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大班語言游戲教案《大自然的語言》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04-28 幼兒園語言游戲的教案 幼兒園教案大班語言 幼兒園語言游戲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大班語言游戲教案《大自然的語言》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大班語言游戲教案《大自然的語言》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詩歌,理解詩歌中的美,體驗詩歌中人和自然的情感,能合作并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語言游戲教案《大自然的語言》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體驗詩歌中人和自然的情感。

2、學習詩歌,理解詩歌中的美。

3、能合作并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5、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活動準備:

課件、彩筆、四種顏色的卡紙

活動過程:

一、直接語言導入:你們知道嗎?不光是我們人會說話,大自然也會說話,而且大自然的話到處都是,不信?我們一起來看?。ǔ鍪緁lash課件1)

二、配樂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1、白云飄得高高,告訴我們什么呢?

2、瞧!誰出來了?(螞蟻)它們在干什么呢?

螞蟻往高處搬家,這是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3、這是什么呀?(大樹樁)上面有什么?對!每一個圓圈就是一個年輪,大樹樁告訴我們有幾圈年輪就代表它幾歲了!

4、教師小結:大自然的語言多奇妙??!我們只要認真觀察就能夠發(fā)現(xiàn)。

三、用圖譜完整學習詩歌

四、分組合作朗誦詩歌。

附詩歌:大自然的話別以為人才會說話,大自然也有語言,這語言到處都有,仔細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

白云飄得高高,明天準是晴天,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螞蟻往高處搬家,出門要帶雨傘,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樹樁上有一道道圈圈,一圈就是一年,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

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不愛學習的人聽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遠聽不見。

活動反思:

《大自然的語言》這是一首文筆優(yōu)美,語言生動活潑的科普知識性兒童小詩。從一些最為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入手,向我們展示了大自然語言的奧秘。詩歌文字淺顯,文筆優(yōu)美。根據(jù)教材的特點,結合兩班學生的學情,我確定了兩個教學目標:1、通過感情朗讀,讀懂詩歌內容,使學生領略大自然語言的神奇,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2、讀寫結合,模仿課文仿編詩歌。

教學中主要體現(xiàn)兩個理念:

1、落實朗讀訓練,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理解課文內容,在品讀過程中感悟語言,體會大自然語言的妙不可言。

2、注重在閱讀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詩歌寫作上的特點及形式,指導學生仿寫,給學生創(chuàng)作寫作的平臺,使其思維得到拓展。

幼兒百科:自然,是天然的,物理或物質世界和宇宙?!白匀弧笨梢灾肝镔|世界的現(xiàn)象,也可以指一般的生命。

不知道本文“大班語言游戲教案《大自然的語言》及教學反思”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大班語言游戲教案《兩貓相爭》及教學反思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兩貓相爭》”。讓幼兒學習運用"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等詞匯,能夠較連貫地講述兩貓相爭的故事情節(jié),體驗漫畫的詼諧趣味,尊重他人的發(fā)言,樂意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

活動目標:

1、能夠較連貫地講述兩貓相爭的故事情節(jié),體驗漫畫的詼諧趣味。

2、學習運用"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等詞匯。

3、尊重他人的發(fā)言,樂意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育掛圖《兩貓相爭》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引入主題。

今天森林里開運動會,所有的小動物們都來到草地上集合,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見貓兄弟倆。貓兄弟倆去哪里了?(邊出示圖片一)

二、引導幼兒逐幅觀察圖片,感知理解圖片內容并講述。

師:原來貓兄弟倆在這里啊!

圖一:貓兄弟長得什么樣子的?它們遇到了什么?心里是怎么想的?接下來白貓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圖二:老鼠看到貓來了什么反應?它們的表情、動作會是怎么樣的?貓身后的線表示什么?他們心里是怎么想的?請小朋友模仿。后來它們又會怎么做呢?

圖三:他們在做什么?表情怎么樣?兩貓周圍的線表示什么?他們可能在說些什么?最后誰會搶到魚呢?

