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中成長
發(fā)布時間:2020-12-08 幼兒成長故事 我在幼兒園教案 幼兒在涂鴉墻的活動方案小博士競賽開始了,班級需要一個小朋友參加介紹小試驗的環(huán)節(jié)。我和丹丹老師商量后決定,把這個任務交給班級里的小機靈——李宏宇。
李宏宇是一個特別愛說的孩子,他的表達能力、反應能力都很強,我想交給他應該沒問題。當我把任務告訴給他的時候,他興奮的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
排練時我才發(fā)現這個小家伙,一上臺就特別緊張,操作試驗時手一直在不停的抖。在臺下練的時候語言本來很流暢,可一上臺就東張西望老忘詞。這可把我急壞了,馬上要演出了換人根本來不急,該怎么辦呀?李宏宇好像看出我的心思,慢慢走過來小聲對我說:“我不想表演了,我有點緊張?!笨粗赡鄣难劬?。想想他剛接受任務時的興奮勁兒。我說:“我對你有信心,你剛才特別棒你知道嗎。聲音再大一些、注意力再集中一些就更好了?!彼犖疫@么說馬上又興奮起來了說:“我知道我是最棒的”。(WwW.zhe135.coM 零思考方案網)
下午我們實施了“急訓”,我請他在全班小朋友面前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每次展示完我都會對他說:“這一次比上次要好,加油!”正式展示開始了,李宏宇比較順利的展示完了??赡茉趧e人看來他做的沒我想的那么好,但在我看來他有了這樣一次經歷,今后再遇到任何事情都會比以前更有自信、更加順利。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在學習中成長
今年的小班在新學期伊始的時候,發(fā)生了新寶寶爆滿的情況。開學一個周之后,兩個小班變成了3個,可是新寶寶還在不斷增加,此時三個小班變成了4個,我們老貝貝班經歷了兩次輪回,一直到三月五號才正式穩(wěn)定下來,有了現在的新貝貝班。生源的大量涌入是多方面的原因,也不乏社會上對我們教學的認可,從某一側面也看得出家長們觀念的改變——希望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更加優(yōu)越的早期教育環(huán)境,可見早期教育引起了家長們的重視,也推動、督促著我們老師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穩(wěn)抓穩(wěn)打在不斷的授課中,充實自己,積累經驗豐富自己的頭腦,接受一些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讓我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教學要與時俱進,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進行有目的的教學。最近,我參加了教育學心理學的學習。雖然是利用休息時間忙中偷閑學的,可是我還是發(fā)現以前工作中的一些難解的狀況,都可以利用理論來解釋,甚至指引我們來解決。比如對待三周歲左右的幼兒不能用一些否定的語言,因為孩子們年齡小理解能力差,不能很好的理解不要做XXX事的真正意思。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我發(fā)現我在班中越是強調不要咬小朋友,可是還是有幾個年齡小的寶寶非要以身試法,(并多表現為不滿三周歲的寶寶身上)還有當孩子們聽到歡快、輕松的音樂時,或者聽到鞭炮聲,看到飛進活動室的小麻雀時,我們不應過多的限制他們,而應該停下手中的課,讓孩子們去發(fā)現,去觀察,去想象。我們不是要培養(yǎng)出一個沒有聲音,規(guī)規(guī)矩鉅,沒有想法的“乖寶寶”。