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教育視點:讓孩子從小體驗快樂

發(fā)布時間:2021-04-01 教育孩子筆記 怎樣教育孩子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卻不能代替快樂。一個對事業(yè)、生活缺少樂觀態(tài)度的人往往也很難取得成功——

未成年人教育是眼下的一個熱門話題,也想發(fā)表點看法,便給遠在美國的朋友發(fā)了封電子郵件。朋友很快就回了信,上寫“亞裔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下列10條標準,摘編如下:

1、高考得滿分;

2、會拉小提琴或彈鋼琴,而且要達到能在音樂會上演奏的水平;

3、申請報考20多所高校,并且全都通過錄取線;

4、考入全美名校,而且能獲得足以支付學費的高額獎學金;

5、有四樣嗜好。第一是學習,第二是學習,第三還是學習,第四是喜愛彈鋼琴或拉小提琴;

6、喜歡古典音樂,不喜歡“煲電話粥”;(勵志的句子 Www.DJZ525.COm)

7、考取有高額獎學金的博士研究生;

8、立志成為一個腦外科專家;

9、與一位亞裔美國醫(yī)生結婚,兒孫也非常成功;

10、喜歡聽父母親講述他們過去的故事,尤其是他們赤著腳走20多里路去上學的艱苦經歷。

看了這10條標準,我不禁啞然失笑。朋友是改革開放后去的美國,他的女兒是在美國上的中小學,現(xiàn)正準備考大學。據(jù)朋友講,這10條標準在同齡的亞裔孩子中流傳甚廣。不難看出,這些標準很可能就是這些亞裔孩子們編撰的。他們生活在兩種文化的碰撞磨擦之中,自然會處處把父母親的諄諄教誨與學校里美國老師教授的觀念相對照,因此便有了由這樣的對比而產生的一些看法,這10條標準就是這樣的產物。標準雖然講的是旅美亞裔父母親眼中的好孩子,但它多少也能代表國內父母親的標準。比如高分數(shù),會彈鋼琴,不喜歡“煲電話粥”等,其實也是現(xiàn)在許多中國父母親希望孩子能做到的。

就標準所追求的目標來說,這10條與美國父母的追求或希望有不少差別,究竟孰優(yōu)孰劣,難下定論。世界上原本就沒有絕對完美的教育方式。這10條標準當然也包含了許多積極的東西。但是,旅美亞裔的孩子們?yōu)槭裁匆幊鲞@樣的標準來呢?肯定是他們有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是這10條標準沒有涉及,而對孩子們來說又是十分重要的東西,我想這當中最重要的也許就是快樂了。

這樣的標準當然是以成功為目標而設計的,或者說,在許多父母看來,成功是等同于快樂與幸福的。其實,近年來頗受爭議的“唯分數(shù)論”的癥結也在于此,它實質上體現(xiàn)了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觀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成功為主導的。

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卻不能代替快樂。一個對事業(yè)、生活缺少樂觀態(tài)度的人往往也很難取得成功。借用中國兒童教育工作者盧勤的一段話來做本文的結語:“快樂是一種體驗,體驗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讓孩子從小體驗快樂,成為一個樂觀主義者,比成功更重要?!?/p>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讓孩子體驗勞動的快樂


讓孩子體驗勞動的快樂上周六xx爸爸單位組織義務植樹,跟xx一說去植樹,xx高興的又蹦又跳,嘴里直說:“耶!終于可以去植樹咯,我要叫上我的好伙伴--**?!?/p>

我:“寶貝xx,叫上奕斐去,那你們倆會好好團結合作嗎?”

xx:“當然會,巧虎里面說過的合作力量大!”

早上9點如約到達目的地--天戶峪。下車后看到一片不規(guī)則的荒地,xx爸給我們講解植樹的要求:“有白色標記的地方才能挖坑,坑的深度及寬度約50公分,因為種的是香椿樹,所以坑不用太大?!?/p>

xx和奕斐兩人舉著一把大鐵鍬,有模有樣的比劃著,自行分工很明確:挖坑的,提水的,挖不動了兩人一起使勁;兩孩子忙的不亦樂乎。雖然動作幅度相當大,但兩人干的很賣力,滿頭大汗,在我和兩位小寶貝共同努力下,終于挖好了1個樹坑。

可以種樹啦,只見xx和奕斐輕輕的把小樹苗放進坑里,把樹苗扶正后,添上土,再用腳踩實后澆水。為了日后好分辨是自己種的樹,又專門搬來小石塊圍起,兩人專心致志的在石塊上刻上自己名字,并給小樹起名叫“小肉卷”。問其原因,xx說:“因為他愛吃肉。”

希望這次的植樹活動讓孩子們能真正的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同時也看到兩個孩子很好的發(fā)揮了互相幫助、團結和作的精神。

育兒經驗: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育兒經驗: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夸夸我、愛我你就抱抱我……”,每每聽到這首兒歌,我都會有很多感觸!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例外。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真諦是愛,愛的真諦是給以孩子精神上的溫暖、關懷、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其實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一幅多彩的畫卷,有父母的一路陪伴,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是幸福的!

