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區(qū)的孩子、親親大自然
發(fā)布時間:2020-04-16 建構游戲幼兒園 幼兒園建構活動方案 幼兒園建構游戲的意義 區(qū)域時間,本學期新來的小朋友進入了建構區(qū),他與王浩然小朋友一起在玩耍,他們手里一人拿了一輛車子在開來開去。趙梓盛還拿了一個安全帽戴在頭上。趙梓盛嘴里說著,我們用車子裝點積木運到工地里去吧。然后王浩然也跟著他一起在玩。過了一會兒建構區(qū)傳來了哭聲。我過去一看,原來趙梓盛哭了。我沒有進行干涉,我想看看他們是如何解決的。這個時候王浩然小朋友沒有讓他,嘴里說著:“這輛車子本來就是我先拿到的?!壁w梓盛還是閉著眼睛哭著說要玩這輛車子。后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他自己哭沒有用,于是他說:“你可以先給我玩一會嗎?我等會再給你?!蓖鹾迫徽f:“那你把你手上的車子跟我交換?!彼戳丝醋约菏稚系能囎樱眠^去跟王浩然的進行了交換。這樣他們就又開始玩了。
在這個故事里學習到了什么
在這件事情中
,你雖然是新小朋友,但是你也能跟班級小朋友完成一片。在玩得過程中雖然你發(fā)了脾氣,但是最后你還是能自己解決問題玩到你想玩得車子。但是要記得下次我們不要哭,要先動腦筋解決問題。
下一步的機會和可能
你是一個友善的小朋友,希望你下次能用更好的方法跟小朋友一起玩。同時遇到問題和困難不要哭,要想著把問題解決。在其他活動中能與小朋友都玩在一起,與班級小朋友都成為好朋友。
親親大自然
一場秋雨淅淅瀝瀝過后,我們小朋友排著隊伍登上了老鷹山。大家都對秋天的老鷹充滿了探索的興趣。
姚珺霖小朋友探索著老鷹山的各種寶貝。今天的他也是特別開心,他不停的說著他的發(fā)現(xiàn):“老師,你看你看,我發(fā)現(xiàn)了小蘑菇?!彼闷娴恼f:“老師,這蘑菇是有人來中的嗎?”我笑著說:“這些蘑菇是野生的,是因為這幾天下雨,所以蘑菇從腐爛的樹木里長出來了?!庇诌^了一會他又開心的叫“老師,你看這片樹葉的顏色黃黃的。很漂亮”我說:“你知道它為什么黃了嗎?”他說:“因為秋天到了啊,樹葉掉下來了,所以變黃色了。”同時他還看到了其他顏色的樹葉,有的已經變成了咖啡色,有的都有了腐爛的痕跡。只見他看看這個,看看那個,不停地研究著。走著走著,他又叫了起來“老師,你看,這里有松果?!蔽艺f:“你知道這松果哪里來的嗎?”他說:“地上有好多的啊?!蔽艺f你抬頭看看吧,他抬頭看看。然后看到松樹上也有幾個掛著,他說:“老師,我看到了樹上也有幾個掛著,是不是從這個樹上掉下來的啊。”我說:“是的啊,那你知道這是什么樹嗎?”他說:“我不知道啦。”我說:“這是松樹哦。你看它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他說:“葉子跟其他的樹不一樣,像針一樣?!蔽艺f:“你真愛動腦筋?!彼犃撕荛_心。
通過這樣的探索,寶貝親子接觸大自然,然后與大自然來個親密接觸真是收獲頗多。比我們老師嘮嘮叨叨的講解易懂多了,也有趣多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建構區(qū)觀察記錄:涵涵建構區(qū)搭橋
環(huán)境描述:
這次是我們第五次開展建構活動,任務是請幼兒利用建構區(qū)里的材料搭建一座橋。在幾天前,我們開展了《小班建構活動:小動物過橋》,活動中,請幼兒利用紙杯和長條形紙板為小動物搭建合適的橋,操作一:兩紙杯、一紙板搭橋;操作二:橋梁加寬即再加入一紙板;操作三:橋加高即在原有基礎上搭第二層?;顒又簧婕暗讲僮鳎瑳]有圖紙設計環(huán)節(jié),而今天的活動要求是先想好材料,再設計圖紙,接著根據(jù)圖紙搭建橋。
事件描述:
