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談家教:我要兒子“長、寬、高”
發(fā)布時間:2021-04-04 辦家家教案 幼兒園家教案例 家教案幼兒園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本褪钦f作為一個人,一定要意志堅強而有毅力,同時還有宏偉的目標,遠大的抱負,作為家長對孩子也應這樣要求。我對兒子的要求既不是讓他高官得做、駿馬得騎、出將入相、光宗耀祖,亦不要求他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名揚四海、譽滿天下,而是要求他有立體形象,即做到“長、寬、高”。
所謂“長”就是要有專長。兒子念書時就偏科,理化跟不上,文學比較好,時常寫得小文章,有的發(fā)表在《中學生博覽》上,也有的發(fā)表在省市報刊上。但作為學生,不全面發(fā)展是不行的,所以他選擇了參軍。部隊是學武的,他的文學特長怎樣發(fā)揮呢?于是我與他勤溝通、勤鼓勵、勤督促,讓他在寫作上下些工夫。
兒子寫給家的第一封家信,經(jīng)我修改后在省報上發(fā)表了。這是個鼓舞,從此他自己便接連不斷地在報刊上發(fā)表過很多文章,在警校讀書時甚至還出版了散文集《迎迓青春》,還先后立了4次三等功。雖然在這個“長”字上,我這個作父親的稍有些滿意。但還是要求他要鉆勁兒長、韌勁兒長、一直長下去。
所謂“寬”,就是心胸開闊、寬弘大量。這一點不是等長大了才培養(yǎng),從小就要塑造、引導。
比如教他忍讓。小時免不了有爭嘴、打架的時候,每遇此事,我都和兒子講,行路相撞,退一步天高地闊,與人相爭,讓三分心平氣和,吃虧是福,知足常樂,能忍自安。所以,兒子在學生時期雖說沒受過“胯下之辱”,但大大小小的欺侮還是受了一些,他都沉著冷靜地應對了。到了部隊,訓練緊,管束嚴,有些受不住,我便教育他,有大志成大器者必須有吃大苦、耐大勞、勞筋骨、餓體膚、苦心志的過程;同時教育他心中有大家,裝大家,一心為國家的思想。
到地方工作后,我常教兒子仍然要寬以待人,嚴于律己,在晉級上、工資上、福利待遇上都要讓,不要爭。對朋友、對同事能理解、有涵養(yǎng)、會包容、不計較、有氣度、有容人之量,這實質(zhì)就是“寬”。只有這樣才能有威信、有人緣、有朋友、有廣闊的生活空間。
所謂“高”,就是做人素質(zhì)要高,做文品位要高,做事效率要高。我有一個觀點,教育子女“不成才便成人”,就是說,培養(yǎng)到最后,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雖成不了大才,也必須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有層次、有教養(yǎng)的人。
兒子不負眾望,如今在省委辦公廳秘書處工作,雖說“長、寬、高”還沒完全達到要求,但他還是孜孜不倦地向“長、寬、高”的方向努力著、奮斗著、實踐著。
為了讓兒子經(jīng)常想到父親對他有“長、寬、高”的要求,我請一位書法家寫了“長”、“寬”、“高”3個大字,并加上注釋,掛在了兒子的臥室,作為座右銘,希望他能在這“長、寬、高”中實現(xiàn)自己的“立體人生”?!?89A.com 生日祝福語網(wǎng)】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我們?nèi)绾巫黾议L——談談家長行為對孩子的影響
各位家長早上好:
可能大家一看這個題目會產(chǎn)生一些疑問,我們都做了這么長時間的家長,還要來談這個問題嗎?不錯,在坐的各位都已經(jīng)是有好幾年做家長的經(jīng)驗了,但是我們是否問過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合格嗎?我們是不是盡到了一個為人父母的責任了?有人會說:我供孩子吃喝,讓他有好的學校上,這還不夠嗎?其實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zhì)上的滿足,還需要精神上的關(guān)懷。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fā)展,我國獨生子女群體的崛起,我們對子女的教養(yǎng)問題已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興趣和關(guān)注,特別是對如何做稱職的家長尤為重視。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終身之師,所以家長要勝任教師這一角色。要知道家長的言行的會影響到孩子在為人處事中的態(tài)度
,為此我們在這里向家長行為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
1、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父母之間諒互相謙讓,相互諒解這一點想必大家都是十分清楚的,一個孩子在一個和睦的家庭中成長,可以使他的心里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反之如果父母整天吵吵鬧鬧,在孩子的心里上就會留下陰影,會使孩子變得孤僻、不愿與人主動交往,如果嚴重的更會使孩子走上歧途迷失自我,從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紀錄來有很大一部分孩子都是因為自己的家庭中充滿了矛盾,缺乏關(guān)愛使得他們走上一條不應該是同齡人走的路。
