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無理取鬧?
發(fā)布時間:2020-11-18 幼兒園為什么不放寒暑假 為什么幼兒園不放暑假 為什么幼兒園不放寒假 孩子為什么無理取鬧?什么是無理取鬧,其實就是家長沒能理解小孩的心理。晚上十點了,你的小孩還在拼拼圖,作為家長的你是不是就叫他上床睡覺呢?如果他叫你等會,等他拼完拼圖以后再睡覺,很多家長都會立即叫小孩放下手頭的東西馬上上床,小孩毫不情愿的上床了,可是心里還依然惦記著他的拼圖,翻來覆去睡不著,這時你是不是發(fā)脾氣說他不聽話,不好好睡覺呢?小孩多委屈?。?/p>
小朋友還小,他說不出自己的需求,家長也不去理解他的需求,就單純地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希望孩子能聽話點,按時睡覺,按時完成作業(yè),成績優(yōu)秀,生活能自理,卻壓根不去傾聽小孩的內(nèi)心真正的需要,以為小孩只是小孩,沒有什么心理活動,就得聽家長的,扭曲小孩的意愿,長期以往,你說小朋友能不反抗嗎?
比如說工作吧,如果你的上司經(jīng)常讓你放下手頭上的事去做別的事,把你原本的事情弄得沒頭沒尾的;又或者是你去商場買個杯子,售貨員把一個碗打包給了你。你會怎么樣?生氣、不滿、委屈、怨恨還是樂于接受???小孩也是這樣,希望家長能給點自由空間給他們,別老是條條框框束縛他們,理解他們,關(guān)愛他們。
這究竟是小朋友的無理取鬧還是家長的無理取鬧呢?久而久之,小朋友大概會變成兩種模樣,一種是唯唯諾諾,依賴別人,自信心不足,受人欺負而又不敢吭聲;另外一種就是勇于爭取和拼搏,反其道而行之,聽不進別人的勸說,一意孤行,好引人注意。
很大程度上,無理取鬧的小朋友其實只是爭取自己的需求而已。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家長該怎么辦?
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家長該怎么辦?
案例描述:
10月9日 早晨,小朋友們陸續(xù)來園。涵涵穿著一雙拖鞋,奶奶手里拿著一雙皮鞋?!皸罾蠋?,涵涵在家不肯穿鞋子,怎么辦?”“涵涵,小朋友都要穿好鞋子來幼兒園的,怎么會穿拖鞋呢?穿拖鞋怎么進行活動?”老師見狀,說道?!澳俏覀冞M教室換鞋子吧。”奶奶邊說邊牽著她的手走進教室。
過了一會,老師走進教室一看,涵涵已經(jīng)換好鞋子在進行晨間建構(gòu)活動。吳老師說,她換鞋子的時候很乖呀,沒有任何反抗的情緒。
10月12日 周五早操比賽,孩子們都按照要求,穿著牛仔褲來到幼兒園。涵涵的奶奶拎著一個袋子,走到老師面前說:“楊老師,涵涵不肯穿這個牛仔褲嘍,你幫她穿吧?!?/p>
到了教室里,老師問“涵涵,為什么不穿牛仔褲?”涵涵低著頭,不說話。“那我們現(xiàn)在把褲子換上吧?!薄昂玫??!?/p>
早操比賽結(jié)束后,老師又問:“涵涵,為什么在家不穿牛仔褲?”低著頭想了一會說:“媽媽不讓我穿?!薄皨寢尣蛔尨??為什么?”“我不知道?!薄拔乙蛬寢尨螂娫捔耍瑔枂査秊槭裁床蛔屇愦??!薄班?,好的!”
