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從孩子忘帶東西說起,別剝奪孩子鍛煉的機會

發(fā)布時間:2020-05-29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教育孩子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每天上午,學校的保安師傅都會有一個雷打不動的任務(wù),就是穿梭在校園各個班級,把一些文具、水杯、跳繩之類的東西,送到它們的小主人手中。這些物品不是學生丟失在校園的,而是早上孩子忘記帶了,家長送到學校門衛(wèi)的。我在校門口值日的時候,好幾次碰到有家長匆匆把東西送來:“老師,我孩子忘記帶筆袋了,能幫我?guī)нM去嗎?”“我孩子的語文書忘帶了,麻煩你幫我?guī)нM去?!薄粋€下雨天,一個奶奶手里拿著一把尺來了:“我孩子是一8班的,尺子掉在家了?!蔽艺f:“沒事的,他自己會想辦法解決的?!薄八麜焕蠋熍u的,回來要哭鬧的!你幫我?guī)Ыo他吧!”“那你放在保安室,寫個名字貼在上面,呆會我?guī)湍憬腥藥нM去?!笨伤齾s不放心,手里拿著直尺,不停地拉著進校園的孩子問:“你是幾班的?你認識某某嗎?”連問了幾個孩子,都不是同一個班的。最后,我請一位老師幫忙帶進去,她才放心地離開。

感慨家長對孩子真是“盡心盡責”:盡心盡責地幫他們“處理麻煩”、“解決后顧之憂”。這樣做,家長真的是在幫助孩子嗎?看似幫助孩子解決了問題,實際上卻是在幫孩子逃避責任,逃避了自己因馬虎大意可能受的批評,逃避了他本來要承擔的責任。試想:每次忘記帶東西,總會有家長及時幫他送來,哪個孩子會自己用心去準備所需要的物品?因為有堅強的后盾,所以他們就永遠用不著學著準備自己的東西,反正到時候會有人送過來。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如果孩子永遠不用為自己的丟三落四付出代價,他永遠都學不會自己打理好自己的東西,什么事情都要靠別人操心。

從另外一方面來講,如果孩子忘記帶東西了,但又必須要用,那他就面臨著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考驗,不同的孩子可能會有不同的方法:有人會開口問同學借,有人會向老師求助,有人會用其他物品代替,我就見過一個忘帶直尺的孩子,連線時用鉛筆來代替直尺,也連出了直線。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巧用智慧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而家長們這一“送”,剝奪了一個絕好的、鍛煉孩子的機會。

追根究底,還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愛太狹隘、太片面,認為不讓孩子受半點挫折,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就是愛孩子,及時幫孩子解決“后顧之憂”是愛孩子。真正的愛孩子,是做對孩子成長有利的事,做能讓孩子早日獨立、自主的事。

孩子的成長,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大自然中,狐貍媽媽把剛長大的小狐貍趕出窩去,老鷹把小鷹扔下懸崖逼它學會飛翔,小黃羊生下幾分鐘就得站起來跟著媽媽奔跑

,否則就會被狼吃掉……動物都明白這個道理:要早日讓孩子學會獨立,學會生存的技能,不要依賴父母??晌覀?nèi)祟悈s舍不得讓孩子在風雨中鍛煉。在我們許多家庭里,家長過多地收權(quán),過分地攬權(quán)、霸權(quán),抑制了孩子的個性發(fā)育,影響了孩子的心理成長。家長始終把孩子攥在手掌心,老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孩子不僅缺失了自由成長的機會,而且自我保護本能也逐漸退化。

愛孩子,就別剝奪孩子鍛煉的機會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相信孩子,多給孩子鍛煉的機會


在我們這次的家訪中有一個年齡特小的孩子,他叫辰辰是8月30日出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偏弱,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小便,在園會經(jīng)常小便在身上,所以每天上幼兒園都會帶好幾套衣服。在與家長的交談中了解到家長雖然認識到了自己的孩子在這些方面是偏弱的,但是總以孩子還小為由,件件事情都由成人包辦,甚至小便,大人會抱著去小便;吃飯自然也是成人喂。使得每天上幼兒園都要帶好好幾套的換洗衣服,在園的吃飯也是需要老師喂才行。對此,我想從兩方面談?wù)勎覍@位孩子家長教育方法的一些體會。

