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陳禾:3-6歲的孩子學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1-01-12 孩子上幼兒園學什么 幼兒故事6歲 幼兒故事3歲

問“X歲的孩子學什么”的家長,我看有5類:

第一類:真的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也沒去閱讀育兒專家的著作,有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別人家的孩子”懂得很多事,慌張了,趕緊來問。

第二類:原來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陪伴孩子成長,突然被一些早教機構的營銷廣告襲擊,加上“別人家”都在津津樂道自己的孩子上了哪個早教那個興趣班了,頓時失去方寸,只好來請教。

第三類:一心一意要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花了大把錢大把時間和精力帶著孩子奔波于各種各樣興趣班特長班,但孩子總是不想學習,于是想到自己是不是做錯了,問一問。

第四類:每天微博上一些達人、名師、大V的“心靈雞湯”,說孩子幾歲是什么的敏感期,必須學習什么,讀著很受用,但后來仔細一想,自己的孩子好像沒有那個敏感,也沒讓他學那個,于是驚慌失措,怎么辦?

第五類: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很快樂,自己本來很滿意,突然聽到別人談起孩子上了小學后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再聽到別的幼兒園有教這個那個,但孩子的幼兒園沒教,就著急了。

怎么解除家長的憂慮?給家長指明合理可行的做法呢?本來,孩子在進入幼兒園時,幼兒園園長、老師,應該在家長會上好好說一說,讓家長知道如何配合幼兒園,讓孩子學什么?但多數(shù)幼兒園都沒這么做,這就難怪家長不理解、不知該有哪些作為。

跟著幼兒園教育的“5大領域”走

國家對于幼兒園教育,有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幼兒園的教育方法、教學內容,做出了明確的指示。

教育方法強調:

①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②豐富幼兒的生活,滿足他們身心發(fā)展的需要,幫助他們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③充分尊重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經驗和體驗,尊重他們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引導他們在與環(huán)境的積極相互作用中得到發(fā)展。

④為每一個幼兒提供發(fā)揮潛能的機會,促使他們在已有水平上得到應有的發(fā)展。

這4點,其實也是給予家長的指導,本來應該有一本較為詳細、具體、有可操作性的指導手冊發(fā)給家長,但至今還沒做到。

教學內容則詳細規(guī)定了“5大領域”,以及實施教育的方式方法。家長配合幼兒園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引導孩子延伸與深化學習,方式方法自然和幼兒園不同,我說的跟著走,是指從5大領域來發(fā)展孩子的能力,但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來設計自己的親子活動:

①健康:增強幼兒的體質,培養(yǎng)健康生活的態(tài)度和行為習慣。這是目標,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做?注重孩子的飲食營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保證充足的睡眠及每天都有適當?shù)倪\動量。這些都是“做”,不是“教”。

②科學: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發(fā)展認識能力。擴大認知范圍、培養(yǎng)探索興趣、在游戲與活動中發(fā)展孩子的學習能力,數(shù)學、科普,都有許多游戲可以讓孩子“玩起來”,在動手的體驗中進行學習。必須記住你是家長、不是教師,不能擺出“我教你學”的姿態(tài),而是陪伴、引導、示范、鼓勵、支持,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繪本共讀、畫畫、做手工、玩游戲、科普實驗、自然界的觀察與探索,重要的是過程,過程好,學習能力獲得發(fā)展,自然可以看到學習成績。

③社會:增強自信,培養(yǎng)幼兒樂群、友好的態(tài)度和行為。3歲開始,就要提供孩子接觸各種人物并參與適當?shù)纳鐣顒印S腥c必須做到的:⑴鼓勵孩子和自己的好朋友一同玩,至少要讓孩子擁有一個好朋友,然后增加到3個。⑵讓孩子參與并學習購物,在購物時學習怎樣和有關人員交談,并學會管理和用錢。⑶經常帶著孩子參與適合的社會活動,例如拜訪親戚朋友、參與社區(qū)主辦的活動,學習怎么待人接物。

