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不要打擾別人
發(fā)布時間:2020-10-30 幼兒小班語言活動方案 幼兒園感恩節(jié)親子活動方案 幼兒拍賣活動方案 育兒:不要打擾別人最近xx小朋友在家沒有上幼兒園了,而且這大夏天的也不想出去,太曬了,所以我跟xx小朋友除了上午去買點菜回來就窩在家里了,然后就陪xx畫畫什么的,但是總不能總是陪著啊,我也有時候不想陪,有時候要干活什么的,所以每天會安排時間給xx看會動畫片,我會把她喜歡看的動畫片放進收藏夾里面,這樣每天她想看的時候就自己放了。最近xx喜歡上了看優(yōu)優(yōu)熊,其實那是我剛開博客的時候在京探網(wǎng)上參加活動獲得的獎品,結(jié)果光碟被我給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所以總是沒看,最近想從網(wǎng)上搜搜看有沒有,結(jié)果還真讓我給找到了。
xx看動畫片喜歡總是反復(fù)的看同一個,不喜歡換著看,最近動畫片里面有一段就是不要打擾別人,xx看了后記得很清楚,中午,xx爸從外面回來,熱的很,吃了兩根冰棍后抱著xx猛親了幾口,被xx給逃開了,說不讓爸爸親,然后自己看書玩玩具去了,我跟xx爸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然后高興了xx爸就大聲的鬧一下。
xx說:你別吵我,我在看書呢。
xx爸想鬧,就說:臭家伙,過來跟我玩啊?
xx沒有理他,過了一會,xx爸突然吼了兩嗓子,
xx說:你說說,今天看電視都怎么說的?。?????這樣做對不對?。?/p>
xx爸二張金剛摸不著頭,問:什么電視???
xx:今天看電視都怎么說的?你好好想想
我在一邊聽的樂了,說:爸爸今天沒有看電視呢,是你跟媽媽兩個人看的,爸爸不知道呢!然后我再跟xx爸解釋說電視放了一個小朋友在電影院里面大聲說話打擾到了別人,朋友告訴他說要安靜,不能大聲說話影響別人。
聽完我的解釋后,xx爸覺得既開心又覺得不好意思,于是也安靜了下來,結(jié)果xx來了一句:這才是好孩子嘛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孩子認真游戲時別去打擾他
妻子去幼兒園接兒子,看見老師正帶著孩子們做游戲。妻子向兒子招手,兒子看見了,但沒有像平常那樣興高采烈地跑過來,而是嚴(yán)肅地擺擺手。
妻子感到奇怪,就站在門邊看。原來,小朋友們排成一隊,扮作火車,而我兒子那時是車站“站長”。當(dāng)兒子吹響哨子時,火車才能“嗚嗚”地開動。
“火車”開走后,兒子仍站在那里,認真地等著。妻子因為有事,急著回家,就向老師說明情況。老師笑瞇瞇地點點頭,叫我兒子過來。兒子不愿意,說:“我不能走!火車還沒回來呢!”
妻子只好再等。為了早點帶他回家,妻子從挎包里摸出巧克力,朝兒子搖晃,兒子雖然看見了,但就是不過來。
“火車”終于開過來了。妻子又叫兒子,兒子說:“乘客還沒出站,我不能走!”妻子急了,直接進門,想抱兒子回去。兒子掙脫她,說:“我還要叫火車讓道!不然,它們會相撞的!”
妻子不再理他,硬是將他帶出幼兒園,弄得兒子一路上哭哭啼啼。
晚上,妻子對我說起這件事,并批評在場的兒子,說:“小孩子,要聽話,以后別叫媽媽等得著急!”兒子竟然還沒有忘記自己的“站長”身份,說:“但是,我要守在那里,不然火車會出大事的!”
當(dāng)時我很感動,堅決支持兒子的做法,“嚴(yán)厲”批評妻子強行帶走兒子的錯誤行為。
事后,妻子很不滿:“你就是這么當(dāng)爸爸的?!”我解釋道:“在我們成人世界里,有多少像孩子做游戲這樣認真的?哪怕只有一半人,我們的社會就能大變樣!”而且,當(dāng)一個孩子認認真真做游戲的時候,千萬不要去打擾他,讓他自小擁有一種嚴(yán)謹(jǐn)、認真、追求完美的精神——有何不妥呢?
