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國外: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發(fā)布時間:2021-04-24 教育孩子筆記 怎樣教育孩子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有位老教師,在談到赴澳大利亞見聞時說,澳大利亞的家長們蹲著和孩子說話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澳大利亞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能促使孩子意識到自己與成年人是平等的,有利于從小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尊和自主的人格,

老教師第一次見到這種情景是在朋友家。一個周末,朋友請了一對青年夫婦和孩子來家里吃晚飯,當這個兩歲多的孩子吃飽了要下地去玩時,孩子的媽媽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當時,老教師以為這是這位媽媽特有的教育方式,因此并未多問。又一個周末,當學校的一位秘書丘蒂請老教師共度周末時,他再次見到了這一情景。

丘蒂有一對可愛的兒女,當他們一同去超市時,4歲的兒子因為姐姐先坐進汽車而不高興了。丘蒂在車門口蹲下,兩只手握住兒子的雙手,臉對臉地正視著他,誠懇地說:“羅艾姆,誰先坐進汽車并不重要,對嗎?”羅艾姆看著媽媽會意地點點頭,鉆進汽車并挨著姐姐坐下了。

第二天,丘蒂又帶孩子們?nèi)ス珗@玩,羅艾姆和姐姐跑跑跳跳到湖邊去看戲水的鴨群時,不小心絆了一跤,眼淚在他的大眼睛里滾動著,馬上要流出來了。這時,丘蒂又很自然地蹲下來,親切地對兒子說:“你已經(jīng)不是小寶寶了,是不是?你是個大男孩了,絆一下沒關(guān)系的,對嗎?”這時,老教師也學著在一旁蹲下來,面對著羅艾姆說:“是的,你是個大男孩了,對嗎?”孩子一下子就收住了眼淚,玩去了。

隨后,老教師禁不住與丘蒂談起了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丘蒂說:“在我小的時候,我的父母就是這樣同我們說話的。我們認為,孩子也是人,也是獨立的人,因為他們比我們矮一些,我們就應(yīng)該蹲下來和他們說話……”她這一番話道出了中澳家教最根本的差異點:是否把孩子看成獨立的人,是否尊重孩子的個性?

家長蹲下來與孩子在同一個高度上談話,與孩子臉對臉、目光對視著談話,體現(xiàn)了家長對孩子的尊重,體現(xiàn)了成人對孩子的事情或問題認真又親切的態(tài)度。同時,家長可以輕聲細語地耐心說服教育,而不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更用不著大聲呵斥。

澳大利亞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能幫助孩子正視和反思自己的問題或缺點,也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樂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氛圍,而不至于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影響教育效果。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教師心得: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是個一直討論的話題,怎樣蹲下來呢?不是在位置上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而是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感受到孩子的想法,探觸孩子的世界。

案例:在進餐前,我組織幼兒聽錄音故事。沒過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竊竊私語。稍稍維持秩序,情況有所改變,但過不了兩分鐘.他們又開始熱鬧起來了。

這時,我特別惱火,不明白為什么這么好聽的配樂故事孩子們卻不喜歡聽,不明白為什么孩子們坐在一塊兒總有說不完的話。為了讓孩子們安靜下來聽故事,我決定教育一下幾個比較“鬧”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我環(huán)視了一下,看見較遠的那組孩子居然手拉手說說笑笑的,我便徑直朝他們走了過去。當我走近時,孩子們的笑臉凝固了,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是一張張惶恐、膽怯的臉.一副準備受罰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們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開心,便什么話都沒說,在那組找了個空位子坐下來。一坐下來.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原來我班的錄音機有點小問題,播放時聲音很輕,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聽不清楚錄音機里講的是什么,于是他們干脆自己玩起來了。了解了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我釋然了。向孩子道歉之后,我輕輕的放大錄音機的聲音,隨后又坐到孩子的位置,聽一聽聲音是否合適,問一問旁邊的小朋友,這樣能聽到嗎?回答是肯定的。

專家意見:還好,還好!還好幼教工作者沒有簡單的處理,沒有因為孩子不配合老師“聽錄音故事”而去“教育一下幾個比較鬧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而是“找了個空位子坐下來”聽孩子說話,正確的處理好事情。

不要想當然,主觀上否定孩子,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為是有原因的,如果老師僅憑主觀判斷,往往會誤解孩子。第二、老師或許會出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還要鼓勵孩子們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換一換位置,站在孩子的位置聆聽孩子的聲音或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

