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屁股為何打不得?
發(fā)布時間:2021-03-25 教育孩子筆記 幼兒園游戲打地鼠 幼兒園不得教哪些內(nèi)容一般父母體罰孩子都是“打屁股”,認為“小孩屁股打不壞”。但是專家提醒,打屁股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孩子的健康并影響智商。
“打屁股”導致孩子高燒
王先生早早趕回家,想給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進行考試前的功課輔導。但他趕回家時,兒子不在家,打聽了一圈才得知兒子躲在一個同學家不愿回家。王先生將兒子強行帶回家,沖著孩子屁股一陣猛拍?!爱斕焱砩?,孩子臀部紅腫,高燒38.8℃,就連忙去了醫(yī)院?!蓖跸壬芎蠡?,“醫(yī)生說孩子發(fā)燒與打屁股有直接關(guān)系?!?/p>
經(jīng)常被體罰的孩子智商低
最近,美國《世界日報》報道,專家對1510名2~9歲的兒童進行了4年的跟蹤研究,在806名2~4歲的兒童組中,未遭體罰的兒童,智商的平均數(shù)比經(jīng)常挨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組704名5~9歲的兒童,差距是28分。“有些父母動不動就用‘打屁股’來教育孩子,這對孩子身心健康極為不利?!薄蚱ü伞瘯斐珊⒆油尾恐車[、血液循環(huán)不暢,甚至發(fā)生壞死性炎癥?!傲硗?,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孩子毛細血管比較豐富,身體各個器官也比較嬌嫩,一旦受到外力撞擊,很容易出現(xiàn)出血和心腦肝腎等器官的損傷。”
為何孩子的屁股打不得?
腦組織位于顱腔內(nèi),顱骨通過寰枕關(guān)節(jié)與人的脊柱相連接。如果父母在打孩子屁股時出手過重、過猛,孩子的臀部突然受到撞擊,可經(jīng)脊柱傳到寰枕關(guān)節(jié),有可能造成顱骨整體變形,引起腦干的損傷,后果不堪設(shè)想。
打男孩子屁股時更需注意
父母一般都把孩子按在床上再打,由于孩子掙扎、擺動,有可能被床沿或其他依靠物損傷睪丸,導致睪丸血腫或破損。還有些父母一時氣不過,用皮帶、雞毛撣子等其他硬物打孩子,這樣會引起臀肌局部血腫,血循環(huán)不暢,甚至發(fā)生壞死性炎癥。
打孩子屁股不但令他們皮肉受苦,還會給他們心靈留下陰影。父母在打孩子時一般會考慮別打壞了要害,卻很少考慮孩子也是有尊嚴的,對父母的教訓也有個心理承受的度。孩子天生脆弱、敏感,極易受到傷害。父母一時的怒聲訓斥和粗暴行為,往往造成親子關(guān)系的不和諧,嚴重的還會在自己與孩子之間產(chǎn)生永久性的隔閡。
專家提醒:暴力有傷孩子心理健康
兒童保健專家介紹,“打屁股”等暴力教育手段除了讓孩子身體健康受損外,對孩子心理健康也極為不利。朱曉華說,用體罰會破壞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密感情,還容易對孩子的心理產(chǎn)生不良影響。比如對一些性格較為外向的孩子采用打屁股等暴力手段進行教育,不但不能起到教育作用,還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甚至還會讓孩子模仿用暴力手段解決問題。對于膽小的孩子采用暴力教育手段,會使孩子變得更缺乏自信、充滿挫折感,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
一些父母除了打屁股,還會用揪耳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種懲罰方式雖然不會造成耳膜損傷,但在冬季,外露的耳朵容易有輕微的凍傷,這時揪孩子的耳朵就容易造成其耳軟骨損傷,出現(xiàn)感染或血腫,父母應(yīng)盡量避免。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家長不打罵孩子如何教育
不打罵孩子怎么教育孩子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xiàn)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yīng)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
知識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也在變化,那么教養(yǎng)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tǒng)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quán)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quán)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jīng)驗,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3、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yīng)就是破口大罵。建議爸爸媽媽們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當家長的心思已經(jīng)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jīng)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專家建議,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nèi)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于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6、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么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lǐng)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協(xié)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xié)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fā),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8、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暫時離開現(xiàn)場,或是轉(zhuǎn)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談?wù)劇?/p>
9、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溃⒆幽挲g還小,有好動、固執(zhí)、健忘等表現(xiàn)都很正常。家長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xiàn)。
10、真誠對待孩子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親子之間的溝通應(yīng)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只要語氣是平和的、態(tài)度是真誠的,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孩子是很樂意體貼爸爸媽媽的!
育兒心得:不要打孩子
育兒心得:不要打孩子
孩子一天天成長,我們對他們的教育任務(wù)也隨之一點點加重,這首先要感謝在學校的老師們對孩子們的辛勤付出!
