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兩招高效解決孩子的“分離焦慮”

發(fā)布時間:2020-01-11 幼兒園油水分離說課稿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招生活動策劃方案

寶寶已經(jīng)上幼兒園大班了,卻依然存在“分離焦慮”的問題,如何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真正能夠做到相對的自立?另外幼兒園大班到底應不應該先期進行有關小學知識的學習呢?朝陽區(qū)教研中心學前教研室安平老師為您逐一解答。其實“分離焦慮”并不僅僅出現(xiàn)在幼兒園大班,很多孩子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家長和老師應該扮演“扶持者”的角色幫助寶寶盡快度過這樣的特殊時期。為了讓孩子能夠消除這樣的困擾,必要的溝通是不可或缺的,家長在交流中應起好榜樣的作用,千萬不要用極端的訓斥方式,這樣只會適得其反。老師家長齊作為可順利消除“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傷心、痛苦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以表示拒絕分離。分離焦慮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最為大家所知的就是發(fā)生在幼兒3歲上幼兒園這個時期。幼兒從家庭邁入幼兒園,接觸到陌生的成人、小朋友還有活動空間,周圍環(huán)境有了巨大的改變,生活規(guī)律和生活習慣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這些都會讓幼兒失去安全感,由此而產(chǎn)生了與親人的分離焦慮。這是一個特殊時期發(fā)生的現(xiàn)象,可以通過幼兒園老師與孩子逐步建立的信任感而消除。其實不僅僅是大班的孩子,大多數(shù)幼兒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實踐證明,一些在平時注重孩子獨立能力培養(yǎng)的家庭,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期較短,適應力強,也很少出現(xiàn)情緒問題。而那些嬌寵溺愛、一切包辦代替的家庭中的孩子則需要較長的適應期。也就是說,分離焦慮不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慢慢減少。隨著孩子的長大,情緒的內隱性的增強,他不會太激烈地表達這種分離焦慮,所以說,幼兒階段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它為幼兒一生健康、全面和諧的成長奠定基礎。兩招緩解焦慮:允許孩子表達個人情緒多撫摸孩子對于家長來說,其實在任何一個階段,交流都是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當然,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他們情緒不穩(wěn)定時的交流就要特別有方法。家長最好不要厲聲訓斥孩子,不硬性壓制,更不能打罵孩子,等孩子平靜后告訴他什么行為才是可以接受的。要知道,家長不冷靜的做法對控制孩子不良情緒是起不到任何好的作用的,只能讓孩子更加緊張、焦慮甚至還暴躁。另外,鼓勵家長使用身體撫摸的方式,這種方法會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身體的撫摸會使幼兒疏解緊張、焦躁的神經(jīng),逐漸安穩(wěn)下來。提前適應小學模式培養(yǎng)探究欲望其實對于幼兒園大班到底應不應該先期進行有關小學知識的學習這個問題,教育部早就明確,確保小學一年級堅持“零起點”教學。幼兒有著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結構和思維方式。具體形象的思維方式使他們有著自己特殊的學習方式。直接經(jīng)驗感知、操作和游戲活動是他們學習的主要方式。對于幼兒來說,學習知識的范圍非常廣,所以不能用“學不學小學知識”來衡量。他們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整個世界、整個大自然都是他們的學習對象,都有他們的學習內容。而我們成人往往忽視了這些知識,和這些學知識的地方,讓本該快樂成長的孩子背負上沉重的壓力。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用智慧讓孩子告別“分離焦慮”


從以往舉行媽媽訓練營的活動中獲悉,約有8成家長和孩子為分離焦慮煩惱。調查發(fā)現(xiàn),孩子的焦慮體現(xiàn)為4大癥狀:寶寶哭鬧不肯上幼兒園、孩子早晨不愿意出家門、孩子入園后變瘦、孩子睡眠不佳。

開學了,怎樣妥善應對“分離焦慮”,上海市示范性幼兒園浦東蒲公英幼兒園園長沈冠華和老師共商應對方案,最終用智慧讓孩子告別分離焦慮。

方案一:中班和大班老師當志愿者

面對新一輪的生育高峰,已經(jīng)升班的岳蓮老師主動向領導請愿去今年的小班充當志愿者,幫助新小班的教師共同安撫孩子,她的這一想法在QQ群上一發(fā)布,引來不少響應者。

開學兩周來,中、大班的教師志愿加入了這支隊伍。一開學就利用業(yè)余時間加入到小班做助理,年輕的充當孩子的玩伴,年長的充當替身媽媽。一對一安撫那些情緒焦慮、進餐需要幫助、入睡特別困難的孩子,他們迅速成為孩子依戀的對象。

