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海外幼兒園教育綜覽

發(fā)布時間:2021-04-30

英國幼兒園體現(xiàn)兒童主體性

在英國幼兒園的課堂上,老師很少用講課的方法傳授知識,而是以小組和個別輔導為主,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做點心、玩電腦、學畫畫或者玩各種游戲,通過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識,培養(yǎng)技能。所有的教學方法都充分體現(xiàn)了兒童“主體性”的觀念,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比如,在讀故事書的時候,讓孩子裝扮角色來演繹故事、理解情節(jié)、體驗人物感情;在解釋“浮”和“沉”意義的時候,讓孩子在水盆里擺放塑料片、鐵片、紙片進行觀察。在活動中,老師從不強調答案的唯一性,對孩子提出的各種解釋,只要有合理因素,或者有想象力,都給予很高評價。

法國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結合

將幼兒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結合,是法國幼兒教育的一個特色。大到幼兒園的課程設置、環(huán)境布置、活動安排等問題,不是幼兒園說了算,而是充分聽取父母的意見,跟父母委員會一起討論決定;小到每個孩子在家里和在幼兒園的情況,老師都利用父母接送時間及時進行溝通,以便在教育上更好地互相配合。

把繪畫和藝術活動引入教學是他們常用的方法。通過用不同的材料與工具畫畫、舉辦木偶戲表演、做角色裝扮游戲等,來發(fā)展寶寶的語言、情感表達、藝術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性等各種能力。

美國幼兒園注重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

為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精神和探索精神,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美國幼教工作者將幼兒園布置成不同的活動區(qū)域,比如:電腦區(qū)、圖書區(qū)、泥塑區(qū)、植物區(qū)、動物區(qū)、積木區(qū)、玩沙區(qū)、玩水區(qū)、烹調區(qū)等,讓他們自己選擇活動區(qū)域,自己取、放玩具和物品,活動結束后自己收拾場所。

為培養(yǎng)孩子對環(huán)境的信任感,老師會將玩具、物品等分類擺放,顯示清晰,孩子不會因為找不到東西而覺得陌生、茫然或不安。為了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重視,老師將孩子做的各種功課:圖畫、剪紙等,貼在寶寶平視就能看到的地方。

日本幼兒園遠足是重要科目

在幼兒園,每個孩子都自己穿衣服、整理衣櫥、收拾餐具、擺放桌椅。而且衣服穿得很少,喝的是涼水,吃的是冷食。

大量的室外體育運動、遠足是幼兒園的重要科目。拉單杠、爬網繩、堆沙丘、鉆山洞等運動,可以培養(yǎng)寶寶不怕困難的精神、健壯的體魄和靈巧的技能。遠足不僅鍛煉孩子的體力,還有采集標本、回來展出的任務,孩子們往往興致很高,能主動地、有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活動。識別交通燈、懂得必須走人行道、知道在火災或地震等來臨時怎么保護自己等等,都是幼兒園課上必不可少的內容。

奧地利幼兒園重視音樂教育

奧地利幼兒園的老師們充分利用童話、太空世界等素材,讓寶寶通過扮演童話人物、自編童話故事、做太空旅游游戲等,展開想象的翅膀,同時也促進了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而在想象與現(xiàn)實的比較中,寶寶還掌握了理性的對比方法。

幼兒園里有專門的手工間,有專供寶寶使用的刨子、鋸子等工具;有專門的廚房,里面的設備也是適合寶寶使用的。為了培養(yǎng)寶寶的樂感和節(jié)奏感,幼兒園規(guī)定音樂老師必須會彈奏吉他,同時還要會其他一種樂器。但重視音樂教育不是強制孩子學習,不會為學習音樂而扭曲孩子自由發(fā)展的天性。(泡泡演講稿 wwW.wj62.com)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中外的幼兒園教育有何不同


小兒子Sean明天就要為他的小學生涯提前做placement了,因為有了大兒子在選學校上的參照,對Sean這次的“擇?!蔽乙呀涶{輕就熟了。但想起兩年前剛回中國為他挑幼兒園的經歷,那絕對是摸著石頭過河,不過我也在其中又悟出了中西方在幼兒教育上很大的區(qū)別。記得當時我為了給小兒子找到合適的幼兒園,曾四處打探,經過一次次地參觀比較,我直觀覺得國內傳統(tǒng)的幼兒教育太過“居高臨下”,不論是理念還是老師,總被“權威”的光環(huán)籠罩著;相比之前兒子所受的西方幼教,他們走的則是“人性、人情路線”,處處透著“互動”的氣氛。

權威的打分制VS互動的親子項目

在國內,分數(shù)歷來是高懸在小朋友頭上的一把厲尺。用它來衡量孩子的優(yōu)劣,丈量孩子的前途。現(xiàn)在,打分制更是提早被用在了學齡前兒童身上,幼兒園都有了入園試,分門別類給小朋友考試打分。

