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幫助寶寶改掉吮指習慣

發(fā)布時間:2020-10-03 幼兒園寶寶游戲 寶寶班教育筆記 游戲?qū)殞氂變簣@

琳琳四歲了,是個人愛的小女生,每個叔叔阿姨見了都忍不住抱抱她。不過,只要和她玩上一小會兒,你就會發(fā)現(xiàn),琳琳總是喜歡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吮吸,媽媽把她的手指拿出來,但只要過個兩三分鐘,琳琳就又會把手指放進嘴里。為了這事,媽媽沒少操心。有朋友告訴媽媽,吃手指有可能是因為缺鋅引起的??墒?,檢查的結(jié)果表明,琳琳并不缺鋅。媽媽只好向?qū)<仪笾?,希望琳琳能夠改掉這個不好的習慣。專家認為,大約75%的嬰兒在出生后3個月就開始吃手指,這被視為正?,F(xiàn)象。這個動作一般在2歲以后逐漸自行消失。如果這個習慣動作持續(xù)到3歲以后,就成為不良習慣,需要盡早地進行矯正。吮指可能引發(fā)的5大問題吮指被認為是一種不良的口腔習慣。它很不衛(wèi)生。吮指有害于寶貝牙齒的發(fā)育和排列,還會使頰肌收縮,引起牙弓狹窄,上前牙前突,影響上下牙的咬合和外形的美觀。寶貝被吮吸的手指會感染、腫脹、增生甚至出現(xiàn)變形的現(xiàn)象。寶貝一旦吃上手指,就會滿足于吃手指的樂趣,不愿參加其他活動,對智力發(fā)展也會產(chǎn)生影響。生理的變化會對寶貝的心理發(fā)展產(chǎn)生負面作用。比如,如果上下牙對不齊,會影響寶貝的發(fā)音,造成口齒不清。這會阻礙寶貝和其它小朋友間的交流,還可能會受到小伙伴的嘲笑。如果在幼兒期及時消除吮指行為,生理和心理上的問題會隨著寶貝的成長逐漸消失,不需要特別的矯治。但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錯過了發(fā)展關鍵期,那么以后的矯治工作很可能

就要事倍功半了。根據(jù)寶貝的吮指原因?qū)ΠY下藥吮吸反射是嬰兒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嬰兒正是借助這一能力,順利的吮吸母乳,快樂成長。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吮吸在滿足嬰兒生存需要的同時,還可以使他緩解饑餓感、減輕焦慮感,獲得心理快感。在3歲左右,寶貝因為運動能力、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發(fā)展,他們的生活豐富起來,因此會逐漸放棄這種原始的、單調(diào)的獲得快感的方式。但是,有些寶貝在3歲以后,甚至到十幾歲依然習慣將手指含在嘴里,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一由于成人的忽略養(yǎng)成了吮指習慣。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把嬰兒出生后第一年,稱為“口腔期”。他認為,寶貝在這一時期主要通過口部的吮吸動作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滿足。這時,如果媽媽喂奶方法不正確,或速度太快,未能滿足寶貝吸吮的欲望,寶貝會感到焦慮和不安,并通過吸吮手指進行自慰式的滿足。另外,有的媽媽因為忙碌,忽略了寶貝與外界交流的需要,寶貝也可能會通過頻繁的吮吸自己的手指來發(fā)泄心中的不快。如果寶貝長期處于焦慮或被忽視狀態(tài),吮指習慣很容易被保留下來,成為“吮指”寶貝。解決方案:豐富寶貝的生活內(nèi)容●媽媽應盡量豐富寶貝的生活內(nèi)容,讓寶貝在多彩和充滿愛意的生活中自然地拋開吮指行為。媽媽可以利用每天收拾家務和做飯的時間,與寶貝說笑逗趣,并要求寶貝做小助手和媽媽一起做家務?!窨梢詾閷氊悳蕚湟恍┌l(fā)展視、聽、觸覺和想象力的玩具及鍛煉動作發(fā)育的器械,讓寶貝感到有的可玩,有的可聽,有的可看,有人交往,不感到孤獨無聊。這些方法可以淡化吮指寶貝對手指的依戀,對沒有形成吮指習慣的寶貝,也會令其沒有機會把手指放到嘴里。原因二由于突發(fā)事件而養(yǎng)成吮指的習慣。有些寶貝在四五歲