一、不要因為孩子小,而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

在與該家長的交談中了解道:家長認為孩子在班中年齡小達不到這樣的標準是正常的。其實這位孩子家長的想法不難理解,因為小的緣故,而沒有達到能力上的要求,等他大一點的時候就會學會的。可是我們試想一下,如果這位家長一味地剝奪孩子學習鍛煉的機會,那么他不是始終都不會了嗎?其實不光是這位家長在我們周圍有許多的家長都抱有這樣的思想。他們把孩子本該會做的、能學會的事情都一手包辦了,這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漸漸地該學會的事情,孩子還是沒有學會。那么就會養(yǎng)成依賴成人的習慣,也就有了現(xiàn)在很多大學生去外地上大學,不會自理,而哭著嚷著要回來的現(xiàn)象了。

二、不要因為想當然,而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孩子的想法

從這位家長的交談中還了解到:讓孩子學習了自己小便,可是他學不會,所以就不學了。可以看出家長有這份培養(yǎng)幼兒學習新本領(lǐng)的心,但是嘗試了幾次以后,就覺得是因為孩子小,還沒達到會的標準,所以就不學了,干脆家長一手包辦,等他長大一點以后就會自己學會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家長有著想當然的心里,他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孩子的想法;他以孩子學不會的想法,想著自己應(yīng)該包辦做的事情。所以我想對家長說:多從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的想法吧。其實雖然小,很多孩子學習新本領(lǐng)、認識新事物的欲望還是很強的,可是往往由于家長的一手包辦而沒有給孩子鍛煉的機會。也許一次孩子沒有成功,二次還是失敗,說不定三次、四次以后孩子就學會了呢!所以我想如果家長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的想法,多給予一些鍛煉的機會,那么成功也許就會在眼前的。

每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每個孩子也是有很強的學習欲望的,為什么有的孩子懂得知識多、能力強,而有的孩子懂得知識少,能力弱呢?我想很大的因素還是家長。只要我們家長相信孩子,多給孩子鍛煉的機會,那么孩子的收獲一定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想對家長說:相信自己的孩子,他是可以的!

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鍛煉的機會


新學期開始了,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托班的孩子每天都能高高興興地來園、開開心心的學習了,而且各方面能力都在不斷的增強之中。午餐的菜肴中有鵪鶉蛋,在分菜的時候,老師很焦急,想著要快快幫孩子們將蛋剝好,大家都不會自己剝蛋呢。

老師剛想給奕奕剝蛋時,奕奕竟然說:"項老師,我自己會剝的。"

"你真棒!"老師對奕奕豎起了大拇指。老師轉(zhuǎn)身剛想給怡怡剝,只見怡怡正努力試著自己剝著呢,雖然剝得有點兒困難,但她最后仍是自己剝完了。于是,老師不再試著給孩子們剝蛋,而是觀察著孩子們,當個別幼兒真得碰到困難時才進行指導(dǎo)幫忙。

由此可見,習慣于服侍孩子,不僅不是一個為他們服務(wù)的舉動,而是一個危險的舉動,因為它容易窒息孩子們有意的自發(fā)的活動。不動手做的孩子永遠是不知道如何做的。老師在工作中,應(yīng)該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去鍛煉。一個好的老師不在于為孩子做了多少事而在于教會孩子做多少事的方法。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寶,什么都不讓孩子做。事事為孩子包辦,其結(jié)果是,孩子們應(yīng)當具有的自我探索性活動都變成了爸爸媽媽精心照料下的被支配性活動。如果孩子缺乏獨立的嘗試機會,他們就會變得事事處處都依賴爸爸媽媽。久而久之,孩子會喪失獨立性和克服困難的意志與能力。

其實,孩子是很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如果家長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也就讓孩子失去了創(chuàng)造的機會。很多時候,孩子內(nèi)心還是渴望能夠自己去嘗試,比如案例中的奕奕寶寶。家長老師不應(yīng)該過分地保護孩子,應(yīng)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在鍛煉的過程中,孩子的獨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會得到提高,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

鍛煉孩子的創(chuàng)造精神,就從現(xiàn)在做起!