在西方,無論公立私立,小學四年級以前都杜絕“打分”,也鮮有“回家作業(yè)”的。代之老師會布置一個小小的project,要求孩子回家與爸爸媽媽協(xié)同一起完成。比如,我兒子在上幼兒園時,適逢秋天老師就要求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一項保護樹木的project。于是,我就帶著兒子一起去撿落葉、樹枝,然后回來拼裝成一個裝制品。而到了圣誕節(jié),小朋友的project則是用手工制品裝飾班級的圣誕樹。對于幼兒,西方的教育理念是摒棄一切與應試相關的東西,他們推崇課本外的現(xiàn)實體驗,注重孩子的動手能力和集體協(xié)作力。

權威的分流制VS互動的錯齡班

東方的教育理念喜歡對學生三六九等進行分類,小學就分流,精英班、差生班各自分門別類。這樣做的結果通常是,小朋友小小年紀就有尊卑觀,自卑心理,或是清高離群。如錯過一班,那就班班錯。而在國外盛行錯齡編班制。他們會把不同年齡和性別,不同家庭經濟背景,不同文化和種族的孩子,按比例地科學化編班。西方教育認為小孩的生長如同植物一樣,需要純自然的相互彌補的環(huán)境,類似的經濟、文化、性別、年齡背景對寶寶的生長是不利的,沒有沖突與比較,孩子的世界觀會變得狹隘。

幼兒在混齡班里可以熟悉各種社會行為,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孩子互助友愛的品質。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的時代里,混齡編班能夠讓孩子體會到大家庭中兄弟姊妹一起成長的感覺,也使孩子懂得禮讓,懂得分享,使孩子們相處更加的融洽、和諧。

老師的權威VS朋友式的互動

先說國內的幼教老師,雖然她們講起課來很親切、也很生動,聽課的孩子們也喜歡。但是講課時,老師總是鶴立雞群般地站在一群正襟危坐的小朋友中。這生生地就拉長了老師與孩子的距離感,孩子從小就被灌輸“一定要聽老師的話”。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獨立及思維發(fā)散的能力。

而在西方,老師更多的是作為小朋友的大朋友。記得大兒子在紐約上幼兒園時,家長被鼓勵與孩子一起早到半小時,在教室中自由活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走進教室,你一時間很難分辨這是教室還是活動室,小朋友四處“游竄”,老師則“神龍見首不見尾”。這段時間也是兒子向我獻寶的最好機會,他會拉我去看他昨天搭的一個沙盤圖形,讀的一本好玩的書,或隨手涂成的一幅畫。他們每人都有一個自己的存物箱(cubby),讓小寶寶們養(yǎng)成習慣去管理自己的物件。

小朋友最喜歡的是CircleTime(圍坐活動時間)。這時,老師和寶貝們圍圈坐在地板上,大家會一起是唱兒歌,讀2-3本故事書,做1-2個游戲。其間,老師會細心觀察,如果孩子對某個環(huán)節(jié)失去了耐心,那么就會立即跳到下一個游戲。老師的教程總是靈活機動的,總是以孩子的興趣為先。

而西方幼教中的午餐時間也非常特別。像是個大派對,老師會像朋友一樣和寶寶們一起坐著吃飯。對待寶寶們手叉并用,老師也不會為難或訓斥,因為老師明白每個孩子生理心理成長的進程可以參差不齊,快慢不一的,要給每個孩子自然成長所需的時間。

權威的教具VS互動的玩具

記得大兒子Ian進入小學一年級后,我去送他上學,總會在教室里逗留一下。他的教室中間會放著一堆buildingblock,比一般積木要大,很光滑的原木表面。學期的主要教學都與buildingBlock游戲相關,老師則會旁敲側擊地把數(shù)學、空間、長度等初級概念慢慢通過block游戲概念來植入寶寶的小腦袋中。因此,在學前班或初小教學都是從形象思維開始,然后引導出抽象概念。比如,講倍數(shù)的概念,老師會用block來游戲,一邊是三塊積木,一邊是六塊積木,六塊的積木就比三塊的積木長高一倍。

國外幼兒園也非常注重培養(yǎng)寶寶的閱讀能力,他們會在教室的一旁設有一個readingcorner,擺放著各類圖書,老師會挑一本書作為本周的閱讀物來與大家分享,但每天集體閱讀時間不會持續(xù)很長,寶寶會有相對較長的自由閱讀時間,去選擇自己愛讀的書。有時,老師也會與個別孩子們一起讀某本書,以了解個人興趣。

在國內的幼兒園,我看到老師會更多地用識字卡片,描文本等做教具,而且大部分的玩具都好像披著“教具”的外貌。老師很多時間會拿著“教具玩具”在問“這是哪個數(shù)字啊?這是什么顏色啊”寶寶們聽到的是老師自上而下的權威地教條教育,缺乏互動交流。

海外幼教最重視什么?