2、給予孩子適度的愛,不要過多,過分的溺愛。因為現(xiàn)在小孩家里往往是4、5個大人圍著他轉(zhuǎn),得到了4、5份愛,在這些愛的包圍下,很容易讓孩子習慣于被愛,而不懂得怎樣去付出自己的愛?!靶』实邸薄ⅰ靶」鳌本瓦@樣一個個產(chǎn)生了,到吃飯的時候嘴巴一張,到穿衣服的時候兩手一伸,等著大人來幫。在家庭教育中過分重視吃、穿,特別是由爺爺奶奶來帶的孩子,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一到放學來接的時候,很多的爺爺或奶奶都會手里拎好一個袋子,里面放著點心、水果、飲料,孩子一接就趕緊讓他先吃,生怕餓壞肚子,時間久了孩子就會養(yǎng)成一種習慣,就是一定要帶吃的來接,如果哪次忘記了,就會發(fā)脾氣,甚至哭鬧不休,弄得自己的爺爺奶奶好像做錯了事。3、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要對孩子撒謊,不袒護自己的孩子。有時孩子在幼兒園或在外面和同伴玩的時候總會發(fā)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當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或者自己的孩子處于弱勢時,有的家長可能由于關(guān)愛孩子心切,會出現(xiàn)不問清原因而去責問別的孩子,更有的會對別的孩子說一些很難聽的話。其實在沒有了解原因的情況下去無端的指責,不僅對教育孩子不利更會讓孩子有一種依賴心里,一碰到什么問題就會回家告訴父母,在訴說的過程中孩子也會有意識的去掉自己主觀的一些因素,而去強調(diào)別人的過錯。在我們平時的幼兒園里,我們老師在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是也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通常是請他們在談談發(fā)生什么事情是,孩子總是說別人先這樣我才這樣的,或者說他先打我我才打他的,這些現(xiàn)象是很多的,現(xiàn)在的孩子要他主動的去承認自己的過錯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也需要我們家長在家中進行正確、正面的引導。
4、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保持親密無間的關(guān)系;這一點有必要提一下,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是由爺爺奶奶帶的,我曾經(jīng)在幼兒園放學時候隨機的數(shù)了一下,在十個孩子中有7個是由自己的爺爺奶奶來接的,當然這很大的原因是我們現(xiàn)在的父母工作都比較忙,下班時間很比較晚。爺爺奶奶來幫我們帶孩子并不是一件壞事情,最重要的是我們作為父母不能放下自己的責任,覺得有了大人來幫就不管不問。我有一個朋友是把孩子放在鄉(xiāng)下由自己的父母帶,而他們小夫妻依舊過起了兩人世界,難得抽空去看看孩子,而孩子每次看他們眼神總是很陌生的
家長談教育孩子心得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普天下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勺鳛楦改?,我們究竟要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為此,我請教過孩子的老師和其他家長,也買過這方面的書籍、光盤,經(jīng)過長期的學習、摸索與總結(jié),事實證明,這些方法在我的孩子身上起到了顯著的效果。在這里,我從四個方面談一談教育孩子的一些粗淺看法,與孩子家長們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一、父母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是我們每個人的啟蒙教育,為我們一生的成長奠定基礎(chǔ)。所以,我們應當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科學、快樂的成長空間。夫妻之間的相互尊重,長幼之間的關(guān)愛和互敬,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我們不能把工作中的煩惱和不愉快帶進家中,帶給孩子。不要隨意向孩子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從小培養(yǎng)孩子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現(xiàn)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加聰明、活潑,孩子在成長,我們家長也必須得不斷的學習成長,汲取嶄新的事物和知識。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時常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模仿身邊的人或事物, 因此,家庭的生活環(huán)境、家長的榜樣作用便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我女兒今年七歲,剛上二年級。有一次,先生問女兒:“凡凡,你長大后,希望做什么樣的工作呢?”當時我也在場,我對這個謎底充滿了期待。只見女兒作了片刻思考,大眼睛骨碌一轉(zhuǎn),以極快的語速和輕松的神情回答道:“在家炒股。”那一剎那,我懵了!我是個自由職業(yè)者,時間比較自由靈活,經(jīng)常在電腦前看股票。她一定是覺得坐在電腦前炒股是輕松愉快的事情,進而把它選作自己將來理想的職業(yè)。從那時起,我開始重新反省自己的日常言行,緊接著在這方面作了一些增減與調(diào)整。爭取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看股票、不玩游戲、不網(wǎng)聊,不給孩子帶來任何不良影響。
