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國外父母怎樣教孩子自立

發(fā)布時間:2021-04-20 怎樣教育孩子 感恩父母活動總結 小人國的故事

在發(fā)達國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視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

在美國,家庭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fā)點的。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讓孩子自己動手修理、裝配腳踏車,到外邊參加勞動。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謀生路。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

在瑞士,父母從小就著力培養(yǎng)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歲的姑娘,從初中一畢業(yè)就去一家有教養(yǎng)的人家當一年左右的女傭人,上午勞動,下午上學。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鍛煉勞動能力,尋求獨立謀生之道;另一方面還有利于學習語言。因為瑞士有講德語的地區(qū),也有講法語的地區(qū),所以一個語言地區(qū)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個語言地區(qū)的人家當傭人。其中也有相當多的人還要到英國學習英語,辦法同樣是邊當傭人邊學習語言。掌握了三門語言后,就去辦事處、銀行或商店就職。長期依靠父母過寄生生活的人,被認為是沒有出息或可恥的。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么小的孩子,都要無一例外地背一個小背包。要問為什么?父母說:“這是他們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來背。”上學以后,許多學生都要在課余時間,在外邊參加勞動掙錢。大學生中勤工儉學的非常普遍,就連有錢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們靠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照顧老人,做家庭教師等掙自己的學費?!網ww.ZY185.cOm 范文資源網】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父母怎樣教育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大家都知道早教的重要性,有些孩子相當頑皮,那么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孩子習慣,如何教育兒童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呢?

孩子如何教育,有以下幾個要點:

1、稱贊法。

兒童教育專家過去堅持認為,在兒童教育方面不存在過分表揚的說法。如果你三歲的孩子向你展示了一幅他手繪的圖畫,你完全可以給他打個滿分,告訴他這幅畫簡直棒極了。如果這幅畫并不是他最出色的一張,你至少可以找出某個角度說一些鼓勵的話:這種藍色選擇的非常好。

這樣孩子聽完會有一種動力和表現(xiàn)欲望。他會想下次表現(xiàn)的更加好。

2、批評會扼殺孩子的自信心。

兒童教育專家過去認為,批評會打擊孩子培養(yǎng)起來的自信心。他們總是告訴父母:“如果你找不出任何鼓勵的話,你最好就什么也別說?!痹谟啄陼r期受過父母嚴厲斥責的人,在為人父母后更愿意接受這樣的建議。但是最新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傷人自尊的批評與充滿愛心的實話之間存在巨大差別。

新方法:用誠懇、關心的態(tài)度告訴孩子實情。

如果五歲的孩子把他寫給奶奶的致謝信交給你看,你發(fā)現(xiàn)信上的字非常潦草,你不應該只說:“這是什么呀?拿回去重寫一遍?!蹦憧梢晕竦馗嬖V他:“這上面的字不是你寫的最好看的字。我見過你寫的更漂亮的字。為什么不寫一張更漂亮的呢?”通過實事求是的評價,你可以贏得孩子對你的信任。用委婉的方式表達出實際情況能夠鼓勵孩子在做事時盡更大的努力。

3、傳統(tǒng)方法: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增強他們的自我意識。

這一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根據(jù)是:當你讓孩子自己講述他生活中發(fā)生的點點滴滴時,他會為自己獨立做決定而感到信心備增。這并非完全正確,因為這樣做容易使孩子得意忘形。許多父母現(xiàn)在不得不耐心聆聽孩子細數(shù)身邊發(fā)生的每一件瑣事

父母怎樣引導孩子學好外語?


記得樂樂剛學說話的時候,姥爺偶爾教他幾個單詞:“door”“water”“pen”。那時我們只覺得孩子說得好玩,大人聽了很有成就感。后來,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忘記了這件事。當我在孩子3歲時看到《寶貝比我強》這本書的時候,立刻買下,在很短的時間里讀完,并開始在孩子身上應用。

說英文期間,孩子有過反感的情況,他甚至會說:“我們是中國人,說中文,不說英文?!蔽乙步洺0炎⒁饬Ψ旁谒挠螒蛏匣蛘咚x的書的內容上,忘了說英文。但這沒關系,他不想說的時候,我就不說,第二天再說。如果我忘了說,等我想起來了就趕緊說幾句。