下午,媽媽來接涵涵,我向媽媽了解情況,并把和涵涵的對話原封不動的轉(zhuǎn)述給她。媽媽聽了以后,很氣憤的說:“這個孩子還有一個毛病,就是撒謊。明明在家是讓她穿的,她自己不肯穿。在家動不動就亂發(fā)脾氣。每天晚上都要無理取鬧,我們真是對她一點辦法也沒有?!?/p>
“那她在家都是因為什么而無理取鬧呢?”我問?!坝袝r候是吃藥,有時候就是事情不合心意了就鬧開了?!眿寢尰卮?。
觀察分析:
通過將近兩個月的幼兒園生活,老師發(fā)現(xiàn)涵涵在班級里表現(xiàn)很好?;顒訒r認真傾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吃飯睡覺都很獨立,基本不需要老師過多的照顧。而且對于老師的一些建議也是能夠采納的。
但是,通過與媽媽溝通后了解,涵涵在家的表現(xiàn)和在園是截然相反的。在家經(jīng)常莫名其妙的發(fā)脾氣,而且很強勢,所有的事情都要按照其自己的意愿進行,稍有不如意就大聲哭鬧,而且不達到目的不罷休。媽媽對于其的表現(xiàn)很是無奈,最后不管是動用武力還是勸解,總歸都要屈服。
再次溝通后了解到,涵涵從小是和外婆住在一起的,老人對孩子的要求基本上是百分之百的順從。等到孩子要入園的暑假里,媽媽才把其接到自己的身邊,想調(diào)整其午睡習慣,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孩子的脾氣很大,主意也很大,根本不接受家長的任何意見。媽媽對其的行為沒有任何有效措施和正確的教育方法,常常流露出一種無可奈何的表情。再加上涵涵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很懂得察言觀色。所以就會出現(xiàn)開頭的一幕。
指導策略:
1.推薦一些教育類的書籍給媽媽和孩子。給媽媽的是《怎么說,孩子才會聽》,推薦給孩子的是《生氣的亞瑟》
2.建議家長平靜對待孩子的無理取鬧,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左右自己。
3.對于涵涵的無理取鬧視而不見,冷處理。
以上三點是這個月給家長的建議,讓其先實行。并把實行后的效果與老師交流,再做進一步的調(diào)整。
無理取鬧?公共場所如何管教孩子
1. 照顧好孩子的基本需要別帶著又累又餓的小孩出門。就算你是要出門吃飯,也必須考慮到孩子可能在上餐之前就餓了,因此得先準備好點心。如果你在超市購物,先買些讓小孩吃的食物。2. 讓孩子知道今天的計劃對小孩說明你的計劃,即使是對小寶寶也一樣。告訴他出門是要做什么,以及你希望他在外面時要怎么做,例如:“在奶奶家我們吃飯前要先禱告?!辈⑹痉督o孩子看。3. 請孩子“幫忙”跟小孩一起認識新環(huán)境、一起想想他可以怎樣“幫忙”。例如在餐廳等待上餐時,可以問孩子:“那些服務(wù)生端著盤子跑來跑去,他們怎樣才不會讓食物灑出來?”一起動腦,打發(fā)時間。4. 時時留意你的孩子如果小孩出門時特別愛作怪,那是因為他們覺得爸爸媽媽的注意力不在他們身上,這讓他們覺得沒有安全感,故意“表演”來引起注意。出門在外也要不時與孩子互動。5. 讓孩子有參與感小小孩的天職就是要用各種感官來探索這個世界,叫他安安靜靜地陪你逛街是不可能的。找機會讓他觸摸,問他問題,例如:“看看這些螺絲釘,你覺得它們可以用來干嘛?”6. 不要忽視躁動的孩子當小孩開始躁動時,大多數(shù)的父母都會跟著焦躁,加快腳步,叫孩子“再忍耐一下”。但這對小小孩來說是沒有用的。這時候,父母反而應(yīng)該放慢腳步,抱抱孩子,安撫孩子的情緒。7. 疏導孩子的精力如果小孩非要在店里奔跑,就帶他去外面跑幾分鐘,然后再帶他回店里,告訴他“在這里要慢慢走”,并示范給他看。故意夸張地漫步,逗孩子笑,他也會樂意跟著慢慢走。8. 聽孩子的解釋,不急于解決問題當小孩開始鬧時,試著問他:“你看起來很生氣,怎么了?原來是這樣,我們一起想想可以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好嗎?”感覺到被傾聽、被理解的孩子,比較容易冷靜下來。9. 即使孩子抗拒,也要堅守規(guī)定就算小孩躺在地上嚎叫“我要糖果!”你也不必買給他,除非你本來就打算買糖果。買其他你認為合這的點心來代替糖果。他可能會一路哭回家,但幾次之后他就會學到規(guī)矩。10. 將孩子帶到一個比較僻靜的地方如果小孩在超市里崩潰大哭,要一邊照顧他一邊買菜是不可能的。先把他帶離現(xiàn)場,也許回到車上,也許是超市里安靜的角落,讓孩子冷靜下來。11. 父母自己要保持冷靜小孩子行為幼稚是可以理解的,孩子胡鬧,父母不必覺得難堪。12. 想好說詞應(yīng)付圍觀指點的人群或者干脆忽視他們,直接把孩子帶離現(xiàn)場。13. 先關(guān)心孩子當小孩的尖叫招來路人的目光時,把注意力集中在小孩、而非路人身上。14. 假設(shè)“觀眾”都是支持你的周圍的人都是想幫忙,而不是指責你。這樣想,能幫助你漂亮地解決危機!
