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枕頭”惹的禍
發(fā)布時間:2021-06-10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xué)隨筆郁曉蘭聰明,好學(xué),是班中有名的“才女”。也因為如此,家人對她很寵愛,尤其是她“奶奶”聽不得她受半點委屈,成了她的“保護神”。對孩子也頗有震懾力,給我們的教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有一天午點后,孩子們都在活動室玩,郁曉蘭欣欣然取出了從家里帶來的充氣“枕頭”,開心地獨自拍了起來。拍了一會兒,就把興趣轉(zhuǎn)向了平時頗愛玩耍,又挺冒失的“張立濤”并朝他拍了上去,張立濤則開心地與她追逐拍玩枕頭……過了一會兒,郁曉蘭大哭著向我跑來,“老師!張立濤用枕頭打我的牙齒!”她邊哭邊指著自己的牙齒,“他怎么打的,會打到牙齒?”我詫異得的問“他是這樣拍的!”她邊說邊做給我看。“張立濤呢!”我問,“在那!”幾乎有一群孩子異口同聲的回答我,“郁曉蘭,肯定會告訴他奶奶的?!庇袔讉€孩子在悄悄的議論。聽著議論,張立濤則更像驚弓之鳥,“我是不小心的,我不是故意的!”他不停地用這樣一句單調(diào)的話極力得為自己辯護著,可是似乎沒有人相信他。如果沒有看見開始的一幕,我也會毫不猶豫地相信張立濤的“冒失”在先。
如何讓兩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孩子同時認(rèn)識到自己的負(fù)面行為呢?于是我決定讓孩子通過討論來分析事情的是非對錯,這對于培養(yǎng)大班幼兒分辨是非,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很有價值的。我先請他們倆說說事情的經(jīng)過,郁曉蘭仍委屈地說:“張立濤用枕頭打我的牙齒!好疼!”“他用枕頭拍到你了,你能說說你拍他了嗎?誰先拍的?”我接著問,這時,她才稍稍收起了音量說:“我先拍的,我想跟他玩?!焙⒆觽兟犃思娂娮h論,于是我請孩子,幫他們找找問題出在哪?怎樣做可以解決問題?
通過討論,孩子們覺得郁曉蘭先用枕頭去拍人玩,這樣做不對;張立濤用枕頭拍人也不對。他們倆玩的方法不好,容易傷人。解決的方法是:郁曉蘭玩拍枕頭要和張立濤商量玩法,在游戲中張立濤拍痛郁曉蘭應(yīng)馬上向她道歉。
這時,郁曉蘭仍覺一臉委屈地低喃:“我真的是輕輕地拍的,可他拍的好重!”“是?。∧愕耐娣ㄕ_又好,但是你告訴他了嗎?”她搖搖頭。我馬上說,“這就對了,下次玩游戲的時候,一定要和小朋友商量著玩。不然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她連連點頭。之后,張立濤慎重的向郁曉蘭表示了歉意。
平時這樣的事發(fā)生的很多,郁曉蘭是班中的佼佼者,深受老師的青睞,在同伴中也有一定的影響力。當(dāng)她的利益受到侵犯時,很快會向老師聲援,在聲援過程中,由于孩子年齡小,考慮事情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她心疼的是她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吹降闹皇菑埩直┑男袨樵斐闪怂耐纯唷6鵁o法看到自己的負(fù)面行為。在本案例中如果我沒有看到郁曉蘭主動去拍打張立濤,可能會毫不猶豫地斥責(zé)張立濤的“冒失”!試想這樣做非但會助長這些“佼佼者”的嬌眾感,而且會使老師的威信在張立濤這些孩子的眼中大打折扣。長此以往還會影響孩子是非判斷能力的形成。《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適宜的社會性行為必須通過體驗才能真正內(nèi)化。郁曉蘭有了較為“沉重”的體驗,而張立濤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小心”帶來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在引領(lǐng)他們認(rèn)識各自的問題根源時,我一改平時直面主題,以老師“說理”為主的教育,而是把問題拋給了孩子,在同伴的討論過程中幫助郁曉蘭指清了問題的根源,由于孩子自我中心意識太強,她還會委屈“低喃”,這時老師的適時、適宜的點播使孩子豁然開朗了。張立濤在大家的明示下,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過錯。體驗到了自己的“不小心”給郁曉蘭帶來得痛苦。