我們家琨現(xiàn)在已經四周歲了,從呱呱墜地的“無知”到現(xiàn)在的懵懂,父母的陪伴讓他倍感溫暖、“潤物細無聲”的引導中他健康成長、真心的關愛總是能讓他體會到生活的樂趣和無限精彩!做家長的我們也在琨的快樂成長中感受到了生活帶來的無限幸福。

【陪伴滋生快樂】

琨上幼兒園后,盡管有時很忙,但我和琨爸都堅持自己帶他。養(yǎng)兒方知父母累,在照顧琨的過程中,我們真正體會到了做父母的不易,也享受著無限美好的童真世界。我會經常陪著琨,并按他的方式同他一起玩耍,完成幼兒園的作業(yè),陪他參加各項活動。

記得有一次幼兒園布置制作“樹葉畫”。琨放學后,我?guī)еゲ杉瘶淙~,在我剛剛要摘樹葉的瞬間,琨突然說“樹葉不能摘的,它會痛的”。多么純凈的心靈!于是我對他說,“黃的葉子沒有關系的,它們馬上就要掉到地上睡大覺了”。帶著地上撿來的一些落葉,我們興高采烈地一起制作“幸福的日子”……

今年的“三八節(jié)”在幼兒園和琨一起度過,直到現(xiàn)在還記憶猶新、滿心感動。有心的周老師設計了很多活動——對著媽媽唱“我的好媽媽”、給辛苦的媽媽涂護手霜、剝糖給媽媽吃、送給媽媽自己涂的畫等。還記得和寶寶的親子游戲——袋鼠跳,這可為難我了,要把40斤重的琨拉著跳到我腰部夾住!雖然很有難度,在練習的過程中我一直鼓勵琨使勁跳。為了能得到一顆星,琨也很努力地配合我練習,但是我都不能把琨拉到我腰部。比賽開始了,就在那一瞬間,在同組比賽的小猴組,琨居然跳得幾乎最高,雙腳穩(wěn)穩(wěn)地夾在我腰部!在周老師給琨貼小紅星的剎那,他好開心,還說可能是給我吃了糖的緣故,我力氣特別大!原來,只要用心和寶寶一起努力,我們就能創(chuàng)造自己的“奇跡”!

在陪伴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多以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一次蛻變。即使孩子一無所長,家長也要去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即使孩子不具備優(yōu)點和長處,家長也要努力“制造”優(yōu)點,多鼓勵、多表揚。在賞識中教育,在教育中欣賞,當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時,他身上的無限潛能就會被激發(fā)出來。

【引導助長快樂】

孩子畢竟是孩子,受多方面影響,有時不注意他們就會“感染”一些不好的習慣,做家長的我們應該有一定的“智慧”,單靠一味地說教是起不到積極效果的。琨到了3歲以后,對于很多事情比較叛逆,比如不肯叫人、吃飯時挑食、生病不肯打針吃藥等。我和他爸用了一些小“伎倆”,幫助他改掉了很多的壞習慣。

有一次晚飯時,琨又不肯吃魚了,總不能讓他從小就一直挑食不是?我換了個話題問他,“你的好朋友楊詩琪喜歡吃魚嗎?”,琨回答喜歡。我接著說“那下次請她到我們家來吃飯,媽媽給你們做好吃的魚好嗎?”,琨說好的,還說要把涵涵姐姐他們也請來。我接著說“那寶寶吃吃看這個魚好不好吃,好吃的話媽媽下次再給你們做哦”。后來琨吃得津津有味,還說周老師說魚吃了會變得聰明什么的。在后來的飯桌上,我和琨經常會有些smalltalks,比如有次琨的小外公送他的魚,琨很開心,說怎么那么好吃啊!后來我有時會騙他說是小外公送他的魚,琨總會覺得特別好吃。是的,帶著愉悅的心情吃東西怎么會不好吃呢?

昨天琨爸接琨回家,說琨在幼兒園忙著和旁邊的小朋友玩耍,因此畫的畫一塌糊涂。回家路上琨爸批評了他,琨悶聲不響地,好像不開心了?;氐郊?,我問他怎么了,起先他也不回答,后來支支吾吾地說衣服畫得不好,所以被老師批評了。我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問他會不會畫,如果會畫的話我們重新畫一張?于是,琨坐下來,拿起水彩筆,認真地完成了畫。我立刻表揚了他畫得很好,還建議他給爸爸去看看,琨爸也說這次畫得真棒!接下來我對滿心喜悅的琨說,“寶寶都會畫的,是不是?下次幼兒園畫畫時先把畫畫好,再跟小朋友一起玩好嗎?”。琨頻頻點頭,我想我的教育目的已經達到了……

爭取成為孩子的好“哥們兒”,讓孩子有了問題都很愿意和你交流;同時也不乏一定的“權威”,增強自身的信服力,讓孩子更能聽進你的建議。讓孩子對你又愛又敬,這樣的教育一定是成功的!

