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親子班?媽媽們?nèi)缡钦f
發(fā)布時間:2021-04-06 幼兒園教師如何說課 幼兒園親子班活動方案 幼兒說故事看過各式各樣的親子班,你可能感覺有點眼花繚亂:小時活動、半日活動、特色班……選擇什么樣的好呢?先聽聽幾位帶寶寶上過親子班的媽媽們是怎么說的吧。
1.家長的態(tài)度決定一切。也就是說帶孩子去親子班的目的是什么。
2.老師永遠是最重要的,正好說說我們招親子老師的要求
3.課程設置:現(xiàn)在有很多混齡班,混齡從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行為上講是對的,但是孩子越小發(fā)展越快,8個月的孩子跟1歲半的孩子是無論如何不能一起進行精細運動訓練的。[迷你句子網(wǎng) Www.jZ139.com]
4.當然,距離家的遠近,教室環(huán)境,教具是否專業(yè),來親子班孩子和家長的生活圈子同自己是不是一致,費用的高低也都是要綜合考慮的因素。
更多媽媽在說:
選親子園,首先要看看收費是不是能夠承受得了。
園址離家不要太遠,這樣可以免去路上的奔波之苦。
定課程時一定要考慮自己的時間安排,因為有些課程安排在工作日,中途不上課是不退費的,有的還要求家長請假。
活動室最好寬敞一些,可以讓寶寶充分玩耍。而且,最好陽光充足、通風好。
一般的早教機構都會安排免費試聽課,最好帶寶寶去看一看,看寶寶在里面玩得是不是開心、愉快。畢竟,每家只有一個寶寶,他們需要玩伴,媽媽們需要有交往的場所。生活在水泥森林中,彼此需要一些人造的“自然”的環(huán)境。
親子班中兩三個小時的活動時間,只是育兒生活的一點餐后點心。在孩子的成長中,別忘了孩子生命的活水源自你的血脈、你的家庭、你的親情、你的所有作為。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職場媽媽如何加強親子關系
其實,與寶寶如何相處的技巧沒有誰能真正教你,因為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而他所期待的也是一個特有的媽媽。不要迷信所謂的育兒技巧,當你放松下來時,你就有了育兒的本能正如你意識到的,親子之間情感的交流與溝通才是最重要的!
1、想象一個足以讓自己心情愉快、放松的情境,或者一些美好、舒服的詞匯,比如:暖暖的陽光,開心的野餐,溫馨的燈光,甜甜的笑容
2、在頭腦中閃現(xiàn)寶寶的可愛,比如:胖乎乎的小臉,脆生生的聲音(尤其是叫媽媽的時候),玩耍的模樣,滑稽的怪相,還有好多可愛的第一次;
3、想象你與寶寶在一起的歡樂時光,游戲、讀書、洗澡、玩水、學步相信這些想象足以給寶寶一個好狀態(tài)的媽媽!這就象接力跑中的那段接棒區(qū),是一個助跑、轉接與加速的區(qū)段。工作以后的你,可能已經(jīng)累了,而如果能有這樣的一段心理接棒區(qū),將能使你從工作的后遺癥中解放出來,給自己一個即將見到寶寶的幸福期待,也將激活你發(fā)自內(nèi)心的母性的愛與靈感。
不論是聲音、動作、姿勢、語言、表情足以表達寶寶的需要,只要你肯仔細聽,欣賞地、帶著好奇地聽。當然,你可以提出你的設想或建議,寶寶,想不想聽媽媽講故事啊?媽媽今天給你帶來了一本很好看的書,想不想看啊?強扭的瓜不甜!所以,交流以自愿為原則,我平時就經(jīng)常陪孩子一起玩E巧派早教機,E巧派早教機里面含有豐富的兒童故事資源和多元化的早教互動形式,可以幫助寶寶認識樂器、聽兒歌、學畫畫,培養(yǎng)寶寶感知音調、旋律、節(jié)奏、音色、繪畫等藝術能力。并且可以導入和播放自己喜愛的兒歌和音樂,擁有寶寶自己的音樂平臺。游戲+學習+動畫,學中玩,玩中學,讓寶寶愛不釋手,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使我與寶寶的關系更加親近了。如果你是在有意識地教孩子什么,就更要懂得如何吸引孩子了!
