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優(yōu)秀父母都是實力派演員
發(fā)布時間:2020-08-20 幼師讀書心得 幼師家訪心得 幼兒園開學父母要做哪些準備育兒心得:優(yōu)秀父母都是實力派演員
如果能給優(yōu)秀的父母設(shè)立一個獎項,那一定是影視中的奧斯卡金像獎,優(yōu)秀的父母都是具有實力派演技的演員。
最近熱播綜藝《演員的誕生》里有很多演技爆棚的好演員,他們的作品有很強的代入感,看戲的人會不自覺的進入他們營造的氛圍,跟著他們的節(jié)奏時喜時悲。
能營造氛圍,讓看戲的人一直沉浸在氛圍里,一舉一動都牽動觀眾的心,這種能掌控他人情緒開關(guān)的演員,就是好演員。
反之,不夠走心,入不了看戲人的心的演員,也就不能稱之為好演員了。
演員與觀眾,父母與孩子,稍作關(guān)聯(lián)還真覺得有很多相似之處。
常言,為人父母要扮演好各個時期的角色,父母也需要演技,而且優(yōu)秀的父母演技都不差。
01陪伴者的角色
演員只要站在舞臺面對觀眾,想演好角色就必須收起雜念,心無旁騖的投入到演繹中去,哪怕身體不適思緒混亂。
陪伴孩子也如此。
有時工作和家庭的瑣事會讓父母身體和精神透支,這個時候我們只想閉著眼睛好好休息一會。
但是孩子不會理解這樣的疲憊,在你離開一天之后再次見面,小家伙只會興奮的拉著你玩這個看那個。
此時,父母想要扮演好陪伴者的角色,就需要有“演”的成分。
比如,假裝很感興趣的聽他分享白天發(fā)生的事,假裝很投入的陪他玩你藏我躲的游戲,假裝很享受的收下他半路撿回來的“禮物”。
如果你“演”的夠投入,他會源源不斷的跟你分享更多的事情,拉你玩更多他想玩的游戲,他會越來越相信你。
如果你“演”的不夠走心,讓他覺得自己的分享很無趣,無法吸引你的關(guān)注,他也會識趣的熄掉引擎,但他會對你漸漸疏遠。
有段時間因為工作原因我被弄的焦頭爛額,下班回家恨不得立馬倒下,女兒要玩過家家,我無力奉陪就恩恩哦哦敷衍了事。她并未當面揭穿我的搪塞,所以我也并未發(fā)覺有什么不妥。
一個禮拜后,我似乎感覺到了女兒跟之間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
平時下班回家,女兒總會興高采烈的給我開門,擁抱我,那幾天回來她就不怎么理會我了。
我問她怎么不來給媽媽開門?她滿不在乎的說,因為我的好朋友是奶奶了啊。
就因那幾天我狀態(tài)不好“演”的不夠投入,沒能調(diào)動她的情緒打動她,所以女兒就換臺了。
看女兒換臺之速度,我也若有所思:好的親子關(guān)系需要陪伴,而且,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是走心。
02鼓勵者的角色
犯錯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犯錯后父母要不動聲色,還要裝作若無其事的安慰他,鼓勵他下次會做好,那又要開始“演”啦。
比如,孩子想自己吃飯,你怕他端不住碗拒絕他,但他堅持要自己吃,你妥協(xié)了。最后孩子不小心把碗打碎,將湯水米飯撒了一地。你有怒火但又想讓孩子以此為戒,你就需要“演”出很大方的原諒他,還要和顏悅色的告訴孩子:沒關(guān)系,下次我們可以拿的很穩(wěn)。
比如,孩子告訴你這次的期末考試成績很差,五科有三科沒有及格。你失望又焦急,但為了給孩子加油打氣,你需要“演”,把批評他的的話改成鼓勵的話。
還比如,孩子告訴你早戀了。你內(nèi)心實際是很焦慮的,但你又不希望讓孩子感受到這層焦慮,害怕他從此不再與你交心。那么你又要“演”出一副共情,我很懂你的樣子了,然后再旁敲側(cè)擊的給他灌輸一些正確的戀愛觀。
專業(yè)的演員都經(jīng)過演技實戰(zhàn)訓練,而父母卻是在本色出演。
能演好鼓勵者角色的父母,都是好父母也是好演員。如此演技的父母,拿奧斯卡金像獎也是實至名歸了。
03身教者的角色
再好的名校,都比上父母的言傳身教。
作家鄭淵潔在兒子兩歲時,便開始寫《童話大王》月刊,鄭淵潔之所以能堅持寫一本月刊32年,很大程度上是在“演繹”給兒子看:父親靠一枝筆,可以讓家庭豐衣足食。
鄭淵潔的父親曾在《朗讀者》中被董卿問到:鄭淵潔小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他長大后會成為一個這樣的作家?