說的內容都是結合孩子日常生活的。像“小便”“晚霞”這種詞,以及他4歲學畫畫涉及的顏色,如“土黃”“藤黃”,我以前不會,但沒關系,我可以查字典、查金山詞霸,邊學邊教。為此,孩子也知道了查字典、到詞霸網站查單詞的事。有一次,我沒有查字典就說出來了,他驚訝地問:“你怎么沒查字典?”我笑笑說:“我以前學的,記在腦子里了,想用的時候就出來了?!?/p>

讀書的時候也可以經常“冒”單詞,主要說一些主題字。一開始,我沒有注意到讀英文書的方法,總是說很多的英文句子,結果孩子很反感:“我聽不懂,說中文,看中文的書?!焙髞?,我意識到要保護孩子讀書的興趣,即使不讀英文故事書,讀中文故事書的時候也“冒”單詞,以不影響孩子理解故事內容為前提,一點一點地增加。

兩年下來,他已經能夠接納英文了,偶爾和我還會產生簡短的英文對話。一次,我請他給我接水喝:“Ineedwater.(我想喝水。)”樂樂問我:“為什么說I,不說me?”正在另一個房間的爸爸(爸爸食品)聽到這樣的問話,非常欣喜,就遠遠地說:“me是賓語。”因為離得遠,孩子沒有聽清:“什么?”

我想,這么小的孩子如何能夠理解爸爸的這種解釋呢,還得解釋什么是賓語??墒沁@個時候不解釋簡直就錯失良機呀,我趕緊想了想,說:“如果是我發(fā)出的動作,就說I;如果是我接受這個動作,就說me?!蔽遗e了一個例子:

“Givemesomewater,please.”(請給我一些水。)

樂樂想了想,說:“如果說GiveIsomewater,別人就聽不懂了。”

最有趣的是,一次樂樂發(fā)燒,沒有胃口,姥爺買了小蛋糕。晚飯時,我拿出來想給樂樂吃。樂樂一看見飯桌上的蛋糕,眼睛變大了。

我說:“Happy看見cake,眼睛就big?!?Happy是我給他起的英文名。)

樂樂馬上說:“Happylookcake,眼睛怎么說?”

“Eye.”

“Happylookcake,eyebig.”

我意識到樂樂在造句呢,于是說:“Happylooksatcake,eyeschangebig.”并讓樂樂也說了一遍。后來想想,應該說turn這個詞更恰當。不過我不在意語法和詞匯的準確,關鍵是感覺和接納。

吃的時候,我自己也品嘗了一口:“Toosweet.”(太甜了。)樂樂舉著三個手指說:“Three(三個)sweet.”他以為我說的是:“Two(兩個)sweet.”

一個周日的下午,他在自己房間玩“過家家”,嘴里用英文不停地說著什么。當時我在收拾別的房間,沒有注意。等他說第二遍的時候,我立刻悄悄把錄音筆放在他的門外,給錄下來了,想以后作為鼓勵他學習英文的一個資源。

盡管不是每個媽媽都會像《寶貝比我強》的作者羅翔和湯崢嶸那樣,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雙語養(yǎng)育的環(huán)境,但是他們的那種精神是可以學習的。

盡管我的英語口語很“臭”,但是用來啟蒙孩子還是綽綽有余的。我的目的在于讓孩子對語言敏感,對英文感興趣。讓5歲的孩子把英文說得很多、很流暢,不是我真正的目的,這也不是我的強項,我何必自尋煩惱呢?

再者,我自己一貫的主張是,在孩子小時候接受新事物時,重點在于激發(fā)他的敏感和興趣,而不是掌握技巧和技能。

父母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在家庭中,孩子對于父母來說,是唯一的。對于孩子,父母傾注了所有的愛,寄予她們無限的希望。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苯逃煤⒆雨P系到孩子的一生一世。因而教育孩子,成為父母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的培養(yǎng),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同時也傾注了家長的一片愛心,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長的言傳身教,以及家長本人的個性特點,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和個性的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重視孩子健康成長,培養(yǎng)優(yōu)良習慣道德

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創(chuàng)建一個舒適、溫暖的家庭氛圍,是教育子女的第一步,使子女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培養(yǎng)子女的健康心理。

學習固然重要,孩子的心理健康更為重要。千萬不能讓孩子沾染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生活上,不要一味地攀比,穿名牌。要把這攀比的心理放在學習和成績上。今天,誰的成績好,我要努力的向他學習,勇于超越,這樣就有著你追我趕得學習氛圍。

