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教孩子,要讓他聽明白才行
發(fā)布時間:2020-09-10 聽幼兒故事 幼兒聽故事 教育孩子筆記昨日傍晚,我去幼兒園接孩子,正好同事順路送我回家,接到孩子,坐上同事的車,忽然看見孩子對同事車前擋風玻璃上斑斑點點、大塊兒小塊兒的鳥糞產(chǎn)生了興趣。興奮的說:“媽媽,鳥屎”同事應(yīng)聲笑道,就是鳥屎,停車落上的。孩子一邊看一邊說:“為什么有白色的、有黑色的呢?”我們正在腦子反復(fù)搜索答案,準備回應(yīng)時,孩子又自言自語說:“噢,肯定是小鳥喝的是稀飯!”頓時,我們大笑,孩子又解釋道:“你看白色的屎,肯定是喝稀飯了”,我們邊笑邊逗她:“那這些黑色的呢?”孩子立馬回答說:“這個小鳥吃的是餅干,巧克力餅干”,頓時,車內(nèi)笑聲蕩漾……
對于孩子來說,很多事情他都并不是非常清楚,你說的話,他不了解,不理解,自然是無法接受的。在上述的趣味話語中,體現(xiàn)孩子典型的年齡階段所呈現(xiàn)的思維方式,那就是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的直觀性,和思考問題的具體形象性。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孩子不聽話,不懂事,那是因為我們在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往往沒有用孩子能明白的、能接受的方式進行,自以為是的的教育方式只是單方面的想法,所以作為幼兒教師也好,孩子家長也罷,首先理解孩子很重要,要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理解孩子想要表達的意圖,理解孩子的奇怪想法。其次,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很重要,用孩子能聽懂的方式說話,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溝通,方能奏效。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育兒心得:如何讓孩子聽話
育兒心得:如何讓孩子聽話
都說三歲的孩子特別鬧騰、特別不聽話,總愛干一些成人不允許的事情,我家的萌寶也不例外。身為媽媽的我,只想在不破壞孩子心智和情緒發(fā)展的同時,盡量用不批評、不強制的方式,通過每一次的溝通讓他平靜地與我合作。
就在昨晚,軒軒跑過來對我說“媽媽,你看,我有一包藥,我要吃藥了?!蔽姨ь^一看,孩子手里果然拿著一包“兒童感冒沖劑”,經(jīng)孩子提供的信息,是他自己蹬著椅子爬上柜子拿的。我心想“一定要跟他要回來,不能讓他亂吃藥”。這時軒軒發(fā)現(xiàn)沖劑的包裝袋里有一個小開口,他正想用力撕開倒入口中,我被嚇著了。心想“我要立刻搶過來并嚴肅地和他講醫(yī)藥的道理嗎?我清楚地知道不可以,因為大道理和強行制止只會讓他對我抗拒,也會讓他因為得不到藥使得內(nèi)心更想得到。”
于是我蹲下來對他說“軒軒想吃這包藥呀?”
孩子點頭說“是的,我很想吃。”
我看著他說“你很想吃嗎?”孩子一邊點頭一邊再次用力去撕包裝袋,
我再回應(yīng)他:“軒軒,你是知道生病才能吃藥的,對吧?”
孩子說“是的,生病才能吃藥,我現(xiàn)在就生病了,我可以吃了?!?/p>
然后他故意在我面前大聲咳嗽又裝作不舒服的樣子(只為讓媽媽以為他真的生病了)。
我伸手摸摸他的喉嚨表示同感說“嗯,看來軒軒真的是咳嗽不舒服了?!?/p>
孩子聽了直點頭說“媽,我咳嗽真的很歷害,要馬上吃藥才行?!?/p>
我說“好的,你快撕開吃吧?!?軒軒開心地又撕著)
看樣子快撕開了我關(guān)心地說“你每次生病吃藥之前都有看醫(yī)生吧?”
孩子停住手抬頭看著我說“嗯,是的,以前都是要醫(yī)生開的藥才能吃的?!?/p>
我又說“那你現(xiàn)在問醫(yī)生了嗎?”