在我交待完要求后,涵涵就拿起筆和紙在建構區(qū)里轉了約兩三分鐘,就回到座位上開始畫圖紙,畫的過程中沒有停頓思考,動作很流暢。畫完了跑過來說:“劉老師,我畫好了”我說:“好的,把筆收好,拿著你的圖紙去搭吧?!焙压P放回筆筒,來到建構區(qū)找材料,但是沒找到,接著涵涵在區(qū)域外找到了放紙杯和紙板的簍子。涵涵把圖紙放在桌上,從簍子里拿出好幾個紙杯,從中拿出兩個倒扣在桌上,又拿來一紙板橫在上面,第一層完成。接著又拿了兩個紙杯倒扣在紙板上,再在上面橫放一條紙板,這時,第二層倒了。涵涵再次嘗試搭第二層,成功了。涵涵開始搭第三層,第三層也失敗了一次,也是第二次搭成功的。搭完三層后,涵涵開始看圖紙,用手指著在看,看完后又準備去拿材料,但是材料還沒拿到手,涵涵又回去看了下圖紙。這次看完后,涵涵拿材料準備搭第四層,可是涵涵的手把橋碰倒了,涵涵從頭開始搭,搭第三層的時候又倒了。這時我介入:“涵涵,要不你試試把杯子正著放”(涵涵失敗了幾次,我擔心涵涵會就此放棄,所以猶豫了會兒還是介入了)涵涵接受了我的建議,開始把杯子正著搭,但是在搭第三層的時候,橋又倒了,因為杯底的圓比較小,紙板也比較窄,如果放的偏一點就會受力不均而倒下。涵涵轉過頭叫了我一聲:“劉老師”,我第二次建議:“再加一條橋梁試試。”涵涵再次接受了我的建議,又去嘗試了,她的動作不快但也不算慢,很小心的樣子,終于成功了。涵涵轉過來很淡定地說:“劉老師,我搭好了,”我說:“哇,涵涵真是個超級無敵的工程師,”涵涵似笑非笑(她平時得意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我又說:“涵涵,我們拍張照片吧”涵涵很配合地讓我拍照片。
反思:
涵涵在建構的過程中,我有兩次介入,分別是在她失敗了幾次后,我主動給予建議:把杯子翻過來試試;第二次是涵涵主動尋求幫助。
一開始,涵涵失敗了好幾次,我猶豫了一會兒,但是我又擔心失敗次數(shù)太多了會讓涵涵有挫敗感,從而放棄繼續(xù)探索,所以我主動提出建議。涵涵在接受了我的建議之后成功了。但是在接下來她遇到問題之后,她沒有再次去嘗試,而是直接找我尋求幫助,而我居然沒有鼓勵她再次嘗試,直接有給出了建議。最后的結果是涵涵成功了,而且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涵涵有強烈的成就感,而我卻有挫敗感,我沒有引導涵涵去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覺得,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可以介入,但是介入的時間、契機是需要考慮的,而且教師的介入并不是直接給出建議,確切的應該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鼓勵幼兒去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才能保護好幼兒的探索欲,才能增強幼兒的探索意識,提高探索能力。
區(qū)域活動:建構區(qū)的反思
開學到現(xiàn)在,下午進行了區(qū)域活動。我現(xiàn)在主要關注的區(qū)域是建構區(qū),建構去區(qū)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區(qū)域,有很好玩的積木,雪花片還有幼兒自己自帶的玩具。
我們辦的建構區(qū)現(xiàn)在安放在陽臺那里,并且鋪好了地毯。所以進去玩的小朋友要把鞋子脫好并擺放整齊才可以進去玩,或者把玩具搬到教室的桌子上玩,一開始我是讓他們自主玩耍。我看到孩子們會用雪花片拼出很多很好看的東西,比如:手槍,花朵,機器人等等。有些小朋友還會用機器人來對話哦。呵呵,,,,小朋友玩的不亦樂乎??!但是就是收玩具的時候好多小朋友搶著放玩具哦。并且有些小朋友還沒有跟其他小朋友放好玩具就把玩具婁放起來了。所以以后我讓他們收玩具是看誰先說:“今天我搬
,明天你搬”希望這個可以改善下這個混亂的場面。
開學到現(xiàn)在的反思
教育反思:
小孩子開學也快有一個月了,記得有些孩子一來學校就哭鼻子,到現(xiàn)在會笑著對老師說早上好。我覺得挺高興的,孩子在慢慢的進步。有些家長對我們老師說:老師啊,我家孩子張大一歲,變的更加調皮了。怎么辦啊?”我笑了笑說:“小孩子變調皮是很正常的,要想想為什么他變調皮了?調皮在哪些方面呢?還是這是在你面前很調皮呢?等等。。。。”家長聽了也確實在反思了下。