圖四:花貓、白貓的表情是什么樣的,請小朋友模仿。兩貓頭上的圈表示什么?

1、引導幼兒用較幽默夸張的語言說說每幅圖片的內容。

2、學習"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筋疲力盡"等詞語。

三、完整講述圖片內容并結合圖片取名。

1、教師運用詞匯生動、幽默講述。

2、幼兒分組自由講述。教師巡視觀察,傾聽幼兒講述情況,適時參與指導。

3、邀請個別幼兒講述,鼓勵幼兒大膽表述,提醒聽眾認真傾聽。

4、啟發(fā)幼兒為故事取名。

四、小結活動情況,提升主題并進行行為教育。

今天啊,我們知道了"兩貓相爭"的故事,可故事中兩只貓有吃到魚嗎?貓為什么吃不到魚?它們要怎么做才能吃到魚?[友好協(xié)商,互相禮讓]

我們平時在玩玩具時要怎么做呢?

五、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續(xù)編圖片的故事。

回家后請小朋友也給爸爸媽媽講講這個故事,想想魚到哪兒去了?故事的結尾還可以怎么樣?明天來可以告訴老師,看誰的故事更有趣。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的提問過于具體,讓幼兒少了想像的空間,這樣就缺少鍛煉幼兒的想像力。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多給幼兒提開放性的問題,問題更加簡練?;顒又?,教師引導恰當,讓幼兒聯(lián)系實際生活,遷移經驗。

幼兒百科:貓,屬于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jù)推測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

大班語言游戲教案《月光長廊》及教學反思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月光長廊》”。讓幼兒能以輕柔的肢體語言,表現(xiàn)月光下的場景,安靜地聆聽欣賞散文詩,感受月夜的寧靜美好,初步學會朗誦,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目標:

1.安靜地聆聽欣賞散文詩,感受月夜的寧靜美好,初步學會朗誦。

2.能以輕柔的肢體語言,表現(xiàn)月光下的場景。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月光長廊》教師教學資源。

2.幼兒學習資源第2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利用教師教學資源,將幼兒帶入美好寧靜的夜晚情景。

2.觀看完,提問:這是一天中的什么時候?你聽到了什么聲音?你有怎樣的感覺?

二、基本活動

1.幼兒伴隨背景音樂,自由閱讀幼兒學習資源。

提問:這是哪里?月光下的長廊是什么樣的?小老鼠、小貓、青蛙在干什么?

2.教師以舒緩抒情的語調朗誦散文,幫助幼兒了解散文的內容。

3.利用教師教學資源,完整欣賞散文詩的動畫,感受其優(yōu)美的意境。

(1)提問:夜晚是什么樣的?小老鼠和小貓在月光長廊中做什么了?青蛙為什么會捂住嘴巴?然后他又做了什么有趣的事?后來誰有加入了?為什么說月光下的長廊是最有趣的地方?

(2)師引導幫助幼兒用聽到的散文詩中的語言來講述。

(3)請小朋友一起學學小老鼠、小貓、小青蛙的動作。

(4)完整欣賞散文詩,感受優(yōu)美的意境。

(5)提問小狗小貓?zhí)臅r候,為什么瞇著眼睛?小老鼠和小青蛙為什么輕輕地邁著舞步?

4.師與幼兒一起觀看教師教學資源,唱詩朗誦散文詩。

(1)跟隨有聲朗讀。

(2)跟隨教師資源背景音樂朗讀。

5.教師和部分幼兒一起模仿小動物,輕輕邁動舞步,在寧靜的夜晚隨音樂跳舞,其他幼兒輕輕朗誦。

活動延伸:

閱讀區(qū):請小朋友一起閱讀幼兒學習資源第2冊。

表演區(qū):請小朋友在區(qū)角活動中進行表演。

教學反思:

大班的孩子有著敏感的感覺與豐富的想象力,他們對大自然的一切事物有著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在他們的世界里,一些大人看來是微不足道的日?,嵤?,往往成為孩子們一個個自我認識的故事?!对鹿忾L廊》這一優(yōu)美的文學作品講述的就是發(fā)生在大自然中的月光長廊里的故事,它能讓孩子充分感受月光長廊優(yōu)美寧靜的情境,從而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美。因此,在"親親大自然"主題活動中選擇了這一教學內容。

幼兒百科:長廊是指有頂?shù)耐ǖ馈?/p>

大班語言游戲教案《什么聲音》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什么聲音》”的內容一文。讓幼兒學會從畫面上發(fā)現(xiàn)故事的重要細節(jié),并理解故事情節(jié),對設有懸念的故事感興趣,愿意發(fā)現(xiàn)線索,尋求答案,理解故事的線索,了解故事前后呼應的特點。

活動目標

1、對設有懸念的故事感興趣,愿意發(fā)現(xiàn)線索,尋求答案。

2、學會從畫面上發(fā)現(xiàn)故事的重要細節(jié),并理解故事情節(jié)。

3、理解故事的線索,了解故事前后呼應的特點。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通過加入適當?shù)臄M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準備

大書、小書,有關《聲音》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讓幼兒聽一些聲音,進行猜測。

師:1、老師先請我們的小朋友玩一個聽聲音的游戲,請你們用你們的小耳朵聽一聽,看看你們等下啊能夠聽到什么聲音。

2、小耳朵準備好了沒有?

3、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啊?(鞭炮,水,貓,門鈴,小寶寶的笑聲。)

4、我發(fā)現(xiàn)我們的小朋友聽得真仔細,小耳朵真靈敏!

(二)翻開第五頁請幼兒觀察卡卡的夢境,猜想夢到的東西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師:1、那老師要告訴你們,有個叫卡卡的小朋友,他也有一雙靈敏的小耳朵,晚上睡覺的時候,卡卡做夢了,在夢里面呢,他也聽到一些聲音。

2、他聽到的是什么聲音呢?(翻開第五頁)你們猜猜他可能聽到什么聲音?

(三)教師緩慢翻閱大書,過程中不進行提問和討論,翻看之后自由講述。

師:1、到底是不是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什么聲音?》。(教師指著書名)

2、老師請小朋友們先看看這本書,然后呢想一想你看到的,你覺得可能是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眼睛要注意看,老師等下可是要提問的!

3、好了,我們已經看了一遍大書了,接下來我們想一想你覺得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可以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我來聽一聽。(你覺得是什么聲音)

4、教師小結:有的小朋友說覺得是水管的聲音,有的小朋友說可能是小貓的聲音,還有的小朋友說是小狗的聲音。到底是什么聲音呢?

(四)第二次閱讀大書,帶著問題要求閱讀。

師:1、那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再看一次這本書,但是這次看書之前可是有要求的。請小朋友帶著四個問題去看書。第一個問題是:卡卡夢到了什么?第二個問題是:他為什么會夢到這些?第三個問題是:他夢到的這些東西會發(fā)出怎樣的聲音?第四個問題是:實際上這些聲音到底是怎么發(fā)出來的,是誰發(fā)出來的?

2、好了,看完了,現(xiàn)在老師要來問問那四個問題。

3、卡卡夢到了什么?

4、那你們覺得他為什么會夢到這些呢?

5、那他夢到的這些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小白兔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小貓呢?水管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五)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第三次翻看大書,結合圖畫和文字,關注一些畫面細節(jié)。

閱讀封面:

師:1、幼兒跟讀書名。

第一頁:

師:1、卡卡在玩什么?

2、爸爸媽媽看到這么一大箱的火車和軌道,他們的表情和動作是什么樣的?他們在想什么?他們會說什么?

3、教師閱讀文字。

第二頁:

師:1、這下卡卡在干什么了?哦,卡卡在睡覺,睡覺的時候卡卡還做了一個夢呢?他夢到了什么?(一群人用鏟子在地上挖洞,旁邊有一只巨大的白色兔子,白色兔子抬起一只大大的腳,腳的旁邊有藍色的線條,好像兔子要使勁踩在地板上一樣。)

第三頁:

師:1、卡卡從夢中醒來,他的表情如何?