他搖搖頭說“沒有”。
我說“哦,你這次沒有問過醫(yī)生呀?”
孩子說“沒有問”(此時軒軒已沒有再撕包裝袋的舉動)
我再對他說“是的,你還沒問醫(yī)生呢,你現(xiàn)在想自己先將藥放回去,等下次看到醫(yī)生時問清楚后再吃?還是現(xiàn)在先把藥交給媽媽拿著,等媽媽下次陪你一起去找醫(yī)生后再吃呢?”
孩子低下頭看著藥包,過了會他說“媽媽,你講故事給我聽吧?!?/p>
我立刻在旁邊拿出繪本,孩子一邊聽故事一邊用牙齒在包裝袋上面咬著玩(但始終沒有再用手去撕袋子上的開口,我依然沒有理會他)當故事讀完后,孩子微笑著將藥包遞給我說:“媽媽,你幫我放好這包藥吧,還是等問了醫(yī)生再吃吧”。我的心立刻放松了,接過藥放好了。
其實在生活中,小萌寶時常會做一些大人不認可的行為,而每次我都在想他只是一個小小孩,孩子的世界跟成人有很大的不同,我無法讓他理解我的世界和我的要求,但我可以讓我自己去發(fā)現(xiàn)、感受他的世界。當孩子最后平靜地將藥交給我時,也許在很多人的眼里以為他聽媽媽的話,覺得他本來就是一個比較聽話的孩子所以好管教,其實不是,正相反,是因為媽媽先聽了他的話。他先被聽見,所以我也被聽見了。而聽見的背后并不是媽媽要對他灌輸大道理,而是媽媽愿意與孩子站在同一視角去看待事物,慢慢地讓孩子自己知道吃藥是要問過醫(yī)生才能吃的。
育兒心得: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育兒心得: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時光如白駒過隙,眨眼間開開已經(jīng)長成一個小男孩了??粗潜г谑稚闲⌒〉?、軟軟的小毛毛頭長成現(xiàn)在這樣愛跑愛跳,能說會講的孩子,我常常會感嘆時光的奇妙。孩子的成長,其實也是我們父母成長的過程,我一邊摸索,一邊學習,期望孩子能健康快樂地長大。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受孫xx老師的影響比較多,她對孩子們有滿腔的愛,她踐行著蒙特梭利教育理念。我看過她的專著《捕捉兒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長》、《愛和自由》等。由于是男孩的關(guān)系,在養(yǎng)育的過程中,我們夫婦倆都會比較“粗”一點,放手一點。我總覺得男孩就要有男孩的樣子,堅強,不怕苦是必須的。比如從他第一次摔倒開始,我就只是輕描淡寫地對他說,沒事,爬起來就是了。如果真的摔得很痛,也只是夸他勇敢。我把對孩子的心疼藏在心里,讓孩子明白摔倒并不是一件大事,沒什么大不了的。因此,現(xiàn)在他要是摔倒了,自己一骨碌就起來了。從他會走路開始帶他出去玩,我們就基本不抱他,都讓他自己走。現(xiàn)在,他逛虎山公園走走停停能走兩個多小時,并且從來不會叫我抱他。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比較注重孩子獨立自主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我明白,孩子雖小,但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會在生活中、與人相處中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看法。我希望孩子是個遇人遇事能有獨立的看法、想法和判斷,不人云亦云的人。我常常給他選擇的機會,同時能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樣來培養(yǎng)他的自主品質(zhì)。比如,周六出去玩,我會問他是去虎山公園還是半山公園?在玩的過程中,遇到岔路口,我都會問他,你是想往左走,還是往右走?又如吃好幾樣水果,我也會問他,你要吃這個還是吃那個?又如現(xiàn)在上了幼兒園,每周五要帶什么玩具去幼兒園分享,都詢問他自己的意見。當孩子做了自己的選擇,我會尊重他的意愿。我知道,只有給孩子以選擇的權(quán)利,尊重孩子的自我需求,才能發(fā)展孩子的獨立思維,才能讓孩子遵從內(nèi)心,成為自己的小主人。一般來說,和他有關(guān)的事情或他能大致了解的事情,我也會把他當做大人,和他聊聊,聽聽他會怎么說,這樣的溝通非常有意思。