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活動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9-12-27 幼兒園美術教案小班 幼兒園小班教案美術 幼兒園教案小班美術一、授課班級:小班
二、內(nèi)容分析
《可愛的小綿羊》是小班主題《我的動物朋友》中的一節(jié)課,幼兒都是喜歡小動物的,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總是能夠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興趣,小綿羊是被幼兒所熟知的小動物,通過小綿羊可愛的造型調(diào)動幼兒認識小綿羊外形的興趣,并能嘗試想辦法幫助小綿羊,圍繞“羊毛”展開一系列的想象,將會讓幼兒在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感受創(chuàng)新思維的樂趣。內(nèi)容的選取符合教育教學的要求,精心選取幼兒感興趣的小動物,以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三、幼兒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動手能力也較差,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他們喜歡直觀的、真實存在的東西,因此對小動物可愛的造型更是充滿了好奇心與探索興趣。他們的心靈是非常善良的,他們的思維不受習慣的約束,本次活動設計了符合小班幼兒年齡和心理發(fā)展特點的環(huán)節(jié),容易為幼兒所接受。
四、設計思路
小綿羊毛茸茸的可愛造型是被幼兒所熟悉的,幼兒在生活中也對小綿羊有
一定的了解,本次活動中通過讓幼兒觀察小綿羊,激發(fā)幼兒幫助小綿羊的情感?;顒又懈鶕?jù)小班幼兒年齡和心理發(fā)展特點,通過撕貼小紙條,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并能大膽想象,敢于創(chuàng)新。
五、具體設計思路與設計意圖
1、談話導入:以老師為幼兒請來好朋友,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觀察小綿羊的基本外形特征,今兒觀察羊毛的特點。
2、想辦法:
讓幼兒了解綿羊的羊毛做成了羊毛衫為大家?guī)砹藴嘏?,引導幼兒想辦法使小綿羊變暖和。對于3歲左右的幼兒,他們是非常善良的,在知道小綿羊為人們帶來的溫暖之后,一定會積極思考為綿羊保暖的辦法,是他們樂于參與的想象活動。
3、學習制作羊毛
請幼兒說說用紙做羊毛的方法,并自己動手嘗試撕紙,說說自己是怎樣撕的。
教師講解并示范撕紙做“羊毛”。同時,提醒幼兒觀看教師如何雙手配合協(xié)調(diào)的撕紙。
4、創(chuàng)新想象和操作活動
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撕出的羊毛粘貼到小綿羊的身上,在操作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鼓勵幼兒積極動手操作并大膽為綿羊設計造型。Yjs21.COM
5、贊賞激勵,激發(fā)設計綿羊造型的興趣
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體驗創(chuàng)新想象成功的喜悅,在評價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呵護幼兒的創(chuàng)新靈性,使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升華。
六、活動目標
1、認識小綿羊,愿意想辦法幫助小綿羊。
2、能夠撕貼小紙條,體驗制作“羊毛”、粘貼造型的樂趣。
七、活動準備
1、“小綿羊”課件
2、膠水、紙、調(diào)色盤、棉棒、“小綿羊”輪廓圖、背景圖
八、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談話并出示課件
師:寶貝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個好朋友,會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告訴老師小綿羊是長得什么樣子的呢?(兩只羊角、兩只耳朵、兩只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巴、四條腿、一個小小的尾巴、全身還長滿了羊毛)
小綿羊的羊毛有什么特點呢?(白白的、長長的、卷卷的)
2、想辦法:讓小綿羊變暖和
師:現(xiàn)在天氣變冷了,可是小綿羊的毛被送到了紡織廠做成了羊毛衫給我們帶來的溫暖,小綿羊自己卻感到很冷了,請小朋友想辦法讓小綿羊變得暖和一點吧。
3、學習制作羊毛
(1)師:你看,老師這里有這么多的紙,要怎樣給小綿羊做成羊毛呢?(進一步引導幼兒現(xiàn)象多種制作羊毛的方法)
(2)那現(xiàn)在我們請一個小朋友來撕一個“羊毛”,再說一說你是怎樣撕的。
(3)教師總結(jié)幼兒撕羊毛的方法,請所有幼兒一起嘗試動手制作羊毛,以兒歌“大拇哥、二拇弟,面對面、輕輕捏,撕、、、、、、”激發(fā)幼兒制作羊毛的樂趣。
4、操作:為綿羊設計造型
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做了這么多的羊毛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為小綿羊設計一個既暖和又漂亮的造型吧,(介紹操作材料)鼓勵幼兒動手自由創(chuàng)作綿羊造型。
5、作品展評
師:現(xiàn)在,把打扮好的綿羊送到草地上吃青草吧?。ㄕ乖u過程中要肯定幼兒的表現(xiàn))
6、活動結(jié)束
送小綿羊去曬太陽。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
俗話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教案課件的編寫是體現(xiàn)教師教學水平的方式之一,教案為教學活動的順利提供可靠保證,可能正在考慮如何才能寫好教案呢!有請駐留片刻,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你推薦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學習和工作!
