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媽媽如何才讓孩子學會普通話

發(fā)布時間:2021-04-03 幼兒園普通話活動方案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小烏鴉愛媽媽音樂教案

現(xiàn)在普通話已經(jīng)完全普及了,有些場所是規(guī)定必須使用普通話的,但是現(xiàn)在的家長說普通話的人不多況且說也是帶有方言的。這樣的普通話會影響到孩子嗎,怎樣才能準確無誤的叫給孩子普通話呢。

1.堅持使用普通話與寶寶交流

有些媽媽尤其是祖輩總有這樣的顧慮:“我們的普通話不標準,說起來別別扭扭的,自己聽得都怪不舒服的,還會妨礙寶寶的普通話學習,還不如干脆就說方言呢。”其實,這是一種思想上的誤區(qū),你不能因為普通話水平較差就放棄在家和寶寶說普通話。要知道,即使是帶有方言腔的普通話也比純粹用方言與寶寶交流更有益于他學普通話。

2.在隨意自然的環(huán)境中提高寶寶學說普通話的水平

有些媽媽看寶寶不會說普通話,心里著急,會經(jīng)常表現(xiàn)在行動上。寶寶年齡還小,你如若運用外部壓力、命令等方式強迫他說普通話,會給他造成心理負擔。

最好在隨意、自然、無拘束的氛圍中引導寶寶說普通話,比如聽兒歌朗誦磁帶、聽廣播、看電視新聞時和寶寶嘗試模仿別人的發(fā)音。寶寶對周圍生活充滿新鮮感,表現(xiàn)出強烈的表達愿望時,你要善于捕捉“信息”,采用多種形式調動他說話的積極性。

3.在游戲中提高寶寶普通話的水平

3~6歲是寶寶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平時堅持讓寶寶參與發(fā)言,堅持多聽、多讀、多說的原則。積極創(chuàng)造各種游戲活動,多給寶寶練習說普通話的機會,如講故事、念兒歌,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等,及時糾正、輔導寶寶發(fā)音。寶寶受年齡的限制,對字、詞發(fā)音的準確度較差,如果還受一些方言的干擾,前后鼻音容易發(fā)錯。另外,繞口令、詞語接龍、以字連詞的方法,也能幫助寶寶發(fā)音。

4.努力提高自身的普通話水平

家庭語言環(huán)境對寶寶的語言能力發(fā)展有著最直接的影響。寶寶與主要撫養(yǎng)者的交流是影響他語言發(fā)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請盡量克服各種障礙,為寶寶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語言環(huán)境吧。你要規(guī)范自己的語言,保證詞語的正確發(fā)音,遇到語音不能確定的字、詞,及時查字典進行糾正,以確保在寶寶面前能較正確地發(fā)音。

5.適當運用鼓勵手段

寶寶能夠正確地說普通話,你要給予積極的鼓勵,讓他感到自己的表達方式是被接受和認可的,以激發(fā)說普通話的信心和勇氣。當寶寶出現(xiàn)語言錯誤時,再恰當?shù)亟o予糾正,而不是指責、訓斥。

家長可以先是了解一下我們上面的內容看是如何教孩子普通話的,可以幫助家長徹底的改變家長帶有方言的普通話,讓孩子可以接收到正中普通話的發(fā)音等聯(lián)系。這樣對于孩子還是家長來說都是有幫助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如何做一個會變通的“懶媽媽”


如何做一個會變通的“懶媽媽”

媽媽太“勤快”孩子已經(jīng)四五歲了,家長還一口一口地喂孩子吃飯?!皼]辦法,他吃得很慢,我怕他吃太少……”家長一邊這樣說,一邊繼續(xù)拿著湯匙往孩子嘴巴里喂飯!