當然,愛孩子,尊重孩子,并不是無限制的縱容孩子。一般來說,我們都會和他商量著來,做事前都會先說好條件,征得他的同意。但如果開開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我們一般是不會答應(yīng)的。這樣,他就非常明白,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做,必須在遵守原則的前提下進行。另外,我們比較注意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幼小的孩子好奇心強是天生的,這是非常寶貴的天性,我不愿意因為這樣那樣的成人思維中的原因禁錮孩子,泯滅了孩子的天性。開開對于他不熟悉的任何事物都會很好奇,常常問這個為什么,那個怎么樣。對于家里的生活用品、小工具、特別是器械類的尤其感興趣,常常是“給我玩一下,我要看一下”這些話掛在嘴上。比如家里的一只舊燈管也是可以鼓搗上半天的。我常常提醒自己,我要更相信孩子,給他足夠的空間和自由讓他“施展身手”,只要在不影響自身健康和安全、不妨礙別人的前提下,任何活動都能進行。忘了是哪位名人說的,“聽過不如看過,看過不如做過?!庇H自實踐是學習的最好方式。比如,開開在奶奶家門前玩水,我們會給他尋找工具,讓他玩得更盡興。衣服濕了也沒什么,頂多換一套;下雨過后,我會和他一起找蝸牛觀察蝸牛;他要“研究”相機的電池、sm卡,一直拿在手上插進拔出,我也默許,只是會教他看看圖片怎樣正確插回相機。對于他的“十萬個為什么”,我們都會比較耐心解釋,常常也會反問他,以促進他的獨立思考能力的發(fā)展。如果我們也解釋不了,我會直接向他“坦白”,會告訴他媽媽上網(wǎng)查查再告訴你。當然,他也常?!皳v亂闖禍”,比如他的玩具、家里用品的小零件常會被他弄壞,這絕對是挑戰(zhàn)家長的耐心的。另外,我相信,在自然中的孩子是最快樂的。因為我自己就來自農(nóng)村,對于鄉(xiāng)村生活特別有感情。我也相信,農(nóng)村生活對于孩子來說,是特別有意義的體驗。在自然中體驗到的東西,學到的東西,遠比課本上生動得多、深刻得多。因此,我們常常帶孩子回農(nóng)村,孩子也很喜歡。開闊的空間,新鮮的空氣,和善的村民,綠色的食品對于孩子的身體心靈是益處多多。在農(nóng)村生活,就能時時和大自然接觸。摘蔬菜水果、喂雞鴨狗豬、跑田間地頭,這些都是開開最愛干的事。這種快樂,在鋼筋水泥的城市里孩子是體驗不到的。在外婆家,開開最喜歡和我到田邊散步,摸摸沉甸甸的稻谷,摘朵雪白的棉花,嘗嘗桔子的味道,多有意思啊!心理學中有句這樣的話,“人一輩子唯一能做的事是認識自己”。說得真好!我想不僅僅是認識自己,還要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做自己,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行事,這何嘗容易。很多時候,我們在乎別人的眼光,在乎別人的感受,唯獨丟失了自己。面對這么一個幼小的生命,我們更應(yīng)該用愛和自由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成為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快樂的人。這是每一個內(nèi)心獨立的父母應(yīng)該做的。愛孩子,就讓孩子成為他自己。這是我努力的方向。
育兒心得:孩子不一定要“聽話”
育兒心得:孩子不一定要“聽話”
我們每個人從小就聽大人說:"小孩子要聽大人話,這樣才是好孩子,長會有出息!"因此,我們會很聽話,至于有沒有出息,事實證明一切。但是我們依然很聽話地對自己的孩子說:"你要聽話哦!這樣才是乖寶寶!"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這句話,并且已經(jīng)形成了這樣
的一個固定模式了。當然,也就很自然地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然而,當老師讓我讀這篇文章時,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老師,你沒搞錯吧!孩子要是不聽話了,那不得翻天了!不得爬到老子頭上來了!那不得把房子給拆了呀!這現(xiàn)在是啥教育理念呀!”