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 篇1
一、設計構思:
(一)、教材來源:
根據(jù)小班孩子年齡小,比較任性,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些特點,針對小班幼兒愛生氣、愛發(fā)脾氣的實際狀況分析的基礎上,我選擇了《小綿羊生氣了》這樣一個生動有趣的繪本,旨在借助莫莫這個故事形象,引導幼兒正確地看待負面情緒,學習處理負面情緒的技巧和方法。
(二)、重難點:理解內(nèi)容,能清楚地講述小綿羊生氣時所做的可怕事情。
(三)、設計理念:
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結(jié)合啟發(fā)性提問、討論,讓幼兒推理、想象,講述故事內(nèi)容,感受體驗角色的情感,激發(fā)講述的興趣;再通過游戲情感遷移,引導幼兒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情境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
(四)、活動流程:
觀察封面、談話討論,引出內(nèi)容→根據(jù)ppT畫面,了解故事情節(jié)→結(jié)束
二、活動目標:
1.理解內(nèi)容,能清楚地講述小綿羊生氣時所做的可怕事情。
2.知道生氣會使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三、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討論,引出讀本內(nèi)容
1、出示繪本封面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來看看畫面上有誰?
幼:有一只小羊。
2、觀察莫莫的表情猜測他生氣的原因
師:它的表情是什么樣的?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幼:看起來很生氣,它的嘴巴是彎下來的...
師:莫莫為什么會生氣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吧!
(二)、根據(jù)ppT畫面,了解故事情節(jié)
1、引入故事,了解莫莫生氣的原因。
(1)、師:看圖上除了莫莫還有誰呀?
幼:還有一只戴花的小羊
師:頭上有戴著一朵小花的是莫莫的好朋友,茉莉。
(2)、師:莫莫在干什么呢?它做了什么動作?
幼:他在往上跳,他想要那個蘋果。
師:無論莫莫跳得多高,莫莫總是夠不到那個蘋果。
師:于是莫莫就在樹下等,他想也許蘋果會自己掉下來的。等著等著,
莫莫就…(幼:睡著了)
(3)、師:莫莫醒來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蘋果沒有了
師:蘋果怎么會不見了?去哪里了?
幼:被茉莉吃掉了
師:莫莫看著莉莉吃掉自己最想要的蘋果,莫莫會怎么樣啊?
幼:很生氣、很難過...
2、初步了解莫莫生氣時所做一些的事情。
(1)、師:莫莫生氣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看,它長出了?(生氣的牙齒)它還長出什么?(生氣的犄角、生氣的蹄子、生氣的尾巴)
(2)、師:它張大嘴巴對著茉莉大聲說,什么呢?誰來猜猜看。
幼:把蘋果還給我、我要我的蘋果
(3)、師:看它生氣的蹄子在干什么?(幼:在踩花)
小鴨子怎么從池塘里出來了呢?(幼:被莫莫趕出來了)
還用它生氣的犄角在干嘛?(幼:把母雞的房子撞翻了)
它還干嘛了?(幼:它在咬奶牛的尾巴)
3、最后了解生氣后發(fā)生的事情。
(1)、師:突然聽到咔嚓一聲,地面怎么了?,莫莫呢?(幼:掉到洞里去了)
(2)、師:只有它一個人在黑暗的洞里,猜猜這時的莫莫心情怎么樣?他會做什么?