孩子被人打,要不要還手
一位媽媽說,她一段時間以來都很苦惱。
孩子4歲半了,在幼兒園小班,和其他孩子相比,入園非常順利,一點也沒有哭鬧,只有一次,接他時晚了幾分鐘,看到別的孩子被爸爸媽媽接走時哭了。
一個月以后,孩子突然開始不愿意入園,而且非常愛掉眼淚。孩子屬于特別乖的那種,基本上沒有大聲哭鬧過,有了委屈會掉眼淚,會哽咽著說話。
問過做幼兒教師的朋友,說孩子都會經(jīng)歷這樣一個過程,告訴他必須去。
按照朋友說的去做。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開始生病,幾乎每個月一次,每個月至少一個星期去不了幼兒園(以前他很少生?。?,再送去的時候,感覺孩子明顯不愿意,說還想生病。
春天來了,帶孩子去公園玩,見到孩子班的一個小朋友,才無意中知道孩子在幼兒園被別的小孩子欺負。
孩子很知道謙讓,如果有別的孩子和他搶玩具,他總是撒開手,自己則去玩別的。從沒有見過他和別的孩子爭過玩具,也沒有見過他動手打別的孩子,看見過別的孩子向他動手,他總是怯怯站著,從不知道躲閃,打疼了叫媽媽。一次被一個攻擊性很強的孩子抓破了臉,一年多了,膚色也沒有恢復(fù)正常,而那個攻擊性很強的孩子后來被媽媽們看到就躲,也一直沒有別的玩伴。
原以為孩子爭執(zhí)是很正常的事,總有一天他會學(xué)會面對,最起碼學(xué)會躲開,結(jié)果并非如此。
問孩子別人打他怎么辦,孩子說:“我告訴老師了,可是老師沒有批評他。他再打我我不和他玩?!卑凑f孩子這樣做是沒有錯的,可問題是打人的孩子繼續(xù)打人,被打的孩子繼續(xù)被打。向媽媽們請教,不太熟悉的孩子媽媽說的方法就是躲開、告訴老師或者不和打人的孩子玩;相熟的媽媽們觀點也相當(dāng)一致,就是一定要學(xué)會還手。一位媽媽說得更甚:“我直接告訴孩子,別人打你你不還手,回家后我再打你。所以孩子從不吃虧,也鍛煉了孩子的好勝心?!?/p>
于是也告訴孩子別人再打你你要還手,你還手了他就不敢打你了。開始幾天,孩子每天還是會說誰誰打他了,告訴老師了,老師沒批評他,問他為什么不還手,孩子就是一副怯怯的樣子。又過了幾天,孩子說:“我還手了,他還打我。”
沒有一個媽媽聽說孩子被欺負不心疼的,本想告訴孩子繼續(xù)還手的,可又擔(dān)心如果真的教會孩子還手了,不知道會不會出來一個先動手打人的孩子。
很多人說,讓孩子還手,就是讓孩子相互傷害。老師一般是不提倡被打的孩子還手的。這個很容易理解。對于老師來說,就是讓事態(tài)盡快平息,如果被打的孩子不還手,那么一般比較好管理,也不容易鬧出大事。
可是,對于孩子呢?有的孩子一直喜歡欺負人,專門找那種不反抗的孩子欺負著玩。這樣的孩子,當(dāng)然是不喜歡人家還手打他??墒?,長此下去,他又會被嬌慣到什么地步?
孩子要不要打
在家長課堂上,我常常做一個調(diào)查,看看到底多少家長打孩子,讓我吃驚的是,80-90的家長都曾經(jīng)多次打過孩子。那孩子到底改不改打呢?