看來,當(dāng)孩子在交往中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沉著冷靜地搜集各方信息,把握問題的根源,把其中可討論,發(fā)展孩子的機會及時的拋給孩子,大膽得引導(dǎo)他們?nèi)シ治鎏幚?,使孩子學(xué)會明辨是非,獲得較為充分的體驗。從而優(yōu)化孩子的社會性行為。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都是鼻子惹的禍
最近幾天,我總是聞到我們班的劉**的身上總是有一股臭味,我有點懷疑自己的鼻子,就讓夏老師注意了一下,她也是那么說。我覺得不太對,因為平時他的媽媽總是給他收拾的很干凈。我就跟劉**說,寶貝,現(xiàn)在天氣熱了,回家讓媽媽給你洗洗澡,洗洗頭發(fā),好嗎?他很高興地答應(yīng)了。
第二天來的時候,我特意問他,媽媽有沒有給你洗澡,有沒有洗頭發(fā)?他居然告訴我,媽媽天天都給他洗。既然天天洗,不應(yīng)該這樣??!我便打電話給他的媽媽,他的媽媽也說最近聞到他的身上有一股臭味,就天天給他洗,但是那股味道好像怎么都洗不掉。兩天后,劉**沒有來,我便打電話問他的媽媽,他媽媽說住院了,我感到一驚,他的媽媽說,他的鼻子里有一塊肉爛了,就是因為它,所以他的身上總有一股臭味。
其實孩子身上一點小小的問題都馬虎不得,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我希望都要對孩子認(rèn)真負(fù)責(zé),說不定,我們一點小小的大衣就會對孩子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幼教隨筆:孩子“惹禍”后的反思
在主要教育活動中要尊重理解幼兒,但在小事上,日常生活中,或處理突發(fā)事件時,也絕不能把新生尊重理解幼兒扔在了腦后。
在幼兒園里,小朋友“惹禍”的事時有發(fā)生。不是灑了飯,就是碰翻了椅子,或是弄壞了玩具,要不就是你抓了我,我推了你。作為教師如何對待、如何解決呢?我經(jīng)歷了這樣一件事。
一天下午,小朋友們正在喝水,忽聽“當(dāng)啷”一聲,原來是于濱豪不小心把保溫桶的龍頭碰掉了,水立刻像噴泉一樣涌出來。于濱豪用雙手堵在了開關(guān)上,一雙緊張驚恐的目光看了我一下。
我的頭“轟”地一下子???!把孩子嚇成什么樣了,我趕緊跑幾步來到水桶前,蹲下身,撿起龍頭,沖干凈,擰在了開關(guān)的空洞上,接著我邊給于濱豪擦手,邊說:“你真勇敢,知道不浪費水,可是下次不能這樣了,如果水燙會把小手燙壞的。”于濱豪看到我沒批語評他,反而還表揚了他,緊張的目光沒有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這件事從發(fā)生到結(jié)束,全過程也就是兩三鐘的時間,可它卻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我們當(dāng)教師的,每天都能遇到孩子“惹禍”的事情,教師該如何面對,如何處理,這直接關(guān)系到幼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于濱豪事件是我親眼目睹,他并非故意,我能原諒他,并妥善地進行了處理,但是假如不是我親眼所見,于濱豪本是個淘氣的孩子,把水龍頭碰掉了,批語評的話我是否會脫口而出呢?如果批評了無辜的于濱豪,那么他就被冤枉了,這無疑對孩子幼小的心靈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在主要教育活動中要尊重理解幼兒,但在小事上,日常生活中,或處理突發(fā)事件時,也絕不能把新生尊重理解幼兒扔在了腦后。
