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大班數學教案《對應比較與減法》

發(fā)布時間:2019-12-23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進一步鞏固空間方位指示和對應的學習經驗。

2、在空間對應的基礎上加強對比較型減法的學習。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23頁、課件、小動物、西瓜等實物卡。

活動過程

一、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

孩子們,今天幼兒園要在這里舉行“數學小能手”評選活動,你們想成為“數學小能手”嗎?評委老師已經在等著我們了,向他們打個招呼吧!評委老師說,要想得到“數學小能手”的稱號,必須闖過他們設置的三道關卡,你們有沒有信心順利過關?好,闖關活動現在開始!

二、布題。

第一關:復習空間方位辨識與計數。

1、小動物農場到了播種的季節(jié)。分別有四位小動物來管理這四塊地,請你們先幫他們分一分,再請幾個小朋友來幫助小動物們分別將西瓜種到四塊地里,要求每塊地里的西瓜的數量要不同。

2、這里有四張記錄表,請你們分別將記錄單中“√”位置所對應的小動物圖像和西瓜的數量填寫在表格中。

第二關:空間對應與比較減法。

收獲的季節(jié)到了,農場有兩塊片地里種滿了大玉米,請你對照標記圖,分別將它們對應位置的玉米數量記錄到它下面的括號中,并分算出,圓地里的玉米比方地里的玉米多幾個或少幾個?把答案寫在后面的括號里。

第三關:幼兒書面練習課堂檢測。

最后一關,考驗你的細心和能力。(看屏幕,讀題目)分組,孩子獨立完成練習。

三、評價反饋。

1、幼兒認真自查、互查。

2、集體反饋,個別修改。

3、請評委老師,為小朋友們頒發(fā)“數學小能手”證書。

四、延伸活動。

請幼兒完成《親子手冊》中的對應練習。

教學后記:

各環(huán)節(jié)設計比較緊湊,配合課件進行闖關活動,更能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積極性,講解過程中針對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強調,出錯率明顯降低。!..!以指導活動結束孩子們還沉浸在闖關的激動中。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大班數學教案《比較面積》


教學目標:

1、清楚面積的幾種比較方式。

2、學習用正方形畫格子,數格子的方式測面積,比較面積的大小。

3、明白面積一樣的圖案,外形不見得一樣,初步了解守恒。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預備:

種種圖案、小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理順已經具備的經驗,使用種種方法比較面積大小,導出“面積”觀念。

1、用眼睛觀測法比面積大小

教師展示兩張大小差別比較大的圖案(綠、藍)

師:“2個圖案哪張大?”(孩子:“……”)教師:“噢,雙眼一瞬間就發(fā)現啦。”

2、疊加法比面積大小,(幼兒教師展示兩張大小差別小的紙)

師:此刻哪一個大?有不贊同見嗎?(孩子:“桔黃的大,白的大……),教師:“望著相當,怎樣比大小?”(孩子:“疊加起來”)

請孩子上來嘗試。

師:我看他是一邊的邊角都一一對齊的,你是用了啥方法?這一個叫疊加法。

師:哪一個大?大了如此一點用疊加法一瞬間就明白啦。

匯總:當2個圖案望著基本上比不出大小時,疊加法實在是個好方法。

(幼兒教師:對,當兩樣物品看不出面積誰大時,疊加法實在是個挺好的方法)

3、導出“面積”觀念

師:通過剛剛2組的比較,我們明白圖案的(的表面)大大小小,圖案的大小另外還有一個名稱,叫圖案的面積。

通過比較,可講綠色紙的面積比藍色紙的面積大,幼兒教師指著另1組問:這組可怎樣講哩?(孩子講:“黃色紙的面積比白色紙的面積大)。

4、數格子法比面積

幼兒教師展示兩張無序圖案,(面積一樣)

師:這兒又有2個圖案,可外形非常奇怪,那一個面積大?有(啥)方法比出來嗎?疊加法能用嗎?

幼兒教師:“別擔憂,我今日帶來了一樣工具,是啥?它能協助2個圖案測面積、較大小。

怎樣量哩?(幼兒教師將圖案貼于小黑板上)將正方形角與1號圖案邊角都一一對齊。畫下外型線,再把邊去與剛剛的外型線邊角疊加,畫出外型線,從左到右按次序一個接一個,一行畫好啦,在畫下一行,邊量邊畫,將整個圖案都量好、畫滿。以后用這一個小正方形用一樣方法,將②號圖案量好畫滿。

師:量好后,你明白它們的面積誰大誰小了吧嗎?(孩子:一樣大)怎樣明白?量1號圖案面積用了6個正方形,量②號圖案面積用了6個正方形。因此它們的面積是相同的。

幼兒教師:那我們點數1號圖案用了幾個正方形,(幼兒教師邊數邊記下),點數2號圖案用了幾個正方形。因此他們的面積是一樣大的。

(幼兒教師匯總:看起來盡管圖案不同,可是面積亦會有一樣大時。)

剛剛比面積大小時用了何種方式?(孩子:畫正形方式),對,我們是用正方形畫格子,每一格格地數出來,因此可叫它數格子法。

(幼兒教師總結:給2個外形不同的圖案比不出面積大小時,數格子法實在是個好方法。)

二、孩子動手操作

師:數格子法如此好你是否想試一試?

