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孩子哭泣,你會禁止嗎?
發(fā)布時間:2020-10-23 教育孩子筆記 幼兒園說課稿喜歡你 幼兒園禁止吸煙說課稿 育兒觀:孩子哭泣,你會禁止嗎?家里有了孩子后,就變得非常熱鬧了,看到孩子的笑臉,你可能很多時候都覺得非常的幸福和開心,可是當你看到孩子哭泣的時候你會是什么心情呢?特別是孩子哭個不停的時候,你會不會覺得非常的煩躁呢?會不會禁止孩子哭鬧呢?面對孩子的哭泣聲,我經(jīng)常都聽到大人的呵斥聲:你給我閉嘴,別哭了行不行?再哭我就揍你........等等,其實我家也不列外,我家xx爸非常聽不得孩子的哭聲,每次孩子一哭了就立刻去哄,想方設法的去讓孩子不哭,實在沒有辦法了也會大聲的呵斥,我跟xx爸說:她要哭你就讓她哭會得了,你總是這樣,不讓孩子哭,大的小的都一樣,這樣會養(yǎng)成孩子什么東西要不到的時候就以哭來要挾的,再說了,孩子哭一下對身體有好處,還可以增加孩子的肺活量。干嘛每次孩子一哭你就這樣啊。xx爸說,哭能有什么好啊,再說了,聽的心煩的很。家里有人干嘛總讓孩子哭啊,孩子就是要讓她快快樂樂的才好。
聽見他的說法,我真是無語,我告訴他,孩子哭泣不但可以增加肺活量,還可以把她覺得委屈的事情發(fā)泄出去,如果今天你不讓她哭,想辦法給她把事情解決了,她下次遇見事情了也哭,可是哭能解決問題嗎?如果你解決不了,你禁止她哭,她現(xiàn)在害怕了,她會更加的委屈,然后把事情憋在心里,等到哪一天突然爆發(fā)了,看你怎么收拾。再說了,難道她能哭一天啊。她哭夠了自然就不哭了。
xx爸跟我的育兒觀念不一樣,因為他的生活環(huán)境不一樣,他可能小時候因為無人照看,無人關心,所以他的性格比較偏激,總是一味的對孩子好,總覺得在自己能夠承受的范圍內(nèi)滿足孩子就可了,孩子哭泣是因為大人沒有照看好。為了這些事情,沒少跟他吵架,不過既然不能改變他的想法,只能改變自己了。所以也造成了我家現(xiàn)在的狀況,慧慧有什么委屈了總是不愿意說出來。自己就悶悶的。實在覺得委屈了也只是嗚嗚的哭聲,并不像別的小孩那樣的放聲大哭。除非xx爸不在家。www.debasrideb.com
我個人認為,如果不是孩子沒完沒了的哭泣的話,孩子要哭就讓他哭吧,哭了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長,孩子的童年里不光只有歡笑,也同樣有煩惱,有哭泣。你家會禁止孩子的哭泣嗎??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育兒觀念:孩子想哭,您讓他哭了嗎?
育兒觀念:孩子想哭,您讓他哭了嗎?
昨天放學后,一切都很正常,照樣在外面興高采烈地和小伙伴們玩了一個鐘頭后回家寫作業(yè)??墒?,就在寫作業(yè)的過程中,兒子突然對我說:“媽媽,我好想哭呀……”
忙著準備晚飯的我,當時也沒有太在意,隔著客廳問兒子道:“怎么了寶貝兒?哪里不舒服嗎?”兒子說:“沒有哪里不舒服,媽媽,我就是想哭……”我順著他說道:“好吧,如果你真的想哭你就哭吧?!钡任疑缘绕倘ヅP室看他時,發(fā)現(xiàn)他竟然真的趴在書桌上哭了,那淚珠呀還真的就掛在臉上呢。唉喲,還真哭了呀……我以為他是在開玩笑,沒想到竟然是真哭!兒童和我們成人一樣,也有心情不好莫名其妙想哭的時候,今兒個我們就經(jīng)歷了,嘿嘿。
我趕緊走到他身邊,摟著他,輕輕撫著他的后背,柔聲地問道:“寶貝兒,你是寫作業(yè)累了嗎?”