時突然出現(xiàn)吮指行為,這是一種“倒退”的行為表現(xiàn)。心理學家認為,過度的焦慮和緊張會使寶貝倒退回嬰兒時期,用吸吮來滿足口腔的欲望,以減少其內(nèi)心的憂慮。輕微的焦慮事件并不會引發(fā)寶貝的“倒退行為”,但當寶貝面臨突然的精神刺激或情緒沖突,如父母離異,爸爸媽媽在教養(yǎng)方式上突然的變化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如何改掉寶寶愛哭鬧的壞習慣


如何改掉寶寶愛哭鬧的壞習慣

動不動掉眼淚是孩子性格懦弱的一種表現(xiàn),不利于他們自信和堅強個性的養(yǎng)成。父母應該想辦法——改掉孩子愛哭的不良習慣,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孩子由于驕慣等原因,動不動就哭,為一點小事就哭個沒完,往往搞得父母、長輩手足無措、心煩意亂。

要改變孩子愛哭得習慣,就要讓他知道哭并不能產(chǎn)生任何作用和效果;要達到這個目標,父母首先要檢討自己對孩子哭的反應。

當孩子有問題時,不要一聽見他的哭聲就緊張地回應他,而要讓他先停止哭,把問題說出來。訓練他不要每一次有事都只以哭聲來表達不滿,同時要給予他充分的時間去平復情緒。一個哭得嘻哩叭啦的孩子,要他立即停止是不可能的,父母先清楚地把話說完,然后靜靜地陪在一旁,等他平復下來,不要催促或者表現(xiàn)出不耐煩。

年紀稍大的孩子,有必要向他解釋動輒哭泣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教導他遇到問題應該立即想辦法去解決。例如,遇到問題而自己卻不能解決時,可以告訴父母,向父母求助;有任何需要或病痛時,可以直接向父母說明。

當孩子一不如意就哭起來的時候,決不能因此而照他的意思去做,籍以讓他停止繼續(xù)哭下去;因為他們回習以為常,以這種方式要求父母為他做事或得到一些東西。反之,如果知道孩子是有目的而哭,父母應立即走開,不理會他。

平時父母對于孩子的任何問題,都要認真回答,讓他們學習如何用語言來表達意見,不必每一次都要哭。

堅定自己的立場,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向孩子的哭鬧讓步,讓他知道哭泣并不能為他帶來他想要的東西;如果不哭,或許還有機會得到。

稱贊一些他認識的不愛哭的孩子,并鼓勵他向這些孩子學習。偶有不如意卻沒有哭的話,就及時夸獎他有進步了,給他一些口頭稱贊、一個擁抱或一個親吻等。

如果父母能堅持以上的方法,不向孩子的哭鬧讓步,逐漸的他將會停止以哭泣來威脅你。

對于因為缺乏自信或性格懦弱的孩子,必須多給他鼓勵,讓他嘗試自己去處理一些問題,不要凡事都要求得到別人的幫忙;雖然做不好,也鼓勵他再次嘗試。失敗了,教會他先不要哭,靜下來想一想應該怎么做比較好。問問他:媽媽(爸爸)也一起來幫忙好嗎?得到認同后,母(父)子一起把問題處理好,再與他一起檢討這件事。

懦弱的孩子,大半是因為父母溺愛造成的,所以必須多給孩子自己去面對難題的機會,不要凡事都替他去做;還要讓他多與其他孩子接觸,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才不會凡事都感到害怕,逐漸把膽量壯大起來。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重視的,掌握好具體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改變的,讓孩子健康成長。

“改”寶寶的舊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你已經(jīng)試過要幫助寶寶改正一些不當?shù)牧晳T了,但結(jié)果不盡人意。請別急,也許“改”這個概念把事情變難了,我們來看看為什么:

禁果總是吸引人。還記得我們小時候,被禁止行動什么,反而更“激勵”你的行動?

