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幼兒園注重愛的教育
發(fā)布時間:2021-04-25 愛的教育筆記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 愛的教育閱讀筆記英國幼兒園注重愛的教育
英國的教育在世界上首屈一指,這與他們幼兒教育打下的根基密不可分。
消滅“城鄉(xiāng)差別”
在訪問期間,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不論城鎮(zhèn)的孩子還是山區(qū)的孩子,他們都享受同樣的呵護和關愛。幼兒園不論大小,園內(nèi)配套設施齊全。給人第一印象是干凈整潔,環(huán)境優(yōu)美。盡管山區(qū)幼兒園的孩子較少,但他們也擁有城里的孩子一樣的游樂設備。另外,山區(qū)幼兒園的師資素質與城里相比,毫不遜色。她們都通過正規(guī)幼師教育并獲得幼師資格,且大多來自城市。所以山區(qū)的孩子成長水平與城里的孩子完全一樣,徹底消除了城鄉(xiāng)差別。政府鼓勵城里的幼師到山區(qū)工作,城里的幼師也愿意為山區(qū)的孩子工作。我問過好幾位老師,“你們?yōu)槭裁丛敢鈦砩絽^(qū)幼兒園工作?”她們的回答是:“為了這里的孩子能健康成長,我們愿意來幫助他們?!?/p>
能歌善舞的寶寶
復活節(jié)前,我隨大學唱詩班從格拉斯哥驅車北上蘇格蘭高地巡訪幼兒園,一路上我們參觀了市區(qū)幼兒園、城鎮(zhèn)幼兒園、鄉(xiāng)村幼兒園和人煙稀少的山區(qū)幼兒園。所到之處,都受到幼兒園師生的熱烈歡迎。唱詩班為幼兒園的小朋友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節(jié)目:一首首激情振奮的音樂,一個個精彩感人的故事,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游戲,使小朋友們陶醉在無限歡樂之中。當鑼鼓敲響,吉它彈起,風笛吹鳴,孩子們歡快地和大人們一起跳起熱情奔放的蘇格蘭民間舞蹈。那悠揚的歌聲,動人的舞姿,真讓人驚訝,這些孩子如何從小練就了能歌善舞的本領!他們可不是人們想像中中規(guī)中矩的小紳士小淑女!
認識“LOVE”
不論是哪個幼兒園,當你步入主廳或教室時,映入眼簾的是醒目大字“LOVE”(愛)。幾天來,我在幼兒園里所體會到最多的是愛的涵義。從孩子們說“對不起”、“我來幫你”、“非常感謝”、“我能做”、“我不介意”、“你碰疼了嗎”、“不要哭,我們愛你”、“華人、非洲人、印巴人,都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心被天真無邪的愛所感動。
我問一位老師,“孩子們怎能知道這么多的愛?”她告訴我:幼兒園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愛,我們就應給予他們最多的愛。不只是父母愛他們,老師愛他們,還有社區(qū)志愿者來愛他們,尤其是教會以各種方式來關愛他們。比如,教會的牧師常來看望他們,“唱詩班”來與他們一起唱歌跳舞,“少兒組”來與他們一同交流, “愛心組”來為他們準備野餐等等。孩子們在被愛的過程中學會了愛。幼兒園以愛為教育中心,從小就栽培孩子互愛的理念,鑄造孩子自信的人格,鍛煉孩子社交的技能。這為他們長大后具備互尊互愛、公正剛毅、溫和恩慈等優(yōu)良品格奠定了堅實基礎。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德國的幼兒教育注重人性化
德國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完美的系統(tǒng)著稱。可是對于兒童,嚴謹?shù)牡聡怂坪醵嗔诵捜?,他們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甚至于對于那些在常人眼里的“問題”兒童,他們也能找出孩子閃光的一面。
下面是2個兒童教育科研工作者考察德國時看到的德國教育片斷,也許能作為一個例證,幫助大家了解一種優(yōu)秀的文化背景和傳統(tǒng)是如何深入地滲入到教育各個環(huán)節(jié)的。
隨意進出的安靜角
在德國的幼兒園、小學和中學教室里,都有一個獨立的區(qū)域,稱為安靜角。