【關愛成就快樂】

都說童年如小詩,字字皆純情。兒童的歡樂無處不在,有時候我們做大人的可能真的無法理解。但只要我們有心,愿意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如果能陪著他們一起“瘋”,定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上小班以來,琨突然對畫畫很感興趣,經?;丶液髸延變簣@教的畫再畫一遍,而且畫得有模有樣的。有一次晚飯后,琨和涵兩個小朋友在陽臺上的小黑板上一起畫“蘋果樹”。琨先勾樹的輪廓、再畫蘋果涂蘋果、畫葉子涂葉子,很有序,還一邊說涵的蘋果樹葉子不應該長在樹干上。兩個小家伙畫完后,還讓我?guī)椭鴮懞妹郑麄冏约簩懥藢W號,最后還讓琨爸打分。從那以后起,琨就經常拉著我陪他一起畫畫。每次琨都是隨心想到什么畫什么,用心去分析他的畫,其實那真的也是琨心靈的寫照,也可以促進我和他之間的交流。

面對琨不會畫卻很想畫的東西,他喜歡拉著我跟他一起,我畫一點他也畫一點。雖然他的基調基本跟著我,但是小孩子的內心世界真的很豐富、也很有想法,琨經常會帶給我驚喜。上次畫火車,琨學會了先涂外面再里面,這樣就不會涂到外面去了,真聰明!而且還說要給它取個名字,也一邊學習了火車和train。這種看似幼稚的行為在我們家經常重現(xiàn),我也很珍惜每一次跟琨“切磋”的機會。

此外,我也一直堅持幫著琨記錄生活的點滴快樂:一本本相冊中的照片故事,記錄了琨成長的精彩瞬間;一條條微博,將琨生活中的小插曲保留,變成珍貴的回憶;網上QQ空間的小天地,我精心地為琨打理,相信有一天作為主人的他會真正進駐這片綿延的土地……

對孩子的教育是一件極其精細的事情,有時候家長一個細小的舉動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做家長的我們不僅要以身作則,更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引導他們,走近他們的心靈。真正的“教育”實際上是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的一個過程。讓我們懷著童心,和寶寶一起,向快樂出發(fā)!

育兒觀念:與孩子一起體驗快樂


育兒觀念:與孩子一起體驗快樂

俗話說“心靈手巧”,手工活動正是培養(yǎng)幼兒手眼協(xié)調、手指靈活的有效途徑,也是引發(fā)幼兒感受和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手工制作是孩子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它有許多的形式如:折紙、剪紙、染紙、粘貼等等。手工可以培養(yǎng)孩子想象力、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耐心,細致的個性,對兒童智力開發(fā)非常有好處。家長在自己忙碌的工作之余,和孩子一起進行手工粘貼,不僅可以放松自己,還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

今天我和女兒一起使用廢舊布料粘貼制作小房子,女兒初次使用這種廢舊布料,看著五顏六色的廢舊布料,開心的不得了,所以制作興趣也很高。在制作前,我們先在網上搜集各種粘貼房子圖案,同時也引領女兒鑒賞了通過粘貼能制作出各種各樣不同花紋的房子,最后讓孩子選一款自己喜歡的圖案進行粘貼,這樣就大大提升了孩子的制作欲望。活動中我與女兒一對一分工合作,我負責剪,她負責粘貼,在開始粘貼時我作示范,然后手把手教女兒粘貼幾次,這樣她就自己學會了動手粘貼,在粘貼過程中,孩子粘貼歪了,我?guī)椭⒆又赋霾⒊C正,一起動手讓我們體驗做事的樂趣。瞧!我們做得多認真啊!

房子粘貼好后,看到女兒開心的面孔讓我感覺到作為一名家長,平日工作再忙,也要為孩子的教育花點心思了,家長與孩子的互動是多么的重要呀!特別是看到孩子開心的笑臉和驕傲的表情時,讓我特有滿足感,孩子也會很開心,很有成就感和自信心,而這種自信也會對女兒的進步起到積極的作用。

育兒心得:從小讓孩子體驗成功到底有多重要?


八歲的小兒子已經是個游泳健將了,回顧他學游泳的“坎坷”經歷,我深深地體會到在孩子學習一項技能時需要成功的體驗。正是這種成功的體驗,讓孩子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從“放棄”到入門

小兒子從小就怕水,記得他幾個月大時,我們也“趕時髦”地在家里給他“游泳”。每次我們滿頭大汗地準備好嬰兒游泳池時,他毫不留情地游上幾分鐘就哇哇大哭。幾次下來,我們就繳械投降,放棄了在家游泳的念頭。轉眼到了四歲,根據(jù)哥哥(大兒子)的經驗,孩子早學游泳雖然泳姿不甚標準,但是水性極佳。于是,我興沖沖地帶著小兒子去上游泳課。育兒

可是他一點不配合,游泳課上白費功夫,不但沒學會游泳,情緒也非常不好。我也只好擱置了這一計劃。感覺好,才能學得好。當孩子情緒糟糕的時候,也是需要我們暫停的時候。游泳館里還有溫泉池,桑拿房,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能盡情地享受水中的樂趣。正是這段經歷,讓小兒子不再懼怕水了。