寶寶自從上了幼兒園學會了很多,以前上廁所總要人幫著,現(xiàn)在都是自己脫褲子上廁所,也不要人幫著撈褲子了。吃飯的時候也會說不能挑食,會自己穿衣服了!這些都是孩子們的變化!而我們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平時生活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到孩子,而想要教好孩子,我們必須先約束好自己,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孩子還是很有虛榮心的,有些時候我們可以利用孩子的虛榮心去幫助她完成一些事,我們要多多的去表揚孩子,增加他們的信心。孩子在發(fā)脾氣的時候什么也聽不進去,我采取的措施是隨她去,不理她,等她把這段脾氣發(fā)完了她會自己來找我,在跟她講道理,她才聽的進去,不然說什么都沒有用,她也聽不進去!盡量的不去打孩子!
孩子現(xiàn)在正處于好奇的階段,一點點小小的事物都能引起她的好奇心,我們更應(yīng)認真對待,把他們往好的方向的引導,對待孩子要心平氣和,好好跟她講話!
一次,她在別的小朋友家玩,到了吃飯時間叫她回家吃飯她不肯,說要到這小朋友家吃,我不肯,便一直哭鬧,于是把她強行帶回家,告訴她,你若不把飯吃了就不要出去玩,她自己哭鬧了一會兒,奶奶把她哄著吃飯了,她告訴我,媽媽,我不哭了,我吃飯了!我說,你真棒,把飯吃完了出去玩!后來她便和奶奶到游樂場去了,到了8點左右,我去接她,告訴她,我們今天早點回家,明天還帶你來玩,她想了一下很爽快的答應(yīng)了!這就是孩子的變化,我們應(yīng)該積極的面對孩子的一切,用心的去引領(lǐng)她們!和老師一起積極的配合!
如何看待孩子間的打架行為
如何看待孩子間的打架行為孩子打架了,父母會怎么做呢?先來看看以下幾個父母常用的處理方式吧:
1、不管什么原因,先把自己的孩子批評一頓,并且教育孩子動手就是不對,面壁思過。
2、大聲制止孩子的哭聲,批評孩子的軟弱,記得下次怎么樣也要打回去。
3、拉著孩子去找另一個孩子,當面恐嚇另一個孩子不要再“欺負”自己的孩子,不然讓他好看。
4、直接去質(zhì)問另一個孩子的父母,小孩子間的打架最后升級為大人間的矛盾。
當孩子間產(chǎn)生矛盾時,很多家長都會出現(xiàn)以上四個做法,這樣的處理方式要么就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要么就只是一味地護短,決不讓孩子受氣,這樣的態(tài)度不利于孩子培養(yǎng)正確的為人處世觀念,更會激化矛盾,產(chǎn)生更加激烈的沖突。
現(xiàn)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寶貝”,發(fā)現(xiàn)孩子發(fā)生沖突,家長往往要親自出馬,插手干預,并且都是護著,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吃一點點的虧。嚴格一些的家長則可能會先批評教育孩子,粗暴一些的家長就會讓孩子“以牙還牙”或直接出面去幫孩子討回“公道”。
孩子間的打架行為一般都出現(xiàn)在玩耍時,孩子們在一起難免會有些斗嘴吵架的,主要是因為現(xiàn)在的小孩子大都是嬌生慣養(yǎng),不懂得寬容和理解,再加上他們的競爭意識會比較強、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發(fā)生矛盾也是在所難免。這時,家長如果能保持理智,不直接去干預孩子間的打架,不多去理論,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沒準過不了一會,他們就會“偃旗息鼓”,和好如初了。
當孩子在情緒上時,父母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給予孩子安慰和安全感,撫平孩子的情緒。父母不要著急去詢問事情的來由,等孩子情緒平穩(wěn)了,孩子就會主動地、比較客觀地去分析整件事情,不管是對還是錯,孩子都會欣然地去接受。如果孩子不愿說,也不要勉強他,也許是孩子的情緒還不夠穩(wěn)定,等過一兩天孩子的情緒穩(wěn)定了,再找機會和孩子一起去探討分析。父母穩(wěn)定的心態(tài)也是孩子健康成長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很多時候家長的態(tài)度會對孩子造成一種誤導,給孩子帶來很不好的影響。而家長如果在其中推波助瀾,錯誤地教育孩子,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形成一種錯誤的解決方式。對孩子日后的成長非常不利。讓孩子在挫折中學會忍讓,在協(xié)調(diào)中學會與人合作,在磕碰中明白一些道理。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打架,家長的態(tài)度,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心理方向。讓孩子自己化解沖突,父母不要參與其中,如果能很好地解決,那對孩子的交往能力會有所提升。
如何教托、小班的幼兒自己擦屁股?