看到這樣的場景,不禁要替孩子擔心:從小都有人幫他做好,孩子不用自己去思考接下來要干什么、東西放哪里,有人會像24小時貼身管家,孩子只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家長看似疼愛孩子,卻阻礙了孩子的成長。家長的表面的勤快,剝奪了孩子獨立嘗試和探索的機會。孩子希望自己動手,家長卻不尊重孩子獨立發(fā)展的愿望,“自作主張”地包辦代替。家長因此產生了很大的成就感,覺得盡到了父母的義務,留給孩子的,卻是無法自己動手、無法為自己負責、無法自由探索的失落和無奈!

我們對孩子的不了解,導致了不尊重,行為的慣性又讓我們自我陶醉,認為自己幫助了孩子!殊不知,孩子并不需要、不希望這樣的幫助。這種幫助,是孩子成長的障礙!這個障礙包裹著愛的外衣,讓孩子難以掙脫。

家長們,請反思自己的“勤勞”,請讓孩子從小開始,去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孩子能做的事情遠比你想像中的更多!做個“懶媽媽”,讓孩子靠自己的力量成長起來。

一歲多的孩子能做什么事情呢?拿朋友一歲兩個月的孩子來說,要喝水自己扶好杯子,喝完水自己拿去桌上放好;要看書自己去拿書,再過來找媽媽念書;換尿布的時候,能夠在媽媽要求下去拿尿布過來;要進廁所洗屁屁的時候,可以自己開燈;要吃餅干要學著自己用手指捏好,媽媽再協(xié)助放入嘴巴;要幫忙的時候,要比出拜托的手勢。

“懶媽媽”要學會等待。

不要以為你有決心開始讓孩子去做事情就足夠,往往讓父母挫敗、又掉回之前當“仆人”命運的,是無法等待。孩子一開始要學著自己做事情,可不是一步登天,馬上就能做得好好的。如果這時候父母無法等待,看不下去孩子的慢速度,就搶過來幫他做好,嘴巴還念著:“快一點!你怎么這么慢……”那孩子就更不想要自己學著去做好這件事情了,他會這樣想:“我要自己做的時候,自己做不好已經(jīng)很難過了,還要被罵,那我下次為什么要做呢?我不做,爸媽會幫我做好,我可以很輕松不用做,又可以不用被罵,那我干嘛還要做呢?”

許多道理或許家長們都了解,但請你下次想幫孩子做之前,先再仔細想想。“懶媽媽”,“懶”在行為,卻“勤”在學習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能力還不是很好,請你在要做這件事情前,多給他一點時間來做,這樣你也不會因為時間的限制而擾亂了心情。甚至,你可以選個空閑的時間,讓孩子預先練習這樣的能力!就像復健的原則,進步是建立在練習基石之上。當孩子學會做好這件事情,請不要就把它當作理所當然,一臉淡漠甚至不理不睬的,這樣會讓孩子失去繼續(xù)做這件事情的動力。

請先設下你要求孩子達到的目標。當孩子努力去做,卻沒有成功的時候,請你鼓勵他,“我看到你很努力,可是還是沒完成,你需要我?guī)兔??”當孩子努力做好這件事情了,請你贊美他,“你做得好棒,你真的是一個好幫手!”“我很高興你能自己做好,不需要我?guī)兔?!?/p>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下一個不會自己拌面吃的大學生,做有耐心、勤動腦、肯變通的“懶媽媽”,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養(yǎng)成好習慣,訂下原則并堅持,讓孩子用自己的雙手去生活!

國外媽媽如何為孩子選玩具


國外媽媽如何為孩子選玩具

“六一”是寶寶禮品大豐收的日子,掏錢的媽媽是否明白:怎樣讓寶寶配合家庭預算?怎樣選擇是寶寶真正的"意愿"?如何培養(yǎng)寶寶自己挑選玩具?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一位歐美臺玩教具總代理商對中外媽媽選玩具的看法吧。

一、有的寶寶愛動,媽媽就給她買一些促進寶寶身體活動的玩具,讓寶寶動作發(fā)展,這樣對嗎?

