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大班數(shù)學教案《容積守恒》

發(fā)布時間:2019-12-23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shù)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容積守恒,對量的守恒感興趣。

2、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容積守恒問題。

3、樂意參加討論和交流,能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1、 大小、形狀不同的透明瓶子、杯子若干,大小相同的杯子若干。

2、蜜蜂胸卡(紅、黃、藍、綠、橙),《小蜜蜂》視頻資料,圓形吸鐵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蜜蜂采蜜”引入活動主題。

(幼兒根據(jù)胸卡的顏色分別到不同的地方“采花蜜”)

二、幼兒操作探索活動

1、將各組的蜂蜜放在一起觀察并討論:

(1)哪組小蜜蜂采的蜂蜜最多,為什么?

(2)出示記錄表,幼兒自由選擇項目進行投票。

(3)想一想用什么最好的方法來比較到底哪組的蜂蜜多?哪組的蜂蜜少?還是一樣多?(幼兒自由討論)。

2、幼兒探索思考,感受容積的守恒

(1)教師提供相同大小的杯子,每組請出一名幼兒將自己組的蜂蜜倒入杯中,看看到底哪組的蜂蜜多?哪組的蜂蜜少?還是一樣多?

(2)討論:各組的蜂蜜倒入大小相同的杯子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各組的蜂蜜一樣多嗎?!..!為什么大家剛才說各組小蜜蜂采的蜂蜜不一樣多呢?(幫助幼兒理解瓶子水位的高低與瓶子的粗細、大小有關)。

3、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理解容積的守恒。

(1)每位幼兒在大小、形狀不一的瓶子中選一個瓶子,觀察各自瓶子的不同。

(2)教師為幼兒提供一個大小相同的杯子,并在杯子中注入相同數(shù)量的“蜂蜜”。 比較討論:杯子中的蜂蜜一樣多嗎?

(3)請幼兒將杯子中的蜂蜜倒入各自的瓶子中,觀察討論:瓶子中的蜂蜜一樣多嗎?

(4)小結:我們杯子中的蜂蜜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無論倒入什么樣的容器中,水位的高低如何,水的總量是沒變的,所以,小蜜蜂瓶子中的蜂蜜是一樣多的。

三、游戲活動:小蜜蜂,嗡嗡嗡。

活動延伸:

請小蜜蜂們把采來的蜂蜜拿去與其它小動物共同分享。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大班數(shù)學優(yōu)秀公開課教案《面積守恒》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協(xié)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動任務。

2、通過測量、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守恒。

3、能積極嘗試和比較主動地學習。

活動準備:

場地布置:面積大小相同、形狀不同底塊場地。

物質準備:塑膠板70塊記錄單、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給每個幼兒人手5塊塑膠板,讓幼兒用塑膠板自主地拼圖。然后,請幼兒根據(jù)拼出的場地的形狀,想想它們分別像什么?再請幼兒比較這些場地的面積大小。

2、引導幼兒討論:你們拼出的場地的面積大嗎?讓幼兒通過鋪墊子去發(fā)現(xiàn)5塊場地是否一樣大。

二、操作活動:給5塊場地鋪墊子并記錄用了多少塊板。

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出示記錄單,引導幼兒將操作結果記錄下來。

3、通過給不同的場地鋪墊子,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5塊場地面積的大小。

三、活動評價:初步體驗面積守恒。

1、幼兒分組介紹操作過程和結果:你是和哪些小朋友合作的?怎樣合作?分別給哪些場地鋪墊子的?用了多少塊墊子?

2、引導幼兒比較自己或別人的操作結果,并討論:你認為著5塊場地一樣大嗎?為什么?