而是應該培養(yǎng)一個樂觀、豁達、堅強的敢于表達自己奇思妙想的孩子,因為我覺得這樣才是真正給了孩子自由和想象的空間。從而順應了孩子的生理特點、發(fā)展需要……怎樣駕馭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怎樣走進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怎樣把握好嚴厲和民主這個“度”我們一直都在不斷的實踐中摸索。當我們做好了這一切的時候,才會向著優(yōu)秀教師這個目標更前進一步。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我更加端正了自己工作的方向,學永無止境。更需要我們老師在平時的工作實踐中日積月累,并做到多觀察,總結、反思。我想這樣才是自我提升的一種途徑。
在廣闊的愛中成長
現代家庭的孩子集三千寵愛于一身,吃、穿、住、用都是最好的,現在的孩子在過度的呵護、疼愛中成長。但是,僅僅需要這些愛就夠了嗎?其實不然,有許多愛我們還并未給予成長中的孩子。
每到給老家的公婆匯錢的日子,我會領上女兒一同前往郵局,告訴她,人一生從小到大都不應離棄的一種愛是孝敬父母,關心老人,它是做人之本、處世之先;當我們面對沿街乞討的殘疾人施舍錢物或食物時,我告訴女兒有一種愛是善良、憐憫與同情,擁有這種愛,人世間會充滿真情更加美好;當女兒在玩耍中無意間碰撞了玩伴,遭到玩伴的媽媽“及時的教訓”且娘倆齊上門討說法的時候,我會中肯的評價孩子之間的是非對錯,因為有一種愛是正直、無私,而當事后面對她們娘倆的歉意與尷尬和女兒執(zhí)著的不肯原諒,我認真地告訴女兒,有一種最偉大的愛是寬恕,擁有它相伴,成長的路上才不會孤單無助,人生才會豐富多彩;當女兒和玩伴們同我一起玩“剪子、包袱、錘”的游戲時,我告訴孩子們有一種愛是和平共處、公平競爭,不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社會,擁有它們會讓我們終生受益;當女兒把幼兒園里的小趣聞[在她看來很可樂的見聞]講給我們聽時,我總會不失時機的嘉獎一句“寶貝,講得真好!看,我和爸爸在分享你的快樂,有一種愛就是分享、就是奉獻、就是一起快樂!”當女兒的小腳趾被同班的玩伴無意間給砸出口子時,傾聽女兒委屈、怨恨的哭訴,看看女兒紅腫的小腳趾,著實叫人心疼,我告訴孩子世上還有一種遭遇痛苦愈加勇敢堅強的愛就是原諒,而不應該是抱怨、仇恨與敵視,我開導孩子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對方不依不饒怨恨你,你會怎么樣?女兒似乎不太明白,但她勇敢的讓我換藥就說明心結已打開;當女兒被小朋友抓傷了臉,我主張孩子自己去思考解決問題的同時告訴她;“有一種愛就是不容侵犯!必須要對‘攻擊者’嚴聲厲色討回公道,而不應一味找老師告狀或是膽怯的逆來順受。這種愛必須要在人格尊嚴上體現出來,因為它決定你對生活的態(tài)度、關系到你人生的成敗”;當孩子無理的要求我買這買那時,我會明確告訴她不買的理由是出于真愛,放縱任意妄為不利于小孩子健康成長;當女兒生病在醫(yī)院打吊針時,我會告訴她,你現在正體驗的是家人的親情之愛與醫(yī)護人員的呵護之愛;當女兒的每一點進步、每一次犯小錯誤都有老師及時地與我溝通時,我會對女兒說;“你進步的表現老師都說真棒!……老師說你是個很好的孩子,可今天犯了一個小錯誤,改正了還是個好孩子,知道嗎?這是老師對你的關愛啊!”;當每次見到熟人及老師,我會告訴女兒如何打招呼,并告訴她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最美好的一種愛——友愛。
其實,日常生活中伴隨孩子的愛遠不止這些,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給予孩子更多的愛。“愛就一個字……,卻需要用行動體會許多次”。為了成長中的孩子,愿我們人人都揚起愛的風帆,讓孩子們在更多的愛中成長、遠航!