鄭爺爺回答說:“想讓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我現(xiàn)在86歲了,每天四點起床寫微博,我現(xiàn)在36萬粉絲,鄭淵潔四點半起床,我們家沒有睡懶覺的。”86歲的鄭爺爺在至今還一直堅持寫微博寫原創(chuàng)。
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一書中,敘寫了關(guān)于錢鐘書和女兒錢媛生前的事跡。書中寫道,在錢媛兩歲時便學著母親伏案看書,不到三歲就識的很多小人書字,她與錢鐘書埋頭研書的時候,女兒也會乖乖的靜坐一旁陪讀。
錢媛在十一周歲時被爺爺發(fā)現(xiàn)是“吾家讀書種子也”!小小年紀已讀過《西游記》、《水滸》等小說。她從小被父母耳濡目染培養(yǎng)了愛讀書的好習慣,這為錢媛后來的人生發(fā)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礎(chǔ)。
所謂言傳身教,就如前蘇聯(lián)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同兒童談話,或教導兒童、豐富兒童的時候,才是在教育兒童。在你們生活的每一瞬間,甚至當你們不在家的時候,都是在教育兒童。
你們怎樣穿衣,怎樣跟別人談話,怎樣談論他人,怎樣表達情緒,怎樣對待朋友,怎么笑,怎么憤怒,所有這些對孩子都有很大的意義。
身教,是一種無聲的教育,也是無聲的演繹。
優(yōu)秀的父母就像優(yōu)秀的演員一樣,懂得收控自己的言行和舉動。但又與演員略有一些不同,演員面向的是很多觀眾,而父母面對的只有孩子。
演員情緒不夠飽滿時可以稍掉鏈子,優(yōu)秀的父母就不行,他們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長年累月的在孩子面前不斷作出走心演繹。
就如鄭淵潔,就如鄭爺爺,就如楊絳一家仨。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育兒心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育兒心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時間過的可真快,柏文萱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已經(jīng)四年了,下半年就要上小學了,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是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好孩子,要想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個人認為首先要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好的學習習慣這是首要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人從呱呱落地到上學工作,走向社會都是離不開父母的,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同樣你讓孩子做到某些事情你自己同樣也要能做到,譬如和孩子一起學習啊,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身子女希望有一個伙伴,如果家長和孩子做伙伴孩子開心,家長也會找回童年的記憶,孩子的言行和愛好都是在家長的熏陶下形成自己特點的,和孩子一起學習,在一個書的環(huán)境里,在大自然中,你會感到世界真的很美好。
沒有哪位父母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盡管我們不斷努力把最好的物質(zhì)生活都奉獻給孩子,以此來彌補我們曾經(jīng)的美夢,但關(guān)注孩子生活習慣責任心的培養(yǎng),在當今社會應該是不可缺失和不容忽視的,犯了錯誤就要勇于承擔,自己的東西就要自己擺放好,做事不拖拉作業(yè)按時完成,同時也要讓孩子有時間管理的責任,在什么時間內(nèi)做什么事情,同樣在教育孩子方面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同時也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多加指教。
總之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不能希望一天就立竿見影,家長也要有心理準備有步驟的進行。
新手父母談育兒心得
性格:活潑、樂觀、愛問、興趣廣泛、有點倔強但是很講道理