小結:大家都用一樣大小的墊子去鋪場地,雖然場地的形狀不一樣,但每一塊場地都是用了12塊墊子,說明這5塊場地一樣大

最新大班容積守恒教案(匯集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shù)學容積守恒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容積守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數(shù)量不隨實物的大小、顏色、種類及排列形狀的變化而改變,準確計數(shù)10以內(nèi)物品的數(shù)量。

2、體驗數(shù)守恒的有趣現(xiàn)象。

3、逐步樹立自信心和創(chuàng)造意識。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PPT(兔子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7只、米老鼠10只)

2、幼兒操作卡、記號筆、小筐。

活動過程:

一、(彈琴律動引入)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動出示米老鼠圖片引入活動:"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師:"進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語呢?"(幼兒念咒語米斯嘎、木斯嘎、米老鼠!師出示PPT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戲-"猜影子"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師:妙妙屋里有兩種小動物,是誰呢?這些是它們的背影,小朋友們來猜一猜。

三、通過和妙妙屋里的動物表做游戲,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數(shù)量不隨實物的大小、顏色、種類及排列形狀的'變化而變化,體驗數(shù)守恒的有趣現(xiàn)象。

(一)先來看小兔子們做游戲(復習6的守恒)

1、師出示PPT,兩排兔子,紅色、灰色,大的、小的分別有6只。

提問:

①"小朋友們看到了什么?"

②"這些只兔子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小結:原來它們的大小、顏色不一樣,但是數(shù)字寶寶是一樣的,數(shù)字寶寶一樣,說明它們的數(shù)量一樣。

2、提問:

①小灰兔子很調皮,想和小朋友做游戲,請小朋友把眼睛閉上,數(shù)到10,看一看,看它們發(fā)生什么變化?

②小朋友數(shù)數(shù)現(xiàn)在有幾只兔子,跟原來一樣多嗎?我覺得灰兔子少了兩只,還剩4只,因為它的隊伍變短了。

師小結:原來它們的隊形發(fā)生了變化,但是數(shù)字沒有變,6只還是6只,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

(二)米奇妙妙屋的小主人來了,快看(感知新知識點數(shù)量:10的守恒)

1、師出示PPT:10只性別、大小、造型不同的米老鼠,提問:

①"一共有幾只米老鼠?"

②"這么多米老鼠,它們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2、米老鼠們開始做游戲了,當變換一種隊形后提問:

①"你們看米老鼠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②"我們來數(shù)數(shù)變了隊形后,和原來一樣多嗎?"師小結:雖然這些米老鼠的大小、顏色、造型都不一樣,隊形也發(fā)生了變化,但是它的數(shù)量始終都沒有變。

四、操作活動:圖形操作卡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為了獎勵小朋友,米老鼠帶我們?nèi)D形城堡玩一玩(開汽車律動)

1、出示PPT,圖形城堡到了,提問:看一看有哪些圖形?這些圖形一樣嗎?

哪里不一樣?有一樣的地方嗎?哪里一樣?讓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吧!

2、驗證:小朋友們都做完了嗎?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讓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總結:原來這些圖形寶寶顏色不一樣、形狀不一樣、排列順序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數(shù)字寶寶都是一樣的,說明它們的數(shù)量一樣多,這就叫數(shù)的守恒。

五、活動延伸:家長游戲請10位家長到前面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隨著音樂轉圈,音樂停止時各做出一個不同的造型或變換一個不同的隊形,讓幼兒說一說哪變了,哪沒變。

六、結束部分站隊,帶小朋友到外面去玩一玩這個游戲。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結構合理,幼兒興趣,培養(yǎng)了幼兒手、口一致的數(shù)數(shù),并復習數(shù)字1—10。通過讓幼兒數(shù)出皮球的個數(shù),在下圖涂出出相對應的數(shù)量并圈出正確的數(shù)字這個過程,使幼兒學習數(shù)量的對應,感知把具體的量抽象成數(shù)的過程。幼兒非常積極的上前做題。但有一點,就是有個別幼兒還不會點數(shù)的,要加強數(shù)數(shù)的能力了。

大班容積守恒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容積,聯(lián)系實際初步形成1升、1毫升的容量觀念,通過實驗操作體會1升、1毫升有多少。

2、知道容積和體積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知道容積單位和體積單位之間關系,掌握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3、讓學生在課前課后的實踐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獲得積極的數(shù)學學習情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個1升的量杯,一個標有毫升刻度的量筒, 4盒250毫升的牛奶盒,1盒1升的牛奶盒,一個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盒子和一袋沙。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體積以及體積單位的進率的基礎上,繼續(xù)認識容積以及計量液體的體積常用的容積單位升和毫升,認識1升=1000毫升,知道容積和體積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知道容積單位和體積單位之間關系。五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收集信息能力,有意識讓學生收集飲料瓶、飲料盒,并先看一看上面的信息。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叫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關系呢?