孩子的潛力和天分要由父母來開發(fā),那么,父母在孩子啟蒙時期應(yīng)該用什么方法讓他們發(fā)散思維?用怎樣的言行影響孩子擁有創(chuàng)造力?這可是一門學問!這次的每日芝士就給大家提供幾個方法,幫家長開啟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1.孩子愛問為什么

孩子的小腦袋里總是藏滿了問題,當他們皺著眉頭,一臉急切地來問“為什么”時,我們自然的反應(yīng)就是盡力給他們答案。提供答案固然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量,但是如果孩子總在被動地接受這些彼此孤立的知識,思維能力很難得到提高。

如果換一種對答方式:“你認為呢?”“你是怎么想到這個問題的?”“我也不太清楚答案,我們可以討論一下”,就能幫助孩子探索得更多。孩子在思考這些問題時需要回想以前的經(jīng)驗進行推理,這能幫助他們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學習能力。

2.張開想象的翅膀

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時期,在我們看來,孩子的想象也許有些可笑和不切實際,但一旦他們可以“異想天開”,不按部就班地人云亦云,可貴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模式就開始形成。

3.用新眼光看新事物

如果說4是8的一半,通常人們會回答說:“是。”如果接著再問:“0是8的一半,對嗎?”經(jīng)過一段思考的時間后,大多數(shù)人才同意這一說法(8是由兩個0上下相疊而成的)。這時如果再問:“3是8的一半,是嗎?”人們很快就會看到將8豎著分為兩半,則是兩個3。

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起點。讓孩子用新的眼光來重新認識身邊一些習以為常的事物,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基礎(chǔ)。孩子一旦習慣于這種思維過程,當再次遇到不熟悉的問題時,他就會想到用不同的思維方式來為自己遇到的新挑戰(zhàn)、新情景或新問題找到解決方案。

4.開啟孩子的感知世界

孩子只有在他們自己支配和主宰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的火苗才能被激發(fā)出來,所以,我們要盡量提供給他們看、摸、嘗試、學習,及自我表現(xiàn)和動手操作等多種機會,這會大大開啟他以前沒有嘗試過的想法與念頭,是提升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一個關(guān)鍵。

為了給孩子提供這樣的機會,我們的責任是:

給孩子提供一個不受時間、空間和材料限制的,有挑戰(zhàn)性、有吸引力的環(huán)境。所有活動的選擇都要與孩子特定的年齡和發(fā)展階段相適應(yīng)。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活動是操作性和開放性的,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jié)果。?

愛孩子就要學會鍛煉孩子


愛孩子就要學會鍛煉孩子,過分嬌慣,有百害而無一利。作為家長或老師,應(yīng)該學會放手,讓孩子走自己的人生,那怕他時常摔跤,我們只需遠遠地看著,在心里為他加油喝彩。

當看到這段文章時,覺得每個做家長或老師的都能做到。想到每年新生幼兒入園時,一個個孩子拉著家長的手,哭著不肯讓家長離去,有的家長只好留下來再陪陪孩子,老師親切的對家長講,你們放心上班吧,我們會照顧好他們的,可是有的家長還是不忍心離去。這其中的滋味只有輪到自己才真正體會到。

我的孩子今年三歲半了,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了。開學第一天,我和孩子早早來到幼兒園,孩子表現(xiàn)很好,和我揮揮手,就和其他小朋友玩去了。我有點不放心,站在那里沒動。孩子見我沒走又跑過來,對我說:“媽媽你回去吧,我沒事?!碑斘以俅魏蛢鹤訐]揮手,轉(zhuǎn)身離去時,才覺得心里怪怪的,那份難舍的親情,瞬間體會得淋漓盡致,想到別的家長不肯離去時的情景,我還錯怪他們對老師的不信任。直到今天,當我送自己的孩子上學時,才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滋味。

