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父母學堂:如何正確面對孩子撒謊的問題

發(fā)布時間:2020-03-26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教育孩子筆記 細心的家長會發(fā)現(xiàn),當孩子在三歲左右時會出現(xiàn)一種很常見的現(xiàn)象—“說謊”,比如說會炫耀的跟他人說“奧巴馬來我家做客了”、看到別人在玩飛機時會說“我家有一個比你更大的飛機,比你的好玩多了,還能在天上飛很長時間呢!”、再比如說“XXX老師打我了”而且形容的活靈活現(xiàn),讓人不禁引以為真等等。用我們成年人的認知,這叫“說謊”,可是如果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又不是“說謊”,而是自我陶醉、自我麻痹、自我逃避的一種方式,為了便于統(tǒng)一,我們姑且暫時稱之為“說謊”,不過“此說謊非彼說謊”。

3歲左右的孩子,對于事實和虛構(gòu)的界線還不能很好的分清,頭腦中經(jīng)常產(chǎn)生許多極其生動、逼真的現(xiàn)象。他喜歡夸大其詞,有時還會用虛構(gòu)的言辭來抬高自己,虛榮心得到滿足,或者用幻想的語言作為未能實現(xiàn)的愿望的補償,作為克制和掩飾自己失望心理的手段。這種與想象、愿望、壓力有關(guān)的說謊,具有自我陶醉、自我麻痹、自我逃避的特點,能使孩子獲得象征性、代償性的滿足。

導(dǎo)致孩子說謊的原因也有很多,但有時孩子說謊不符實際,尤其是3歲左右的孩子,因為此時的孩子有以下幾個特點:YjS21.COM

1、容易受成人的暗示影響

如有的家長問孩子:“你洗過手了嗎”?孩子雖然沒有洗,但因受到暗示,會說“洗過了”。特別是當孩子說老師打他了,這個時候的我們,不要為了讓孩子說“真話”而一個勁的盤問,盤問來盤問去只想得到自己“想要”而又最不想要的那個答案,那樣只會讓孩子把謊話編得越來越圓。

關(guān)于跟孩子的溝通大多家長缺乏技巧,就比如每天離園時,很多家長都會問“你今天學什么了”,讓孩子無從說起一樣,因為一日生活皆課程,而課程都是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玩”跟“學”的界限是我們成年人的認知。

2、把想象當成現(xiàn)實

孩子總愛把想象的事當成真事講給別人聽。這是由于孩子認知能力差,分不清哪些是想象,哪些是事實。想象力豐富,并且?guī)в锌鋸埿浴H缭趫D片上看到飛船,他非常喜歡,現(xiàn)象自己能乘上飛船多好,就會對別人講“我已經(jīng)乘過飛船了”。

3、認為不現(xiàn)實許諾是可以的

由于這時期的孩子對許諾的概念不清楚,他不知道“不實現(xiàn)許諾”是說謊。

4、記憶力不清

這時期孩子的記憶是以具體形象為特點,而記憶的方法又是以機械記憶為主。所以,往往因記憶模糊而講出不符合事實的話,被誤認為孩子說謊。

讓我們分析一下這個案例:周日,一個平時難得見一次爸爸的男孩,見到爸爸后說老師打他了,爸爸聽到后火冒三丈,詳細用“引導(dǎo)式”詢問打的過程,“打哪里了?打了幾次?打的疼嗎?”之后就怒氣沖沖的在班級微信群里質(zhì)問老師。

三歲前的孩子是安全感建立的關(guān)鍵期,最需要的是媽媽呵護;三歲后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則最需要最渴望的是爸爸的陪伴,那種新奇、刺激、強壯、豁達都是最吸引男孩的因素。一個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難得見一次的情況下自然會有親近甚至是“獻媚”的表現(xiàn),希望以此贏得爸爸的關(guān)心和關(guān)注,有時只是需要爸爸傾聽而已,有時也會希望爸爸幫助解決一些“難題”,比如“不喜歡吃青菜,老師非要吃”等。