3、怎樣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呢?

4、導入課題

師:展示一盒1升裝的牛奶。提問:你會計算這個盒子的體積嗎?你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你會計算盒里面牛奶的體積嗎?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物體的容積和容積單位。

二、觀察實驗——探索新知

1、感受容積意義

(1)情境出示集裝箱,演示往里面裝貨物的過程。

交流:生活中有哪些物體能裝些什么?誰來說一說?

生:碗能裝飯。

生:瓶能裝水、油。

生:箱子、冰箱。

師:同學們,我們把容納物體的這些箱子、油桶、倉庫等一般稱為容器。那么什么叫做物體的容積?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

這些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它們的.容積。生活中也有稱為容量。

(2)在量杯里倒入一部分的沙,這部分沙的體積是不是這個量杯的容積?

把沙倒入量杯并且使之高出量杯口,這些沙的體積是不是這個量杯的容積呢?

那多少沙子的體積才是這個量杯的容積呢?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事實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的教學原則,請學生課前進行必要的觀察、感知容器、容積,在課堂上進一步的引導,感悟,從形象思維上升到抽象思維,認識容積的意義。]

2、探索容積單位

常用的容積單位有哪些呢?

一個長方體的倉庫里存放著水泥,從里面量倉庫長10米,寬8米,高6米,能容納多少水泥?

學生討論后計算匯報:

10×8×6=486(立方米)。

倉庫的容積等同于一個長方體的體積,但要從倉庫里面量長、寬、高,計算長方體的體積用體積單位,計算倉庫的容積也就用體積單位。

計算容積一般用體積單位。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

在計量液體體積的時候,就要用到另一種容積單位: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認識的容積單位。自學課本,再觀察老師桌面上擺的教具,小組交流說說你的認識。

生:我們在量杯和量筒上,能看到刻有升和毫升的刻度,1升=1000毫升。

3、驗證容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聯(lián)系

驗證1升=1立方分米:展示裝了1立方分米砂的正方體盒,把砂倒入1升的量杯,得出1升的量杯容積是1立方分米。從而得出1升=1立方分米。

讓學生根據(jù)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以及升和毫升之間的進率關系,交流推導出1毫升=1立方厘米。

4、生活應用,感悟新知。

師:重現(xiàn)一盒1升裝的牛奶?,F(xiàn)在,你會計算這個盒子的體積嗎?你會計算盒里面牛奶的體積嗎?

師:這個盒的容積就是這個盒的體積,這句話對嗎?為什么?

盒子的體積指什么?(盒子所占空間的大小。)

盒子的容積指什么?(盒子所能容納物體的大小,這里也就是裝滿了的牛奶的體積。)

小結:一般說來,物體的容積比體積小。

鞏固新知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的在()內(nèi)打√,錯的打x。

①計算容積或體積都是從容器外面量長、寬、高。

②冰箱的容積就是冰箱的體積。

③游泳池注滿水,水的體積就是游泳池的容積。

大班容積守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協(xié)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動任務。

2、通過測量、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守恒。

3、能積極嘗試和比較主動地學習。

4、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場地布置:面積大小相同、形狀不同底塊場地。

物質準備:塑膠板70塊記錄單、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給每個幼兒人手5塊塑膠板,讓幼兒用塑膠板自主地拼圖。然后,請幼兒根據(jù)拼出的場地的形狀,想想它們分別像什么?再請幼兒比較這些場地的面積大小。

2、引導幼兒討論:你們拼出的場地的面積大嗎?讓幼兒通過鋪墊子去發(fā)現(xiàn)5塊場地是否一樣大。

二、操作活動:給5塊場地鋪墊子并記錄用了多少塊板。

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出示記錄單,引導幼兒將操作結果記錄下來。

3、通過給不同的場地鋪墊子,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5塊場地面積的大小。

三、活動評價:初步體驗面積守恒。

1、幼兒分組介紹操作過程和結果:你是和哪些小朋友合作的'?怎樣合作?!分別給哪些場地鋪墊子的?用了多少塊墊子?

