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中班數(shù)學教案及教學反思《讓誰先吃好呢》

發(fā)布時間:2020-03-19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幼兒園中班數(shù)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3、積極參與排序活動,體驗排序中的樂趣。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重難點:

能按動物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嘗試記錄結(jié)果。

活動準備:

1、課件:《讓誰先吃好呢》。

2、動物圖片4套,字卡:重→輕、高→矮、大→小,

3、數(shù)字1-10的貼紙4套、記錄卡4張。

4、幼兒經(jīng)驗準備:認識蹺蹺板,知道蹺得高表示輕;蹺得低表示重;蹺蹺板是平的,表示一樣重。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圖片,認識動物。

2、引導幼兒說出動物各自的特征。

3、出示桃子

師:咦,這是什么?這個桃子看上去怎么樣?聞上去又會是什么味道?

師:你們想吃嗎?動物們和我們一樣,看到這個大桃子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都想先吃到這個大桃子??墒?,該讓誰先吃呢?

二、按動物的特征排序

1、按個子的高矮排序。

師:長頸鹿說:“我們按個子的高矮來排列,誰最高誰先吃?!?/p>

師:小朋友,你知道應(yīng)該怎樣比高矮嗎?我們來看看動物們是怎樣比的。你覺得他們的方法對嗎?

(觀察圖片、通過比較,引導幼兒說出量高矮的方法,“要站在一樣高的地方,量的時候要站直了,不能把尾巴算上,踮起腳來量也不行”等。)

師:動物們整整齊齊地站好了,小朋友,你們看出來了嗎?讓我們從高到矮排序,誰最高?第二高是誰呢?第三高呢?接下來輪到誰?第五高?最矮的一個是誰呀?

師:原來,比高矮是長頸鹿的個子最高。

2、按嘴巴大小排序。yJs21.com

師:長頸鹿正想吃桃子時,鱷魚長大嘴巴喊不行。他會提出比什么?

師:嘴巴的大小怎么比?看看動物們用了什么好辦法。

課件演示動物比嘴巴的大小。

請幼兒看圖根據(jù)動物嘴巴的大小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給動物排隊。

3、按動物的輕重排序。

(1)師:鱷魚正想吃桃子時,犀牛不服氣了,犀牛要求比什么?

師:那體重怎么稱啊?有什么好辦法呢?

師:我們來看看動物們是怎樣稱體重的。

引導幼兒理解蹺蹺板的原理。

師:于是,犀牛搬來許多石頭,有幾塊?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集體點數(shù)10)

師:看,其他動物也在用翹翹板稱體重呢,它們又有多重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記錄表,請四個小朋友一組,一起數(shù)一數(shù)、記一記,最后根據(jù)石頭的數(shù)量,按照從重到輕的順序給這些動物朋友排序。

(2)幼兒數(shù)石頭記錄,按照從重到輕的順序排序,教師觀察指導。

(3)交流數(shù)石頭、排序的結(jié)果

(4)師:現(xiàn)在我們一比就知道誰最重了?(出示輕重排序圖)

集體看排序圖講述。

三、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播放毛毛蟲的話。

師(出示排序圖):你們覺得毛毛蟲說得有道理嗎?

2、師:想想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從小排到大、從矮排到高、從短排到長”的情況發(fā)生?

四、品嘗桃子

師:看來,毛毛蟲說得很有道理。聽了毛毛蟲的話,小動物們決定大家一起分享這個美味的桃子?!鞍?,啊嗚,桃子真好吃呀!”

師: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比較方法,只要你認真觀察,你就會找到許許多多的排列方式。

教學反思:

在“數(shù)學繪本”教學中,教師扮演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旨在引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與熱情。除了“數(shù)學繪本”本身的趣味性讓幼兒身臨其境外,教師的語言、教態(tài)也應(yīng)和“數(shù)學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相匹配。在此,有一個小技巧,即在故事情節(jié)的關(guān)鍵處將問題拋給幼兒,引起幼兒的好奇心,滿足幼兒的成就感。例如在《讓誰先吃好呢》這一“數(shù)學繪本”的教學中,當長頸鹿說比身高時,我就拋出問題:怎樣才能量出身高呢?藉此,讓學生想出各種測量身高的方法。當猴子不同意比嘴巴大小時,教師拋出問題:你們猜,猴子會要求比什么?這個問題既讓學生思考猴子有哪些特征,又讓幼兒感受猴子的心理。