作為家長我們?nèi)ソ逃⒆?,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生養(yǎng)了孩子,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多陪伴孩子,關(guān)心孩子每一個關(guān)鍵點的心理所需,看破孩子的每個“小心思”,巧妙而不漏痕跡的協(xié)助孩子解決,同時又要給孩子以自由,給孩子一個施展、鍛煉、成長的空間和機會。家庭對孩子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學校和社會,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來自于原生家庭的影響是終身的、很難改變的,特別是爸爸對兒子的影響,興趣、性格、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等等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當聽到孩子對自己的傾訴后,其實,我們可以把問題緩著來解決,既然孩子沒有傷勢,也不是當下傷害正在發(fā)生,那就先跟孩子玩玩游戲等玩的開心了,再兜著圈的問問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最喜歡哪個老師、最喜歡吃什么飯菜等;然后再后續(xù)觀察孩子和老師的相處,是否親密開心。再或者私下跟其他老師或園長溝通都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雖然當下出現(xiàn)了很多幼兒園虐童事件,但是我們還是要始終相信美好是蓋過邪惡的。童年時期,我們給孩子心靈種下什么,就會收獲什么,埋下了沖動、暴躁、粗暴、懷疑的種子,就會讓孩子遠離平和、幸福、充實和信任。

幼兒教育是需要家庭、幼兒園、社會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社會大環(huán)境,但是我們可以跟學校和班級一起營造小的“氛圍”,如果老師和家長之間失去了最根本的信任,如果老師失去了批評和表揚的教育權(quán)利,如果老師受到家長的干擾而失去了教育孩子的平常心,那么,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將會空談一場、一事無成,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正確面對孩子的較真問題


到遇到這樣的小朋友時不能使用強行的來解決問題,需要老師講究一定的方法,才可以讓孩子對于老師的這個決定不會有什么異議及反對的一面,這樣也不會消減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問題。

幼兒園里的老師怎樣看待孩子的較真問題呢,遇到有較真的小朋友老師們又會用怎樣的方式呢,只有老師用合理的方式來解決這樣孩子的問題,才可以盡量減少孩子的問題,下面就讓我們通過一個小例子,來看下吧!

明明是一家幼兒園的寶寶,已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一天,明明在他的課桌下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藍色塑料物品,他很好奇也很喜歡,就一直拿在手里玩。這時,一個叫阿植的小朋友跑到明明面前,一邊搶一邊喊:“這是我的,這是我的。”明明堅決不松手,也不停地喊:“這是我撿到的?!卑⒅矒尣贿^明明,就大哭起來。

幼兒入園老師先分別安慰了兩個寶寶,然后問阿植:“你的這個瓶蓋是哪里得來的?”阿植說:“這是我家里飲水機上的,爸爸給我的?!崩蠋熡謫柮髅鳎骸澳阒肋@是什么嗎?”明明說:“不知道,我是在課桌底下?lián)斓降??!崩蠋熤肋@確實是飲水桶上的瓶蓋,阿植說的應(yīng)該是真的,就對明明說:“這個瓶蓋確實是阿植的,但是阿植沒有保管好,弄丟了,被明明撿到了,那現(xiàn)在請明明把瓶蓋還給阿植好不好?”明明堅決不同意,還反問老師:“你怎么知道這是阿植的東西,這是我撿到的?!崩蠋熛?,如果強硬地解決這個問題,明明不會服氣,還會傷害到孩子。就又轉(zhuǎn)頭對阿植說:“阿植,你可不可以把這個瓶蓋先借給老師,老師照這個再找一個相同的瓶蓋給明明,好不好?”阿植同意了。于是,老師領(lǐng)著明明來到幼兒園放飲水桶的地方,讓明明自己看撿來的藍色塑料是不是飲水桶的瓶蓋,當明明眼見為實后,他才真心認可了老師的判斷。老師幫明明找到了幾個藍色瓶蓋,明明不僅主動把瓶蓋還給了阿植,還又多給了。