英國幼兒園體現(xiàn)兒童主體性

在英國幼兒園的課堂上,老師很少用講課的方法傳授知識,而是以小組和個別輔導為主,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做點心、玩電腦、學畫畫或者玩各種游戲,通過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識,培養(yǎng)技能。

所有的教學方法都充分體現(xiàn)了兒童“主體性”的觀念,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比如,在讀故事書的時候,讓孩子裝扮角色來演繹故事、理解情節(jié)、體驗人物感情;在解釋“浮”和“沉”意義的時候,讓孩子在水盆里擺放塑料片、鐵片、紙片進行觀察。在活動中,老師從不強調答案的唯一性,對孩子提出的各種解釋,只要有合理因素,或者有想象力,都給予很高評價。

法國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結合

將幼兒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結合,是法國幼兒教育的一個特色。大到幼兒園的課程設置、環(huán)境布置、活動安排等問題,不是幼兒園說了算,而是充分聽取父母的意見,跟父母委員會一起討論決定;小到每個孩子在家里和在幼兒園的情況,老師都利用父母接送時間及時進行溝通,以便在教育上更好地互相配合。

把繪畫和藝術活動引入教學是他們常用的方法。通過用不同的材料與工具畫畫、舉辦木偶戲表演、做角色裝扮游戲等,來發(fā)展寶寶的語言、情感表達、藝術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性等各種能力。

美國幼兒園注重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

為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精神和探索精神,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美國幼教工作者將幼兒園布置成不同的活動區(qū)域,比如:電腦區(qū)、圖書區(qū)、泥塑區(qū)、植物區(qū)、動物區(qū)、積木區(qū)、玩沙區(qū)、玩水區(qū)、烹調區(qū)等,讓他們自己選擇活動區(qū)域,自己取、放玩具和物品,活動結束后自己收拾場所。

為培養(yǎng)孩子對環(huán)境的信任感,老師會將玩具、物品等分類擺放,顯示清晰,孩子不會因為找不到東西而覺得陌生、茫然或不安。為了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重視,老師將孩子做的各種功課:圖畫、剪紙等,貼在寶寶平視就能看到的地方。

日本幼兒園遠足是重要科目

在幼兒園,每個孩子都自己穿衣服、整理衣櫥、收拾餐具、擺放桌椅。而且衣服穿得很少,喝的是涼水,吃的是冷食。

大量的室外體育運動、遠足是幼兒園的重要科目。拉單杠、爬網繩、堆沙丘、鉆山洞等運動,可以培養(yǎng)寶寶不怕困難的精神、健壯的體魄和靈巧的技能。遠足不僅鍛煉孩子的體力,還有采集標本、回來展出的任務,孩子們往往興致很高,能主動地、有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活動。識別交通燈、懂得必須走人行道、知道在火災或地震等來臨時怎么保護自己等等,都是幼兒園課上必不可少的內容。

奧地利幼兒園重視音樂教育

奧地利幼兒園的老師們充分利用童話、太空世界等素材,讓寶寶通過扮演童話人物、自編童話故事、做太空旅游游戲等,展開想象的翅膀,同時也促進了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而在想象與現(xiàn)實的比較中,寶寶還掌握了理性的對比方法。

幼兒園里有專門的手工間,有專供寶寶使用的刨子、鋸子等工具;有專門的廚房,里面的設備也是適合寶寶使用的。為了培養(yǎng)寶寶的樂感和節(jié)奏感,幼兒園規(guī)定音樂老師必須會彈奏吉他,同時還要會其他一種樂器。但重視音樂教育不是強制孩子學習,不會為學習音樂而扭曲孩子自由發(fā)展的天性。

國外幼兒的“另類”教育


別類的“玩”

除了秋千、滑梯、轉椅等傳統(tǒng)的玩具外,世界各地的幼兒園里,給孩子們玩什么呢?有的游戲真是出人意料。

“玩”木工

這里說的木工可不是用類似我們見到的塑料或專用兒童性模擬工具模仿做木工的想像式游戲。在歐美的一些幼兒園,孩子們要真正地做木工活兒,從鋸開木料,刨平木板,切割,打磨,裝釘成型到油漆完工,孩子們要作出真正的木制生活用品或玩具來。很多讀者耳熟能詳?shù)年P于愛因斯坦幼年時制作小凳子的故事假如屬實,那么這個傳統(tǒng)也流傳了很多年了。據(jù)說,有些孩子做出來的東西很是有模有樣呢。

至于最令人關心的安全問題,老師們自有解決之道。通常的安全守則包括:工具各安其位,用畢立即放回原處;工具僅能用于指定的用途;不斷強調安全要領以及必須由足夠的成人監(jiān)護等。有趣的是,老師們發(fā)現(xiàn),在喜愛木工活方面,女孩和男孩是沒有分別的。