兩年前的夏天,北京異常炎熱,游泳是最好的運動。小兒子已經六歲多了,身高也到了一米三,雖然他很不情愿,我還是把他帶到了游泳班。教練要求的很嚴格,泳池不時傳出孩子的哭聲,一貫散漫的小兒子很不適應。我連忙和教練溝通,請他多多鼓勵孩子。還特意準備了小零食,下課時,讓教練拿出來作為獎勵給孩子們。就這樣,15天的課程結束,小兒子還是沒有學會蛙泳。不過,他常常把收、翻、蹬、夾的口訣掛在嘴上,我鼓勵他在家里當小教練,教我動作。我沒有責備他,“為何沒學會?”而是又報了一期,決心奉陪到底。

功夫不負有心人,小兒子終于學會了蛙泳,而且動作標準、有力。這時,我大大地贊賞他,“你是如何學會游泳的呢?”他說不知道,我連忙幫他總結,“是不是每天都堅持去上課,認真聽教練講解并練習就學會了呢?”他點頭。就這樣,兒子終于能像一條小魚一樣在水中游來游去。

我又一鼓作氣給小兒子報了學習仰泳的提高班,他每天都惦記著去游泳,游泳已經成為他最喜歡的事兒了。從抗拒到愛上游泳,我覺得原因是孩子體驗到了成功。當孩子學習一項技能的時候,是成功的體驗還是挫敗的體驗對孩子來說事關重大。孩子從小就需要成功的體驗,這種成功的感覺會讓他在未來更相信自己。作業(yè)的目的是幫助孩子鞏固學習的知識,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人格獨立健全的人。此后,我們周末經常去游泳。第二年暑假,小兒子又學會了自由泳,并考取了深水證,是個不折不扣的游泳好手!

結語

體育技能和音樂技能學習都需要孩子付出時間和努力,父母正確的引導能讓孩子在學習過程更積極,更有效。作為父母,要細心地幫助孩子克服技能學習過程中的困難,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并從內心深處相信孩子。只要這樣,才能更享受做父母的樂趣。

育兒經驗:孩子快樂就是我的快樂


育兒經驗:孩子快樂就是我的快樂

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頒布和實施,幼兒園正經歷著一場轉變教育觀念,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的大變革,從家庭教育的角度講,現(xiàn)代教育觀念的理解與實施,都有賴于幼兒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及教育素養(yǎng)的提高,這樣才能使幼兒園與家庭為了共同的目標——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表現(xiàn)。在我接觸過的家長中,曦曦媽媽的改變最令我感到欣慰。記得在去年的一次早操活動中,媽媽看到曦曦在隊伍中沒有做操,很生氣的走向曦曦動手打他,并大聲訓斥:“別的小朋友做得多棒,只有你什么都不會……”。此時的曦曦任憑老師怎樣鼓勵都打不起精神了,看到這令人心酸的一幕,我叫開了這位媽媽,與她進行了簡短的交流后,并邀請她參加了園里組織的家長知識講座和學習培訓。過了兩三個月,我從曦曦媽媽對寶寶的態(tài)度發(fā)現(xiàn)她在慢慢地轉變。我有幾次與她談起孩子,她深刻意識到孩子更多的是需要賞識教育,贊美中更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一味的訓斥只能增加孩子的壓力打消其積極性,對孩子的發(fā)展沒有好處。去年期末,班上組織了家長會,會上家長們交流了育兒心得,討論了正確的育兒方法,聽取了專家點評,曦曦媽媽說到,為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作比較的做法感到羞愧,她反思了自己的做法會讓孩子在他人面前抬不起頭,造成心理陰影,久而久之就會不愿展現(xiàn)自我,變得越來越自卑與不快樂。我很慶幸,曦曦媽媽通過家長學校的一系列活動改變了教育觀念,她說,“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就應將它無限擴大,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只要自己的孩子在原有基礎上有進步就夠了,可以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拿孩子的成功和失敗比,但絕不能拿孩子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那樣只會給孩子造成不健康心理?!?/p>

現(xiàn)在,我看到了很多變化,曦曦臉上多了笑容,會告訴媽媽“今天我的繪畫得了三顆星”,“今天我去廣播室播音了”,“今天我交了個新朋友”……而媽媽更多的是滿足的笑容,豎不完的大拇指和說不完的贊美語言。孩子快樂了、自信了、敢于表現(xiàn)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還有比這更重要的嗎?是呀,孩子快樂了,我們都快樂幸福!