明明不是固執(zhí),也不是貪心。孩子的認知是從真實的具體事物開始的,正常的孩子更愿意順從真理,不會因為父母或者老師的權(quán)威而放棄自己的想法。讓孩子了解事物發(fā)生的真實過程是每一個做父母和老師的責任,也是孩子發(fā)展的必須、服從的開始。大人的話即使是正確的,也要讓孩子心服口服,健全的人格是不容強迫和踐踏的。如果孩子在父母和老師的權(quán)威中長大,將來他也會形成強加別人意志的習慣,同時也容易屈從別人的權(quán)威。讓我們共同來幫助孩子成長為精神強大、信仰真理的人!

父母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01

樹立榜樣

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范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lǐng)袖的優(yōu)秀品質(zhì),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yīng)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02

批評懲罰

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后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jié)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fā),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chǎn)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quán)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

03

表揚獎勵

表揚獎勵是對子女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通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并且應(yīng)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zhì)獎賞為輔。

04

帶領(lǐng)子女外出接觸社會

帶領(lǐng)孩子到公園、風景區(qū)、商店、工廠、農(nóng)村去,或者去訪問同學、親友,進行社會交往,使之開擴眼界,接觸社會,認識社會。

以上是關(guān)于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孩子的四大方法的介紹,教育孩子講究正確的方法,這樣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孩子撒謊如何教育


很多父母會把“說謊”和“壞孩子”聯(lián)系在一起??墒鞘獠恢⒆诱f謊背后的原因才是父母真正要處理的問題。不要輕易將謊言與孩子的品質(zhì)劃等號,在家庭教育中,沒有恩典,只有說教和一味的糾正,會讓孩子認為自己什么都做不對。告訴孩子什么是錯的之前,先告訴孩子什么是對的。

英國最新研究結(jié)果顯示,寶寶最早6個月大時就會開始騙人。“假哭是最早出現(xiàn)的欺騙方法之一。即使一切正常,寶寶也會以這種方法博取注意。他們會暫停看看母親有無反應(yīng),再決定是否繼續(xù)假哭。這種現(xiàn)象顯示,寶寶能夠分辨什么行為可以奏效?!睂殞毢芸炀蜁l(fā)現(xiàn),假哭與裝笑能夠引起別人的注意。8個月大的嬰兒會運用難度更高的欺騙技巧,例如掩飾父母禁止的活動,或設(shè)法分散父母的注意力。

兩歲的幼兒可能使用更迂回的技巧,例如父母準備施加薄懲時,虛張聲勢。行為專家發(fā)現(xiàn),簡單的騙術(shù)有助于寶寶在稍大時學習如何編造更復(fù)雜的謊言。

當家長第一次聽到從孩子口中說出和事實不相符的話時,都會產(chǎn)生這樣的疑惑:“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會‘說謊’了呢?從哪里學的?”緊接著,怒氣沖沖地質(zhì)問孩子。且慢,家長在責怪孩子之前,先要明白孩子為什么會“說謊”。

孩子的話和事實不相符,有其認知和思維方式的原因,也會受到家長無意識的“榜樣”或者不當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坝齼骸毕鹊谩坝骸保诮o幼兒貼“說謊”標簽前,家長要走進、了解孩子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同時,對我們的教養(yǎng)方式要善于總結(jié)、反思和適時改變。

孩子說謊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原因一:不明就里

小于3歲的幼兒,對時間、空間、數(shù)量、人物關(guān)系等概念比較模糊,經(jīng)常說了“假話”自己不知道,比如他們可能把以前統(tǒng)稱“昨天”。

原因二:逃避懲罰

多數(shù)情況下,孩子說謊是為了逃避懲罰,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淘氣惹禍了怕家長責罰。

原因三:模仿大人

孩子有時會看到父母或者電視上有撒謊的鏡頭,他們抑制不住好奇心,跟著學。

原因四:獲得認同

有的孩子想象力豐富,描述事情時,常常摻雜著自己想象的場景、人物,說得繪聲繪色,炫耀自己。

原因五:表示對抗

還有的孩子說謊,與父母干涉過多有關(guān),比如孩子做作業(yè)時,一會叫他喝水,一會叫他吃點心,孩子很不耐煩,隨口說“不渴、不餓”,以表示對抗。

那么如何應(yīng)對孩子愛說謊呢?