④語言:提高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積極性,發(fā)展語言能力。首先是發(fā)展說話能力,在游戲與活動中擴展詞匯量,能夠把話說得越來越流利,詞匯用得越來越豐富、越準確。一方面要在對話中給孩子更多表達的機會,一方面加強念兒歌、讀繪本、講故事的練習。在4歲開始,要通過閱讀逐漸提高孩子的認字與理解力、表達力,5歲開始學習運筆寫字。

⑤藝術: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yǎng)初步的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和能力。并不是讓孩子去上舞蹈班或美術班那么簡單,要注重的是更基本的美感教育,能夠喜歡并欣賞物品、動作、語言的美,喜歡美好的事物,對畫畫、唱歌、舞蹈、打擊樂器有一定的理解和興趣,喜歡看畫,能夠說出自己畫的是什么,會有一些自己喜歡唱的歌。

家長們擔憂幼小銜接的問題可以理解,現(xiàn)在一些小學忽視教育的循序漸進原則,有些本來應該在小學一、二年級教的功課,例如寫字、漢語拼音,一些老師認為孩子已經會了,就不教,教育局的監(jiān)管不到位的話,孩子就可能跟不上小學的教學進度。因此,在6歲開始,家長就要指導孩子在認字、寫字和學習漢語拼音上下點功夫,如果自己沒時間,那就只能依賴上適合的“預備班”或“學前班”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3歲定一生,3歲前你要跟孩子說什么


3歲定一生,3歲前你要跟孩子說什么

三歲定一生,已經有了科學依據。如果你的孩子還沒超過3歲,好好看看這篇文章吧,也許會改變他一生的命運。

人類的大腦是唯一一個在出生后還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三歲前。三歲前,大腦會發(fā)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這三年里,大腦會建立700-1000個神經連接,但是讓大腦建立這些連接的是什么呢?其實是語言。誰的語言?孩子父母的語言。

很多人以為三歲前的小孩什么都不懂,所以隨便在他們面前說什么都可以,然而這種觀念已被證明不正確。

一個正在迅速發(fā)育的大腦,會通過聽覺和視覺接收到大量的信息。把大腦比喻成一個機器,出生后三年家長的言行其實是在創(chuàng)造這個機器的過程。(你說的每個詞語,都在塑造你孩子的大腦)

一個延續(xù)多年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到四歲前,貧窮家庭的孩子聽見的單詞總數(shù)比富裕家庭孩子少3千萬,而且他們聽見的單詞大部分都是負面的、否定的、簡單粗俗。

沒有良好教育背景的父母,很容易采用一些簡單的命令性短句,比如:不許哭!不要碰!坐好!

貧窮的生活給父母帶來更多的焦慮和負面情緒,他們也很難有心情耐心的給孩子“講話”。

三年之后,貧窮家庭的小孩接受到的新詞語、復雜的詞語會比富裕家庭的小孩少很多,即便它還能在以后的時間里通過教育去學習很多東西,但是它已經成形了——它接受新知識的方式基本已經定型。美國現(xiàn)在很多研究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的專家已經指出,所謂的學前教育時間可能都已經晚了。

教育,從剛出生的那一天就開始了。學校并不是教育的起點,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一種檢驗。他們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孩子的數(shù)學能力、空間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甚至都和這三年聽到的單詞有關系。

所以,當孩子正式進入學校以后,他們的學習能力會有顯著差異。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并非不努力,但是他們成績就是不好,他理解一些知識就是比別的孩子慢,等等。貧富家庭的孩子,差的真的只是錢嗎?現(xiàn)在你看到了,他們根本不在一個起跑線上。每一天,他們之間的差距就拉開一點。

為了減少平窮家庭孩子與富裕家庭孩子之間學習能力的差異,美國兩位經濟學家建立了一個公益項目,叫做“3千萬個單詞行動”。這個項目資助美國貧窮家庭孩子入學前的教育,為了縮短貧窮家庭與有產家庭孩子學習差距。

三歲前的小孩該和他說什么?

也許你已經給你的寶貝提供最好的生活了,但那遠遠不夠。你有給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去塑造他們的大腦嗎?