感恩教育,從體驗小事做起


說到感恩教育,很多媽媽認為,如今的感恩教育常常流于形式,孩子為完成“作業(yè)”幫父母洗一次腳,其余364天依然當定少爺小姐,對父母的辛勞熟視無睹,由此覺得“這么小的孩子恐怕很難體會到感恩的深意,要等他大一點再來教育”。

其實這種觀念本身就是錯的,小時不懂感恩的人,長大后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氣很難更改,周圍的親人為他做得再多,也很難再觸動他那顆麻木的心。感恩是一切美好情懷的起源,也是人與人和睦交往的準則,也是孩子能從他人的無私幫助和關懷中感受到濃濃幸福的根源。孩子的感恩教育,當然要從小時候抓起。

生日看望接生的醫(yī)生

從兒子上幼兒園起,每年他的生日都要在酒店操辦,他的好朋友全部要請到,蛋糕要訂三層的,還要給每個小嘉賓準備抽獎禮物,有一樣辦不到,或者辦得比別的小朋友“寒酸”,兒子就大吵大鬧。這一回,我是下定決心不再按他的意思辦,我跟他說:媽媽要為你策劃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日,介紹一位你的“大恩人”與你認識。兒子一個勁兒追問。大恩人是誰,我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沒有她,袁小虎就不能平安地來到這個世界上。”兒子很期待與“大恩人”的見面,與我一起選購了鮮花、賀卡和一只小蛋糕,說要與“大恩人”單獨慶祝生日。

兒子生日那一天,我?guī)チ藡D幼保健院,找到了為他接生的醫(yī)生和護士長,分別獻上手繪的賀卡和鮮花,與她們一起吹蠟燭。切分蛋糕。見到了6年前在這里出生的“小毛頭”,白衣天使們都很感慨和激動,她們甚至破例帶我們去看兒子出生那天的病歷記錄,去看兒子印在病歷上的紅腳印。醫(yī)生阿姨和兒子一同回憶了他出生的艱難歷程:因為難產,兒子比預計遲了4小時來到這世界上,結果,那天醫(yī)生護士到晚上九點都沒有吃上晚飯;兒子被抱去吸氧時,因為擔心氧氣濃度太高,產科年紀最大、經驗最豐富的主任,親自守護孩子度過吸氧的40分鐘……這些細節(jié),兒子都聽得入神,記得很牢。后來我們經常談起這個與眾不同的生日,兒子說:“我能平安出生,是那么多人努力的結果。媽媽吃了很多苦,醫(yī)生和護士阿姨也吃了很多苦,我長大后一定要做一個好孩子,來報答媽媽和醫(yī)生護士阿姨?!?/p>

沒有看那血糊糊的分娩錄像,孩子也一樣感知了生命的來之不易,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那種責任和愛,這比要他揣著一個生雞蛋來體驗媽媽懷胎十月的不易,要形象生動得多。

最好的感恩教育,就是由生命教育作為起點,事例中母親的做法,不僅讓孩子理解了親緣之愛,也理解了非親緣之愛——醫(yī)生護士對他的出生的記憶猶新,她們對他的會心微笑、親切眼神和溫暖的撫抱,都讓這個孩子學會用感恩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其影響力,遠不止生日這一天。

情誼并非能用錢買來

我工作忙,女兒滿4個月后基本上是由保姆江嫂帶大的,江嫂很寵她,待她如自己的小孫女,每次回鄉(xiāng)探親都要帶很多土特產回來。讓女兒嘗鮮。但隨著女兒的長大,不知為什么她對江嫂的態(tài)度越來越蠻橫,有什么要求,江嫂馬上就要滿足她,如果江嫂手頭正忙著,說“等一會兒,就來!”女兒馬上發(fā)脾氣,說:“我媽媽花錢雇了你,你居然不聽我的話?”有一次居然用江嫂帶來的新鮮西紅柿砸她,江嫂氣得眼淚婆娑,心疼地去撿滿地亂滾的西紅柿。當天,江嫂用砸破的西紅柿做了一大鍋湯,女兒又不吃,江嫂傷心得要辭工回家。我聽了,擁抱安撫了江嫂,并說會盡快讓孩子有所轉變。

星期六,我開車帶著女兒下鄉(xiāng)去玩。去蔬菜大棚里玩“采摘游戲”,采摘西紅柿、黃瓜等反季蔬菜和草莓等反季水果。大棚里熱呼呼的,女兒開始時興奮得大叫,一刻不停地跑來跑去,小心翼翼地揪下架子上的果實。一會兒,她就熱得受不了,也累得不行了,衣服脫到棉毛衫,還熱得滿臉通紅;草莓又栽在地壟上,采摘需要蹲著走,一會兒女兒就累得蹲不動,跪著在地上爬。她一個勁地催我回去,把主人端來的涼開水都喝個精光。我對她說:“知道江奶奶送給你吃的草莓和西紅柿是怎么來的吧!你小時候,有一次得了急病。只有江奶奶在家,為了給你治病,江奶奶讓江爺爺賤賣了好幾百斤西紅柿,才湊夠錢把你送到醫(yī)院去。那些西紅柿,是江奶奶一家準備過年賣個好價錢的?!薄敖棠虨榱四?,自己的孫子都不帶,她好幾次傷心地對我說,老爺子要種菜、起菜、賣菜,沒個幫手,小孫子只能用布條拴在方桌腿上,好幾次都磕破了頭呢。”我問女兒:“如果沒有江奶奶的無私幫忙,咱們一家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你每天一大早還有八寶粥喝嗎?還會有人陪你去游樂園嗎?你下雪天生了病,如果正逢爸爸媽媽出差,還會有人背你去醫(yī)院,背出一身汗來又在觀察室里守你一夜嗎?”女兒不吭聲,慚愧得哭了起來。

