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畫畫需要支持鼓勵
發(fā)布時間:2020-08-22 教育筆記鼓勵孩子 教育孩子筆記 幼兒園畫畫教案一次繪畫課,我發(fā)現(xiàn)一個又一個孩子左顧右盼遲遲不肯動筆。問他怎么了,他低著頭小聲說:“上次畫的畫,媽媽說我畫得亂七八糟,一點也不象?!边@位媽媽的“心直口快”竟使孩子駐筆不前。實際上,“畫的象不象”只是對繪畫作品中形象性的一種評判,所謂“照貓畫貓,照虎畫虎”,反映的是一種模仿技術和觀察力。但除此以外,繪畫中還有創(chuàng)造性、藝術性等評價指標。譬如畢加索的畫就很難看出來象什么。幼兒由于認知、思維的局限,在觀察事物時不可能很全面,他也許只抓住自己看到的事物的某個特征將之繪于紙上,這時成人就會覺得不象,但在兒童看來,事物就是那樣子的,所以很象。而且即使兒童捕捉到了事物的基本特征,也許精細動作發(fā)展的局限影響了他的發(fā)揮,所以單純從象與不象來評判兒童的繪畫作品有欠妥當。童大多喜歡畫畫,因為繪畫的直觀和具體正好迎合了他們思維的形象性特征——兒童不是為了繪畫的結果而畫的,對于他們而言,并不計較畫得象不象,他們在畫、在涂抹,他們沉浸在這個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成長。繪畫就是他們自我表達的一種語言。既然兒童是在繪畫中思維,通過繪畫表達著自己,那我們應該如何支持鼓勵孩子呢?1、材料的選配應該適合孩子的年齡、生理特點。選配材料時除了要考慮到安全性、外形、尺寸、顏色等因素外,還需考慮到材質,如筆和紙的摩擦力——越小的孩子越難掌握摩擦力小的紙和筆;多使用“吃紙”的筆,因為這有利于孩子對細節(jié)的表現(xiàn)。2、將錯就錯,另辟新徑畫錯了怎么辦?通常老師的做法是讓他們畫在旁邊,或許干脆換張紙。但有時將錯就錯,鼓勵孩子另辟新徑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方法。3、鼓勵孩子講解自己的作品。繪畫的過程也是孩子想象的過程、思維的過程、表達的過程。所以當看到孩子畫出成人難以理解的怪物時,或看到畫面上互不相干的事物時,不必驚訝,因為孩子眼中的世界原不同于成人眼中的世界。你可以請孩子解釋一下,或許你會有很多驚喜的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想象原來這樣豐富,孩子的思維原來這樣有趣,你可以從中了解孩子的世界。同時孩子在解說過程中,大腦經(jīng)過記憶改造、表象重構等過程,這將促進他抽象思維的發(fā)展。4、積極評價。不要輕易否定孩子,尤其在不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的情況下。孩子是從別人的眼中認識自己的,如果他得到的總是否定的信息,漸漸地,他對自己也會持同樣的否定態(tài)度,而一個人地自我意識將影響他整個人生。所以當孩子向你展示他地作品時,認真地看待他地工作成果,鼓勵他,講出自己地真實感受,與他討論,而不要敷衍。孩子在成人認真聆聽和注視下也感受到一種成就感,一種他的工作成果受到重視的成就感。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調皮的孩子更需要鼓勵
提到調皮的孩子,很多老師都會覺得頭疼,尤其對我這個剛剛走出校門的新手來說,真的很難應付!剛剛接到這個班,我對每一位孩子都充滿了愛心。對那些調皮的小朋友我也是非常有耐心的跟他們溝通交流。但是幾個星期下來,我發(fā)現(xiàn)他們根本不買我的帳。甚至變本加厲起來,這些孩子往往個性強、膽子大、對自己約束能力差,吵吵鬧鬧的給班級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我的聲音時常會變成“沙式比啞”。正當自己無計可施時,在一次集體教育中我偶然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特別喜歡受表揚。只要我每次說要表揚誰誰誰,他們的神情就都開始專注起來。就連那些特別好動的小朋友也會安靜下來。其實他們都喜歡被老師關注被別人表揚的。從這開始,我對他們施行了一套策略。那就是一旦發(fā)現(xiàn)他們表現(xiàn)好,立刻表揚,而且非常高調!漸漸的,孩子的進步非???,我上課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大呼小叫”了??磥?,無論什么樣的學生都是可以有改變的。好動的孩子都是比較聰明的孩子,我們應該充分調動這些孩子好動的習性,讓他們協(xié)助我們工作,給予他們鼓勵與表揚,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們安靜,不要動等,這樣效果可能要好一些。原來我也曾經(jīng)認為,有些孩子真的就怎樣怎樣了,調皮孩子再怎么付出也是沒有用的。但是現(xiàn)在,我改變了這樣的想法。在他們玩劣的外表下,我已經(jīng)看到了希望,跟他們在一起,現(xiàn)在我也真正的體會到為人師者的真諦——付出,也需要用對方法!
