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臟手》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1-03-08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活動教案及反思

小班教案《小臟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會洗手,能讓幼兒理解正確的洗手步驟,理解為什么要洗手,洗手對身體有什么好處,什么時候該洗手,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臟手》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能讓幼兒理解正確的洗手步驟。

2、讓幼兒會洗手。

3、理解為什么要洗手,洗手對身體有什么好處,什么時候該洗手。

4、日常生活中注意講究個人衛(wèi)生。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6、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洗手的步驟。難點在:理解洗手的方法和含義。

活動準備

水盆兩個,肥皂,毛巾,棉簽,,動畫《小邋遢》節(jié)選。

活動過程

導入:請小朋友看動畫片《小邋遢》節(jié)選。

過程:1、看完動畫片了,請小朋友跟教師一起回憶里面的人物是個什么樣的人?“邋遢的人”。

2、取出棉簽,用棉簽在自己的手上擦拭一次,棉簽有什么變化?請幼兒辨認。幼兒會說黑色,臟。那么給幼兒每人發(fā)一根棉簽,讓他們自己在自己的手上擦拭一遍,看看自己的棉簽有什么變化,變黑色很臟。教師引導幼兒說:“我們手很臟哦,是不是和小邋遢一樣了?”幼兒回答:“是”,那怎么辦呢?洗手。

3、教師提問,哪位小朋友會洗手?怎么洗?引導幼兒回答問題。

4、教師示范洗手步驟:拿出盆子,肥皂,毛巾,裝滿水,先把手弄濕,然后涂肥皂,搓手掌,搓手背,搓手指,搓完了清洗干凈,最后拿干毛巾把手擦干。示范之后要補充,這是老師的示范步驟,小朋友要去進洗漱間洗手的時候要先擰開水龍頭,水不要開太大,以免把衣服弄濕。之后按照老師的步驟去做,最后吧水龍頭關掉。

5、示范完洗手步驟了,再用棉簽擦拭下手掌,引導幼兒觀察棉簽的變化。再對比與沒有洗手的前的棉簽的不同。

6、請幼兒上前操作洗手的步驟。

7、請全體幼兒分組去洗漱間進行洗手,觀察幼兒的洗手方法是否正確。

8、讓幼兒用棉簽在洗干凈手上擦拭,觀察什么變化。說明衛(wèi)生的重要性。

9、講述若不講究衛(wèi)生的后果。

10、小結

延伸:可延伸到音樂《洗小手》,請家長配合在家指導幼兒正確的洗手。

教學反思

每次在幼兒洗手的時候,都在旁邊觀察,做到一一引導,對個別偏小的孩子,進行個別指導。

在進行這節(jié)課的時候,可以不用當一節(jié)課來上,在活動中,不知覺的引導幼兒正確的洗手。

重新上這課的話,我會在幼兒戶外活動回來后,馬上進入課程的安排。這樣幼兒更加能理解講究衛(wèi)生的重要性,也更清晰如何正確的洗手。

幼兒百科:手是人或其他靈長類動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只手指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來抓和握住東西,兩個手相互對稱,互為鏡像。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手》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手》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認真傾聽兒歌,并能配合肢體語言表述出來,領會兒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手,并認識字寶寶:手,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手》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領會兒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能認真傾聽兒歌,并能配合肢體語言表述出來。

3、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手,并認識字寶寶:手。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理解兒歌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重點難點

1、重點:了解手的用途。

2、難點:怎樣在生活中發(fā)揮手的作用。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活動。

提問:(1)、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2)、它長在我們身體的哪個地方?(3)、它有什么作用?

2、操作游戲:巧巧手來玩玩。

請幼兒觀看立體教學情境圖中手的用途變化,并初步了解手的作用。

3、欣賞兒歌《手》。

(1)、教師邊操作教學情境圖邊有感情的念兒歌,幼兒傾聽。

提問:手寶寶是不是和我們的手一樣能干,他能幫助我們做什么?