2、誰在門口?(媽媽)那你們猜一猜卡卡會跟他的媽媽怎么說呢?他剛才聽到了砰砰砰的聲音,他會跟媽媽怎么說呢?

3、媽媽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媽媽可能會怎么說呢?

4、我們來看看。教師閱讀文字。

第四頁:

師:1、第二天全家人在干什么?(在吃早餐)

2、卡卡會問爸爸媽媽什么?爸爸媽媽的表情如何?

3、閱讀文字。

第五頁:

師:1、又到了晚上,卡卡在干什么呢?他睡著了沒有?他睡覺時又聽到了什么?

2、你們看看卡卡是什么表情?他沒有睡覺,他的眼睛怎么樣(睜得大大的。)他為什么不睡覺你們想一想,他可能在想什么?他是不是會有點害怕啊?

3、哦,原來晚上卡卡又聽到砰砰砰的聲音,所以卡卡都睡不著了,眼睛瞪的圓圓的。爸爸說可能是水管的聲音,所以他也就覺得可能是水管的聲音吧。

第六頁:

師:1、和第五頁相比,卡卡的姿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他為什么是這個表情?

2、他又聽到了什么聲音?砰!砰!砰!砰!砰!啊!

3、這次卡卡不僅聽到砰砰砰的聲音還聽到了啊的一聲尖叫。

第七頁:

師:1、又到早上了,卡卡又和爸爸媽媽坐在一起吃早餐了。那你們想想,這個時候卡卡會問爸爸什么?會怎么問呢?爸爸又會對卡卡說些什么呢?爸爸媽媽的表情又是如何的呢?

2、那卡卡現(xiàn)在心里會在想什么呢?

第八頁:

師:1、卡卡怎么了?魚缸里的小雨是什么樣子的?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2、他臉上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心情又是什么樣的?

第九頁:

師:1、卡卡現(xiàn)在在干什么?他的心情怎么樣?(他沒有心情玩小火車了。)

2、他為什么不玩小火車了?

活動反思:

1、預設情景,激發(fā)學習動機。通過演示對比實驗,來引入新課,促使學生“愿問其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點燃其探究自然秘密的智慧火花。通過對演示實驗的觀察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2、加強直觀,豐富感知?!盎顒邮钦J識的源泉,智慧從動作開始”,教學時,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把理性認識化解在分組實驗和學具操作中,讓學生在靜態(tài)和動態(tài)中獲得感知并形成表象,理解聲音能在氣體、固體、液體中傳播,促使學生的思維由具體向抽象的轉化。讓學生動手實驗,觀察、討論、分析,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使他們學會了物體傳聲的實驗,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使抽象的理性知識由直觀的教具演示了出來,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驗,分析能力。

3、學會嘗試,鞏固運用。教學時,通過師生協(xié)同活動,啟發(fā)學生利用知識遷移規(guī)律,嘗試性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學以致用,鞏固和掌握科學概念,發(fā)展學生智力,激發(fā)探究科學的情趣。通過設置情景,表揚激勵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既長知識又長智慧,在學中樂、樂中學。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獲得新知,并加以運用,鞏固提高。

總之,本課時教學讓學生掌握一些操作,觀察,推理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實驗----分析----綜合的形式,步步深入,培養(yǎng)了學生實驗分析能力,同時注重講練結合,使學生逐步提高知識水平和技能。讓學生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起來,學以致用,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幼兒百科:聲音(sound)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并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xiàn)象。最初發(fā)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聲音是聲波通過任何物質傳播形成的運動。

大班語言游戲教案《妞妞的鹿角》及教學反思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妞妞的鹿角》”。讓幼兒知道在遇到困難時,要積極樂觀的面對,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心理變化,體驗故事情節(jié)的起伏給人帶來的閱讀樂趣。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心理變化。

2.知道在遇到困難時,要積極樂觀的面對。

3.體驗故事情節(jié)的起伏給人帶來的閱讀樂趣。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幻燈、白板

2.自制鹿角4對、狹小的門、自主閱讀小圖人手一份

3.三組圖片:1、穿衣服;2、出門3、下樓梯

4.新年音樂、新年裝飾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用探照燈形式出示鹿角

教師:猜猜它是誰?