他帶著哭腔回道:“沒有,媽媽!”
我輕聲說:“噢,這樣呀,如果你覺得哭一哭能好受些,你就哭吧。來,到你的小床上躺著休息一會兒,一會兒就好了?!?/p>
兒子順從的上了床,抱著個毛巾被,竟然嗚嗚地大聲哭起來………
我走出房間,想留他單獨呆一會兒。給他點兒時間讓他哭一會兒,等他稍微平靜下來的時候再來撫慰他。
過了幾分鐘后,我又走進臥室,坐到床邊,問他:“好點了嗎,寶貝兒?”
他說:“還沒太好呢,媽媽”
但這樣一直哭下去似乎也不是辦法呢,我說:“那能讓媽媽抱抱你嗎?”兒子便主動坐到我身邊,倒到我的懷里。
我輕撫他的后背,溫柔地問:“寶貝兒,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不開心的事情了然后覺得心里很難受?”
兒子終于嗚咽著說了:“媽媽,我剛才在抄寫課文時,看到植物種子離開了媽媽,我就想到以前我們捐書給的那些可憐孩子了,他們可真可憐呀,都沒有媽媽!”噢,這心情不好是有原因的。
我安慰他道:“媽媽知道你是個善良的孩子,媽媽答應你,等我們有機會時多捐些書和衣服給那些可憐的孩子,好嗎?”
兒子說:“好的,媽媽。”我繼續(xù)說:“寶貝兒,那些可憐的孩子也有人會照顧他們的,即使沒有了媽媽的照顧,一定也會有類似媽媽爸爸一樣的人來照顧他們的,你不用為他們擔心的,好嗎?”兒子這時終于止住了哭聲,說:“噢,這樣呀,我知道了,媽媽!”這時,兒子順手從床上的折紙中撿起一條小船,說:“我今天還答應給同桌折條船來著?!蔽艺f:“噢,那我們現(xiàn)在來折小船,好不好?”兒子馬上就陰轉(zhuǎn)晴了:“好,我現(xiàn)在就把明天要送給她的小船折好?!庇谑?,擦干眼淚,起床,找紙,開心地折小船去了。
孩兒這由哭到笑的過程變化好快呀,這一切,把下班回家的奇爸給整迷糊了,他在廚房拉著我小聲地問:“這小子咋地了,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把我嚇一跳!”哈哈,看看,還好是我來處理這件事兒,要換成奇爸估計會對兒子的哭很不耐煩,也許會狠狠地把孩兒給嚴厲的教訓一頓。
在孩子想哭的時候,你有讓他痛快地哭出來嗎?孩子和成人一樣,也有心情郁悶的時候,這個時候哭不失為一種釋放壞情緒的一種辦法。也許他能講清楚自己心情不好的原因,或許他自己根本就說不清楚是為什么,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哭出來,讓他釋放出不好的情緒,這樣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所以,當您的孩子想哭的時候,要記得成全孩子,讓他一次哭個夠,哭過了,心情馬上就會燦爛了。
你會教育孩子嗎?
