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美國父母如何與孩子輕松交流

發(fā)布時間:2021-04-29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美工區(qū)教育筆記 感恩父母活動總結

1.傾聽他們怎么說,而且須用心地傾聽。

2.花時間學會真正理解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3.就像我們當父母的一樣,孩子當然也不是完美的,故不妨接納他們本來的樣子吧!

4.常和他們一起度過有意義的時光。

5.別將孩子跟他們的兄弟姐妹刻意地作“橫向比較”。www.debasrideb.com

6.與其對孩子常作否定,還不如找到一些表示肯定的話說說。

7.不忘表揚——告訴他們你為他們而感到自豪。

8.禮貌對待他們的朋友。

9.可以跟他們說說你心中的煩惱,這樣他們就會明白:遇到麻煩的并非只有他們孩子。

10.熱心參加他們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如運動會、表演會、手工作品展覽會、家長會等。

11.有些事完全可征求他們的意見或看法。

12.對他們擁有的物品同樣應予以尊重。

13.不妨經常和他們一起哈哈大笑。

14.努力發(fā)現你和孩子共同喜歡做的事,并參與其中。

15.對幼兒園布置給孩子的工作同樣熱心。

16.耐心地觀察并發(fā)現他們的興趣所在。

17.盡量多地和他們一起進餐,或一起做飯。

18.有時可對他們說,你認為他們很有兩下子。

19.讓他們知道,你隨時隨地樂于做他們的幫手和后盾。

20.作解釋時務必耐心。

21.讓孩子學會如何應對突發(fā)的意外事件。

22.為了能隨時照顧孩子,你也須照顧好自家。

23.向他們說,你很高興是他們的家長。

24.見到孩子時不忘露出微笑。

25.每天都可以跟他們說你真誠地愛著他們。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孩子用模仿和父母交流


導讀:母親對嬰兒來說,就像是一面鏡子,尤其是在生后第1個月,母親在嬰兒的模仿行為上花了很多的工夫。

小嬰兒正在全神貫注地望著大夫

一個出生兩天的小兒,她目不轉睛地望著大夫的臉,注視著伸出嘴外的舌頭(見。大約30~40秒鐘后,小女孩張大了嘴,她的舌頭在嘴里向一側頰部移動。最后,小嬰兒模仿大夫,將舌頭伸出嘴外。

我國一位兒科老專家曾對一名具有神奇能力的新生兒進行過觀察。這個新生兒是一個剛剛出生8小時的小女嬰,能玩伸展舌頭的游戲。首先,老專家和小嬰兒互相注視,當老專家慢慢地伸出他的舌頭,稍候片刻,小嬰兒即伸出了她的舌頭??吹竭@一幕,在場的大夫和護士們都感到很驚奇。有人建議:讓這個新生兒一個一個地、面對面地和所有的工作人員見面,包括老專家,但有一條規(guī)定,和小女嬰見面者切勿伸出自己的舌頭,這樣她卻只有在見到老專家時,不管老專家的面部表現如何,都伸出她的舌頭。

這個出生不久的新生兒為何具有如此驚人的本領呢?首先他們具備了相應的器官——舌頭,并且知道舌頭的定位和如何使用。模仿行為是一種復雜而又很有意義的事情,一個新生兒從來沒有照過鏡子,也從來沒有玩過發(fā)現自己鼻子和母親鼻子的游戲,但他們能看到你的面孔,馬上聯想到自己身體的具體定位,這是一個復雜的認識過程。

有一位母親告訴我們另一種奇怪的游戲,她教她的新生小女兒打呵欠,然后,鼓勵她一個接一個地打呵欠,一直到母女入睡。雖然,這是一種游戲,但這種游戲已經影響了母女的行為。

在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新生兒都一樣,他們的面部表情是明顯的,通常表現的面部表情有害怕、悲哀、高興、討厭和生氣。所以說,人臉是會說話的。從新生兒開始就能顯示幾乎和成人一樣的面部表情。

當新生兒注視你的面部表情時,他的雙眼集中到你的眼睛和嘴上。然后,按照他們所見來改變自己的眼睛和嘴的表情。當他們模仿悲哀的表情時,他們會緊縮眉頭,并撅起小嘴。但如果要問,新生兒到底需要接受多少刺激才能聯系到他們的模仿行為呢?目前尚不清楚。也許這是人類嬰兒的天賦。他們用自己面部的感覺器官,隨著自然運動和各種特征性的活動,使自己在新生兒時就產生了最大范圍的面部表情。