教育隨筆:愛“惹事”的孩子
班級有位A小朋友剛開學(xué)初就引起我們老師的特別關(guān)注,語言表達(dá)能力較弱,每天都會和不同的小朋友發(fā)生矛盾。隨著我的觀察發(fā)現(xiàn)幾乎每次都是他先“招惹”別人,最后其他小朋友不得不出手。
一次,小朋友們早飯后都在看書,A小朋友吃完飯也搬著椅子和大家坐在一起。雖然手里拿著書,但他的小手在旁邊B小朋友的身上拍來拍去,一會B小朋友開始不耐煩了,推了一下A小朋友。這樣反復(fù)幾次,A小朋友震耳欲聾的哭聲震驚了全班和老師,A小朋友覺得不服氣繼續(xù)哭著拍著B小朋友的頭。通過幾次觀察其實他每次都是喜歡用手拍拍旁邊小朋友的頭,像做游戲一樣,也不是刻意要去打別人,而其他小朋友覺得自己被侵犯了。一天離園后我們和A小朋友的媽媽溝通了一會,原來他還有一個妹妹,爸爸工作很忙,兩個孩子都是媽媽一個人帶著,而媽媽更多地時間都在照顧妹妹。A小朋友在家里經(jīng)常是自己一個人玩玩具,和其他小朋友接觸很少。
經(jīng)過和媽媽的溝通后,初步分析A小朋友父母單獨關(guān)注、引導(dǎo)較少,不知道用正確的方式和其他同伴相處游戲,導(dǎo)致很多誤會、矛盾的產(chǎn)生,而發(fā)生矛盾后A小朋友只用大哭來表達(dá)。在后面的日常生活中,還是會發(fā)生類似的情況,和小朋友發(fā)生矛盾大哭。通過不斷地嘗試發(fā)現(xiàn),老師請A小朋友安靜下來,和他說話,他還是愿意停止哭聲的,并且告訴他想和小朋友玩可以,但不要總是去拍別人的頭,小朋友不喜歡這樣。而且老師也告訴小朋友,A小朋友有時只是想和大家一起玩,并不是要打人。
愉快的幼兒園生活每天還是在繼續(xù),漸漸也能感受到A小朋友的變化,例如:每天早上進班時會大聲和每位老師打招呼,每天的哭聲也少了許多。也能感受到他的爸爸、媽媽在不斷努力、積極引導(dǎo)他。
教育隨筆:都是“慢”惹得事
一日早餐后,孩子們像往常一樣,就餐完畢后搬著自己的小椅子到后面的圓圈去坐,在照顧未吃完的孩子時,我聽到后面有哭的聲音,走過去一看,便看到了龐**嚎啕大哭的樣子,一詢問才知道,原來他是想挨著女生樂樂,可樂樂的周圍已經(jīng)坐滿了人,他擠不進去,沒法挨著樂樂就開始大哭發(fā)泄了。我問他:“你既然想挨著樂樂,怎么沒有早一點來,早點坐下不就行了嗎?”他帶著哭腔回應(yīng)我說:“我吃飯吃的很慢了,來的時候都沒有位置了,他們都不給我讓位置”。我說:“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是等著別人讓給你的,而是需要自己爭取的,你今早上先做到有空的位置,等中午吃飯的時候快一點,早吃完了自己選擇位置,不就可以挨著樂樂了嘛”。寶貝點點頭,悻悻的搬著椅子去找位置,嘴巴里面還嘟囔著說:“中午的時候,我一定快點吃,吃個第一名”。
中午午餐的時間到了,龐**如自己所說,迅速的吃完兩份飯,早早的到外面去找位置,等著樂樂,等樂樂吃完出去后,他毫不猶豫的把樂樂叫到了自己的身邊,如愿以償?shù)凝?*寶貝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龐**是一個活潑、熱心腸的孩子,但是卻比較缺乏交往、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哭鼻子,經(jīng)常滿懷熱情的和別人交往,最后卻矛盾重重。就這次來說,沒有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就哭鼻子,希望別人能給他讓出位置。教師需要引導(dǎo)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想做的事情,需要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xiàn),而不是等待小朋友們讓著自己,好在我的意見他欣然接受了,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挨著自己好朋友的權(quán)利。平時我們也要多和他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學(xué)會正確的與人交往,正確的對待自己和小朋友間的關(guān)系,讓孩子更多的體會交往的樂趣。