幼兒園的安靜角是半開放和安全的,里面有柔軟的墊子和抱枕,還有洋娃娃,3~6歲的孩子可以在里面翻跟頭,也可以在里面與洋娃娃相擁,滿足自己肌膚貼近的要求。
小學的安靜角傾向于封閉,一般三面是柜子,一面是布簾,里面有沙發(fā)、桌子和書籍。在上課期間,如果哪個孩子想獨處,可以自行進入這個區(qū)域,老師不會干涉他,但老師會格外關注這個學生,因為他的行為暴露了他心理上的需求。
我們曾經(jīng)與在安靜角獨處的學生聊天,他們的回答是———“只想一個人呆一會兒?!逼渌麑W生也是一副見怪不怪的表情。
這種制度讓我們感到非常新鮮。這種設計至少起到幫助孩子們積極面對自己的情緒和情感的作用,同時也給老師提供了可觀察的外部行為,為進一步的支持性幫助提供了可能。記得在一本關于德國大學精神的書中,提到了寂寞,作者認為德國大學的杰出成就與耐得寂寞有關系,而基礎教育安靜角的設計,其實已經(jīng)把對獨處的需求合理化了。獨處是精神的放飛,至少我是這樣理解的。
圣誕節(jié)的小馬
在一個特殊的小班里,10個可愛的孩子圍著一位老師上泥塑課。因為圣誕節(jié)馬上要來到了,老師正神采飛揚地給孩子講耶穌在馬槽里誕生的故事。桌面上擺滿了各種不同造型的小馬玩具,這堂課的主題就是用泥巴做一只小馬。一個可愛的金發(fā)小男孩吸引了我們,他專注地擺弄著泥巴,其他孩子的嬉戲一點也干擾不了他,完全沉醉于自我世界之中。我坐在他旁邊,靜靜地觀察他的制作過程:揉、搓、拍、捏……手法熟練且很有激情。這過程顯然使這個男孩快樂。半個小時過去了,小馬終于做好了,小男孩笑了,得意地舉起它,讓我給他的小馬拍照?!斑€有。”小男孩自言自語,又迅速地捏了一只像直升飛機般的翅膀安在小馬身上?!靶●R又會飛了!”我不由伸出大拇指,給小男孩一個無言的贊美。
課后,這個班級的老師告訴我,這些孩子都是不同類型的學習障礙兒童,經(jīng)過心理醫(yī)生的測試作出判斷后而組成這樣一個需要特殊輔導的班。這些孩子并無智力問題,他們甚至是智力超常的兒童,他們專注某樣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并表現(xiàn)出極大的學習興趣與天分,但面對不感興趣的事物,大腦便會出現(xiàn)一片空白,無法正常聽老師講課,德國教師稱這種現(xiàn)象為“黑箱現(xiàn)象”。
這種教學班除了有正常教學的老師以外,還配有專門的心理輔導老師。這些孩子經(jīng)過一到兩個學期有效的訓練后,百分之百都可以進入正常班級學習,而做圣誕小馬的那個金發(fā)小男孩便是一個很有繪畫天分的孩子。積極鼓勵孩子天分的張揚,而又采取措施極早糾正我們稱之為“偏科”的學習行為,這是德國教育中人性化感人的一面。
英國人對幼兒的教育
英國人對幼兒的教育
對于教育孩子,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方式。中國父母有的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嚴厲教育,不許孩子這樣,不許孩子那樣;而有的父母對孩子又過度溺愛,對于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應。那么怎樣教育孩子呢,我們不妨看看素有“紳士之國”的英國父母是怎么做的。
我們小時候父母總是以某個從來不出去亂跑的孩子作為榜樣來教育我們。要乖,要聽話,不搗蛋的孩子似乎更贏得父母的贊賞??墒窃谟?,父母們卻有意地“花錢”培養(yǎng)孩子頑皮。每個周末都會為孩子活動,不是到某個朋友家吃飯(往往是全家出動),就是去某個小朋友的生日派對,或者是去游泳、踢球??傊改负苌僮尯⒆哟粼诩依锟措娨?。
除此以外,英國父母的教育方式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借鑒。
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
有這樣一個真實故事,有個中國人到國外去做家教,當他想要按照國內(nèi)的做法準備教孩子識字的時,主人卻明確告訴他:只需帶孩子到附近的一個游樂場去玩就行。孩子的父親告訴他:“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p>