孩子的道德品質是至關重要的,然而,要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品質,首先要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習慣”。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養(yǎng)成了壞習慣,就會使你受害終生;相反,養(yǎng)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會使你受益終生。因此,一個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靠偶爾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須經過長期的強化訓練逐步形成。這就需要我們同教師等多方面的力量聯(lián)合起來,共同督促,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不讓不良習慣有滋生的營地。

養(yǎng)成教育是培養(yǎng)好習慣的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我們知道:“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決定人生!”習慣的力量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習慣一旦形成之后,沒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難加以改變。許多人的習慣,終身也無法改變。

同時,作為父母自己的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其影響,所以我們要克服自己的不良習慣。教育孩子們尊老愛幼、尊師重德、誠實守信,培養(yǎng)他們樂于助人、關心集體、團結合作的精神。

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信,少份壓力多份輕松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為人父母的期望。但如果這種期望超過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變成孩子的負擔,就妨礙孩子的幸福健康成長。作為父母也不希望孩子為自己的期望而活著。讓孩子自由發(fā)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孩子面臨的學習壓力很大,父母不過分要求爭前幾名,但一定要求她制定目標,力求上進。考試成績和排名永遠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情。對于考試考好的時候,父母應該很高興地祝賀她,并叮囑她再接再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考試考砸的時候,不要一味地指責,鼓勵她,輔助她一起分析問題,及時改正,一般不外乎不懂和粗心。不懂,一定要讓她訂正,直至弄懂為止;粗心毛病只能經常督促。然后,粗心的毛病最重要的只能靠她自己去改正。

一次考試說明不了什么問題,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總有起起落落,適時地敲一下警鐘,告訴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更飽滿的狀態(tài)迎接下一次的挑戰(zhàn)!”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和父母都是孩子的領航員。在她不自覺的時候,我們應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檢查督促;在她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進行指導。同時,我們注重發(fā)現(xiàn)她的不足、特長和興趣,有針對性展開引導。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她成名成家,我們只希望在她今后的生活中因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體味生活的樂趣!

孩子的心是敏感的,灑下什么樣的種子就會開出什么的花果,就會有什么樣的收獲。因此,我真誠地希望家長們撒下的是美麗、善良、友愛的種子。讓美麗、善良、友愛的花開滿孩子的心田,不要讓“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變成孩子的壓力,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讓孩子輕輕松松學習,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

建立友好信任的關系,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生活美

和孩子成為朋友,播放她們喜歡的音樂,看她們喜歡的電視,聊她們喜歡的話題。尊重她們,聽她們的心聲,打開孩子們的心扉。讓她在校內發(fā)生的事情,愿意與自己分享,思想上沒有隔閡。

在學習之余,要注意讓孩子適當放松,周末晚上抽出一小時,與孩子一起散步、慢跑,并利用這一段時間,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經常與孩子談談心,隨時觀察其身心的變化,因為孩子已經十五六歲,正處在青春期、叛逆期。這一階段的孩子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對父母言聽計從,對我們家長說的話,會嫌嘮叨、感到厭煩,會和我們家長的交流已經越來越少,常常一個人呆在房間內玩電腦、看書。所以在交流中,父母應尊重孩子的正確意見,有事同他們商量,逐漸給他們更多的獨立權利,同時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有一點要牢記:家長在某些事情上有“絕對權利”,平等只是相對的,要讓孩子知曉不可違反的原則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當然,家長要善于利用生活的小事,敞開心扉,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不要將子女與別人的孩子相比,將子女的現(xiàn)在和過去進行比較,縱向看進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肯定自己孩子所獲得的任何一點成績,使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贊美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塑造孩子的身心健康,培養(yǎng)堅強意志,一直是我們的教育重點,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經得住生活的各種考驗。發(fā)現(xiàn)美,愛上美,對培養(yǎng)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大有裨益。

音樂、閱讀、旅游等方式都能促使一個人心靈成長的好途徑。學習樂器的這一過程中,能使孩子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把孩子領進了藝術的殿堂,感受到藝術的魅力。閱讀——在揣摩鮮活的文字的過程中跟隨作者進行精神之旅。在旅游的過程中,不但感受到了不同的人事風俗,更重要的是開闊了孩子的視野、胸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的成長是個漫長的過程,其實,說出長不長,說慢不慢。“春種秋收”,作為家長的我們應有足夠的耐心、愛心等待孩子慢慢成長,相信等待的過程也是我們一起成長的過程。與愛同行,我們勇敢出發(fā)!