這樣一來,我的空余時間也就多了起來,我開始嘗試做些各種各樣的小點心?,F(xiàn)在,絕大多數(shù)中式點心對我來說都不是難題,自夸一下啊,手藝還不錯,呵呵。最近,我還學會了做生日蛋糕。我自己多掌握了一門技能,孩子也很喜歡觀看我制作點心的過程,有時還一起幫忙做,加上她自己的創(chuàng)意,我們彼此都開心,吃起來也就更有一番味道了。由此可見,平時,我們家長的所作所為,孩子們都在看著,同時也會影響孩子,我們應該用良好的環(huán)境和榜樣去影響、熏陶孩子。
二、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
孩子與生俱來就對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和事物充滿好奇,也渴望參與其中,獲得體驗與成功的快感,我們不妨給他適當?shù)貏?chuàng)造這種機會。我的孩子一歲多時,學會自己進食,兩周歲時會自己穿簡單的衣褲,在托兒所的表現(xiàn)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強,經(jīng)老師的夸獎。雖然孩子一開始在做這些事情時,完成的并不好,但是我不斷的給她嘗試的機會,并加以鼓勵,直至她成功。孩子從小和我分床睡,在她四周歲時,她說她是個大孩子了,提出要獨自睡一個房間,當時我心里沒底,但還是同意了她的請求。頭幾個晚上,半夜里我總要起來看好幾次,偶爾也會發(fā)現(xiàn)她把被子蹬掉,但是大多時候她都把自己裹得很嚴實。后來,我一般不會再特地起來查看她的被子了,完全相信她能把自己照顧好,我很放心。這也是她最值得驕傲的地方了,經(jīng)常會自豪地和小朋友們提起:她是單獨睡一個房間的。
我們平時可以讓孩子洗一些小的東西,比如自己的飯碗、手帕之類的物品。洗不干凈的時候,過后我們可以偷偷再洗一次,但是在孩子面前,我們得肯定地表揚他們。這樣時間一長,孩子就可以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適當?shù)墓膭詈唾澷p,可以強化良好的學習行為,防范不良行為的養(yǎng)成。俗話說“一句鼓勵話,勝過百句罵?!贝_實,比起批評和指責,“鼓勵”對于低齡孩子來說,更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時我們應該拿放大鏡來發(fā)現(xiàn)孩子的良好習慣,并給予及時鼓勵和贊揚。
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孩子長期的努力,需要家長不斷地督促和引導,還必須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jīng)年累月,直至良好的習慣形成。
三、多和老師探討,多和家長交流
孩子在讀書期間,老師的作用是相當巨大的。非常幸運,我女兒的啟蒙老師是個教學經(jīng)驗豐富又負責的好老師,很受班級里的學生歡迎。平時放學后,我經(jīng)常老師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把在家中的不良表現(xiàn)也訴之于老師,和老師探討如何教導孩子克服不好的習慣,使其錯誤能夠得到及時糾正。這樣老師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我的孩子,更有利于她從孩子的個性出發(fā),尋找一種更適合我的孩子的教育方法。
針對孩子學習中的幾項弱點,根據(jù)老師的提議,我做了一張“好孩子進步跟蹤表”,當中列了“速度快”、 “很自覺”和“無錯字”三項,每日一評,有進步的畫一顆紅星,無進步的畫一顆黑星。紅星可以用來換獎勵,積滿了十顆紅星,我就給買一本她喜歡的課外書。幾周下來,效果顯著,女兒很開心,老師也表揚女兒進步明顯。
正因為這樣,我經(jīng)常教導孩子尊敬老師,認真聽取老師的教導,“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正是老師的偉大之處。
此外,每隔一段時間,我會在早上送完孩子之后,和其他送孩子的家長習慣性地拉家常,談論孩子在家的學習、生活。我會把自己近段時間促進孩子進步、行之有效的新經(jīng)驗與方法講給家長聽,同時也會從對方那里獲取不一樣的教育方法,以備往后在適當?shù)臅r候加以借鑒。
四、在與孩子的溝通中,不可忽視文字的力量
在與孩子一起學習、生活的過程中,有時我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我苦口婆心地勸說與引導,卻適得其反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碰到類似的事情,我苦惱過,也思索過:我們做父母的不能總是指責孩子,也應該自己反思一下,看看問題出在哪里?或許,我們可以嘗試換一種方式,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接受一些呢?其實,只要有愛心、有創(chuàng)意,家庭教育也同樣可以富有情趣。
有一次,我對孩子的批評教育太過了,但自己并沒有意識到,以至于孩子有些傷心并抵觸,當時,她寫了一張紙片,遞到我面前的桌子上。我一看,紙片上寫著“我后悔說過那句話” 。她的這個舉動讓我意識到自己的言語過激了,于是,我把語氣放低放軟:“能告訴我,是哪句話嗎?”她依然用小紙片回道:“就是母親節(jié)卡片上的那句話”。我清楚地記得,母親節(jié)那天,女兒親手給我做了一張卡片,上面畫了好多各種顏色的愛心圖案,卡片上寫著“媽媽,我愛你!”原來她后悔……想到這里,我的淚涌了出來。我把她寫給我的紙片翻了過來,寫道:“對不起,是媽媽錯了!”而且,我還故意,把“媽”字右邊的“馬”寫成了“鳥”,在母親節(jié)的卡片中,我女兒就是這么寫的,呵呵。女兒看了之后,隨即捂嘴大笑,并批評起我來:“媽媽,你把‘媽媽’兩個字寫錯了,你是怎么當媽媽的?”看到女兒發(fā)現(xiàn)了“媽媽”兩字的錯誤并破涕為笑,我也笑了,緊張的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我對她說:“孫老師,麻煩你幫我糾正一下錯誤,可以嗎?”女兒欣然應許。
