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教育隨筆:做一個安靜的旁觀者

發(fā)布時間:2021-06-07 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shè)計方案 設(shè)計一個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開學一個月幼兒園工作總結(jié)

在幼兒園里,孩子與孩子之間每天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沖突,爭搶玩具、肢體碰觸等事件屢見不鮮,碰到這種事,我們老師的做法一般是趕快出面解決沖突,以免矛盾“升級”。而一件小事卻轉(zhuǎn)變了我的觀念,在重視孩子沖突的基礎(chǔ)上,不妨靜觀沖突的發(fā)展,看看孩子本身的解決之道。

一天,孩子們戶外活動時,天天與陽陽因爭搶一個搖搖車而爭執(zhí)起來,互不相讓,我剛想上前處理時,另外一個孩子跑過來,讓我“陷入”了另外一場“官司”,延遲了我的行動。當我解決完這一場沖突,再想去處理剛才的爭搶事件時,卻發(fā)明兩個孩子已興奮的玩了起來,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了這一矛盾,一個騎車,另外一個推車,之后互換,不但和平解決了問題,兩個人還在一起開心地討論車子的玩法。

針對這件事情,我思量了很多,我想孩子之間發(fā)生了沖突,老師不要急于去干涉,而要學會靜觀孩子的沖突,看看事態(tài)的發(fā)展,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肯定孩子本身獨特的解決方法,在孩子實在沒有辦法處理了,教師再從中指導調(diào)解。

其實,每一次沖突都是對孩子的磨練,鍛煉孩子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其有利的。我們不要只看到?jīng)_突不好的方面,更要看到它有利于孩子成長、進步的一面,是以要善于利用孩子間發(fā)生的沖突,這是發(fā)展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最好契機,不要讓我們的善意剝奪孩子成長的良機,而應該要把這種權(quán)力還給孩子。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教育隨筆:做一名快樂的教育者


教育隨筆:做一名快樂的教育者

一、控制情緒,生氣的時候別教育孩子我們?nèi)嗽谏鷼鈺r,常表現(xiàn)得情緒激動,難以控制,還容易失去理智。這個時候你最好馬上離開孩子做自己的事去,等自己情緒穩(wěn)定后再說,或把教育的使命交給他人,或?qū)⒆颖硎纠涞驗檫@個時候?qū)嵤┙逃菀装l(fā)怒或遷怒,把怒氣或自己在外面受到的氣,撒到孩子身上。而且此時往往會夸大孩子的缺點,對孩子的懲罰大多是出于自己憤怒情緒的發(fā)泄,而不是真正為了教育孩子。

往往也是這個氣頭上的時候,我們會聽到家長口不擇言的漫罵,使孩子受到不公平的評價和待遇:“又在玩,又在玩!你不會主動點去做作業(yè)嗎?”“你怎么這么笨?你看看王叔叔家的小剛,人家哪一樣不比你強?沒出息的東西!”“死孩子,你怎么這么沒出息!”“笨死了,這么簡單的也不會。不是讀書的料!”……這些話多么傷人心啊,特別是這種話是從自己的母親或父親口里說出來的!結(jié)果是可想而知的,有的孩子可能過早地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有的則會產(chǎn)生強烈的叛逆和對環(huán)境的仇視情緒。

久而久之,這些孩子就可能變成問題孩子,直至變得無可救藥。如果一旦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把孩子痛打了一頓或臭罵了一頓,然后看到孩子委屈的樣子又后悔了。此時,你千萬別馬上就摟著孩子,嘴里“心肝寶貝、心肝寶貝”地喊著向孩子認錯。如果這樣做了,其結(jié)果是你白白發(fā)了一通脾氣,孩子白白受了一頓打,還會使孩子的心理失去平衡,產(chǎn)生不良后果。而應該等自己和孩子都平靜下來后,再摟著孩子心平氣和地跟孩子分析原因、講道理,同時向孩子承認自己方法不當,不該那么沖動,保證以后不再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了。這樣做能使孩子清楚地明白自己的錯誤,知道家長為什么會發(fā)脾氣,加上家長的道歉,又使孩子增加了對家長的信任和親情,此時孩子會下今后一定要改正的決心。