平日里,父母都在忙碌著各自的工作,以及朋友圈子里的事,可是仍要在忙碌的時光中抽出寶貴的時候,讓一家人在一起用餐、游玩兒,對于孩子們來說,最快樂的時光莫過于和爸爸媽媽呆在一起的時候。
培養(yǎng)孩子不認生媽媽們該如何做
培養(yǎng)孩子不認生媽媽們該如何做
孩子雖然是媽媽的寶貝,但是如果孩子只和媽媽一個人親,拒絕和其他家庭成員的抱抱,這也是不好的,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不認生,這樣對孩子的性格發(fā)展以及人際交往是有好處的。那么,媽媽們該如何做呢?
1、迎合孩子的愛好心理
即使寶寶有認生的表現(xiàn),可由于孩子的天性,寶寶還是比較喜歡跟那些比較年輕的阿姨或者小寶寶待在一起的,因為年輕的阿姨讓他有種媽媽般的感覺,而從小寶寶身上他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當媽媽帶寶寶出去玩耍的時候,可以抱著寶寶跟那些阿姨或者小寶寶打招呼,跟他們一起玩。讓孩子知道除了家里人之外,其他人也都是和藹可親的,不用害怕、膽怯。
2、給孩子安全感
孩子認生一般都與“害怕”有關,因此媽媽及周圍接近寶寶的人都要給寶寶一種安全感。媽媽以及家人平時都要保持態(tài)度溫和、情感穩(wěn)定,不要忽冷忽熱。
3、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在寶寶3—4個月以前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媽媽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走出家門,以幫助寶寶盡早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社會環(huán)境。經(jīng)常帶寶寶去社區(qū)廣場、花園綠地等人多、小朋友比較多的場合,讓寶寶看看周圍新鮮有趣的環(huán)境,感受不同人的聲音和印象。
4、多讓孩子接觸陌生人
有的孩子只喜歡讓媽媽一個人抱,除媽媽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員一抱就哭,這是因為平時對外人接觸不多,每天只看到父母。媽媽可以嘗試著讓其他家庭成員多抱抱寶寶,在他們抱的時候媽媽可以暫時離開一會兒。讓寶寶慢慢熟悉除爸爸媽媽之外的陌生人。可以先從家里人開始,然后再是其他不熟悉的人,比如爸爸媽媽的同事、朋友、鄰居等。
國外媽媽如何為孩子選玩具
國外媽媽如何為孩子選玩具
“六一”是寶寶禮品大豐收的日子,掏錢的媽媽是否明白:怎樣讓寶寶配合家庭預算?怎樣選擇是寶寶真正的"意愿"?如何培養(yǎng)寶寶自己挑選玩具?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一位歐美臺玩教具總代理商對中外媽媽選玩具的看法吧。
一、有的寶寶愛動,媽媽就給她買一些促進寶寶身體活動的玩具,讓寶寶動作發(fā)展,這樣對嗎?
這樣效果不太好。我來中國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已經(jīng)感覺到大陸幼兒教育的進步和改善,以前是教寶寶,讓寶寶去學?,F(xiàn)在改為玩中學。而大人跟寶寶玩,老師跟寶寶玩,都沒有寶寶之間相互的作用大。也就是說,如果寶寶不喜歡運動,媽媽給他買一堆運動器材,沒有什么意義。不如讓他跟別的寶寶接觸、去互動,讓他產(chǎn)生運動的感覺,要去玩的感覺。等寶寶有了興趣,再讓他運動,媽媽在這里給他創(chuàng)造情景。
二、有些玩具非常好,可是寶寶不愛玩怎么辦?
媽媽理解玩具的基本功能,激發(fā)起寶寶的興趣,例如:有一種"踩踏平衡車"對發(fā)展寶寶全身關節(jié)和肌肉是非常好的。他與腳踏車不一樣,每一次踩踏,都會讓寶寶全身肌肉得到伸張,這也是設計的獨到之處。如果媽媽理解了它的設計意義再把它提供給寶寶,就會跟寶寶一起設計玩法,比?前進","后退"、"旋轉",并且像對寵物一樣給它取個名字,在一定的距離內(nèi)把他當作一個交通工具,比如,"騎上你的大朋友,去隔壁張?zhí)胰∫粯邮裁礀|西,"并夸獎他,你的這個朋友就是不一樣,你比走路快多了。這樣寶寶就會覺得有興趣,自然也就熱愛運動了。
三、如何教寶寶確定要買的玩具?