這樣效果不太好。我來中國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已經(jīng)感覺到大陸幼兒教育的進步和改善,以前是教寶寶,讓寶寶去學。現(xiàn)在改為玩中學。而大人跟寶寶玩,老師跟寶寶玩,都沒有寶寶之間相互的作用大。也就是說,如果寶寶不喜歡運動,媽媽給他買一堆運動器材,沒有什么意義。不如讓他跟別的寶寶接觸、去互動,讓他產生運動的感覺,要去玩的感覺。等寶寶有了興趣,再讓他運動,媽媽在這里給他創(chuàng)造情景。

二、有些玩具非常好,可是寶寶不愛玩怎么辦?

媽媽理解玩具的基本功能,激發(fā)起寶寶的興趣,例如:有一種"踩踏平衡車"對發(fā)展寶寶全身關節(jié)和肌肉是非常好的。他與腳踏車不一樣,每一次踩踏,都會讓寶寶全身肌肉得到伸張,這也是設計的獨到之處。如果媽媽理解了它的設計意義再把它提供給寶寶,就會跟寶寶一起設計玩法,比?前進","后退"、"旋轉",并且像對寵物一樣給它取個名字,在一定的距離內把他當作一個交通工具,比如,"騎上你的大朋友,去隔壁張?zhí)胰∫粯邮裁礀|西,"并夸獎他,你的這個朋友就是不一樣,你比走路快多了。這樣寶寶就會覺得有興趣,自然也就熱愛運動了。

三、如何教寶寶確定要買的玩具?

現(xiàn)在寶寶的玩具太多了,有點泛濫。我覺得玩具應該跟寶寶能力發(fā)展結合在一起。家庭中應該給寶寶建立一個天地,這里面應該具備寶寶想要的一些玩具。如果玩具是分散的,寶寶會去覺得玩不夠,如果把它集中在一個天地里,媽媽就可以跟他一起互動。問寶寶你想建構什么,你現(xiàn)在有那些材料,然后要求寶寶,在你的天地里,我們去買那些東西好不好?不管居住條件如何,寶寶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間,讓寶寶在里面能夠獨立活動。比如,鉆爬等等。家庭中,寶寶爬椅子,爬柜子,爬上爬下要挨罵,對寶寶是不公平的。在國外,很小的寶寶就會有自己身體活動的空間,而且是寶寶自己獨有的。并不是與大人共享的。對寶寶來講,一個箱子,一個洞,他如果鉆進去,會覺得安全和快樂,其實也是滿足動物的體能,應該給寶寶提供這樣的空間。

四、西方家庭中寶寶玩具費預算怎么實施?

西方家庭在選擇玩具上對寶寶要求比較多。寶寶獨立決定要一個玩具,媽媽的決定只能買這個,只能買多少。家庭中會對寶寶買玩具的費用做一個預算,然后告訴他:這個月你可以買多少數(shù)額的玩具。等寶寶到了三、四歲的時候,父親就會跟他溝通:你去做一個買玩具預算。超過個預算就不能買了?;蛘邔殞毟赣H商量,這個月超出預算30元,下個月就少買30元行不行?得到允許后再買。3歲以下,還是父母給他挑選一些比較真正有意義的玩具,爸爸媽媽挑選玩具的基本常識,來自于媒體,教育機構,廠商提供的相關知識,一般還是比較到位的。

五、寶寶自己選擇玩具,往往會盲目,怎樣才能讓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國外的媽媽培養(yǎng)寶寶自己挑選玩具的能力,開始的時候,寶寶們也會犯一些錯誤。挑選一些電動玩具,刺激性的,聲光色彩。但母親站在調整的位置,讓寶寶與其他寶寶做比較。比如兩個家庭,兩個寶寶同時去購買什么東西,然后寶寶會自己討論,進行比較,最后做出正確的選擇。

六、中國媽媽選擇玩具有什么特點?