家園共育:孩子的“無理取鬧”,您能理解嗎?
為什么有些孩子老是和父母作對,甚至“無理取鬧”?家長需要意識到孩子的無理取鬧往往是有理由的,可這些理由有時被大人認為不正當,或認為沒什么大不了的,但孩子的感受和大人不一樣,他們的生理、心理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還有限。其實,在父母眼中孩子們所表現(xiàn)的各種問題,多是他們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所致,所以,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或許,你從來沒有意識到,當孩子還沒有完整地學會一些表達感受的詞匯時,他內(nèi)心的許多情緒已經(jīng)像小火山般積累起來。對此馬來西亞薩提亞親子關(guān)系導師林文采博士傳授了如下經(jīng)驗:“有的孩子,從來沒有人教他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當一個孩子哭時,父母有時會說,哭什么哭;當孩子表達憤怒時,父母同樣會說,不許生氣。這樣一來,孩子就不知道如何去處理自己的情緒?!?/p> 壞情緒的后遺癥就是小孩子不會在交往中學會社會功能,因為他們一直在處理自己內(nèi)在的情緒,一直在把它壓下去,這就無法集中精力去學習一些交往中的規(guī)則,這些孩子無法和其他孩子融合,無法很好地發(fā)展人際關(guān)系。
對于孩子來說,最直接宣泄情緒的方式,就是讓他們學會把內(nèi)心的感受告訴別人。例如,讓孩子學習表達“我現(xiàn)在很生氣”“我有點難過”“我很高興”等等。
當孩子發(fā)脾氣大喊大叫時,父母讓他不要叫,這時通常是沒用的。家長需要用心傾聽,告訴孩子:“我知道你真的很生氣,現(xiàn)在很痛苦?!碑敶笕藗兞私饬诵『⒆拥那榫w,并正確的引導,孩子便不會莫名地通過摔東西、大喊大叫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憤怒。然而,小孩子通常是沒有辦法很好地表達他們的感受的,于是父母就需要借助一些方法來管理孩子的情緒。
1、畫畫
你可以框定出一個大致的人形,給孩子不同的顏色讓他自由發(fā)揮??赡芩麜眉t色涂在腳上,用綠色涂在手上。然后家長可以詢問孩子為什么要這樣畫。重點不是孩子畫了些什么,而是讓孩子自己把畫中的感受表達出來。
2、感覺輪和感受詞匯
感覺輪是一個被分成不同等分的圓圈,在每個被切割的部分里,放上感覺的詞匯,例如:害怕的,生氣的、緊張的、沮喪的、孤單的。讓孩子學習不同詞匯的含義,哪些是愉快的,哪些是不愉快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盡可能多的學習更多表達感受的詞匯,如失望的、泄氣的、焦慮的、疲倦的。最好的方法是幾個孩子一起玩這個游戲,重點是讓他們知道一切感受沒有對錯,我和其他人不一樣。
3、四種面孔
讓孩子學習表達快樂、傷心、生氣、害怕時的四種面孔,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讓他畫面孔。幫助孩子了解引發(fā)四種重要感覺的重要事件,將一個星期引發(fā)這四種感覺的事件記下來,畫出面孔。孩子的想象力通常很豐富,甚至可以讓他用更加豐富的表情圖來表達,而這些在游戲時都應(yīng)該是沒有局限的。
兩歲孩子為什么容易鬧情緒