現(xiàn)在寶寶的玩具太多了,有點泛濫。我覺得玩具應該跟寶寶能力發(fā)展結合在一起。家庭中應該給寶寶建立一個天地,這里面應該具備寶寶想要的一些玩具。如果玩具是分散的,寶寶會去覺得玩不夠,如果把它集中在一個天地里,媽媽就可以跟他一起互動。問寶寶你想建構什么,你現(xiàn)在有那些材料,然后要求寶寶,在你的天地里,我們?nèi)ベI那些東西好不好?不管居住條件如何,寶寶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間,讓寶寶在里面能夠獨立活動。比如,鉆爬等等。家庭中,寶寶爬椅子,爬柜子,爬上爬下要挨罵,對寶寶是不公平的。在國外,很小的寶寶就會有自己身體活動的空間,而且是寶寶自己獨有的。并不是與大人共享的。對寶寶來講,一個箱子,一個洞,他如果鉆進去,會覺得安全和快樂,其實也是滿足動物的體能,應該給寶寶提供這樣的空間。
四、西方家庭中寶寶玩具費預算怎么實施?
西方家庭在選擇玩具上對寶寶要求比較多。寶寶獨立決定要一個玩具,媽媽的決定只能買這個,只能買多少。家庭中會對寶寶買玩具的費用做一個預算,然后告訴他:這個月你可以買多少數(shù)額的玩具。等寶寶到了三、四歲的時候,父親就會跟他溝通:你去做一個買玩具預算。超過個預算就不能買了?;蛘邔殞毟赣H商量,這個月超出預算30元,下個月就少買30元行不行?得到允許后再買。3歲以下,還是父母給他挑選一些比較真正有意義的玩具,爸爸媽媽挑選玩具的基本常識,來自于媒體,教育機構,廠商提供的相關知識,一般還是比較到位的。
五、寶寶自己選擇玩具,往往會盲目,怎樣才能讓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國外的媽媽培養(yǎng)寶寶自己挑選玩具的能力,開始的時候,寶寶們也會犯一些錯誤。挑選一些電動玩具,刺激性的,聲光色彩。但母親站在調整的位置,讓寶寶與其他寶寶做比較。比如兩個家庭,兩個寶寶同時去購買什么東西,然后寶寶會自己討論,進行比較,最后做出正確的選擇。
六、中國媽媽選擇玩具有什么特點?
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媽媽選擇玩具有以下特點:
不注意查看有沒有國家安全檢驗局的安全標志。家長們通常容易只關心玩具的色彩,不管是否有國家安全檢驗局標志。
1、 對玩具品質的要求不高。對含玻璃纖維的東西,含鉛的塑料的危害認識不夠。寧可選擇"多而廉"。
2、 出于對寶寶的保護,對具有挑戰(zhàn)性的玩具不能科學地認識。對幾歲的寶寶能爬多高多大的架子缺乏認識。實際上符合孩子要求的大型玩具,大人認為太高了,太危險了。其實,4-5歲的寶寶能達到什么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3歲的寶寶能單腳站立、原地閉眼轉圈……設計師已經(jīng)把這些能力發(fā)展規(guī)律融入到設計之中,家長應該接受他,不要拒絕他。
4、寶寶要的反而不買,不放心寶寶自己挑選玩具,父母常會根據(jù)自己的"意愿"來選擇有教育性的東西。
職場媽媽如何減壓
法寶之一:多跟朋友保持聯(lián)絡
現(xiàn)代媽媽絕對不能以自己家庭、事業(yè)繁忙為由,將自己封閉在家庭這個小空間里,一定要用開放的眼光來接納自己和身邊的人。例如,媽媽們可以每月跟朋友聚會一次,節(jié)假日里給朋友打打電話問個好,或在朋友有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這樣,在自己感到很緊張,很焦慮時,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個傾訴的對象,朋友能給許多具體的幫助。
法寶之二:保持與家人溝通。
媽媽們最好要訂立一個計劃,跟自己的丈夫談談自己的煩惱和苦悶,以及有哪些方面需要丈夫配合自己。每周一次,每次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溝通可以在睡覺前進行,也可以在看電視的時候進行。而當孩子3歲以后,跟家人溝通就應該包括孩子了。找一個固定的周末時間,花半個小時開一個家庭溝通會議。如果孩子有一些不良的習慣,如挑食,可以和孩子一起協(xié)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孩子還可以給爸爸媽媽提自己的看法和希望。
法寶之三:自我意識各種壓力。
媽媽們可以按照自己緊張、焦慮的嚴重程度將自己近期的五大壓力記錄下來。例如,寶寶生病,經(jīng)常加班……。然后,再逐一地進行思考:這些壓力會給我?guī)硎裁礃拥挠绊?,最壞的結果是什么?當媽媽們將這些最壞的結果一一記錄下來之后,她們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這些壓力不過如此,這樣媽媽們就會有勇氣、有信心去面對。