與此同時,保教主任和保健老師也在午餐及午睡這幾個特別需要安撫的環(huán)節(jié)進入班級,安撫特殊幼兒。一位在家只吃饅頭和飯、不吃菜,一見葷菜就嘔吐的孩子,在老師的耐心護理下終于從嘗一口到吃下了碗里的蔬菜。開學兩天,新小班里95%的孩子已經(jīng)安然在幼兒園入睡。

方案二:燒菜四大絕招讓孩子吃得舒心

新生入園,孩子是否吃得習慣、對于他是否能適應幼兒園很關鍵。怎樣抓住孩子的心,幼兒園采用三大絕招來應對,第一招:增加品種、減少數(shù)量,讓孩 子看著想吃。“鴛鴦蛋”成為了孩子們的最愛;第二招:切配細軟、燒法入味,讓孩子愛吃。紅燒鱔絲老菜成新寵;第三招:開發(fā)新品、模樣誘人,讓孩子吃得開 心,招牌菜是兔子饅頭、自制蛋撻。開學兩周來,這三招“吊起了孩子的胃口”。

方案三:不做規(guī)矩讓孩子有依戀對象

考慮到新小班的孩子剛加入集體生活,有個逐步適應的過程。老師靈活設置離園時間,第一周15:30提前離園,第二周逐步過渡。在作息時間執(zhí)行上給與了老師較大的彈性。

每天預設一個生活小練習、一個趣味小游戲、一次歡樂蹦蹦跳、讓老師根據(jù)孩子的情緒狀況靈活組織,用有趣的活動吸引孩子,用歡樂的氛圍感染孩子、 用親切的微笑安撫孩子。小班孩子的活動則以松散的游戲與一些必要的生活小學習為主,根據(jù)家訪時調查到的孩子在玩具上的最愛,幼兒園還專門為小班添置了一批 玩具。

[專家支招]

●關于孩子:不要常給孩子負面提醒

如何減輕分離焦慮,閔行區(qū)科技幼兒園園長李偉給出了秘訣:其一,要允許孩子哭。家長常常對孩子說 “你去幼兒園不能哭啊”,這反而給了孩子負面的提醒,幼兒園要允許孩子哭,還要給孩子提供餐巾紙,這樣,孩子反而會覺得沒意思了。其二,開學第一個月“不 做規(guī)矩”。讓孩子想睡就睡,想吃就吃,不給孩子增添陌生環(huán)境的壓力。

●關于家長:正確引導也應掌握技巧

入學前,先帶孩子參加幼兒園的親子活動,但活動時,家長不要參與,讓孩子獨自參與,孩子就會習慣新的環(huán)境;孩子如有不適應,家長和他對話時要“自說自話”,不要聚焦于孩子的煩惱,而是多和他談談幼兒園的快樂。

上海市兒童醫(yī)院兒童保健科醫(yī)生則針對“3成孩子上幼兒園后變瘦”的調查結果建議:“孩子在進入幼兒園后環(huán)境發(fā)生很大變化,可能不適應而導致吃不多,這時家長應繼續(xù)提供乳制品,補充營養(yǎng)逐步過渡到食物多樣。 ”

開學了如何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


暑假結束了,幼兒園和學校又開始了新學期,孩子們也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不過,有些孩子的焦慮心理又出現(xiàn)了,甚至有了“開學焦慮癥”,這可讓爸爸媽媽們擔心了,應該如何幫助孩子緩解這種心理呢?

其實,開學時有焦慮的心理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其主要癥狀就是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緣無故發(fā)脾氣、渾身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失眠等,有的還有頭痛、胃痛等軀體不適癥狀。如果出現(xiàn)持續(xù)的焦慮,可能會讓孩子們無法進入到正常狀態(tài),給生活和學習都帶來了很多的困擾。

孩子分離焦慮的原因

一、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

幼兒從家庭邁入幼兒園,環(huán)境有了巨大的改變,被稱為“心理斷乳期”。

1)生活規(guī)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

幼兒園有相對固定的一日生活時間表,什么時候吃飯,什么時候盥洗,什么時候上課,什么時候起床,而幼兒在家中的生活規(guī)律并不一定與此相符。有的家庭中生活作息比較隨意,一切以幼兒的意愿為中心;有的幼兒甚至有一些不良的生活規(guī)律和習慣,如晚上熬夜,早上睡懶覺等;有的幼兒則精力旺盛,沒有睡午覺的習慣。據(jù)調查一些幼兒就是因為怕在幼兒園睡中午覺而不愿意來園。因此在入園之初,幼兒不習慣固定化的生活制度。此外幼兒園的飲食和飲水也和家中不同。一些幼兒在家中養(yǎng)成了挑食、偏食的不良飲食習慣,到幼兒園后不愿意進食一些食物。而有的幼兒則在家中從來不喝白開水,而在幼兒園提供的飲水都是白開水等。