“我的孩子怎么了?”記者遇到很多年輕父母總是抱怨,為什么昨天還是那個在襁褓中安靜入睡的乖寶寶,轉(zhuǎn)眼間到了兩歲,不僅會掙脫你的手去做你不讓做的事,甚至會開始用他那極其有限的詞匯和你頂嘴。恒緣兒童心理專家吳禎說,嬰兒期的孩子沒有獨立的自我意識,而到了兩歲左右,孩子進入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自我”意識初步形成,開始用“我喜歡什么”或“我要什么”之類的詞匯,父母對此無需驚慌,應(yīng)正確引導,在盡量尊重他們想法的前提下和寶寶溝通,讓寶寶快樂度過人生的“第一反抗期”。
兩歲孩子為什么容易鬧情緒
現(xiàn)象一
客人來了就“發(fā)瘋”
彬彬今年兩歲了,平常是個懂事又聽話的孩子,可每逢家里來客人,他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既歡呼雀躍,興奮得不亦樂乎;又頑皮不聽話,他一會兒要吃東西,一會兒要看電視,一會兒玩電話,一會兒在沙發(fā)、床上亂蹦亂跳……還不停地吵吵嚷嚷,扮著鬼臉。
【案例分析】
彬彬的這種癥狀,歸根到底是由于某種心理需求引起的。吳禎分析說,有的孩子表現(xiàn)欲過強,總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有的孩子缺少玩伴,生活單調(diào),用這種方式發(fā)泄精力,“其實這些都是寶寶尋找自我的一種方式?!边@就如同成人用逛街、唱歌、運動等方式來宣泄感情一樣。“這其實也是一種心理暗示,他們需要父母更多的愛和關(guān)注?!?/p>
【專家支招】
父母是孩子的好老師
“父母的正確引導和言行對孩子是很重要的?!眳堑澅硎荆械募彝殞氝^分寵愛,對寶寶的各種行為表現(xiàn)放縱,就會使寶寶變得越發(fā)任性而“無所不為”;有的父母對寶寶過于嚴厲,使得寶寶的心理長期受到壓抑,聰明的他知道家里來了客人不管怎么搗亂,父母都不會太苛責他。
父母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讓寶寶在客人面前也變得乖巧可愛:
1.客人來之前,先給寶寶一定的心理準備,并跟寶寶講道理,還可以提出獎懲措施。2.在向客人介紹其他客人的時候,也不應(yīng)忘記把寶寶介紹給客人,并在客人面前有意地贊揚寶寶,讓他們覺得自己沒有因客人的到來而被忽視。3.如果寶寶在客人來的時候提出過分的要求,父母不要妥協(xié)也不要訓斥,可以用溝通的方式來引導,因為訓斥有可能使寶寶產(chǎn)生逆反心理,適得其反。
現(xiàn)象二
小氣又愛攻擊小朋友
媽媽帶著兩歲的琳琳到社區(qū)散步,路上遇到幾個熟人便閑聊了起來。熟人的寶寶看中琳琳手中的娃娃,“乖,給妹妹玩玩吧,都是好朋友?!绷樟账阑畈豢?。連哄帶騙,終于讓琳琳對娃娃放了手,可過了一會兒,琳琳又去搶,還把別人家的寶寶推倒在地。
【案例分析】
兩歲孩子在這個時候開始進入社會,幼兒園里他們會遇到老師、其他的孩子,生活中突然多了那么多人,寶寶并不太懂得如何和他們相處。
吳禎說,分享、交換、合作游戲,屬于比較高級、復雜的交往方式,寶寶們并不太能理解,所以當矛盾產(chǎn)生,他們會訴諸武力,具有攻擊性。
【專家支招】
父母應(yīng)教會孩子道歉認錯
吳禎介紹,父母首先要明確孩子的交往意愿,如果寶寶不知道該如何去玩,你可以通過示范來幫助寶寶。
在遇到?jīng)_突時,父母應(yīng)保持公平,不要自主地判斷誰對誰錯,而應(yīng)該從實際出發(fā)。如果自己的孩子被侵犯了,你應(yīng)當幫孩子為自己說話,反之應(yīng)該教他道歉認錯。這樣寶寶就會慢慢學會收斂攻擊行為,而選擇用更可接受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如何優(yōu)雅管教在公共場所無理取鬧的孩子
出門在外,碰上小孩不受控制、無理取鬧,往往讓爸爸媽媽傷透腦筋。在公共場所如何管教孩子?