幼:它的心里會很害怕,他會喊“救命”
(3)、師:他閉上眼睛回想和茉莉在草地上的美妙時光,慢慢地就不生氣了。
(4)、當它睜開眼睛..誰來救它呢?(幼:茉莉來了)茉莉還帶來了什么?(幼:帶來了蘋果)
師:看看現(xiàn)在的莫莫和剛才生氣的莫莫有什么不一樣?(幼:它的牙齒、犄角、尾巴、爪子沒了)
(5)、師:莫莫在做什么?還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我們下次再來說說。
(三)、結(jié)束
師:故事講完了,你喜歡誰?莫莫?茉莉?為什么?
(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jié):生氣不僅會讓自己不開心,還會傷害到自己的好朋友,莫莫知道錯了,他以后再也不會生氣了。
五、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不是單純的講述故事,要讓孩子在閱讀中體會故事所蘊含的情感和知識經(jīng)驗,并學會生活中怎樣對待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因此,在活動過程中,先引導幼兒欣賞課件,觀察圖片,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內(nèi)容;再利用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幼兒交流表達自己的經(jīng)驗感受,活動中孩子思維比較活躍,回答問題積極踴躍,師生互動充分,在對故事理解的基礎上,最后孩子們能正確辨別在生氣時做什么事對、什么錯。并選擇了能緩解生氣的方法。
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小綿羊,愿意幫助小綿羊。
2.能夠撕貼小紙條,體驗制作羊毛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教學資源《可愛的小綿羊》(視頻)。
2.膠水、紙、小綿羊輪廓圖。
活動過程:
1.播放視頻,引導幼兒認識小綿羊
(1)引導幼兒觀察小綿羊,簡單了解小綿羊的基本外形特征。
(2)和幼兒一起重點觀察羊毛的形狀特點,知道綿羊要換新衣服過冬了
2.在教師指導下,幼兒撕、貼羊毛,體驗其中的樂趣。
(1)師幼共同探索制作羊毛。
師:你們看,老師這里有這么多的紙,要怎樣給小綿羊做成羊毛呢?(教案出自:教案網(wǎng))(進一步引導幼兒想象多種制作羊毛的方法),并請能力強的幼兒來撕一個羊毛,再說一說是怎樣撕的?
(2)教師示范做羊毛一一撕紙條。同時提醒幼兒觀看教師如何雙手配合協(xié)調(diào)地撕紙。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幼兒紙條撕得越細越好。(一部分幼兒可以用剪刀剪好紙條,再用彩筆卷一卷,卷成羊毛)。
(4)出示小綿羊輪廓圖,教師指導幼兒將羊毛粘貼在綿羊身上。
(5)幼兒獨立粘貼,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幼兒將羊毛粘貼在相應的位置。
3.展示作品,大家一起欣賞穿上新衣服的小綿羊,分享幫助人的快樂。
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 篇3
活動目標:
1、能細心進行粘貼活動,鍛煉小肌肉控制力;
2、喜歡參與美術活動,體驗粘貼的樂趣。
活動準備:
用于粘貼的棉花每組一份;畫有綿羊的美術底紙人手一份;固體膠每小組一份;教師示范用的半成品、成品各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寶貝們我們一起去青青草原吧!
播放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跳《大家一起喜羊羊》。
師:青青草原里呀來了兩只小綿羊,我想請小朋友們看看這兩只小羊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你們覺得哪只好看???
師:那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幫小羊穿上一件整潔,漂亮的衣服呢?現(xiàn)在先看看老師是怎么給小綿羊穿上衣服的,你們可要仔細看清楚嘍。
3.教師講解示范,并提出操作要求。
⑴講解示范
①刷固體膠;
②粘棉花;
③修正作品;
⑵提出要求:
①不將固體膠涂到到桌子上;
②不把棉花粘到輪廓線之外;
老師給你們都準備了棉花、固體膠、擦手布,一會兒請小朋友們到桌子后面每個人找一個位置坐下來,幫助我們的小羊穿上整潔、漂亮的衣服。
3、幼兒操作,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1、操作時專心,不爭吵;
2、能力較強的孩子可稍微提高要求,讓她把羊毛整理得更整齊。
⒌師幼共同評價,引導幼兒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和不足。
收集幼兒作品,欣賞作品,并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哪只小羊,為什么喜歡它?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嗎?(羊年)
老師祝小朋友們在羊年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的長大,快快樂樂的生活!