總結(jié):蹲下來聽孩子說話,也許,我們就可以看到很多我們想不到的事情,有我們意想不到的收獲。家長朋友、幼教老師,真的有幾個做到了“蹲下來聽孩子說話”,認真聽取孩子似乎荒謬、匪夷所思、異想天開的言語?我們太想當然了,我們總以主觀上的判斷去看待孩子的世界,從明天開始,我們一起聽聽孩子的聲音,用耳朵、用心,讓我們成為孩子心靈的朋友。

父母多蹲下來和孩子平視


在和兩歲左右的孩子打交道時,父母最好能蹲下身子和他平視,并用他的語言與之溝通,所取得的效果常能出乎意外。研究發(fā)現(xiàn),安靜的、善解人意的孩子對情感指數(shù)要求要比容易暴怒的孩子低。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這個方法需要反復操練,才能使孩子很快從瘋狂的狀態(tài)中回轉(zhuǎn)過來。

小孩多用右腦生活

醫(yī)學研究顯示,成人慣用左腦解決問題和進行語言表達,而孩子更多的是用右腦生活,因為他們的大腦還沒有發(fā)育成熟,這就意味著他們可以完成右腦的“看”和“認識事物”的任務(wù),卻無法完成左腦的用“語言表達感受”的任務(wù)。所以,他們越生氣,左腦反而關(guān)閉,只能原始地用本能表達:哭泣、踢打、尖叫等。由此產(chǎn)生的結(jié)果是,父母盡管努力地用坦誠的態(tài)度對待他,也無濟于事。因為他根本聽不到父母在說什么。任何耐心和溫柔的勸誡也無法在他的大腦里留下痕跡。

提示:如果父母能學會使用孩子語言,必要時與孩子一起喊叫、抗議等,孩子會更能理解,這樣父母就和孩子之間有了可以共同溝通的解碼器了。

用孩子語言來應(yīng)對

2歲的孩子很矮小,也很脆弱,又不太會說話,只有讓這般大的孩子知道父母能明白他要干什么,才能夠得到他的信任。而要想做到這樣,父母就應(yīng)該把孩子語言作為第二語言來學習。這是很考驗媽媽能力的一個技巧:從聲音、面部表情以及肢體語言都必須跟孩子當時情緒的激烈程度相匹配。當孩子意識到父母能理解他的感受,那么眼淚和尖叫就會在幾秒鐘內(nèi)停止。一旦他能平靜下來,就可以開始解決問題了,如從小火車上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解釋為何晚飯前不能再吃零食了,告訴他不能搶別人的玩具等等。

提示:如果孩子很生氣,那么父母表現(xiàn)出的生氣程度只要掌握在他的1/3就夠了。千萬不要和孩子一樣扭曲面孔、攥緊拳頭,甚至做出揮拳要打的樣子,這是很不妥的。因為蹣跚學步的孩子右腦非常發(fā)達,對非語言的行為有很強的理解力,如果父母反應(yīng)過度,就可能刺激他。所以還是蹲下身子,用最簡單的語言對他喊:“你太激動了!”并大聲地重復5~6遍就可以了。子君

鏈接:

其他應(yīng)對方法

表揚:每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就在他的小手背上或者衣服上貼一個小貼畫,每天晚上睡覺前數(shù)一數(shù)貼畫的數(shù)量;或是讓孩子在無意中聽到媽媽對他的表揚,其效果要比直接對他的表揚要增強5倍??偰馨l(fā)現(xiàn)孩子好的表現(xiàn)并及時表揚,就能避免孩子出現(xiàn)異常行為。

裝傻:如果父母偶爾表現(xiàn)得比較愚笨,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很聰明。當孩子自我感覺口良好的時候,他就會很自然地更加合作。譬如和孩子摔跤,可以讓孩子輕易地把你摔倒在地,然后乞求他給你一樣他的寶貝東西,這件東西孩子肯定不想給你。可能這時他只能以笑來應(yīng)對你。

請父母蹲下來與孩子講話


一位訪澳歸來的老教師,談到赴澳見聞時說:澳大利亞的家長蹲著和孩子說話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第一次見到這種情景,是在朋友家。一個周末,他們請了一對青年夫婦和孩子來吃晚飯,當這個兩歲多的孩子吃飽了,要下地去玩時,這位家長蹲下來對小孩子說話。當時,他感到很驚訝,以為這是這位媽媽特有的教育方式而未再多問。又一個周末,當學校的一位秘書逑蒂請我住到她家,去共度兩天周末時,我又一次見到這動人的情景。