1

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簽”

孩子說謊往往并不是為了故意傷害他人,父母不要輕易將孩子的說謊行為與孩子的品質(zhì)劃等號,不能因為孩子的某一次謊言就給孩子定性,給寶貝貼上“小騙子”、“謊話專家”、“吹牛大王”等標簽。這樣做不但對孩子改掉說謊的毛病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對孩子的說謊行為起到了強化的壞作用,可能會促使孩子今后更加努力地說謊。

2

幫助孩子區(qū)分現(xiàn)實和想象

孩子說謊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齡小、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豐富的孩子更易進行想象型撒謊。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訴孩子什么是發(fā)生的,什么是想像的,讓孩子逐漸把現(xiàn)實和想像區(qū)分開來。

3

證實孩子是否在說謊

當父母懷疑自己的孩子說謊時,應(yīng)該首先進行仔細的調(diào)查、了解,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說謊,因為有的時候父母的判斷不一定是正確的,如果沒有搞清事情真相就魯莽行事,可能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不利的影響,甚至會造成親子關(guān)系的緊張。

4

弄清孩子說謊的原因

當孩子預(yù)期事情會有負面后果而說謊時,父母應(yīng)了解孩子的需要,訂立更實際的規(guī)則;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說謊了。另外,有些孩子會因為跟父母的接觸機會少,所以用說謊的方法去爭取父母的關(guān)注。換句話說,父母平日應(yīng)加強與孩子溝通互動,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guān)愛與注意。

5

將計就計,將謊言轉(zhuǎn)化為智慧

可能媽媽們沒有想到,在孩子的謊言背后還孕育著智慧種子吧!對孩子而言,說謊,尤其是幻想性說謊是他們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的最好見證。

只要媽媽根據(jù)孩子說謊的情況分別對待,并進行恰當引導(dǎo),孩子的說謊就不再是令媽媽頭痛的問題。相反,利用孩子的說謊行為,媽媽可以培養(yǎng)出一個更加充滿想像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聰慧孩子。

6

將責罰變得更策略些

當孩子做錯事,為逃避責罰而說謊的時候,媽媽不要如臨大敵般地對待他們。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同時也不見得能立竿見影地改變孩子的說謊行為,相反還可能讓孩子更加依賴說謊來逃避責罰。

聰明的媽媽可以利用孩子的這次錯誤做點別的文章,既讓他們明白自己的錯誤,又不失時機地利用說謊行為開發(fā)孩子的智力。比如,媽媽可以直截了當?shù)刂赋龊⒆拥腻e誤,溫和地提醒孩子以后不要犯同樣的錯誤,然后再給他們提出要求:你可以通過別的方式彌補自己的錯誤行為,并免于懲罰,比如編一個自己想像的故事等。

7

給孩子一次設(shè)法補救的機會

如果孩子發(fā)生行為性說謊,媽媽一定要相信孩子會改正錯誤,并可給孩子提供一個設(shè)想補救方案并實施方案的機會。這樣,既可以讓小孩自省,同時也可通過給予孩子設(shè)法補救方案的機會,讓他們開動腦筋自己解決問題,養(yǎng)成自己對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的習慣。

比如,孩子拿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回家,媽媽可以讓孩子自己思考,應(yīng)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彌補自己的錯誤?聰明的孩子可能會想出很多方案,如把玩具還給人家并道歉;