隨著孩子的生長、發(fā)育,他們的面部才顯示真正的表情,并隨著家庭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

到了妊娠末期,母親常常夢想即將出世的孩子如何漂亮、聰明。通常情況下,他們想像即將出世的孩子相當于一個3~4個月的嬰兒,面色紅潤,皮膚柔嫩,面帶微笑,雙眼睜得大大的,顯得很機靈。當孩子出世后,母子初次相遇,用真正的嬰兒取代了想像中的嬰兒,無論在面部特征和行為能力上都存在著差距。因為他們剛剛出世,皮膚上蒙有一層薄薄的胎脂,有的有脫屑,閉著眼睛,哭著來到了世界上。

母子相見,互相注視、互相模仿,他們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這已由英國著名精神病學家韋尼考頓博士通過精細的觀察得到了闡述。他們觀察到,母親對嬰兒來說,就像是一面鏡子,尤其是在生后第1個月,母親在嬰兒的模仿行為上花了很多的工夫。韋尼考頓博士在母親的鏡子作用中評論道:“當新生兒看見母親的臉時,他們到底看見了什么呢?看見的是他們自己?!?/p>

當母親溫和地追隨或模仿嬰兒而不是刺激或指揮他們,并且把自己擺在嬰兒的位置上時,小嬰兒做出的反應和模仿行為就明顯增多。

相互借鑒的另一種形式是互相學習。嬰兒要了解自己、了解你、了解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這個過程是不成熟的。我們敘述這個過程,僅僅是因為我們有興趣想知道新生兒的秘密,而不是為了去訓練孩子,因為以上的模仿過程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我們?yōu)樾律鷥壕哂薪涣餍畔?、生存和接受養(yǎng)育的先天本領而驚異。

幼師如何更好與寶寶交流


幼師與寶寶之間的交流非常重要,交流是寶寶認識世界、學習新事物和發(fā)展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一個良好的交流環(huán)境可以促進寶寶的智力、情感和社交發(fā)展。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幼師如何更好與寶寶交流”,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幼師如何更好與寶寶交流

1.?溝通方式:

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與寶寶交流,使用高亮度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來增加關注和吸引力。面對面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保持寶寶的注意力。

2.?注重眼神交流:

保持與寶寶的眼神交流,表明你在傾聽他們的需求和情感。這有助于建立和加強親密的關系。

3.?使用非語言交流:

幼師可以通過觸摸、擁抱、笑容等非語言方式與寶寶交流。這種身體上的親密接觸可以傳遞情感,讓寶寶感受到被照顧和關愛。

4.?聽取寶寶的聲音:

鼓勵寶寶用聲音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比如哭泣、咿咿呀呀等。及時回應并滿足他們的需求,可以建立互信和情感聯系。

5.?創(chuàng)設互動環(huán)境:

為寶寶提供各種豐富多樣的玩具和游戲,鼓勵他們主動參與,培養(yǎng)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師可以通過互動游戲和玩具,與寶寶一起玩耍,建立互動、親密的關系。

6.?尊重寶寶的意愿:

尊重寶寶的意愿和選擇,給予他們獨立決策的機會,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和自主性。

7.?傾聽寶寶的話語:

雖然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但幼師應該傾聽他們的話語,示意他們的發(fā)言被重視。鼓勵寶寶用簡單的詞匯描述自己的經歷和感受,這有助于他們語言發(fā)展和自我表達能力的提升。

父母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


導讀:每個孩子發(fā)育的速度不一樣,特別是在情志方面,有的可能敏感一些,有的可能頓后一些。不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是可以給予孩子引導和幫助,促進他發(fā)展心志方面的成長的。不要忽視他的情感。

每個孩子發(fā)育的速度不一樣,特別是在情志方面,有的可能敏感一些,有的可能頓后一些。不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是可以給予孩子引導和幫助,促進他發(fā)展心志方面的成長的。不要忽視他的情感。

如果孩子的感情在家中能夠得到爸爸媽媽的尊重,他就會變得更加自信,在外面與他人交往也就更加容易,今后處理人際關系、結交朋友也就能更加順利。并且他們在幼兒園或者將來在學校的集體生活中,也會更加活躍,成為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的人。