感恩比我們地位高、有權勢的人,很多人都能做到,而感恩保姆和鐘點工,很多父母自身就沒有這個意識,更別說教育孩子了。而感恩之心的基礎,就是眾生平等之心,服務與被服務者之間,要由衷地涌動一股“你解決了我的困境,我感謝你的暖流。從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出來的孩子,才不會因條件優(yōu)越而態(tài)度驕橫,目中無人。對于多年來帶孩子長大的保姆,父母要教育孩子以對長輩的禮節(jié)對待。對保姆的任何服務都要由衷說“謝謝”,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只有孩子用一顆平等感恩從小帶大自己的阿姨所做的一切,孩子才能養(yǎng)成待人寬厚仁愛的性格,這比什么都重要。

當一天奶奶很辛苦

我的女兒非常挑嘴,經常嫌奶奶燒的菜太淡、太爛,不僅在飯桌上放下筷子“罷吃”,還挑剔說:“奶奶你燒魚太難吃了,比酒店里的大師傅燒得差遠了,比我們幼兒園的廚師伯伯燒得也差遠了?!蹦棠碳t著臉,尷尬地搓著手說明兒給寶貝孫女從酒店買盤松鼠桂魚吃;冬天蔬菜品種少,女兒一坐上飯桌又嚷嚷開了,“奶奶,怎么又是這幾樣菜?。∧阋蔡珱]有創(chuàng)新精神了!”全家人都在笑,包括奶奶,都說6歲的孩子就知道“創(chuàng)新精神”,太有才了!我看了頗不是滋味。就說服孩子奶奶交出一天的“伙頭軍任務”,讓我?guī)е?zhí)行小丫頭起初知道愛吃什么就能買什么,高興壞了,不過一會兒她就變得情緒低落:原來。冬天出去買菜,手凍得跟胡蘿卜一樣;開始撿菜,菜把手指上的熱量都帶走了,凍得生疼,一面撿菜,一面要呵氣取暖……當天吃飯,當孩子的爸爸說菠菜炒菜得有點苦時,女兒的眼淚都下來了,伸出手給她爸爸看,委屈得什么似的。我就讓奶奶也攤開手給她看——勞作了一輩子,奶奶的手都變形了,有凍瘡的地方都又紅又紫。當天晚上,女兒就事出了她的零花錢,要求我去給奶奶買一副乳膠手套和一個暖手寶,當然,她的錢遠遠不夠,但她的這份感恩之心,我們都深覺欣慰。

此后,再也沒有聽見小丫頭對奶奶的做菜口味說三道四。有時,我上灶燒菜,女兒還會跑來提醒我說:“奶奶血壓高,牙口又不好,媽媽你要少放鹽,燒爛點,好讓奶奶多吃點。”

很多父母與祖父母疼兒心切,從不讓孩子體味養(yǎng)育他的艱辛,而缺乏“換位體驗”的感恩教育,常常流于表面說教。等孩子稍大一點(4歲以上),讓他(或她)體會一下家中“伙頭軍”、“洗衣工”、“清潔工”的勞累,是孩子發(fā)自肺腑地感恩長輩的基礎,也就是說,有意識地讓孩子介入家務勞動,甚至當一天“臨時家長”,都是在孩子心中播下感恩種子的源泉。

感念之情要說出來

我兒子比較粗心又比較靦腆,上小學一年級后沒少讓老師操心,比如上體育課時玩熱了,把校服外套脫掉,就忘了拿回來,班主任老師替他從操場上找回過校服、紅領巾、眼鏡、鉛筆盒,有一次兒子一路玩一路回了家,等吃過晚飯要做作業(yè)了,才發(fā)現(xiàn)書包不知丟哪兒去了。又是老師滿頭大汗地送回了他的書包,兒子接過書包一聲不吭就寫作業(yè)去了,倒是我為耽誤了老師下班再三說“不好意思”。老師臨走前叫來我兒子,說:“老師替你找回了書包,你不謝謝老師呀!”兒子這才蚊子哼一樣,說了聲“謝謝”。

其實,老師和其他人對兒子的幫助,兒子都記在心上,比如他會回來講。上完體育課太渴了,又忘了帶水壺,到老師那里討水喝,老師見他熱得一頭大汗,為了快一點讓水晾好給他喝,老師不停地用兩個空杯子倒水;兒子考試成績不好,老師義務給他補課,還買來面包給他墊饑;他上公交車時忘了帶月票卡,一位陌生的大姐姐替他刷卡付錢……我問兒子,你有沒有馬上說“謝謝”?兒子說:“沒有啊,我不好意思說?!蔽艺f不行,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把感謝的意思憋在心里不說出來,那么幫助你的人就會很寒心,將來。他們幫助人的動力就少了。老師和陌生人無私地幫助你,你及時地說謝謝,對她微笑,那么幫助你的人也會感受到一份由衷的喜悅,與此同時,她們的快樂也會感染你,讓你體會到,幫助別人不是一件吃虧的事,而是一件能收獲快樂的事。這樣,樂于助人的人就會越來越多,我們身邊的感恩氛圍就變得極其和諧。