幼兒:梅花鹿。

2.教師:那我們把梅花鹿請出來吧。

3.教師:猜猜小女孩頭上為什么會有鹿角?

幼兒1:她帶的頭飾。

幼兒2:她帶的發(fā)箍。

幼兒3:她覺得好玩,帶著玩的。

(環(huán)節(jié)簡析:導入時,我運用聚光燈的形式讓幼兒看鹿角猜猜是誰,當孩子們都覺得毫無懸念是梅花鹿時,突然出現(xiàn)小女孩,一個強烈的轉折令人措手不及,這個跳躍的基調也迎合了這本繪本起伏的情節(jié)需要。)

二、理解故事。

(一)觀察封面:

1.教師:故事的名字叫《妞妞的鹿角》。

2.教師:妞妞的頭上長出了鹿角,媽媽看到會怎么樣?

幼兒1:媽媽看到了會很害怕。

幼兒2:媽媽看到了會嚇死了。

幼兒3:媽媽看到了會很生氣。

3.自主閱讀

教師:媽媽會想哪些辦法呢?

幼兒1:會帶妞妞去看醫(yī)生。

幼兒2:讓她吃藥。

幼兒3:把妞妞的鹿角藏起來。

4.教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幅圖,請你按照上面的數(shù)字順序仔細看,答案就藏在里面。

(二)理解故事第一段:

1.教師:媽媽請來了誰?

幼兒:醫(yī)生。

教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

幼兒1:看到了聽診器。

幼兒2:他穿的衣服。

2.教師:媽媽的表情怎樣?她心里在想什么?

幼兒1:很怕。

幼兒2:表情很害怕。

幼兒3:害怕醫(yī)生沒辦法治。

3.教師:媽媽又請來了誰?

幼兒:校長。

教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幼兒:我認識字的。

教師:看看校長的表情?

幼兒1:看起來很兇。

幼兒2:看起來很生氣。

4.教師:弟弟小南在干嗎?

幼兒:看書

教師:查出結果了嗎?

幼兒:查出來了。

教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幼兒:做了一個手勢。

5.教師:媽媽實在沒辦法,最后又請來了誰?

幼兒:設計師。

教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幼兒:我認識字的。

教師:媽媽把設計師請來干什么呢?

幼兒1:設計鹿角。

幼兒2:把鹿角藏起來。

6.教師:你覺得這頂帽子怎么樣呀?

幼兒1:太大了。

幼兒2:太好看了。

幼兒3:太大了,妞妞眼睛都擋住看不見了。

7.教師:為什么媽媽一次次的暈倒?

幼兒1:因為大家都治不好妞妞的病。

幼兒2:因為媽媽太害怕了。

(三)理解故事第二段:

1.教師小結:既然大家都沒有辦法解決鹿角的問題,還不如笑瞇瞇地接受它。

幼兒結伴看三幅大圖。

(1)穿衣服(2)出門(3)下樓梯

2.教師:誰來說一說,妞妞發(fā)生了那些事?

幼兒:穿衣服

教師:這件衣服她能穿的下去嗎?

幼兒:不能。

教師:為什么?

幼兒:太小了。

教師:那她該選擇一件什么樣的衣服比較合適呢?

幼兒1:大一點的。

幼兒2:后面有拉鏈的裙子。

幼兒3:背心。

3.教師:她該怎么走呢?

幼兒1:彎著腰走。

幼兒2:爬著走。

幼兒3:側著身走。

教師:妞妞為什么要滑下來?