2)成人與幼兒的關系。

幼兒入園之初,見到的教師和小伙伴是陌生的面孔,容易使幼兒感到不安全。由于幼兒園是集體教育,師生比例為1:15或者1:20。也就是說一位成人負責照顧l5—20名、幼兒,這和幼兒在家中的環(huán)境有著天壤之別。幼兒不可能像在家里一樣得到一對一甚至是幾對一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如許多幼兒在家中睡覺時要有大人陪伴和哄睡,而在幼兒園則需獨自入睡,兒在入園之初感覺失去了親情和溫暖。此外幼兒在幼兒園不可避免地會處于一種競爭的環(huán)境之中,如如何獲得教師對自己的注意和關懷,如何占據(jù)自己喜歡的玩具等等。因此一些幼兒在入園之初會感到不知所措。

開學了,寶寶結束自己的假期重回幼兒園,難免會有些不適應,出現(xiàn)焦慮的心理,這是很正常的,爸爸媽媽們不要太擔心,但是要仔細了解寶寶焦慮心理的原因。

3)陌生的活動室環(huán)境。

當幼兒初次踏入活動室時,活動室的環(huán)境對他來講是完全陌生的和新鮮的。無論是桌椅的擺放還是盟洗室的設備等都與家中不同。這在使幼兒感到好奇和新鮮的同時,也會引起他的恐慌和不安。如有的幼兒在家中大便時是用坐式的尿盆或者抽水馬桶,而幼兒園則是蹲式的,幼兒就感到不適應而引起心理上的壓力。

4)要求的提高。

在幼兒園中教師要求幼兒具備一定的獨立和自理能力,包括: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褲、自己上床睡覺、能控制大小便、自己游戲、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等等。這些要求都有可使幼兒感到是一種挑戰(zhàn)和壓力。

二、家庭的因素

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是幼兒入園適應快慢的重要因素。實踐證明。在平時不嬌慣孩子,注重幼兒獨立能力培養(yǎng),鼓勵孩子探索新環(huán)境和與新伙伴一起玩的家庭,其幼兒入園的適應期就較短,幼兒的情緒問題也較少。而那些嬌寵溺愛、一切包辦代替的家庭中的孩子則需要較長的適應期。甚至有一些孩子由于環(huán)境的巨大差異和轉折而出現(xiàn)情緒和生理上的問題。如有的孩子因過分哭鬧和情緒的不安,而出現(xiàn)夜驚、夢魘或者腹瀉、生病等問題。

三、自身個性與經(jīng)驗

研究證明在入園之前有與家長分離經(jīng)驗的幼兒比較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性格外向、活潑大膽的孩子則要比那些性格內向、安靜膽小的孩子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如果寶寶有分離焦慮的心理,爸爸媽媽們也不用太擔心,只要能夠采取一些措施,還是可以很好地幫助寶寶緩解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該怎么做。

1)提前使寶寶有心理準備。

寶寶對爸媽的依戀很強烈,讓他們一下子離開爸媽,會使其依戀感受阻,產(chǎn)生分離焦慮癥,引起不安全感,因而讓寶寶對上幼兒園提前有個心理準備是非常必要的。爸媽可以在假期里或開學前帶寶寶到即將要去的幼兒園門口或里面轉一轉,看看幼兒園里的玩具,幼兒園桌椅的精美,幼兒園床的別致等等,讓寶寶熟悉一下環(huán)境并為之新鮮感所吸引。

2)在家中給寶寶一定獨處的時間和空間。

例如在客廳的一角,利用櫥柜或桌椅隔出一個獨立的空間,讓寶寶體驗在視線中感覺不到成人注視的情況,在那里游戲、看圖書等,培養(yǎng)寶寶的獨立能力,減輕寶寶對成人的依戀感。

3)讓寶寶對幼兒園產(chǎn)生期待感。

認為在幼兒園中老師是一個可以幫助自己的人,相信哥哥和姐姐也都是在幼兒園中快樂地學會本領的。

4)爸媽還可以培養(yǎng)寶寶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穿衣、上廁所、吃飯等;生活習慣,如午睡等,幫助寶寶增加入園后的心理自信。