首先,中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明文規(guī)定,家長不允許打孩子,因此,打孩子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往大里說是“違法行為”,嚴(yán)重的應(yīng)該追究刑事責(zé)任,但中國的法律很多時候無法執(zhí)行,你說你打了孩子,警察把你關(guān)起來,誰來管孩子?更重要的是如果出現(xiàn)家長被警察帶走的情況,孩子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傷害。但請家長明白,法律規(guī)定不能打孩子。
其次,中國家長打孩子,往往是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自己把自己搞得情緒激動不能自持的時候,動手打孩子。這樣的家長打孩子根本不是在教育孩子
,是在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如果你是這樣的家長,這種打法是對孩子的虐待。
第三,家長為什么敢打孩子?是因為家長知道打孩子沒有后果,因為孩子不能反抗,家長大孩子小,家長打孩子其實就是標(biāo)準(zhǔn)的“持強凌弱”。你在街頭看到很多不良的習(xí)慣,你上去打他嗎?不是你不想,是你潛意識不敢,因為你可能打不過人家!
第四,中國的家長打孩子,是實在拿孩子沒辦法了,也可以這么說“自己實在沒辦法了”,那只有動手了,因此大量家長打孩子是自己無能的表現(xiàn)。
第五,中國家長打了孩子以后,都會后悔,看著被打的孩子淚眼婆娑、傷痕累累,哪個做媽的不心疼!每次打每次后悔,每次后悔轉(zhuǎn)眼又忘,接著又打又后悔…你何苦呢?
綜上所述,孩子不應(yīng)該打,關(guān)鍵是“有教子智慧的家長根本不需要打孩子,孩子照樣優(yōu)秀”,“沒有教子智慧的家長打了孩子,孩子還是照舊”。那為什么很多家長說:“棍棒底下出孝子”,“我父母就是把我打好的!”,“孩子不打不行!”。家長們,仔細想想,現(xiàn)在可能打都打錯了!
我們小時候,是有很多父母打孩子,而且把孩子打優(yōu)秀了,現(xiàn)在有很多父母打孩子,卻把孩子打成了問題孩子。其實這兩種打有本質(zhì)區(qū)別。
80年代以前的家長打孩子,很少因為孩子“才華”打孩子,大部分都是因為孩子“德行”打孩子,“出去欺負小朋友了”、“故意砸人玻璃了”、“扎老師的自行車輪胎了”、“和父母頂嘴了”…這些情況下,孩子可能會招來家長的“打”,那個時候的孩子很少因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yè)出錯”、“分?jǐn)?shù)考得不好”、“字寫得不認真”等原因遭到家長的“打”。也就是說,那個時候,家長基本上都是因為德行不好,做人不好打孩子的!
看看當(dāng)代,孩子們自私自利、頂撞家長、吃飯沒有規(guī)矩、不負責(zé)任這些德行的問題很少有家長打孩子,而孩子學(xué)習(xí)不認真,成績退步了,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沒有好好完成作業(yè),不按時彈鋼琴這些才華和學(xué)習(xí)問題成為了孩子挨打的主要原因!
德行不嚴(yán),孩子做人“凸”出來,可能成為缺德的孩子,學(xué)習(xí)很嚴(yán),孩子做事“凹”下去,可能成為無用的孩子。德行不打不“凹”,學(xué)習(xí)越打越“凸”。做事“打”不會做事,做人不“打”不會做人。
很多無知的家長,連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明白,如何教育孩子呢?當(dāng)你掄胳膊,扯袖子準(zhǔn)備打孩子的時候先想想“我是個合格的家長嗎?”想好了這個問題再打,其實打孩子,什時候打?怎么打?打在哪?都是有全套學(xué)問的。沒有掌握的家長,千萬不要打孩子,一次小小的行為可能會造成孩子終身的問題。
育兒觀念:不要總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比!
晚上,嘟嘟在餐桌上問爸爸:“粑粑!粑粑!你知道你們家長最喜歡什么樣的小孩嗎?”爸爸想了想:“聰明一些的,懂事一些的乖孩子!”嘟嘟馬上搖搖頭,嘟著嘴巴說:“才不是呢!你們喜歡的是別人家的小孩??!”