事實上,生活中很容易出現的狀況是,父母對這么小的孩子的情感經常會自覺不自覺地忽視。例如在孩子哭的時候,沒有好氣地對他說說“這有什么好哭的!”“不許哭!”之類的話,這樣只會挫傷孩子的感情。孩子需要你幫他定義那些感情,告訴他什么是高興、什么是憤怒、什么是難受、什么是委屈,這樣,孩子才能逐漸學習分辨這些情感--分辨自己的情緒,也用來分辨和體會別人的感情。

為孩子詮釋情感

一個能夠懂得解讀他人面部或言語表情的孩子,能夠與周圍的相處得更好。因為他能夠捕捉那些情緒的信息,理解別人的情感,體恤他人的心情。

平時,讀書或者看畫報、報紙的時候,如果有展示人物心情的圖片,父母可以模仿人物的心情和語氣給孩子講述,比如一邊和孩子一起看著《丑小鴨》,一邊用關愛的語氣講述:“你看這個小鴨子怎么了?下雪了,它真冷??!它都哭了!你問問小鴨子,它冷不冷啊?”孩子會承接著你的感情和語氣問,你就可以學著小鴨子可憐的聲音回應孩子:“我很冷?。∧阍覆辉敢饨o我一杯熱水喝?抱抱我呢?”用這種夸張和形象的方式,向孩子“表演”“展示”某些情感的外在表現,像哭、疼、傷心、生氣、興奮,讓孩子逐漸學習認識和體會他人的感情。

不要在孩子面前只做口頭老師

爸爸媽媽的行為對于孩子的影響,要比語言大得多。它會加深你對孩子的那些教導。而反過來是一樣的--甚至更為嚴重,如果你給孩子的信息是負面的,不僅會使他困惑,對他的負面引導可能作用力更大。俗話說“學壞容易,學好難”。

如果父母在家里經常為瑣事口角;在與老人的相處中不能相互包容,總是發(fā)生爭執(zhí)或者發(fā)牢騷;在公共場合,例如買東西、乘公共汽車發(fā)生矛盾的時候,與他人缺少理解與友善,都會成為孩子學習的負面例子。孩子會覺得這種對待別人的方式是正常的。

及時對他不好的行為給予糾正

當孩子無法控制自己情感的時候,這也必然會影響他的行為。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孩子做了一些壞事情,并不是他們的故意的,也許就是某些心理或者心情在作祟。比如嫉妒或羨慕、比如委屈或者生氣、比如好勝或攀比等等。當你發(fā)現他出現粗魯的行為的時候,一定要立即給他指出來,而且孩子光說“對不起”是不夠的,還要讓他自己或者你幫助他解釋為什么這樣做不好,怎樣才是適當的??梢詭秃⒆踊貞浤硞€類似的情景,讓他自己能切身感受--“你搶走了冬冬的皮球,他一定會很難過的。還記得上回軍軍表哥拿走了你的彩筆嗎?你是不是哭了一整天!那我們怎樣才能讓冬冬高興起來呢?”先和孩子一起解決“認識”問題,再和他一起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在實踐中更深地去體會。

表揚很重要

一個很nice的人,總是難得并招人喜歡的。在孩子向別人表示出善意和關懷時候,不要吝惜表揚。表揚會給人自覺的動力,愛心,在孩子那里也會逐漸從偶然,變成“沖動”,再成為習慣的。