專家建議

通過體驗來建立孩子對他人情是一種有效的方式,除此之外,我想說:

父母過多地滿足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會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這是感恩的主要障礙。

父母對待身邊的人、事心懷感恩,會對孩子產生積極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是孩子具備感恩之心的基礎。

隨時抓住生活中的待人接物等具體事件,和孩子展開平等的探討,引領孩子體察別人的善意、尊重別人的勞動。

受恩自當感激,施恩卻不可圖報,這是感恩教育的兩個方面。不可偏廢。

感恩還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悅納并珍惜自己的境遇是更高層次的感恩。

育兒心得:讓孩子快樂學習


育兒心得:讓孩子快樂學習

寶寶出生以來,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快樂。寶寶今年5歲了,現(xiàn)在己經上了幼兒園中班,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進步,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自已的思想,情感,愛好,也會經常問"為什么"等一大堆的問題,伴隨著他的成長,作為家長希望能給予他幸福的生活,但更希望他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著。記得寶寶小的時候,吃飯是最讓人頭疼的一件事情,一日三餐,每一餐都要吃很長時間,要么就是不肯張開嘴巴,不肯吃,要么就是滿嘴的飯菜不肯下咽到肚子里面去,為了讓他快快張嘴吃飯,還要有人在面前想盡一切為法表演節(jié)目,一家人圍著他團團轉。現(xiàn)在想起來,真是覺得有點好笑,相信有許多家長也有這樣的經歷。自么寶寶進了幼兒園之后,養(yǎng)成了吃飯的好習慣,不僅不挑食,而且不要大人去喂飯,有時吃|的時候,他會說這些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不可以浪費糧食,而且吃得越多,力氣就會越大,個了也會長的很高很高。寶寶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強,不僅自己學會了穿衣服,會整理玩具,而且還會幫助大人去做家務,所以在家里我們經常會夸贊他,寶寶長大了,真是越來越懂事了,現(xiàn)在許多家長都十分關注對孩了的教育,“不能讓自已的孩子輸在同一起跑線上"也正因為如此,許多家長都從幼兒時期開始抓孩子的學習,我曾經也給寶寶在暑假中報了興趣班,把星期天安排的滿滿的,記得第一節(jié)課時,孩子是又哭又鬧的,就是不肯踏進教室門半步。后來興趣班老師對我說,現(xiàn)在孩子都是一邊學一邊玩,是不能像教小學學生那樣了的,應該多用游戲的方式讓他學知識,學道理,培養(yǎng)他的興趣愛好,的確,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也有自己的世界觀,不能以成年人的思想去逼迫他去學這,學那,這樣反而會束孩子的想象能力。平時也要注意孩子的興趣去培養(yǎng)他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這樣他才會真正的生活的快樂!

育兒觀念:讓孩子體會如愿以償?shù)目鞓?/h2>

育兒觀念:讓孩子體會如愿以償?shù)目鞓?/p>

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里總會有什么東西有時是特別渴望得到和擁有的。那種心愿達成后的快樂絕對是充滿著喜悅和幸福。回想起小時候,我曾經非常的渴望能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自行車,可以騎著它去上學而不用靠雙腳去丈量家與學校之間當時感覺非常遙遠的距離。。。后來當爸爸把買好的自行車送給我時,我心中的那份狂喜和興奮是至今都覺得難忘的。

如今的孩子們真的是想要啥就有啥呀,有時即使是人家不想要的東東,家里的親人們都會強迫地提供給他們,所以,他們完全是生活在豐富的物質中,讓我們成年人有時都會心生羨慕。而在感嘆的同時,親有沒有想過,現(xiàn)在的孩子是不是已經能很少能體會到我們童年時代的極大驚喜和那份如愿以償?shù)目鞓犯杏X?

從我的內心里不希望奇奇長成為一個非常物質的小孩兒。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我都不會非常痛快地答應他的每一個哪怕很小的物質請求?,F(xiàn)在的玩具種類繁多,如果說買回來了在兩三天的熱情期過后便置之墻角,即不珍惜又造成了極大的浪費,還不如不買。如果是一件他特別喜歡的,卻要花時間等待才能擁有的玩具,當他得到后就會更加珍惜和愛護,玩的時間也會長久些。

上周六給奇奇才買了一套小火車玩具,你們知道奇奇盼了有多久嗎?那可是從去年盼到現(xiàn)在的說,嘿嘿。在去年的12月份,我?guī)嫫嫒コ匈I書和本,奇奇小朋友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套立體火車軌道,久久的在這款玩具前徘徊不肯離去。我便找借口拒絕了他的請求,答應他等過完春節(jié)開學后再買。他并沒有哭鬧,只是擔心怕被別的小朋友給買走了。。我肯定的告訴他說:放心吧,這么好玩的玩具,超市一定不會斷貨的。他相信了我說的話,在心里也存下了我對他這個承諾。