從這件事中,我得到的啟發(fā)就是:在與孩子的溝通中,有時候用文字比用語言更方便有效。因為文字和語言相比,語言比較羞澀,有時難以啟齒,文字比較含蓄委婉,更利用我們和孩子之間進行親密無間的溝通;語言稍縱即逝,有時候說好幾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而文字克服了這個弱點,只要不把它毀掉,我們什么時候想看,都可以拿出來再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覺都能重溫一遍,印象也就自然比較深刻。與暴風驟雨式的訓斥相比,用文字,不僅顧及了孩子的自尊心、容易被孩子接受,也讓她能夠真實地觸摸到父母對她的關(guān)注和愛心,從而更有利于父母走進孩子的心扉。如此經(jīng)常一來一往,家庭教育同樣可以增添不少樂趣。
總之,家庭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shù),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項偉大的事業(yè)。它要求家長綜合多方面的知識,更好的和孩子進行溝通,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學習、生活、交友、做人、自我修養(yǎng)等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把孩子的潛力完全發(fā)揮出來。所謂“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家庭教育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驕傲與輝煌,從大處看,它可能造就一個民族的自豪,乃至成為社會文明與進步的象征。
不過每個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應該因人而異、因勢利導,不能一概而論。希望我們做父母的都能夠在孩子身上多花點精力、多動點腦筋。最起碼應該把我們的下一代教育成一個自食其力的、不為社會所累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育女心經(jīng):家長談談孩子的成長
目前小女是小一生,每天放學后能自覺作業(yè),基本我們下班前(約七點左右)可以完成,然后就是她一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到八點左右會有個親子閱讀,由于識字量小自主閱讀還是不太愿意,讀會英語練個舞蹈,洗澡九點左右睡覺(活動時間是必須的,親子閱讀也是多年來的一個習慣)。身邊很多父母也很羨慕我,問我如何做到,我覺得一句兩句真是說不清,細細想來還是和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有關(guān)。
1、生活有規(guī)律
有規(guī)律的生活是從小嬰兒時期就開始了。相信很多媽媽都看過育兒書,里面有說到孩子的喂養(yǎng)是按
需喂養(yǎng),即孩子餓了就喂,很多父母也是這么做的。但在我的理解這種“按需喂養(yǎng)”僅限于孩子剛剛出生時的過渡階段,因為那時的孩子由于吸吮力差,一次吃不了太多。但隨著孩子的月齡增加,應將“按需喂養(yǎng)”逐步變?yōu)椤鞍磿r喂養(yǎng)”,逐步拉開喂養(yǎng)的時間這樣使得孩子和媽媽都能很好的休息,也使孩子進入有規(guī)律的生活。我們與公婆同住因此一家人的作息時間都非常有規(guī)律,也不睡懶覺,包括孩子。只是在我上班后到孩子入園前的某段時間孩子的作息有點亂,有時我下班回到家看到女兒五六點還在睡覺一問婆婆說才睡下,這樣一來該吃晚飯時也吃不上,等她七點醒來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吃晚飯,起得晚當然睡得也晚。幾次一來我也安奈不住終于象婆婆提出給女兒調(diào)整作息時間,好在婆婆還是個非常明理的人,還是比較能聽得進意見的人。孩子又恢復正常了,哪怕是節(jié)假日我們也是準時睡覺。這點好處在讀幼兒園時就顯現(xiàn)出來了。每天我七點半出門時順便送孩子去幼兒園,她基本是最早到的孩子之一,而且早上起來從不用費心。幼兒園對孩子的入園時間并沒有硬性規(guī)定,因此大都家長都會選擇在八點半至九點讓孩子入園。很多家長給出的理由是孩子起不來,但事實是一旦是春游或秋游老師在群里宣布到校時間,并告知過時不候,第二天發(fā)現(xiàn)平時晚到的孩子都已早早入園,而我們卻變成最晚到校的了。我們的生活節(jié)奏和孩子在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也很吻合,因此也使得孩子非常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哪怕是剛?cè)雸@時也沒有出現(xiàn)任何不適應。我這么做是因為經(jīng)歷過我侄子的成長過程,當時她媽媽生完孩子就做了全職,孩子因此每天也跟著媽媽晚睡晚起,每天晚起在當時看來不錯,因為我媽媽能趁著孫子沒起來時做很多家務。但是弊端沒幾年就顯現(xiàn)出來,那就是入園了孩子起不來,一下子早起后另侄兒早上吃不進早餐,那時嫂子開始上班了,每天早上都是急急忙忙對孩子一頓訓斥,一個干瞪眼一個大呼小叫,侄兒大約用了一兩年的時間才適應新的作息時間。
2、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