在環(huán)保游樂場,小男孩盡情地玩,而且還動手做各種環(huán)保工具,如環(huán)保餐具、環(huán)保包裝袋等,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地問很多專業(yè)的問題,而大人所要做的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保護小男孩的安全和回答他的提問。
教育筆記
我們想要孩子學知識懂道理,說教或者填鴨式的教學似乎已經(jīng)成為我們主要的教育手段。這樣做短期來看似乎長進很快,但枯燥無味的教學只會使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而玩樂是孩子的天性,陪玩這種家教方式,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很多做人的道理和有用的知識在這個寓教于樂過程中被孩子掌握。所以與其讓孩子正襟危坐地聽講,不如帶他出去走走或者玩玩游戲來得更有效。
英國式的興趣小組
英國爸媽推崇孩子多“向外走”參加活動,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區(qū)俱樂部中,父母都鼓勵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小組。這些興趣小組大多是免費的,而且沒有強制的教學計劃,參加這個小組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在玩樂中結識朋友,同時培養(yǎng)孩子在某一方面的興趣。
自由、獨立,娛樂為主是英式“興趣班”重要特點,孩子在這些興趣活動中有很大的自主性,父母也是全力支持。一些社區(qū)活動的表演會,興趣班的成果展等活動,父母都是鄭重其事地參與其中,因為英國父母認為,多活動的“頑皮”孩子更聰明!所以他們往往很樂意為孩子的頑皮活動“埋單”。
英國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紳士精神
英國父母注重培養(yǎng)孩子自我克制的忍耐力和對社會、對別人的責任心,提倡為社會服務和遵紀守法的精神,而這種紳士精神正是在和睦有序的家庭中自然培植起來的。
家庭教育始于餐桌
英國人特別重視在孩子幼兒時期拒絕讓他偏食、挑食。他們認定,餐桌上對孩子的遷就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放縱,不僅會影響孩子攝入全面、充分的營養(yǎng),而且還會使孩子養(yǎng)成任性、自私、難以接近等人見人厭的性格。
在英國家庭,稍大一些的孩子都樂于做一些在餐前擺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雜事。3歲以上的孩子進餐時如果不慎弄臟了桌面,父母會讓他向旁人道歉,并立即找來抹布令其自行清理。英國父母認為,這樣可以幫助幼兒學會關心他人和禮貌待人。
點評:英國家庭的餐桌教育,讓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了一律按規(guī)矩辦事的習慣,他要學會獨立行事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對周圍的任何人禮貌客氣。
服務他人的教育
有一次,在倫敦參觀展覽,記錄片的放映廳很小,而參觀的人比較多,椅子不夠用了。很多家長叫自己的孩子坐到地上去,以便空出椅子給更需要的人。其中有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賴在椅子上不起來。他的父母過去一再勸說,直到孩子坐到了地上為止。對孩子的這種教育方式在中國家庭中大概是不多見的。
還有一次,我到曼徹斯特一位電視制片人家里做客。他們帶著5歲的兒子到車站接我,一見面,男主人就把我的雙肩背包接過去,遞給了小兒子,說:“大衛(wèi),做個紳士。”于是,小小胖胖的孩子就一路拖著背包跟在我后面,讓我感到很不好意思。他父母倒是若無其事,在他們看來,他們的獨生子懂得給女客人拎包是很正常的,甚至是他們引以為自豪的。
點評:尼克松曾經(jīng)在回憶錄中說:“一個紳士就是要能夠時刻想到別人、幫助別人?!边@恰恰是英國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原則。
英國幼兒園進行計算機教育