法寶之四:進行自我暗示。
當媽媽們心情很不好時,早晨起床前、晚上睡覺前各做一次自我暗示,堅持一到兩個月。先做深呼吸,然后對自己大聲地說以下的語句:“我是一個勝任的媽媽、”“我對自己有信心、”“我的心情會越變越好”、“我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等。
法寶之五:以積極的態(tài)度看待各種壓力事件。
例如,媽媽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了,可孩子總糾纏在媽媽的左右。此時,媽媽可能會感到很煩躁,認為自己很辛苦,孩子很煩,丈夫沒有家庭責任感。如果此時媽媽換一個角度,這樣來思考這件事:這說明孩子跟我的感情很好,但我可以讓丈夫先跟孩子玩,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需要,又使孩子學會體諒大人的辛苦,真是一舉兩得。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后,一切都會突然間變得輕松、愉快起來。
如何選擇報興趣班
由興趣班引起的思考xx小朋友現(xiàn)在上中班了,幼兒園里開了興趣班的,希望有興趣的小朋友們?nèi)W習,興趣班有武術、舞蹈、美術等,xx小朋友說:媽媽,我想學畫畫。我想,孩子既然有這個興趣就給她報一個吧,雖然一個禮拜才兩節(jié)課,可能也學不到什么東西,但是不管怎么樣,孩子還是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是多好的事情啊。
在我們家,誰都可以做主,但是我覺得孩子的事情還是有必要跟孩子的爸爸說一下,那也算是起碼的尊重,所以,我心里做了決定了后還是去問了一下xx爸的意見,心里想著他肯定也會同意的,可是卻出乎我的意料,他并不同意孩子去學畫畫,xx爸說,如果她要學舞蹈我就給她報,她要學畫畫就在家里學吧,我可以教她,而且用交興趣班的錢可以買很多的畫筆跟畫紙了。
我覺得不可思議,于是跟他理論了起來,孩子想學畫畫那是她的興趣,你讓她學舞蹈,你就是按你自己的思路給她報,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喜歡這個東西,別人給了你一個你不感興趣的東西你會怎么樣?
估計我的語氣不太好,xx爸一下子有點生氣了說:“”什么人啊,我氣死了,管你報什么,我肯定是給孩子報興趣班,才不會報舞蹈呢,叫要么報舞蹈,要么就什么都不報,我管你,哼。
因為當時xx爸接了個電話就出去了,第二天,他問我,興趣班的事情怎么樣了?你給她報了什么班啊??我說,還沒報呢,等從家里回來了再說,現(xiàn)在說了也白說,不知道你為什么非要讓孩子報舞蹈,她根本就不喜歡,興趣班就是有興趣才去上的,而不是你想把她打造成什么樣子的。
然后xx爸慢吞吞的道來:我這是為了她好,你知道我為什么非要讓她學舞蹈嗎?我搖搖頭,他繼續(xù)說:其實我們都知道,xx的性格是比較內(nèi)向的,這兩年因為經(jīng)常出去,接觸的人多了,她才慢慢的改變,如果她學了美術,她又會回到原來的性格,什么話都不說,學美術的人都喜歡靜,如果經(jīng)常這樣子,她就會越來越不喜歡熱鬧的地方,就會遠離人群,這對她的人生發(fā)展很不好,到時候她什么都不想說不愿意說,就無法跟人溝通,對她的未來是一點幫助都沒有的,而舞蹈就不同,舞蹈可以鍛煉一個人的氣質,最主要是它是面向觀眾,是在人多的地方,表演是需要有膽量膽識的,有時候就算她不愿意,或者是不敢面對那么多的人,但是次數(shù)多了,她的膽子自然就大了。她面對人不害怕了,才有膽量跟別人去交流,就算她的性格內(nèi)向,但是通過慢慢的與人接觸她就會變得越來越開朗,越來越樂觀。這樣才是我的本意,我知道這是有點強迫她學習,而且學習舞蹈也很幸苦,但是我考慮的是比較長遠的。
如果她喜歡畫畫也可以,我可以給她買個畫板回來,再多買點涂料水彩之類的,在家畫就好了,況且我還能指導她一下,(老公的爸爸也很會畫,老公也從小就有繪畫的天分,所以對一般的畫也還算可以)但是這個必須是業(yè)余的,不能讓她陷入其中去。我雖然不要求我的孩子成為什么名人之類的,但是我也不想我的孩子將來連最起碼的與人交際都成問題,如果她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nèi)向,什么話都不說,遇到事情就憋在心里,這樣的話以后她會傷了別人也會傷了自己
聽了這xx爸的這番說詞,我也思考了起來,雖然他說的話有點夸張,但是也不是不可能。
寶寶愛粘媽媽該如何辦?