家長總是這樣,在和人聊天的時候,談到孩子,總會莫名其妙的就貶低自己的孩子,夸獎別人的孩子,甚至有些父母還整天嘮叨嘮叨去的,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進行攀比,然后輸?shù)倪€總是自己的孩子。
殊不知,這樣的話語,帶給孩子的是多么大的傷害!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什么都不懂或者什么都不在乎,當(dāng)父母經(jīng)常說這樣的話時,大人給孩子的感覺是背叛和遺棄。
孩子可能因為小還不會反抗,但這種負面的不良影響會慢慢積累,孩子漸漸地不僅學(xué)會了嫉妒,還對父母產(chǎn)生怨恨,這種“別人家的孩子”會讓孩子非常在意大人的看法,心靈也會變得異常敏感。
貶低孩子,具體有哪方面的危害?
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無論讓孩子跟差生或優(yōu)生比較,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經(jīng)常跟差生比較容易讓孩子沾沾自喜、自滿自大,如果跟優(yōu)生比較,聽到父母表揚別人貶低自己,孩子會因為不如人而自尊受創(chuàng)。
傷害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不如人時,很可能孩子已經(jīng)很失落,甚至正在想辦法努力。如果無知的父母這么一對比,孩子感覺到大人的背叛——父母喜歡“別人家的孩子”,不喜歡自己,孩子無論在父母面前還是“別人家孩子”面前都會覺得低人一等,也沒有了改變的動力。
孩子會抗拒反感
處于弱勢的孩子被“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是非常受傷的,孩子由于難受會抗拒反感,久而久之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比如“他那么好,你讓他當(dāng)你兒子”,“我就是爛泥扶不上墻,我就是這樣子”,或者故意往差的方向表現(xiàn),以表達自己的不滿。
相信作為父母的你,也一定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不管是童年時學(xué)習(xí)成績的對比,還是成年后工作的對比、相貌的對比、成就的對比等等,把你和別人做對比,你不如意時自然會非常的難過、不舒服,但你想過沒有,身為父母的你,怎么也把這份難受轉(zhuǎn)嫁給自己的孩子了呢?
“別人家孩子”給你帶來了多少陰影,難道你已經(jīng)遺忘了嗎?如果你還記得,那你怎么會忍心把這份陰影帶給你可愛的孩子呢?
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個性,也有自己的脾氣和發(fā)展路徑,沒有絕對的優(yōu)秀和不優(yōu)秀。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無需進行比較。畢竟,人生的馬拉松,從來不是誰跑在前面就是贏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培育自己的孩子,讓他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育兒心得:不打不罵不著急
育兒心得:不打不罵不著急
這次家長會讓我有些意外。
因為幼兒園還邀請了何振老師做一個題名為“教育家長從家長做起”的講座。時間安排在家長會之前的1個多小時。
何振老師并不陌生,馮德全老師在文二路杭州師范大學(xué)幼教大禮堂做了一個教育演講,當(dāng)時何振老師作為家庭教育問題研究實踐專家出場,精彩地詮釋了早教的經(jīng)驗以及成效。何振老師領(lǐng)出了他的兒子,那個其貌不揚的小男孩,在學(xué)校里是連跳幾級的優(yōu)等生,體育成績優(yōu)異。這些留在我的記憶里非常深刻。
沒想這次又遇上了,而且是在開家長會之前。
這次何老師講了兩個問題:1.孩子任性哭鬧,怎么辦?2.早期閱讀問題。