教育隨筆:好孩子需要鼓勵
記得我們班有這樣一個女孩子——不敢看著老師的眼睛說話,當老師一靠近她時她就會緊張,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因此語言表達、音樂表現(xiàn)等方面的能力也都比其他孩子發(fā)展的要慢一些。
看到這樣的孩子,我很心疼、糾結。是什么造成了現(xiàn)在的她,我們已無從去追究,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現(xiàn)在開始給她新的教育,新的起點。于是,我開始關注她的一舉一動,希望捕捉到她的亮點和進步的地方,給她鼓勵,給她贊美,給她機會和希望。當我們發(fā)現(xiàn)她在繪畫和運動方面很出色時,就在全體孩子前面表揚她,并讓她做示范。有一次體育活動投擲沙包,很多孩子都不能準確的掌握正確的投擲姿勢,只有她姿勢準確,投擲的又遠,于是我請她當小老師,給孩子們做示范,起初她還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當在我的鼓勵下投出第一次,孩子們給她歡呼時,她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當她在老師的引導下和老師打招呼的時候,我們會抹抹她的頭,給她一個贊許的微笑;當她在老師的要求下能簡單地回答老師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給她鼓勵的掌聲以及一個小貼紙……在這些不斷的贊許、鼓勵下,她漸漸大方起來,眼睛也敢正視老師了,這些進步就是簡簡單單的鼓勵與夸獎就能改變的。慢慢的她能夠勇敢的在老師和全班孩子面前復述學過的故事,也能夠在小組表演唱歌的時候,勇敢的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而不是像之前一樣畏畏縮縮不敢演唱。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對未來的希望?!倍覀兘o孩子希望的一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斷的夸夸他們,鼓勵他們——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幼教隨筆:孩子需要多種鼓勵
其實有些時候孩子是需要一些物質或精神刺激的,這樣會促使他來約束自己,這些方法還是比較管用的,有些時候只是用口頭表揚孩子他們也是會麻痹的,他們喜歡新鮮物,作為老師就要經(jīng)常變換出新花招來刺激他們。
這個星期一的小標兵我們班選的是芮翔,他也算是班里比較調皮的孩子,但是上個星期表現(xiàn)很好,早上來了能主動和老師問好,還能和來送孩子的叔叔阿姨問好,看到班里的小鏡子臟了,自己主動拿毛巾擦擦??吹剿谋憩F(xiàn)我很高興,高興的同時我又想他是為什么改變的呢?于是趁著中午休息的時間我把他拉到我的身邊跟他聊天,我問他今天為什么會拿毛巾擦鏡子,他很不好意思的笑笑說:“沒什么,就是看到它臟了,小朋友照鏡子臉都照的臟臟的?!笨吹剿懿缓靡馑?我也就沒繼續(xù)問,我在班里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揚了他。星期一升完國旗就輪到園長媽媽給小標兵帶綬帶,當點到芮翔的名字的時候就只見他很快的跑上去,站在那里直直的,堪比軍姿了。回來的時候小朋友都用非常羨慕的眼光看著他,他都笑成一朵花了,回到班級的這一個星期表現(xiàn)都很好。
其實有些時候孩子是需要一些物質或精神刺激的,這樣會促使他來約束自己,這些方法還是比較管用的,有些時候只是用口頭表揚孩子他們也是會麻痹的,他們喜歡新鮮物,作為老師就要經(jīng)常變換出新花招來刺激他們。