“愛孩子就要學會鍛煉孩子”我把這句話牢記在心。相信所有的家長都能做到:每個孩子都是最棒的,相信他們,他們會做得更好,哪怕他們會時常摔跤,我們只會遠遠望著,為他們加油喝彩。

不要忽視孩子從幼兒園帶回來的東西


不要忽視孩子從幼兒園帶回來的東西以前女兒放學回家,經(jīng)常帶回來一些亂七八糟的小紙片、貼畫什么的,大多數(shù)都是小朋友們互相貼、互相送的,我也就沒怎么在意。

周三那天晚上,我去接女兒回家,女兒開心地從褲子口袋里掏出了幾根畫筆,說:“媽媽看,畫筆!”我覺得這次有點兒不對勁,小朋友們之間不會送畫筆吧?于是我問女兒:“你哪來的筆呀?”“趙老師送的?!迸畠焊纱嗟卣f?!摆w老師為什么要送你筆呀?”“老師問誰家沒有筆,說沒有筆的話,老師可以送幾根。我想奶奶這邊不是沒有畫筆嗎,我就舉手了,老師就給了我?guī)赘?。”呵,這丫頭還說得頭頭是道的,但是我還是對此說法表示懷疑,可是為了女兒那點兒小面子,我沒有繼續(xù)追問。

回到家以后,我又問:“那老師還給誰筆了?”“還給xx和小A了。xx和我一樣都是6根,小A拿了2根?!笨磥頂?shù)得還挺清楚。我不打算問了,因為我覺得再問也問不出什么來,我想明天先去問問趙老師再說。

第二天,我見到他們趙老師,就把趙老師拉到一邊,問起這事兒,趙老師一頭霧水:“我沒給她們畫筆呀,是不是李老師給的?”我們倆正在說話的時候,就聽見**爸在那邊叫了起來:“別問了,肯定是他們自己拿的,他們正在這兒拿呢。”原來,她們有一個裝雜物的小屋子,孩子們畫畫用的畫筆也在這里邊。女兒和她的好朋友xx正在那嘻嘻哈哈地往兜里裝筆呢。

我一看,氣了,趕緊喊住女兒,讓她把筆放回去。女兒回去把筆扔在那就跑了。我又和老師聊了會兒,基本搞清楚了畫筆的來歷。趙老師說,小朋友們要畫畫的時候,她們經(jīng)常讓**去那個儲物間拿畫筆,估計**知道畫筆在哪,放學以后和好朋友跑到里邊玩兒,嘻嘻哈哈地就把筆帶回來了,根本沒當回事兒。我基本了解了事情真相以后,就下樓去找**和**爸。

找到女兒和**爸的時候,**正在哇哇大哭,邊哭邊說:“媽媽,我冷,我要穿你的衣服。我想穿爸爸的衣服,他不給!”我知道肯定是**爸批評她了,她又在找各種理由來逃避我批評她。我什么都沒說,只是脫下我的衣服趕緊把她包上。我一直抱著她,直到上車我都沒有說筆的事兒,只是安慰她。

到了車上,等她的情緒稍微穩(wěn)定了些,我說:“**,那些筆是幼兒園的,你不能拿回家,你們把筆拿回家了,那以后小朋友們還怎么畫畫呀?”