計算機教育在英國幼兒園被稱為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通俗地來理解,就是讓幼兒熟悉了解現(xiàn)代通訊系統(tǒng),如應用較廣的計算機、電話、電視、錄音機、打印機、復印機等。在英國的國家課程中,計算機教育被法定為一門基礎課程并要求在英格蘭及威爾士的中小學中實施。
隨著國家課程在英國各地的推行,計算機教育如一股科技的春風吹遍英倫大地,不僅在中小學中得以廣泛的應用,而且也在幼兒園中普及開來。教師和家長不僅將計算機視為一種方便快捷的工具,而且也將其的掌握視為幼兒必備的一種生存技能。幾乎每個幼兒班上都配有一臺計算機,并有與機型配套的學習軟件。幼兒可以自由地上機操作。 許多學校(附設有幼兒園)的指南手冊上也將計算機教育列為學校最優(yōu)先考慮的工作,并提出具體目標,如學校本年度準備增加多少臺計算機,都是什么品牌的(在英國幼兒園使用最多的品牌是Apple、Acorn、BBc、Computer),多少學習軟件,以及學習軟件如何分配等。
計算機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為了促進幼兒信息技術能力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能力是指幼兒能有效地使用信息技術的工具和資源分析、處理和顯示信息,以及能使用信息技術來設計、測量和控制事物。具體來講,計算機教育有三方面目標:
1、為幼兒創(chuàng)設信息技術活動的機會
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能操作各種不同形式的信息技術的設備和軟件。比如提供不同品牌的計算機讓幼兒來自由操作,以增加幼兒學習計算機的自信心。交流和討論幼兒自身的信息技術的經(jīng)驗;觀察探索計算機系統(tǒng)和控制技術在日常生活、社會生活中的應用;讓幼兒能使用計算機探索和處理在其他各科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2、發(fā)展幼兒交流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讓幼兒理解信息是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存在的??勺層變翰捎貌煌姆绞絹斫涣魉麄兊乃枷牖蛴^念,如運用書面的、圖表的、聲音的形式來進行交流。能熟練操縱計算機來輸入信息、貯存信息、檢索信息、處理以及顯示信息。
3、發(fā)展幼兒控制與設計信息的能力
使幼兒認識到控制是機器系統(tǒng)、生命系統(tǒng)和社會系統(tǒng)的共同屬性,控制無所不在。讓幼兒發(fā)出直接的信號或指令看能產(chǎn)生哪些不同的結果,讓幼兒描述他們的行為所導致的不同結果。讓幼兒使用計算機模擬一些實驗,這些實驗是成人早有結論的,但對幼兒來說卻是需要學習的新的知識與經(jīng)驗。通過電腦模擬實驗使幼兒了解自然界的一些規(guī)律。
英國幼兒園計算機軟件的內(nèi)容,既有娛樂性較強的娛樂性軟件,也有適合各科教學或與各科教學相關聯(lián)的教育軟件。計算機不但會教幼兒英文、數(shù)學、科學,還能帶幼兒唱歌、畫畫、下棋、走迷宮。娛樂性較強的軟件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幼兒學習計算機的興趣,通過多媒體的介入,如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使幼兒輕松愉快的學習,增長才智。 計算機教育的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游戲法,也就是說計算機教育是從游戲開始的。
比如幼兒書寫單詞時,常把字母寫錯或寫反,如有計算機幫助就可以克服這樣的錯誤。因為只要一寫錯字母,計算機畫面上的小寵物就會說“你寫錯了”,接著還會告訴幼兒正確的寫法。
再比如認識形狀的軟件,它有多種設計內(nèi)容,可以是屏幕上一邊顯示某一形狀,另一邊要求幼兒通過操作鍵盤畫出同樣的圖形;也可以是屏幕上顯示某一美麗的幾何圖形,讓幼兒操作鼠標來確認不同的形狀,并數(shù)出每一形狀的數(shù)量。
再如讓幼兒學習不同物品的制作材料,屏幕上可顯示一把木制小椅子,一個玻璃杯,一件雨衣,另有木制品、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的英文字樣,幼兒通過操作將他們對應起來。做錯了,會有提示或充滿趣味的小小懲罰;做對了,會有相應的獎勵機制。