這點一直是我非??粗氐?。從添加輔食起就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因此一歲多時孩子可以自己吃得很好。讓一個六個月的嬰兒和一個三歲的孩子學會吃飯這一技能,父母的欣賞角度是不一樣的,同樣的弄得一團糟,對于一個小嬰兒我更多的是欣賞,覺得她萌萌的好可愛,她在我的鼓勵及贊揚聲中學會這一技能,用時七個月。而對于三歲的孩子有這一行為時,更多父母的可能是斥責,而三歲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強烈自我意識,父母的斥責會另孩子的自信心受挫。從孩子會走路起就教她自己收拾玩具,由她被動收拾到她主動收拾在到由她來教媽媽如何把玩具歸類用了整整兩年半。孩子年齡越小他越愿意動手,因此父母絕不要以孩子添亂來打消他們的積極性。我出差前整理箱子時她都會站在旁邊看著我整理,然后問這問那,我也會每次耐心給她說。扎實的基本功也使女兒進入幼兒園時一點也不惶恐。同樣的進入小學后除在開學時我用了幾天教她如何整理書包,之后就沒有再操過心,每天臨睡前她都會將理好的書包或第二天需要帶到學校的東西放在門口的換鞋凳上。對于自己所用學習用品也管理的妥妥。
3、教孩子做事有始有終
除了讓孩子動手外,我還要求女兒做事有始有終。比如兩歲多時我讓苗苗剝豌豆,剝完豆豆后我讓苗苗把碗端到廚房備用,并教她把桌面及地面清理干凈,如果需要更換垃圾袋時也會教她如何更換(很多家長可能只是止步在孩子剝完豆這一步)。我也會定期為她整理玩具架,每次整理我都會要求她在旁協(xié)助,有些東西的取舍也由她來決定。讓孩子同時做很多事情,不如讓他將一件事徹底做好。一旦對一件事養(yǎng)成了習慣,自然也會滲透到其它事情上。當然好處也在幾年后顯現(xiàn)出來,幼兒園老師覺得孩子的動手能力很強。進入小學也會經(jīng)常協(xié)助老師做點事,老師覺得她思路清晰能很快明白老師需要她做什么。
4、有效的陪伴孩子
不是全職媽媽,每天上班還有加班及出差,但只要在上海都會抽時間和她玩,從出生起每天給她讀繪本,說實在剛開始真不習慣,純粹是完成任務,但當她對我的閱讀有了反饋后也給我?guī)砹诵判?。苗苗喜歡玩過家家的游戲,每次和她玩的時候我都是非常認真的來做的。當女兒很小時拿娃娃時可能是拎著娃娃一條腿或胳膊,我會和她說,小寶寶會很疼的,然后我教她正確的抱寶寶的方式。這時的孩子是非常愿意模仿的。她會給娃娃洗澡,洗完澡我會告訴她快用干毛巾擦干,不然寶寶會感冒的,趕快幫寶寶把衣服穿起來。那時我還給她買了輛逼真的娃娃推車,當她這么個小屁孩推著輛玩具嬰兒車在外非常吸引人眼球,孩子走路時也不看道深一腳淺一腳的亂走,于是我會跟她說太顛了寶寶躺在里面會不舒服的,要盡量選平坦的路走。當有太陽時我也會讓她把遮陽棚打開,以免太陽“刺傷”娃娃的眼睛。當遇到有臺階時,我們也會兩人合力將嬰兒車抬起(其實我一個人一只手就可以搞定)。晚上我會讓她把玩具收起來,告訴她我們該上床了,寶寶也要休息了。在玩的過程中讓她學會很多生活常識。
另外,很少給孩子看電視,并不是強制性的,因為從小就開始因此孩子對電視完全沒有依戀,會以閱讀戶外活動家人的陪伴來代替電視,當她大點自己閑來無事的時候也會以畫畫做手工來打發(fā)時間,而絕不是看電視。電子產(chǎn)品的弊端我在這里不再陳述。要做到遠離電子產(chǎn)品首先父母以身作則,從女兒出生起我就改掉了多年邊吃飯邊看電視的習慣,說實在剛開始真的很難受。我們也不玩手機手機里沒有游戲。我覺得確實對孩子的專注度的培養(yǎng)很有益。在苗苗小班時有次有幾個小盆友來玩,我給她們?nèi)齻€讀繪本“花婆婆”,這本書的文字還是比較多的,剛開始三個孩子都在聽,沒過多久一個孩子就走開了,再過一會有個孩子也坐不住了開始左顧右盼,只有苗苗坐在那聽我一頁頁的讀,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她每天都會要求我讀這本書。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大班下時,晚托班時會有幼升小的一些練習,回家我們也會做些同類練習,但完全尊重孩子她不想做絕不逼她(雖然有時我的內(nèi)心并不是這么想,父母一定要適時調(diào)整好心態(tài))。但一旦做練習我會要求她開始前先把要做的事做好比如喝水上廁所,把該拿的東西都拿好。進入小學后她的作業(yè)總能比較快的完成,但在剛開始的時候也哭過鼻子,因為她覺得做功課就不能玩了,幼兒園我們基本是在玩中渡過的,而現(xiàn)在則每天必修了。我告訴她時間是靠自己爭取的,如果你學會合理安排,做好復習預習,你還是有很多玩的時間。其實這些話并不是進入小學了才涉及,在合理的時機都會提到。節(jié)約的時間由她自由支配,而不是被無休止的習題填滿,還是那句話雖然我很希望她能再多做點習題能將成績提高,但絕不逼迫。
也許我所說的并沒有科學依據(jù),但我認為孩子磨蹭原因多樣,可能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可能是父母包辦太多,可能是自信心不足、可能是動作不夠熟練。。。。。這些成因不是一朝一夕養(yǎng)成的,因此想要改變也非一朝一夕。
家長教子經(jīng)驗:教育女兒經(jīng)驗談
其實任何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無論在家里、在學校、在社會上都得到大家的認可和賞識。希望她快樂的生活,所以每個家庭都有許多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好經(jīng)驗。我也介紹一下我在教育女兒方面的一點點經(jīng)驗。
一、保持家庭和諧、讓孩子享受快樂。
作為家長,當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的那刻,我們就暗下決心,不管孩子的將來如何,最起碼我們一定要努力讓孩子成為快樂的人。快樂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好、生活好的前提。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在她的照片上給了她一句祝福:快樂成長、快樂生活。所以我們盡量給她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快樂的家庭環(huán)境。從來不大罵、體罰孩子,即使在她做錯事的時候,也很少向她發(fā)脾氣,我們會和她談心,告訴她事情的好壞。以教育的方法教育孩子。如:第一次給孩子買玩具,玩一次就摔壞了,我們就給她再買一個,同時告訴她,如果不愛惜自己的東西,下次只能隔很長的時間在給她買。這樣孩子就知道了要愛惜東西。隨便摔壞是要接受懲罰的。