記住,正確地進行教育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而是一項漫長和復雜的事業(yè)。粗暴輕率的家庭管理作風是最貧乏最無教育智慧的人都會做的。教育者要有效地教育孩子,就必須做一些教育的準備:要點鉆研,要點機智,要點忍耐,還需要自我克制。有時,家長的情感和評價也是孩子行為所應得到的后果之一。一方面要避免那種母親常有的軟弱沖動,還沒有罵完就馬上寬恕;另一方面,表示冷淡的情緒不要過長,免得孩子習慣于不需要你的友情。

二、換位思考,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有很多家長看別人的孩子時,只看優(yōu)點,不看缺點;看自己的孩子時卻只看到缺點,而看不到優(yōu)點。為什么會這樣,其他因素不談,有一點要說的是,每位家長都想自己的孩子十全十美,恨不得把別人孩子的優(yōu)點拿來給自己的孩子。所以,一旦有機會就會來這么一句:“你怎么什么都不如人家!”“你看看人家的孩子是什么樣的?”……家長的本意是想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榜樣,其結(jié)果是恰恰相反。

每每這時便會得到這么一句“人家好,你讓他來給你做孩子羅!”孩子是有自尊心的,此時他心里有多不舒服:我一點不足就被你全盤否認!有些孩子甚至會自暴自棄,“差就差。我就差給你看!”當然也有因此而奮發(fā)圖強的,那是少數(shù)。如果家長自己能設(shè)身處地地換位思考一下,應該會避免這樣適得其反的說教。試想:如果來自旁人對你的貶損,也許會激起你奮發(fā)向上;如果來自親人這樣的打擊,你也許便從此一蹶不振……

三、誠信育子,做不到的事情別掛在嘴邊上我們常聽到一些家長在批評、矯正孩子行為時,會說一些根本就不能做到話:“再這樣,我就把你的腳砍掉!”“……把你的手砍掉!”“……把你趕出去!”等等,類似這樣的話還有很多。這是多么愚蠢的語言啊!乍一聽,孩子的心靈會受到怎樣的傷害?久而久之,又會使孩子受到什么影響?我們會想得到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要誠實,切不可用欺騙的手段,哪怕是出于善意也不能諒解。

《曾子殺豬》的故事想必是家喻戶曉的。故事說的是:孔子有個學生叫曾子。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兒子哭鬧著非要跟著去不可。妻子就哄著兒子說:“你在家等著,回來我給你殺豬頓肉吃?!眱鹤有乓詾檎?,就不再哭鬧了。妻子回來,見曾子正磨刀霍霍準備殺豬,趕忙阻攔說:“怎么,你真的要殺豬給他吃肉?我原是跟他說著玩的?!痹诱J真地說:“對孩子怎么能欺騙呢?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影響,我們說話不算數(shù),孩子就不會再聽我們的話。”他果真把豬殺了。曾子的行動告訴我們,要使孩子聽話,就得讓孩子相信你。有的孩子不聽父母的話,往往是由于父母平時說話不算數(shù),言行不一,說了不做;或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卻做不到。曾子付出殺豬的代價只為了維護父母的威信。威信源于誠信,要想在孩子面前樹起真正的威信,你必須做到“誠信育子”。前蘇聯(lián)教育家瑪卡連柯說過,孩子的行為都于父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誠信社會從誠信的家庭教育開始,誠信家教應成為我們每一位父母的共同追求。

四、自然懲罰,讓孩子承擔行為的后果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對孩子的道德和意志、品質(zhì)方面的教育,和開啟他們的智力一樣重要。許多情況下,它們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缺乏良好意志和品質(zhì)訓練的孩子,即使他在某方面有很好的潛能,也很難有什么成就。一個缺乏道德和倫理教育的孩子,有時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智力發(fā)展越高,他對社會的危險性也越大。斯賓塞認為,在孩子道德和品質(zhì)教育中,應更多地采用自然懲罰的辦法,而盡量少地使用人為懲罰。下面舉幾個例子來區(qū)分二者的區(qū)別。