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媽媽選擇玩具有以下特點:

不注意查看有沒有國家安全檢驗局的安全標志。家長們通常容易只關心玩具的色彩,不管是否有國家安全檢驗局標志。

1、 對玩具品質的要求不高。對含玻璃纖維的東西,含鉛的塑料的危害認識不夠。寧可選擇"多而廉"。

2、 出于對寶寶的保護,對具有挑戰(zhàn)性的玩具不能科學地認識。對幾歲的寶寶能爬多高多大的架子缺乏認識。實際上符合孩子要求的大型玩具,大人認為太高了,太危險了。其實,4-5歲的寶寶能達到什么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3歲的寶寶能單腳站立、原地閉眼轉圈……設計師已經(jīng)把這些能力發(fā)展規(guī)律融入到設計之中,家長應該接受他,不要拒絕他。

4、寶寶要的反而不買,不放心寶寶自己挑選玩具,父母常會根據(jù)自己的"意愿"來選擇有教育性的東西。

日本媽媽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


在中國有很多年輕的父母們在育兒的過程中,紛紛以西方或者是日本人的方法為藍本,仿效其中。在日本大部分還是媽媽負責家庭教育的比較多,她們強調孩子的意志,她們通過生活的細節(jié)鍛煉孩子的意志,從小培養(yǎng)他們具有堅強的韌性,并且十分注重孩子的體能。

日本大部分還是媽媽負責家庭教育的比較多,現(xiàn)在中國有很多年輕的父母們在育兒的過程中,紛紛以西方或者是日本人的方法為藍本,仿效其中。日本人強調孩子的意志,他們通過生活的細節(jié)鍛煉孩子的意志,從小培養(yǎng)他們具有堅強的韌性,并且十分注重孩子的體能。

日本媽媽實施蒙臺梭利教育

在我尚未做好心理準備,意識到成為母親“是一件責任十分重大的使命”時,已經(jīng)從逍遙自在、凡事只為自己著想的小姐步入了母親的行列。時至今日,我仍心有余悸,而且,隨著書籍閱讀愈多而感受愈深。由于了解蒙臺梭利教育,我學會自我反省不斷地成長,對此,我表示真摯的謝意。

我送長子上幼兒園,在那兒聆聽羽子老師的演講我才初次知道蒙臺梭利教育。

“這真是一個好教育。”當時我深深地感動,同時也為自己因無知而任意地撫養(yǎng)孩子而感到慚愧。雖然我有意進一步了解其內容,但是沒有機會而失之交臂。

幸運的是,后來我又將次子、三子送入實施蒙臺梭利教育的龜田天主教幼兒園?!斑@實在是太好了?!蔽沂冀K如此認為。在此處,見不到同齡保育的現(xiàn)象,靜溫、安詳,室內洋溢著教師的溫馨。待我回到家后細細體會才認識到“這才是兒童的真正面貌”。于是,我豁然開朗了,這不僅限于幼兒園,即使在家庭中亦大有可為。

媽媽合格孩子才出色


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說過:“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縱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手中?!笨梢?,家庭教育中媽媽的重要性。但同時,家庭教育又是最易出現(xiàn)問題的教育,因為它首先是一種私人教育,即它不受社會和他人的直接的行政干預;其次它也是一種非正規(guī)的教育,因為我們的家長沒有經(jīng)過專門的專業(yè)訓練。我們的家長作為一個教育者是自然形成的,合格與不合格、稱職與不稱職,都要成為教育者。而教師則不同,是要經(jīng)過一定的訓練和選拔才能有資格做教師的。而家長呢?你合格也得當,不合格也得當,都有責任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角色。有人說,我們的家長為孩子付出的辛苦要比外國的家長多十倍,而我們的家長所得到的回報卻不及外國家長的十分之一。

究竟是我們出了問題,還是我們的孩子出了問題。是我們該反省的時候了!應該說作為家長,主動地了解我們自身的教育方式,提高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水平對于我們這些含辛茹苦的中國家長是何等的必要和緊迫。