孩子需要老師的鼓勵和表揚
新學期開始了,我們班陸續(xù)來了許多的新的小朋友。新入園的小朋友因為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哭是常事。我們做老師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各種方法讓他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宣宣是小班的一個小朋友,前幾天剛剛入園,剛來時還不哭,可這幾天每天早上進園總是啼哭不止,媽媽早上送她時,他就不停的說:“媽媽早來接我,媽媽早來啊?!笨蓩寢寗傋?,她就會邊哭邊不停的說:“媽媽怎么還不來???媽媽什么時候來???你送我回家吧。“不管我們怎么哄她也沒有效果,這幾天我一直為這事煩擾著。
今天早上,我怕宣宣來幼兒園哭鬧,特意早早的等在門口,遠遠地看見軒軒媽媽抱著宣宣走進了,我還沒等宣宣反應過來,就抱過來對他說:“宣宣來了,今天萱萱真棒,不哭了,老師真高興?。 睕]想到宣宣聽了眼睛一直看著我竟沒有哭。我高興地一邊抱著她一邊暗示媽媽快走。這時張老師也過來夸獎宣宣,“宣宣今天太棒了,上幼兒園都不哭了,我要獎勵宣宣小紅花”。
走進教室,我和張老師當著小朋友的面表揚了宣宣,還立刻發(fā)了小紅花給她。看宣宣的表情好像很害羞,但也很自豪。接連幾天我都是等在門口,一見宣宣就說:“宣宣真棒,真的長大了。”果然宣宣入園很少哭了,媽媽也高興的對我說:“還是老師有辦法,以前他在家說的好好地,可是到了幼兒園還是照樣哭,現(xiàn)在變了,不再討厭上幼兒園了?!?/p>
通過這件事,我認識到了孩子需要鼓勵和表揚,需要老師的肯定,鼓勵的力量很大,我們不妨多用。
教育隨筆:越小的孩子越需要鼓勵
教育隨筆:越小的孩子越需要鼓勵
有些時候,我們管理不了孩子,其實僅僅是因為我們沒有用對方法而已,用對了方法,這些都不是問題。一直以來我?guī)в變撼鋈敉饣顒?,都出現(xiàn)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們不聽指揮,比如在說游戲規(guī)則或玩法時,我說我的,他們說他們的,每次都得扯著嗓子喊,直到今天我才發(fā)現(xiàn)了一個辦法,原來這樣做可以管住他們的嘴巴。
像往常一樣我?guī)Ш⒆觽円黄鸬綉敉庾鲇螒颉T谥v游戲規(guī)則時,孩子們說的說、笑的笑、玩的玩,完全不理睬我說了什么?就在這時,我只說了一句:“讓老師看看我們班誰站的最端正?!边@時立馬就有小朋友站好了。我趕緊找出一個來表揚:“看某某某小朋友站的多好?!痹捯魟偮?,又有一部分站好了,我緊接著再表揚了幾個,瞬間所有的小朋友都閉上了嘴巴,站的端端正正。我不僅暗自歡喜,原來這些小不點是要表揚呀!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不會專挑表現(xiàn)不好的幼兒說,而是不斷的表揚表現(xiàn)好的幼兒。這樣不聽話的、亂跑的、沒有認真做游戲的幼兒就會立馬投入到游戲活動中。
通過這節(jié)活動,我才認識到,其實,人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贊揚,作為幼兒更是這樣。對幼兒的表揚給幼兒帶去的動力和成就感,其優(yōu)勢作用遠遠超過對幼兒的批評和懲罰所帶去的激勵作用。作為一名幼兒老師,要多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之處,可愛之處,及時肯定孩子的進步,及時表揚他們,那么孩子的進步就能時時在你眼前出現(xiàn)。
【園長評語】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是有科學道理的,特別是越小的孩子越是需要肯定和鼓勵。