5)爸媽要調整好心態(tài),給寶寶以積極的暗示。

當寶寶對爸媽產(chǎn)生依戀和依賴不想去幼兒園時,很多爸媽往往心軟、動搖。須知,寶寶雖小,對爸媽的情感、心態(tài)卻是十分敏感的,當寶寶察覺到爸媽的動搖心態(tài)時,會強化他不愿上幼兒園的想法。所以爸媽應把握好心態(tài),保持愉悅的情緒狀態(tài),送寶寶進幼兒園,并對寶寶的點滴進步予以及時鼓勵。

6)引導寶寶和老師交往。

由于是很多寶寶圍繞幾個幼兒園的老師,有的時候,如果寶寶不能夠闡述自己的需求,可能會被老師忽視。所以爸媽應教育寶寶學會和老師交往,有什么需求去跟老師說,相信老師就像媽媽一樣能夠幫助自己,愛自己。另外,爸媽也要告訴寶寶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并與老師及時溝通,盡快消除寶寶由此產(chǎn)生的負面情緒。在與同伴交往方面,要告訴寶寶小朋友間要相互謙讓、合作,有玩具要一起玩,與小朋友之間有了矛盾要找老師,不能打架。

7)多與寶寶交流。

當寶寶從幼兒園回到家,爸媽可以問他在幼兒園里都學了些什么,今天最高興的事情是什么等,了解寶寶的心理感受,及時幫助寶寶消除一些情緒問題。

新學期開始,寶寶回到了幼兒園生活中去,由于假期時整天與家人待在一起,現(xiàn)在一分開,難免會有些焦慮的心理。爸爸媽媽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寶寶盡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緩解其焦慮的心理,好好地開始自己的新學期。

正確對待孩子的入園分離性焦慮


正確對待孩子的入園分離性焦慮

所謂分離焦慮是指幼兒與自己的親人分離形成的煩躁、憂傷、緊張、恐慌、不安

等情緒。分離焦慮是幼兒入園適應的最大障礙。研究表明:幼兒對其親人的依戀

程度越高,因分離而產(chǎn)生的焦慮程度也就越嚴重。當孩子出現(xiàn)“分離性焦慮”時

,家長要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進行正面引導,緩解孩子的焦慮情緒,幫助孩子順利

渡過入園關。

一、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入園焦慮同樣會在家長身上發(fā)生。家長們往往表現(xiàn)為心神不寧:送孩子入園

后戀戀不舍,總希望再抱一下、再望一眼;長時間在教室門口、窗口甚至幼兒園

門外觀看孩子,不愿離去;每天來園、離園時,長時間與教師交談,了解孩子在

園情況。有時為了讓孩子在情感上得以安慰,就過分遷就或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

要求等等。殊不知,父母的這種難舍難分、焦慮的神態(tài)、情緒正通過微妙的親子

互動傳遞給了孩子。我們曾遇到這樣一個例子:孩子入園那天,全家先后有七人

來探望孩子??吹郊胰耍⒆痈吲d,可家人一走孩子便大哭不止,家長反復來看

望,孩子就反復哭鬧,哭鬧后又嘔吐。后來,老師幾次三番做家長的工作:可說

服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卻不放心,忍不住要來看孩子。這樣,反反復復多次后

,家長每次送孩子,未到幼兒園門口,孩子就死死纏住家長。孩子上幼兒園也就

成了“三天捕魚,兩天曬網(wǎng)”。結果,孩子的“入園分離性焦慮”持續(xù)了整整一

個學期,后來還時有發(fā)生。因此,當孩子產(chǎn)生分離性焦慮時,家長一定要理智,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用自己的積極情感來感染孩子。同時,一定要堅持天天送

孩子,停停送送反而增加了孩子重新適應的焦慮。

二、注意審度自己的言行

有人說,孩子誕生在父母的言行之中,父母的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少

數(shù)家長管不了孩子,就用幼兒園和老師來嚇唬孩子:“再不好好吃,把你送給幼

兒園的老師,讓老師整整你”;“再哭,明天把你扔在幼兒園,不去接你”。家

長這樣做,只能讓孩子覺得幼兒園和老師很可怕,某種程度上加重了孩子的思想

負擔,使他們對幼兒園產(chǎn)生恐懼。有時,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哭鬧,對孩子說:“