“玩”做飯

同樣的,這里說的做飯也不是“過家家”用的小盤小碗盛沙子做飯哦。有的幼兒園設有專門的課程,孩子們來到廚房,制作簡單的美味食品,然后大家一起吃光,孩子們真是開心啊。小廚師們在這樣的廚房里做出來的菜肴主要有:鮮黃瓜片,烤雜菜串、自制檸檬水、花生醬卷面包或果凍餅等。通常在美國國慶日很多幼兒園都會安排孩子們自己做慶祝大餐配著著名的蘋果派吃,吃完了還要玩一種“扮演焰火”的游戲:孩子們輪流跳、跳、使勁跳到最高,然后像焰火落下一樣倒在地上,孩子們總是玩得非常開心。

“玩”沙子

沙子是西方很多國家最“經典”的玩具之一。孩子們在家里、沙灘上、幼兒園……到處都可以玩沙子,玩法真是千奇百怪。甚至出版了一些專門指導玩沙子的書籍。

“玩”音樂

幼兒園的音樂可不同于成人正式的樂器訓練。在很多西方幼兒園,音樂課更像是對兒童的“聲音啟蒙”教育。孩子們會面對各種材料,如桌面、玻璃條、金屬片等等,自己嘗試敲擊,了解不同材料發(fā)出的不同的聲音,進而直接到樹林里大海邊聆聽風的聲音、水的聲音、鳥兒的歌聲和動物的鳴叫。孩子們可以自己制作能發(fā)出優(yōu)美聲響的樂器,體驗音樂的感覺。當然假如有孩子對樂器感興趣,老師也會鼓勵她甚至專門教導她。

中外教育幼兒的差異


中外教育幼兒的差異

這次回國呆的時間長達三個月,我們決定把女兒愛米粒送入中國的幼兒園當個臨時插班生,借此也了解一下中西早教的異同。

經觀察,我總結出中西幼兒園的幾點區(qū)別:

第一、中國幼兒園硬件設施略勝一籌。

中國的幼兒園偏新偏高級,一般幼兒園都是為建園專門設計的建筑。

相比之下,澳洲的幼兒園則多屈居在普通民居內,一般都只是在民居平房原來的格局上做進一步的修改,裝上相應的兒童保護措施,把民居的后院布置為室外游樂場所,就是一個幼兒園了。只有少數(shù)私校的附帶幼兒園才有專門為建園而設計修建的建筑。

第二、師生比例差異大。

在澳大利亞,政府規(guī)定的幼教師生比例是1:4,也就是每四個小孩就要有一個老師負責看管。

愛米粒在中國上的這個小二班估計有二三十人,老師不超過三個。比例大概為1:10。當然,這樣的比例是根據(jù)國情制定的,中國人口多,幼教的地位和收入或許還做不到吸引大量的人才加入,人手短缺,師生比例自然不可能提高。

園內活動內容有很大的區(qū)別,其中在體育運動和游戲活動上的區(qū)別尤為突出。在體育運動方面,中國幼兒園運動場地的設施不差,可是卻沒被充分利用。不知是我沒看到還是了解不夠,除了每天早上一入園的集體體操,平時孩子們好像很少有機會到戶外活動。就說這個早操吧,一開始我還覺得蠻有趣的,因為孩子能從中學到一些兒歌和音樂??墒菚r間長了發(fā)現(xiàn)每天都是同樣的動作和歌曲,孩子們不免厭煩,懶洋洋地隨便抬抬腿伸伸腳,動作根本不到位,難以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其實,這個年齡的小孩子本來就是愛跑愛跳的,就算不讓他們集體做操,他們肯定也會一刻不停。與其讓他們過早地做一成不變的早操,為何不用這個時間讓孩子們在戶外自由自在地跑跑跳跳玩玩滑梯騎騎單車呢?

國外的幼兒園也許設施不夠先進,可是只要沒下雨,無論春夏秋冬孩子們都會被允許出去室外玩耍,老師們也很強調室外運動與呼吸新鮮空氣的重要性。還記得一個老師曾經跟我說過:在外面玩永遠是自己喜歡的!

第三、游戲活動方式不同。

一般來說,一切有可能讓小孩子把自己衣服弄臟的游戲,如玩沙子,玩水,畫油畫等,往往都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活動。在國外,每個幼兒園必備一個室外沙池,里面裝著衛(wèi)生的細沙,還配有很多能盛沙的鍋碗瓢盆鏟子杯子,供孩子們盡情地玩耍;夏天孩子們能享受到玩水玩冰塊的快樂;在室內,則一定有一個藝術角,供喜歡畫畫的小畫家們自由發(fā)揮。

在澳洲,每天從幼兒園回來,米粒的鞋子襪子和頭發(fā)里,一定裝了很多的沙粒。她的鞋子如果不在門外抖一抖是不敢拿進家里的。倒出來的沙子往往能在門前堆個小山堆。衣服上和手上有時候有沒洗干凈的顏料,一看就知道今天又當了一回小畫家。

可是在中國,同一個小朋友,從幼兒園回來卻是干干凈凈,鞋子和衣褲都一絲不茍,仿佛從未在身上穿過一樣,令我著實費解。后來一問才知道,這個幼兒園竟沒有沙池,而且這種情況是普遍現(xiàn)象。

當然,不是非要把孩子弄得臟兮兮一團糟才是成功的教育,但是,因為怕摔了孩子而不讓他們自由地奔跑,因為怕沙子進眼睛而連沙池都干脆不設,這樣過度保護,過度限制,因噎廢食,孩子們的天性是否就會因此被慢慢泯滅呢?