對于孩子任性無理哭鬧的解決方法有關(guān)鍵性三點:1.不要訓(xùn)斥和罵。2.不要打。3.不要著急。家長用平和的態(tài)度和語氣表明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繼續(xù)哭鬧就告訴他:你可以哭10分鐘、20分鐘、30分鐘,總之不管你哭多久,這個無理的要求我都不會滿足你。
因為家長不會任意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孩子在有需求時,為達自己的目的會想辦法得到家長的支持?;蚴峭ㄟ^自己的勞動獲取自己所想?;蚴峭ㄟ^贊美等語言表達獲取父母開心,家長要適時肯定和鼓勵孩子贊美他人的行為。這樣孩子逐漸學(xué)會通過自己的勞動、通過贊美來他人達成自己的愿望,這兩種才能需要培養(yǎng)。這與想要得到某種東西任性無理哭鬧有天壤之別。
關(guān)于早期閱讀問題,何老師講到三點:
1.要提高認字速度,可以通過點讀(也就是我平時說的指讀,用手指一個字一個字的指過去)。
2.家長堅持每天讀書,以吸引孩子。主要是養(yǎng)成讀書、讀故事的習(xí)慣以及快樂的讀書,當(dāng)孩子不愿意聽的時候,不要強迫。另外提到很多打斗情節(jié)的動畫片,盡量不要讓孩子看。
3.怎樣選擇合適的書給孩子讀。何老師提到挑書的三標(biāo)準(zhǔn):A:圖畫簡潔、色彩不鮮艷的書。B:文字比較少,不要密密麻麻的文字。C:文字大。繪本比較適合幼兒閱讀,何老師報了十幾種繪本的名稱,很幸運的,囡囡已經(jīng)讀了很大部分。
最后,何老師以這樣的話語作為演講的總結(jié):一個家庭中,如果男人能主動承擔(dān)責(zé)任教育孩子時,教育效果會比媽媽好的多,因為男人理性,說話會到點子上,孩子容易聽取。而媽媽相對會啰嗦些,同樣的事情會重復(fù)多遍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若爸爸不能承擔(dān)更多責(zé)任,媽媽也不要抱怨,抱怨沒有用,反而影響家庭和睦,影響孩子的發(fā)展。
小記:何老師的演講很好,作為一個父親,他能那么細致結(jié)合教育孩子的經(jīng)歷,作這么多場演講非常的不容易,非常佩服他。我學(xué)到了有用的東西,也擯棄了一些觀點。在早期閱讀方面,我認為那些繪本和故事只能作為“茶余飯后”的點心,而不是主食。他介紹的那些繪本,囡囡讀了大部分,比如《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繪本,畫面之精美絕倫,真的不是語言可以表達,我也非常的喜歡。
但是這些故事書和繪本,無法達到給孩子系統(tǒng)地蒙正養(yǎng)心。當(dāng)孩子還小的時候,從小給她扎德行的根。當(dāng)天地初開,萬物都還脆弱,孩子還不懂事的時候,培養(yǎng)孩子的孝敬、善心、八德、責(zé)任心、正氣……,這才是最關(guān)鍵的。
讀國學(xué)經(jīng)典,從德育入手,孩子的根養(yǎng)好了,做人的基礎(chǔ)夯實了,識字的速度也不自覺的提高了。
這是我在給孩子做早教的過程中,走過很多彎路之后實踐得出的結(jié)論。
不要當(dāng)著別人的面訓(xùn)孩子
不要當(dāng)著別人的面訓(xùn)孩子家里有個孩子,難免會調(diào)皮搗蛋,就算是再乖巧的孩子,總會有一段時間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所以,當(dāng)你遇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跟孩子講道理,跟她講清楚是這樣做的后果怎么樣?當(dāng)然,我雖然這樣說的頭頭是道,但是實際上我并沒有做到,有時候也會罵孩子。這是我需要自我批評的地方。
每天晚上,照都會帶xx去廣場玩會,因為孩子需要玩,而且多玩一下讓xx的性格也變了很多,所以只要家里沒有什么事情都會帶孩子下去。因為每天都在下面玩,認識了很多的同樣帶孩子的家長,有的是爸爸媽媽,有的是爺爺奶奶,當(dāng)然小朋友也認識很多了。
有人說只有大人聊得來,小孩才會去一起玩,真是這樣的,我們雖然下去玩,認識很多的人,但是基本上經(jīng)常一起的還是局限的那么幾個人。有些也只是禮貌上的問候,因為我們一起有幾個人天天都在一起,孩子也天天都在一起玩,有時候只有一個或者兩個人的時候,就會電話叫她們下來。所以,很多人都很羨慕我們幾個,說孩子有那么多的人一起玩,不像她們的孩子只是找不到伴。然后她們的家長們就會要求孩子跟別的孩子玩,要是不玩就會開始說孩子是如何如何的笨,如何的不知道跟人交流之類的。