用下面這個方法,給你的孩子建設出一個聰明的小腦袋吧。這個方法也是“三千萬單詞行動”經過多年探索總結出來的方法。

你應該對孩子說:

與數(shù)字有關的詞語:三歲前對孩子說與數(shù)字有關的詞語,比如1、2、3等純數(shù)字,以及準確說出十、百、千、萬等,對他們之后的數(shù)學能力有很大幫助;

與空間有關的詞語:準確的向孩子描述大小、形狀、距離、重量等等都有助于幫助孩子理解兩個物體的空間關系??臻g感知能力是學習科學、高科技、工程學的基礎。

與毅力有關的詞語:無論一個人的天資多么聰穎,沒有恒心與毅力,很可能一事無成。孩子聽到越多表揚他們“毅力”的詞語,他未來就越可能堅強面對挑戰(zhàn),取得更大的成就。

與自律有關的詞語:你總會發(fā)現(xiàn)有些小孩能認真聽完一堂課,自覺完成作業(yè),而有些則不能。這種自律性會延續(xù)他們一生。最新研究表明,一個孩子能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與撫養(yǎng)這個孩子的人的語言有關。

與同理心和道德感有關的事情:如果你表揚一個孩子的行為,這個孩子就會在這件事情上表現(xiàn)出堅持性;如果你表揚孩子這個人,他就會漸漸成長為一個高尚有道德心的人。

現(xiàn)在你知道每天該喂你寶貝的大腦什么食物了吧?

3到6歲的孩子怎么教育


在孩在孩子教育中,其實不同的年齡有著很多的不同教育的方法,分別這些年齡段而掌握適合的方法是非常的重要。首先對于3歲左右的男孩子之類的人們,已經上了幼兒園,但是同時他們還是非常的幼小,我們要從兩個方面去關注。一個就是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飲食是不是符合這個年齡段的健康,另一個關注他們是不是能夠很好地適應集體。因此如果說他們不適合幼兒園的生活,可能造成性格上發(fā)展的不好。對于3歲4歲的孩子教育來說,我們要多和她溝通。每天去幼兒園的時候,她到底喜歡或者是不喜歡幼兒園,如果說很喜歡去的話那么作為家長就不用特別的擔心。但是如果說她特別的不喜歡去幼兒園,甚至是哭鬧的非常的嚴重的話,那么我們就要問問原因,是不是在幼兒園受到了什么委屈或者有什么不喜歡的東西。其實對于小孩子來說,有很多敏感的東西,可能會造成心情的傷害。那么如果說對于4歲5歲的孩子的話,我們又該怎么辦呢?過了幼兒園的適應期的話,我們就要看看孩子的早期智力開發(fā)的問題。因為現(xiàn)在有很多小孩子在很早很早的時候,就要進行早教。但是實際上效果并不是特別的好。因此孩子太小了其實不是很好。在了四歲左右五歲左右的孩子,就要開始考慮。比如說認識字的多少的問題,或者基礎的算數(shù)的問題,必須能夠學會,還有對于顏色的認知、對于常識的學習都是非常的重要。但是對于比較特殊的知識,倒是沒有必要特別的超前。另外,在孩子6歲左右的時候,我們必須很好的去考慮好孩子教育去小學的問題。除了這個問題之外,其實我們還是可以進行一個考慮,就是要不要進行一些興趣班的學習。如果說是沒有什么喜歡的東西的話,那么至少我們也應該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一個習慣,這樣是非常的有利于身體健康。子教育中,其實不同的年齡有著很多的不同教育的方法,分別這些年齡段而掌握適合的方法是非常的重要。首先對于3歲左右的男孩子之類的人們,已經上了幼兒園,但是同時他們還是非常的幼小,我們要從兩個方面去關注。一個就是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飲食是不是符合這個年齡段的健康,另一個關注他們是不是能夠很好地適應集體。因此如果說他們不適合幼兒園的生活,可能造成性格上發(fā)展的不好。對于3歲4歲的孩子教育來說,我們要多和她溝通。每天去幼兒園的時候,她到底喜歡或者是不喜歡幼兒園,如果說很喜歡去的話那么作為家長就不用特別的擔心。但是如果說她特別的不喜歡去幼兒園,甚至是哭鬧的非常的嚴重的話,那么我們就要問問原因,是不是在幼兒園受到了什么委屈或者有什么不喜歡的東西。其實對于小孩子來說,有很多敏感的東西,可能會造成心情的傷害。那么如果說對于4歲5歲的孩子的話,我們又該怎么辦呢?過了幼兒園的適應期的話,我們就要看看孩子的早期智力開發(fā)的問題。因為現(xiàn)在有很多小孩子在很早很早的時候,就要進行早教。但是實際上效果并不是特別的好。因此孩子太小了其實不是很好。在了四歲左右五歲左右的孩子,就要開始考慮。比如說認識字的多少的問題,或者基礎的算數(shù)的問題,必須能夠學會,還有對于顏色的認知、對于常識的學習都是非常的重要。但是對于比較特殊的知識,倒是沒有必要特別的超前。另外,在孩子6歲左右的時候,我們必須很好的去考慮好孩子教育去小學的問題。除了這個問題之外,其實我們還是可以進行一個考慮,就是要不要進行一些興趣班的學習。如果說是沒有什么喜歡的東西的話,那么至少我們也應該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一個習慣,這樣是非常的有利于身體健康。