小編有話說:孩子上幼兒園后,就要學著在便后自己擦屁股了。男孩子呢,教師只要教他們輕輕擦干凈就行了。如果是女孩子呢,為了避免污染到陰部,就要講究擦拭的方向了,要教她們從前向后推擦。在訓練幼兒自己便后擦拭時,教師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1)教幼兒學習折疊衛(wèi)生紙。
擦屁股之前先讓幼兒練習如何折疊好衛(wèi)生紙,告訴幼兒必須讓紙巾足夠厚,這樣擦屁股時手指才不會被弄臟??梢宰層變合染毩暡帘亲?、擦桌子等,讓他們學習擦的動作,鍛煉他們擦的能力。
(2)建立干凈的概念。
可以在活動中把“干凈”這個概念放到故事中,用角色來引導幼兒注意自身衛(wèi)生。比如,可以根據(jù)兒歌《愛干凈的小花貓》編一個不擦屁股的胖胖熊的故事。故事中胖胖熊總是不好好擦屁股,最后變得臭臭的誰也不喜歡他。通過這個故事,讓幼兒懂得要學會“干凈”。
(3)給幼兒提供玩具娃娃進行模擬訓練。
把大米粥涂在玩具娃娃的屁股上,讓幼兒先折疊好衛(wèi)生紙,然后試著去擦,遵循“從前到后,不要太用力”的原則,擦一次小心地折疊一次紙巾,折疊紙巾2?3次后還擦不干凈的話,要換新的衛(wèi)生紙繼續(xù)擦,直到紙巾上沒有痕跡為止。
(4)實戰(zhàn)練習。
指導幼兒擦屁股時先疊衛(wèi)生紙,擦一下,疊一下,再重復,直到擦干凈為止。這個“技術(shù)”活兒,幼兒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熟練操作,因此,在確定幼兒能自己完全做好之前,教師可以和他們約定,每次他們自己擦完之后,允許教師來檢查一下。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趁機幫他們擦干凈。但是不管他們擦得如何,教師都要衷心地贊揚他們能干,要注意保護幼兒的自尊心。
(5)如廁后沖水。
千萬不要忘記這個步驟,因為有始有終才能讓幼兒完整地習得如廁的步驟,才能在這個方面讓幼兒真正地實現(xiàn)自理和獨立。
孩子,打與不打都是愛,你可懂得?
有一天與朋友聊天,我說,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當紅衛(wèi)兵,我也沒打過人。我還說,我這一輩子,從沒打過人……
你突然插嘴說:媽媽,你經(jīng)常打一個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靜很靜。那一天我繼續(xù)同客人談了很多的話,但所有的話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執(zhí)的一問,仿佛爬山虎無數(shù)細小的卷須,攀滿我的整個心靈。面對你純正無瑕的眼睛,我要承認:在這個世界上,我只打過一個人。不是偶然,而是經(jīng)常,不是輕描淡寫,而是刻骨銘心。這個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時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莢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點兒輕微地碰撞,將你稚弱的生命擦傷。我為你無日無夜地操勞,無怨無悔。面對你熟睡中像合歡一樣靜謐的額頭,我向上蒼發(fā)誓:我要盡一個母親所有的力量保護你,直到我從這顆星球上離開的那一天。
你像竹筍一樣開始長大。你開始淘氣,開始惡作劇……對你摔破的盆碗、拆毀的玩具、遺失的錢幣、污臟的衣著……我都不曾打過你。我想這對于一個正常而活潑的兒童,都像走路會跌跤一樣應(yīng)該原諒。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經(jīng)記不清了。人們對于痛苦的記憶,總是趨向于忘記??偠灾菚r你已漸漸懂事,初步具備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異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頑皮的小獸,放任無羈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則要你接受人類社會公認的法則……為了讓你記住并終生遵守它們,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獎、批評、恐嚇以及獎賞都無以建樹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這就是毆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這種體驗將使你一生不會再去撫摸這種橙紅色抖動如綢的精靈。孩子,我希望虛偽、懦弱、殘忍、狡詐這些最骯臟的品質(zhì),當你初次與它們接觸時,就感到切膚的疼痛,從此與它們永遠隔絕。我知道打人犯法,但這個世界給了為人父母者一項特殊的赦免——打是愛。世人將這一份特權(quán)賦于母親,當我行使它的時候臂系千鈞。我謹慎地使用毆打,猶如一個窮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錢。每當打你的時候,我的心都在輕輕顫抖。我一次又一次問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時候?不打他我還有沒有其它的辦法?只有當所有的努力都歸于失敗,孩子,我才會舉起我的手……每一次打過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責。假如懲罰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訓,孩子,我寧愿自罰,那怕它將苛烈10倍。但我知道,責罰不可以替代也無法轉(zhuǎn)讓,它如同饑饉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會成為你生命體驗中的一部分。這道理可能有些深奧,也許要到你也為人父母時,才會理解。
打人是個重體力活兒,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將一千塊蜂窩煤搬上五樓。于是人們便發(fā)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雞毛撣子……我從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樣的反作用力,這是一條力學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時,我的手指親自承受力的反彈,遭受與你相等的苦痛。這樣我才可以精確地掌握數(shù)量,不致于失手將你打得太重。
我?guī)缀鹾敛华q豫地認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為久遠而悠長。因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聽了你的話,我終于決定不再打你了。因為你已經(jīng)長大,因為你已經(jīng)懂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嬰孩和已經(jīng)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為都不必打,因為打是沒有用的。唯有對半懂不懂、自以為懂其實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們快快長大。
孩子,打與不打都是愛,你可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