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小綿羊,愿意幫助小綿羊。
2.能夠團紙粘貼,體驗制作羊毛的樂趣。
活動準備
白乳膠、皺紋紙、相關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資源,引導幼兒認識小綿羊。
(1)引導幼兒觀察小綿羊,簡單了解小綿羊的基本外形特征。
(2)和幼兒一起觀察羊毛的形狀特點,知道綿羊要換新衣服過冬了。
2.教師示范。
教師示范團紙粘貼羊毛。
3.幼兒操作。
幼兒自由操作,提醒幼兒紙團團得越緊越好,讓幼兒獨立粘貼。指導幼兒將羊毛貼在綿羊身上。
4.作品展示。
師:我們的小綿羊已經(jīng)穿好衣服了,我們一起來看看誰的小綿羊穿的新衣服漂亮呀!
將做好的小綿羊展示到主題墻上,供幼兒觀賞。
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小綿羊,愿意幫助小綿羊。
2.能夠撕貼小紙條,體驗制作羊毛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可愛的小綿羊》教師教學資源以及教師范畫。
2.關于小綿羊的視頻。
3.膠棒、白紙及教師準備好的小綿羊輪廓畫紙。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師教學資源,引導幼兒認識小綿羊。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綿羊,簡單了解小綿羊的基本外形特征。(重點請幼兒觀察羊毛的形狀特點)。
(2)教師組織幼兒觀看《小綿羊》視頻。教師引導幼兒知道小綿羊是要換上厚厚的新衣服過冬的。
(3)出示小綿羊輪廓畫紙,引導幼兒觀察畫紙上的小綿羊。
提問幼兒:我們怎樣幫助這只小綿羊讓它能夠抵御寒冷安全的過冬嗎
2.在教師的指導下,請幼兒撕貼羊毛,體驗其中的樂趣。
(1).教師示范制做羊毛撕紙條。同時提醒幼兒觀看教師如何雙手配合協(xié)調(diào)地撕紙。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幼兒紙條撕的越細越好。
(3).教師指導幼兒把羊毛粘貼在小綿羊的身上。
幼兒獨立粘貼,教師巡回指導幼兒將羊毛粘貼在相應的位置。
3.展示作品,幼兒欣賞穿上新衣服的小綿羊,體驗分享幫助別人的快樂。
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 篇6
設計思路: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知道順著皺紋紙的纖維能較容易的撕出細細長長的羊毛。
2.能耐心地參與探索活動,鍛煉手指的靈活性。
3.體驗幫助小綿羊取暖所帶來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張綿羊輪廓的紙,固體膠若干。
2.餐巾紙每人2-3張。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幼兒撕紙條的愿望。
師出示綿羊輪廓:前幾天,小綿羊身上的毛剛剛被工人叔叔剪掉,天越來越冷,把小綿羊們凍得咯咯咯咯直發(fā)抖,這可怎么辦呢?誰有好辦法讓小綿羊變得暖和起來?(幼兒講述讓小綿羊暖和的方法。)
幼兒1:給它穿上衣服
幼兒2:讓它重新長出羊毛
(評析: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幫助幼兒更好更快的進入活動氛圍,激發(fā)幼兒幫助小動物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開門見山地導入作用。)
(二)第一次操作: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如何撕出長長的羊毛。
1.了解羊毛的形態(tài)。
師:小綿羊也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就是給自己的身上重新披上一層羊毛,這樣小綿羊就能暖和起來了。你們知道羊毛是什么樣子的嗎?(教師播放課件)
幼兒1:羊毛白白的
幼兒2:羊毛細細的
幼兒3:羊毛長長的
師:這里有很多像羊毛一樣白的餐巾紙,(出示餐巾紙)誰能把這白白的餐巾紙變成細細、長長的羊毛呢?請兩位小朋友上前探索撕羊毛。
2.自主探索撕羊毛。
師:你撕出細細長長的羊毛了嗎?
師:教師對撕出細長條的幼兒:你是怎么撕出細長條的?