為什么3歲的孩子就有逆反心理?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只會發(fā)現(xiàn),孩子會有叛逆的階段,而且會有叛逆的心理,越不知道怎么樣,就會越怎么樣,所以很多家長都非常的氣憤,尤其是3歲的孩子充滿好奇心,大人不尊重孩子也會造成孩子反感,為什么3歲孩子也會出現(xiàn)叛逆心理?

1、好奇心得不到滿足。

3歲左右的孩子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什么都要摸摸、碰碰,這常會惹惱大人,輕則行動被限制,重則受到訓斥、體罰。這樣簡單地對待孩子,當然會期、引起孩子的反感。

2、大人不尊重孩子。

孩子雖然年齡小,但也有自尊心,爸爸媽媽應該尊重他們,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進行教育,那種諷刺、挖苦、辱罵、體罰,只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3、遇事嘮嘮叨叨。

有些爸爸媽媽認為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會兒說注意這,一會兒說注意那,嘮叨沒完,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厭煩,產生逆反心理。

4、不顧孩子的意志。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有些爸爸媽媽不顧這些差異,強行給孩子“定向”。比如他們要孩子學這學那,規(guī)定每天讀多少單詞、練幾小時琴等,否則給予懲罰。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對立情緒。

5、缺乏感情溝通。

爸媽缺乏與孩子經常的感情溝通,缺乏對孩子的尊重,孩子也會以不尊重來對待爸媽。

6、大人對孩子過分遷就。

孩子認為犯了錯誤不會受到批評,這種錯誤的信息讓孩子不明是非,一旦爸爸媽媽想管教的時候,孩子就很不適應,出現(xiàn)逆反。

7、權威式的作風。

專制的教育使孩子感到不舒服、壓抑,因而便以反抗來對待爸爸媽媽。

8、缺乏滿足感。

由于種種原因,爸爸媽媽不能經常和孩子在一起,盡管物質上極為豐富,但孩子在情感上卻感到十分饑餓,時間長了,在缺少父母的滿足感。

親子教育專家陳禾答孩子的性格培養(yǎng)


許多父母以為盡一切可能地愛孩子、盡可能地呵護和保護他(她),這樣孩子就不會有問題。可是科學研究表明,即使是在襁褓中的孩子也需要很多的互動和溝通。這些認知和技巧,是可以無師自通的嗎?做為孩子身邊最親近的人,該如何了解他(她)們的特質,判斷他(她)們的行為,貼近他(她)們的心理,并還能教會他(她)們理解你……這聽起來,難嗎?親子教育專家陳禾就“孩子的性格培養(yǎng)”的相關問題做了互動回答。

1、@用戶:陳老師,我家大兒2歲9,小兒5個月。大兒今年9月入園,但是他生性內向,對新事物很焦慮,尤其是對小朋友多的地方。有了二寶后就顯得更加厲害。家里人都很擔心。這個幼兒園有個收費的早教班,說必須去,下個禮拜開課。根據以往的經歷,我家大寶不會喜歡上。我需要天天堅持去早教課嗎?