(2)、學習字寶寶:手

(3)、教師再次有感情的念兒歌,鼓勵幼兒跟著念。

4、擴展想象。

我們的手除了兒歌里面說到的作用外,還可以有哪些作用?

5、語言游戲:(小手巧巧巧)玩法:播放兒歌音樂,和幼兒一邊念一邊進行表演。鼓勵幼兒認清字寶寶:手

6、自然結束活動。

教師:我們的手真有趣,本領真大,讓我們到外面去發(fā)揮手的作用吧!

《手》兒歌

拉拉手,拍拍手,

我們都是好朋友。

穿衣服,扣紐扣,

會把事物放進口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我覺得一下的方面達到了我的預期的效果:

1、能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快樂的學習,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2、在游戲的過程中能準確的念出兒歌,并能配合動作表述出來。

3、拉近了師幼之間的關系,增進了感情。

幼兒百科:手是人或其他靈長類動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只手指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來抓和握住東西,兩個手相互對稱,互為鏡像。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小手》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小小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喜歡跟著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表演兒歌,知道自己的小手本領大,樣樣事情都會做,發(fā)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小手》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小手本領大,樣樣事情都會做。

2、喜歡跟著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表演兒歌。

3、發(fā)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4、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教學重點、難點

1、小手的本領,讓幼兒自己嘗試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

2、說說自己的小手會做些什么事?

活動準備

1、準備一個活動室,提供活動材料

2、圖片、兒歌錄音

活動過程

1、認識我們的小手。

(1)(出示小手的圖片)這是什么?

(2)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小小手,讓我們一起來說說小小手上有幾個手指頭?(幼兒和老師一起點數(shù)。)

(3)小小手是我們的好朋友,它能幫我們做很多的事。想想你的小小手會做些什么事呢?

2、欣賞兒歌。

(1)教師播放兒歌的錄音,請孩子說說聽到了什么?

(2)(出示圖片)再次欣賞兒歌,共同回憶兒歌里的話。

(3)教師表演兒歌,鼓勵幼兒跟著老師念念,演演。

3、幼兒學念兒歌。

(1)幼兒跟著老師學念兒歌。

(2)個別幼兒表演。

4、小結:建議爸爸媽媽在家中鼓勵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整理玩具、自己穿衣吃飯等。)

教學反思

1、通過這樣的一節(jié)活動課能增強幼兒的自理生活能力。

2、兒歌運用了排比的手法,易于上口,特別適合小班的孩子誦讀。

3、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增加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幼兒百科:手除了天生有殘缺或有增生,一般人有左手和右手各一,每只手有五只手指,包括有三節(jié)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又名尾指),以及只有兩節(jié)的拇指,但亦有可能出生時已長有第六指。

幼兒園小班教案《洗手》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洗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不洗手的危害,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學念兒歌《洗手》,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洗手》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洗手》,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2.了解不洗手的危害,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洗手》;(2)一條臟毛巾。

活動過程:

一、幫助臟臟的小毛巾

1.出示臟臟的小毛巾,教師配音哭聲。

小毛巾怎么啦?

幼兒自由猜測。

2.小朋友手沒洗干凈就在我身上擦,把我擦臟了。

提問:

(1)毛巾為什么哭?

(2)怎樣讓小毛巾不哭呢?

(3)小手洗不干凈,會怎么樣?(讓幼兒知道不洗手或手沒洗干凈的危害,要養(yǎng)成勤洗手的習慣)

二、正確洗手方法

1.討論洗手的方法。

怎樣把小手洗干凈?