第四、對孩子個體差異的尊重程度不一樣。

在中國,園里面的活動大都以老師指定的團體活動為主,就我能看到的幾段時間來說,基本沒見過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地活動。例如,每天一早入園第一件事,就是集體早操。從小小班到大班的小朋友全部都排列整齊地站在自己的位子上跟著老師做一模一樣的動作。這在澳洲是從沒有見過的。

再說玩滑梯這件簡單的事:愛米粒平時在外自由玩滑梯的時候,一會從樓梯上,一會從管子爬,一會又會從滑梯上倒著往上走,滑下來的時候更是花樣多多,什么坐著滑,躺著滑,還有頭朝下趴著滑,玩得非常自由開心??墒菄鴥鹊挠變簣@,居然連玩滑梯的時間都是有組織的:小朋友們必須排成隊,一個接一個從樓梯走上去,再從簡單的直滑梯上滑下來,顯得簡單呆板,沒有任何創(chuàng)新。

我想,小孩子天生都是有極強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玩這么一件簡單的事,如果都要規(guī)定他們怎么做,而且必須人人一樣,那么將來還期待他們能做出什么創(chuàng)新呢?據(jù)了解,一天里其他的活動也大多如此,都是在固定的時間里老師拿出指定的玩具或設備,讓所有的孩子玩一樣的東西。

在澳洲,只有兩個時間段會出現(xiàn)所有孩子做相同事情的情況。一個是進餐時間,另外一個就是每天的“集體時間”里,老師在地上鋪一個毯子,所有小朋友自由擇位席地而坐,聽老師講故事或是唱兒歌。就算如此,如果有的孩子真的很不想?yún)⒓?,也能被允許在一個角落進行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其他時間段里,孩子們都能自由選擇那天那刻自己正好感興趣的活動來參加:畫畫、手工、看書、積木、在廚房角玩過家家或者是到院子里自由活動。院子里有著各種有趣的東西:植物角、多組合滑梯、大大的沙池、平衡木、三輪車等。這樣的一種教育方式,更能培養(yǎng)孩子的主見和個性。

海外育兒:先了解自己然后才能教育好孩子


孩子在成長路上有如下需求:

一、身體的基本需求:比如呼吸,溫暖,吃喝,睡眠等等

二、安全與受保護的需求:人需要愛,需要有主要依靠對象,也就是說,需要有人傾聽他,理解他,乃至指導他,需要有人在他需要的時候在那里。生活有規(guī)律,結構和儀式,人才過得不混亂,有調理,而調理能帶來一定的安全感。人需要一個方向。人有受保護的需求。人盡管不一定需要宗教,但需要一個信仰。周圍的人有細膩的感覺,有感知對方的能力,也能帶來安全感。

三、社會關系:友誼,親緣是最重要的社會關系。交流和社會行為規(guī)范是形成社會關系的主體。

四、在社會上受承認的需求:誰都愿意成功,受認可,受表揚,能對別人有影響力。誰都愿意做出成績,展示自己的能力等等。

五、發(fā)展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人有表達自己個體性,獨特性的需求。有對自己天資的擴展,擴展知識,對真理進行尋求的需求。

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懂得愛,懂得尊重別人,懂得理解別人的時候,自己必須要做出榜樣。只有我們自己這樣生活,才能給孩子做一個榜樣。而我們只有首先以愛、尊重和理解對待自己,才能這樣對待別人。所以,請思考這個問題:我是不是能無條件地愛我自己,接受我自己,理解我自己?

為了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感覺,請回答如下問題。

問題一:你如何看待自己?你有什么獨特的地方么?請列舉你的獨到之處,你的能力,比如你很有分析問題或持家的能力。然后,請列舉你的潛力?!叭绻以敢?,我可以……”比如,如果我可以很有耐心。最后請列出你獎勵自己的方式。如果你做得很好,發(fā)揮了你的潛力,你打算如何獎勵自己?找些好吃的?還是出去看場電影?

問題二:請描述你現(xiàn)在的狀況。比如:我感覺不好,但不知道是為什么?;蛘撸铱偸堑姑沟哪莻€。你喜歡你現(xiàn)在這種狀況么?你愿意自己現(xiàn)在是什么一種狀況呢?

問題三:別人是怎么看你的?你覺得他們對你的看法是正確的么?你覺得他們的評價有沒有帶給你一種不確定的感覺,使你對自己產生懷疑?