我的孩子19個月大,已經(jīng)會50個左右的詞匯和一些簡單的詞句表達。孩子和我的感情也很好,正因為如此,每天上班去,他都要跟著,只好一路帶他出去,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我再悄悄溜走,也聽不到他哭。可是,每回我回家后,孩子一刻也不愿放松拉我的手,邊走邊不停地叫媽媽,我就想是否這樣的告別方式讓他覺得有種不安全感,害怕媽媽隨時都會消失?這兩天,我改變了方式,每次都主動對他說明媽媽要上班去了,讓他跟媽媽說再見,這樣他便會哭,拚命拉我的手不讓走,我很矛盾,因為等孩子兩歲左右,我要送他入托,想想到時也會碰到這個問題,不如現(xiàn)在就訓練起來,請問這樣做對嗎?怎樣做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專家回答
如何處理寶寶愛粘媽媽?
首先寶寶在這個年齡出現(xiàn)愛粘大人的情況是正常的、也比較常見。在1-2歲這個階段,寶寶對親近的人的依戀比較強烈。由于寶寶運動能力的發(fā)展,他們可以去主動接近親近的人并探索周圍環(huán)境。同時他們把母親或看護人看作一個“安全基地”,當有安全需要時,又返回看護人身邊。這個階段的寶寶可能會出現(xiàn)“分離焦慮”—離開看護人時感到不安,對陌生人采取謹慎與回避的態(tài)度,與親人分離時常表現(xiàn)反抗、緊張、恐懼。
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改善。等到寶寶兩歲以后,逐漸能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能夠忍耐同父母的短期分離,相信父母會回到他身邊。
就像您所說的那樣,如果突然偷偷離開寶寶,會給他帶來一種不安全的感覺,他會害怕媽媽突然離開他,因而對您的依戀就更強了。每天上班前,告訴寶寶“媽媽上班去了,等到幾點鐘,媽媽就回來了,寶寶乖乖在家,等媽媽回來陪寶寶玩?!庇梅浅?隙ǖ恼Z氣告訴寶寶媽媽必須去上班,過一段時間媽媽肯定會回來。另外,應該有人來照看并陪寶寶玩,讓他感覺媽媽不在的時候也一樣安全、快樂。
媽媽如何應對寶寶焦慮
如果孩子長期焦慮的話,就算是心態(tài)一直很好的爸爸媽媽也會進入消極的惡性循環(huán),爸爸媽媽不想孩子受到影響,然而卻又加劇了孩子的焦慮感。當爸爸媽媽面對孩子的恐懼時總是會試圖保護孩子,接下來的一些方法可以幫孩子擺脫焦慮的循環(huán)。
1.幫助孩子控制它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開開心心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幫助孩子克服焦慮而不是轉移他的注意力。在孩子覺得焦慮時,要幫助孩子學會忍受焦慮,不要把焦慮看的太重,這樣焦慮才能夠慢慢減少。
2.不要忽略某些事情
在孩子焦慮的時候要把那些會引起他焦慮的東西趕緊拿開,不過,從長遠的角度看,一直這樣做的話會強化寶寶的焦慮感。如果孩子感到心煩意亂,就會開始不停地哭泣,嚴重的時候還會失控,所以爸爸媽媽要教會孩子消除恐懼感的方法。
3.表達積極向上的期望
孩子出現(xiàn)恐懼是不可避免的,遇到這種情況你要第一時間去安慰寶寶,給他信心讓他控制好自己的焦慮。
4.尊重孩子的感情
理解是很重要的,但也并不是要求爸爸媽媽一味地贊成孩子。所以,如果一個孩子自身害怕不想要看醫(yī)生的話,你要做的就是傾聽孩子的想法,同時盡量做到善解人意,讓孩子把自己的害怕都說出來,并鼓勵他勇敢面對。
你要讓孩子知道的就是,你知道他很害怕,但你會一直陪伴在他身邊幫他渡過困難。
5.不要問誘導性的問題
讓孩子說出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但不要問具有誘導性的問題——“你是否覺得不公平?”為了避免焦慮的循環(huán),爸爸媽媽最好問一些孩子能夠暢所欲言的問題。
孩子很單純,很容易發(fā)生焦慮,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第一時間安撫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