2、引導幼兒比較自己或別人的操作結果,并討論:你認為著5塊場地一樣大嗎?為什么?

小結:大家都用一樣大小的墊子去鋪場地,雖然場地的形狀不一樣,但每一塊場地都是用了12塊墊子,說明這5塊場地一樣大。

課后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教育活動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在這個活動中教師選擇了對大班幼兒比較難理解的面積守恒作為教學內(nèi)容,旨在幫助初步理解面積守恒概念,教師能將這一知識點轉化成一節(jié)操作性和探究性很強的一節(jié)教學活動,同時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幼兒通過活動初步感知測量物體面積的大小可以轉化成數(shù)單位格子的大小或移動棋子的面積與個數(shù)的方法。整個活動由淺入深,幼兒能積極參與,對活動充滿興趣。幼兒在解決問題時進行了充分的思考、探索、創(chuàng)造,較好的完成了預期的目標。

大班容積守恒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容積的含義。

2、認識常用的容積單位,了解容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關系。

教學重點

建立容積和容積單位觀念,知道容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容積的含義和升、毫升的實際大小。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什么是體積?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3、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是怎樣計算的?

二、探究新知。

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體積和體積單位,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一個新的知識:容積和容積單位。(板書課題)

(一)建立容積概念。

1、學生動手實驗(每四人一組,每組一個有厚度的長方體盒,細沙一堆)

實驗題目:計算出長方體盒的'體積。

把長方體盒裝滿細沙,計算細沙的體積。

2、學生匯報結果。

長方體盒的體積:先從外面量出長方體盒的長。寬。高,再計算其體積。

細沙的體積:細沙的體積就是長方體的體積,但要從長方體里面量長。寬。高,再計算其體積。

教師追問:計算細沙的體積為什么要從長方體里面量長。寬。高?

3、師生共同小結。

教師指出:這個長方體盒所容納細沙的體積,就是長方體盒的容積。我們看見過汽車上的油箱,油箱里裝滿汽油。這就是油箱的容積。長方體魚缸里盛滿水,它就是魚缸的容積。

師生歸納:容器所能容納的物體的體積,就是它們的容積。(板書)

4、比較物體體積和容積的相同和不同。

相同點:體積和容積都是物體的體積,計算方法一樣。

不同點:體積要從容器外量長。寬。高;容積要從里面量長。寬。高。

所有的物體都有體積;但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夠裝東西的物體,才能計量它的容積。(出示長方體木塊)

(二)認識容積單位。

1、教師指出: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但是計量液體的體積,如藥水,汽油等,常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板書:升 毫升)

2、出示量杯:這就是1升的量杯。

出示量筒:這就是刻有毫升刻度的量筒。

3、教師演示升和毫升之間的關系:

①認識量筒上1毫升的刻度,找出100毫升的刻度。

②用量筒量100毫升的紅色水倒入1升的量杯,一直到量杯滿為止。

板書:1升=1000毫升

4、學生演示容積單位和體積單位間的關系:

①把1升的紅色水倒人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盒里

小結:1升=1立方分米

②把1毫升的紅色水倒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盒里

小結:1毫升=1立方厘米

5、小結:容積單位有哪些?容積單位和體積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6、反饋練習。

3升=( )毫升 2700毫升=( )升

2.57升=( )毫升 640毫升=( )升

2.4升=( )毫升 3.5升=( )立方分米

500毫升=( )升 760毫升=( )立方厘米

(三)計算物體的容積。

1、教學例1。

一種汽車上的油箱,里面長8分米,寬5分米,高4分米。這個油箱可以裝汽油多少升?