當代家庭教育存在十大誤區(qū)

教育學家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當代中國家庭教育存在十大誤區(qū):一是以分數(shù)論“英雄”,重分數(shù)、輕能力。二是家長不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自學習慣。三是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四是父母對孩子過度期望并付出極大代價。五是不對孩子因材施教。六是違背孩子成長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七是家長不重視自我學習。八是濫用懲罰,損害孩子身心健康。九是忽視孩子意志品質的磨煉。十是忽視孩子體育鍛煉。

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方組成的終身教育體系。割裂任何一方的教育都是殘缺不全的畸形教育,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國際型人才的需求要求我們在重視學校教育的同時也要提升家庭教育觀念。

育兒心得:如何讓孩子成才


育兒心得:如何讓孩子成才

一個孩子,成才不在于他的聰明活潑,而在于他的自信。自信能幫助他將來勇敢地面對來自一切方面的挑戰(zhàn)。

但培養(yǎng)自信是一個長期無形的過程。其實父母的一個眼神、一聲贊揚,都是無形的力量,可以鼓舞他們的斗志,增強他們的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勇氣。當孩子取得小星星時、主動幫我們做家務時……我們應該獎給他一句“你真棒”。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怎樣愛孩子,卻是一件困難的事。我們要知道“愛孩子就必須懂得欣賞孩子”,激勵和表揚勝斥責和打罵。其實老師和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人。在孩子心目中的你們的威望有多高,孩子就有多快地按照你們的要求改正自己的行為,孩子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是孩子受益終生的財富。想要孩子尊重老師和家長,必須以身作則。老師要求家長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配合,目的就是樹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讓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辦法就是守信。如果孩子從小遵守諾言,一諾千金。一方面樹立家長的威望,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孩子優(yōu)秀的品德。但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孩子,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我們要蹲下來和孩子一樣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家長才有更充裕的時間去了解、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父望子成龍、母望女成鳳”,這是絕大部分的天性使然。但這種期望一旦超過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成為孩子的負擔,妨礙著孩子幸福地成長。我不想讓女兒為自己的期望而活著。讓孩子自由地發(fā)展是我教育孩子過程中始終堅持的原則。但自由發(fā)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女兒成長過程中,老師和父母是她的領航員。在她不自覺的時候,我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督促;在她遇到困難的時候,我讓她自己思考。同時,我有針對性開展引導。我的目的不是為了她成名成家,我只希望她在今后的生活中更自信,體味生活的樂趣!

以上是我的一點心得,我深知,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浸透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真誠感謝幫助我女兒獲得知識、快樂成長的老師們!

如何讓孩子學會聽課


現(xiàn)在的家長望子成龍,放棄自己的愛好和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學習,遇上孩子功課有點不會的,馬上給予指導??墒羌议L并不能代替孩子學習,長此以往,家長感到力不從心,孩子也學會了依賴,學習成績也難有提高。其實有一個改變這種狀態(tài)的好辦法,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簡單辦法,那就是教會孩子聽課。

你不妨先向學校的老師詢問一下,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念書、聽課情況怎么樣?是每節(jié)課都認真聽講呢,還是經(jīng)?!伴_小差”?了解情況后,就可以教給孩子“聽課”的本領了。

讓孩子學會帶著問題“聽課”。學習有三個環(huán)節(jié)預習-聽課-作業(yè)。助孩子只能是前后兩個環(huán)節(jié),而中間這個環(huán)節(jié)恰恰是最關鍵的,如果孩子能夠獨自應付,不僅可使父母省去輔導的時間,更能讓孩子受益一生。

首先給孩子做有目的的預習。以往許多家長把“預習”理解成給孩子講一遍課程內容,這樣做不僅耽誤家長的時間,還會使孩子第二天上課不認真聽講。講授新課是老師的工作,家長不要“代勞”。