數(shù)學繪本通過有趣的童話情景,巧妙地將數(shù)學知識融入到繪本故事中,不僅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繪本的魅力,而且還為教師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搭建了一個展示的舞臺,更為孩子們開心、快樂地學習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數(shù)學活動因繪本更精彩。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3、積極參與排序活動,體驗排序中的樂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5、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重難點:

能按動物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嘗試記錄結(jié)果。

活動準備:

1、課件:《讓誰先吃好呢》。

2、動物圖片4套,字卡:重→輕、高→矮、大→小,

3、數(shù)字1-10的貼紙4套、記錄卡4張。

4、幼兒經(jīng)驗準備:認識蹺蹺板,知道蹺得高表示輕;蹺得低表示重;蹺蹺板是平的,表示一樣重。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圖片,認識動物。

2、引導幼兒說出動物各自的特征。

3、出示桃子

師:咦,這是什么?這個桃子看上去怎么樣?聞上去又會是什么味道?

師:你們想吃嗎?動物們和我們一樣,看到這個大桃子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都想先吃到這個大桃子??墒?,該讓誰先吃呢?

二、按動物的特征排序

1、按個子的高矮排序。

師:長頸鹿說:“我們按個子的高矮來排列,誰最高誰先吃。”

師:小朋友,你知道應(yīng)該怎樣比高矮嗎?我們來看看動物們是怎樣比的。你覺得他們的方法對嗎?

(觀察圖片、通過比較,引導幼兒說出量高矮的方法,“要站在一樣高的地方,量的時候要站直了,不能把尾巴算上,踮起腳來量也不行”等。)

師:動物們整整齊齊地站好了,小朋友,你們看出來了嗎?讓我們從高到矮排序,誰最高?第二高是誰呢?第三高呢?接下來輪到誰?第五高?最矮的一個是誰呀?

師:原來,比高矮是長頸鹿的個子最高。

2、按嘴巴大小排序。

師:長頸鹿正想吃桃子時,鱷魚長大嘴巴喊不行。他會提出比什么?

師:嘴巴的大小怎么比?看看動物們用了什么好辦法。

課件演示動物比嘴巴的大小。

請幼兒看圖根據(jù)動物嘴巴的大小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給動物排隊。

3、按動物的輕重排序。

(1)師:鱷魚正想吃桃子時,犀牛不服氣了,犀牛要求比什么?

師:那體重怎么稱啊?有什么好辦法呢?

師:我們來看看動物們是怎樣稱體重的。

引導幼兒理解蹺蹺板的原理。

師:于是,犀牛搬來許多石頭,有幾塊?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集體點數(shù)10)

師:看,其他動物也在用翹翹板稱體重呢,它們又有多重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記錄表,請四個小朋友一組,一起數(shù)一數(shù)、記一記,最后根據(jù)石頭的數(shù)量,按照從重到輕的順序給這些動物朋友排序。

(2)幼兒數(shù)石頭記錄,按照從重到輕的順序排序,教師觀察指導。

(3)交流數(shù)石頭、排序的結(jié)果

(4)師:現(xiàn)在我們一比就知道誰最重了?(出示輕重排序圖)

集體看排序圖講述。

三、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播放毛毛蟲的話。

師(出示排序圖):你們覺得毛毛蟲說得有道理嗎?

2、師:想想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從小排到大、從矮排到高、從短排到長”的情況發(fā)生?

四、品嘗桃子

師:看來,毛毛蟲說得很有道理。聽了毛毛蟲的話,小動物們決定大家一起分享這個美味的桃子?!鞍?,啊嗚,

桃子真好吃呀!”