幾乎每個家庭都會發(fā)生這樣的情形:孩子把玩具拿出來玩得滿地都是。這時收拾這些殘局的麻煩該誰來承擔呢?通常是由他人或父母去替他完成。自然懲罰的原則則是讓孩子自己去收拾,并告訴他如果不這樣的話,下次就得不到這些玩具。這顯然是一個自然的后果,沒有擴大,也沒有減小。孩子一般自己也會承認。如果堅持這樣做,孩子一般會改掉這個毛病。此外還可以讓孩子明白,任何快樂,都需要付出勞動才能得來。一個孩子如果把學習用具糟蹋了,自然懲罰就是讓他感到不方便,或必須從零花錢中扣出來再買新的。人為的懲罰是責罵一頓,甚至體罰一次,馬上又去給他買新的。前者讓孩子明白學具是用勞動換來的,讓他通過自己的代價來懂得珍惜和不浪費。后者則除了父母憤怒一番,孩子大哭一場,什么也沒有給他。

如果一個孩子第一次拿回了別人的東西,做父母的要弄清楚是否經(jīng)他人同意,如果沒有,則要和孩子一起送回去,嚴重的,應該和孩子一同受罰。相反,如果把孩子從別人那里拿回的東西保留下來,也就把孩子的壞習慣也保留下來了。自然懲罰也不完全排除父母的正常反應,包括故意的冷淡,有原因地不滿足孩子的愿望,取消他的一些娛樂或消費的權(quán)利等等。總之是父母以某種態(tài)度明確表示對孩子某種錯誤行為的不滿,或者堅決地讓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承擔后果。所以,重要的不是排除人為的反應,而是避免放大人為懲罰。需要明白,如果自己從來沒有給孩子講一些道德原則,比如尊老愛幼、尊重他人權(quán)利、基本倫理等等,那么孩子出現(xiàn)這種行為時所給予的懲罰應該減輕。

人為懲罰,由于完全是一個強者對另一個弱者所施加的行為,一定要注意不傷害孩子的尊嚴。自然懲罰比人為懲罰更有效。1、因為它是完全公正的。幾乎每個孩子在受到自然懲罰時,一般不會感到委屈;而受到人為懲罰時,則多少會有委屈感,因為人為懲罰常常會被放大。一個慣于不愛護衣服,總是把衣服弄臟、弄破的孩子,按自然懲罰的原則,只是讓他去吃洗衣服、縫衣服的苦頭。他一般會把這些苦頭的原因歸結(jié)到自己的粗心大意上。相反,如果責罵、體罰,他則會認為不公。2、它可以使父母或孩子都不易憤怒。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心情愉快地責罵和體罰孩子的人,也找不到任何愉快地接受憤怒指責的孩子,因為人為的懲罰會使雙方都心緒大亂。在自然懲罰下,親子關(guān)系因為比較親切、理性而會聯(lián)系得更緊密。不論是父母還是孩子,為了任何原因發(fā)怒都是有害的。因為父母在樹立威嚴的同時損害了同情,而同情是管教孩子所必需的。家長如果經(jīng)常打罵孩子,勢必使親子之間產(chǎn)生隔閡,孩子的孤獨或怨恨也會使家長對他的喜愛減少。如果親子之間的心靈和愛的聯(lián)系中斷了,教育也就隨之無效了。

五、大家同樂,做一個快樂的教育者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認為:教育應該是快樂的,當一個孩子處于不快樂的情緒中時,他的智力和潛能就會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責不會帶來好的結(jié)果。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就像一根細小的蘆葦管,你從這一頭輸進去的如果是苦澀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絕不會是甘甜的蜜汁。孩子在快樂的時候,他學習任何東西都比較容易,相反在情緒低落、精神緊張的狀態(tài)下,他的信心會減弱,這時即使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面對他們,也不會有任何辦法。唯一的辦法是先把他們的情緒調(diào)節(jié)到快樂、自信、專注,然后再開始學習。許多被認為沒有天賦、天生比其他孩子差的孩子,其實并非如此,只是教育者的方法不得當。

做一個快樂的教育者,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不要在自己情緒很糟糕時教育孩子,這時很容易把這種情緒發(fā)泄到孩子身上。2、不要在孩子情緒低落或剛剛哭鬧之后開始教育或強迫他學什么。這樣你常常會根據(jù)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誤認為自己的孩子天賦太差。3、在家庭教育中,努力去營造快樂、鼓勵的氣氛,讓孩子有實現(xiàn)感和成就感。4、不要在吃飯時或在外人面前教訓孩子。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和傷孩子的自尊心。5、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老師,說老師的不是。這樣孩子會得到不良的暗示而影響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進而影響孩子的學習。6、不要在孩子情緒激動時火上澆油,只要傾聽孩子的述說,并表示同情和理解。這樣孩子發(fā)泄完后,情緒自然就會平靜下來。7、努力做一個樂觀、快樂的人。一個快樂的人,看孩子時,更多的是看到他的優(yōu)點,而一個不快樂的人看到的更多是孩子的缺點。