興趣:各種車類尤其是工程車、開扭扭車、騎自行車、開小汽車、燒飯做菜游戲、參加活動、美食
優(yōu)點:愛笑、模仿力強、接受能力、動手能力不錯
缺點:只要眼睛是睜開的,手腳嘴巴一刻不停
目前就讀于太倉實驗幼教中心苗苗班
以上是我們對寶寶的總體評價,不知道老師是否有同感或者不同的看法希望老師可以一起分享。
談起孩子,有句話是非常的貼切:“痛并快樂著”,為了孩子,犧牲了休息時間、和朋友聚會的時間、自己玩樂的時間,收獲的是孩子天真的笑容和對父母的親熱感,每每想到這些只能一邊嘆氣一邊開心。由于我們是第一代在城市生活的父母,因此相比起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在一起生活,孩子被眾星捧月的情況,在孩子生活教育方面,我和孩子的爸爸付出的比較多一些,多了些嚴格少些嬌縱。
我們的目標是教育孩子在性格上做一個勇敢樂觀的人,在生活上獨立自主,養(yǎng)成能夠伴隨一生的良好的生活習慣,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夠自己獨立開拓。為此,我們在他成長過程中,切實做到以下幾點:1.在吃飯方面:在寶寶還未滿一歲的時候,就幫他買好桌子椅子勺子碗,讓他自己單獨吃飯,無論是否撒的到處都是,都讓他自己完成,對于撒在桌子上的飯粒也讓他自己揀的吃掉,這樣不僅養(yǎng)成他自己動手吃飯的良好習慣,讓他把吃飯當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大人非要他吃,而且他也從吃飯中找到很多的樂趣。一直到今天,他對吃飯都充滿著渴望,我們從來不追著他到處跑,他不吃也不強迫他吃,讓他自己承擔不吃飯帶來的饑餓感。養(yǎng)成習慣后我們也省心,他也吃的很飽很開心;
2.在睡覺方面:我們從出生到現(xiàn)在,睡覺一直非常好,夜里也從不哭鬧。小的時候每天上午睡一覺下午睡一覺,后來隨著年齡的增大就讓他每天下午睡一大覺,他也養(yǎng)成午飯以后休息一會就睡覺的習慣,這樣讓他養(yǎng)養(yǎng)力氣,晚上等爸爸媽媽回來可以盡情玩樂;
3.在生活習慣方面:我們盡量做到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動手,比如上廁所、脫衣服鞋子襪子、拿玩具、出門帶拿錢包帶鑰匙等,讓他能夠體會做事情的不容易,而且在看電視動畫片的時候去提點教育,讓他記憶深刻,并且在生活中利用動畫人物讓他自覺行動,比如在賴床的時候?qū)λf勤快的喜羊羊早起去割草,在他不肯喝水的時候和他說烏鴉是怎樣干渴的去弄水喝,把他形容成故事里的小動物,他會非常喜歡;
4.在培養(yǎng)習慣方面:大人的言語和行為是最簡單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不用刻意去說教,孩子都會聽在耳朵里看在眼睛里記在心里的。譬如,在吃飯時候,要等所有人都入席了才能開飯,不能用手亂抓菜,也不能把喜歡吃的東西拖到自己邊上等等;在出門的時候,要和家人說再見,因此寶寶每天會按時站在門口和我們告別,叮囑:“早點回家”、“路上小心”之類的話,和小大人一樣;晚上下班回來會跑過來開門,拿好拖鞋等等。在受到幫助的時候說“謝謝”,在造成損害的時候說“對不起”等等,因此他現(xiàn)在對于這些禮貌用語比較熟悉,有時候還會反過來教育我們;5.在興趣方面:我們買了一些兒歌和一些小故事,放給他聽,他在玩的時候也可以去聽,不是很刻意的,他喜歡什么放什么,不喜歡就不放。能夠記得多少算多少,不造成他的負擔。他沒事的時候總喜歡去哼哼他看到的聽到的東西,嘴巴一直不停;他尤其喜歡車類特別是工程車,我們也在給他買玩具的時候根據(jù)他的喜好去購買一些,但并不是滿足所有的愛好,譬如我們會在挑選的時候?qū)r格較高的就會跟他商量這個車很貴
育兒心得:都是超前輔導惹的禍
兒子上小學的時候,培訓少兒英語的輔導班剛剛起步。我想,反正雙休,作業(yè)不多,平時的時間光玩了,還不如上英語輔導班,不指望學多少東西,邊玩邊學,順便培養(yǎng)興趣,省的到初中跟不上。經(jīng)過認真比較,我選擇了XX少兒英語。
如我所愿,兒子在小學的英語成績遙遙領(lǐng)先,考試次次滿分,還參加過濰坊市的英語大賽,獲得了很好的成績。同事和朋友羨慕得很,兒子也是興奮異常,經(jīng)常說:“媽媽,我太聰明了,上課根本就不用聽,老師還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我。”當時的我沾沾自喜,以為自己讓兒子上輔導班是多么英明的事。小學結(jié)束了,兒子的英語輔導班畢業(yè)了。