“我們班好多筆呢。”女兒還振振有詞。

“好多筆也不能往家拿呀,你看,如果每個小朋友都往家拿五根,你們班那么多孩子,還不都把筆拿光了?!?/p>

“嗯,那樣的話,我們班就剩下一盒筆了,每個小朋友就只能拿一種顏色畫畫了,那多沒意思呀?!迸畠洪_始明白我話。

“所以呀,我們明天把筆帶回來,給老師道個歉好不好?我相信老師還是會讓你繼續(xù)發(fā)筆的?!蔽夜膭钆畠?。

“可是,是xx讓我拿的,我說不要,她非要讓我拿,她非要塞到我的兜里?!迸畠哼€在強詞奪理。

“不管是誰的主意,只要往家拿筆了都是不對的。而且,你明天還有一個任務(wù),那就是負責給那些也往家拿筆的小朋友講講道理,告訴他們忘記拿筆是不對的,讓他們把筆帶回來好不好?還有說謊話也是不對的,老師沒給你筆,你卻說是老師發(fā)給你們的,也不對,知道嗎?”

女兒終于點頭同意,她輕聲地問我:“媽媽,你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圣誕老公公好嗎?”我點頭同意,我告訴他:“即使我告訴老公公這件事也沒關(guān)系的,因為每個小孩子都有可能犯錯誤,只要改正了就還是好孩子,老公公會原諒你的,而且我也相信,老公公還是會給你送來禮物的?!薄罢娴膯??”女兒半信半疑。“是的,我保證?!?/p>

第二天,在女兒的要求下,我們把筆還給了趙老師,是女兒親自還的。女兒小聲地給趙老師說了對不起。說完以后,她靠在我的肩頭,很難過,幾乎要哭,我趕緊說:“沒事兒,沒事兒了,去趕緊進去洗手、吃飯吧?!迸畠豪≮w老師伸過來的手,蹦蹦跳跳地進教室了。我相信而且我也希望,女兒以后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

周四,圣誕前夜,女兒很不安地問我:“媽媽,你說圣誕老公公會給我送禮物嗎?”“我猜會,因為你今年一直表現(xiàn)很好,就像你說的,你打球好,你學習好,你還有好多好多的優(yōu)點,雖然你昨天犯了點兒錯誤,但是你已經(jīng)知道錯了,而且也改正了,你還是老公公眼中的好孩子??焖?,只有你睡著了,老公公才會來送禮物的,只有這樣,才叫驚喜呀?!?/p>

后來,興奮而又滿心期待的女兒又和我聊了很多圣誕老人的事兒后,才甜蜜地睡著了,我肯定,醒來的她一定能看到圣誕老公公帶給她的驚喜,我保證。

所以,不要忽視孩子從幼兒園帶回家的東西,雖然孩子可能是無意識地拿的,但是那畢竟不是自己家的東西,不能讓孩子養(yǎng)成亂拿別人東西的習慣。還有就是發(fā)現(xiàn)孩子從幼兒園拿回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的時候,要耐心地教育引導(dǎo),而不要粗暴地批評,那樣容易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

育兒心得:別剝奪了孩子成功的喜悅


育兒心得:別剝奪了孩子成功的喜悅

現(xiàn)在處處可見放養(yǎng)型教師,保姆型教師,有的孩子甚至上了大學,生活還不能自理,而今天我要說的是把成功的機會換給孩子。其實孩子都是很喜歡動手的。生活方面有的時候家長們喜歡包辦替代孩子穿衣服,給孩子喂飯,導(dǎo)致孩子喜歡做什么事情都喜歡依賴父母,吃飯沒有家長喂飯就不吃,衣服哭鬧等著家長來穿。學習方面,可謂是家長占據(jù)了孩子的主動權(quán),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都給孩子抱各種課外班,幼兒自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逐漸下降,所以我認為改善這一現(xiàn)象有以下幾種辦法

一、提供材料,讓幼兒自主探索教師與家長主動放手,大膽鼓勵幼兒自主解決問題,如果你一味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孩子會遇到什么問題都會請求你來幫助他。逐漸的讓幼兒主動解決問題能力下降,所以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候,可以重復(fù)幼兒遇到的問題,幫助幼兒延長思考的時間,帶著幼兒在家或者在班級里轉(zhuǎn)一轉(zhuǎn)如果這時候幼兒看見一件東西,他認為能夠解決問題,你確認為不能,但是你要憋住,讓他自主探索,只有經(jīng)過不斷嘗試,孩子與材料充分的接觸了,孩子才能發(fā)揮這個材料的更寬更廣的用途。當看到他們自己解決字的問題時候,他們臉上的笑容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一種自信的笑容。既給幼兒增加了自信,又使幼兒自己解決了問題,增加了幼兒的成功經(jīng)驗,家長和老師們何樂而不為呢?