為什么現(xiàn)在那么多父母為孩子的婚事、工作殫精竭慮?為什么現(xiàn)在那么多孩子逆反甚至忤逆父母呢?答案很簡單,問題出在了教育上!因為某些原因,我們的教育存在著一些缺陷,我們很少能看到如何讓孩子面對挫折、面對仕途、面對婚姻家庭方面的教育,所以現(xiàn)在很多孩子遇到問題茫然失措,比如:工作不順利我該如何應對?夫妻之間的矛盾怎么處理?如此等等,很多時候,不能怨孩子,因為從小就沒有人真正的去教他們這些,再加上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多孩子在生活、事業(yè)、婚姻等方面都欠缺足夠的應對能力。今天楊老師就和朋友們談談這個問題,也想問問年輕的父母們,你們真的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嗎?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人出生之后其五行氣場就已經(jīng)定型了,都有著自己的喜、忌、生、克,如果孩子在一個適宜于自己的命理環(huán)境、風水環(huán)境中成長,命理存在的缺陷得以補救,有利的需要能夠得以生旺,能夠揚長補短,那么這個孩子的成長就是正常的。但是由于一些做父母的過多的用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刻意的改變孩子的成長軌跡,“精心”為孩子打造了一個并不適宜的成長環(huán)境,卻反而導致了孩子的性情、性格等方面出現(xiàn)扭曲,最終與父母的意愿背道而馳,甚至給自己和父母帶來災禍。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經(jīng)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是不是這樣呢?其實不然,有的孩子身弱,生性膽小,缺乏自信,往往會表現(xiàn)的怯懦或沒有主見,這樣的孩子家長就應該是多多鼓勵,多多表揚,樹立其信心,培養(yǎng)和提升孩子的自信。但是有的孩子本身就是自主性特別強,凡事喜歡自己拿主意,甚至個性特別張揚獨特,這樣的孩子如果夸贊太多,往往會導致其驕縱張狂、盲目自信、固執(zhí)己見甚至嚴重逆反。由此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教育培養(yǎng)孩子,并非一定要采取某種固定的套路和模式,而應該因人施教,因人而異。
這些年,楊老師處理過很多各種各樣的孩子教育方面的案例,深知“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的內(nèi)涵,但是,我仍舊對很多父母的“愛心”持不贊成的態(tài)度。孔子提出,人有三知可以立世,知禮、知命、知言。我想,這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如果我們了解了孩子的命理、了解了孩子的發(fā)展趨勢和方向,知曉哪些對孩子是有利的,哪些對孩子是不利的,那么在教育和培養(yǎng)中就會少走很多彎路。
就像有的父母不斷的嘗試讓孩子去學音樂,不成了再去學舞蹈,再去學美術,再去學……一事無成百不堪,一轉(zhuǎn)眼孩子長大,還有的父母讓孩子一年又一年的考公務員,結果進入仕途卻如籠中鳥,直到工作也沒有搞清楚孩子適合做什么,喜歡什么,能做什么,但是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又有幾個人能完整的回答這些問題呢?我想,這樣的父母的確是“可憐”的。在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孩子在父母的意志下走入了彎路,驀然回首兩相傷。
楊老師是研究命理和風水學的,因此就從專業(yè)的角度來給朋友們一些建議:
1、要了解孩子的命理。這也就是我們說的“知命”,應該了解孩子的五行喜忌,了解孩子的性情特點,了解如何去抑制孩子的短處,如何補救孩子的缺陷,了解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了解孩子今后人生的發(fā)展方向和趨勢,作為父母如果掌握了這些,那么在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就會非常明確而有針對性。比如孩子的性情急躁易怒,那么從小就要有意識的訓練和傳授一些修身養(yǎng)性的方式方法。
2、給孩子打造適宜的成長環(huán)境。這里包含有兩點,一是周邊的人際環(huán)境,一個是周邊的物質(zhì)環(huán)境。人對人的影響無疑是很大的,特別是對于孩子來說,要分清哪些人對孩子會有壞的影響,哪些人能對孩子產(chǎn)生積極的促進。古有“孟母三遷”,其實就是說明了周邊人際環(huán)境對孩子的成長的重要性。再有就是風水環(huán)境,并非物質(zhì)條件充足就好,最重要的是適合孩子,在適宜的環(huán)境氣場里,孩子生活的心情舒暢,學習也會事半功倍,這些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不少的描述,朋友們可以參考。
這里不妨給家長朋友們留幾個小問題,就算是對你們做父母是否合格的一個小測試吧。
1、你知道孩子喜歡什么顏色嗎?孩子喜歡自己的名字嗎?
2、你知道孩子喜歡與什么樣的人一起玩嗎?
3、你知道孩子頭朝哪個方向睡覺最安穩(wěn)踏實嗎?
4、你的孩子在春、夏、秋、冬哪個季節(jié)最活躍,哪個季節(jié)最低沉?
5、你的孩子在同齡人中人緣好嗎?孩子在別的同齡人眼中是什么樣的?
6、你們最不欣賞孩子性情中的哪一點?
相關的問題會有很多,這只是舉出的其中幾個,但是我想有不少做父母的會忽略這些問題,而恰恰這些就是孩子的命理的外在表現(xiàn)和對外部環(huán)境的真實反映。最后我希望父母們都能認真的思考和分析,究竟自己的孩子應該如何去教育和培養(yǎng),才能讓孩子成長與生活的平安、快樂、幸福。
孩子的哭鬧你明白嗎?