逑蒂有一對可愛的兒女,當我們一同去超級市場時,四歲的兒子因為姐姐先坐進汽車而不高興了。逑蒂在車門口蹲下,兩只手握住兒子雙手、臉對臉地、目光正視著孩子,誠懇地說:“羅艾姆,誰先坐進汽車并不重要,對嗎?”羅艾姆看著媽媽會意地點點頭,鉆進了汽車并挨著姐姐坐下了。

第二天上午,我們和孩子們?nèi)ス珗@玩,羅艾姆和姐姐跑跑跳跳,到湖邊去看戲水的鴨群時,不小心絆了一跤,眼淚在他的大眼睛里滾動著,馬上要流出來了。這時,逑蒂又很自然地蹲下來,親切地對兒子說:“你已經(jīng)不是小寶寶了,是不是?你是個大男孩兒,絆一下沒關(guān)系的,對嗎?”這時,我也學著在一旁蹲下來,面對著羅艾姆說:“是的,你是個大男孩了,對嗎?”孩子一下子就收住了眼淚,自豪地玩去了。

這時,我禁不住同逑蒂談起了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她說:“在我小的時候,我的父母就是這樣同我們說話的。我們認為,孩子也是人,也是獨立的人,只因為他們比我們矮一些,我們就應(yīng)該蹲下來同他們說話……”

澳大利亞母親的言語和行為使人想到:家長蹲下來同孩子在同一個高度上談話,同孩子臉對臉、目光對視著談話,體現(xiàn)了家長對孩子的尊重,體現(xiàn)了成人對小孩子的事情或問題認真又親切的態(tài)度。同時,家長可以輕聲細語地耐心說服教育,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更用不著大聲呵斥。

采用這樣的教育方式,能促使孩子意識到自己同成年人是平等的、受到尊重的人,有利于從小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尊的人格;采用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幫助孩子認真對待自己的問題或缺點;它也為孩子創(chuàng)造了樂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而不是使孩子聽而不聞或產(chǎn)生逆反心理。

我想,這是一種很具體的教育方法,卻體現(xiàn)了如何看待子女同父母的關(guān)系的教育觀念,也從一個側(cè)面體現(xiàn)著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

如果我們總是站著面對孩子,我們與孩子的距離,就不僅是身高上的幾十厘米,而是一代人與一代人之間的距離,是一顆心與一顆心之間不能溝通的距離。蹲下來,傾聽,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關(guān)心與理解,是兒童能夠接受的一種愛護;蹲下來,傾聽,兒童離我們的距離就會縮短;蹲下來,傾聽,是我們關(guān)心兒童內(nèi)心世界的一種方式;蹲下來,傾聽,營造出來的是一種民主、和諧的相互尊重的成人與兒童的關(guān)系,再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了。

教育反思: 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附教育孩子十大戒律)


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父母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不但拉近了與孩子的物理距離,更拉近了與孩子的心理距離。它體現(xiàn)了父母對孩子民主、平等的態(tài)度和對孩子的尊重,從而使孩子更愿意聽從父母的教誨,接受父母的忠告。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

這是一位媽媽的博客,我昨天從網(wǎng)上看到,感觸很深,希望家長們認真的思考,她的文章是這樣寫的:

那天在博友“月之雨”的博客《花開好了》留言,表達了一個觀點:“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今天回訪,沒想到留言引起了博友們的認同。

面對孩子“那么多莫名其妙的不聽話、頑皮倔強、任性胡鬧的舉動,任憑大人怎樣威逼利誘,他就只是哭著發(fā)泄情緒?!薄霸轮辍痹凇痘ㄩ_好了》中反思自己:“為什么我們就是不能理解他尊重他順從他呢?”我的留言就是針對這句話說的。

我留言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包括你我。

今天(應(yīng)該是昨天了)路過一家幼兒園,看到門口一幅很大的畫,畫上面是一群可愛的孩子們和一句標題式的話:讓我們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是的,我們?yōu)槭裁床荒芏紫聛砗秃⒆颖3制降饶???/p>

讓我沒想到的是,我的這個留言竟然引起了讀她博客的博友的關(guān)注。

博友“潯陽故人”留言說:“蹲下來,你看到的世界和孩子一樣。孩子大了,回過頭看她的成長過程,有時會有很多遺憾。所以,趁孩子還小,和他(她)再經(jīng)歷一次成長,真美?!?/p>

博友“清水淡墨”也感慨:“讓我們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是的,我們?yōu)槭裁床荒芏紫聛砗秃⒆颖3制降饶???/p>

博友謝貴芳留言更是直接,像是做錯了的家長接受了一場“教育”:“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記在心了?!?/p>

上周五下午接孩子放學時,我在學校門口聽到一些等還沒下課的孩子家長談?wù)撝约旱暮⒆?,?nèi)容幾乎都是責備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不聽話怎么怎么難于管教。

對她們的責備和感慨,我也心有同感?,F(xiàn)在的孩子,確實“難于管教”了。我常常想,我們也都是一步一步從孩子走過來的,父母當年也是不是遇到過這樣的難題?也是不是發(fā)出過這樣的感慨?而今,我們面對自己的孩子,問題究竟出現(xiàn)在哪了呢?