兒子升入初中后,初一上半年的成績還行,回家的時候經(jīng)常說:“這些課程我都學過,上課的時候不用聽就會了”。英語老師找過我說孩子上課時無所事事,我感覺他的成績不錯,也就沒過多追究。初一下半年的時候,英語成績逐漸下滑,我問什么原因,他自己說在劍橋英語的老本已經(jīng)吃完了,現(xiàn)在的知識都是以前沒學過的。讓他上課時認真聽老師講課,可已經(jīng)晚了,他養(yǎng)成的壞習慣已經(jīng)很難改變,訓斥多次不見成效。有時候我想,如果兒子沒上英語輔導班,一開始就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給他種下不用上課聽講也能會的種子,他的成績肯定要比現(xiàn)在好很多,現(xiàn)在悔之晚矣。
每次放假的時候,兒子的同學有的會報各類輔導班。兒子會嗤之以鼻的說,白搭。然后舉例說明誰誰誰經(jīng)常上輔導班還不如自己,原因是如果把這些知識提前學會,上課就不想再聽了,學習習慣不好,我覺得有道理。也許正應了一句老話:欲速則不達。
《指南》中指出:忽視學習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單純追求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F(xiàn)在,大班有很多小朋友的家長要求學一年級課程,他們的心情可以理解,因為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能夠出類拔萃。其實,專家們在編寫教材的時候,已經(jīng)考慮了孩子的年齡特點,一個正常的孩子完全有能力學會學好規(guī)定的課程。家長們應該在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下功夫,而非急功近利,拔苗助長。因為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積極態(tài)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fā)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zhì)”。
育兒心得:培養(yǎng)心身都是健康的孩子
育兒心得:培養(yǎng)心身都是健康的孩子
一首歌是這么唱的: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寵愛,他們是我們的未來!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接班人。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在遙遠的古代,能功成名就的名人都是從小開始培養(yǎng),從娃娃抓起,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每個孩子都應該銘記在心的,二十一世紀的孩子們面對更嚴俊的人生挑戰(zhàn)與生活壓力,更應該好好學習基礎(chǔ)知識,培養(yǎng)好的品德。
從一個呱呱墜地,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到為人父母,我們是從孩提時一路走來,談到育兒,每個父母心中都有自己的目標與理想,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一定要比自己有出息,什么樣的環(huán)境造就什么樣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有自己的特點,父母對待孩子應靈活變通,沒有最笨的孩子,只有不會引導的父母,可見我們的言傳身教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總是邊總結(jié),邊摸索,吸取自己過往的生活經(jīng)驗,再借鑒名人名師的好的思想,好的理念,好的品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父母都寄予孩子特別的希望,總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差人一等,想起孟母的三遷的故事,做為父母的我們更應該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環(huán)境,剛剛步入一年級的小寶貝,處于思維模式的轉(zhuǎn)形期,從邁入一年級的校門開始,就應該學著當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三好學生,向著這個目標邁進,談談做為父母的育兒心得:
第一,從小要教給孩子自信,建立良好的信心是一個孩子從小必須要學會的,有了信心就有了希望,也有了前進的方向,不能老批評,謾罵與責備孩子,在人生的路上,每走一步都會影響孩子的將來,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良言一句三冬暖,帶著好的心情上課,我相信孩子是歡樂的,誰都不希望給孩子壞的,邪惡的情緒影響,惡毒的言語會傷害孩子的積極性,會影響孩子的世界觀,會讓孩子產(chǎn)生一生的陰影。