讓孩子在鼓勵中成長
開學沒多久,在畫氣球寶寶的美術活動中。我一邊在黑板上范畫氣球,嘴巴里一邊說著講解。有幾個孩子突然帶頭說:“哇~~老師你好棒!”“老師,你涂得真好~~”“老師,你的顏色涂得好漂亮”。。。還有幾個孩子還帶頭鼓起了掌來。當時,我的心里暖暖的。因為我被孩子表揚了,因為孩子們善于發(fā)現別人并學會贊揚別人了。
其實,孩子就是老師最好的一面鏡子。在老師的表揚聲中長大的孩子也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長處,在批評聲中長大的孩子也只會抱怨,哀嘆。
我突然覺得有點欣慰,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都能發(fā)現孩子們身上閃光的地方,并且用鼓勵,表揚的方式方法,久而久之孩子們在變得自信的同時也會以一顆善于欣賞別人的心來對待周圍的人。
鼓勵孩子的方法有很多,有時是一句話,有時是一個眼神,有時是一個動作(豎起的大拇指或者是一個擁抱),有時甚至僅僅只是一個表情。
希望自己永遠都能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們,用鼓勵的方法使孩子們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育隨筆:在愛中成長
教育隨筆:在愛中成長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我班級的小精靈們就像是一顆顆晶瑩的種子,在愛的陽光雨露中茁壯成長。作為他們的老師,每天給予他們最溫暖的微笑,認真傾聽他們的聲音,尊重他們的小心思,理解他們的精靈古怪,成為他們最親近的伙伴,陪伴他們共同成長是我最大的榮幸。因為,是他們讓我真切地領悟到,愛孩子,不是嬌慣,不是要什么就給什么,更不是不對就打、錯了就罵。而是要正確把握愛的尺度,讓孩子在適宜的愛中健康成長。
一、愛的鼓勵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生活中大膽讓孩子去想、去嘗試,不要擔心做不好,要對孩子的嘗試給予足夠的耐心,鼓勵他們,給他們信心,這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石。
我們班級的燦燦比較習慣于依賴別人,有一點小困難,就會馬上放棄。一次上手工剪紙課,所有的孩子都嘗試沿著彩紙上面的曲線剪出圓形,只有燦燦試了幾下就不動了。我在旁邊看到燦燦又要放棄的樣子,馬上說:“小朋友們,你們要多試幾次,一定可以剪出漂亮的圓形,千萬不要向這個小小的圓形屈服,我們要戰(zhàn)勝它!”本來想要放棄的燦燦,聽了我的話,竟然又拿起小剪刀開始嘗試,接著我又到她身邊蹲下來對她說:“燦燦,老師知道你是最努力的孩子,你試著拿住小彩紙,不讓它亂動,慢慢的剪,一定可以剪出漂亮的圓形,慢慢的,不要著急!老師相信你可以!”燦燦望著我,在她的小眼睛里面我似乎看到了堅定!這一次,燦燦竟然第一個剪好了圓形!當孩子不會做的時候,要多給他一點鼓勵,相信他可以克服困難,這樣不僅僅是教他克服困難,更是給他自己的一個肯定。鼓勵的愛、適宜的愛,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愛。
二、愛的陪伴
孩子的心靈就像晶瑩剔透的露珠,美麗而又脆弱,我們需要用心去呵護,用尊重去溝通,用愛去理解,成為他們最喜愛的伙伴。