在我們樂園有家長這樣反映“我們家女兒才四歲,特別愛發(fā)脾氣,只要有一點不順心就大吵大鬧,哭的不行不行的。為了照顧她,我工作都辭了,可是最近她一天鬧十幾次,我實在受不了了。結果被我狠狠的訓了一頓,沒過多久又不行了。我現(xiàn)在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孩子發(fā)脾氣、哭鬧是有一定的情緒或想法想要表達,一般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首先,最常見的哭鬧是一種分離焦慮。4歲之前的孩子最害怕的是脫離父母,讓自己處于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尤其是女孩子可能對父母的言語和行為表現(xiàn)的更加敏感,孩子怕父母拋棄他,不愛他,而此時的哭鬧多是孩子的一種情緒發(fā)泄。一般父母工作比較忙、沒時間陪伴孩子或家長不在意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的時候多會出現(xiàn)這種哭鬧的表現(xiàn)。所以消除孩子內(nèi)心的不安和擔憂就顯得尤為重要。家長首先要盡可能多陪孩子,讓孩子感覺到父母不能沒有孩子;其次要多給孩子擁抱,擁抱和撫摸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最好方式;此外,如果非要外出不可,一定記得告訴孩子你會非常想他;最后平時呆在一起的時候多和孩子聊天,讓孩子感覺到父母非常的關注他。等孩子安全度過這段分離焦慮期,孩子就將會取得各方面能力質(zhì)的飛躍。其次,哭鬧有時候是孩子掌控父母的表現(xiàn)。孩子其實很聰明,他們會懂得察言觀色,運用各種方式去討好和控制父母,以此來滿足自己各方面的需要。其中哭鬧是孩子一生下來就會運用的手段之一,他們餓的時候只要一哭媽媽就會給他們奶吃。有的孩子只要在幼兒園或者陌生的環(huán)境中,他們總是文靜的、老實懂事的小乖乖,但是一回家就立刻變得任性,肆意妄為??摁[是他們的獲得滿足的一種手段,而這類孩子的家庭總會有一個家長是只要孩子哭鬧就妥協(xié),這樣的教育往往會強化孩子這種行為。上面案例中的媽媽說“我們孩子他爸確實是太慣著孩子了,孩子只要一鬧要什么給什么?!彼悦鎸@樣的家長我要做的是讓孩子學會正確表達,學會合理識別和運用情緒。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哭是一種傷心、難過的感受,學會識別和表達哭的行為;其次是進行行為矯正,讓孩子知道良好的溝通遠比哭鬧更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比如孩子乖得時候陪他玩耍,一旦開始哭鬧、不講理時,對孩子進行冷處理,當孩子冷靜下來后,再與孩子溝通:“寶貝,你剛剛哭是不是想讓媽媽幫你穿鞋、幫你做玩具或者想要什么?”當?shù)玫胶⒆涌隙ǖ幕卮鸷?,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有什么需要,可以跟媽媽溝通,哭鬧是不會得到滿足的!”而當孩子試著用語言與家長溝通的時候,家長要鼓勵和滿足孩子(有時候即使要求過分一些也要滿足)。久而久之,聰明的孩子會發(fā)現(xiàn)如何做才能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最后,哭鬧有時候真的是一種情緒的宣泄。我想每個家長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小朋友玩耍的時候被磕了或碰了,小孩子并沒有哭,這會兒家長要是過去安慰一下,孩子立刻嚎啕大哭。這說明孩子只有在感到安全的環(huán)境中才會哭,所以孩子回家之后會將一天在外面壓抑的情緒進行宣泄,表現(xiàn)為喊叫、折騰和哭鬧。此時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允許其發(fā)散,不要抑制孩子躁動的心;其次家長也可以將孩子體內(nèi)積壓的能量轉(zhuǎn)換為動力,比如讓孩子們進行繪畫涂鴉創(chuàng)作等,這既能調(diào)整情緒又能學習新的技能,何樂而不為呢?這里切記的一點是,孩子哭得時候,家長要平和的心態(tài)看待他,擁抱他,千萬不要試圖去批評和教育,否則只能讓孩子壓抑更多的情緒??傊?,孩子四五歲之前是發(fā)展情緒的關鍵時期,家長要合理去分析孩子的情緒類型,再進行合理的引導,這樣我們每個家庭的寶寶都將健康、快樂的成長。
育兒觀念:你會讓孩子欠錢買玩具嗎?