教育隨筆:冷靜地觀察每一個孩子


今天午睡時,孩子們有秩序地躺在小床上睡覺,這時一個清脆的聲音傳來:“陳老師,我要上廁所。”“去吧!”我回答著?!袄蠋?,我也想去小便?!蔽遗c蔣玉淳對視了一會兒,看到她的眼神,我在心里告訴自己:“應該去相信她?!庇谑且菜斓拇饝怂?。剛答應完,又有好幾個小朋友說:“老師,我要小便”、“老師,我中午喝了許多湯,要小便”。我在心里嘀咕到:“他們一定是起哄。”于是我生氣地說:“不許去,閉上眼睛安靜地睡覺?!?/p>

瞬間臥室又安靜了,再也沒有孩子說要小便了,兩點鐘起床的音樂響起來了,孩子們伴隨著音樂陸續(xù)地都起床了?!袄蠋?,胡婷昀的床上濕了”,一旁的薛凡琪叫起來。我連忙走過去一看,果然床上濕了一片,我生氣地問她:“怎么又尿床了呢,想小便為什么不告訴我!”只見她不吭聲地地下了頭,這時旁邊傳出了一個很小的聲音,“老師不讓我們小便”,頓時我回想起午睡前說過的話…孩子們年齡小,模仿能力強,當許多孩子都說要小便時,不一定所有的孩子都是搗亂的,而我的一句話則傷害到其他的孩子,發(fā)生今天的事情,如果當時我能冷靜地觀察每一個孩子,根據(jù)個別孩子的特點分析,可能就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了。

教育隨筆:噓,請安靜!


教育隨筆:噓,請安靜!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總會發(fā)現(xiàn)有幾個孩子會走神,或者做出令人煩惱的事。此時,老師如果停下教學來進行教育,這不僅僅打斷了孩子們的思路,而且效果不必須很理想。但如果老師能在不影響正常教學進程的狀況下,用表情、體態(tài)語等非言語手段給予用心的提示,則效果會事半功倍。這時的你,該如何選取呢?

在一次語言教學活動中,本來教室里只聽到我講故事聲音,突然有一位小朋友“啊—嚏!”重重地打了一聲噴嚏,這時全班孩子開始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于是我拍了幾下手示意讓孩子們安靜下來,但孩子們似乎沒有停止笑聲的意思,聲音十分得吵,甚至有兩位孩子已經(jīng)趴到了地上。我下意識地將一只手蓋在了自己的耳朵上,頓時孩子們也開始模仿起我的動作,我立刻伸出食指放在嘴邊,沖他們眨眨眼。啊呀,教室里一下子靜悄悄的。我拍拍手,然后又拍拍腿,大家個個坐得端端正正。于是我伸出大拇指表揚他們,最后在歡樂的氣氛中順利地開展完我的教學活動。

由于每位孩子的個性、興趣愛好都不同,對于小班孩子來講,他們處于好奇心萌發(fā)階段,喜歡模仿成人的動作與神態(tài)。在平時生活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孩子們都是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針對不同現(xiàn)象隨即做出各種反應。

在這件事件中,我巧妙利用非言語交際手段,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用心情緒。對于這種方法,我們還能夠?qū)⑵溥\用到平時生活教育中。例如:在教學活動中,如果發(fā)現(xiàn)極個別孩子不認真聽講,能夠走過去輕輕地摸摸他的頭;當孩子們在玩玩具時,發(fā)生爭執(zhí)或者亂扔玩具,能夠皺皺眉頭表示不滿或者搖搖手阻止他們;當發(fā)現(xiàn)孩子們大吵大鬧時,能夠帶領(lǐng)他們學習小貓等動作,學會輕輕說話。久而久之,孩子們習慣并能正確地領(lǐng)會其中的暗示,自覺、愉快地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

孩子們還很小,為了讓他們愉快地理解老師的教育,同時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我們要做的還有許多……