“心軟”惹的“禍”
開學(xué)以后,天氣依舊很冷,小朋友都穿著厚厚的棉衣、毛線衣、外套……,午睡的穿脫衣服也依舊是我們老師頭疼的一件事。這不,一到午睡室,小朋友就嘰嘰喳喳的互相幫助著,有點小朋友能干點,能幫忙別人把衣服袖口先拉出來;有的卻只是在床上磨蹭,也不著急;還有的更是趁勢和旁邊的小朋友打鬧嬉戲起來了……真是五花八門的什么都有啊!再說起床的時候吧,“老師,你幫幫我!”“老師,你幫我拉一下!”……很多個聲音會同時從四面八方向你傳來,紅彤彤的小臉上都擺出了一副“請教”之相,有時候真是會讓我們老師手忙腳亂,頭皮也發(fā)麻。
這個學(xué)期開學(xué)不久,我就對這個現(xiàn)象仔細(xì)反思了,雖然孩子們年齡小,自理能力很薄弱,但一定還是有方法可以引導(dǎo)的。
這天起床后,我們老師故意對這些小家伙的幫助視而不見,不一會兒,有的小家伙不耐煩,自己穿了起來,不穿不要緊,一穿我們大呼上當(dāng)受騙,原來很多孩子還是能夠自己穿的。除了幾個幼兒衣服太多,實在穿不進去,很多孩子還是走出了這關(guān)鍵性的第一步。
接下來,我們隆重地表揚了幾個會穿衣的孩子,并給他們頒發(fā)了紅蘋果獎。這下小家伙們的士氣倍增,一個個都信誓旦旦的說自己也會穿,也要得紅蘋果,看得我們老師心里直偷偷樂。
小家伙們漸漸掌握了要領(lǐng),但是穿的衣服很多,難度也很大,所以我們還讓孩子們相互合作,發(fā)揚互助精神,從那以后,每到睡前與睡后,教室里一片熱鬧紅火的景象,幫著拉袖子的、幫著扣紐扣的、幫著掏袖子的,孩子們忙得不可開交,“請幫幫我”、“謝謝你”等聲音不絕于耳。我們不禁感嘆:4歲兒童竟有如此精誠的合作精神,咱們成年人真自嘆不如啊
專家曾說過,兩歲的幼兒就有獨立穿衣的愿望,3歲的幼兒已經(jīng)具備獨立穿衣的能力,那為什么現(xiàn)在很多幼兒到了6歲還不會穿衣服呢?這個都是“心軟”惹的“禍”呀
都是“胖”惹的禍
隨著審美觀的改變,似乎瘦是衡量一個人的重要標(biāo)準(zhǔn),人們談吐間,“減肥”成了張口閉口的詞,幾歲的孩子也變得不例外。
班里的杰杰是個很漂亮的小姑娘,但是稍微比其他小朋友胖了點,所以不知道名字的老師會親切的叫她“胖閨女”,叫習(xí)慣了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合適。
一天中午吃飯,一向飯量大的杰杰竟然死活不吃飯,我問她為什么,她先是說她不餓,我說不餓至少吃點,后來她說她肚子疼不想吃飯,我說肚子疼可不行,我?guī)闳タ纯瘁t(yī)生吧,在我再三的追問下,杰杰趴在桌子上嗚嗚大哭起來,我嚇了一跳,怎么會反應(yīng)這么強烈呀,我趕緊說不想吃就算了,餓的時候一定要告訴老師哦。
午睡時,等到其他小朋友都睡著時,杰杰還沒睡著,我把她抱到自己身邊說:“杰杰一直都是個好孩子,今天怎么了,心情不好嗎?”,這時杰杰才吞吞吐吐的告訴我實話,原來,班里的含含讓小朋友都不要和她玩了,嫌她太胖很丑,我瞬間明白了。
起床后,當(dāng)小朋友吃水果之前,我問小朋友:“你們喜歡我和房老師嗎?”,大家異口同聲的說:“喜歡。
”我的表情裝的很疑惑說:“房老師比我胖,你們?yōu)槭裁催€喜歡她呀!”小朋友們立刻沒了聲音了。
于是我說:“所以呀,胖瘦不是那么重要哦,胖孩子也很可愛,也很漂亮哦,你們還是小孩子,你們的任務(wù)是多吃飯,長大個,身體要健健康康的哦,告訴你們個小秘密,老師我小時候也很胖哦,比杰杰還要胖呢。
”
從那以后,班里再也沒有說誰胖很丑的話了,杰杰也恢復(fù)了平日的開心,私下里我也悄悄的告訴杰杰家長,少給孩子吃些肉類,多吃些水果蔬菜。
教育隨筆:石頭的故事
今天放學(xué)以后,東屹的媽媽和我聊了很長時間,他說起了東屹以前在老家的一件事,我非常的感興趣。
東屹家住在一座高高的塔樓里,爸爸媽媽偶爾外出有事的時候,會請樓上的李爺爺臨時照顧他。
自從東屹第一次到李爺爺家去玩過之后,就迷上了那里。
有時爸爸媽媽去接他的時候,他都不想回家。
所以,東屹的爸爸媽媽很是納悶,李爺爺家沒有小孩,更不會有新奇的玩具,到底李爺爺家有什么魔力呢?