師: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比較方法,只要你認真觀察,你就會找到許許多多的排列方式。

教學反思:

在“數(shù)學繪本”教學中,教師扮演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旨在引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與熱情。除了“數(shù)學繪本”本身的趣味性讓幼兒身臨其境外,教師的語言、教態(tài)也應(yīng)和“數(shù)學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相匹配。在此,有一個小技巧,即在故事情節(jié)的關(guān)鍵處將問題拋給幼兒,引起幼兒的好奇心,滿足幼兒的成就感。例如在《讓誰先吃好呢》這一“數(shù)學繪本”的教學中,當長頸鹿說比身高時,我就拋出問題:怎樣才能量出身高呢?藉此,讓學生想出各種測量身高的方法。當猴子不同意比嘴巴大小時,教師拋出問題:你們猜,猴子會要求比什么?這個問題既讓學生思考猴子有哪些特征,又讓幼兒感受猴子的心理。

數(shù)學繪本通過有趣的童話情景,巧妙地將數(shù)學知識融入到繪本故事中,不僅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繪本的魅力,而且還為教師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搭建了一個展示的舞臺,更為孩子們開心、快樂地學習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數(shù)學活動因繪本更精彩。

幼兒百科:吃是指用手或工具(筷子,叉子,勺子等)把食物送進口腔,經(jīng)過牙齒咀嚼后下咽經(jīng)食道管進入胃里,再由消化系統(tǒng)完成整個消化過程。

幼兒園中班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及教學反思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中班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3、積極參與排序活動,體驗排序中的樂趣。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重難點:

能按動物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嘗試記錄結(jié)果。

活動準備:

1、課件:《讓誰先吃好呢》。

2、動物圖片4套,字卡:重→輕、高→矮、大→小,

3、數(shù)字1-10的貼紙4套、記錄卡4張。

4、幼兒經(jīng)驗準備:認識蹺蹺板,知道蹺得高表示輕;蹺得低表示重;蹺蹺板是平的,表示一樣重。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圖片,認識動物。

2、引導幼兒說出動物各自的特征。

3、出示桃子

師:咦,這是什么?這個桃子看上去怎么樣?聞上去又會是什么味道?

師:你們想吃嗎?動物們和我們一樣,看到這個大桃子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都想先吃到這個大桃子??墒?,該讓誰先吃呢?

二、按動物的特征排序

1、按個子的高矮排序。

師:長頸鹿說:“我們按個子的高矮來排列,誰最高誰先吃?!?/p>

師:小朋友,你知道應(yīng)該怎樣比高矮嗎?我們來看看動物們是怎樣比的。你覺得他們的方法對嗎?

(觀察圖片、通過比較,引導幼兒說出量高矮的方法,“要站在一樣高的地方,量的時候要站直了,不能把尾巴算上,踮起腳來量也不行”等。)

師:動物們整整齊齊地站好了,小朋友,你們看出來了嗎?讓我們從高到矮排序,誰最高?第二高是誰呢?第三高呢?接下來輪到誰?第五高?最矮的一個是誰呀?

師:原來,比高矮是長頸鹿的個子最高。

2、按嘴巴大小排序。

師:長頸鹿正想吃桃子時,鱷魚長大嘴巴喊不行。他會提出比什么?

師:嘴巴的大小怎么比?看看動物們用了什么好辦法。

課件演示動物比嘴巴的大小。

請幼兒看圖根據(jù)動物嘴巴的大小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給動物排隊。

3、按動物的輕重排序。

(1)師:鱷魚正想吃桃子時,犀牛不服氣了,犀牛要求比什么?

師:那體重怎么稱?。坑惺裁春棉k法呢?

師:我們來看看動物們是怎樣稱體重的。

引導幼兒理解蹺蹺板的原理。

師:于是,犀牛搬來許多石頭,有幾塊?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集體點數(shù)10)

師:看,其他動物也在用翹翹板稱體重呢,它們又有多重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記錄表,請四個小朋友一組,一起數(shù)一數(shù)、記一記,最后根據(jù)石頭的數(shù)量,按照從重到輕的順序給這些動物朋友排序。

(2)幼兒數(shù)石頭記錄,按照從重到輕的順序排序,教師觀察指導。

(3)交流數(shù)石頭、排序的結(jié)果

(4)師:現(xiàn)在我們一比就知道誰最重了?(出示輕重排序圖)

集體看排序圖講述。

四、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播放毛毛蟲的話。

師(出示排序圖):你們覺得毛毛蟲說得有道理嗎?

2、師:想想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從小排到大、從矮排到高、從短排到長”的情況發(fā)生?

五、品嘗桃子

師:看來,毛毛蟲說得很有道理。聽了毛毛蟲的話,小動物們決定大家一起分享這個美味的桃子?!鞍瑁?,桃子真好吃呀!”