有一次,孩子們正在做游戲,欣欣跑到我身邊對我說:“老師,你也和我們一起玩呀!”面對孩子那雙熾熱的眼睛,我突然不知道說什么好,除了上課,我還沒有真正和他們做過游戲,我剛要拒絕,旁邊的子涵卻突然拽著欣欣說:“老師怎么可能和我們玩游戲呢?老師又不是我們的朋友!”聽了子涵的話,我突然覺得我就是最失敗的老師,每天和他們在一起,那么愛他們,可在他們心中,我卻僅僅是他們的老師,并不是朋友!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愛孩子,不只是教他們學知識懂禮貌,而是要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陪伴他們才是給他們最好的愛。于是,我拉著欣欣和子涵的小手,參與到他們的游戲中……看著他們開心的笑臉,真的感覺好幸福,我是他們其中的一員,是他們最值得信賴的朋友。愛的陪伴,不是居高臨下,而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三、愛的理解
孩子們的世界單純而富有想象力,他們可以拿著一張紙玩一天。在他們眼里,一張紙可以是小船,可以是白云,甚至可以是頭上的帽子。孩子的想法天馬行空,需要我們用心去理解。
一次,我們上繪畫課,韓博宇竟然將天上的云朵涂上了粉色和藍色,其他小朋友的云朵都是白色的,只有他的不是。我走到他身邊有點納悶的問他:“韓博宇,你的畫好漂亮,可是為什么你的云朵有那么多的顏色呢?”他見我問他,邊繼續(xù)涂別的地方,邊回答我說:“因為云朵像棉花糖一樣,棉花糖當然有很多種顏色啦!”我笑了笑,如果當時我很生氣的質問他,或許結果就是另一個樣子了!可能他會很傷心,以后都不敢做這么想象力豐富的事情了。孩子還在慢慢的長大,他們覺得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是美好的,我們應該適時和他們溝通,愛他們,就去理解他們!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焙⒆邮巧咸熨n予我們的最美麗的種子,他們活潑、可愛、調皮、單純,我們需要用關心來播種。用溝通來澆灌,用理解來呵護。他們需要陽光,需要雨露,但他們是成長的,是獨立的,請給孩子適宜的愛!
孩子在成長!
幼兒園前段時間開展了愛的教育主題展示活動,在這次的活動中我們班共有10位幼兒參加了文藝演出。經過這次的活動,發(fā)現孩子們真的長大了不少,在剛開始章老師來班里選孩子時,很多孩子都很有表演欲望,都想參加,漫漫因為沒能參加還哭了鼻子,呵呵!她就是這么的可愛。最后我們班有三個孩子參加了年級組的舞蹈表演,其中一個男孩子叫聰聰,他是個特別機靈的男孩子,當然淘氣的時候也讓老師招架不住。一開始,我還很擔心他,怕他在排練的時候不專心,所以第一天排練回來,我就問他練的怎么樣,他左躲右閃回答不出來,和他一起的小女孩點點馬上說他連很簡單的都不會。他馬上糾正到:“那我后來還是會了呀!”我笑著鼓勵他一定要認真一點,后來過了幾天我又問他,學的怎么樣,這次他笑著說:“你先去問點點吧,我說的你又不相信了。”嘿嘿!還跟我計仇。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班的孩子都表現不錯,讓我刮目相看,跳跳能在那么多人面前,自如的講述《三只蝴蝶》的故事;聰聰扮演的機器人惟妙惟肖,動作協(xié)調;金晶和點點扮演的小瓢蟲和小樹也都生動而有趣,仿佛真的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禮物;還有我們的小花和小蝴蝶們也都表現不俗,風采各異。
希望我們班以后有更多的孩子,擁有表現自我,展示風采的舞臺!