8×5×4=160(立方分米)

160立方分米=160升

答:這個油箱可以裝汽油160升。

2、反饋練習。

一個長方體水箱,從里面量長12分米,寬6分米,深5分米,這個水箱可裝水多少毫升?

12×6×5=360(立方分米)

360立方分米=360000毫升

答:這個水箱可以裝水360000毫升。

三、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容積和體積有什么不同點?計算容積應注意什么?

四、隨堂練習。

1、填空。

(1)( )叫做容積。

(2)容積的計算方法跟( )的計算方法相同。但要從( )是長、寬、高。

(3)6.09立方分米=( )升=( )毫升

1750立方厘米=( )毫升=( )升

435毫升=(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9.8升=(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判斷。

(1)冰箱的容積就是冰箱的體積。( )

(2)一個薄塑料長

方體(厚度不計),它的體積就是容積。( )

(3) 立方分米( )

3、選擇。

(1)計量墨水瓶的容積用( )作單位恰當。

①升 ②毫升

(2)3毫升等于( )立方分米。

①0.3 ②0.3 ③0.003

4、一種背負式噴霧器,藥液箱發(fā)容積是14升。如果每分鐘噴出藥液700毫升,噴完一箱藥液需用多少分鐘?

五、布置作業(yè)。

1、手扶拖拉機的油箱,從里面量長3分米,寬2.3分米,深1.6分米。這個油箱可以裝柴油多少升?每升柴油重按0.82千克計算,裝的柴油重多少千克?(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

2、把調查的實際數(shù)字填在括號里。

一小瓶紅藥水是( )毫升。

一瓶墨水是( )毫升

汽車(或拖拉機)油箱的容積是( )升

六、板書設計

容積和容積單位

容器所容納物體的體積,就叫做它們的容積。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例6。一種汽車上的油箱,里面長8分米,寬5分米,高4分米。這個油箱可以裝汽油多少升?

8×5×4=160 (立方分米) 160立方分米=160升

答:這臺油箱可以裝汽油160升。

大班容積守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嘗試與比較中,使幼兒不受位置、形狀、粗細的干擾,感知長度守恒。

2、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培養(yǎng)幼兒小心驗證的科學品質。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會使用自然測量

材料準備:教具:等長鉛筆兩支、例圖、操作紙、回形針、生活用品傘兩把

學具:回形針、操作紙、記號筆人手一份、自制牛奶盒容器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走進“線條王國”

2、初步感知:以位置的不同為干擾因素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支等長的鉛筆,這兩只鉛筆一樣長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位置干擾:將其中一支鉛筆向左或向右錯開,現(xiàn)在這兩支鉛筆是一樣長嗎?

誰有辦法,來證明它們到底是一樣長還是不一樣長?請幼兒上來操作

教師小結:一樣長的物品,雖然擺放位置改變了,但是長度還是不變。

3、初步理解階段:以形狀的不同為干擾因素。

出示一張例圖:一條直線和一條折線

a兩條線有哪里不一樣?

b兩條不同形狀的'線,它們一樣長嗎?為什么?

c你們可以怎么證明誰長誰短?

師:我們可以用測量的方法來準確的只是是不是一樣長,張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測量工具,誰來測量?

d教師引導幼兒用測量工具來驗證

e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一樣長的物品,雖然形狀不同,但它們的長度沒有改變。

4、進步鞏固階段:增加粗細干擾因素,幼兒自主探索。

活動反思:

開展此次長度守恒活動前,幼兒已經(jīng)具有測量的相關經(jīng)驗,對于測量需要掌握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我結合前幾次的測量活動,依據(jù)幼兒活動的熱情,請幼兒繼續(xù)尋找生活材料,探討長度守恒的原理。

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很簡單:提出問題——介紹游戲規(guī)則——請幼兒自由探索——總結操作的經(jīng)驗。

為什么要創(chuàng)設簡單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操作呢?我有幾點想法。

第一,幼兒已經(jīng)具備測量方法的經(jīng)驗,因此簡單的回憶和提出問題就能夠喚起幼兒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