教育隨筆:原來讓孩子畫畫這么重要
教育隨筆:原來讓孩子畫畫這么重要
很多家長以為讓孩子背背唐詩、認認字母、學學兒歌就是學前最好的智力開發(fā)了,果真如此嗎?有科學家認為,畫畫是更好的智力開發(fā),你知道為什么嗎?記憶力更好也許看到孩子毫無“藝術感”可言的繪畫,大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信手涂鴉”,這無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繪畫完全符合大人門的審美觀點,那樣就說不上“想象”了,如蘋果,因為“模仿”的蘋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創(chuàng)造。但是這并不表示孩子的繪畫作品是沒意義的,只是在我們成人思維里缺少對孩子作品的理解成分。在他們看來,一個小圈圈就是一片云朵、一個人物形象,幾個粗細不均的線條就是一棟房子、幾棵樹,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古人最早用的甲骨文就像是小孩的“無意識記憶”喔!想象力更好為什么我們總是很難看懂孩子畫的是什么呢?因為我們跟孩子的想象力、認識能力有差別。成人都喜歡規(guī)矩、真實的東西,而孩子的世界里充滿了童話般的爛漫,花兒會唱歌,太陽長胡子,小兔子拿著氣球,電視機長著兩只手……這正是想象力的最好表現(xiàn)。同時,對色彩的運用更能顯出孩子們大膽的想象力,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意愿隨意涂抹顏色,紅色的小人兒、綠色的房子、藍色的小貓……不過不要用“離譜”去理解他們看到的世界,因為在他們眼里,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情緒能得到及時宣泄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韋赫指出:“畫1小時畫獲得的東西,比看9小時獲得的東西還多。”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心理學家有時候治療病人的時候要先讓病人畫幅畫的原因。在兒童心理學里也有這一項,通過對孩子的繪畫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緒、心理疾病根源。繪畫使左右大腦一起“開工”在日常生活中,動手能力主要開發(fā)的是人的左半腦,思考畫什么,怎么畫,以及對手部運動的控制,這些都會促進左腦的智力開發(fā)。在繪畫的時候,孩子無意間培養(yǎng)了對顏色、形狀、空間位置的判斷認知能力,這些對右腦智力的開發(fā)很有益處。所以說,繪畫可以同時活動左右大腦。在不斷繪畫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會不斷打破原有的思維和定式。當接受到外界的新鮮事物時,靈感一觸即發(fā),左右大腦同時“開工”。
我們要多鼓勵孩子
我班的王忠凱小朋友是個個性內向的小孩子,平時不與人爭吵,也不會犯錯誤,屬于不用老師操心的那種,但也正是因為這性格,往往就會被我們老師忽略在視線之外,對他就減少了一份關心,每次他的爸爸來了了解情況的時候,我向他反映最多的是比較乖巧,太文靜了,他爸爸說:“哎,沒辦法,這是性格的問題,在家也是這樣的!”對于家長的這種說法,我也應和著,可是平時還是不能夠讓他真正活潑起來。再一次戶外活動上,我讓他們帶一個沙包,到最后也有一小部分人沒帶來,我讓他們把沙包都拿到自己手里,其中王浩宇小朋友沒帶來,可是他也在玩沙包,我就問他有沒有帶來,他說沒有,那這沙包到底是誰的呢?我問了好多人,可是都說不是他的,我對他們說,自己帶來的沙包自己不認識呀?是自己的就領回去,問了半天,也沒人應答,結果只有挨個問,問到王忠凱小朋友時,他才點點頭說時他帶來的,看到他膽怯的神情,我摸摸她的頭對他說:“只是你帶來的東西,就是你用的,ieren拿了你的東西你應該對他說,或者來告訴老師,讓老師幫你解決,知道嗎?”他幾乎是含著淚答應的,看到自己的東西在老師的幫助下失而復得了,喜悅志強馬上言于表。