陳禾:①接受孩子的特點你才能好好發(fā)展他的學習能力。不到3歲和超過3歲的差別是挺大的,你現(xiàn)在需要做的是發(fā)展孩子的基本能力,特別是語言、認知與動手能力,不能為了幼兒園有興趣班就迫使孩子把時間花在不適宜的活動上,我相信幼兒園不敢強迫孩子上額外收費的興趣班,可以先不讓他上?!诓恍枰?,重要的是做好現(xiàn)在的陪伴,花更多的時間陪他從事各種活動,多和他說話,讓他活潑起來,公園是個很好的活動場所,在觀察、尋找興趣的物品中發(fā)展他的關注點,有關注點的孩子,在探索認知中培養(yǎng)出動手能力和思考力來,漸漸就不會不敢接近小朋友了。

2、@用戶:陳老師,您好。孩子兩歲多,女孩。請問您,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我是個不夠自信的全職媽媽,很擔心會養(yǎng)育出另一個我,謝謝您。

陳禾:自信是在成功的體驗中對自己的能力的肯定下產生的心智力量。孩子的自信其實就在游戲中形成,能玩會玩的孩子,經常都能夠享有成功的快樂,這種感覺,讓他敢于動手去嘗試,這就是自信。

3.@用戶:你好陳老師,我女兒兩歲兩個月,平日在家與大人的交流沒有問題,但出門在外就不愿和人打招呼。去游樂場玩滑梯,好像也總是不在狀態(tài),在一邊發(fā)呆或者觀察別的小朋友玩,輪到她玩,她總是瞻前顧后,聽到后面有點動靜她會退出讓其他小朋友玩。這樣的表現(xiàn)是因為不自信嗎?盼回復謝謝您。

陳禾:孩子還小嘛!不必著急,多些活動,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就不會不敢參與。

4.@用戶:陳老師,您好!我家女寶,2歲半,一歲半以前我全職在家陪伴,后來上班開始由孩子外婆為主,孩子成長得不錯。最近清明節(jié)帶孩子回老家,全天陪伴,回來后開始上班,孩子不能與父母正常分離,每天我會跟孩子說,媽媽愛她,下班就會回來,也是這樣做,跟以前一樣,但做不通孩子的思想工作,跟爸媽拜拜。

陳禾:生活常規(guī)以改變,孩子就需要時間去重新尋求適應,多些耐心,只要你擺正良好心態(tài),孩子就會逐漸適應。

5.@用戶:陳老師您好,兒子現(xiàn)在三歲半,以前在爺爺家,我一周看他五天左右,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前還和我回家,從三月份不回了,離不開爺爺了,爺爺去哪他去哪,這幾天我歇班把他帶回家也要爺爺根著,我自己去幼兒園接他,他還哭,讓爺爺一起接他,請問您怎樣讓他回家不依賴爺爺。我六日全天陪他

陳禾:爺爺長期陪伴形成的依戀不是你立刻就可以取代的。你必須接受他的情感需要,不必強行拆開他與爺爺?shù)挠H近。你現(xiàn)在只是歇班才有時間陪伴,如果你轉移了他的依戀也未必是好事。你只能在陪伴質量上盡量做到最好,讓孩子接受你,別要求他疏遠爺爺,否則你回去上班后他又有適應的難題。

4歲的孩子在想些什么?


4歲孩子非常好動、嘈吵,最喜歡向別人挑戰(zhàn),假如說“我不相信你會做”,他會真的做出來,小肌肉活動發(fā)達,剪貼、系帶、畫圖都很技巧地做到。他們很頑固及會發(fā)脾氣,不大理會別人的感覺,碰到驚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情緒之起伏可能影響至成年。

4歲的孩子對自己開始有一個整體的觀念,以前認為手是手,腳是腳,并非自己的一部分,現(xiàn)在覺得除了手腳以外體驗到整個身體,甚至會有“心”的存在。例如:兩三歲時不知道母親的意向,不管母親心里想什么,但現(xiàn)在會察言觀色。4歲有驚人的想象力,有時根據他所編成的故事,使成人覺得他在說謊話,其實他對于事實和虛構的界線還分不清楚。