二、注意孩子性格的培養(yǎng)。
我的女兒性格比較內(nèi)向,不善于在外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因此我必須設(shè)法培養(yǎng)和鍛煉她。所以只要我們外出、我們都會帶上她,讓她接觸各種大小場合。有時孩子不愿去,我都會和她商量。說服她。
三、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我們深深的懂得,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能使孩子受益終身。要培養(yǎng)孩子愛學習的習慣,就要積極給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比如;給孩子買些課外書,增強她的閱讀興趣,開闊視野,啟迪心態(tài)。
四、培養(yǎng)孩子競爭意識,加強自信。
所有的孩子都有天生貪玩的天性。我的措施是加入她,和她一起玩。無論是玩什么游戲,在玩的過程當中尋找機會達到教育和培養(yǎng)的目的。簡而言之,凡是孩子感興趣的,哪怕對她沒有明顯的幫助,千萬不要輕易的反對,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如何“順風扯旗”。
五、完善自我,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1、對孩子許下的承諾一定要兌現(xiàn)。
2、要求孩子少看或不看電視的時候,自己首先不看。
3、工作、家務之余,多讀書。
4、當家長在孩子面前做錯事的時候,主動向孩子道歉。
其實每個家庭對孩子都有獨特、新穎的教育方法。說實在的話,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學者說:“世界最難事之,就是教育還孩子”它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對女兒的教育,我們有時有苦惱的時候,因為孩子的一天天長大,開始對周圍的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因此我們特別注意培養(yǎng)她的自信、自立。同時也告訴她要有集體意識和互助意識。
以上只是我作為一名年輕家長的不成熟的教育方法。望大家指導,給予我更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經(jīng)驗。
小班家長育兒淺談
小班家長育兒淺談
很快寶貝已經(jīng)四歲多了,對于育兒方面的心得說實話真沒什么特別的,我們也是一邊摸索一邊實踐,對于孩子我們不會過分的要求他去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現(xiàn)階段只要求他學習怎樣做一個文明的人,如何去分辨事情的對錯,還有必要的安全教育。
現(xiàn)在的我們都要忙著工作真正陪伴孩子的時間并不多,小時候都是家里的老人帶著,老人能教小孩的知識并不多,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買了故事機和點讀筆,孩子通過這些學會了很多道理和知識。
在上幼兒園前孩子有很長時間看電視,為了糾正孩子的電視癮,上幼兒園后晚上我就自己帶他,家里沒有老人在孩子就比較聽話,我們也盡量陪著他,有時候出去散散步,有時候陪著他一起游戲,有時候我們忙起來他也會問我們要不要幫忙,我們就會讓他幫忙擦擦地,整理一下自己的玩具,我洗衣服時也會讓他洗自己的襪子,那時候孩子會表現(xiàn)的很積極,干活也很認真。睡覺之前他都會要求看一會兒書,當然還是要我們陪著他一起,給他講講書上的內(nèi)容。孩子要的其實很簡單主要是我們的陪伴,只要我們平時少玩會手機,少看會電視多點時間和他們相處就行了,現(xiàn)在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已經(jīng)明顯改善了。
我們家孩子從小沒有養(yǎng)成好的吃飯習慣,為了讓他開口吃飯老人是想著法子的喂飯,每次吃飯都要花上個把時間,而且跟我兒子吃飯保證能影響你的食欲,吃的那叫一個臟,餐桌椅子地面全是狼藉一片,剛開始上幼兒園那段時間真是辛苦老師們了,上了幼兒園后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只能一步一步的糾正孩子的問題,首先就是放手讓他自己吃,先不管他吃的有多慢有多臟都忍住,然后再糾正他的臟亂,有進步就表揚他,加上老師的鼓勵,孩子終于克服了吃飯問題。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點心得,要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一旦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要改正過來真的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精力。
家長教育孩子十不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孩子的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但是作為重視教育,不僅表現(xiàn)在給孩子們選擇一所好的學校,并且家庭教育對于孩子成長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作為父母也也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下面這十件事千萬不要做哦。