家庭預習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明天的課要學會什么。如果孩子對將要學的新課目標明確,上課聽講的時候才能主動和有針對性,一節(jié)課下來,他才會明確知道自己學會了沒有。如果他對這節(jié)課要達到的目的并不明白,他就無法知道他會了沒有,一節(jié)課上完,稀里糊涂,學習成績當然不會高,還得爸爸媽媽勞神再講一遍。

父母可以利用放學后,或者老師家訪的時候跟老師交談,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向任課老師了解授課內容和進度,然后跟孩子溝通,翻閱他的課本,了解他的進度,幫助孩子確定什么是近期學習的重點,什么是難點。同時教給他調控注意力,以便記住老師講解的內容,放學后就把當天所講的內容溫習一遍。也就是說,培養(yǎng)孩子聯(lián)接三個環(huán)節(jié)的能力,讓孩子在學習面前始終目標明確。

在向孩子發(fā)問的時候,年齡較小的孩子起初可能會就事論事。比如當父母問,“今天老師教了什么”、“今天你學了什么”時,孩子往往說,“老師教了幾個生字”、“老師講了幾道題”。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可繼續(xù)問,“老師對這些字有什么要求嗎”、“這幾個字和昨天學的字相像嗎”、“今天的作業(yè)和老師講的題有什么關系”?孩子可能會答不上來,這恰好表明孩子還不會“聽課”,但是如果這時候有家長的耐心引導,孩子很快就會學會的。

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父母還可在孩子做家庭作業(yè)之前,和孩子一起商定今晚要學習的內容是什么,做哪些作業(yè),然后進行哪些預習?這些作業(yè)要達到什么要求(別忘了對孩子學習習慣和良好品質的培養(yǎng))?預習要得到什么?開始的幾天,由父母來記下這些事先商定好的內容,然后幫孩子檢查;以后逐漸讓孩子自己記,父母在結束時幫助對照檢查;習慣完全養(yǎng)成后,就不用再一一寫在紙上,只需孩子心中明了就可以了。但是在作業(yè)和預習結束后,家長要再和孩子一起對照目標進行檢查和小結,知道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哪些目標,哪些目標還要努力或需要修改。

這個做法恰是對孩子“認真聽講”的培養(yǎng)——讓孩子知道,什么是他今天晚上應該完成的。漸漸地將這種意識引進課堂學習,從一門功課開始,比如讓孩子每天敘述“老師在語文課上教了些什么?提了什么要求?什么地方老師講得多,為什么在這里講得多?”訓練孩子的聽課記憶和語言表達能力。如有條件,可與老師核對一下,看看孩子的敘述是不是符合教學目標。相信在您的訓練之下,您的孩子會聽懂每一節(jié)課。

懶媽媽修為之三:讓孩子學會學習


自由探索:在探索中學習

媽媽對格格的要求很寬松,只要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傷害周圍的環(huán)境,就讓她自由地去做。比如,媽媽和格格在公園散步,格格會忽然蹲下看很長時間的螞蟻,媽媽從來不催她;格格撿來各種各樣的葉子,媽媽從來不阻攔,還和格格一起分辨樹葉的異同。這樣的事情很多,只要格格感興趣,媽媽都盡量滿足她。

孩子天生具有探索精神,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就會產生擺脫各種束縛和依賴的獨立傾向,他們會越來越喜歡探索活動,努力在生活中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正?,F(xiàn)象。格格媽允許孩子自由探索,孩子在探索活動中,不僅僅得到了探索的樂趣,而且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都得到了發(fā)展。