問題四:思考一下你的生活目標。你是不是確立了一個一旦達到就能使你快樂的生活目標?請把這個目標寫下來。

如果你還沒達到這個目標,你是不是會因此不幸福?你有沒有盡力去實現(xiàn)這個目標?

如果你還沒確立目標,你會不會以吃,喝,抽煙,購物等癖好來填補你的空虛?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有沒有一種負罪感?

問題五:請回憶你自己小時候的角色,比如你是不是總是那個嘩眾取寵的孩子,你是不是個逆反的孩子,或者是不是一個事事都知道的比別人多的孩子?請仔細想一想,你是不是真的愿意扮演那樣一個角色?你是不是還是很希望自己是另一個樣子,但是由于某種原因卻不敢那樣做?

問題六:請列舉你做過的,不討自己喜歡的事。比如暴飲暴食、害羞、負罪感等等。是不是正是這些事成為你的負擔,使你對自己深感不滿?

理解自己,接受自己,愛自己,都要從了解和正視自己的感覺開始。只有我們先正視自己的感覺,才有能力去學著了解和正視孩子的感覺。一個不對自己的感覺加以分析的人,不可能具備分析別人感覺的能力。對自己都不同感,又如何對別人同感呢?

從國內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看國外學前教育


這些年,在大城市上小學變得越來越難,本應該寓教于樂、輕松自在的幼兒園出現(xiàn)了"小學化"的傾向。家長們也是帶著小朋友投身各種輔導班、特長班之中。有專家指出,從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講,要謹慎看待這種"學前教育義務化"。

■ “剝奪想象力”的幼兒園教育

而在美國,40多年前的一起案子則對幼兒園教育影響深遠。1968年,美國內華達州一位母親給3歲的女兒買回了生日蛋糕,當媽媽取下蛋糕上的櫻桃時,女兒指著原來鑲嵌櫻桃的凹陷處不斷喊叫英文字母"o"。事后,這位母親把女兒所在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該幼兒園剝奪了孩子的想象力,因為她的女兒在認識"o"之前,能把類似的"o"說成蘋果、太陽、足球、鳥蛋,而自從幼兒園教她26個字母后,孩子便失去了這種能力。這位母親要求該幼兒園對這種后果負責,賠償孩子精神傷殘費。這樣的事情在中國聽起來可能有些難以置信,但是在美國,最后這位母親竟然勝訴了。

■ 結構型的知識教育和放養(yǎng)型教育

隨著全球的經濟市場的競爭,使一貫具有滿足感的美國民眾開始感受到了壓力,于是對上幼兒園孩子的壓力也開始增大。許多幼兒園5歲的兒童的生活也就因此開始改變了,原來的無憂無慮、天真爛漫自由的童年,開始攙入了基本的數(shù)學和識字的內容與有結構性的教育。有的甚至還留家庭作業(yè)以及進行考試。30年前美國的幼兒園的孩子當中只有5%的會識字算術,十年間比例上升到30%,近期的統(tǒng)計顯示90%的幼兒園的孩子會識字以及做簡單的算術。兒童教育部門對5歲的孩子開始接受有結構性的教育,表示是最佳時機,因為根據(jù)孩子們的大腦組織的生長和發(fā)展,在這個年齡對接受有結構性的知識是最敏感的時期,所以對孩子今后的記憶和邏輯思維有正面的幫助。

但是兒童健康與心理部門則反對,他們認為這個時期培訓孩子接受結構型的知識教育限制了孩子從社會當中獨立思考和攝取知識的能力,對孩子今后社交能力和做獨立決定能力都會造成傷害,從家長的角度也反映不一,有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能夠在學校中學習成績優(yōu)異,所以希望孩子能夠在幼兒園就開始接受早期教育,于是就為孩子專門選擇有教育課程的幼兒園。但是也有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年齡更成熟的時期再開始接受有結構性的教育,于是堅持讓孩子到不推進任何教育的幼兒園去,有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夠獲得兩種不同的培養(yǎng)機會,就在一個星期之內安排一兩天到傳統(tǒng)幼兒園,無憂無慮的玩耍,另外一兩天再有教育課程的幼兒園去認真的學習。

國內那些試圖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希望孩子能早點學小學課程,但是早開花不一定早結果。加拿大早教專家認為,幼兒期是動作能力均衡發(fā)展的關鍵期,也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時期,如果過早認字、寫字和計數(shù),會耗費幼兒的體力和腦力,延緩他們的動作甚至智力發(fā)展。

■ 各國早期教育的觀點

而韓國的教育學家則主張讓孩子慢慢長大,等到孩子想學的時候才讓他開始學習,先觀察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對某些事情感到好奇時,在后面輕輕推他一把即可。此外,要多讓孩子接觸無所不包的大自然。