父母如何為孩子選擇圖書


1、選擇與孩子熟悉的生活經驗有關的書

如表現自已周圍的人、物體、環(huán)境、生活里的各種活動的書,孩子在書里能看見,在生活中能有所體驗的事,容易更深刻的印象。

2、選插圖線條清晰的書,避免背景的干擾

因為孩子看書主要是讀插圖,如果圖中有不必要的點綴,反而會混淆孩子的視聽,復雜的不等于豐富,單純也不等于簡陋。用適當的圖,表達出了適當的意思,就是好插圖。

3、堅固耐看

幼兒的圖書最好經得起翻閱。所以裝訂質量也要十分注意。當然,家庭用書以平裝書更適宜,價錢也較便宜。

4、使用清楚而自然的說話方法

不要以為孩子喜歡大人學他們說話,他們自已說:“孩子怕怕”,是受了語言和思維的限制。并不表示他們不喜歡你說:“孩子心是很害怕”。

5、故事有趣味性

對孩子來說閱讀是一種游戲,游戲中固然有學習,也必然充滿趣味,問題在于我們在選擇書時,要注意那種有趣的書。

6、提供參與和互動的機會

書是被人看的,它影響看書人的想法,所以書和人是互動的,有些書里的內容要求讀書人要參與進去回答問題、和書里人的對話。孩子讀這樣的書,興趣一定會更高。

父母如何改造消極性格的孩子


導讀:造一個性格畏縮且消極的孩子,父母首先應制造一個沒有壓力、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比較內向的孩子一起嬉戲,彼此之間便沒有自卑感,這樣能使他們主動開口。如果讓這類孩子與年紀較幼小的孩子一起游玩,也可以使其消極的態(tài)度大為改善。只要讓這些孩子們擁有自信,經過一段時日,自然能與同齡玩伴相處和諧。

內向型的孩子遇事總畏畏縮縮,這種消極態(tài)度令他們的父母非常焦急。為了糾正他們的不良行為,一些父母心急地再三責罵“你怎么這樣死氣沉沉”,或是“你就不能活潑一點嗎”,要不然就是以鼓勵的方式對他說“好好加油吧!”。然而,這兩種方式皆難奏效。因為愈加斥責,就愈容易使孩子畏縮、消極;反之,給與鼓勵又會形成孩子心理上的負擔,使他更為畏縮,尤其是以命令式語氣,對孩子負面影響有正面之刺激。最不應該的是在他人面前說:“這個孩子太內向、消極……”

當然,也有不少父母做得比較耐心,鼓勵自己的孩子與積極活潑的朋友一起游玩。內向的孩子與活潑好動的孩子相處,反而會形成更大的壓力,內心在無形中形成了一堵心墻。因此,當對方露出不滿意的表情時,則更加深了傷口裂痕,此舉不僅不能使孩子“近朱者赤”,甚至加深了他的自卑感。

專家表示:改造一個性格畏縮且消極的孩子,父母首先應制造一個沒有壓力、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比較內向的孩子一起嬉戲,彼此之間便沒有自卑感,這樣能使他們主動開口。如果讓這類孩子與年紀較幼小的孩子一起游玩,也可以使其消極的態(tài)度大為改善。只要讓這些孩子們擁有自信,經過一段時日,自然能與同齡玩伴相處和諧。

總而言之,讓消極的孩子擁有自信,時日一久,自然可以改變其原有的態(tài)度,因此,與其斥責個性怯懦、消極的孩子,不如讓他們擁有自信。

父母多與嬰兒交流可促其發(fā)育哦


名家

陶教授說家教

陶教授開講:

寶寶4個月了,這時的他好像開始有點“懂事”了:不再整天呼呼大睡,對聲音的反應敏捷多了,視角從45°擴展到180°,手、腿的活動能力增強,最讓父母感到高興的是孩子“認得”自己了!這是因為寶寶4個月大的時候,小腦瓜里幫助識別的“梭狀回”區(qū)域開始發(fā)育,使嬰兒學會認人,并能夠逐漸地建立與他人的關系。

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有計劃地創(chuàng)造條件,盡可能多地與寶寶互動:

1.每當孩子醒來,父母要嘗試用輕柔的語言或可愛的玩具引逗寶寶開口“說話”;當寶寶下意識地喃喃自語時,父母要及時地回應,促使孩子“回答”來進行“交談”。

2.老話說:“三翻、六坐、九來爬”。父母要不時地幫助寶寶練習翻身,以增強他的“信心”,使其喜歡運動,鍛煉寶寶脊柱部位的肌肉。

3.移動色彩鮮艷的玩具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讓他跟著看,促使他伸出小手努力地去觸摸、抓取,引發(fā)他的腿抬高、前踢。當孩子達到目的時,用歡呼的聲音給予激勵,使他產生美好的感覺。

4.當寶寶表現得十分活躍時,試著和他玩游戲:把他喜歡的玩具藏在身后,讓寶寶用眼睛向四周探尋,再較快地拿出來放在他能看到、抓到的地方,激發(fā)寶寶的成就感。

5.為加深寶寶對父母的“認知”印象,在與他對視、對“談”了一會兒后,突然用手把自己的臉遮住,再把手拿開,對著孩子笑,或同時用手指輕輕地點揉他的肚臍部位,逗寶寶“咯咯”嬉笑。