育兒觀念:你會讓孩子欠錢買玩具嗎?某天下午放學,孩兒拉著我去玩具店,他說非常想買一種5角錢一個的立體拼圖,我一看是孩兒平時喜歡的植物大戰(zhàn)僵尸益智玩具系列的,又因為小家伙最近表現(xiàn)非常好,且人家想用自己的零花錢買,我便同意先借錢給他買了.結果,因為我臨出門前換了個新包,翻遍整個包竟然沒有找到一分錢,沒想到我自己竟然也有這么粗心的時候,嘿嘿.
孩兒已經(jīng)拿著幾個拼圖小玩具去收銀臺樂呵呵地等著付款了,我走過去只能不好意思地和他解釋說媽媽出門換包了沒有帶一分錢.孩兒興奮的小臉馬上就變色了,看起來很失望的樣子.此時玩具店的老板娘倒是很熱心地對孩兒說:沒事兒,玩具你先拿走吧,可以先欠著錢買玩具,你明天來把錢還了就行了.這話咋一聽很讓人暖心呀,多么善解人意的老板娘呀,也是因為經(jīng)常來這里買玩具文具啥的混熟了哈,欠帳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我轉(zhuǎn)念一想;不成,這樣做肯定不成呀.如果有了第一次,下回有可能在沒有我陪著的時候小朋友就學會自己欠帳來買東西了?這家店在上學必經(jīng)的路上,這要是養(yǎng)成欠錢買東西的習慣可不得了.堅決不能讓他養(yǎng)成這種習慣呀.于是我和孩兒認真地解釋:寶貝兒,不可以欠錢買東西的,等下次我們帶錢了再來買是比較合適的.孩兒雖然有些失望,但也聽了我的話,把玩具給放了回去.我又和好心的老板娘解釋,老板娘可能還覺得我見外了,嘿嘿.
教育孩子要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一件小事兒而誘導了孩子的某一種習慣.我們大人在能分辨出壞習慣的時候,堅決要把它扼殺的搖籃里,不能讓一個不好的開始誤導了孩子.
欠錢消費偶覺得是不理智的,更不能讓孩兒的意識里和經(jīng)驗積累中有這個概念.錢可以用勞動付出取得,錢可以通過節(jié)儉積少成多,消費要量力而行,有多少錢辦多大的事兒,想買某件大玩具,可以用零花錢積多了去買.一個人若有了良好的消費習慣,這一輩子也就不會受金錢的困擾了.
每次經(jīng)過那家小店時,都會看到有很多的小學生在那里進進出出,這家小店的生意很火,經(jīng)營著玩具文具和小吃等,很受孩子們的歡迎.我猜老板娘肯定也會給他們中的某個人賒賬的,但老板娘的這種好心其實對自制力差的孩子們是不好的,已然誤導了孩子們的消費習慣.讓孩子理性消費是很重要的,不能因為孩子小就覺得沒有什么,多數(shù)時候一個不好的開始就會被孩子們認為那是正常的行為了.家長的關心和引導不管在什么時候都是很重要滴!
育兒心得:你會表揚孩子嗎?
育兒心得:你會表揚孩子嗎?