第二,要培養(yǎng)孩子自立的能力,培養(yǎng)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大膽的把自己的主見表達出來,碰到問題先自己解決,解決不好再求助他人,不要莽撞,魯莽的蠻干,更不能放之任之,碰到問題時,父母,長輩要耐心,細致的協(xié)助解決,不能厭煩的去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第三,培養(yǎng)孩子要懂得尊重,尊重老師、尊重父母,尊重長輩,有助于孩子自覺矯正自己的不良行為,自覺地、發(fā)自內(nèi)心地按照老師和父母的要求學習,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讓孩子學會尊重老師,要求家長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凡是老師要求家長支持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支持和配合,樹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
第四,培養(yǎng)孩子勤儉節(jié)約的生活習慣,今天擁有的美好物質(zhì),每一份都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食,都是從播種,發(fā)芽,出苗,茁壯成長到開花結(jié)果,再到形成稻米的漫長過程。
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天才,總是先天的基礎(chǔ)加后天的培養(yǎng)綜合而來,學習是每個孩子必經(jīng)的過程,在學習的路上,學的還很多,需要培養(yǎng)的更多,每孩子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中應該教會孩子從小開始應懂得做一個三好的孩子,第一是品德,第二是學習,第三是身體,希望自己的孩子心身都是健康的.
育兒心得:父母孩子的愛
育兒心得:父母孩子的愛
我家孩子從小比較內(nèi)向,膽子小,不大敢與外人說話,為改變這種現(xiàn)象,做為父母,我想了很多辦法,再配合幼兒園里老師的教育方法,終于初見成效。其實也沒什么秘訣,就是——愛、關(guān)懷,多加以鍛煉、給予自信。
1、每天只要他想和我聊天,即使我的手里有事情,也要停下來,認真地來傾聽孩子。
我們只是個被傾述對象,讓孩子多說,我們也不多加意見,碰到一些原則性的問題時,才稍加指引,讓他往正確的方向去想問題。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還沒有入睡的時候,是他最盼望的時間,我總會抱著他,聊著他在幼兒園發(fā)生的事情,然后再給他講幾個勵志小故事。
2、誰家父母不愛孩子,但愛別深埋心底,要把愛說出來。
我經(jīng)常抱著孩子說:“媽媽愛你,媽媽喜歡你,你一定要好好的成長,媽媽會在你身邊陪伴、支持你的?!庇袔状魏⒆踊貋碚f幼兒園里有小朋友打他,這個時候我會蹲下來問他:“那個小朋友是故意的嗎?如果他不是故意的,我們要原諒他,如果他是故意的,寶寶要先學著自己來解決,可以先告訴那個小朋友‘打人是不對的,好好團結(jié)友愛我們才能玩得開心快樂,但如果你還打我,我就不愿意和你做好朋友了’”。一般這樣說也就能解決了。當兒子這樣解決了問題的時候,他會很高興的回來告訴我,這個時候我會不失時機地說上一句:“你好棒,真有男子漢的風范,這樣處理事情你們倆個都不會再生氣了對嗎?多快樂呀!”也有這樣做還是處理不了的,這個時候,我就會告訴孩子可以適當?shù)膶で罄蠋煹膸椭?。對于孩子成長中的問題,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讓孩子從小學會從容平和的自己處理問題,如此成長,對健康的性格是一種保障。
3、多與其它家長溝通。
現(xiàn)在這些孩子,讓我們做父母的很無奈,我在四處尋找著和我有相同情況的家長。在孩子三四歲時,通過網(wǎng)絡,我在本地找到了十幾個孩子年齡相仿的網(wǎng)友,我們經(jīng)常在網(wǎng)絡上討論問題。記得在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地方還不適應,包括孩子,也包括我們家長,這樣情況下,有一些家長送孩子去過幼兒園,她們給我講了很多常識及注意事項,還有如何渡過孩子初上幼兒園的適應期。這些真的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解決了不少困惑,所以,多與其他家長交流,多借鑒其他家長的經(jīng)驗,真的很必要。