建議一:鼓勵孩子的探索活動

孩子對周圍的許多事物感到好奇,凡事都想弄個明白,他們是無所畏懼的,他們喜歡冒險,做一些危險的游戲,并能從中獲得樂趣,父母不要抑制孩子的探索活動,而應該引導孩子大膽去想,允許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嘗試。當然,媽媽要教給孩子必要的防護方法和知識,防止孩子出現(xiàn)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建議二:“破壞”也是一種學習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特別具有破壞欲望。什么東西到了孩子手里,他都要看個究竟,有的東西就被拆成七零八落,讓父母哭笑不得。其實這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表現(xiàn),孩子在探索的過程當中學習思考、學會創(chuàng)造,家長要在一定范圍內允許孩子搞“破壞”。比如,孩子想知道鬧鐘為什么會定時而把鬧鐘大卸八塊;為了了解機器人玩具是怎么動的而把媽媽剛買回來的價格不菲的機器人拆開。有心的媽媽不妨給孩子準備一個小小的工具箱,給孩子對自己玩具“破壞”的自由。

建議三: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和社會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學習課堂,父母可以利用大自然和社會給孩子上一些精彩的課。節(jié)假日和雙休日,你可帶孩子到郊外游玩,也可帶孩子到少年宮、博物館、展覽館等場所,讓孩子在觀察事物中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接觸的事物越多,產生的新想法就越多。

獨立思考:不做人云亦云的跟屁蟲

一次,浩然神秘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告訴你一個大發(fā)現(xiàn)?!?/p>

媽媽故作驚奇地看著兒子說:“媽媽很想馬上知道?!?/p>

浩然讓媽媽蹲下身來,在媽媽耳邊說:“媽媽,你知道唾沫是什么味兒嗎?”

“不知道。”媽媽答。

“唾沫是臭的!”浩然說。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有人告訴你嗎?”媽媽問。

“沒有人告訴我,我和小朋友玩積木,唾沫流出來了,我用手心一摸,然后一聞,哎呀,真臭!”說著,浩然還做了個示范。

浩然媽媽學著兒子的樣,把唾沫添在手心,一聞,果然很臭,忙說:“兒子,這真是你的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唾沫在媽媽嘴里呆了這么多年,媽媽都沒有想過,還是兒子小小的年紀就發(fā)現(xiàn)了?!?/p>

面對成年人司空見慣的事情,孩子卻充滿了好奇心,常常會提出父母沒想到或者回答不了的問題,這正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現(xiàn)。家長如果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就等于扼殺了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建議一:尊重孩子的想法重視孩子的提問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你這樣不行!”“我說的話沒錯,你得聽我的!”而是要經(jīng)常對孩子說“我認為……你覺得呢?”“我覺得這樣不太好,因為……”“這事件,媽媽的意見是……”這種溝通方法能夠充分尊重孩子,把孩子置于至于平等的地位,從而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問題。雖然孩子的提問是天真的、幼稚的甚至可笑的。但是,聰明的父母會在這些看似幼稚的想法里,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有趣的現(xiàn)象,使他們嘗到獨立思考的樂趣。

在孩子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時,哪怕是錯誤的,父母也應讓他說完,然后再給予恰當?shù)闹笇?。對于孩子的正確意見,父母應該肯定、表揚,讓孩子增強發(fā)表意見的信心。如果媽媽不知道問題的答案,最好直接告訴孩子:媽媽也不知道,還需要你去找尋答案。孩子好奇心強,自會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尋找問題的答案。

建議二:讓孩子感受思考的樂趣不要拘泥于標準答案

在日常生活或游戲中,孩子遇到什么問題,這時,媽媽要耐心,不要馬上幫孩子解決問題,而是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去思考,讓孩子去體驗思考的樂趣。

如果孩子實在想不出來,可以給孩子一點提示,然后鼓勵孩子多方面的去嘗試,孩子自己想出辦法,會有一種成就感,這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法國有個教育代表團到北京的一所小學考察。他們看到學生的考試卷中有這樣一個問題:“雪融化了以后是什么?”有一個學生的答案是:“雪融化了以后是美麗的春天。”但是,這個答案卻被老師判了個大大的“×”。

雪融化了以后變成水是科學的結論,但是,雪融化了以后是美麗的春天卻是哲學的感悟。如果孩子以哲人般的感悟來挑戰(zhàn)科學的標準答案時,難道我們要一棍子把孩子的這種獨立思考精神打死嗎?