“說說”不會讓他改變。比如你試圖從寶寶手里拿過什么東西么?不容易。那么試過拿某東西來換么?這就對了!如果新玩具夠有趣,舊的自然就能丟掉了。

潛意識不懂得否定。弗洛伊德說:“大腦中有一部分存在不懂得否定/錯誤/,人的潛意識可能會忽略/改/而只牢記了/錯/?!?/p>

壞習慣是占用時間的。寶寶停下“舊習慣”時,手頭就多了空余時間:他們或許可能會找些新的趣事做,也可能更沉溺于那個習以為常的“舊習慣”中。

坦白說:有時我們并不想改變某些習慣時也會對它有所抱怨。或許這是一種正常情緒的釋放,因此,研究表明培養(yǎng)一個習慣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但是習慣培養(yǎng)的開始是最重要的。那么,改變舊習慣還要激發(fā)寶寶主動,它需要經(jīng)過長期、反復地堅持,要“日積月累”最后才能根深蒂固。

行為習慣:如何幫寶寶改正討人厭的行為


整理了行為習慣:如何幫寶寶改正討人厭的行為,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爸爸媽媽過于寵愛孩子可能會讓孩子養(yǎng)成一些討人嫌的性格或習慣。孩子以后終究是要一個人走的,所以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養(yǎng)成討人愛的性格。那么,孩子到底什么樣的行為是討人嫌的呢?爸爸媽媽又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正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1.總是破壞東西

一些孩子毀壞欲強,總是喜歡把東西拆壞,到別人家也是這樣。如果爸爸媽媽不及時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孩子以后或許會變成很危險的人物。

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破壞行為,爸爸媽媽一定要正視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是故意這樣做的話,那一定要對孩子進行一點小懲罰,讓孩子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

2.缺乏禮貌

一些孩子見到認識的長輩不打招呼,不愿把食物和玩具跟別人分享。有的孩子還會說出罵人的話,喜歡揮舞拳頭。

孩子缺少禮貌都是爸爸媽媽的教育不夠,因此如果希望孩子變成一個人見人愛的人,就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禮貌,不要太溺愛孩子,告訴孩子基本的禮儀,告訴孩子該如何尊重別人。

3.動個不停

一些孩子非常喜歡動來動去,總是靜不下來。在吃飯的時候,孩子會把筷子勺子弄到地上去,把飯菜撒到桌上,不好好吃飯。

孩子為什么會做出這些行為呢?是表達自己的不滿?是為了讓爸爸媽媽注意到自己?還是孩子的性格就是如此呢?

爸爸媽媽一定要先搞清楚孩子好動的原因,如果是為了讓爸爸媽媽關注到自己的話,爸爸媽媽就要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如果孩子是因為情緒激動的話,那么爸爸媽媽首先要安撫孩子,讓孩子靜下來;如果孩子是性格不好,爸爸媽媽就要及時教育孩子,別讓孩子太放肆。

大家都不會喜歡討人嫌的孩子,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幫助孩子改掉這些行為,讓孩子變得人見人愛。

最易毀掉寶寶的5大壞習慣


最易毀掉寶寶的5大壞習慣

都說學壞容易學好難,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如此,家長一些不經(jīng)意的小動作或者不當?shù)慕逃绞蕉己苋菀鬃尯⒆羽B(yǎng)成不良的習慣,有些壞習慣就像一個魔鬼,你不留神就會毀掉你寶寶的一生。

1、穿衣太慢,幫他穿

一些家長早上趕著時間上班,因此會覺得讓孩子自己穿衣服很耗費時間,便自己動手幫孩子穿衣服,但是穿衣服是寶寶應該要學會的一種技能,父母既要培養(yǎng)孩子自己穿衣的興趣,也要耐心教導孩子學習好這個技能。

提前讓寶寶選擇要穿的衣服。家長可以在前一晚睡覺前讓寶寶選擇第二天想要穿的衣服,家長可以盡量引導他選擇自己容易穿的衣服,則能夠在第二天早上節(jié)省一些時間。

耐心教導孩子穿衣技巧。寶寶年齡比較小,穿衣服還需要媽媽的幫忙,因此一般以配合動作為主。媽媽可以一邊穿一邊用語言指示寶寶加以配合。比如穿袖子的時候,你可以拿著袖子,然后讓寶寶把手伸進袖子。家長買衣服時盡量還一些套頭的衣服,讓寶寶比較容易穿,另外媽媽還要讓寶寶學會區(qū)分前后,教他有商標的是反面,應該穿在里面,商標應該在脖子后面。

如果早上時間真的很緊,媽媽不得不幫孩子穿衣服,那么你要把事情的原委講清楚,告訴他你很為他想要自己穿衣服而感到自豪,但是今天特殊,你們得快點兒行動,讓她知道她下一次可以自己穿衣服。

2、吵著要買某個玩具,趕快買

家里明明已經(jīng)有很多玩具了,但是家里的小少爺還經(jīng)常吵著要買新的玩具,面對這樣的“玩具控”家長應該怎么辦?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受不了孩子的吵鬧攻擊,趕緊滿足孩子的玩具需求。但其實家長的這種“有求必應”往往會讓孩子養(yǎng)成驕縱的性格。