原來,李爺爺家有好多石頭,大大小小、各種各樣、色彩斑斕的石頭。
這些石頭有的擺在玻璃柜里,有的放在百寶閣上,還有的大石頭干脆就放在地上。
一直在大城市長大的孩子,很少能夠一下子接觸到這么多絢麗多姿天然城趣的石頭。
它們有的特別的逼真,或像人,或像花,或像小魚。
有的顏色十分好看,紅的、白的、黃的、又藍(lán)又綠的,實在是美不勝收。
東屹最喜歡的有兩樣,一個是紅白相間的像天上的紅云彩,李爺爺把它叫做“雞血石”,說是給大書法家刻圖章用的。
還有一個比黑眼珠還黑還亮的拳頭大小的石頭,李爺爺叫它做“黑旋風(fēng)”,說他是梁山好漢黑旋風(fēng)變的,真是讓東屹佩服的不得了。
這對東屹來說,李爺爺家太有魅力了,完全是一個新奇的世界,讓他百看不厭,還時不時央求李爺爺允許他拿一拿、摸一摸。
李爺爺見東屹這么喜歡石頭,也像遇到了知音一樣,帶著他一起琢磨石頭,一起給石頭起名字。
一老一小有時還爭執(zhí)不下呢。
比如一塊黃色的和雞蛋差不多摸樣的圓石頭,李爺爺說它好似枇杷果,起名叫“賽枇杷”,東屹則不以為然,說不知道什么是枇杷,應(yīng)該叫“皮卡丘”才對。
因為每個小朋友都知道皮卡丘,這個小石頭一定是皮卡丘變的,要不怎么和它長的那么像呢。
時間一長,東屹就不甘心只是到李爺爺家去看石頭和玩兒石頭了,他要自己攢自己的石頭。
每次出門,東屹的眼睛總是愛往地上看,每次回家都要帶幾塊石頭。
當(dāng)然,他撿回來的石頭沒有一塊是被爸爸媽媽看順眼的,在他們眼里這些石頭就是垃圾,一錢不值。
到積攢了一紙箱的時候,爸爸媽媽終于對東屹宣布說:“一塊石頭都不能再往家里拿了。
”
怎么辦?“對,往李爺爺家放!”東屹爸媽的禁令沒有壓制住孩子對石頭的興趣。
當(dāng)他興沖沖地往李爺爺家搬他的寶貝石頭的時候,李爺爺沒有打擊他,只是說:“不許多放,每次只能放一塊石頭,還要說說你喜歡這塊石頭的理由。
”
秋天,一次郊游之后,東屹把在山溝里撿到的一塊灰色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條狀石頭搬到了李爺爺家。
“你看,它是灰色的,我喜歡。
”東屹就是這樣說他的理由的。
“李爺爺,你一定要留著,別給我弄丟了。
”東屹臨出門的時候又不大放心的囑咐了一句。
冬天來了,整整一個冬天,東屹都沒有到李爺爺家去過,當(dāng)然也沒有去放石頭。
那塊灰色的石頭依然在李爺爺家,只是李奶奶覺得它和李爺爺那些美麗的石頭相比太丑陋了,悄悄把它放在了陽臺的角落里。
而東屹呢,盡管經(jīng)常在樓道等電梯的時候和李爺爺見面,可是李爺爺從來也沒有提起過那些撿來的石頭,看來,他已經(jīng)把石頭的事情忘了。
當(dāng)春回大地的時候,東屹又一次興沖沖的來到了李爺爺家。
他馬上找到了自己存放的那塊灰石頭,然后,從衣服兜里取出一個紅色的晶瑩閃亮的小圓石頭,迅速的擺放在灰石頭的一個尖叫上面,說:“李爺爺你看,大鯊魚。
它是霸王鯊,可厲害了,現(xiàn)在歸我指揮。
”
李爺爺仔細(xì)端詳后不僅在心里感嘆到: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
在小紅石頭的映襯下,那灰色的大石頭果然生動起來,宛如一條奮力游動的大鯊魚。
李爺爺笑瞇瞇的看著東屹,東屹得意洋洋的看著李爺爺,這一老一小的心里別提多美了。
我聽完東屹的事情以后,使我想了很多:孩子的想象力經(jīng)常是超出大人的預(yù)料。
幼兒階段,想象是孩子心理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孩子的想象特別的活躍,他們幾乎是時刻刻都在想象,不僅是在玩娃娃家、做游戲的時候,在生活中也處處可以看到孩子想象的成果。