把玩具還給人家的同時,把自己的玩具借給人家玩;把玩具先還給人家,然后再與人家商量,說服小朋友把玩具借給自己玩一會兒等。

8

如果你明知孩子說謊,不要對他一再追問

其實,父母是希望能夠再給孩子一次說實話的機會,結(jié)果反倒又給了孩子一次說謊的機會。因此,如果父母知道真相,就不要再反問孩子;當父母不知道真相,但是能夠肯定孩子的答案也不可信,那么也不要向孩子提問題。

總之,不要向?qū)δ阏f謊的孩子提問題。否則,只能迫使孩子再用謊言遮掩他先前的謊言,既加深了孩子心理的內(nèi)疚和不安,也使父母更加火冒三丈。與其這樣,還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斷,告訴孩子你希望或要求他如何去做。

9

告訴孩子你知道他說謊

很多孩子在說謊之前根本就沒想他們還能說點別的理由。因此,父母可以先發(fā)制人:“我知道,如果我問你,你肯定不想對我說實話。不過,我希望你能給我一個更好的說法。準備好了嗎?我要問了?!?/p>

然后向孩子提出問題。這種做法好處: 一、它給孩子時間去決定是張口就說謊呢還是說些其他的;二、它避免了相互爭執(zhí)激烈化;三、既然父母允許孩子說謊了,有了心理準備,那么父母就不會生氣或者煩躁不安了。

10

可以讓孩子也嘗嘗謊言的滋味

比如,孩子想去看電影,父母答應(yīng)他了??墒且粫焊改赣植怀姓J了,孩子就會問為什么爸爸媽媽說謊。這時候,父母可以很輕松地告訴他:“我認為有沒有說實話并不重要。也許剛才我是順口說‘好吧’,但是并不真的說明就得帶你去。

我感覺你在家里愿意我們用這種方式和你說話,你也這樣對待我們。你是在告訴我“我”必須說實話嗎?但是,說不說實話對你就不重要了嗎?這樣做公平嗎?”聽完這樣的一番話,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

父母與孩子正確對待興趣班的問題


今天電話那頭傳來小侄女的聲音:“姑姑,老師要我學二胡,晚上去她家補課?!边@就是六歲小侄女的課余生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興趣班,武術(shù)班、美術(shù)班、英語班,剛剛?cè)∠宋璧赴啵裉煊謥砹藗€學二胡,我不禁問了一句:“貝貝,學這么多,感覺累嗎?”“不累!我可喜歡學了,可我媽媽要給我停了武術(shù)班…….”還沒等小侄女告完狀,在一旁的弟妹把電話接了起來“她不累,可把我累壞了,放學后,收拾好學習用的物品,飯也來不及吃,就得送她去學習,星期天比上學的日子還要忙,我打算先給她停了武術(shù)的學習,可貝貝就是不愿意,一個勁的說,可喜歡武術(shù)了?!蔽医又鴨枴扒皫滋觳皇墙o貝貝停了武術(shù)班了嗎?怎么又要去啊?”“是呀,這不今天武術(shù)老師在學校里,發(fā)了好多的宣傳單,正面就是貝貝在舞劍的照片,這不回來就跟我嘮叨,說是小朋友都知道她在學武術(shù),不能停的,整天跟我商量這事呢?”

我知道,平時小侄女最聽我的話,對我多少有點“怕”,(呵呵,當老師的威嚴吧。)還別說,我“治過”她幾次,貝貝多少知道了我的一些厲害,所以什么事我一勸,還管用。因此,我就攤開學習與興趣班的道理著手,跟孩子擺出簡單的道理,一層層的進行細致的分析,讓孩子知道,在興趣的基礎(chǔ)上去學習,是好事,值得提倡,可是也要看到學習的時間與休息的問題,如果一味的把所有休息的時間都用到報興趣班上,有時候真的會得不償失的,再說學習不光是一個人的事情,是通過全家人的共同努力才完成的,聽著電話里小侄女“恩恩恩”的應(yīng)允聲,我知道孩子在認真的聽,最后跟小侄女達成協(xié)議,尊重孩子選擇權(quán)力的基礎(chǔ)上,認真進行權(quán)衡,留下值得學、感興趣的學科,而后進行一段時間后,根據(jù)實際情況由爸媽再進行調(diào)整。