師: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比較方法,只要你認真觀察,你就會找到許許多多的排列方式。

教學反思:

在“數(shù)學繪本”教學中,教師扮演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旨在引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與熱情。除了“數(shù)學繪本”本身的趣味性讓幼兒身臨其境外,教師的語言、教態(tài)也應(yīng)和“數(shù)學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相匹配。在此,有一個小技巧,即在故事情節(jié)的關(guān)鍵處將問題拋給幼兒,引起幼兒的好奇心,滿足幼兒的成就感。例如在《讓誰先吃好呢》這一“數(shù)學繪本”的教學中,當長頸鹿說比身高時,我就拋出問題:怎樣才能量出身高呢?藉此,讓學生想出各種測量身高的方法。當猴子不同意比嘴巴大小時,教師拋出問題:你們猜,猴子會要求比什么?這個問題既讓學生思考猴子有哪些特征,又讓幼兒感受猴子的心理。

數(shù)學繪本通過有趣的童話情景,巧妙地將數(shù)學知識融入到繪本故事中,不僅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繪本的魅力,而且還為教師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搭建了一個展示的舞臺,更為孩子們開心、快樂地學習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數(shù)學活動因繪本更精彩。

幼兒百科:吃是指用手或工具(筷子,叉子,勺子等)把食物送進口腔,經(jīng)過牙齒咀嚼后下咽經(jīng)食道管進入胃里,再由消化系統(tǒng)完成整個消化過程。

不知道本文“幼兒園中班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及教學反思”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幼兒園中班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含反思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含反思》

中班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積極參與排序活動,體驗排序中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讓誰先吃好呢》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3、積極參與排序活動,體驗排序中的樂趣。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重難點:

能按動物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嘗試記錄結(jié)果。

活動準備:

1、課件:《讓誰先吃好呢》。

2、動物圖片4套,字卡:重→輕、高→矮、大→小,

3、數(shù)字1-10的貼紙4套、記錄卡4張。

4、幼兒經(jīng)驗準備:認識蹺蹺板,知道蹺得高表示輕;蹺得低表示重;蹺蹺板是平的,表示一樣重。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圖片,認識動物。

2、引導幼兒說出動物各自的特征。

3、出示桃子

師:咦,這是什么?這個桃子看上去怎么樣?聞上去又會是什么味道?

師:你們想吃嗎?動物們和我們一樣,看到這個大桃子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都想先吃到這個大桃子??墒?,該讓誰先吃呢?

二、按動物的特征排序

1、按個子的高矮排序。

師:長頸鹿說:“我們按個子的高矮來排列,誰最高誰先吃。”

師:小朋友,你知道應(yīng)該怎樣比高矮嗎?我們來看看動物們是怎樣比的。你覺得他們的方法對嗎?

(觀察圖片、通過比較,引導幼兒說出量高矮的方法,“要站在一樣高的地方,量的時候要站直了,不能把尾巴算上,踮起腳來量也不行”等。)

師:動物們整整齊齊地站好了,小朋友,你們看出來了嗎?讓我們從高到矮排序,誰最高?第二高是誰呢?第三高呢?接下來輪到誰?第五高?最矮的一個是誰呀?

師:原來,比高矮是長頸鹿的個子最高。

2、按嘴巴大小排序。

師:長頸鹿正想吃桃子時,鱷魚長大嘴巴喊不行。他會提出比什么?

師:嘴巴的大小怎么比?看看動物們用了什么好辦法。

課件演示動物比嘴巴的大小。

請幼兒看圖根據(jù)動物嘴巴的大小按從大到小的順序給動物排隊。

3、按動物的輕重排序。

(1)師:鱷魚正想吃桃子時,犀牛不服氣了,犀牛要求比什么?

師:那體重怎么稱???有什么好辦法呢?

師:我們來看看動物們是怎樣稱體重的。

引導幼兒理解蹺蹺板的原理。

師:于是,犀牛搬來許多石頭,有幾塊?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集體點數(shù)10)

師:看,其他動物也在用翹翹板稱體重呢,它們又有多重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記錄表,請四個小朋友一組,一起數(shù)一數(shù)、記一記,最后根據(jù)石頭的數(shù)量,按照從重到輕的順序給這些動物朋友排序。

(2)幼兒數(shù)石頭記錄,按照從重到輕的順序排序,教師觀察指導。

(3)交流數(shù)石頭、排序的結(jié)果

(4)師:現(xiàn)在我們一比就知道誰最重了?(出示輕重排序圖)

集體看排序圖講述。

四、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播放毛毛蟲的話。

師(出示排序圖):你們覺得毛毛蟲說得有道理嗎?