那天路過幼兒園看到這個標語的時候,讓我頓然想起了曾經(jīng)看過的一個小故事。故事的大致內(nèi)容是:

圣誕節(jié)的晚上,一個母親帶著5歲的女兒參加派對。熱鬧的場面,豐富的美食,盛開的鮮花……母親興高采烈地和朋友們打著招呼,她以為女兒也會和她一樣開心。然而,讓她沒想到的是,女兒竟突然坐到地上大哭起來,鞋子也甩掉了。

尷尬的母親氣憤地把女兒從地上拉起來,一陣訓斥之后,她蹲下來給孩子穿鞋子。在蹲下來的那一剎那,母親驚呆了:她的眼前晃動著的全是大人的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剛才看到的笑臉、美食和鮮花。

她明白了女兒為什么不高興,她蹲下來的高度正是女兒的身高。

這個故事的題目就叫《蹲下來和孩子講話》。

博客寫到這里時,我后悔了,后悔自己初為人父時為什么沒有想起這個故事,讓自己的感悟遲到了12年,讓我站著面對了孩子12年。如今,兒子已經(jīng)差不多長到我肩膀高了,再有幾十厘米就和我一樣高了。

這個時候我才明白過來,我們的孩子難于“管教”,是“自恃成人”的我們與孩子之間產(chǎn)生了距離——不僅僅是幾十厘米的身高上的距離,而是成人和孩子之間兩個世界的距離,是一代人與另一代人之間隔著歲月的距離,是一顆心與另一顆心不能“溝通”的距離。

如果我們能在孩子面前蹲下來,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關(guān)心與理解,是一種呵護和尊重;如果我們能在孩子面前蹲下來,我們與孩子的距離就會縮短,就會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如果我們能在孩子面前蹲下來,就能建立起一種民主和諧的、相互尊重的成人與孩子的關(guān)系。

是的,家是孩子的殿堂,這里有愛與歡樂,是他們成長的樂園,也是他們走向社會、開始獨立生活的集訓營。讓他們帶著一顆被理解、被尊重的心,開始他們自己的人生之旅,就等于帶上了一縷生命的陽光,照亮自己,也溫暖他人。

“請蹲下來和我們的孩子說話”,讓我們以孩子的視角去“欣賞”你認為幼稚的他們的世界,才能從內(nèi)心真實地感受他們成長中的快樂。

“請蹲下來和我們的孩子說話”,讓我們從孩子的思維去“理解”你不能接受的他們的愛好,才能不讓孩子處在被“控制”的悲哀中。

“蹲下來和你的孩子孩子說話”,你做到了嗎?

教育孩子十大戒律

1.不要把小孩子當成大人來要求,把大孩子當成小孩子來管束;

2.不要把“聽話”作為好孩子的唯一標準,給“調(diào)皮”貼上壞孩子的標簽;

3.不要為孩子包辦一切,讓孩子失去長大的機會;

4.不要把父母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學不會為自己的選擇而負責;

5.不要強化孩子的缺點,拿自己孩子的弱點和別的孩子的優(yōu)點比較;

6.不要當眾羞辱孩子,對孩子施以語言的暴力;

7.不要對孩子百依百順,讓孩子受不得半點委屈;

8.不要讓課業(yè)負擔充斥孩子的所有時間和空間,把考出高分當成孩子的唯一生活目標;

9.不要捂上孩子的眼睛和嘴巴,讓孩子這也不許看,那也不許說;