幼兒1:因為鹿角太大了。

幼兒2:因為那個樓梯太窄了。

(四)閱讀故事第三段:

1.教師:妞妞的鹿角還有什么用處呢?

幼兒1:可以給媽媽掛衣服用。

幼兒2:可以在上面掛禮物。

幼兒3:還可以當滑滑梯呢。

2.教師:新年就要來了,我們一起來打扮一下妞妞的鹿角,和她一起迎新年吧。

3.師幼共同跳舞慶祝新年。

反思:

根據(jù)繪本畫面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變化,通過自主閱讀小圖,了解媽媽想的哪幾種辦法,大班幼兒有這個能力,活動中完成的較好??紤]到畫面出門、穿衣服、下樓梯的方法與我們生活中是不一樣的,所以我采用了大圖結伴閱讀,讓幼兒有個互相交流的機會。最后慶祝新年,遵循動靜結合的原則,氣氛較好。

幼兒百科:鹿角,指雄鹿的角,可以制藥;舊時作戰(zhàn)時的防御設施。把帶有枝椏的樹枝削尖,尖梢朝上,埋在營寨門前或交通路口,以阻擋敵人前進。

相關推薦

  • 大班語言游戲《春天》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春天》”的內容一文。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表情的朗誦,掌握春天的季節(jié)特征,體驗自然的美,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教學目標: 1、掌握春天的季節(jié)...
    2020-05-27 閱讀全文
  • 大班語言游戲教案《兩貓相爭》及教學反思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兩貓相爭》”。讓幼兒學習運用"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等詞匯,能夠較連貫地講述兩貓相爭的故事情節(jié),體驗漫畫的詼諧趣味,尊重他人的...
    2020-05-27 閱讀全文
  • 大班語言游戲教案《月光長廊》及教學反思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月光長廊》”。讓幼兒能以輕柔的肢體語言,表現(xiàn)月光下的場景,安靜地聆聽欣賞散文詩,感受月夜的寧靜美好,初步學會朗誦,樂于探索、交...
    2020-05-29 閱讀全文
  • 大班語言游戲教案《什么聲音》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什么聲音》”的內容一文。讓幼兒學會從畫面上發(fā)現(xiàn)故事的重要細節(jié),并理解故事情節(jié),對設有懸念的故事感興趣,愿意發(fā)現(xiàn)線索,尋求答案,理解故事的線索,了解故事前后呼應的特點。 活動目標...
    2020-06-08 閱讀全文
  • 大班語言游戲教案《妞妞的鹿角》及教學反思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妞妞的鹿角》”。讓幼兒知道在遇到困難時,要積極樂觀的面對,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心理變化,體驗故事情節(jié)的起伏給人帶來的...
    2020-05-27 閱讀全文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春天》”的內容一文。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表情的朗誦,掌握春天的季節(jié)特征,體驗自然的美,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教學目標: 1、掌握春天的季節(jié)...

2020-05-27 閱讀全文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兩貓相爭》”。讓幼兒學習運用"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等詞匯,能夠較連貫地講述兩貓相爭的故事情節(jié),體驗漫畫的詼諧趣味,尊重他人的...

2020-05-27 閱讀全文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月光長廊》”。讓幼兒能以輕柔的肢體語言,表現(xiàn)月光下的場景,安靜地聆聽欣賞散文詩,感受月夜的寧靜美好,初步學會朗誦,樂于探索、交...

2020-05-29 閱讀全文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什么聲音》”的內容一文。讓幼兒學會從畫面上發(fā)現(xiàn)故事的重要細節(jié),并理解故事情節(jié),對設有懸念的故事感興趣,愿意發(fā)現(xiàn)線索,尋求答案,理解故事的線索,了解故事前后呼應的特點。 活動目標...

2020-06-08 閱讀全文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妞妞的鹿角》”。讓幼兒知道在遇到困難時,要積極樂觀的面對,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心理變化,體驗故事情節(jié)的起伏給人帶來的...

2020-05-2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