二、每天給與幼兒一種成功感一種習慣需要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完成,幼兒的成功感也是一樣的,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給予幼兒成功感,使他們產(chǎn)生自信,可以在班中為動手能力不強的幼兒或者自信心不強的幼兒,最大限度發(fā)掘它們的優(yōu)點,設(shè)置專門的小專題的主題墻,給與幼兒自信,內(nèi)容有觀察幼兒制作的過程圖片與文字,還有觀察到幼兒進步點。給與幼兒展示作品的空間,讓幼兒感受到一個寬松,自主的環(huán)境,支持幼兒自主發(fā)展,成功總在細節(jié)中體現(xiàn),或許孩子不知道可以嘗試哪一種材料幫助自己時,你可以給幼兒兩種選擇,請幼兒選擇一種進行嘗試,當孩子用這種材料幫助自己把作品完成,這就是一種成功的感受。

當幼兒像你展示作品時候,即使你能夠看出畫面的所有內(nèi)容或者你認為這幅畫面沒有內(nèi)容,你可以踏實下來,裝作什么都不知道,向幼兒請教一般,可以問你可以告訴我你畫的是什么嗎?我很好奇你這個用綠色的筆畫的是什么?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欲望,這又是一種幫助孩子獲得成功的方法。孩子像你清楚地講述了他的作品內(nèi)容,也許你認為他畫的是什么。但是他給你講述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它融入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以自己的想法,這一點是非常可貴的。既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和成人的關(guān)系進了一步。

請別以“愛”的名義剝奪孩子愛的權(quán)利


我正埋頭在主題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shè)中,就聽到陳老師在給孩子們講《媽媽愛吃魚頭》的故事:媽媽把魚肉小心翼翼地夾到了兒子碗里,卻把魚頭放到了自己的碗里。兒子問媽媽為什么吃魚頭,媽媽說:“我最喜歡吃魚頭”。兒子長大后,媽媽老了,每次吃魚兒子都會把魚頭放到媽媽碗里,說:“媽媽,我知道你一直喜歡吃魚頭”。

講到這兒,陳老師問:“孩子們,你覺得媽媽真的喜歡吃魚頭嗎?”大部分孩子想都沒想就回答:“是!他媽媽真的喜歡吃魚頭!”“你為什么這么認為呢?”“他媽媽自己說的喜歡吃嘛!”

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你給他涂抹什么色彩,他便會留有什么色彩。然而,家長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dǎo)了嗎?善意的謊言讓孩子體會到媽媽的愛了嗎?他不認為也不知道其實媽媽喜歡吃的也是魚肉!他認為給媽媽吃魚頭就是愛媽媽!不難理解:家長們把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把自己認為好的一切都給了孩子,讓孩子從一開始就在一味的接受,孩子把別人的愛和關(guān)心都當成了理所當然,把被愛、被滿足當成了一種習慣。家長不給孩子正確的引導(dǎo),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嗎?我們在愛孩子的同時,教會他們怎樣去愛別人了嗎?他們不會愛,不懂得愛,就不會對自己的親人、朋友付出關(guān)心;就不會知道如何在集體中關(guān)愛他人;就不會從自我中心中走出來與同學、同事和諧相處……

而改變這一切只需從家長有意識的引導(dǎo)孩子“分享”開始,分享快樂、分享美食、分享玩具、分享電視節(jié)目……學會分享,孩子便會與你一起感受,感受你的喜怒、感受你的哀樂;學會分享,孩子便能學會分擔,分擔你的煩惱、分擔你的憂愁;于是,孩子在分享中學會關(guān)愛,在分擔中了解責任,孩子小小的心靈由此迅速成長,于是懂得:生活絕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被愛的深層含義是學會去愛!我有義務(wù)關(guān)愛父母,關(guān)心朋友,關(guān)注他人!