計算機屏幕上的每樣東西都有夢幻般的吸引力,都具有“多媒體”的特點,如花兒會開、鈴兒會響、公雞會叫、猴子會蕩秋千、生日蛋糕會唱歌,還會有卡通人物伴舞等。
幼兒通過玩不同的教育游戲,掌握了不同品牌機的性能。
法國教育的著重點放在幼兒的感性教育上
法國教育的著重點放在幼兒的感性教育上
法國幼兒教育的著重點放在幼兒的感性教育上,培養(yǎng)出眾多的藝術家和科學家。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教育是成功的。他們首先是尊重幼兒,在這個基礎上培養(yǎng)孩子的感性認識。
尊重幼兒人格
孩子犯了錯誤,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先指責孩子。但是在法國,大部分父母總是先問事情原因,問問孩子當時是什么樣的想法,對孩子就像對大人一樣。聽完孩子講的事情經(jīng)過,父母才開始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樣就可以在孩子和父母之間形成一個互相信賴的關系,接下來即使是父母指責孩子,孩子也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對剛過1周歲的孩子他們也采取對話的方式進行教育。法國家長很善于通過對話使孩子明白自己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然后主動地去做。他們從來不逼孩子做這個做那個,或者應該這樣做應該那樣做。他們明白讓孩子理解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這意味著他們把孩子當作是一個完整的人,尊重孩子的人格。
培養(yǎng)孩子的個性和獨立能力
如果家里有客人,法國的孩子都會回到自己的房間。他們清楚地知道那是自己的空間,在自己的空間里自己是自由的。他們怎么裝飾自己的房間,怎么玩兒,都是自己說了算。這是為了培養(yǎng)他們的自由和個性。法國的父母們認為,讓孩子們明白自我獨立是十分重要的,他們認為這是人性教育的基礎。家長經(jīng)常和孩子一起旅行,通過對文化藝術的親身體驗來感受生活。遇到困難的情況,他們不是無條件地為孩子排除困難,而是讓孩子們自己面對困難,想辦法自己解決,從而提高孩子的判斷能力和獨立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使孩子明確自己的想法,父母們不惜辛苦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使他們看得更多聽得更多的條件,從而增加他們的感性認識。他們認為培養(yǎng)孩子的判斷力和獨立性比什么都重要。
有創(chuàng)意性的感性教育
法國被稱作是熱愛藝術的國家,他們的幼兒教育都是圍繞著感性教育,教育的重點放在對孩子進行音樂美術指導上,法國所有的幼兒園都把美術教育看成是教育的根本。幼兒園全部課程的80%以上都和美術教育有關。不僅如此,在一般人的家庭里,比起其他的玩具更多的是手工制作用的材料。為了使孩子們隨手就可以畫畫,墻上貼有很多可以繪畫的紙張或者是在家里到處都是繪畫用的工具。法國的孩子們對建筑物或者是對音樂和美術的認識相比起其他國家的孩子更早熟,他們看見一幅畫,就能談到其配色、素材、明暗、構圖等等,能夠說出對畫的感想。
法國的幼兒園很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意性,他們重視培養(yǎng)孩子把感覺到的和看到過的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所以,他們更重視參觀和旅行之后的活動。這樣的原則在文學教育方面也是一樣的,他們讓孩子把所讀到的畫出來。在地理、音樂等其他的科目中,也盡可能地使孩子們通過聯(lián)想找到感覺,創(chuàng)造出只是自己獨有的個性,培養(yǎng)了孩子們對藝術的熱愛。這就是他們進行的感性教育。在這其中父母的作用是,比孩子先走一步,在前面拉一把,再站在孩子的后面推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