德國的家長和幼兒園的做法是通過簡單的數(shù)字類游戲、下棋、走迷宮、搭積木、玩魔方培養(yǎng)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德國幼兒園的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不分班,不同年齡的孩子混合在一起,這樣孩子們可以學會與不同年齡段的人相處,學會不分大小平等對待,網上有人說,德國禁止學前教育,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德國所禁止的實際上是帝國時期的那種收費高昂的貴族學前班。德國幼兒園不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學前教育,不注重技能型的特長教育,而是讓孩子在寓教于樂中學會一些生活的基本嘗試和簡單的社會規(guī)則。

在幼兒園里,老師也會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尤其會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些簡單的小玩具、小作品之類的東西,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而且經常會讓他們把自己做的東西帶回家送給父母,分享自己的成果和快樂。除此之外,幼兒園也會經常組織一些戶外的參觀活動,比如說參觀巧克力博物館,讓他們知道自己平時吃的巧克力是怎么產生的,既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又學到了知識。德國幼兒園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臟”,加引號的,平時孩子們非常的規(guī)整,比如說玩具玩完之后一定要放回原處,衣服和帽子要掛在指定的位置,但是孩子們在動手的時候,比如說畫畫,就會把自己抹成一只小花貓,尤其是戶外活動,但凡天氣允許都會讓孩子們在外面玩耍,又是沙子,又是土,一個個又都成了小泥猴,總之德國幼兒教育歸納起來就是順其自然,秉承天性、合理引導寓教于樂。

中國的一些家長帶著孩子投身各種輔導班、特長班,其實,家長累,孩子更累,小小年齡就有了厭學情緒。而澳大利亞的幼兒園主張--孩子最重要的事就是玩好。

澳大利亞幼兒園里的孩子們學業(yè)壓力非常的小,平時主要的任務就是玩,甚至小學低年級同樣也被澳大利亞人視為是幼兒園的延續(xù),因此平時回家也沒有什么作業(yè),孩子在幼兒園里玩好很重要,在玩的過程當中不知不覺的也會獲得一定的知識,但是任何的幼兒園都不會像小學、中學那樣為了獲取特定的知識而制定教學大綱。

海外教育之英國紳士培養(yǎng)秘訣


“只有喜歡、熱愛你的專業(yè),你才會不顧一切地投入精力,再辛苦也不痛苦。如果做你不喜歡的事情,不辛苦也痛苦。追求知識、提高能力沒有不辛苦的,但辛苦不等于不快樂,更不等于痛苦?!庇辰淌谠@樣解釋為何英國的教育如此強調啟發(fā)興趣。

國內學生老有厭學情緒,這在英國的中小學是不可思議的。在英國小學生看來,上學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如一年級的學生要學習科學、地理等。這些聽起來高深枯燥的課卻趣味十足,如地理課,老師會從你身邊的環(huán)境講起,讓孩子從生活漸漸親近科學;與國內小學生那重重的鼓鼓的書包不同,英國小孩很少有課外作業(yè),在學校里也有很多半游戲的課,如老師講了一段歷史故事,涉及到著名的家族,老師會讓小朋友用廢報紙來做這個家族的族徽。

英國學校也非常重視學生的成功感受和活動的空間,如學校墻報上粘貼學生作品,教材提綱用學生稚嫩的筆跡做封面等,以給學生展示自己作品的機會,表現(xiàn)個性的舞臺,給學生最廣闊的天地。在英國,老師不會對學生嚴厲訓斥,更多時候,他們會豎起大拇指對學生說:“very good”、“you arethe best”。

注重社會實踐是英國教育的又一顯著特色,英國學生校外課多,博物館,公園,藝術館,都是孩子常去上課與實踐的地方。因此英國孩子從小便能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方式感受人文思想的教育與影響。切身感受到的生動與現(xiàn)實,能激發(fā)他某一方面的興趣和靈感,讓他了解自身所愛,在以后選擇成長方向上,不迷茫。

正是這樣的發(fā)展空間,以及最大的自由度,英國學生能讓思維往最極至中發(fā)展,英國教育想做到的就是告訴學生,你能成就極至——The best you can be!

2014年海外在線教育的4個趨勢


展望未來,今年世界各地企業(yè)主必定在董事會提出明確的計劃確保他們在2014年獲得成功,在線教育領域也不例外。業(yè)界預計在2012年到2015年之間在線教育在營業(yè)額上增長約10%,所以教育者和教育初創(chuàng)企業(yè)應該注意今年的學習增長趨勢并利用他們促進經濟收入。

1.忙碌的學習

隨著越來越多專業(yè)的教育者,甚至是學生都逐漸覺得"夜長日短",迅速接收信息將是影響我們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學生們和員工需要考前或專業(yè)認證測試前臨時的滿足感。為了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教育人員設計的教學材料或者講義必須要支持移動設備,并且能夠輕易下載到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以及市場上其他各類的智能設備上。