一、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這么這樣笨啊!”每當這類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觀念。
二、不要恐嚇孩子
采用恐嚇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也會減弱他的自我觀念。如果父母說:“你下次再這樣,就要你好看!”每當孩子聽了這些話,他們會惶恐難過,從而對父母產(chǎn)生一種恐懼心理。
三、不要賄賂孩子
有些父母許諾孩子,如果讀書成績好,就給買什么東西,以此將刺激作為動力,這不是個好辦法。 這樣的賄賂會引發(fā)孩子做事的動力由內(nèi)轉(zhuǎn)向外。這樣不利于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目的。
四、不要逼孩子答應“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錯誤,媽媽氣極地說:“好,現(xiàn)在你要答應我,你再也不敢這樣了?!笨刹灰粫海厦∮址噶?,媽媽覺得自己受了騙,大怒地罵道:“你答應媽媽的,怎么又不乖啦?”
媽媽應該知道,許諾和恐嚇是一對難兄難弟,對孩子不會起積極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許諾反而會使他再度犯錯而感到難過。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會使孩子口是心非。
五、不要過度保護和監(jiān)督孩子
過度保護監(jiān)督孩子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孩子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當父母過分監(jiān)督孩子的行為時,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p>
我們應該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絕不包辦代替”當作座右銘。這樣才能逐步培養(yǎng)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六、不要對孩子嘮叨不休
過分嘮叨不休會使孩子覺得父母認為他沒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會產(chǎn)生厭惡不快的感覺。其實,有條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七、不要強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從他人
如果你硬要孩子丟開他正做著的事,聽你的話做別的事,他的反應會很不樂意。
父母應事先提醒孩子,等一會兒要他做什么,同時,也可以允許孩子在服從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說:“喔,媽媽,我非要現(xiàn)在進來嗎?”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從,就很難撫育出獨立而自我調(diào)節(jié)的人。
八、不要過分縱容孩子
縱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本身。因為孩子遲早要長大成人,要走上社會,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難說了。因此,縱容孩子只會剝奪孩子的潛在能力的發(fā)展機會,阻礙他成為能干、獨立、能自我調(diào)節(jié)的人。
九、不要用不一致的規(guī)矩管教孩子
有些父母憑自己的喜怒隨意設(shè)立規(guī)矩,同樣的行為有時遭罰,有時由他去。這樣會使孩子感到迷惑。孩子需要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規(guī)矩來教育他。
十、不要訂不適合孩子年齡的規(guī)矩
假如你希望一個兩歲的孩子同五歲的孩子一樣循規(guī)蹈矩,只會使他自覺無能。因為你期望于他的,是他的年齡不可能達到的行為水平,這對他的自我觀念有極壞的影響。
雖然我們都期待著自己的孩子聰明和優(yōu)秀,但是不要對孩子們提出過高過快的要求,否則很可能就會對他不利的影響。上面給朋友們介紹的十個對孩子不能做的事情,一定要重視起來,同時也應該把他分享給你周圍的一些媽媽們。
家長要怎么教育孩子
最好的家教,就是父母首先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
知乎上有個問題:父母對孩子的三觀形成,到底起到多大影響?有個答案,我記憶至今。
“20多歲時,當我發(fā)現(xiàn),我抱怨的內(nèi)容,語氣,神態(tài),和我的家人一模一樣的時候,我感到深深的無奈?!?/p>
你的三觀里,其實藏著孩子20歲后的樣子。
是的。父母的三觀,從來都是一個家庭的三觀,它會彼此傳染,會對孩子言傳身教。
每一個孩子,在成年后,都會或多或少變成父母的樣子。
1
自己沒做好,拼命逼孩子
你的健身器材在墻角扔了快十年,蜘蛛網(wǎng)都更新好幾代了。你覺得很正常。
但是你兒子不練琴,你不能忍,你覺得他好過分。
為人父母,身教永遠比言傳重要。
孩子都不傻,都能在冥冥之中明辨真?zhèn)巍K运麄兏鼉A向于模仿家長的行為,而非聽信他們口中的道理。
你懶惰浮躁毛毛草草,你希望孩子勤奮自律樣樣都好,怎么可能?