父母怎樣做孩子才自覺


大人自以為能探究孩子的內心,其實孩子才是揣摩大人的高手,他們敏銳地注意到父母往往“說一套做一套”。再多玩一次滑梯,再多玩一次游戲,再多聽一個睡前故事……類似這樣“沒完沒了”的央求常常讓父母難以應對。

我們得讓孩子知道凡事都有節(jié)制,必須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不能沒完沒了地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墒窃S多家長發(fā)現(xiàn),經過種種努力后,自己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忽視孩子的心理感受

其實,孩子掌控自己生活的機會微乎其微,他們剛剛主宰了一小會兒自己的生活,享受了一段自由快樂的時光,可是大人一聲令下“時間到了,我們該走了”或者“就這些,再也沒有了”,就要將他們自我掌控的權利奪走,想一想,他們又怎會樂意呢?

父母往往說到做不到

大人自以為能探究孩子的內心,其實孩子才是揣摩大人的高手,他們敏銳地注意到父母往往“說一套做一套”。比如,當大人宣布“孩子,你還可以玩10分鐘”時,最終他們得到的時間可能只有5分鐘,也可能長達30分鐘。他們意識到大人的立場并不那么堅定,因此,常常寄希望于發(fā)脾氣、撒點兒嬌、軟磨硬泡、撒潑打滾,或故作可憐,讓大人有所松動,而事實上,家長們往往也遂了他們的心愿。

那么,父母究竟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自覺呢?

第一步:亮出自己的底線

妥協(xié)讓步無異于獎勵孩子依靠糾纏不休而達到目的。所以,父母在面對孩子的要求時,應讓孩子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底線。

第二步:做好離開的準備

舉例來說,你帶著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你們該回家了。你要先通知孩子:“你還可以和表哥再玩10分鐘?!痹跁r間到之前你應該做好離開的準備,把東西收拾好,并和朋友道完別。等10分鐘一到,就對孩子說“時間到了,我們走吧。”然后立刻抬腳走人。如果不這樣,下次你說“時間到了,我們走吧”時,孩子很可能將你的話當耳旁風。

第三步:保持平靜不妥協(xié)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可能會耍五花八門的小把戲,這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平靜,不要妥協(xié)。

如果孩子更加激烈地反抗,那就給他一個“警告”,告訴他可能會面對什么“后果”。為了讓這一招行之有效,“后果”最好是取消他很在意的某件東西,或者做某件事的計劃,如提前15分鐘上床睡覺,不讓孩子看電視,不讓孩子玩最喜歡的玩具等等。

我敢保證,在以后應對孩子“再多一次”的要求時,你會覺得越來越輕松的。

美國父母怎樣為孩子講書


有研究表明,孩子從胎兒起就已經開始學習。多給孩子講書會在多方面為他們的未來產生積極的影響。比如,可養(yǎng)成認真聽講的習慣;培養(yǎng)邏輯思維的作風;提高解決問題的才干;增強人際交往能力。

美國亞特蘭大一兒童健康護理機構建議:

1)講書的內容要有樂趣;

2)每天抽出一定時間為孩子講書;

3)見到什么就給孩子讀什么,如路標、商標、食譜等;

4)教孩子看圖說話;

5)讓孩子翻頁;

6)讓孩子看書皮;

7)讓孩子看字;

8)講故事書要栩栩如生;

9)講完故事后要提問孩子;

10)讓孩子把你講過的故事講出來。

他們還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選用不同內容的圖書和講書方法,具體如下:

◎6個月到1歲的孩子

喜歡硬面書、兒童圖畫、有韻律的文字和歌曲、反復讀一本書等。在為孩子講書時,要將孩子摟在懷里,放于腿上,用手指指住畫面,閱讀應帶有表情。

◎1歲以上的孩子

喜歡反復讀一本書;喜歡睡覺前聽故事;喜歡自己選書和自己拿著書;喜歡有關食品、汽車、動物和兒童的書;喜歡帶有圖畫說明文字的書。當為孩子講書時,可讓孩子四處走動,或一塊看著書。教孩子認識圖畫上的動物或圖片名稱,平時在家或外出時,見到什么就給孩子讀什么,比如商標標簽等,從而達到教孩子識字的目的。

◎學前兒童

喜歡故事書;喜歡識字書;喜歡數(shù)學(簡單加減法)書;喜歡介紹有關家庭、小朋友和上學方面的書;同時還喜歡睡覺前聽講書。在給孩子講書時,讓孩子緊坐在你的身旁或坐到你的腿上,多提故事中的有關問題,并讓孩子把你講過的故事講出來。帶孩子去圖書館兒童閱覽室或書店,讓孩子自己挑選所喜歡的書。別忘了關閉電視。