教育隨筆:在爭吵中成長
區(qū)域開始了,幾位喜歡搭建的孩子迫不及待的跑進了建構區(qū),幾個孩子一轉眼的功夫就把玩具柜里的積木瓜分了。一會兒便聽到有孩子喊:“老師,您看我搭的高吧”“老師,您看我的房子”……這時,正在搭建的呂浩田對宋澤軒說:“把你那個圓積木借給我用一下好嗎?”宋澤軒正忙著擺房子,呂浩田見宋澤軒的圓積木沒有用,也沒給的意思就伸手去拿了一個,突然宋澤軒叫起來:“我告訴老師,你搶我的積木了!”呂浩田說:“你放著不用,我的汽車三個輪,用一下不行嗎?”。宋澤軒見狀便說:“我倆一起做汽車行不?”說著,就將自己的玩具一下全推到呂浩田面前。兩人一起搭起汽車來。
在幼兒園里,爭吵、鬧糾紛,是幼兒交往中常見的一種現象,教師面對這種現象,不能立即采取簡單的阻止方法,阻止爭吵表面上教師是在制約幼兒的不良行為,充當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實不然,因為對于幼兒來說,爭吵、鬧糾紛并非都是壞事,而且往往有利于他們交往能力的發(fā)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長,讓幼兒在爭吵和糾紛中學習自我控制和謙讓也是有必要的。
幼兒游記:在秋游中成長
秋高氣爽,我們大班年級組一同來到了戚家山。這一路上我們可是一直提著一顆心:幼兒園離戚家山路途還是比較遠的,路上車輛較多,戚家山的階梯對幼兒來說又比較多而陡,所以我們肩負的安全使命也比較高。一到山頂,在安頓好孩子們坐下休息后,我們老師也累得坐在了地上。
孩子就是孩子,他們似乎一點都不覺得疲勞,大家都很興奮,每個人都打開了自己的書包開始倒騰里面的東西,刷拉一下就吃開了。
我正在休息,修修拿著3顆牛奶片來到我的身邊:“顧老師,你們幫我分享一下吧!”我有點不解:“牛奶片吃了可以恢復力氣的,我請你和何老師、嬤嬤一起吃?!痹瓉硎沁@樣,我開心地接了過來,并對她說:“謝謝!”
修修剛走,飛飛馬上拿了一瓶飲料過來:“顧老師,這個給你喝,你一定渴了?!蔽议_始不要:“你自己喝吧!”“我自己還有,這個給你喝,你不是告訴我們說要學會分享嘛!”我也開心地接了下來。
接著又有很多孩子拿了一大堆東西給我們三位保教人員吃,雖然可能只是一片薯片,但是我們也覺得很開心,因為我們覺得孩子們已經會關心老師、愛老師了。
令我更加欣喜的就是孩子們之間的那種分享精神,你請我吃一顆糖,我請你吃個橘子;你請我吃一塊蛋糕,我請你吃一包薯片……孩子們毫不吝嗇自己的零食。特別是當他們發(fā)現一個孩子忘記帶零食了,所有的小朋友都分了一樣自己的小零食給他,結果,他反而成了“零食萬元戶”了。
在下山途中,禾禾覺得累了,他已經背不動自己的書包了,旁邊的思思一見,馬上就自告奮勇地幫助禾禾背書包。瑜瑜有點走不動了,晨晨馬上拉起瑜瑜的手一起走……這一幕幕也令我充滿了感動。
在這次的秋游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真摯的情感,我真的感覺我們的孩子又長大了。
別讓孩子在抱怨中成長
生活中父母喜歡以他們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繼而代之的是不適當的埋怨孩子,責怪聲不斷。圍繞在孩子耳邊的經常是這樣一句話:“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經常受到批評后就會失去信心,對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擊他人才能體會到自己是個強者,來撫平自己的失望情緒,擺脫“我不行”的念頭。
我們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們父母習慣于在別人面前數落批評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責下喪失殆盡,所以做事的時候經常怕這怕那,他看見別的小朋友獲得成功時便會乏味的說:“那種事真沒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緒上還沒有成熟,也經??吹剿:妥员暗暮⒆踊煸谝黄?,指責他人。他們更強烈的希望擁有同病相憐的伙伴。
同欣航相反,我們班心儀小朋友不去指責他人,卻情緒更低落,內心充滿著自責,有著過分的自卑感,總是覺得在別人眼里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實際上是等于在叮囑孩子:“你要不斷的失敗呀!”由此看出,在中國鼓勵教育刻不容緩。父母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及時送上鼓勵,而不是一味的給孩子潑涼水。孩子幼小的心靈正是靠父母和幼兒老師的細心呵護才能健康成長!鼓勵猶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猶如一劑良藥,撫慰孩子心靈創(chuàng)傷;又猶如一縷春風刮過孩子心頭,溫暖孩子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