小寶寶長大一歲,自己的事情自己大多數(shù)都會自己做了,自己穿衣服,自己穿毛衣,自己吃飯。就連我班上年齡最小的那個小寶寶都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我真的覺得小孩子長大了不少哦。真好,希望我的寶寶們能夠學到更多的本領。
建構區(qū)發(fā)生的一幕
在建構區(qū)里,黃鑫超和許濤正在用雪花片拼搭動物。黃鑫超搭出了一只烏龜,他高興地向許濤展示,許濤卻愁眉苦臉,原來許濤想搭一只獅子,可是怎么也搭不成。看著黃鑫超手中的烏龜,許濤放棄了原來的想法,轉而模仿黃鑫超搭起了烏龜。
從兩個孩子的表現(xiàn)來看,他們的建構能力是有差異的。黃鑫超的建構能力較強,并有較強的展示作品、與同伴分享成功喜悅的愿望,而黃鑫超的獨立建構能力相對弱一些,但他同樣渴望成功,所以他放棄自己的原有想法而去模仿他人。我意識到應該支持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孩子進行自我學習,并獲得成功體驗。于是,我在材料投放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方面作了如下調整:投放一些動物圖片及圖書資料,讓孩子積累更多的表象,以便更好地建構;和孩子一起收集相關動物模型并投放在建構區(qū),讓獨立建構能力較弱的孩子在觀察的基礎上模仿建構;創(chuàng)設“小小展臺”,展示一些比較好的孩子作品,給他們分享、學習的機會。
從此,去建構區(qū)的孩子越來越多。有的孩子模仿小動物模型進行建構,有的孩子依據(jù)小動物圖片進行創(chuàng)造性建構,有的孩子則圍著“小小展臺”邊討論邊建構,并產生了更多的想象。“動物樂園”里每天都會有新的動物模型出現(xiàn),而且一天比一天有新意、有創(chuàng)意,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孩子具有自我學習、探索的本能,擁有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只要教師能主動觀察,把握孩子行為表現(xiàn)中的信息,并針對不同發(fā)展水平孩子的需要給予適時的支持,如提供合適的材料,給予孩子自我學習、創(chuàng)造的機會等,孩子的潛能就會發(fā)揮出來。
建構區(qū)里的“小隊長”
又到了每天的區(qū)域活動時間,孩子們有條不紊的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區(qū)域。有的玩智力游戲、有的到聰明屋、有的當小理發(fā)師、還有的到建構區(qū)玩搭建。。。。。。
按照區(qū)域規(guī)則,建構區(qū)只能4個小朋友參與,看著他們興致勃勃并配合默契的搭建,心里很是欣慰,剛要觀察其它區(qū)域,不知什么原因,建構區(qū)小朋友的吵鬧聲使我停住了腳步,也引起了鄰區(qū)小朋友的注意,原來,他們在搭建過程中,為了使用積木還是奶粉桶而起了爭執(zhí),我剛想勸他們友好商量再決定,還沒等我開口,鄰區(qū)在“小醫(yī)院”排隊看“大夫”的許梓潔小朋友輕聲細語的發(fā)話了,“我看建構區(qū)選一個隊長就好了”,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頓時恍然大悟,是呀!選一個隊長不就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于是,我將許梓潔小朋友暫時請過來,幫忙評選建構區(qū)的小隊長,首先,征求其他“建筑工人”的意見,我話還沒說完,大家都舉手毛遂自薦想自己當隊長,為了使孩子們心服口服,我提出了兩個方案一、四名工人,分兩組進行剪子包袱錘,再從獲勝的兩個當中再一次進行,從中許出隊長。二、搭建比賽,哪組搭建優(yōu)秀可評選為正副隊長,這個建議得到了認可,不用我介入,他們已經商量好這次進行剪子包袱錘選舉,選出來后還歡呼雀躍擊掌慶祝,然后,在小隊長的帶領下繼續(xù)開心的玩起來。
區(qū)域結束小結時,表揚了愛動腦您的許梓潔小朋友,并將建構區(qū)這一新規(guī)則向大家宣布,全體小朋友開心的鼓起掌來。期待下次區(qū)域活動,孩子們和老師能想出更多更好的玩法,開開心心每一天!