一個懂愛的人,才會得到更多的愛!所以,請您不要以“愛”的名義剝奪孩子愛的權(quán)利!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媽媽也喜歡吃魚肉!”

相關(guān)推薦

  • 相信孩子,多給孩子鍛煉的機會 在我們這次的家訪中有一個年齡特小的孩子,他叫辰辰是8月30日出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偏弱,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小便,在園會經(jīng)常小便在身上,所以每天上幼兒園都會帶好幾套衣服。在與家長的...
    2020-10-31 閱讀全文
  • 相信孩子 多給孩子鍛煉機會 悅悅是這個學期剛從分園轉(zhuǎn)過來的,這個小朋友平時比較膽小,特別是在參加體育活動的時候,經(jīng)常會有膽怯和害怕的心理。一次晨間活動時,我?guī)е⒆觽冊谶M行走平衡木,悅悅來了,她只是看著孩子們活動,我讓她也去試一...
    2020-04-08 閱讀全文
  • 2020給每個孩子鍛煉的機會 每天午餐過后的散步時間,是孩子最開心的時候。當我發(fā)出“開火車”的口令后,孩子們就會飛快的向“火車頭”沖去。有的孩子連小椅子都顧不上放好,就迅速跑過去,你推我,我擠你。“老師,他插隊”、“我站在這兒的”...
    2020-06-18 閱讀全文
  • 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鍛煉的機會 新學期開始了,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托班的孩子每天都能高高興興地來園、開開心心的學習了,而且各方面能力都在不斷的增強之中。午餐的菜肴中有鵪鶉蛋,在分菜的時候,老師很焦急,想著要快快幫孩子們將蛋剝好,大家...
    2021-04-13 閱讀全文
  • 盡量給孩子更多的鍛煉機會 天氣越來越冷了,孩子們穿的衣服也越來越多。平日里鼓勵孩子自己動手穿脫衣的事情,對孩子們來說成了很大的挑戰(zhàn)。有些孩子穿得圓滾滾的,連下蹲都成了問題。為此,我們時常鼓勵家長給孩子穿方便穿脫的衣物,以便于孩...
    2021-02-08 閱讀全文

在我們這次的家訪中有一個年齡特小的孩子,他叫辰辰是8月30日出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偏弱,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小便,在園會經(jīng)常小便在身上,所以每天上幼兒園都會帶好幾套衣服。在與家長的...

2020-10-31 閱讀全文

悅悅是這個學期剛從分園轉(zhuǎn)過來的,這個小朋友平時比較膽小,特別是在參加體育活動的時候,經(jīng)常會有膽怯和害怕的心理。一次晨間活動時,我?guī)е⒆觽冊谶M行走平衡木,悅悅來了,她只是看著孩子們活動,我讓她也去試一...

2020-04-08 閱讀全文

每天午餐過后的散步時間,是孩子最開心的時候。當我發(fā)出“開火車”的口令后,孩子們就會飛快的向“火車頭”沖去。有的孩子連小椅子都顧不上放好,就迅速跑過去,你推我,我擠你?!袄蠋?,他插隊”、“我站在這兒的”...

2020-06-18 閱讀全文

新學期開始了,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托班的孩子每天都能高高興興地來園、開開心心的學習了,而且各方面能力都在不斷的增強之中。午餐的菜肴中有鵪鶉蛋,在分菜的時候,老師很焦急,想著要快快幫孩子們將蛋剝好,大家...

2021-04-13 閱讀全文

天氣越來越冷了,孩子們穿的衣服也越來越多。平日里鼓勵孩子自己動手穿脫衣的事情,對孩子們來說成了很大的挑戰(zhàn)。有些孩子穿得圓滾滾的,連下蹲都成了問題。為此,我們時常鼓勵家長給孩子穿方便穿脫的衣物,以便于孩...

2021-02-0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