10.不要捆上孩子的腳和手,讓孩子這兒也不許去,那兒也不許摸。

蹲下來聆聽孩子


“蹲下來聆聽孩子”,這雖然是簡單的一句話,但在教師和家長中卻甚少踐行者。蹲下來,不僅是一種姿態(tài),更是一種教育藝術(shù)。

孩子身材矮小,如果教師、家長與孩子對話時保持一種站立的姿態(tài),會給孩子一種面對強勢的心理壓力,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蹲下來,你會更好地傾聽孩子的話語,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與孩子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關(guān)系。在民主平等的氛圍里,孩子敢于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勇于對師者、文本提出質(zhì)疑。他們不懾于教師、家長的威嚴,不囿于教師、家長的權(quán)威,創(chuàng)新的火花在這里迸發(fā),簇新的思想在這里閃現(xiàn)?!岸紫聛眈雎牶⒆印?,應(yīng)成為師者、家長的永恒追求及執(zhí)著踐行的目標。

激賞的話語人人愿聽,聽不厭煩。孩子亦然。生活在賞識環(huán)境中的孩子,猶如沐浴在陽光中,他的心情時刻是陽光的;猶如得到了春雨的滋潤,他的學習是熱情的,思想是鮮活的,活動是充滿創(chuàng)造的。領(lǐng)悟了賞識教育的益處,“你真棒!”“你真聰明!”等賞識話語成了我送給孩子的一束束鮮花,一滴滴甘露,營養(yǎng)著他的大腦,潤澤著他的心緒。

為人師者,在聆聽中,在賞識下,在反思里,在期待間,亦是杏壇人生的一大快事;傾聽孩子成長的拔節(jié)聲,目睹孩子漸長的硬身板,諦聽孩子悅耳的歌聲,審視孩子行走的足跡,當是生命詩意。

相關(guān)推薦

  • 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我們幼兒園每月都會組織教師聽課,很多老師上課時緊張極了,一向擅長言語的我講了一個語言故事《給媽媽的媽媽送甜蜜》,主要想教會幼兒用擁抱的方式表達喜愛之情,故事末尾,為了增大幼兒的積極性,我突然站到良良的...
    2020-12-07 閱讀全文
  •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后感 人一生的進步都是和書籍的閱讀相伴隨的,作者在作品中的描述方式值得我們借鑒與學習。應(yīng)該從哪個角度寫讀后感?接下來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整理的是“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后感”。...
    2024-07-06 閱讀全文
  • 是否要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育兒專家說為了更了解孩子,從孩子的視角看世界,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我想問,專家,您蹲下來了嗎?我還想問,看了專家的教導,為父為母的你,蹲下來了嗎? 我蹲下來了。 倒不是因為聽了...
    2020-11-23 閱讀全文
  • 蹲下來與孩子說話 導讀:不少父母望子成龍心切,不顧孩子的性格、氣質(zhì)和興趣,以自身眼光給他們設(shè)計成才之路,以為只要舍得投資,自小培養(yǎng),孩子就會飛黃騰達。結(jié)果往往事與愿違。 心理學家認為,父母與孩子說話時蹲下身子,會讓孩子...
    2021-09-01 閱讀全文
  • 教師心得: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是個一直討論的話題,怎樣蹲下來呢?不是在位置上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而是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感受到孩子的想法,探觸孩子的世界。 案例:在進餐前,我組織幼兒聽錄音故事。沒過多久,后...
    2021-04-07 閱讀全文

我們幼兒園每月都會組織教師聽課,很多老師上課時緊張極了,一向擅長言語的我講了一個語言故事《給媽媽的媽媽送甜蜜》,主要想教會幼兒用擁抱的方式表達喜愛之情,故事末尾,為了增大幼兒的積極性,我突然站到良良的...

2020-12-07 閱讀全文

人一生的進步都是和書籍的閱讀相伴隨的,作者在作品中的描述方式值得我們借鑒與學習。應(yīng)該從哪個角度寫讀后感?接下來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整理的是“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后感”。...

2024-07-06 閱讀全文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育兒專家說為了更了解孩子,從孩子的視角看世界,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我想問,專家,您蹲下來了嗎?我還想問,看了專家的教導,為父為母的你,蹲下來了嗎? 我蹲下來了。 倒不是因為聽了...

2020-11-23 閱讀全文

導讀:不少父母望子成龍心切,不顧孩子的性格、氣質(zhì)和興趣,以自身眼光給他們設(shè)計成才之路,以為只要舍得投資,自小培養(yǎng),孩子就會飛黃騰達。結(jié)果往往事與愿違。 心理學家認為,父母與孩子說話時蹲下身子,會讓孩子...

2021-09-01 閱讀全文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是個一直討論的話題,怎樣蹲下來呢?不是在位置上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而是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感受到孩子的想法,探觸孩子的世界。 案例:在進餐前,我組織幼兒聽錄音故事。沒過多久,后...

2021-04-0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