4歲的孩子已經非常健談,心理所想的,嘴巴就表達,對于生日會提出請誰不請誰的意見了。

由于豐富的想象力,4歲的孩子對事實與虛構分不清。因此別以為他是存心說謊的壞孩子,假如處理不當,會因為傷其自尊心而引起自卑感。成人應了解其心理現(xiàn)象,別加上莫須有之罪名,應耐心地解釋及提醒,到4歲半以后這種真實與虛構分不清的現(xiàn)象慢慢消失,好奇、好動、好模仿、好被人稱贊是這個年齡最顯著之心理現(xiàn)象。成人應有堅定的原則去照顧及引導,應耐心地滿足其因為好奇所引起的發(fā)問,并多做戶外活動,以發(fā)泄其旺盛的精力。

相關推薦

  • 3歲定一生,3歲前你要跟孩子說什么 3歲定一生,3歲前你要跟孩子說什么 三歲定一生,已經有了科學依據。如果你的孩子還沒超過3歲,好好看看這篇文章吧,也許會改變他一生的命運。 人類的大腦是唯一一個在出生后還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三歲前...
    2020-09-30 閱讀全文
  • 3到6歲的孩子怎么教育 在孩在孩子教育中,其實不同的年齡有著很多的不同教育的方法,分別這些年齡段而掌握適合的方法是非常的重要。首先對于3歲左右的男孩子之類的人們,已經上了幼兒園,但是同時他們還是非常的幼小,我們要從兩個方面去...
    2021-01-29 閱讀全文
  • 為什么3歲的孩子就有逆反心理?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只會發(fā)現(xiàn),孩子會有叛逆的階段,而且會有叛逆的心理,越不知道怎么樣,就會越怎么樣,所以很多家長都非常的氣憤,尤其是3歲的孩子充滿好奇心,大人不尊重孩子也會造成孩子反感,為什么3歲孩子...
    2021-11-05 閱讀全文
  • 親子教育專家陳禾答孩子的性格培養(yǎng) 許多父母以為盡一切可能地愛孩子、盡可能地呵護和保護他(她),這樣孩子就不會有問題??墒强茖W研究表明,即使是在襁褓中的孩子也需要很多的互動和溝通。這些認知和技巧,是可以無師自通的嗎?做為孩子身邊最親近的...
    2021-11-20 閱讀全文
  • 4歲的孩子在想些什么? 4歲孩子非常好動、嘈吵,最喜歡向別人挑戰(zhàn),假如說“我不相信你會做”,他會真的做出來,小肌肉活動發(fā)達,剪貼、系帶、畫圖都很技巧地做到。他們很頑固及會發(fā)脾氣,不大理會別人的感覺,碰到驚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
    2022-03-03 閱讀全文

3歲定一生,3歲前你要跟孩子說什么 三歲定一生,已經有了科學依據。如果你的孩子還沒超過3歲,好好看看這篇文章吧,也許會改變他一生的命運。 人類的大腦是唯一一個在出生后還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三歲前...

2020-09-30 閱讀全文

在孩在孩子教育中,其實不同的年齡有著很多的不同教育的方法,分別這些年齡段而掌握適合的方法是非常的重要。首先對于3歲左右的男孩子之類的人們,已經上了幼兒園,但是同時他們還是非常的幼小,我們要從兩個方面去...

2021-01-29 閱讀全文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只會發(fā)現(xiàn),孩子會有叛逆的階段,而且會有叛逆的心理,越不知道怎么樣,就會越怎么樣,所以很多家長都非常的氣憤,尤其是3歲的孩子充滿好奇心,大人不尊重孩子也會造成孩子反感,為什么3歲孩子...

2021-11-05 閱讀全文

許多父母以為盡一切可能地愛孩子、盡可能地呵護和保護他(她),這樣孩子就不會有問題??墒强茖W研究表明,即使是在襁褓中的孩子也需要很多的互動和溝通。這些認知和技巧,是可以無師自通的嗎?做為孩子身邊最親近的...

2021-11-20 閱讀全文

4歲孩子非常好動、嘈吵,最喜歡向別人挑戰(zhàn),假如說“我不相信你會做”,他會真的做出來,小肌肉活動發(fā)達,剪貼、系帶、畫圖都很技巧地做到。他們很頑固及會發(fā)脾氣,不大理會別人的感覺,碰到驚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

2022-03-0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