堅定立場

孩子在大街上大吵大鬧要買某個玩具,一些家長很容易因周圍環(huán)境而屈服于孩子的要求。長時間如此孩子很容易會形成一個意識,只要堅持大吵大鬧讓家長尷尬那么自己的愿望往往很容易被實現(xiàn),因此下一次孩子為求達到目的吵鬧得更厲害。因此,家長應該要鑒定立場,無論孩子吵鬧到什么程度都絕不要讓步,讓孩子知道這一哭二鬧來買玩具是不成功的。

制定購買計劃

家長可以和孩子制定買玩具的計劃,跟孩子說每個月只有一定數(shù)額的零用錢可以用來購買玩具,如果想買的玩具超過每個月的預算,則告訴他積攥到下個月才買。另外孩子想要獲得玩具資金,要完成爸爸媽媽布置的任務,例如晚餐過后要幫忙收拾餐具一個月要達到20次。讓孩子知道有付出才有收獲。孩子完成任務得到玩具,媽媽要記得祝賀孩子哦,這樣能夠很好地強化孩子的成功感呢。

3、打破杯子,大怒打罵

有時孩子粗心大意,喝完水的杯子放在桌子邊緣,后來又不小心撞到摔破;有時孩子想要幫媽媽的忙在晚餐過后收拾碗筷,但是一時手滑摔破碗。對于這種突如其來的小意外,作為家長的你是怎么對待孩子的呢?其實孩子打破杯子也是很受驚嚇呢,他們知道自己做錯事肯定要受到家長的責罵,因此意外過后孩子便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站在那里一臉無辜的眼神。

孩子做錯事,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破口大罵“你怎么這么笨”“你怎么越幫越忙”,類似這樣的責罵其實讓孩子很受傷呢。他們并不是故意去打破杯子的,他們甚至一開始是出于好意去幫媽媽的忙,可是卻換來責罵,下次孩子就肯定不會再愿意去幫媽媽的忙了。

媽媽應該在意外發(fā)生后,蹲下來摸摸孩子的頭,溫柔地跟他說“不要緊,沒受傷就好,不過下次記得要小心一點,現(xiàn)在去拿掃把把它清理干凈吧”,家長要讓孩子懂得打破杯子是他的責任,做錯事要道歉,同時也要承擔責任后果,采取積極的行動彌補錯誤。要記住,孩子犯錯誤就發(fā)火,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創(chuàng)。

4、總是尿床,拿來當笑話

8歲的鐘鐘晚上尿床了,第二天媽媽當著爺爺奶奶的面笑話鐘鐘,“這個月你都尿了8次了,總不能尿到娶媳婦的年齡吧!”家里人都笑個不停,鐘鐘羞得就想找個地縫鉆進去。鐘鐘于是一整天都很不開心,連小朋友喊他出去玩,他都不去。鐘鐘想,我愿意尿床嗎?可我為什么尿尿時就醒不了呢?于是,強強的心理壓力增大。

通常,經(jīng)常尿床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心、處世能力差、焦慮、恐懼集體生活,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成年后難以與他人溝通、偏執(zhí)、具有暴力傾向等。孩子尿了床,父母把孩子尿床的事當成笑談,尤其是在很多人面前談論,不注意對孩子隱私起碼的尊重,不僅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嚴重的還會導致孩子出現(xiàn)逆反心理和自閉現(xiàn)象。

所以如果孩子尿床了,家長應該理解,以愛心去對待而不是到處宣揚。家長還可以用控制孩子睡前飲水量、夜間勤于叫醒孩子等矯正手段幫助孩子。

幫孩子改掉起床磨蹭的壞習慣


幫孩子改掉起床磨蹭的壞習慣許多父母為了孩子的起床磨蹭的問題,很傷腦筋,有時還會因時間緊迫會大動肝火,最后弄得孩子也情緒化哭鬧。以前我總認為那不是什么大事,不就讓孩子起個床嘛!我們多點耐心,多給孩子一點關愛,應該都不是事來的。因為xx之前起床一直不用我們操心,有時還都是他叫我們起床,所以我也從未曾體練過叫孩子起床的經(jīng)歷。