2、師:想想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從小排到大、從矮排到高、從短排到長”的情況發(fā)生?

五、品嘗桃子

師:看來,毛毛蟲說得很有道理。聽了毛毛蟲的話,小動物們決定大家一起分享這個美味的桃子?!鞍?,啊嗚,桃子真好吃呀!”

師: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比較方法,只要你認真觀察,你就會找到許許多多的排列方式。

教學反思:

在“數(shù)學繪本”教學中,教師扮演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旨在引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與熱情。除了“數(shù)學繪本”本身的趣味性讓幼兒身臨其境外,教師的語言、教態(tài)也應(yīng)和“數(shù)學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相匹配。在此,有一個小技巧,即在故事情節(jié)的關(guān)鍵處將問題拋給幼兒,引起幼兒的好奇心,滿足幼兒的成就感。例如在《讓誰先吃好呢》這一“數(shù)學繪本”的教學中,當長頸鹿說比身高時,我就拋出問題:怎樣才能量出身高呢?藉此,讓學生想出各種測量身高的方法。當猴子不同意比嘴巴大小時,教師拋出問題:你們猜,猴子會要求比什么?這個問題既讓學生思考猴子有哪些特征,又讓幼兒感受猴子的心理。

數(shù)學繪本通過有趣的童話情景,巧妙地將數(shù)學知識融入到繪本故事中,不僅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繪本的魅力,而且還為教師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搭建了一個展示的舞臺,更為孩子們開心、快樂地學習創(chuàng)造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數(shù)學活動因繪本更精彩。

小百科:吃是指用手或工具(筷子,叉子,勺子等)把食物送進口腔,經(jīng)過牙齒咀嚼后下咽經(jīng)食道管進入胃里,再由消化系統(tǒng)完成整個消化過程。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讓誰先吃好呢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在按事物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的基礎(chǔ)上,嘗試逆向排序。

2、通過故事明白不要小看自己,樹立自信。

活動準備:ppt,排序操作圖,輔助標記。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fā)興趣,初步了解桃子及動物的主要特征。(故事第1頁)

1、了解桃子的特征。

師(點擊課件):這是什么?(桃子)是一只怎樣的桃子呢?

小結(jié):好大好大的一個桃子,紅紅的,香香的,真是誰看了都想咬一口??!

2、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1)師(點擊課件):森林里的長頸鹿、犀牛、猴子、兔子和毛毛蟲都想吃這個桃子。你能找到它們并且說說它們身體上的特征嗎?

小結(jié):長耳朵的兔子、長尾巴的猴子、高個子的長頸鹿、重重的犀牛、小小的毛毛蟲,它們看到這個桃子,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都想先吃到這個大桃子。

二、自主探索,按動物身體上的某一特征進行多種排序。

1、欣賞故事第2、第3頁,引出多種排序方法。

(1)師:今天的故事名字就叫《讓誰先吃好呢?》你們覺得應(yīng)該讓誰先吃呢?有什么辦法可以決定出誰先吃桃子?

(2) 師:動物們決定按照身體上的特征舉行比賽,誰在比賽中得了第一名,就先吃桃子;第二名,就第二個吃桃子,……誰比了最后一名,就只能最后一個吃桃子了,只能吃到一點點了。

(3)師:你覺得動物們可能會比些什么呢?

2、按照動物身體上的不同特征排排隊,并說明理由。

(1)分組合作

師:每個動物都想先吃到桃子,接下來我們來幫助他們比一比。兩人一組合作完成,先商量好你們想讓誰先吃桃子?可以按照什么特征來排?然后讓動物們在排列卡里排排隊,完成后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是怎么排的?

(2)展示排序結(jié)果,并說明理由。

3、欣賞故事4-8 頁,驗證排序結(jié)果。

(1)動物比身高

師:要想知道動物們的身高,首先得來量一量。根據(jù)紅色的身高線,動物們該怎么排列?