相關推薦

  • 親子溝通: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肯說 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是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美國最暢銷親子教育書系的作者?!度绾握f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自1980年在美國首次出版以來,已獲得世界上無數(shù)父母親的稱贊和盛譽,“不...
    2020-12-01 閱讀全文
  • 如何做一個會變通的“懶媽媽” 如何做一個會變通的“懶媽媽” 媽媽太“勤快”孩子已經(jīng)四五歲了,家長還一口一口地喂孩子吃飯。“沒辦法,他吃得很慢,我怕他吃太少……”家長一邊這樣說,一邊繼續(xù)拿著湯匙往孩子嘴巴里喂飯! 看到這樣的場景,不...
    2020-09-19 閱讀全文
  • 孩子大哭大鬧,媽媽如何應對? 導讀:孩子又來勁了,哭鬧個不停,把家快鬧翻了。作為至親的媽媽,應該學會各種招數(shù)加以應對。 孩子如果發(fā)脾氣大哭大鬧,相信你也會覺得很頭疼,究竟怎么能夠制止這些狀況呢?看看下面這些媽媽和育兒專家推薦的方法...
    2021-09-27 閱讀全文
  • 日本媽媽是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 在中國有很多年輕的父母們在育兒的過程中,紛紛以西方或者是日本人的方法為藍本,仿效其中。在日本大部分還是媽媽負責家庭教育的比較多,她們強調孩子的意志,她們通過生活的細節(jié)鍛煉孩子的意志,從小培養(yǎng)他們具有堅...
    2021-04-26 閱讀全文
  • 國外媽媽如何為孩子選玩具 國外媽媽如何為孩子選玩具 “六一”是寶寶禮品大豐收的日子,掏錢的媽媽是否明白:怎樣讓寶寶配合家庭預算?怎樣選擇是寶寶真正的"意愿"?如何培養(yǎng)寶寶自己挑選玩具?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一位歐美臺玩教具總代理商...
    2021-04-21 閱讀全文

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是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美國最暢銷親子教育書系的作者?!度绾握f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這本書自1980年在美國首次出版以來,已獲得世界上無數(shù)父母親的稱贊和盛譽,“不...

2020-12-01 閱讀全文

如何做一個會變通的“懶媽媽” 媽媽太“勤快”孩子已經(jīng)四五歲了,家長還一口一口地喂孩子吃飯?!皼]辦法,他吃得很慢,我怕他吃太少……”家長一邊這樣說,一邊繼續(xù)拿著湯匙往孩子嘴巴里喂飯! 看到這樣的場景,不...

2020-09-19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又來勁了,哭鬧個不停,把家快鬧翻了。作為至親的媽媽,應該學會各種招數(shù)加以應對。 孩子如果發(fā)脾氣大哭大鬧,相信你也會覺得很頭疼,究竟怎么能夠制止這些狀況呢?看看下面這些媽媽和育兒專家推薦的方法...

2021-09-27 閱讀全文

在中國有很多年輕的父母們在育兒的過程中,紛紛以西方或者是日本人的方法為藍本,仿效其中。在日本大部分還是媽媽負責家庭教育的比較多,她們強調孩子的意志,她們通過生活的細節(jié)鍛煉孩子的意志,從小培養(yǎng)他們具有堅...

2021-04-26 閱讀全文

國外媽媽如何為孩子選玩具 “六一”是寶寶禮品大豐收的日子,掏錢的媽媽是否明白:怎樣讓寶寶配合家庭預算?怎樣選擇是寶寶真正的"意愿"?如何培養(yǎng)寶寶自己挑選玩具?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一位歐美臺玩教具總代理商...

2021-04-2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