2.按需學習

想象一下這種場景,一位學生或者員工在不到一小時之后就要參加一場測試,而他之前并沒有對測試做任何準備—或者,他們學了,只是在臨進考場時將復習資料落在家里了?,F(xiàn)在他們不需要急急忙忙的跑回家取資料,只需要拿出智能設備,找一份約20分鐘的專門講某個知識點的視頻,簡單的做一個快速復習。這也就是說,2014年,學生們的閱讀材料越短,他們獲得信息就越快。同時,教育者和初創(chuàng)公司也應該開發(fā)適用于各種在線教育管理系統(tǒng)和平臺的材料,滿足他們的高曝光率需求。

3.游戲化

游戲化是2012-2013年在線教育中的關鍵詞,這種熱度將在2014年得以持續(xù)。現(xiàn)在游戲化僅僅是指將人們用于玩在線視頻游戲的時間,用于在線教育。移動及互聯(lián)網教育app的應用已經開始抓住要點了—谷歌發(fā)布了其教育類GooglePlayStore,我們也能預計,在未來,蘋果系統(tǒng)也將發(fā)布獨立的在線教育平臺商店。通過這次競爭,我們有望看到學習管理系統(tǒng)發(fā)生變革性變化。

4.視頻教學(微課)

是的,大家都知道,視頻已經被用于網絡教育領域,但是大部分都是以為員工提供視頻培訓的方式呈現(xiàn)。但是,人們對于短小、直接的小視頻的需要將會提高視頻作為教學工具的使用,因為這種視頻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能夠以視覺功能跨越語言障礙。

相關推薦

  • 國外如何教育幼兒 國外如何教育幼兒 寶寶快上幼兒園了,該把他送到怎樣的幼兒園呢?為增進寶寶的音樂天賦,挑一個音樂幼兒園;為發(fā)展寶寶的語言能力,挑一個雙語幼兒園……還是有別的選擇呢? 幼兒園是寶寶獨自進入的第一個“社會”...
    2021-04-2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綜合活動《動物海報》 活動目標: 1.學習與同伴合作制作海報,能創(chuàng)作性的將動物的特征、習性表現(xiàn)出來。 2.知道不同的動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重點難點: 學習與同伴合作制作海報,能創(chuàng)作性的將動物的特征、習性表現(xiàn)出來。 活動準...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教育筆記:“意外”的收獲 “老師,快來看,雅琪把染料灑到紙上了。”下午第二節(jié)是美工課,我剛把牽?;ㄍ可氖痉懂嬞N到黑板上,就聽見孩子們的嚷嚷聲。我急忙跑到雅琪的桌子前,果然,不只是雅琪用胳膊碰了一下還是毛筆蘸色時用力過大,她的...
    2020-02-05 閱讀全文
  • 中外的幼兒園教育有何不同 小兒子Sean明天就要為他的小學生涯提前做placement了,因為有了大兒子在選學校上的參照,對Sean這次的“擇?!蔽乙呀涶{輕就熟了。但想起兩年前剛回中國為他挑幼兒園的經歷,那絕對是摸著石頭過河,...
    2021-04-25 閱讀全文
  • 游戲教育在國內外幼兒園教育的歷程 日本在創(chuàng)建幼兒教育初期,其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主要受福祿倍爾教育思想的影響。但隨著幼兒教育的不斷深入發(fā)展,日本教師在福祿倍爾的教育思想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漸漸形成了自有的幼兒教育理念與培養(yǎng)體系,也...
    2019-12-19 閱讀全文

國外如何教育幼兒 寶寶快上幼兒園了,該把他送到怎樣的幼兒園呢?為增進寶寶的音樂天賦,挑一個音樂幼兒園;為發(fā)展寶寶的語言能力,挑一個雙語幼兒園……還是有別的選擇呢? 幼兒園是寶寶獨自進入的第一個“社會”...

2021-04-2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學習與同伴合作制作海報,能創(chuàng)作性的將動物的特征、習性表現(xiàn)出來。 2.知道不同的動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重點難點: 學習與同伴合作制作海報,能創(chuàng)作性的將動物的特征、習性表現(xiàn)出來。 活動準...

2019-12-12 閱讀全文

“老師,快來看,雅琪把染料灑到紙上了?!毕挛绲诙?jié)是美工課,我剛把牽牛花涂色的示范畫貼到黑板上,就聽見孩子們的嚷嚷聲。我急忙跑到雅琪的桌子前,果然,不只是雅琪用胳膊碰了一下還是毛筆蘸色時用力過大,她的...

2020-02-05 閱讀全文

小兒子Sean明天就要為他的小學生涯提前做placement了,因為有了大兒子在選學校上的參照,對Sean這次的“擇?!蔽乙呀涶{輕就熟了。但想起兩年前剛回中國為他挑幼兒園的經歷,那絕對是摸著石頭過河,...

2021-04-25 閱讀全文

日本在創(chuàng)建幼兒教育初期,其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主要受福祿倍爾教育思想的影響。但隨著幼兒教育的不斷深入發(fā)展,日本教師在福祿倍爾的教育思想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漸漸形成了自有的幼兒教育理念與培養(yǎng)體系,也...

2019-12-1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