1、1組4個圖案、4個方塊、勾線筆

①我在后方的桌子上的籃內面給你們人人預備了個圖案,一個小正方形,用畫格子數格子法明白圖案的面積并記錄下來,請你們不拿小凳子,4個人用一張桌子。(記錄下來后將小正方形放回原處,拿圖案回到位置上,看誰1、個坐下來。

②去找你的好伙伴比比哪個的面積大;哪個的面積小,跟此外一邊比比。

請孩子上來:“你剛剛跟誰比,那××上來吧,你倆哪個的面積大,哪個的面積小。!!為何(面積占幾格)哪有沒同你好伙伴的圖案面積是一樣大的啊?為何?外形一樣嗎?看起來面積一樣大的圖案,外形可不同啊。誰同他們的面積是一樣的抬起你的圖案吧。

③此刻這一些圖案要回家啦,面積一樣大的圖案他們均是一家里的親人。(幼兒教師展示圖案的家。這這就是哪個的家?這一個家的圖案面積均是幾啊?請三個人驗證。

2、幼兒教師展示圖示已作好。

①請你比比這3個圖案幾號面積最大,,幾號小,我們一塊兒從1號開始數吧?(邊說教師做記錄)。

依照面積大小,它們三個怎樣排隊?(幼兒教師指著記錄表)排好后,教師:“你是用何次序排的,另外還有其它的排法嗎?兩種方式你會了么?排好后,將每一個圖案面積用了幾格記錄下來。

②我的記錄表完成啦,我給你們每一組也預備了張記錄表,請你四個人1組,人人拿一個圖案,一個小正方形工具,將圖案量好畫滿以后,4個人將面積大小按次序擺放起來。(幼兒教師字有孩子工具),并記錄每一個圖案面積,再請小組負責人上來說說。

驗證:你們最大圖案面積數了幾格,最小圖案數了幾格,你是用何次序排的。

完結:我們用了正方形量一量、數格子給圖案面積比大小,我們到教室瞅瞅有哪一些物品可了著用這一個方法來比面積大小。

大班數學教案《比較高矮》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區(qū)別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對關系。

2、教幼兒一些簡單的比較方法,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3、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數學:3-3比較概念 3-4比較概念 3-5比較概念

2、日常生活中能比較高矮的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幼兒區(qū)別高矮和一樣高

1.課件:3-3比較概念

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找出圖畫物體的不同點:

兩棟樓房,一棟樓房高,一棟樓房矮。

兩座房子,一座房子高,一座房子矮。

兩個廚子,一個廚子高,一個廚子矮。

兩個梯子,一個梯子高,一個梯子矮。

2.逐一出示實物,讓幼兒比一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3.請兩個小朋友上來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再請全體幼兒互相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4.請幼兒說說自己熟悉的東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較高矮的。

二、教幼兒一些比較高矮的方法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

前面用一塊布遮住,讓幼兒判斷,誰高誰矮。

當幼兒發(fā)生錯覺時,揭開謎底,并告訴幼兒比較高矮時要把物體放在同一高度

2.課件:3-4比較概念

讓幼兒判斷物體最高、最矮。

三棟樓,哪棟樓最高?哪棟樓最矮?

三棵樹,哪棵樹最高?哪棵樹最矮?

3.課件:3-5比較概念

看一看圖片上有誰?

公雞,狗,長頸鹿,貓,小雞。

比一比它們誰最高?誰最矮?

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三、告訴幼兒簡單的高矮的相對關系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比較,再讓高的小朋友跟老師比較,讓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較,使幼兒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師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訴幼兒單獨的某樣東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較。

2.請三個小朋友上來,再請一個幼兒為他們從高到矮排隊,

并說出誰高誰矮,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四、幼兒實踐操作

請每個幼兒依次畫高矮不同的三棵樹(或三棟樓等)。

大班數學教案《比較多和少》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理解物體的數量與物體的擺放形式無關,初步建立數守恒的概念。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磁板1塊,紐扣、瓶蓋若干。

2.幼兒作業(yè)紙。

數一數,說一說,每組有幾個蘋果?它們都一樣多嗎?

活動過程

1.指導幼兒看作業(yè)紙。數一數每組蘋果是幾個?它們一樣多嗎?為什么?

2.請幼兒拿出7個紐扣擺成一排,再請幼兒拿出相同數量的紐扣,<文章.出自.>隨意擺成另一種形式,比較和體會,兩組物品一樣多嗎?為什么?

3.教師在磁板上擺出幾組相同數量(7個)的瓶蓋,但各組的排列形式、排列疏密不同,請幼兒說一說,是否一樣多?它們的數量是幾?