要求孩子之前,先做好你自己。
2
一點都不可愛,還抱怨孩子不愛你
你家都成豬窩了,他當然不愿意回。
你一個月不見他一面,他當然跟你不親近。
你心情一不好就兇他,他當然討厭你。
真的,孩子對你的所有嫌棄、疏遠、不合作,都必有原因。
請自省。
別總是上來就給孩子定性“你怎么這么特殊”。
99%的時候,不是孩子冷漠無情不知好歹,是你的教養(yǎng)方式出了問題。
不賴孩子,就賴你。
3
自己哪兒都對,錯全是孩子的
一出事兒就劈頭蓋臉罵孩子。
從不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安排不合理,自己的期望沒道理。就算意識到自己錯了也必須強詞奪理。
仗著自己是大人,欺負小孩嘴笨說不過你。
這種幼稚、虛榮、不講理的父母,必然遭到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鄙視。
到他對著你呵呵那天,你可別覺得冤。
4
讓孩子為不幸婚姻背鍋
口口聲聲愛孩子,其實并沒有給孩子提供真正美好的生活。
連“不當著孩子面吵架”這種小事都做不到。
婚姻搞得無可救藥,還死拖著不離婚。
明明是因為自己懦弱無能邁不出這一步,還非得一口咬定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而忍辱負重。
其實這種雞飛狗跳苦大仇深的家,再完整又有何用?孩子不稀罕。
真為孩子好,你要么經(jīng)營好這個家,打理好夫妻關(guān)系,別天天冷戰(zhàn)熱戰(zhàn),讓孩子心驚膽戰(zhàn)。
自己不敢離就大方承認,別拉孩子背鍋。
5
熱愛養(yǎng)巨嬰,樂此不疲
一般來說,西方父母會認為孩子18歲以后就是大人了。
但中國父母永遠覺得自己的孩子長不大。所以事無巨細要照顧,大小要求要滿足,三四十歲的人了,打個噴嚏你還是立刻去給他找外套。
一個人被呵護得這么嚴實,他怎么獨立?
而幾十歲了還什么都讓媽媽做主的男人,很難想象能在社會、工作、家庭中能有什么擔當。
中國父母就是忍不了跟孩子分離。
可孩子必然得離開你,自己過日子啊。
不分就會畸形。巨嬰很丑的。
堅持讓孩子到什么年紀做什么事,是大部分中國家長欠缺的一節(jié)必修課。
6
總以為“那種事”孩子自己就能懂
中國孩子接受的性教育少得特別可憐。
大人們對所有跟生殖有關(guān)的器官和行為都諱莫如深,以致有些孩子被性侵了都不知是怎么回事。
更奇葩的是,當學校試圖認認真真教點性知識,還總有家長去投訴,說太露骨了太可怕了你們怎么能教孩子這個呢。
實在是仁者見仁,淫者見淫。
該你教的你不教,別人好好教你還不讓,而那些知識他又必須要了解,于是他就只能通過歪門邪道去掌握或者以身試法去探索了,那豈不是更糟?
其實何至于啊。孩子問,你就簡簡單單實實在在說說。
小孩子不會那么認真,你告訴他生殖器的名稱,他會覺得像胳膊、腳丫那么正常。
這點事兒真沒那么復雜。是我們大人想太多了。
7
強求孩子做圣人
你們夫妻倆不爭不搶和平友好,是因為你們早有準備,報紙買兩份。
要是就一份,你倆也得搶,對吧。
那憑啥要求孩子守著一個玩具互相謙讓不打架?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想象成圣人了。強求他們必須愛人如己高風亮節(jié)。
自己做的時候抓心撓肝,說孩子倒是云淡風輕。
其實孩子天性都有自私自利爭強好勝甚至野蠻粗暴的一面,素質(zhì)絕對不會比大人高。
你可以要求他們好好做人。但如果他們沒做到,你得知道,那才是正常的。
8
自己不正,還指望孩子不歪
很多家長,心里是想教孩子好,嘴上也一直冠冕堂皇一套一套的,但行動上反差太大。
嘴上教孩子要正直勇敢善良,但碰上個三五塊錢的小便宜,馬上就現(xiàn)了原形,根本經(jīng)不起考驗。
偏偏又不自知。還以為自己在孩子心里高大英明一身正氣,還奇怪孩子為什么不像你。
殊不知孩子像的就是你。
裝得再像也沒用,真實的你什么樣,孩子就會學成什么樣。
父母的人品會像病菌一樣往下傳。最后孩子的三觀和行為模式,保證都是你骨子里的精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特別是小時候,家人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孩子天生白紙一張,你畫花他就開花,你種瓜他就結(jié)瓜。
你的行為,就是勾勒他人生的筆。
裝的不算。真正影響孩子的,是你的真實面目。
所以,你的樣子,就是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