在以后的幼兒園生活中,他漸漸變得不那么內向了,有時候還跟小朋友說說笑笑,打打鬧鬧,家長來接孩子時,順便送上幾句表揚的話,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進步,這樣一來,孩子感受到老師的關心,也增強了他的自信心,孩子同時也改變了許多
如何教孩子學畫畫
“提供紙筆讓孩子隨興描繪就可以了嗎?”“當我要孩子畫畫時,他總是說不會畫,希望我代筆或抓著他的手畫,這樣好嗎?”現(xiàn)代父母難為,面對瞪著紙筆、一臉無助的孩子,您是以何種方式解決問題呢?“聽”孩子的畫其實畫畫一點也不難首先要撇開“畫的像”的錯誤觀念,對幼兒來說,畫畫就像大人寫日記般,他們會以既有的、熟悉的表現(xiàn)手法,用點、線、圓各式圖樣,“記錄”深刻于心中的生活經(jīng)驗,幾條簡潔的線,代表的是媽媽:紛亂的錯誤,代表的是弟弟:圓圓的形狀,代表的是好吃的餅干....。
。
孩子用“畫”來講述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
所以,我們看孩子的畫時,并不是看他畫得像不像,而是要“聽”他畫中所表達的東西,并去理解、關心、尊重他所訴說的內容。
在引導涂鴉期的孩子(兩—四歲)畫出心中意象和對生活經(jīng)驗的感受時,您還可在孩子用點線描畫的圖樣旁,加上附注文字。
以言語引導孩子畫畫當孩子想要畫一件事物,卻不知如何表現(xiàn)時,請您以“言語”來引導他做畫。
例如:孩子想畫“大象”,您可先和他一起討論大象的特征,若能輔以圖片或書籍,加深孩子的印象,甚至帶孩子到動物園觀看,都能加強孩子對畫作內容的表現(xiàn)欲望及構成概念。
然后,鼓勵孩子以基本形狀---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分別做頭部、身軀、四肢的描繪。
“想一想,大象的頭和長長的鼻子像什么形狀?圓形還是長方形?”“很好!身體又是什么形狀呢?”“長方形。
”若要進一步豐富孩子的畫作內容,則可和孩子共同討論分享,掌握何人、何時、何地、何事的原則,對孩子做言語上的刺激。
以畫烤肉為例,問孩子:“你和誰一起去呢?”“在什么地方烤肉呢?草地?河邊?”“是早上?傍晚?還是晚上烤肉呢?”“除了烤肉,你們還做了哪些事?聊天?喝飲料?唱歌?打球?”豐富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豐富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更是幫助孩子在藝術天地成長的重要方式。
舉例來說,帶孩子去動物園、游泳、烤肉、爬山、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飯、洗澡、刷牙,睡覺等點點滴滴,都是豐富孩子作畫靈感的最佳來源。
孩子要透過親身的體驗,才能描繪出生動、真摯、充滿情感的作品,不會老是畫一些內容空洞、缺乏變化、讓父母納悶的畫了。
這樣的作品,即使在技術上還不成熟,也能打動看畫人的心,孩子更能在繪畫過程中得到滿足。
提供能引起共鳴的圖畫書借助圖畫書引導孩子作畫,可培養(yǎng)他判斷、選擇與整合的能力。
不過,圖畫書內容要合乎幼兒的語言理解程度,并且以圖書為主、文字為輔。