建構區(qū)觀察記錄:妞妞建構美麗的花兒
觀察對象:妞妞
觀察對象年齡:5歲
觀察內容:集體建構活動
觀察時間:3:10——3:25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者:劉**
觀察環(huán)境:
今天,我們的建構任務是用建構區(qū)里的材料搭建花,還是先設計圖紙再搭建。對于花的繪畫與設計,平時美術活動中都有開展,幼兒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所以本次活動前面的交流、討論的時間相對較短。
觀察實錄:
妞妞拿起記號筆和紙,先想了想,看了看旁邊小朋友,然后開始畫,很快一朵花就畫好了,妞妞說:“劉老師,我畫好了”我說:“那你快開始搭吧”此時,已經有一些小朋友圍在一筐筐的積木周圍開始搭了,妞妞來到毛毛蟲積木旁邊,毛毛蟲積木旁邊有三個小朋友,但是他們在我們之前搭過的毛毛蟲造型。妞妞坐下來,把圖紙放在旁邊,開始搭建。妞妞先用積木搭成一個圓形,選了六個藍色的和六個紫色的,搭完圓形后,妞妞拿出圖紙,看圖紙看了好一會兒,然后拿起積木搭圓形周圍的,用了五個積木。接著妞妞嘗試搭花莖部分?;ㄇo部分妞妞還是用搭圓形的組合方式搭,搭出的花莖是彎的,拼在花上豎不起來,妞妞嘗試了幾次后就放棄了,但是她也沒有搭其他東西,而是坐在那里等。我走過去問:“妞妞,你的花好特別呀,可是還缺根花莖,怎么不搭了呢?”妞妞說:“一直要掉,豎不起來,”我說:“為什么豎不起來呀?要不你再試一下,”妞妞又嘗試了一遍,我把第二個和第四個積木轉了一下,說:“要不你試試這樣搭花莖,會不會豎不起來”妞妞嘗試后,笑著說:“劉老師,豎起來了,”我說:“太棒了,恭喜你成功了,來給我拍張照片吧”,妞妞說:“等一下,還有葉子沒做呢。”
分析評價:
今天,妞妞在失敗了幾次后,我沒有及時介入,而是在她放棄繼續(xù)探索后再介入,詢問原因,讓妞妞嘗試自己尋找問題,尋找失敗的原因,進而提出建議。妞妞的性格是比較文靜的,安靜的,屬于慢性子,說話節(jié)奏也是滿滿的,聲音輕輕的,性格不同于涵涵,所以妞妞不像涵涵那樣失敗了多次之后不放棄,仍然繼續(xù)探索,妞妞而是嘗試了兩三次失敗后,就放棄了,但是妞妞的放棄也不是轉移注意力,尋找新的游戲,而是一種消極的等待,而且我也能斷定就算妞妞放棄之后,只要我主動去幫忙,妞妞還是能繼續(xù)參與探索的。
支持策略:
鼓勵妞妞要多探索,不要輕易放棄,去尋找問題的原因,如果實在找不到問題之處可以請好朋友幫忙,請他們一起參與探索,或者請教老師,不要就此放棄。
當孩子在探索過程中,反復失敗時,為了保護孩子的探索欲教師需及時介入,何時介入可以根據(jù)孩子實際的反應、孩子的性格等等綜合考慮。
建構區(qū)觀察記錄
區(qū)域活動許多老師會認為,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滿足自己的活動要求,產生愉快的游戲體驗,根本不需要老師“教”也可以很好的游戲,很好的滿足自己。通過對本班幼兒進區(qū)情況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存在以下問題:
1、區(qū)域中總有個別幼兒無所事事,處于逗留閑轉的狀態(tài)。如:每次進區(qū)都會有個別幼兒占主導作用,而區(qū)域其他孩子總是一會兒動動這,一會兒動動那,沒有目的的消耗時間。
2、教師缺乏有效,有針對性的指導策略。因為基本區(qū)域活動都是放任幼兒“自由活動”。其實建構區(qū)教師還是起著主導作用,支持,幫助,引導,鼓勵孩子們區(qū)建構。建構區(qū)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就是,幾個孩子在認真的拼搭,而有的孩子到處扔玩具,亂跑。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應該想辦法把孩子吸引到拼搭的過程中,而不是任由孩子毫無目的的玩耍。
3、孩子缺乏協(xié)商合作的意識?,F(xiàn)在的孩子都比較自私,都是經過老師的引導才愿意分享,而基本情況都是拿到自己手的就是自己的,別人別想動,別人手里的自己硬強,毫無協(xié)商合作的意識。
那么,對于孩子無所事事,我們要考慮到材料投放的豐富,難易程度,是否適合孩子的興趣愛好,我們可以鼓勵家長和孩子或者老師和孩子,自己動手制作感興趣的游戲材料。其次,教師要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有針對性的指導策略,去引導幫助鼓勵孩子,在日常游戲活動中,要培養(yǎng)孩子的協(xié)商合作意識。
帶孩子去大自然
農村幼兒園的活動課大都在教室內,園內進行,室內缺少小型的插接玩具,園內缺少大型的鉆爬設施。一節(jié)活動課大都在教師的呵斥聲中進行著,致使許多孩子不愿上幼兒園。