教育隨筆:我知道安靜


小朋友們區(qū)角游戲結(jié)束了,需要幼兒安靜下來,可他們絲毫不聽我的,只顧自己講話。我不聲不響地打開了錄音機,播放起好聽的童話故事來。這時,我看見豆豆、果果、樂樂等幾個小朋友停止了講話,靜下來聽故事了??善渌∨笥堰€在吵,他們聽不清楚,豆豆就大聲喊:“別說話了,我都聽不清楚故事了!”慢慢地,講話的小朋友陸續(xù)都靜下來聽故事了。聽完故事,我請那幾個大聲抗議的小朋友來談談他們剛才的體會。他們都說剛才心里非常惱火,大家都在說話,害得自己故事也不能聽了。我又問剛才說話的那些小朋友,如果換作是你們,你們會不會也有這樣的感受呢?他們都害羞地低下了頭。最后,我適時總結(jié):“只有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才能仔細地傾聽,你們說對嗎?小朋友們聽了都頻頻點頭。在聽別人回答的過程中,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對別人所說的話,要有濃厚的興趣。如果你同意,就點點頭,身體要傾向于說話的人,表示出渴求的姿態(tài),如果自己不能理解,應在別人發(fā)言后提出問題,適時的請教問題。這樣做,給講話的人感覺是你在仔細地聽。最后小朋友們都表示該講的時候講,該聽的時候聽。特別是在別人講的時候,要認真地傾聽,這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要讓幼兒真正做到認真地傾聽,把理念運用到實際中還需要在不斷地培養(yǎng)。

教育隨筆:靜靜的芬芳


今天,孩子們吃完午餐后,都到區(qū)域里安靜的坐下來,像往常一樣,有的孩子在看圖書,有的孩子在區(qū)域里活動。我忙著擦桌子,然后準備組織孩子們午休。這時,正在看書的文文小朋友,走到我身旁,我以為她有問題要與老師說,可是,文文來到我身旁說了一句:“苗老師,您辛苦啦?!比缓蟾吲d的跑回到自己的座位。讓正在忙著擦桌子的我,一時感動的不得了,感動大班的孩子知道老師每天忙忙碌碌的辛苦,孩子們長大了懂事了。

事情過后,我靜下心來思考了許多。因為,平時文文這個孩子,一直是班里比較文靜的小姑娘,既聽話又乖巧,很少讓老師費心。今天,卻出乎意料的給老師送來了美好的祝福,看著她有些羞澀的笑容,我在感動之余,不免有些愧疚。因為,在班里我每天經(jīng)常關(guān)注的是兩部分孩子,一部分是特別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一部分是那些特別活躍積極表現(xiàn),踴躍發(fā)言的孩子,而忽視了中間這些不讓老師費心,又很乖巧的孩子,他們其實也很需要老師的關(guān)注。此時我又忽然想起,有時文文在晚離園奶奶來接她時,會跑到我身旁,給我一個小小的擁抱,才給我說:“老師再見”。此刻,我才感受到孩子的對老師關(guān)注的渴望。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老師給她一個關(guān)注,都期望老師給她一個小小的擁抱,尤其是這些乖巧的孩子,心思比較細膩敏感。作為每天忙碌的老師,不要只關(guān)注部分孩子,我們也要經(jīng)常的為那些乖巧的孩子留一部分空間,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這些乖巧可愛善解人意的小姑娘。因為她們就像小小的茉莉花,雖然小小的,靜靜的,卻給我們帶來美麗與芬芳。

教育隨筆:做一個“懶”老師


做一個“懶”老師

每當遇到問題總是喜歡向老師告狀老師,他搶了我的玩具;老師,他打我這里了;,回頭想想,孩子們確實長大了不少,能力水平也有所提高,但還是有不少不會獨立解決問題、勇敢面對問題的小朋友。

對于這一現(xiàn)象,我也有一些見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造成這一現(xiàn)象,與家庭教育有一定的關(guān)系。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不少家庭都存在著幾個大人圍繞一個孩子轉(zhuǎn)的現(xiàn)象。在許多家庭中,由于孩子父母的工作關(guān)系,孩子往往由爺爺、奶奶照顧。老人由于受舊觀念的束縛和影響,在育兒方面都會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易溺愛、放縱、言聽計從,特別是老人家生怕孩子碰傷了,難交待,怕孩子的父母會怪責,所以更限制和溺愛幼兒,使幼兒的依賴性比較強,性格比較內(nèi)向、膽小。這對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影響。