最近讓xx獨睡,晚上他就會以各種借口,來拖延睡覺的時間,十點前上床,一會說要看會書,一會說要聽故事,要不就干脆說睡不著。有時最晚還會拖到十一點。但為能讓他養(yǎng)成獨睡的好習慣,我和睿爸硬是忍著性子,來耐心地引導著他。因為他晚上睡的晚,第二就很難起得來。雖然我?guī)蛒x定的是點讀機自動早讀半小時,并且聲音也開的很大,但都很難吵醒他。

每次叫他起床,都會先向他問聲早上好,然后抱抱,有時很難醒,我還會把他抱到陽臺上,讓早晨的涼風來吹醒他,雖然說鬧情緒的時候并不多,但每次都要叫上好幾次。開始我還以為只要我們多點耐心,多給孩子一點時間,xx總有一天會自覺起床的。但一個多月過去了,叫xx起床每天還都在重演復蹈著。并且我發(fā)現(xiàn)有時他就是自己醒了,我們不去叫他一聲,他仍會懶在床上不起。為這事我跟睿爸協(xié)商說,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慢慢還會讓孩子養(yǎng)成一種依賴,不去叫他就不會起來。以后必須得想辦法改改,但晚上xx仍不肯早睡,要讓他早起難度還是比較大。

前些天,睿爸說由他來叫,結(jié)果效果還是一樣。并且有一次為了穿什么衣服父子倆鬧開了,xx還氣得掉眼淚,睿爸也生氣,把衣服一甩回自己房間一邊呆著去了。這時xx就坐在床邊鬧情緒哭著,衣服也不換。當時我想,我若這時出面安慰下xx,那以后就沒睿爸說話的份了。眼看離上學的時間只有十幾分鐘了,雖然心里急,但我想必須得給xx一個教訓.當然讓他遲到,我不想,因為離學校遠,呆會讓睿爸去送,那一定會讓睿爸變得火上加油,弄不好父子倆會一天心情都不佳。

我輕輕地走到大門口,故意把門打開,然后重重的關上,自己就安靜的“藏”進手洗間。我看了一下時間,二十秒沒到,xx換好衣,出現(xiàn)在洗手間了,小臉上還掛著淚珠,并大聲質(zhì)問,剛是誰開門了,我假裝很吃驚地樣子說,沒誰開門呀!我家門都沒打開過。這時睿爸從房間走出來,也復合道:“是呀,我在房間,我也沒聽到有開門聲,你聽到了?”這時xx狠狠的瞅了睿爸一眼,沒說話自己洗刷去了。我知道,xx他以為我出門了,所以急得趕忙換好衣服追了出來。

也因xx這次的表現(xiàn),讓睿爸抓到了他的軟助點,晚上我們一起與xx協(xié)商,讓他以后早點睡,不然早上起不來,媽媽上班會遲到,到時就不會等他了。

第二天,仍睿爸怎么叫,xx照舊賴在床上不動,我先洗刷好,收拾自己的手提包。這時睿爸誤以為我要走,問道:“今天這么早去上班,你要開員工大會嗎?”結(jié)果話音剛落,xx神速的起床并換了衣服。經(jīng)這事后,xx早上不再需要我們?nèi)瑑纱蔚娜ソ辛?,到點我們說聲早上好,他就能自覺地起來,并且今早,還輪到他來叫我起床了。

從叫xx起床事件里讓我明白,雖然叫孩子起床我們要多點耐心,多給孩子一點關愛,多給孩子一點時間。但我認為也要適當?shù)慕o孩子一點點規(guī)則和壓力,不然一旦讓孩子養(yǎng)成賴床的壞習慣,慢慢地孩子心里會產(chǎn)生一種依戀,等著我們來抱抱,好在懷里靠靠,否很難“醒”,到時若想讓孩子自覺起床,那還真需要一段稍長的時光來慢慢來培養(yǎng)了.