這一節(jié)活動課,我看著晴朗的天氣,心想:何不將孩子們帶到田野中,雖然他們是土生土長,由于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家長很少把孩子帶到田野中,他們很少享受到大自然中的快樂,甚至連麥苗和韭菜都分不清,野菜的名字也叫不上來。于是,我對孩子們說:“今天的活動課,我?guī)銈兂鋈ネ婧脝?但是你們一定要注意安全”。來到田野中孩子們顯的特別的興奮,他們有的拼命的奔跑,有的在草地上打滾,翻筋頭,有的干脆睡在草地上……一個個玩得快活極了,連平時最膽小,最害羞的小女孩婷婷也大說,大笑,大鬧起來,孩子們的心似乎與我更貼近了,他們不停地跑到我的身邊,興奮地向我訴說他們玩的內容,談他們的疑問和不解。
孩子的天性活潑,好動.好奇。在廣闊的大自然中,他們盡情的玩耍,活動,滿足了他們的天性。這樣的活動促進了他們的骨骼和大肌肉的生長發(fā)育,還有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情趣。天上的飛鳥,昆蟲。地上的小草,螞蟻,都成了他們探索的對象,增強了他們的求知欲,增長了他們的知識面,又促進了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
因此,我建議農村幼兒園的活動課,應盡可能將孩子們帶到園外去,多與豐富多彩的大自然接觸,讓他們在大自然的樂園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小班建構區(qū)自主游戲區(qū)域觀察記錄
觀察區(qū)域:建構區(qū)
觀察幼兒:雨翰、浩竹
觀察目的:
1、提高幼兒的探究能力。
2、引導幼兒了解遇到困難要和其他幼兒商量,協(xié)商解決。
3、培養(yǎng)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通過交流增進彼此的合作能力。
觀察實錄一:
區(qū)域活動開始了,孩子們紛紛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區(qū)域游戲,雨翰和浩竹還有其他三位小朋友選擇在了一組,開始探究了他們的積木之旅。這時候我聽見雨翰在一邊大喊:“你干什么?這是我造的玩具,我的城堡。”扭臉一看,原來是雨翰和浩竹在搶一個三角形的積木。我坐在他們的身邊,詢問是什么原因吵鬧,雨翰說:是浩竹搶了我的玩具,我在做城堡。隨后浩竹也是一臉委屈的意思,他也想用這個。然后他們兩個就互不想讓了。
觀察實錄二:
我在孩子們的身邊告訴他們,今天呀要來小客人,可是你們兩個的城堡都太小了,裝不下我們這么多人,有什么辦法呢?他們幾個都說我們可以做一個大的??!雨翰說:“城堡要高高的、大大的,有很多的房間?!焙浦裾f:“城堡院子里有很多的樹和花?!边@時,旁邊的小朋友也參與進來討論,討論一會兒后,他們兩個想了想都說:“要不我們一起來做吧!做個大的就可以了,說完他們和建構區(qū)的小朋友們一起,把所有的積木堆在了一起,大家一起開開心心的搭起了大的城堡,隨后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評價分析:
小班孩子對搭積木的游戲很感興趣,搭積木也是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對于玩具的占有欲在這個年齡段還是有的,但是他們也在和其他朋友接觸的過程中慢慢的學會了分享,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想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讓他們懂得和其他人一起,可以獲取更大的收獲,并且懂得了很多問題可以通過協(xié)商進行解決的。
思考與對策:
孩子們對見過的,體驗過的,喜歡的事物印象特別深刻,而且也愿意用搭積木的方式把它們表現(xiàn)出來,也真的很好。積木雖然是孩子們自己選的,不代表他們能對積木的玩法很熟練,教師可以適當給予幫助。在引導幼兒的同時要尊重幼兒的創(chuàng)意,讓幼兒說說自己做的是什么,幫助幼兒理順思路。教師適當給幼兒在創(chuàng)作中一些建議,幫助他們完成得更好。我想在下次的活動中,讓孩子們之間有更進一步的交流,孩子們在交流的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效果反思:
孩子們不僅在這個過程中懂得了遇到問題和其他的小朋友商量,不能靠哭泣或者動手進行解決,還懂得了好多事情其實分享更快樂,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別人,自己也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