3.教師小結(jié)羊毛的正確撕法。
師:原來在餐巾紙里藏著一個小秘密呢,一邊的紙靠得很緊,很難撕開來,而且也很容易斷,但另一邊就很松,輕輕一撕就撕開來了,所以不好撕的時候只要把紙轉(zhuǎn)一轉(zhuǎn),換一邊繼續(xù)撕就一定能撕出長長的羊毛的。
(評析:運用讓幼兒先嘗試然后教師再總結(jié)的方法不僅可以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也培養(yǎng)了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的探究能力,真正做到了幼兒探究在前,教師總結(jié)在后,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幼兒的示范讓孩子明白怎樣撕才能撕出細細長長長的面條,突破了活動的重難點。)
(三)第二次操作:引導幼兒探索餐巾紙里的秘密。
師:讓我們一起試試看,找找餐巾紙里的秘密,看看是不是一邊緊、一邊松呢?
(評析:再次讓幼兒實踐撕長長、細細的羊毛,不僅鞏固撕的技能,而且也掌握餐巾紙的小秘密。)
(四)第三次操作:引導幼兒撕出細細的羊毛。
師:看來你們都找到小秘密了,撕出了這么多長長的羊毛,可是小綿羊說它喜歡細細的羊毛,這樣披在身上才軟呢!粗粗的羊毛會刺著它的,誰能把羊毛變細?(請一幼兒示范)
師:等會兒把自己籃子里粗粗的羊毛挑出來撕成細細的羊毛,然后貼到小綿羊的身上,每個地方都要貼到,這樣小綿羊就不冷了,讓我們趕緊去幫助小綿羊吧!
(評析:在幫助小綿羊貼羊毛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合作能力,而且也激發(fā)了孩子幫助他人的情感,體驗到了其中的樂趣。)
(五)結(jié)束活動。
師:在我們的幫助下,小綿羊終于披上了細細長長的羊毛了!小綿羊說謝謝你們!幫助了小綿羊高興嗎?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高高興興地跳起來吧!
活動延伸:
1.科學區(qū)提供彩紙讓幼兒繼續(xù)探索。
師:做了一會兒運動,小綿羊的肚子餓得咕咕叫了,可是草地上的草太少不夠吃,你們能不能用這些綠色的彩紙給小綿羊撕出長長的小草呢?彩紙里會不會也藏著小秘密,讓我們游戲的時候再去試一試吧!
2.提供不同材質(zhì)的紙以及放大鏡供幼兒繼續(xù)探索、觀察、感知各種紙的紋路。
(評析:教學活動的結(jié)束并不代表幼兒探索、學習活動的終結(jié),故我在活動延伸中繼續(xù)創(chuàng)設情境,進一步激發(fā)孩子探究其他類型紙張的欲望)
活動反思:
一、以興趣為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嚴肅的科學活動充滿趣味,調(diào)動孩子探索、思考的欲望,這是開展好科學活動的首要前提。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讓孩子通過探索感知餐巾紙里的經(jīng)緯紋路,如若僅是讓孩子通過反復的撕紙來探索感知而無情境作支撐的話,孩子的探究熱情是很難長久保持的。故活動一開始就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故事情境前幾天,小綿羊身上的毛剛剛被工人叔叔剪掉,可是天越來越冷,把小綿羊們凍得咯咯咯咯直發(fā)抖,這可怎么辦呢?誰有好辦法讓小綿羊變得暖和起來的?這樣的導入充分考慮了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可謂是投其所好,活動氣氛瞬間被激活,為后續(xù)順利開展活動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以求真為原則
有時候,為了讓科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我們往往會采取降低提問難度、或讓探索活動成為一種形式的做法。讓活動看似活躍而順暢,但細細品味這些活動,幼兒上與不上前后變化不大,更別說通過活動去培養(yǎng)孩子早期的科學素養(yǎng)和理性思維的啟蒙了。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力求通過科學真實的提問、探索逐步引導孩子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
1.真問題。