寶寶不哭,中午媽媽接你回家吃飯?!焙⒆有乓詾檎?,好不容易熬到吃飯的時候

,卻不見媽媽的蹤影,于是,只能用哭鬧來發(fā)泄心中的不滿。因此,家長應該注

意自己的言行,對孩子注重正面疏導和積極鼓勵,盡可能幫助孩子達到最佳心理

狀態(tài)。讓孩子感到:我已經(jīng)長大了,所以我要上幼兒園;幼兒園里可以學到好多

本領,和很多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戲是開心的事;我學會自己洗臉、洗手、吃飯、

穿衣了,我很能干;爸爸媽媽很愛我,老師也像媽媽一樣喜歡我。孩子有了自信

心、自豪感,就很少會發(fā)生入園分離性焦慮了。

三、鼓勵幼兒參與適應性活動

孩子從家庭到幼兒園,環(huán)境變化很大,入園前,整天和自己最親近的人在一起,

到了幼兒園,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為了減小這種變化的坡度,孩子入園后

,家長要幫助孩子進行一些適應性的活動??梢詭Ш⒆尤ム従蛹?,讓孩子和大

哥哥大姐姐一起玩;還可以把孩子送到親戚家,讓他在外面小住幾天,培養(yǎng)他單

獨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利用接孩子的時間,可以了解一下孩子在幼兒園所玩的游

戲,陪著孩子再玩一會兒,也可以將孩子的作品帶回家,給爺爺奶奶看,通過表

揚鼓勵,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孩子在家里,想做什么,通常用一些動作來表

示,家長們也往往習以為常,所以到了幼兒園就不適應。有的孩子要撒尿,卻不

善表達,結果弄濕了褲子;有的孩子與同伴發(fā)生了矛盾,卻不知如何解決。針對

這些情況,家長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孩子一定的自理能力,經(jīng)常鼓勵孩子做一些力所能

及的事,如:自己處理小便,拿自己的杯子接水喝,怎樣拿小匙,怎樣用筷子,

另一方面也要教會孩子如何表達他想要做的事。在可能的情況下,家長還可讓孩

子把家中的玩具拿到幼兒園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這樣其他孩子會謝謝他,樂意

和他一起玩,孩子自己也會感到很高興,分離性焦慮就會減弱。

四、加強與幼兒園的聯(lián)系

對孩子來說,進入幼兒園是人生旅途上第一次感受挫折,孩子心理、生理均會受

到一定的影響,家長要特別做好家園聯(lián)系工作。

1、要耐心傾聽孩子說話,以便真正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活動情況和他的感受。

2、盡量向老師詳細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以便回家后有的放矢地對孩子進

行教育。

3、注意不在孩子面前流露對老師的不滿情緒,不隨意議論老師,以免影響師生關

系;當孩子感到受委屈的時候,家長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態(tài)度。

4、家長要隨時、盡量詳細地與教師交流孩子在家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性格特

點、能力水平等,以便教師盡早地了解孩子,運用適當?shù)慕逃胧?/p>

剛入園孩子產(chǎn)生分離性焦慮是一種正?,F(xiàn)象。這是因為孩子從家庭到幼兒園,給

孩子帶來了精神環(huán)境、物質環(huán)境和社會角色上的變化。孩子產(chǎn)生分離性焦慮后,

家長不能粗暴或專制地對待孩子,也不能一味地遷就孩子。只有設身處地去理解

孩子、關心孩子,家園互動、正確引導,才能化消極為積極,消除孩子的心理障

礙,孩子入園時綻放在我們面前的定將是張張笑臉。

開學季,如何讓孩子面對“分離焦慮”


開學季,如何讓孩子面對“分離焦慮”

我兒子軒軒現(xiàn)在3歲3個月,這是他第二個學期上幼兒園了。

因為年齡問題,上學期是在小小班讀(整個學期都融合得不錯),而這學期剛被調到另一個新班(混齡班),對他來說雖然學校沒變,但班級,老師,伙伴,工作內容全部都改變了,他必需第二次適應幼兒園。

上周剛開學的第一和第二天他非常配合地自己走進新教室,然后和我揮手再見。到了第三天,他開始哭鬧著不肯入園了,我知道,他終于用情緒來抵制對新環(huán)境、新班級的排斥了。這時爺爺奶奶為了讓軒軒不哭,立刻開始對他說上幼兒園的各種好處,希望能激起軒軒愿意去幼兒園的興趣??吹綘敔斈棠倘绱司o張的一幕,我立刻上前將他們制止,我說“開學這段時間,軒軒上學的事情交給我,我送就行了。”