學習內(nèi)容:表揚是對孩子的認同和信任,您學會了嗎?(參考《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第21卷P4)
表揚是鼓勵是認同是信任,不僅給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及時的表揚是需要的,但如何正確地表揚小孩,是值的我們?nèi)ド钏佳芯康膯栴},因為表揚不好,會起反面效果.對此題目,我有很深的體會:
寶貝從小到大,我沒少表揚她,從小寶寶開始就在各中生活瑣事里找機會表揚她,例如:幫我疊衣服,我會說:“寶貝真乖”,畫畫的好,我會說“寶貝太厲害了,長大了,就成小畫家了”,總之可以表揚的,我都會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表揚她,也總能看到她得意的表情,但我漸漸的發(fā)現(xiàn),她接受不了批評,比如:數(shù)學題目沒答全對,錯了幾題,我叫她改正回來,她就不高興了,說不答了;有一次講新聞播報,我說寶貝,那句話這樣說會更好,她就不高興了,嘴一翹,說不播了,播報紙一扔,就走了;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我越來越覺的表揚太多了,對她的成長反而起了負面作用,所以我就上網(wǎng),找書,努力地給自己補充教育知識。
得出以下幾個結論和大家分享一下:
1.表揚孩子不要太多,注意要掌握適度的量,而且要注意有表揚必須有適當?shù)呐u,不能只表揚不批評。糾正:現(xiàn)在寶貝做題目答滿分了,我會說“嗯,這次寶貝認真答題了,所以全部答對了,下次也要用心答題,不能粗心,三心二意.有時候?qū)氊惔疱e了,也沒關系,寶貝努力再重答,答對了,一樣的棒棒.”這樣下次她答錯的時候,就不會再發(fā)脾氣,會耐心的再去重做。
2.表揚孩子要表揚孩子的行為,不要表揚孩子本身。糾正:現(xiàn)在寶貝幫我疊衣服,我會說:“寶貝長大了,懂事了,知道幫媽媽分擔家務了,媽媽感到很幸?!?這會讓孩子明白孝順父母是一種個人美德,讓會因為自己擁有了這種美德而開心。
3.表揚孩子要實事求是,不要夸大,也不要吝嗇。糾正:現(xiàn)在寶貝畫畫的好,我會說“嗯,還不錯,但如果這里再改進一下,會不會看起來更好看點呢?”
總之:表揚是要講究技巧的,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去跟孩子交流,只有在正確的表揚下,才會讓寶貝們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育兒心得:你會和孩子溝通嗎?
育兒心得:你會和孩子溝通嗎?
學習內(nèi)容:另辟奇徑,不要要求孩子“聽話“,做個會“聽話”的父母的溝通要點有四個,您在生活中能做到嗎?(參考《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第二十四卷P3-4)
有很多父母常常愁眉苦臉地抱怨:“我家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為什么他(她)老和我對著干?”這個問題在每個家庭里都很常見。
在這里我想談一下我的觀點:
一、特別聽話的乖孩子是假孩子。
二、孩子不聽話,是因為父母不會傾聽孩子的話。所以要聽話的不是孩子,是父母。
先解釋為什么特別聽話的乖孩子是假孩子。首先我們要認識到:
1、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屬于任何人,家庭和學校不是養(yǎng)雞場,孩子不是家長的產(chǎn)品任由家長塑造。
2、孩子是自己身體、思想、感覺的主人。最了解孩子的人是他自己。
3、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不要阻礙和強迫孩子表達錯誤的信息。
4、對自己的事孩子有權選擇。
好,既然孩子是獨立的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那么孩子就可以自由的發(fā)表言論。如果孩子什么都聽父母的,那就是說孩子的思想被嚴重壓抑,父母的潛在語言在告訴孩子:你不用思想,你不可以思想,聽我的就行了。同時也是在暗示孩子:你做不了自己的主,你不行,你沒這個能力。長此以往,后果是什么呢?
可能有的較真父母會說:我孩子和我想的完全一樣,所以聽話就行了。這就不是壓抑孩子了吧。即使這種微乎其微的情況真的存在,那些話也應當由孩子的嘴說出,而非父母。
所以,我說:特別聽話的乖孩子是假孩子,是壓抑甚至喪失了思想和感覺的孩子,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當然,孩子是不成熟的,父母很希望孩子聽取自己的經(jīng)驗。我們在提出自己的建議之前首先要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因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家長的話只是給孩子的建議,所以孩子可能聽,也可能不聽。這就在于我們?nèi)绾握f了。所以孩子不聽家長的建議主要原因是家長不會說,不是孩子的錯。
不管孩子怎樣用非語言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家長都不要強硬制止“不要哭!要堅強!”“不準發(fā)脾氣,發(fā)脾氣不對”等等,孩子只是在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沒什么錯,從心理學角度講人的情緒是流動的,平衡的??梢缘群⒆忧榫w平靜后表示接納孩子,引導孩子發(fā)火時最好不要傷著自己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