毛毛蟲在這輪比賽中得了最后一名,心里有些著急,它想,我得加油了!

(2)動物尾巴、耳朵比長短

師:按照耳朵和尾巴的長短分別是怎么排列的?毛毛蟲在這兩輪比賽中排在哪里?你覺得他此時的心情會是怎樣?他還會繼續(xù)比賽嗎?

毛毛蟲雖然有點著急,但它并不打算放棄。只要相信自己,總能取得成功!

(3)按動物的輕重排序。

師: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會要求比什么呢?

師:要想比體重,先要知道動物們有多重。犀牛有多重呢?這幅圖你能看懂嗎?

(犀牛和6塊石頭一樣重。)

師:其他動物呢?毛毛蟲的體重是怎樣?(毛毛蟲比一塊石頭還要輕。)

這輪比賽怎么排列?

4、幫助故事中的毛毛蟲最先吃到桃子,嘗試逆向排序。

(1)討論如何幫助毛毛蟲得第一,引出逆向排序的概念。

師:毛毛蟲還是跟大家比了身高、體重、還有耳朵和尾巴的長短,但毛毛蟲說它可以得到4個第一名呢!它可以怎么排呢?

(2)分組嘗試逆向排序

師:請每組按照逆向排序的方法試試看,毛毛蟲是否真的能得到第一,并且說說這回你們是按照哪個特征來排的,怎么排的?

小結(jié):毛毛蟲說:為什么不管什么順序,都要從最大的開始!要論誰的個子最小,我是第一;耳朵最短的動物,我還是第一名;要說尾巴最短的,我又是第一名;還有,要是問誰的體重最輕,第一名的不還是我嘛!從小的順序開始,第一名都是我!所以,這個桃子就應(yīng)該是我先吃!”

三、故事結(jié)尾,尋找生活中的逆向排序。

1、師:你們覺得毛毛蟲說得有道理嗎?為什么?想想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從小到大、從矮到高、從短到長”排列的情況發(fā)生?(排隊、坐座位、做操時)

2、欣賞故事第9頁

師:聰明的毛毛蟲最終想出逆向排序的方法,獲得了4個第一,取得第一個吃桃子的權(quán)力。看,毛毛蟲“嗖”的一下鉆進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的品嘗著,邊吃邊說“朋友們一起來吃吧,桃子真好吃呀!”5只小動物,一起分享著又大又紅又香的桃子。

3、師:如果毛毛蟲中途放棄比賽,它還會贏嗎?

小結(jié):毛毛蟲雖然在前面四輪的比賽中失敗了,但它堅持不放棄,相信自己,最終想出逆向排列的方法,得到了四面紅旗。取得了第一個吃桃子的權(quán)力。我們小朋友也是這樣,雖然有些地方可能不如別人,但只要相信自己,你就會成為最棒的!

相關(guān)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3、積極參與排序活動,體驗排序中的樂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5、培...
    2020-09-0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及教學反思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中班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及教學反思”!活動目標: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與同伴合作,...
    2020-07-1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含反思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含反思》中班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
    2022-04-2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讓誰先吃好呢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在按事物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的基礎(chǔ)上,嘗試逆向排序。 2、通過故事明白不要小看自己,樹立自信。 活動準備:ppt,排序操作圖,輔助標記。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讓誰先吃好呢 這是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讓誰先吃好呢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shè)計思路】 《讓誰先吃好呢》是一個幽默生動、結(jié)尾出人意料的繪本故事,將乏味的"排序"完美地蘊藏在美妙的故事里...
    2021-08-1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3、積極參與排序活動,體驗排序中的樂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5、培...

2020-09-03 閱讀全文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中班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及教學反思”!活動目標: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與同伴合作,...

2020-07-14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含反思》中班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

2022-04-2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在按事物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的基礎(chǔ)上,嘗試逆向排序。 2、通過故事明白不要小看自己,樹立自信。 活動準備:ppt,排序操作圖,輔助標記。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2019-12-12 閱讀全文

這是大班數(shù)學公開課讓誰先吃好呢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shè)計思路】 《讓誰先吃好呢》是一個幽默生動、結(jié)尾出人意料的繪本故事,將乏味的"排序"完美地蘊藏在美妙的故事里...

2021-08-1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