法上面要講究策略,講究靈活,有的報紙文章上寫: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也就是一個太厲害,一個太溫柔。應該是兩個人要厲害都厲害,教育孩子家人應該是一致的,這就...

2020-09-19 閱讀全文

相信很多家長一提起孩子磨蹭就非常頭疼,無論家長多么著急,孩子就是不緊不慢地按自己的節(jié)奏來,遇到心急的家長,可能逮著孩子就是臭罵一頓,搞得家長和孩子的心情都非常糟糕,壞透了。那么做為家長我們應該怎么對待...

2021-05-17 閱讀全文

昨天區(qū)角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盧實和丁天賜兩個小朋友手上拿著建構區(qū)的瓶子和小積木混在一起開心地玩著。收玩具的時間到了,我再看看他們時,他們正在賣力地敲出瓶子里面的小積木來,可最后還是失敗了,于是兩個小朋友便放棄...

2020-10-10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壞脾氣的養(yǎng)成,絕非一朝一夕,三到六歲孩子即在家中稱霸,一定是教育方法與態(tài)度出了問題。平時除了透過郊游、親子游戲、適度獎賞等,來經(jīng)營親子感情以外,溝通技巧是否得當,才是親子間情感交流的潤滑劑。...

2021-09-0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