雖然也能理解媽媽們的那種心態(tài),但是這樣強迫孩子去接受外界的接觸只會適得其反。當(dāng)然我以前也很急,總以為xx不懂得跟外界的溝通跟交流,實際上是我錯了,xx現(xiàn)在也會自動的找別人玩了,雖然還不是很主動。
今天晚上,因為一個小朋友也是不愿意跟別人玩,可是有小朋友想跟她玩,于是動了這個小朋友的東西,這個小朋友就開始大吼大叫,說不要,很生氣。還要求她媽媽不能跟別人說話。然后她媽媽馬上就批評她這樣做的不對,說她這樣就沒有人跟她玩了,然后孩子往我站的這頭走,她媽媽就跟著過來跟我說,這孩子的脾氣真是壞透了,太討厭了。然后又馬上跟孩子說,你怎么會有這么壞的脾氣呢?跟你爸爸一樣的壞脾氣。這樣是不對的,你要是繼續(xù)這樣,就沒有人跟你玩了,我也不會再愛你了。
我跟孩子的媽媽說,你有事好好跟她說吧,孩子會有一個階段會這樣子的,只要耐心跟她講道理她也會明白的。。。。。等我還沒說完,她又對著她的孩子說:某某某,我告訴你,你再這樣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可是孩子也沒有太搭理她,只是噘著個小嘴自己在一邊,也不看她媽媽,也不跟人玩,過一會就騎著車往更遠的地方走了。
其實我想說的是,每個孩子都有一個過渡期,她需要練習(xí),我也理解家長們的心情,因為我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怕孩子一不小心就成了某種問題的小孩。但是你越是在意就越讓孩子排斥,到時候想要好好跟孩子溝通都難了,不如讓孩子順應(yīng)的發(fā)展,等孩子情緒穩(wěn)定下來再跟她好好講事情的厲害關(guān)系。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了,當(dāng)著外人的面批評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顏面掃地,更加的叛逆。
請勿打擾您的孩子
請勿打擾您的孩子昨晚**數(shù)學(xué)作業(yè)(兩面)用20分鐘的時間完成,可質(zhì)量不咋地,不過錯誤自己都檢查出來了。他做完數(shù)學(xué),休息5分鐘喝點水,自己又主動寫語文,寫得時候也很專注,寫字的姿勢有點不對頭,我沒有像往日告訴他要做好,只是發(fā)出一聲“頭”,**把姿勢調(diào)整好寫完作業(yè)。喊我
兒子“媽媽,我要和你說個事,以后我寫作業(yè)的時候別說話,我寫作業(yè)的姿勢不對,我們不是約好你咳嗽一聲或者把我頭扶正就可以了嘛?你干嘛還喊頭!”呵呵,看來孩子已經(jīng)有了寫作業(yè)專注的意識了,結(jié)果是我又犯了“嘴快”的毛?。≮s緊和兒子道歉!
我“對不起,我違反了約定,不該在**專注寫作業(yè)的時候打擾**。謝謝**的批評和指正,媽媽以后一定改正,歡迎**以后繼續(xù)監(jiān)督媽媽!”
**“好的媽媽,你已經(jīng)進步了!現(xiàn)在不是羅羅媽媽了。”呵呵,兒子表揚我了。
反思想想孩子都能控制住自己了,我一個大人反而沒有兒子做的好,其實孩子的毛病根源就是大人自己身上的。**小時候是個非常專注的孩子,兩歲的時候有一天自己在客廳玩積木,我和阿姨在客廳講話,他嫌我們說話的聲音太吵影響了他,自己不聲不想抱起積木跑到房間,還把房間的們關(guān)起來,當(dāng)時我們都覺得孩子好笑,現(xiàn)在想想是我們的教育方式把培養(yǎng)孩子好習(xí)慣的時機在不知不覺中給流失了,同時把他本有的天性也給破壞了,自己沒有引導(dǎo)好孩子,有時孩子在專注干自己事情的時候,我們大人非要打斷孩子,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意愿來干,無形中壞習(xí)慣就養(yǎng)成了。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孩子不好的習(xí)慣還遷怒到孩子省上,想一想是很可怕的。育兒的過程真的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我們做家長的要不斷學(xué)習(xí),不斷進步,否則一個天資很好的孩子也可能讓我們給毀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