奶奶知道我一大早要送軒軒哥哥去上小學,又要再返回家送軒軒上幼兒園,擔心我上班時間會遲到,所以一直說她會送軒軒去,不用我送。我還是堅決地說“我會處理好我的時間的,媽,讓我送吧?!蹦棠桃仓缓糜晌伊?。當所有人都讓開,只有我和軒軒單獨在一起時,他哭了,我傾聽著、陪伴著他的哭泣,沒去制止他。他說了N次不想上學,我只是聽著(不去勸說),因為我明白所有情緒都是他的,我無權越界去讓他推開自己的所有感受,更不應像爺爺奶奶那樣故意說幼兒園有多么好去誘導他、說服他。

因為他已經(jīng)上了兩天學,幼兒園到底好與不好,在此刻只有孩子當事人自己最清楚,并不是旁人的一大堆廢話就能代替他的思想和判斷,更不能忽悠他乖乖上學。過了好久他情緒傾瀉得差不多了,不哭了。接著我在路邊摘了三片葉子,講起了葉子的故事,最后軒軒抱住葉子,帶著故事幻想走進課室了。第二天早上軒軒仍哭著表示不想上學,這時爺爺奶奶又忍不住要上前哄他說“如果你上學了我就買部汽車給你呀?!蔽衣犃肆⒓磳⒑⒆颖ч_,并向奶奶表示我一個人會處理好孩子,你們放心吧(因為我要杜絕這種物質誘惑)。奶奶在我的一再推脫下,只好不放心地走開了。這時,軒軒開始和我玩心理戰(zhàn)術,一會在哭,一會說要去玩,一會又說不舒服,他在用盡一切拖延的辦法想讓我改變主意。而此刻我仍愿意用時間陪他消耗,并接受他故意對我使用的各種拖延方法。

我沒有想方設法去哄他,也沒有像奶奶那樣承諾給他任何物質獎勵,但我給了他克服不想去幼兒園的時間(一直陪伴他)。最后我們來到幼兒園門口,老師將他抱了起來,他一邊哭,我一邊微笑著和他說再見。第三天爺爺奶奶沒有再介入孩子上學的事了,而軒軒也不哭了,我們手牽著手唱著歌曲去幼兒園??斓叫iT口時,他停了停腳步有點不想進,我沒有和他說任何話,只是蹲下身體向他微笑著,他便又跟著我走進學校了,我便再次微笑著和他說再見。

今天,我倆依然手牽著手走去上學,在路上軒軒問我“媽媽,我們要去哪?”我說“你知道的。”軒軒又說“我是每天都要去幼兒園是嗎?”我微笑著說“嗯,是的?!焙⒆勇犃?,想了想便平靜地走進幼兒園了。從那之后,軒軒幾乎每天都能平靜地去上幼兒園了。看著兒子終于坦然面對及接受幼兒園,媽媽真的很開心。

當然,這肯定離不開各位幼兒園老師給予軒軒的幫助和愛。老師的愛+父母的淡定,就是給了孩子面對“分離焦慮”的勇氣和信任。雖然我這幾天很累,早上送了大寶上學,又回家送小寶上學,接著怕遲到又急急忙忙追著公車趕去上班,但看到軒軒現(xiàn)在的情況,我知道一切是值得的。

我堅決不讓老人家參與,為的就是要向孩子傳達媽媽的態(tài)度。面對孩子的焦慮時媽媽不焦慮,面對孩子的哭鬧時媽媽不生氣,面對孩子不愿去幼兒園的任何情緒時,我不去對他進行物質及語言的誘惑,不去欺騙他,更不去威脅他。我只是溫柔地堅持,微笑地向他說再見,因為我一直相信讓我的母愛去影響他,去傳達我對他的信任,我的孩子感受到了,自然會勇敢面對。

軒軒,棒棒的!

不再分離焦慮,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馬上,又到了幼兒園入園的時候了。對幼兒而言,幼兒園是一個充滿陌生的環(huán)境,心理上的殺戮戰(zhàn)場。因為孩子一生中最大的“分離焦慮”是在幼兒園產(chǎn)生的。有些小兒不愿意入托,總是哭鬧甚至拒食,家長怕委屈了孩子,結果是送送停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孩子長期不能適應集體生活。

遇到這種情況,按以下幾點來做,可以解決問題:

1、必須堅持天天送去,態(tài)度要堅決。要說“明天該去幼兒園了”,不要說,“明天去幼兒園好不好?”也不要哄騙孩子或者答應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即使孩子天天哭鬧也不能動搖。