父母應怎樣教育孩子


作為父母,總是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希望他們能夠成長為有出息的人,因此在教育上總是不遺余力。但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

方法

1

不要采取過激的方式。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2

要以身作則。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空洞說教遠不及實際行動的影響力大。不是有這么一則公益廣告嗎,母親給外婆洗腳,小兒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樣學著要給母親洗腳。同樣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長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來的孩子很難說不是一個失敗的復制品??梢姶笕说难詡魃斫陶娴暮苤匾?/p>

3

大人的意見要統(tǒng)一。有的時候家長之間相互要通氣,對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爭取一致,態(tài)度也要統(tǒng)一,切忌你說東我說西,你扮白臉我扮紅臉,更不能當著孩子面就相互數(shù)落。否則的話孩子往往會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時間一長,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會蕩然無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較困難了。

4

不要扼殺孩子的興趣。學業(yè)固然重要,但是興趣是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F(xiàn)在的社會需要的不是讀書機器,而是全面發(fā)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現(xiàn)出某方面的愛好,千萬不要干涉,而是應該鼓勵他,說不定還能成為孩子的一項技能。

相關推薦

  • 國外父母怎樣對待孩子零花錢 孩子一天天大了,國內的父母開始擔憂給不給其零花錢,什么時候給,給多少。國外父母對此似乎并無擔憂,讓我們一起來借鑒一下: 日本:用金錢傳遞“魔力” 日本的山本教授認為,孩子的零花錢作為一種文化中介工具,...
    2021-04-29 閱讀全文
  • 父母怎樣教育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大家都知道早教的重要性,有些孩子相當頑皮,那么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孩子習慣,如何教育兒童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呢? 孩子如何教育,有以下幾個要點: 1、稱贊法。 兒童教育專家過去堅持認為,在...
    2020-09-30 閱讀全文
  • 父母怎樣引導孩子學好外語? 記得樂樂剛學說話的時候,姥爺偶爾教他幾個單詞:“door”“water”“pen”。那時我們只覺得孩子說得好玩,大人聽了很有成就感。后來,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忘記了這件事。當我在孩子3歲時看到《寶貝比我...
    2021-04-10 閱讀全文
  • 父母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在家庭中,孩子對于父母來說,是唯一的。對于孩子,父母傾注了所有的愛,寄予她們無限的希望。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苯逃煤⒆雨P系到孩子的一生一世。因而教育孩子,成為父母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 孩子...
    2020-12-14 閱讀全文
  • 父母怎樣做孩子才自覺 大人自以為能探究孩子的內心,其實孩子才是揣摩大人的高手,他們敏銳地注意到父母往往“說一套做一套”。再多玩一次滑梯,再多玩一次游戲,再多聽一個睡前故事……類似這樣“沒完沒了”的央求常常讓父母難以應對。 ...
    2021-02-01 閱讀全文

孩子一天天大了,國內的父母開始擔憂給不給其零花錢,什么時候給,給多少。國外父母對此似乎并無擔憂,讓我們一起來借鑒一下: 日本:用金錢傳遞“魔力” 日本的山本教授認為,孩子的零花錢作為一種文化中介工具,...

2021-04-29 閱讀全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大家都知道早教的重要性,有些孩子相當頑皮,那么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孩子習慣,如何教育兒童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呢? 孩子如何教育,有以下幾個要點: 1、稱贊法。 兒童教育專家過去堅持認為,在...

2020-09-30 閱讀全文

記得樂樂剛學說話的時候,姥爺偶爾教他幾個單詞:“door”“water”“pen”。那時我們只覺得孩子說得好玩,大人聽了很有成就感。后來,我們有很長一段時間忘記了這件事。當我在孩子3歲時看到《寶貝比我...

2021-04-10 閱讀全文

在家庭中,孩子對于父母來說,是唯一的。對于孩子,父母傾注了所有的愛,寄予她們無限的希望。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苯逃煤⒆雨P系到孩子的一生一世。因而教育孩子,成為父母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 孩子...

2020-12-14 閱讀全文

大人自以為能探究孩子的內心,其實孩子才是揣摩大人的高手,他們敏銳地注意到父母往往“說一套做一套”。再多玩一次滑梯,再多玩一次游戲,再多聽一個睡前故事……類似這樣“沒完沒了”的央求常常讓父母難以應對。 ...

2021-02-0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