6.隨時播放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舒適的音樂或歌曲給寶寶聽,父母可以伴隨著哼唱,不斷地給寶寶的大腦以良好的刺激,幫助他聽熟父母的聲音,建立起密切的早期親子關系。

對過于多動、吵鬧的嬰兒,在醫(yī)生明確診斷為沒有健康問題后,要適當地減少互動,切忌過多地愛撫,以免養(yǎng)成其任性的不良習氣。如果寶寶睡眠過長,或雖然醒來卻仍是迷迷糊糊的,要適時地弄醒孩子,設法刺激他的注意力。

最好的辦法是,對嬰兒的睡眠、進食、排便、體重、表情變化、發(fā)育程度、身體狀況等及時記錄,學會分析各方面的進展是否良好,以便隨時加以調整。

相關推薦

  • 美國父母如何贊揚孩子 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適度的贊美和表揚,能讓孩子保持非常好的心境和狀態(tài)。美國父母十分注重對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贊美和表揚,而且這已經是整個社會的一種風氣。 在餐館用餐,當五歲的邁克將自己盤中的食物吃得干干...
    2021-04-28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如何與孩子交流 育兒觀念:如何與孩子交流 孩子們已經進入中班下學期了,也變得越來越懂事了。家長們對孩子的關心也不再僅僅局限于“今天有沒有吃飯?”“有沒有喝水”等問題。他們開始關心起孩子在園的學習情況。 今天離園的時候...
    2020-10-13 閱讀全文
  • 如何與父母多交流作文集錦(5篇) 大家接觸到作文的頻率是很高的,通過寫作文我們可以記錄下重要的事情。由于思辨思維的能力不足,很多人都寫不好作文,一篇好作文切忌東拉西扯。我們怎樣才能讓自己寫好一篇作文呢?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如何與父母多交流作文”,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2022-08-26 閱讀全文
  • 美國父母如何教孩子認識社會 美國父母不溺愛兒女,從小就注重培養(yǎng)他們獨立生存的能力,他們認為孩子越能獨立處理問題就越安全。 認識社會 認識家庭住址及父母的姓名、單位。 父母在孩子開始懂事時就有意識地教他們識別自己家庭周圍的環(huán)境,以...
    2021-04-29 閱讀全文
  • 如何跟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孩子現在還沒有接觸社會,所以孩子的內心是非常單純的。孩子的內心世界是一個充滿五光十色,又非常善良心軟的世界。 不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爸爸媽媽現在很多都忙于工作和應酬,跟孩子相處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就...
    2021-05-20 閱讀全文

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適度的贊美和表揚,能讓孩子保持非常好的心境和狀態(tài)。美國父母十分注重對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贊美和表揚,而且這已經是整個社會的一種風氣。 在餐館用餐,當五歲的邁克將自己盤中的食物吃得干干...

2021-04-28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如何與孩子交流 孩子們已經進入中班下學期了,也變得越來越懂事了。家長們對孩子的關心也不再僅僅局限于“今天有沒有吃飯?”“有沒有喝水”等問題。他們開始關心起孩子在園的學習情況。 今天離園的時候...

2020-10-13 閱讀全文

大家接觸到作文的頻率是很高的,通過寫作文我們可以記錄下重要的事情。由于思辨思維的能力不足,很多人都寫不好作文,一篇好作文切忌東拉西扯。我們怎樣才能讓自己寫好一篇作文呢?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如何與父母多交流作文”,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2022-08-26 閱讀全文

美國父母不溺愛兒女,從小就注重培養(yǎng)他們獨立生存的能力,他們認為孩子越能獨立處理問題就越安全。 認識社會 認識家庭住址及父母的姓名、單位。 父母在孩子開始懂事時就有意識地教他們識別自己家庭周圍的環(huán)境,以...

2021-04-29 閱讀全文

孩子現在還沒有接觸社會,所以孩子的內心是非常單純的。孩子的內心世界是一個充滿五光十色,又非常善良心軟的世界。 不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爸爸媽媽現在很多都忙于工作和應酬,跟孩子相處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就...

2021-05-2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