就這樣,總算暫時解決了小侄女學習班的問題,放下電話,我就在想,何時興趣班會跟我們的平時學習一樣,多少給孩子一些壓力,讓孩子體會到學習是在興趣的基礎(chǔ)上,進行對知識的進一步掌握和認知,讓孩子從中懂得學習的來之不易以及家人的辛苦!“孩子懂什么,一天報多少學習班她也愿意,又累不著她?!薄高@樣的話語在以后的日子里,弟妹不會再嘮叨。也希望所有父母與孩子正確對待興趣班的問題。

相關(guān)推薦

  • 孩子學會了撒謊,父母應(yīng)如何對待? 孩子一天天長大,經(jīng)常會弄出一些趣事,有時甚至學會了撒謊。父母應(yīng)該怎樣做,才能更好地避免孩子撒謊,以及孩子撒謊時,父母應(yīng)該如何對待呢? 1.要幫助孩子區(qū)分現(xiàn)實和想像。 孩子說謊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齡...
    2021-07-31 閱讀全文
  • 如何對待孩子說謊的問題 今天中午吃完飯的時候,梓涵突然過來對我說:“老師,昨天我媽媽帶我去北京了。 ”我們這里距離北京那么遠我很好奇問:“你媽媽是怎么帶你去的呀,怎么那么快回來了啊。 ”“我媽媽帶我做飛機去的”我明白了梓涵是...
    2020-11-06 閱讀全文
  • 正確面對孩子的較真問題 到遇到這樣的小朋友時不能使用強行的來解決問題,需要老師講究一定的方法,才可以讓孩子對于老師的這個決定不會有什么異議及反對的一面,這樣也不會消減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問題。 幼兒園里的老師怎樣看待孩子的...
    2021-12-27 閱讀全文
  • 如何面對孩子的說謊 今天下午,王宇晨的媽媽來園接孩子的時候,向我講述了一件讓她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 上午,王宇晨的爸爸帶孩子去花果山玩。孩子上車時,一不小心手指被車門擠了一個黃豆大的紫皰。玩過后,王宇晨的爸爸就直接將孩子...
    2020-09-29 閱讀全文
  • 父母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01 樹立榜樣 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范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lǐng)袖的優(yōu)秀品質(zhì),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
    2020-09-30 閱讀全文

孩子一天天長大,經(jīng)常會弄出一些趣事,有時甚至學會了撒謊。父母應(yīng)該怎樣做,才能更好地避免孩子撒謊,以及孩子撒謊時,父母應(yīng)該如何對待呢? 1.要幫助孩子區(qū)分現(xiàn)實和想像。 孩子說謊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齡...

2021-07-31 閱讀全文

今天中午吃完飯的時候,梓涵突然過來對我說:“老師,昨天我媽媽帶我去北京了。 ”我們這里距離北京那么遠我很好奇問:“你媽媽是怎么帶你去的呀,怎么那么快回來了啊。 ”“我媽媽帶我做飛機去的”我明白了梓涵是...

2020-11-06 閱讀全文

到遇到這樣的小朋友時不能使用強行的來解決問題,需要老師講究一定的方法,才可以讓孩子對于老師的這個決定不會有什么異議及反對的一面,這樣也不會消減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問題。 幼兒園里的老師怎樣看待孩子的...

2021-12-27 閱讀全文

今天下午,王宇晨的媽媽來園接孩子的時候,向我講述了一件讓她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 上午,王宇晨的爸爸帶孩子去花果山玩。孩子上車時,一不小心手指被車門擠了一個黃豆大的紫皰。玩過后,王宇晨的爸爸就直接將孩子...

2020-09-29 閱讀全文

01 樹立榜樣 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范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lǐng)袖的優(yōu)秀品質(zhì),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

2020-09-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