2.配合教學掛圖念兒歌《洗手》,幼兒欣賞。

3.幼兒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

三、什么時候要洗手

1.什么時候需要洗手呢?(飯前、便后、手弄得很臟的時候都需要洗手)

2.怎么能知道小手洗干凈了沒?(看、聞、摸等多種感官方式)

活動延伸:

督促幼兒吃東西前要養(yǎng)成洗手的好習慣。

附:洗手歌

卷起袖、淋濕手,抹上肥皂搓一搓。

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里也搓搓。

清清水里洗呀洗,再把水滴甩干凈。

拿條小毛巾,小手擦干凈。

活動反思:

活動對幼兒進行勤洗手的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開始以一條臟毛巾的話題討論方式進入活動主題,讓幼兒知道為什么要洗手,鼓勵幼兒自己來介紹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兒歌,具體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語言,再加上有徒手練習的鋪墊,先前進行個別的糾正和輔導,使得實際練習有條不紊的開展。讓幼兒真切觀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凈的真實過程,都學會了用正確方法洗手。

幼兒百科:洗手專家認為,沙斯肺炎會通過鼻、口、眼、手等途徑傳播開來,為了預防疾病,近日不少人都在身邊預備了口罩。但是,戴口罩雖然可以遮住鼻子和嘴,卻遮不住眼睛,因此,專家認為,要較全面預防沙斯肺炎,一定要勤于洗手。

幼兒園小班教案《手指》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手指》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保護手的方法,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個部分名稱,認識五個手指,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手指》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設計背景

設計游戲、音樂提高幼兒學習興趣,準備了小貼畫來鼓勵幼兒。

活動目標

1.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個部分名稱,認識五個手指。

2.學習保護手的方法。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這個活動的重點是通過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小手,難點是了解五個手指的不同名稱。

活動準備

1.硬紙板做的“大手”。

2.每人5個可以套在手上的小指偶。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用“大手”做游戲,引導幼兒認識手。

2.引導幼兒進行指偶表演,認識每個手指的名稱。

教師套上指偶進行表演,依次介紹手指的名稱。

教師看著自己的手練習說手指的名稱。

教師將指偶分發(fā)給幼兒,請幼兒在五個手指上套上指偶,練習做手指操。

3師生討論:如何保護我們的手。

4.教師做總結,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在備課過程中,對活動內容教學等各個方面得到很大的啟發(fā),對幼兒發(fā)展的反思,通過多元、智能、理論等觀點;設計個領域活動,加強老師幼兒之間的整合與滲透,能夠準確了解幼兒學習,個性等各方面,但自己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先引導幼兒認識手,認知手的一切,讓他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性,讓幼兒在情境中進行有效的學習認識方法。

幼兒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個分支。手掌的五個終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這五個。話說:十指連心。人類的手指蘊涵著人身的許多秘密。伸出您的手指來,讓科學家給您看看“手相”。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小班教案《手》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手》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認真傾聽兒歌,并能配合肢體語言表述出來,領會兒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手,并認識字寶寶:手,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手》含反思教...
    2020-10-29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小手》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小小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喜歡跟著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表演兒歌,知道自己的小手本領大,樣樣事情都會做,發(fā)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小手》含反思教案...
    2020-10-3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洗手》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洗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不洗手的危害,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學念兒歌《洗手》,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洗手》含反思教案吧。 ...
    2020-10-3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手指》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手指》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保護手的方法,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個部分名稱,認識五個手指,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手指》含反思教...
    2021-03-0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拉拉手》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拉拉手》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拉拉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發(fā)展應變能力和合作能力,學習按照指令進行游戲,在手拉手的擴大、縮小,分散中讓幼兒感受圓圈的變化,學念并理解兒歌《吹泡泡》,體驗同伴一起游...
    2020-10-27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認真傾聽兒歌,并能配合肢體語言表述出來,領會兒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能在生活中正確使用手,并認識字寶寶:手,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手》含反思教...

2020-10-29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小小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喜歡跟著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表演兒歌,知道自己的小手本領大,樣樣事情都會做,發(fā)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小手》含反思教案...

2020-10-30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洗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不洗手的危害,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學念兒歌《洗手》,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洗手》含反思教案吧。 ...

2020-10-30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手指》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保護手的方法,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個部分名稱,認識五個手指,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手指》含反思教...

2021-03-05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拉拉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發(fā)展應變能力和合作能力,學習按照指令進行游戲,在手拉手的擴大、縮小,分散中讓幼兒感受圓圈的變化,學念并理解兒歌《吹泡泡》,體驗同伴一起游...

2020-10-2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