不妨試試做一個懶老師。這里的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懶,應該是對教師目標的把握、時機的選擇等方面的綜合素質(zhì)的要求。教師應該給予幼兒幫助,但并不是當幼兒一要求馬上就給予。當幼兒跑來告狀時,教師應當首先判斷幼兒是不是真正需要幫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難題,不要讓孩子產(chǎn)生依賴。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你試試自己解決!你和他商量一下該怎樣辦!不是太嚴重的事,老師都不要插手,讓幼兒自己解決。無論解決后是怎樣,事后教師都要給予孩子教育和指導。如:幼兒一起玩時許多時候都會發(fā)生糾紛,老師,她搶了我的玩具。這時如果老師馬上幫孩子出頭就會讓她產(chǎn)生依賴。很多時候我會這樣說:那你們兩個商量一下該怎樣玩這個玩具吧。把問題扔還給幼兒。如果他們解決不了那兩個停下來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到收完玩具后再把他們叫到跟前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再教育一下。當你觀察后發(fā)現(xiàn),孩子確實是遇到了問題,也不必急著幫他解決,而應該指導他通過自己的能力來解決,老師的提示策略指導可以多一些,問題還是應當留給幼兒。

通過教師的懶、鼓勵和教育,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都會漸漸長進,告狀也會少,還可以從中學會包容。

教育隨筆:活動室安靜了


活動室安靜了

又到了孩子們每周看動畫片的時間,我像往常一樣,讓孩子們坐成半圓形,然后打開電視,電視里正在播放《星際寶貝》。剛開始時,孩子們看的比較認真,沒過多久就有孩子們開始說話。于是我調(diào)高了音量,目的是為了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可事與愿違,孩子們說話的聲音更大了,于是,我大聲地說幾遍:別說話,再說話就別看了??刹灰粫?,教室里又開始嘈雜起來……總這樣可不是辦法,于是,我改變了策略,將電視機音量稍稍調(diào)低了,并在觀看之前提出了與動畫片有關(guān)的問題,讓孩子們在動畫片中找答案,讓孩子們帶著問題去看。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孩子們看得很認真,教室里很安靜……

在日常生活中,亦是如此。我們總喜歡喋喋不休地教育孩子們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總以為班上孩子多,只有大聲講話他們才能聽見。其實不然,我們不妨試著輕聲地和孩子交流、輕聲地走路、輕聲地搬椅子,以自身的行為去感染孩子,這樣或許又是另一番景象。

教育隨筆:吵鬧的教室安靜了


教育隨筆:吵鬧的教室安靜了

春天來了,孩子們身上厚厚的棉襖漸漸脫了,大棉鞋換成了運動鞋,孩子們的精力顯得格外的旺盛,常規(guī)活動時他們也顯得很躁。今天早晨的教育教學活動后,我像往常一樣請孩子們上廁所小便、洗手、喝水,之后準備請孩子進行區(qū)域游戲活動,我的話還沒有說完,有的小朋友就開始說話、有的玩耍,有的已經(jīng)沖進衛(wèi)生間了,完全沒注意我的指令要求。我正想喝止,提醒他們安靜下來,突然又想到最近幾天孩子們的情緒都是這樣,喝止只能是一時解決問題,治標不治本啊。于是想了一個辦法,對著孩子說:“大家快來聽啊,這是什么聲音?豎起耳朵,仔細聽,聽到了什么聲音,一會請你來告訴大家。”頓時,教室里一片安靜,大家都在仔細尋找聲音。過了一會,大家紛紛舉手,說聽到了許多聲音,有:小鳥聲、汽車聲、老師喊口令聲、敲鈴鼓聲、小弟弟的哭聲、小學打鈴上課的聲音……有的還會描述他聽到的聲音感覺。這時我告訴孩子們:“如果這些聲音象錄音機一樣把它們同時放大,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聲音就成了噪音,耳朵就沒法清靜,長期這樣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身理健康?!苯酉聛淼膸滋?,我變換玩法進行游戲。比如讓孩子們閉上眼睛,然后我用記號筆敲敲鋼琴等凡是能發(fā)出比較有趣的聲音的,再讓孩子們猜猜老師這是發(fā)出的聲音是什么,再進行節(jié)奏練習。又如:老師敲發(fā)出聲音的次數(shù),請孩子們仔細聽并數(shù)數(shù)敲了幾下,進行數(shù)學練習。還有一種玩法就是傳悄悄話,請一位小朋友出來看老師口型說什么,然后用小聲的聲音傳給他的好朋友,好朋友聽了后,按指示玩游戲,如“請你幫老師拿鈴鼓來?!钡?。