陪伴孩子進入童話世界作畫的題材不難尋,只要有敏銳的感知心:作畫的方式不難,只要勇于嘗試與創(chuàng)新。
當孩子發(fā)現(xiàn)新穎的、屬于自己感受且美好的表現(xiàn)方式時,他的畫就有了生命。
大人千萬不可畫給孩子看,或要求孩子臨摹,這些都會逐漸抹殺孩子對事物的統(tǒng)合、分析和安排的能力,以及他表現(xiàn)內容的獨創(chuàng)性。
對待孩子繪畫十大忌1、當孩子繪畫時,不停嘴地在一旁評論;2、追究每個細節(jié)是否合乎現(xiàn)實,并要求立即更正;3、當孩子要求繪畫用具時,總是不厭其煩地強調筆和紙的價格,不要浪費;4、不斷提醒孩子注意手和環(huán)境的清潔,使孩子不能注意力集中或因為害怕批評而放棄繪畫;5、當孩子把作品送給父母觀賞時,不愿痛快地進行表揚,總要重復“不要驕傲”之類的話;6、要求孩子達到尚無能力達到的繪畫技巧;7、不恰當?shù)乜偸峭渌⒆舆M行比較“你看人家畫得給你好”,以為可以刺激孩子的上進心;8、過早地把孩子送去學畫成人畫,束縛其自有的豐富想像力;9、因為畫技尚不成熟而對孩子當面諷刺挖苦;10、未經(jīng)同意擅自處理孩子喜愛的作品;如果你不幸選擇了“是”,那么你在對待孩子繪畫方面真的應該“補課”了。
給父母的十個建議1、以表揚為主,不加任何附加條件。
對獨具個人創(chuàng)作特點的尤其多加鼓勵。
以建議的口吻提出改進意見。
目的:增強自信心,承認和接受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
2、在家中開辟一面墻專門懸掛孩子的作品,或開辟一個角落供其創(chuàng)作。
目的:使孩子感受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3、每逢家中親戚朋友過生日鼓勵孩子作畫相送,以此讓孩子表達感激之心。
目的:以孩子自己用心創(chuàng)作的作品代替用錢購買的禮物。
4、為孩子提供不同規(guī)格的紙張和多種繪畫材料。
在使用大塊油彩時可用成人舊衣物作為工作服使用。
活動完畢讓孩子學會自己收拾打掃。
目的:讓孩子盡情工作,避免不愉快爭吵。
5、當孩子解釋自己的畫時注意傾聽,遇有不解的地方及時提問。
目的:表示對孩子的尊重。
6、當孩子因敘述能力有限無法講清自我感受或現(xiàn)實情景時請他畫下來,以利于孩子再次歸納思考,并組織想要表達的語言。
目的:同時是一次口語復述的聯(lián)系。
7、如孩子情緒過于緊張激動,傷心郁悶,成人可以用畫畫的方式與孩子對話,起到發(fā)泄疏通的作用。
目的:讓孩子在平和的氣氛中恢復平衡。
8、在孩子作畫時可以放些輕音樂,有益于孩子發(fā)揮想像力。
目的:讓孩子享受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
9、帶孩子參加成人聚會或與孩子無關的活動時攜帶繪畫用具。
目的:以防孩子感到枯燥乏味。
10、挑選孩子的作品進行收藏,標上日期,題目以及孩子特有的解釋。
目的:記錄孩子精神成長的財富。
結語:家長教孩子畫畫主要目的是為了啟蒙孩子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專注安靜的性格和喜歡畫畫的興趣,我們不可能也不必要讓孩子將來都成為畫家,而是盡量讓他們成為具有美的心靈、美的品德以及成為富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人。
不能過早過多地想到是為了把孩子培養(yǎng)成一個小畫家、小美術家,這樣家長教孩子畫畫就會感到是一種有趣的繪畫活動,變成一件十分輕松、快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