4.組織幼兒討論: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物品的數量不因物品的大小、顏色、排列形式、位置等的變化而改變)

活動延伸

老師在活動區(qū)可投放像上面那樣的材料,讓幼兒進行練習。

大班蒙氏數學數與量的對應教案


這是大班蒙氏數學數與量的對應教案,是優(yōu)秀的大班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學具,讓幼兒經歷100以內數與量對應的過程。

2.操作中,繼續(xù)感知數與量的對應關系。

3.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養(yǎng)成做事專注、細心的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金色珠”;“數字卡片”;寫好的數字卡片若干。

2.學具準備:“金色珠”;“數字卡片”;橡皮泥;寫好的數字卡片若干。

3.《操作冊》第6冊第21—22頁。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游戲:點兵點將。幼兒站成圓圈,教師站在圈內,和幼兒一起念兒歌(兒歌附后),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逐個撫摸幼兒的頭。當念完最后一句后,所有被摸過頭的幼兒高高舉起右手,大喊一聲:“到!”

2.集體活動。

① 復習數位。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如“123”,請幼兒說說這個數字個位是幾、十位是幾、百位是幾。

② 學習按數取珠。

創(chuàng)設情境:找朋友?!罢已秸已秸遗笥?,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苯鹕橐蛿底挚ㄆ雠笥?,我們來幫幫它們吧!

教師拿出一粒金色珠,提問:“有幾粒珠子?可以用哪個數字卡片朋友表示?”教師拿出數字卡片“1”放在這粒珠子的下面。

教師再取出一串金色珠,提問:一串珠子有幾粒,它的數字朋友是誰?接著問:兩串呢,三串呢,一片金色珠呢?

教師拿出數字片,如78,先讀出數字卡片,然后取出7串金色珠和8粒金色珠擺在數字卡片“78”的下面。

③ 幼兒自由操作練習。

3.游戲活動。

游戲“看誰拿得對”。教師報數或出示數字卡,幼兒迅速拿出相應數量的金色珠,并相互檢查??凑l拿得又快又對。

4.分組活動。

教師:數字卡片和金色珠想分頭說說悄悄話,我們來把它們組織在一起。

按數取珠。幼兒兩人一組,一人出示數字卡片,另一個按數字卡片取相應的金色珠。

按數做珠。幼兒自由分組,每組4—5人。每組提供數字卡一張。幼兒按照卡片上的數字,用橡皮泥做出等量的泥珠。綠色的橡皮泥代表個位,一粒綠珠表示一個“1”;藍色的代表十位,一粒藍珠表示一個“10“。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教師針對幼兒的學習情況做簡單小結,引導幼兒將學具收拾好。

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多邊形》:大班數學活動認識多邊形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通過動手操作,激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觀察和比較正五邊形、正八邊形和正十邊形,感知其主要特征。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數學認識多邊形教案吧。

《大班數學活動:鋪墊子》:大班數學活動鋪墊子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通過數方格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的守恒。在操作過程中能積極嘗試,主動學習。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鋪墊子教案吧。

《大班數學教案:數字寶寶找鄰居》:大班數學活動數字寶寶找鄰居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延伸,活動過程等內容,讓幼兒知道每一個數字都有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0以內整數的相鄰數。通過游戲的方式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在游戲互動中學習數學。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數學數字寶寶找鄰居教案吧。

相關推薦

  • 大班數學教案《比較面積》 教學目標: 1、清楚面積的幾種比較方式。 2、學習用正方形畫格子,數格子的方式測面積,比較面積的大小。 3、明白面積一樣的圖案,外形不見得一樣,初步了解守恒。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
    2019-12-23 閱讀全文
  • 大班數學教案《比較高矮》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區(qū)別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對關系。 2、教幼兒一些簡單的比較方法,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3、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
    2019-12-23 閱讀全文
  • 大班數學教案《比較多和少》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理解物體的數量與物體的擺放形式無關,初步建立數守恒的概念。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
    2019-12-23 閱讀全文
  • 大班蒙氏數學數與量的對應教案 這是大班蒙氏數學數與量的對應教案,是優(yōu)秀的大班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學具,讓幼兒經歷100以內數與量對應的過程。 2.操作中,繼續(xù)感知數與量的對應關系。 3.體...
    2021-08-18 閱讀全文
  • 大班數學教案《兩位數減法》 活動目標 1、通過分組學習,引入競爭機智,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精神及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 2、通過直觀,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3、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培養(yǎng)和提高幼兒能夠運用所學知...
    2019-12-23 閱讀全文

教學目標: 1、清楚面積的幾種比較方式。 2、學習用正方形畫格子,數格子的方式測面積,比較面積的大小。 3、明白面積一樣的圖案,外形不見得一樣,初步了解守恒。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

2019-12-2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區(qū)別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對關系。 2、教幼兒一些簡單的比較方法,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3、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

2019-12-2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理解物體的數量與物體的擺放形式無關,初步建立數守恒的概念。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

2019-12-23 閱讀全文

這是大班蒙氏數學數與量的對應教案,是優(yōu)秀的大班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學具,讓幼兒經歷100以內數與量對應的過程。 2.操作中,繼續(xù)感知數與量的對應關系。 3.體...

2021-08-18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通過分組學習,引入競爭機智,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精神及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 2、通過直觀,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3、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培養(yǎng)和提高幼兒能夠運用所學知...

2019-12-2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