第二,大班幼兒已經(jīng)具備獨立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創(chuàng)設情景或者游戲式的活動,能夠充分發(fā)揮大班幼兒的自主自愿性,體現(xiàn)活動中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第三,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的操作氛圍,給幼兒的思考留有足夠的空間,便于幼兒從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也能夠通過充足的操作時間發(fā)現(xiàn)幼兒的問題,更加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

大班容積守恒教案 篇6

學情分析:

容積和容積單位的教學是在體積和體積單位之后,學生對體積有了一定的認識,體積單位已掌握,并很明白其大小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能用其解決問題。容積的概念較抽象,理解是重點,教學中應讓學生多說。從表象抽象出概念,在教學容積單位以及它們的關系時,讓學生多觀察感知。因此本節(jié)設計以學生觀察、動手實踐為主,感受升和毫升,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學到知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使學生認識常用的容積單位升和毫升。

2、 掌握升和毫升間的進率以及它們和體積單位間的關系。

3、 理解容積和體積的概念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

過程與方法:

1、 經(jīng)歷容積概念的探究與理解過程。

2、 通過比較明確容積單位與體積單位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意識和探究意識。

2、 培養(yǎng)小組合作意識,體驗合作樂趣,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 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建立容積概念,掌握容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理解容積與體積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教法與學法:

教法:引導觀察表述,實際操作演示。

學法:觀察思考,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教師:1L量杯,一次性紙杯24個(每組3個),1cm3的自制的小正方體容器,1dm3的自制的可盛水的紙盒,2個500ml的飲料瓶,10ml鈣鐵鋅口服液,習題紙,小黑板(復習題),5ml注射器1支

學生:貼有商標的各種飲料瓶,藥水瓶,家用油壺,牛奶袋,果汁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什么叫做物體的體積?

2、 常用體積單位有哪些?你知道他們之間的關系嗎?

填一填:

2.04m3=( )dm3 ( )dm3=12000cm3

1400cm3=( )dm3 1.2m3=( )dm3=( )cm3

(設計意圖:復習是為了為容積和容積單位的學習做鋪墊,為單位換算提供方法)

大家練習做得很好,相信大家在掌握舊知識的基礎上,今天的新知識會掌握得更好。今天我們來學習容積和容積單位。(板書課題:容積和容積單位)

二、理解容積的概念

1、觀察發(fā)現(xiàn),引出容積。

出示長方體紙盒:什么是這個長方體盒子的體積?打開盒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空的)可以放什么?(學生說一說)我們把這個盒子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盒子的容積。

出示墨水瓶:指出墨水瓶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墨水瓶的容積。

(設計意圖:初步感知體積與容積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理解容積的'含義。

利用你準備的學具來說說,什么是它們的容積。

3、什么是容積呢?

像粉筆盒、墨水瓶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它們的容積。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充分交流,引導學生由表象抽象出概念,這樣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就加深了。)

4、 容積和體積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你能說說容積和體積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嗎?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區(qū)別:體積求的是物體占空間的大小。(外部)

容積求的是物體所能容納空間的大小。(內(nèi)部)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中體會體積和容積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三、認識容積單位以及與體積單位之間的關系

1、 明確計量容積使用體積單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認識升和毫升。

a、 觀察學具,看看你所帶的物品上所標示的凈含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交流。

匯報:發(fā)現(xiàn)它們的單位都是(L、 ml),而且這些東西里邊裝的是液體。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認識容積單位在生活中的應用。)

b、 在計量液體的體積時,如水、油等,常用容積單位升(L)和毫升(ml)并板書。當遇到液體體積很大時,例如:計量蓄水池里的水的體積,就用立方米。

c、 指名說說你所帶物品的容積是多少?