2、把孩子送到班里立刻轉身走,班里老師是有辦法安慰孩子的。不要兩眼淚汪汪,一步三回頭,這種焦慮不安的情緒會感染孩子,使他更感到害怕和孤獨。實際上,孩子哭幾天就會好的。

3、若有可能,開始幾天您可以稍早一點接孩子,以免只剩下1個人時,增加孩子孤單、想家之情。

4、如果您的孩子比較膽小、內向,可以先向老師介紹一下孩子的性格特點,請老師給孩子介紹一個活潑外向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孩子會更容易適應。

5、向老師了解孩子一天的表現(xiàn),有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以表揚,這對孩子是一種精神安慰。

6、從幼兒園接回家后多與孩子談談幼兒園的生活,讓他表演在幼兒園學的兒歌舞蹈,從正面引導孩子對園里生活的美好回憶。

7、切記不要以送幼兒園托兒所作為對孩子的威脅,這樣他會加深對托兒所幼兒園的反感。幼兒園對每個孩子都余悸猶存,只因為那是一個完全陌生、看不到親人的地方在媽咪離去時,瘋狂地喊叫哭泣,無助地趴在地上,此種恐怖的記憶對孩子而言,有種被撕裂與割離的情愫。

如何使孩子能開開心心上幼兒園,對父母而這是一道很重要而且必須要克服的難關,此時期的親子教育對幼兒的心靈和心理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代表人生另一種轉變與蛻變。

寶寶出現(xiàn)分離焦慮原因


幼兒園有相對固定的一日生活時間表,什么時候吃飯,什么時候盜洗,什么時候上課,什么時候起床,而幼兒在家中的生活規(guī)律并不一定與此相符。

1.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

幼兒從家庭邁入幼兒園,環(huán)境有了巨大的改變,被稱為“心理斷乳期”。

(1)生活規(guī)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

幼兒園有相對固定的一日生活時間表,什么時候吃飯,什么時候盜洗,什么時候上課,什么時候起床,而幼兒在家中的生活規(guī)律并不一定與此相符。有的家庭中生活作息比較隨意,一切以幼兒的意愿為中心;有的幼兒甚至有一些不良的生活規(guī)律和習慣,如晚上熬夜,早上睡懶覺等;有的幼兒則精力旺盛,沒有睡午覺的習慣。據(jù)調查一些幼兒就是因為伯在幼兒園睡中午覺而不愿意來園。因此在入園之初,幼兒不習慣固定化的生活制度。此外幼兒園的飲食和飲水也和家中不同。一些幼兒在家中養(yǎng)成了挑食、偏食的不良飲食習慣,到幼兒園后不愿意進食一些食物。而有的幼兒則在家中從來不喝白開水,而在幼兒園提供的飲水都是白開水等。

(2)成人與幼兒的關系。

幼兒入園之初,見到的教師和小伙伴是陌生的面孔,容易使幼兒感到不安全。由于幼兒園是集體教育,師生比例為1:15或者1:20。也就是說一位成人負責照顧l5—20名、幼兒,這和幼兒在家中的環(huán)境有著天壤之別。幼兒不可能像在家里一樣得到一對一甚至是幾對一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如許多幼兒在家中睡覺時要有大人陪伴和哄睡,而在幼兒園則需獨自入睡,兒在入園之初感覺失去了親情和溫暖。此外幼兒在幼兒園不可避免地會處于一種競爭的環(huán)境之中,如如何獲得教師對自己的注意和關懷,如何占據(jù)自己喜歡的玩具等等。因此一些幼兒在入園之初會感到不知所措。

(3)陌生的活動室環(huán)境。

當幼兒初次踏入活動室時,活動室的環(huán)境對他來講是完全陌生的和新鮮的。無論是桌椅的擺放還是盟洗室的設備等都與家中不同。這在使幼兒感到好奇和新鮮的同時,也會引起他的恐慌和不安。如有的幼兒在家中大便時是用坐式的尿盆或者抽水馬桶,而幼兒園則是蹲式的,幼兒就感到不適應而引起心理上的壓力。

(4)要求的提高。

在幼兒園中教師要求幼兒具備一定的獨立和自理能力,包括: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褲、自己上床睡覺、能控制大小便、自己游戲、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等等。這些要求都有可使幼兒感到是一種挑戰(zhàn)和壓力。