想象使孩子的心理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李爺爺喜歡收藏石頭,意在玩石和賞石。
東屹的父母起先不允許孩子撿石頭,更多是看到石頭可能會帶來的經(jīng)濟價值。
而東屹喜歡石頭則是因為造型各異的石頭能夠給他帶來豐富的想象。
每一塊石頭都能使他產(chǎn)生聯(lián)想,建立想象。
在大人看來沒有意義的石頭,經(jīng)過想象的作用,變成了東屹眼里各種有趣的人或動物形象。
不僅如此,他還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編出故事來。
孩子有孩子的心里世界,這個世界很可能是自以為是的、大人并不完全知曉的。
許多孩子會撿破爛似的往家里撿父母認(rèn)為沒有用的東西,其實那些都是孩子的玩物,也是孩子賴以想象的實物。
通過這件事呢,我也想建議父母給正在興頭上的孩子一個放這些“寶物”的地方,并且拿出時間和孩子一起欣賞他的藏品,滿足孩子喜歡想象的心理需求。
越是在那些大人一眼看不出像什么東西面前,就越是能顯示出孩子想象力的豐富,不信你就試試看吧!
教育隨筆:頭發(fā)甩甩
班里的女孩特別多,平日里她們都喜歡比一比漂亮的衣服,比一比誰的頭發(fā)長,每一天給女孩子梳頭發(fā)都是一件忙事??晌姨貏e喜歡女孩,每天午休后我都會給女孩各式各樣的發(fā)型,每當(dāng)這時侯可把鏡子忙壞了,女孩們都擠到鏡子邊看著自己是不是變得更漂亮了。
有的女孩甚至早上都不梳頭發(fā),等來幼兒園讓我梳,而我也不辭辛勞滿足她們的愿望。每當(dāng)給長辮子女孩梳頭發(fā)的時候,短頭發(fā)女孩總是在一旁看著,終于有一天起沖突了。
雅琪是班里年齡較小的女孩,頭發(fā)也比較短,每次女孩梳頭發(fā)她都乖乖站在一旁專注的看,有一次回家又哭又鬧非讓媽媽給她裝上大辮子。媽媽沒辦法只好找到我,向我講明情況,當(dāng)我聽完后不禁心里一顫,頓時覺得很慚愧,每天只顧長辮子的女孩展示她們的美,卻忽略了旁邊短頭發(fā)女孩的感受,怪不得每次梳頭發(fā)她們都那么安靜,這些女孩們心里該是多么羨慕?。∠氲竭@里我覺得自己很慚愧,現(xiàn)在既然了解她們的想法,就應(yīng)該幫她們打開癥結(jié)。
在一次《我就是我》的主題活動中,我們講到了自己的優(yōu)缺點,我提問到孩子們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分別是什么,孩子們津津有味的談?wù)撝?。?dāng)每個孩子都說完后,我問:“你喜歡的小朋友和穿著打扮有關(guān)系嗎?”
這時班里一陣鴉雀無聲,我說:“穿著打扮都是表面的東西,如果一個小朋友不友好、愛打人、沒有禮貌,就算他穿的再漂亮打扮的再好也沒有人會跟他做朋友。小朋友們團結(jié)友愛、禮貌待人,就算他沒有光鮮亮麗的外表只要干凈整潔相信我們都愿意跟他做朋友”。
我說完了孩子們也若有所思,我接著說:“女生們也一樣,不管是長發(fā)還是短發(fā)都一樣漂亮”。
從那一天起,我們班的女生梳起了高高的馬尾辮,在活動室活動的時候,頭發(fā)一甩一甩好看極了。
大班的孩子正式需要正確評價自我、認(rèn)識自我的時候,首先我們要正確引導(dǎo)孩子們區(qū)別個體差異和獨特性,從而讓他們形成獨立正視的判斷意識。每個孩子都是天上閃閃的星星,擁有自信、獨立、正直的品格會讓他們在夜空里散發(fā)更美、更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