如何幫助孩子改正生活壞習慣


Baby該到睡覺時間,怎么哄就是不睡,甚至哭鬧;正餐不吃愛吃零食;怎么糾正就是改不掉吸奶嘴、吸手指頭的習慣;玩具總是丟滿地,不會愛惜……孩子生活上,這些看似不太嚴重的行為,如果不適當糾正,可能影響到孩子未來人格發(fā)展。

Baby嬰幼兒時期,孩子的模仿力極強,不管是大人、同伴、喜愛的玩偶或是電視節(jié)目,孩子很容易被其所吸引,進而模仿。生活中孩子有些不當?shù)男袨榱晳T,大部分是受到周圍人的態(tài)度和行為習慣所影響,特別是父母親。這些看似不太嚴重的行為,卻造成家長和孩子間相處困難,甚至對孩子未來性格的養(yǎng)成造成困擾。

Baby這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如不趁孩子還小時糾正,將可能影響他未來人格發(fā)展。父母在幫助幼兒改正壞習慣時,要先了解幼兒這些行為習慣背后真正的原因,然后再對癥下方、尋求解決方法,讓孩子能逐漸遠離這些不良習慣,使家長和孩子間的相處能更加的順利。

由模仿養(yǎng)成習慣

Baby常可以聽到一些家長在談論,為什么別人的寶寶都會乖乖吃飯、睡覺、收拾玩具……可是我的寶寶怎么教都教不好,總是要弄到破口大罵、生氣,才可以解決。

Baby成長中的幼兒,在生活中常會出現(xiàn)一些不好的行為和習慣是很普遍的。根據(j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一般幼兒容易出現(xiàn)的壞習慣,除了由模仿而來外,絕大部分還是受到父母的影響,如大人睡眠時間晚、吃飯時間不固定或邊吃邊看電視、用完東西隨手放置等。嬰幼兒時期孩子的模仿力極強,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為孩子所吸引、模仿,進而造成一些習慣的養(yǎng)成。

幼兒易出現(xiàn)的壞習慣

Baby在此列出一般幼兒容易出現(xiàn)的壞習慣和行為、形成原因、對幼兒人格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以及解決的方法,提供父母在育兒時參考。

(1)不良的睡眠習慣

種類:半夜驚醒哭泣、睡覺前和醒時哭鬧不休、要大人陪才肯入睡、拒絕睡覺

原因:

⒈生病,如發(fā)燒、腹痛所引起的睡眠障礙。

⒉房間環(huán)境不佳,如太冷、太熱或太亮導致孩子哭醒。

⒊對睡眠產(chǎn)生恐懼。

⒋睡前活動太激烈或吃太多東西。

⒌午睡睡太多。

⒍家長本身有晚睡習慣,也造成孩子睡眠時間不固定。

對孩子人格影響:

⒈拖延、不守時

⒉精神不佳、情緒不穩(wěn)定、愛鬧脾氣

⒊依賴心、沒安全感

解決方法:

⒈睡前做一次檢查,可摸摸孩子額頭、手腳、尿布,確定孩子身體狀況。

⒉改善房內(nèi)環(huán)境,夏季房間內(nèi),一般維持在25℃~27℃,在睡前就調(diào)節(jié)好室溫。平日保持房內(nèi)空氣暢通,不要蓋太厚被子或穿過多衣物睡覺。

⒊如果怕黑,可在房里留一盞燈,將孩子抱在懷中,陪孩子入睡,培養(yǎng)愉快情緒。

⒋睡前避免活動量大的興奮游戲,不說可怕的故事,情緒平穩(wěn)有助于入睡。

⒌睡前不吃油膩、難消化食物。父母由于工作關系,有吃宵夜的習慣,也間接養(yǎng)成孩子吃宵夜。飽餐之后不但難以入眠,胃部剛接納食物,促使血液集中至胃部,此時入睡不僅食物尚未消化,更容易使幼兒發(fā)生腹部不適情形。

⒍營造愉快的睡眠氣氛,如在旁邊說故事給孩子聽、播放輕柔音樂、調(diào)整燈光等。

⒎養(yǎng)成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不要讓大人生活影響孩子。

⒏親吻孩子臉頰,讓孩子感覺媽媽的愛,愉快地入睡。種類:不想吃飯、吃飯吃得很少、不肯自己吃飯、邊吃邊玩、吃飯時間很長、吃得滿桌都是……

(2)不良的進食習慣

原因:

⒈孩子本身體質(zhì)關系,本來食量就很小。

⒉家中常準備一些餅干、糖果、飲料、蛋糕等食物,只要孩子肚子餓就立刻給他吃,到了正餐自然就吃得少了。

⒊身體不舒服,如發(fā)燒、瀉肚子、肚子痛、牙痛……所以不想吃飯。

⒋想引起父母注意,故意產(chǎn)生反抗心理。

⒌白天活動量不夠,體力沒地方可發(fā)泄,食欲自然不好,吃的也就少。

⒍模仿父母進食習慣,如父母愛吃零食、吃飯慢吞吞、用餐不正常等。

⒎菜式變化少,孩子沒有食欲。

對孩子人格影響:敷衍、不專心

解決方法:

⒈體型小的孩子,食量就小,勿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比較。只要孩子體重發(fā)育按正常標準增長、身體健康,都是沒關系的。

⒉改變在家中擺放零食的習慣,及在餐前對零食加以控制。孩子沒零食吃,自然在正餐時就會食欲大開。

⒊察看孩子是否身體不適影響食欲,給予適當治療,并依照醫(yī)生指導給予適當食物。

⒋孩子自一歲到三歲,反抗心較強,對于孩子的反抗行為,父母不必太擔心孩子暫時不想吃飯的情況,也不要急著要求進食,以免養(yǎng)成孩子以此方式要挾父母的不良習慣。

⒌白天父母不妨抽空帶孩子去做些戶外活動,如滑滑梯、跑步、捉迷藏等一些游戲,讓孩子消耗過剩體力,就會想要多吃食物了。

⒍父母的行為、舉止習慣會影響孩子,做孩子好榜樣,才能改正不良進食習慣。

⒎多變化各種不同菜式,讓孩子覺得新鮮、有趣,促進食欲。

⒏營造良好的吃飯氣氛,讓吃飯成為一種美麗的期待。

(3)愛咬手指、吸奶嘴

原因:

⒈孩子在吸完奶之后,仍出現(xiàn)吸吮動作,但已經(jīng)吃飽,因此父母提供孩子奶嘴,以滿足孩子口腔吸吮的需要。

⒉情緒緊張無法緩解,或睡眠情緒不佳時,經(jīng)由吸吮奶嘴或手指,達到安撫的作用。

⒊父母以為奶嘴、奶瓶是育兒時的必須用品。

⒋沒事做。

對孩子人格影響:

⒈退縮、害羞

⒉依賴

解決方法:

⒈告訴孩子吸奶嘴或手指頭是小嬰兒的行為,現(xiàn)在長大了要改掉這個習慣。

⒉陪孩子玩游戲,以轉(zhuǎn)移孩子對吸吮的注意力。

⒊在協(xié)助孩子改善的過程中盡量隨時給予操作性玩具。

⒋留意孩子的指甲是否過長,為其剪短。

(4)不收拾玩具

種類:將玩具丟滿地、不好好珍惜、爭奪玩具

原因:

⒈家長對家庭的收拾、整理總是不在意。

⒉家長每次總為孩子代勞、收拾。

⒊孩子的玩具太多、淘汰也快。

⒋收拾的工具對孩子而言不方便。

對孩子人格影響:

⒈懶惰、不喜歡收拾。

⒉對事不在乎、沒有責任感。

⒊不懂得珍惜。

⒋做事不會自動自發(fā)、有始有終。

⒌邋邋遢遢、沒有整齊審美的觀念。

解決方法:

⒈教導孩子正確的收拾方法。對于年幼的孩子,做父母的可先收拾玩具給孩子看,讓孩子耳濡目染,習慣一個收拾干凈、清爽的空間。

⒉學習走路后的孩子,玩具不收拾,踩到玩具時腳會很痛,借機鼓勵孩子收拾玩具。

⒊家里隨時保持簡單、整齊、舒適。

(5)其他不良行為

A愛打人

原因:

⒈家長對孩子的懲罰以體罰為主。

⒉孩子語文表達能力不佳。

⒊家長對孩子的行為處理未給太多的解釋機會。

⒋影、視模仿的結(jié)果。

⒌引起大人注意。

對孩子人格影響:

⒈挫折的忍受度低。

⒉人際關系不佳。

解決方法:

⒈遇事多些耐心與孩子溝通。

⒉慎選電視節(jié)目。

B愛說謊

原因:

⒈父母常敷衍孩子。

⒉引人注意、夸大其詞。

⒊管教太嚴格。

對孩子人格影響:不誠實、人際關系不佳

解決方法:隨時鼓勵孩子并與孩子溝通,切勿嚴懲。

C順手牽羊

原因:

⒈物質(zhì)觀念模糊不清。

⒉物質(zhì)的需求未適當滿足。

對孩子人格影響:嫉妒、自我意識強、不尊重別人

解決方法:

⒈物質(zhì)觀念模糊不清。

⒉物質(zhì)的需求未適當滿足。

對孩子人格影響:嫉妒、自我意識強、不尊重別人

解決方法:

⒈在家中有物質(zhì)方面的限制,讓孩子懂得有些東西是不能隨便拿走的。

⒉利用故事書的內(nèi)容,說和分析給孩子聽,讓他明白是非善惡。給予正面鼓勵與肯定此外父母在幫助幼兒改正習慣時,應注意一些態(tài)度及避免方式,才不至于傷及幼兒自尊心。

包括:

⒈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

⒉教養(yǎng)態(tài)度要一致。

⒊積極協(xié)助孩子改善壞習慣。

⒋當孩子努力學習、改正時,多給予孩子正面的肯定與鼓勵。

⒌勿在人前一味地取笑孩子的行為。

相關推薦

  • 改掉吸吮手指的壞習慣 開學了,我們班的孩子增加了許多,班里三分之一的是新生。他們剛剛進入幼兒園,對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都非常陌生,許多好的行為習慣在家里也沒有養(yǎng)成,且不說其他的了,就來聊一下吸吮手指吧。 袁詩琪是一個非常機靈、活...
    2021-01-29 閱讀全文
  • 幫助幼兒改掉含手指的習慣 今年我?guī)У氖切“啵且蝗簞側(cè)雸@的小寶貝們,這些寶貝們非??蓯?,個個都招人喜歡,我可喜歡他們了,跟他們在一起,我每天都過得很幸??鞓?,可最近,我發(fā)現(xiàn)他們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含手指,班里也有幾個家長跟我反...
    2021-09-17 閱讀全文
  • 關注寶寶吮手指的壞習慣 吮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吃手,是寶寶中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媽媽們很容易忽視。寶寶吮指有起一定的起因,對寶寶身體健康也有影響。 寶寶吮指原因 1、媽媽忽略了與寶寶的交流,寶寶就會玩弄自己的手指來解悶; 2、有...
    2022-02-28 閱讀全文
  • 三個小游戲幫助寶寶改掉口吃 學說話期間寶寶口吃,父母一般都會很著急,怕形成習慣改不了,偏偏有時候父母越讓孩子改,孩子越改不過來。其實孩子口吃是由于語言練習不夠造成的,可以適當?shù)刈鲆恍┛谇贿\動,慢慢把口吃的情況矯正過來。口腔運動具...
    2021-07-24 閱讀全文
  • 如何改掉寶寶愛哭鬧的壞習慣 如何改掉寶寶愛哭鬧的壞習慣 動不動掉眼淚是孩子性格懦弱的一種表現(xiàn),不利于他們自信和堅強個性的養(yǎng)成。父母應該想辦法——改掉孩子愛哭的不良習慣,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孩子由于驕慣等原因,動不動就哭,為一點小事就...
    2021-05-20 閱讀全文

開學了,我們班的孩子增加了許多,班里三分之一的是新生。他們剛剛進入幼兒園,對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都非常陌生,許多好的行為習慣在家里也沒有養(yǎng)成,且不說其他的了,就來聊一下吸吮手指吧。 袁詩琪是一個非常機靈、活...

2021-01-29 閱讀全文

今年我?guī)У氖切“?,是一群剛?cè)雸@的小寶貝們,這些寶貝們非??蓯?,個個都招人喜歡,我可喜歡他們了,跟他們在一起,我每天都過得很幸福快樂,可最近,我發(fā)現(xiàn)他們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含手指,班里也有幾個家長跟我反...

2021-09-17 閱讀全文

吮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吃手,是寶寶中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媽媽們很容易忽視。寶寶吮指有起一定的起因,對寶寶身體健康也有影響。 寶寶吮指原因 1、媽媽忽略了與寶寶的交流,寶寶就會玩弄自己的手指來解悶; 2、有...

2022-02-28 閱讀全文

學說話期間寶寶口吃,父母一般都會很著急,怕形成習慣改不了,偏偏有時候父母越讓孩子改,孩子越改不過來。其實孩子口吃是由于語言練習不夠造成的,可以適當?shù)刈鲆恍┛谇贿\動,慢慢把口吃的情況矯正過來。口腔運動具...

2021-07-24 閱讀全文

如何改掉寶寶愛哭鬧的壞習慣 動不動掉眼淚是孩子性格懦弱的一種表現(xiàn),不利于他們自信和堅強個性的養(yǎng)成。父母應該想辦法——改掉孩子愛哭的不良習慣,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孩子由于驕慣等原因,動不動就哭,為一點小事就...

2021-05-2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