2.家庭的因素

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是幼兒入園適應快慢的重要因素。實踐證明。在平時不嬌慣孩子,注重幼兒獨立能力培養(yǎng),鼓勵孩子探索新環(huán)境和與新伙伴一起玩的家庭,其幼兒入園的適應期就較短,幼兒的情緒問題也較少。而那些嬌寵溺愛、一切包辦代替的家庭中的孩子則需要較長的適應期。甚至有一些孩子由于環(huán)境的巨大差異和轉折而出現(xiàn)情緒和生理上的問題。如有的孩子因過分哭鬧和情緒的不安,而出現(xiàn)夜驚、夢魘或者腹瀉、生病等問題。

3.幼兒自身個性與以往經(jīng)驗

研究證明在入園之前有與家長分離經(jīng)驗的幼兒比較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性格外向、活潑大膽的孩子則要比那些性格內向、安靜膽小的孩子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相關推薦

  • 2歲女兒不讓媽媽上班 解決分離焦慮別騙孩子 【頻繁更換照顧人,2歲寶寶太黏人】 杜女士今年32歲,有一個2周歲的女兒。大概在兩個月前,孩子被送到平山縣城,由孩子的姥姥帶。因為姥姥有事,一個月前孩子被接回石家莊,奶奶從老家秦皇島過來帶孩子。雖然孩...
    2021-08-31 閱讀全文
  • 見招拆招,化解入園焦慮 你最拿捏不好尺度的:和老師相處我們要理清的關鍵問題:老師不是保姆,也不是法官,而是你的合作伙伴。和老師相處,不能高高在上,也不必唯唯諾諾,營造平等、尊重的氣場遠比具體的相處技巧更重要! 父母要做的: ...
    2021-07-11 閱讀全文
  • 嬰兒分離焦慮媽媽巧化解 導讀:孩子在未滿六個月以前,只要有人能細心照顧他的需要,不論是由誰來照顧似乎差別不大。但是到了六個月之后,孩子開始會對陌生人和陌生環(huán)境產(chǎn)生害怕的情形,而他也會開始對他有反應的人,如和媽媽、保姆之間產(chǎn)生...
    2021-08-20 閱讀全文
  • 小游戲克服孩子的分離焦慮 孩子六個月大后,開始對陌生環(huán)境和陌生人產(chǎn)生害怕和焦慮,怎樣減少孩子因分離時,所帶來的不安全感呢?父母每天撥出時間陪伴孩子,唱歌、看故事書、擁抱等,通過簡單的親子互動和游戲,讓孩子感受父母的關心和愛,減...
    2019-12-16 閱讀全文
  • 怎樣解決寶寶的入園焦慮 寶寶長大了,可以進幼兒園了,當看到自己的小寶寶一搖一擺地走向人生新的階段,作為父母,是否有種油然而生的驕傲感呢?但是,這個時候,也更需要父母及幼兒園老師注意潛伏在孩子身邊的危機——“初入園焦慮”。 父...
    2021-07-15 閱讀全文

【頻繁更換照顧人,2歲寶寶太黏人】 杜女士今年32歲,有一個2周歲的女兒。大概在兩個月前,孩子被送到平山縣城,由孩子的姥姥帶。因為姥姥有事,一個月前孩子被接回石家莊,奶奶從老家秦皇島過來帶孩子。雖然孩...

2021-08-31 閱讀全文

你最拿捏不好尺度的:和老師相處我們要理清的關鍵問題:老師不是保姆,也不是法官,而是你的合作伙伴。和老師相處,不能高高在上,也不必唯唯諾諾,營造平等、尊重的氣場遠比具體的相處技巧更重要! 父母要做的: ...

2021-07-11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在未滿六個月以前,只要有人能細心照顧他的需要,不論是由誰來照顧似乎差別不大。但是到了六個月之后,孩子開始會對陌生人和陌生環(huán)境產(chǎn)生害怕的情形,而他也會開始對他有反應的人,如和媽媽、保姆之間產(chǎn)生...

2021-08-20 閱讀全文

孩子六個月大后,開始對陌生環(huán)境和陌生人產(chǎn)生害怕和焦慮,怎樣減少孩子因分離時,所帶來的不安全感呢?父母每天撥出時間陪伴孩子,唱歌、看故事書、擁抱等,通過簡單的親子互動和游戲,讓孩子感受父母的關心和愛,減...

2019-12-16 閱讀全文

寶寶長大了,可以進幼兒園了,當看到自己的小寶寶一搖一擺地走向人生新的階段,作為父母,是否有種油然而生的驕傲感呢?但是,這個時候,也更需要父母及幼兒園老師注意潛伏在孩子身邊的危機——“初入園焦慮”。 父...

2021-07-1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