4、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要求孩子要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現(xiàn)在很多家長感慨孩子沒有禮貌,對長輩沒有尊敬心,這一點上,我認為,我們在教孩子文明禮貌的同時,也要嚴于律己,例如:當著孩子的面不能罵人,說粗魯?shù)恼Z言,對長輩都要用尊稱,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爭吵,時時刻刻把這些事放在心上,自己做到,孩子自然也學到,何況禮貌用語也是道德品質(zhì)的體現(xiàn),希望孩子做好這一點,自己一定要率先而為。
5、擁有健康的心靈,才會過得快樂的人生。
從小教孩子學會感恩。一個人是不能獨自在社會上成長的,所有的一切都要有他人的相輔相成,所以教孩子學會感恩,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例如,當孩子學到古詩《憫農(nóng)》的時候,對種地的農(nóng)民伯伯,要學會感恩,從而也要珍惜每一粒糧食,當每一年的老師節(jié)來臨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能忘記所有教過你的每一位老師,是她們一點一滴的、辛辛苦苦的教會你很多的知識,還有身邊的很多人,時常教孩子擁有感恩的心,讓孩子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這也是快樂的源泉。
6、創(chuàng)造機會,帶孩子出去,多多加以鍛煉。
適當帶孩子出去走走,可以親近自然,看看青山綠水,也可以適當去放松,去游樂園玩玩,還可以有意地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讓孩子在人多的地方自己找小伙伴玩。總之,我經(jīng)常帶孩子出去玩,讓孩子在盡情享受童年的樂趣時更能得到成長中的鍛煉。
7、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
(1)我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較強,歸功于他有一對懶得出奇的父母,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我們的這種懶,是一種刻意懶,其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學會獨立,不能老依賴父母。
(2)要有一個弱勢的媽媽,就會有一個強勢的孩子。
我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扮演一個弱者,尋求孩子對我的幫助,讓孩子幫我,使他有一種保護感,從而鍛煉出他的那種“強勢”。
孩子的成長步步是關(guān)鍵,就像是種下的小樹苗,要將其扶正扶直,將來才能長成筆直的參天大樹,愛孩子,千萬不能忽略童年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細心呵護,用愛陪伴。
以上是我的幾點做法與感受,或許有失妥當,希望能與其他家長共同探討,讓我們的孩子更健康地成長。
育兒心得:做輕松的父母
做父母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許多父母親尤其是母親會將精力和情感全部投入到子女身上,事事小心翼翼,對孩子照顧周到,殫精竭慮,結(jié)果失去了自我,而孩子的成長似乎和并不如家長期待的那么好。實際上,父母要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做輕松的父母。
1、父母應該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留出自我發(fā)展的空間和時間,不要讓孩子占據(jù)自己所有的生活而迷失了自己。父母也應該讓孩子知道,父母也有自己的事情和工作要做,不能隨意打擾別人。
2、信任孩子。父母要充分相信孩子,相信它們有能力去面對現(xiàn)實世界,并放手讓孩子獨立的面對和處理一些事情。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對于孩子遇到的挫折和失敗應該看作是正常的,多進行安慰和鼓勵,幫助他們找出原因,這樣它們就會將建立起自信和樂觀的態(tài)度,為他們個性和獨立性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3、體味孩子給父母帶來的歡笑和快樂,和孩子一起享受生活的樂趣。
在這樣的心態(tài)下,父母和孩子都有了共奪得自由和發(fā)展空間,家庭氣氛也輕松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