在第一次探索前,我通過這樣的提問這里有很多像羊毛一樣白的餐巾紙,等會兒請你動動小腦筋、動動你的小手,想想怎樣把餐巾紙變成羊毛送給小綿羊呢(出示一根撕好的羊毛),?之后老師并沒有示范或要求孩子怎么做,而是將問題拋給孩子,讓孩子在觀察紙片、紙條后去大膽猜測并嘗試。另外,怎樣把餐巾紙變成羊毛的提問是比較開放的,這樣孩子的思路就會很寬闊,孩子會調(diào)動所有的已有經(jīng)驗進行探索,這就是一次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讓孩子運用已有經(jīng)驗去解決現(xiàn)有問題。
當孩子通過嘗試撕出羊毛把原因歸結(jié)在用了正確的方法時,老師通過動作及提問這一次用正確的動作怎么也撕不出羊毛了呢?引發(fā)孩子的進一步思考和嘗試。在反復的嘗試中孩子逐步感知到了紙的一邊易撕,另一邊難撕,也就是紙里存在著經(jīng)緯紋路。
2.真探索。
整個活動的探索老師都是以拋出問題讓孩子自主思考、操作的形式進行的,因為有很明確的問題作埋伏,所以孩子對探索活動還是很有目標、很感興趣的。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總是鼓勵孩子積極探索,不要放棄。我以拋出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繼續(xù)思考和探索。最終,孩子們通過不懈努力,終于給小綿羊披上了厚厚的羊毛時,那一份滿足并不是手工活動所能達成的,因為手工更多的是動作技能的練習,而科學探索則飽含著孩子的思考和不懈努力,充滿了挑戰(zhàn)和趣味。
三、以拓展為追求
好的科學活動結(jié)尾應該是能激發(fā)孩子繼續(xù)深入探索的,因此,在本次活動結(jié)束時,我進行了這樣一個提問:做了一會兒運動,小綿羊的肚子餓得咕咕叫了,可是草地上的草太少不夠吃,你們能不能用這些綠色的彩紙給小綿羊撕出長長的小草呢?彩紙里會不會也藏著小秘密,讓我們游戲的時候再去試一試吧!依然沿用故事情境,使得整個活動渾然一體,但同時又充分激發(fā)了孩子對其他紙張的探索興趣,讓活動止而探索不止。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小綿羊
活動目標
1.認識小綿羊,愿意幫助小綿羊。
2.能夠團紙粘貼,體驗制作“羊毛”的樂趣。
活動準備
白乳膠、皺紋紙、相關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資源,引導幼兒認識小綿羊。
(1)引導幼兒觀察小綿羊,簡單了解小綿羊的基本外形特征。
(2)和幼兒一起觀察羊毛的形狀特點,知道綿羊要換“新衣服”過冬了。
2.教師示范。
教師示范團紙粘貼“羊毛”。
3.幼兒操作。
幼兒自由操作,提醒幼兒紙團團得越緊越好,讓幼兒獨立粘貼。指導幼兒將“羊毛”貼在“綿羊”身上。
4.作品展示。
師:“我們的小綿羊已經(jīng)穿好衣服了,我們一起來看看誰的小綿羊穿的新衣服漂亮呀!”
將做好的“小綿羊”展示到主題墻上,供幼兒觀賞。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羊
活動目標1、了解綿羊冬天會長出又長又密的毛。2、學習用棉花粘貼的方法粘貼“綿羊毛”。重點難點學習用棉花粘貼的方法粘貼“綿羊毛”?;顒訙蕚?、小綿羊圖畫。2、棉花、膠水、棉簽、綿羊毛絨玩具?;顒舆^程一、談話導入。小朋友,今天,有一位朋友要來和你們玩一玩,它叫羊羊,讓我們用掌聲請它出來吧!二、看一看:小綿羊長啥樣1.(教師出示綿羊毛絨玩具)這就是你們的朋友羊羊,你們看看小綿羊長得什么樣?2.幼兒觀察綿羊的形象特征,毛、角、眼、腿等。比如,圓形的身體,頭上長了兩個彎彎的角、有四條腿。3.幼兒一邊說,老師一邊示范畫小綿羊,運用兒歌邊說邊畫,幫組幼兒理解記憶?!耙粭l線呀轉(zhuǎn)呀轉(zhuǎn),添上嘴巴和眼睛。羊角彎彎,小腳圈圈,變成綿羊叫得歡。”4.幼兒邊欣賞觀察。三、說一說:我們這樣過冬1..秋天來了,冬天也準備到了,天氣會變得越來越冷。小朋友,如果天氣很冷的時候,你們會穿什么衣服呢?為什么要穿棉衣呢?2.你們喜歡小綿羊嗎?那冬天那么冷,小綿羊沒有棉衣穿,它會怎樣辦的呢?(小綿羊冬天的時候,長出又長又密的毛,就像穿了一件小棉襖一樣,一點兒 也不怕冷了)3.(指老師畫的小綿羊)你們看,小綿羊穿小棉襖了嗎?那我們幫它穿上棉衣好嗎?四、做一做:教師示范1.我們準備了棉花,是給小綿羊做棉襖的。教師示范:先用棉簽蘸一下盤子里的膠水,膠水不能蘸太多,然后涂在小綿羊身體上長毛的地方,注意了,臉和腿,還有頭上彎彎的角是沒有毛的哦,再從桌子上拿起棉花貼在剛才涂了膠水的地方,用手指輕輕按一按,看,小綿羊的棉襖穿好了,這樣,冬天再冷,小綿羊也不怕了!2.小朋友,現(xiàn)在你們也來做一做吧。五、幼兒練習1.幼兒制作綿羊小棉襖,教師巡回指導。2.幼兒展示交流,互相欣賞作品。六、小朋友,讓我們帶上自己的綿羊朋友到外面玩吧,跟客人老師再見了!