可是連續(xù)讀了數(shù)遍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的心在哭泣!
我有兩個女兒,老大8歲,今年三年級;老二4歲,今年中班。我對她們就是兩種教育手段,也讓我看到兩種結(jié)果。
老大,是我們的第一個孩子,所以我們非常的痛愛,她
也很可愛,很聰明,很靈巧,就是那種人見人愛的小孩子。
可我還是覺得不夠完美,因為我太愛她了!所以我總是要求她要“聽話”,事事都要聽我的話。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笑容變少了,笑聲沒有了??晌疫€是要她聽話,只要聽話就是好孩子。慢慢地孩子進入到小學,問題就開始暴露:孩子常被同學打哭也不敢和老師說。作業(yè)不會寫時,就等著給答案。一開始很愛學英語,但爸爸卻說:“英語不用學,將來都是外國人學中文,沒人學英語了!”孩子非常聽話,再也不好好學英語了!現(xiàn)在三年級了,英語考試不及格,她開始傷心了,想要好好學英語了!
老二,早產(chǎn)將近一個月,出生時很小,差點進暖房,所以我們對她沒有任何要求,只希望她能開心快樂的長大,所以我們對她就是放手自然教育,給她空間,讓她自己去經(jīng)歷,去探索,很少對她說:“你要聽話!"這類的話。反而讓我看到她獨立、自信、又有愛心?,F(xiàn)在每天放學回來,都要學姐姐寫作業(yè)的樣子,自己給自己布置功課,一做就是一、二個小時,非常省心。
因此,作為家長不是一味地要孩子“聽話”!而是應(yīng)該引導(dǎo)孩運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多動腦便會多辦法、多突破,明白事情應(yīng)該怎樣做,更應(yīng)該因為事情能夠給他足夠的價值而主動地做。若孩子總是主動地去做應(yīng)該做的事,那么就不會再有“聽話”的需要了。
現(xiàn)在學習了家庭教育課程,知道了:家長的責任是幫助孩子成長,也就是發(fā)展出孩子的自主能力,這才是家長的使命,這才是真正愛孩子!
育兒心得:不要讓孩子有依賴心理
育兒心得:不要讓孩子有依賴心理
我自己覺得培養(yǎng)孩子的自覺自立自理能力很重要,不要讓孩子有依賴心理
關(guān)于自覺:比如以前早上我叫女兒起床,我發(fā)現(xiàn)我每天都去叫孩子催孩子快起床快刷牙洗臉快吃飯快點要遲到了,后來發(fā)現(xiàn)每天喊女兒每天就都需要我去喊,要你不停的催不停的叫,把自己搞得跟火山要爆發(fā)似的,女兒卻不緊不慢的,最后鬧得自己心情不好孩子情緒也不好,所謂皇帝不急急死太監(jiān)用到這簡直太恰當了,后來我改變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女兒心平氣各,不急不燥,讓她自己去急去,告訴她你什么時候叫我送你走我就什么時候送你走,遲到了是你自己的事,一段時間下來,后來基本上每天都是女兒叫我:媽媽可以走了,而不是我催她(墻上的鐘被我調(diào)快了五分鐘她一直不知道)
關(guān)于自理自立:女兒九歲,九歲的孩子很多事自己都會做,自己會做能做好的事我盡量讓她自己做,有時就算我去做了,我也告訴她,什么什么事我?guī)湍阕隽税。ū热缭缟纤酝觑埖耐?,大多時候我是讓她自己去洗的,有時我會幫她洗,幫她洗的時候我告訴她,你的碗我去幫你洗了啊,她還會對我說句謝謝媽媽。)這樣做一是培養(yǎng)孩子勤勞的好習慣,二也是讓孩子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個人理解,做好“人”比做好“事”更重要,否則累了自己不說,孩子還覺得你做的事都是理所當然應(yīng)該做的。
當然我知道,我還有很多很多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其實發(fā)現(xiàn),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也在一同成長。我愛我的寶貝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