這下,孩子們說話聲音輕了,我們的教室安靜了,孩子們也漸漸養(yǎng)成了保持安靜的習慣。

相關(guān)推薦

  • 教育隨筆:做一名快樂的教育者 教育隨筆:做一名快樂的教育者 一、控制情緒,生氣的時候別教育孩子我們?nèi)嗽谏鷼鈺r,常表現(xiàn)得情緒激動,難以控制,還容易失去理智。這個時候你最好馬上離開孩子做自己的事去,等自己情緒穩(wěn)定后再說,或把教育的使命...
    2021-06-22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冷靜地觀察每一個孩子 今天午睡時,孩子們有秩序地躺在小床上睡覺,這時一個清脆的聲音傳來:“陳老師,我要上廁所?!薄叭グ?!”我回答著?!袄蠋?,我也想去小便?!蔽遗c蔣玉淳對視了一會兒,看到她的眼神,我在心里告訴自己:“應該去相...
    2021-05-21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噓,請安靜! 教育隨筆:噓,請安靜!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總會發(fā)現(xiàn)有幾個孩子會走神,或者做出令人煩惱的事。此時,老師如果停下教學來進行教育,這不僅僅打斷了孩子們的思路,而且效果不必須很理想。但如果老師能在不影響...
    2021-05-03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我知道安靜 小朋友們區(qū)角游戲結(jié)束了,需要幼兒安靜下來,可他們絲毫不聽我的,只顧自己講話。我不聲不響地打開了錄音機,播放起好聽的童話故事來。這時,我看見豆豆、果果、樂樂等幾個小朋友停止了講話,靜下來聽故事了??善渌?..
    2021-05-31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靜靜的芬芳 今天,孩子們吃完午餐后,都到區(qū)域里安靜的坐下來,像往常一樣,有的孩子在看圖書,有的孩子在區(qū)域里活動。我忙著擦桌子,然后準備組織孩子們午休。這時,正在看書的文文小朋友,走到我身旁,我以為她有問題要與老師...
    2021-05-02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做一名快樂的教育者 一、控制情緒,生氣的時候別教育孩子我們?nèi)嗽谏鷼鈺r,常表現(xiàn)得情緒激動,難以控制,還容易失去理智。這個時候你最好馬上離開孩子做自己的事去,等自己情緒穩(wěn)定后再說,或把教育的使命...

2021-06-22 閱讀全文

今天午睡時,孩子們有秩序地躺在小床上睡覺,這時一個清脆的聲音傳來:“陳老師,我要上廁所?!薄叭グ?!”我回答著。“老師,我也想去小便?!蔽遗c蔣玉淳對視了一會兒,看到她的眼神,我在心里告訴自己:“應該去相...

2021-05-21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噓,請安靜!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總會發(fā)現(xiàn)有幾個孩子會走神,或者做出令人煩惱的事。此時,老師如果停下教學來進行教育,這不僅僅打斷了孩子們的思路,而且效果不必須很理想。但如果老師能在不影響...

2021-05-03 閱讀全文

小朋友們區(qū)角游戲結(jié)束了,需要幼兒安靜下來,可他們絲毫不聽我的,只顧自己講話。我不聲不響地打開了錄音機,播放起好聽的童話故事來。這時,我看見豆豆、果果、樂樂等幾個小朋友停止了講話,靜下來聽故事了。可其他...

2021-05-31 閱讀全文

今天,孩子們吃完午餐后,都到區(qū)域里安靜的坐下來,像往常一樣,有的孩子在看圖書,有的孩子在區(qū)域里活動。我忙著擦桌子,然后準備組織孩子們午休。這時,正在看書的文文小朋友,走到我身旁,我以為她有問題要與老師...

2021-05-0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