在后來的這三個月左右的時間里,他曾經多次提起他的火車玩具,我都會提醒他沒有到買的時間。于是,他便繼續(xù)興奮的期盼著,并沒有哭鬧著要求必須給買回家里來。不過,小家伙也知道我的脾氣,我是個信守承諾的媽媽,說過的話和要辦的事是輕易不會改變的。

終于,在開學后的幾天里,他又開始提起了那套立體小火車。我便微笑地回應他:“好的,兒子,到了該買小火車的時候了,在這個周六要是有時間,媽媽陪你一起去把它買回來吧!”奇奇聽后,立馬興奮的跳起來,興奮地喊叫著:“耶,耶,耶。。。我要買小火車了!我要買小火車了!”就在買小火車前的那天晚上,他連睡覺都一直在興奮著。

第二天是周六,上午我們便一起去了那家奇奇惦記了好久的超市。當奇奇進了超市里后,拐彎轉角地領著我直接就找到了那款玩具火車所擺放的柜臺。我看過了后,問他,你確定是這個玩具嗎?他肯定地回答我:沒錯的,媽媽,這就是我想要那款火車玩具!于是,交錢付款,我們只買了這一個“大件”就離開了超市。奇奇終于如愿以償了。。。

買完了后,他一直自己把那個大盒子拎回了家,中途我想幫他的忙人家都不肯呢。奇奇還不停的對我說:媽媽,我一定會特別懂事的,保證聽你的話,因為你給你買了我最喜歡的小火車嘛。我回答說:“好的,那這小火車就做為給奇奇的獎勵吧,獎勵奇奇在未來的日子里能體諒媽媽,理解媽媽,聽媽媽的話。”他開心地回答我:“當然了,媽媽,我就知道聽你的話的!”哈。。。。

相關推薦

  • 讓孩子體驗勞動的快樂 讓孩子體驗勞動的快樂上周六xx爸爸單位組織義務植樹,跟xx一說去植樹,xx高興的又蹦又跳,嘴里直說:“耶!終于可以去植樹咯,我要叫上我的好伙伴--**?!?我:“寶貝xx,叫上奕斐去,那你們倆會好好團...
    2020-11-18 閱讀全文
  • 讓孩子體驗分享的快樂 讓孩子體驗分享的快樂很多父母都發(fā)現(xiàn),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會表現(xiàn)出與別人一起分享的行為,如會把玩具給同伴玩。可是孩子到了二、三歲時,這種分享的行為反而會越來越少,甚至不會出現(xiàn),這是為什么呢? 許多二、三歲的...
    2020-11-0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教育隨筆:讓孩子體驗“謙讓”的快樂 讓孩子體驗“謙讓”的快樂 “謙讓”是我們在孩子發(fā)生爭搶或其他問題行為時經常對他們說的一個詞。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孩子們也會說這個詞,但卻不會這樣做。更可笑的是有的孩子認為“謙讓”指的是別人讓自己,這說明孩子們...
    2021-07-09 閱讀全文
  • 讓孩子體驗生活的快樂與挫折 一、讓孩子體驗生活的快樂與挫折 前幾天的區(qū)域活動中,有些小朋友選擇“玩具家”,有些選擇玩有聲積木,剩下的則是選擇玩橡皮泥了。而之前的教育活動中教到了用橡皮泥做棒棒糖,有些小朋友則乘此機會繼續(xù)操練了起...
    2021-01-25 閱讀全文
  • 育兒經驗: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育兒經驗: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夸夸我、愛我你就抱抱我……”,每每聽到這首兒歌,我都會有很多感觸!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例外。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
    2020-09-12 閱讀全文

讓孩子體驗勞動的快樂上周六xx爸爸單位組織義務植樹,跟xx一說去植樹,xx高興的又蹦又跳,嘴里直說:“耶!終于可以去植樹咯,我要叫上我的好伙伴--**?!?我:“寶貝xx,叫上奕斐去,那你們倆會好好團...

2020-11-18 閱讀全文

讓孩子體驗分享的快樂很多父母都發(fā)現(xiàn),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會表現(xiàn)出與別人一起分享的行為,如會把玩具給同伴玩。可是孩子到了二、三歲時,這種分享的行為反而會越來越少,甚至不會出現(xiàn),這是為什么呢? 許多二、三歲的...

2020-11-02 閱讀全文

讓孩子體驗“謙讓”的快樂 “謙讓”是我們在孩子發(fā)生爭搶或其他問題行為時經常對他們說的一個詞。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孩子們也會說這個詞,但卻不會這樣做。更可笑的是有的孩子認為“謙讓”指的是別人讓自己,這說明孩子們...

2021-07-09 閱讀全文

一、讓孩子體驗生活的快樂與挫折 前幾天的區(qū)域活動中,有些小朋友選擇“玩具家”,有些選擇玩有聲積木,剩下的則是選擇玩橡皮泥了。而之前的教育活動中教到了用橡皮泥做棒棒糖,有些小朋友則乘此機會繼續(xù)操練了起...

2021-01-25 閱讀全文

育兒經驗: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夸夸我、愛我你就抱抱我……”,每每聽到這首兒歌,我都會有很多感觸!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例外。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

2020-09-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