3、探究L 、ml與體積單位的關系

你們想知道L和ml與體積單位間的關系嗎?請大家認真觀察。

(1)介紹量杯,觀察1L的刻度線,并往里邊倒入1L水。感受1L的大小。(由于紙盒自制,要盛水需套塑料袋,倒水時需要邊倒邊解釋,由于水的張力使塑料袋緊貼紙盒四壁。)

(2)出示裝有1ml紅墨水的注射器,觀察并感受1ml的大小。

(3)演示操作:

將1升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盒中,(由于紙盒自制,要盛水需套塑料袋,倒水時需要邊倒邊解釋,由于水的張力使塑料袋緊貼紙盒四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將1毫升水擠入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盒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通過你的發(fā)現(xiàn),你得出了什么結論?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設計意圖:實際操作演示讓學生看得更直觀,不僅感受了1升和1毫升的大小,并使得升和毫升與體積單位間的關系,化抽象為直觀形象,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

4、研究L 與ml的關系

演示:將兩瓶500ml的水倒入量杯中,觀察量杯的刻度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結論?

1L=1000 ml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5、 估算1L的大小

(1)小組活動:將一瓶礦泉水倒在紙杯中,看看可以倒幾杯。估計一下一杯水大約有多少毫升,幾杯水大約是1升。

小組活動,交流匯報。

(2)倒入量杯,驗證估算結果。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估算大約幾杯水是1L,之后倒入量杯證實學生的估計。再次真實地感受1L的大小。)

四、拓展延伸

說一說,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物品上標有升和毫升?

(設計意圖: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數(shù)學回歸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

五、練習鞏固

1、完成答題

紙上練習一。

填一填:

一瓶鋼筆水的容積是60( )

摩托車油箱的容積是8( )

一瓶礦泉水的容積是600( )

運貨集裝箱的容積約是40( )

微波爐的容積是45( )

集體訂正、糾錯。

2、完成答題紙上練習二。

化一化:

4 L =( )ml 4800 ml =( )L

2.4 L =( )ml 500 ml =( )L

785 ml=( )cm3=( )dm3 7.5 L=( )dm3=( )cm3

8.04 dm3=( )L =( )ml 2750 cm3=( )ml=( )L

你能說說是怎么換算的嗎?

六、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學生交流學習所得。

七、板書設計:

容 積 像墨水瓶、粉筆盒、教室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它們的容積。

和 一般用體積單位: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容積單位 計量液體:升(L)、毫升(ml)、立方米(m3)

它們間的關系:1L= 1dm3

1 ml=1 cm3

1L=1000 ml

大班容積守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學習比較物體時,不受位置、形狀等條件的影響,正確判斷物體面積的大小,感知量的不變性。

2.引導幼兒學習將紙二等分,在圖形還原中領會圖形之間的關系。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等大、同形狀的圖形紙2張,剪刀1把,糨糊少許。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兩張等大、同形狀的圖形紙,并提問:“這兩張紙一樣大嗎?用什么方法可以證明它們是一樣大的呢?”用幼兒說的方法驗證。

2.教師將一張紙貼在黑板上,將另一張紙二等分,貼成另一個圖形,并提問:“現(xiàn)在這個圖形和黑板上的圖形還一樣大嗎?”

教師將二等分的圖形紙與黑板上的圖形并列在一起,讓幼兒比較。(兩個圖形一樣大)“為什么還是一樣大呢?”(因為紙沒有再擴大和再縮小,只是剪開了,拼起來還是和原來的紙一樣大)用重疊的'方法驗證結論。

3.教師繼續(xù)將二等分后的兩張小圖形紙二等分,共分成4張,再拼成一個圖形,并提問:“用這4張圖形紙拼成的圖形和黑板上的圖形還一樣大嗎?為什么?”

教師將4張圖形紙重疊貼在黑板上的圖形紙上,驗證再一次等分后的紙與原來黑板上的紙一樣大。

活動反思:

優(yōu)點:

1、目標制定明確,各環(huán)節(jié)能圍繞活動目標來進行。通過有效策略來突出活動的重點、難點,使活動過程更加順暢。

2、在活動過程中,關注了幼兒的學習特點,運用多種的策略,循序漸進的活動過程,激發(fā)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讓孩子在游戲中通過實驗感知量的守恒,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

3、從幼兒參與活動的表現(xiàn)上來看,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老師以故事的形式貫穿始終,超市場景的設置,另外課件的巧妙設計與運用,也使孩子們身臨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