可愛的小綿羊(小班音樂教案)
活動意圖:去年讓大家瘋狂的喜洋洋灰太狼,今年又一起合作演戲:喜洋洋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通過這次音樂教案,讓小朋友們喜歡喜洋洋的同時,也喜歡生活中真正的小綿羊。
活動目標:
1、能用簡單的表情表現(xiàn)高興、害怕、勇敢的神態(tài),感受戰(zhàn)勝大灰狼的喜悅。
2、能分辨樂曲的快慢,會用碎步、弓箭步表現(xiàn)小羊、老羊走路的兒歌節(jié)奏。
活動準備:
1、相關音樂。
2、請大班三名幼兒戴頭飾分別扮演小羊、老羊和大灰狼。
活動過程:
一、分辨樂曲節(jié)奏,用碎步、弓箭步表現(xiàn)小羊、老羊的節(jié)奏。
1、教師提問:小羊是怎樣走路的?
2、學小羊走路的動作:你們會不會像小羊這樣走路呢?(先請個別幼兒表演,再集體聽音樂練習小羊走)
3、教師提問:老羊是怎樣走路的?
4、學老羊走路的動作:你們會不會像老羊這樣走路呢?(先請個別幼兒表演,再集體聽音樂練習老羊走)
5、上山坡吃草:分角色表演。
二、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情景表演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客人和我們一起做游戲,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大班幼兒扮演小羊、老羊分別出場)
師:請幼兒歡迎小客人。
三、學習用表情、動作表現(xiàn)高興、害怕、勇敢,戰(zhàn)勝大灰狼的喜悅。
1、表現(xiàn)害怕:播放恐怖音樂另一位教師扮演大灰狼出場:誰來了?小羊心里怎樣?
2、表現(xiàn)高興:你們吃草吃得開心嗎?草的味道怎么樣?一起做做高興的樣子。
3、表現(xiàn)勇敢:小羊、老羊們不要害怕,我們一起想辦法對付它。想想怎樣才能打敗大灰狼?
教師與幼兒一起做頂、踢、撞的動作。
4、總結(jié):你們真能干,想了這么多的好辦法,如果再遇上大灰狼,我們就團結(jié)起來用剛才想的辦法對付它。
四、完整表演后結(jié)束:
1、師: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吃草吧!
2、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下山吧?。ㄓ變哼吢犚魳愤呁藞觯?/p>
小編小故事:
小時候就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兩只小羊要過河.有一只小白羊和一只小黑羊,它們一只住在西邊,一只住在東邊,有一天,它們分別要去對方的那邊,經(jīng)過的地方有一條河,但河很寬,河面上只有一條很小的獨木橋可以讓它們過去,它們兩個走到橋邊,都不相讓,你要它讓,它也要另一只讓."你讓我先過,我先來的.""你先讓我過,我先來的"兩個在那大吵起來,最后還是沒得出結(jié)果,兩只小羊都生氣了,你不讓我,那我就沖過去.結(jié)果兩只小羊真的不管對方,直接沖了過去,結(jié)果."撲通"一聲,它們一起從獨木橋上掉到了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