1.照顧好孩子的基本需要
別帶著又累又餓的小孩出門。就算你是要出門吃飯,也必須考慮到孩子可能在上餐之前就餓了,因此得先準備好點心。如果你在超市購物,先買些讓小孩吃的食物。
2.讓孩子知道今天的計劃
對小孩說明你的計劃,即使是對小寶寶也一樣。告訴他出門是要做什么,以及你希望他在外面時要怎么做,例如:“在奶奶家我們吃飯前要先禱告?!辈⑹痉督o孩子看。
3.請孩子“幫忙”
跟小孩一起認識新環(huán)境、一起想想他可以怎樣“幫忙”。例如在餐廳等待上餐時,可以問孩子:“那些服務(wù)生端著盤子跑來跑去,他們怎洋才不會讓食物灑出來?”一起動腦,打發(fā)時間。
4.時時留意你的孩子
如果小孩出門時特別愛作怪,那是因為他們覺得爸爸媽媽的注意力不在他們身上,這讓他們覺得沒有安全感,故意“表演”來引起注意。出門在外也要不時與孩子互動。
5.讓孩子有參與感
小孩的天職就是要用各種感官來探索這個世界,叫他安安靜靜地陪你逛街是不可能的。找機會讓他觸摸,問他問題,例如:“看看這些螺絲釘,你覺得它們可以用來干嘛?”
6.不要忽視躁動的孩子
當小孩開始躁動時,大多數(shù)的父母都會跟著焦躁,加快腳步,叫孩子“再忍耐一下”。但這對小孩來說是沒有用的。這時候,父母反而應(yīng)該放慢腳步,安撫孩子的情緒。
7.疏導孩子的精力
如果小孩非要在店里奔跑,就帶他去外面跑幾分鐘,然后再帶他回店里,告訴他“在這里要慢慢走”,并示范給他看。故意夸張地漫步,逗孩子笑,他也會樂意跟著慢慢走。
8.聽孩子的解釋,不急于解決問題
當小孩開始鬧時,試著問他:“你看起來很生氣,怎么了?原來是這樣,我們一起想想可以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好嗎?”感覺到被傾聽、被理解的孩子,比較容易冷靜下來。
9.即使孩子抗拒,也要堅守規(guī)定
就算小孩躺在地上嚎叫“我要糖果!”你也不必買給他,除非你本來就打算買糖果。買其他你認為合適的點心來代替糖果。他可能會一路哭回家,但幾次之后他就會學到規(guī)矩。
10.將孩子帶到一個比較僻靜的地方
如果小孩在超市里崩潰大哭,要一邊照顧他一邊買菜是不可能的。先把他帶離現(xiàn)場,也許回到車上,也許是超市里安靜的角落,讓孩子冷靜下來。
11.父母自己要保持冷靜
小孩子行為幼稚是可以理解的,孩子胡鬧,父母不必覺得難堪。
12.想好說詞應(yīng)付圍觀指點的人群
或者干脆忽視他們,直接把孩子帶離現(xiàn)場。
13.先關(guān)心孩子
當小孩的尖叫招來路人的目光時,把注意力集中在小孩、而非路人身上。
14.假設(shè)“觀眾”都是支持你的
周圍的人都是想幫忙,而不是指責你。這樣想,能幫助你漂亮地解決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