4、在活動過程中有意識地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在集體學習的基礎上,關注每位幼兒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給予幫助,鼓勵幼兒大膽動手嘗試。

不足:

相對于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水平,課程設計內(nèi)容相對單一,不夠豐富,略顯容易,欠缺難度。

在課程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幼兒理解“量的守恒”,明確守恒的概念。

對幼兒的啟發(fā),引導不夠,應該在提出更多不同問題,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大班容積守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發(fā)現(xiàn)和記錄、表述生活中的數(shù)字信息。

2、通過發(fā)現(xiàn)數(shù)字信息的過程增加對生活的觀察,感受數(shù)字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有觀察生活中數(shù)字的興趣;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氣象、汽車等方面)。

2、物質準備:演示PPT、電腦;記錄紙、筆;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等(有數(shù)字標識)。

活動過程:

一、觀察數(shù)字密碼

1、發(fā)現(xiàn)數(shù)字在生活中的運用

★師:今天我?guī)砹艘恍?shù)字,請你一邊看一看猜一猜它們表示什么意思?

★分別出示手機號碼、天氣、溫度、門牌號、車牌號等圖片,引導小朋友說一說。

★小結:這些東西對生活有什么幫助?

我們可以聯(lián)系別人、知道時間可以方便我們上學、知道溫度可以及時的增減衣服、了解到車是誰的、朋友的家住在哪里等,有了這些信息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2、了解數(shù)學的功能

★師:剛才的'圖片都出現(xiàn)了一樣共同的東西,是什么?

★出示數(shù)字0-9

★請回憶一下平時你在哪些地方或是東西上看到數(shù)字的,上面寫著什么數(shù)字,表示什么意思?

★幼兒自由表述

★小結:數(shù)字朋友無處不在,他其實就在我們許多熟悉的東西里,變成了有趣的數(shù)字密碼,你能找到它,并且解開密碼嗎?

二、實踐活動:尋找數(shù)字密碼

1、了解實物

★今天數(shù)字和我們捉迷藏,想考考你們能不能找到他們,他們就躲在你身后的這些物品里,你們想找嗎?

★先看看你拿是什么,然后找到數(shù)字,把它記下來好嗎?

★出示記錄紙:一邊畫實物,一邊記數(shù)字,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2、幼兒記錄數(shù)字密碼

★如果記不住可以把東西拿到座位上記錄,實物要畫清楚,數(shù)字要記準確,讓人一看就明白。

三、猜密碼游戲

1、請小朋友來介紹下自己的的數(shù)字密碼。

2、兩兩猜猜密碼:找一個小伙伴兩人一組來猜猜畫的內(nèi)容。

3、與老師互動猜密碼:與客人老師互動,介紹自己的密碼。

4、小結:數(shù)字真有趣,在不同的物品上表示不同的意思,有不同的作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有了數(shù)字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我們回家后再找找哪里還有數(shù)字好嗎?(崔威威)

大班容積守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容積守恒,對量的守恒感興趣。

2、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容積守恒問題。

3、樂意參加討論和交流,能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1、大小、形狀不同的透明瓶子、杯子若干,大小相同的杯子若干。

2、蜜蜂胸卡(紅、黃、藍、綠、橙),《小蜜蜂》視頻資料,圓形吸鐵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蜜蜂采蜜”引入活動主題。

(幼兒根據(jù)胸卡的顏色分別到不同的地方“采花蜜”)

二、幼兒操作探索活動

1、將各組的蜂蜜放在一起觀察并討論:

(1)哪組小蜜蜂采的蜂蜜最多,為什么?

(2)出示記錄表,幼兒自由選擇項目進行投票。

(3)想一想用什么最好的方法來比較到底哪組的蜂蜜多?哪組的蜂蜜少?還是一樣多?(幼兒自由討論)。

2、幼兒探索思考,感受容積的守恒

(1)教師提供相同大小的杯子,每組請出一名幼兒將自己組的蜂蜜倒入杯中,看看到底哪組的蜂蜜多?哪組的蜂蜜少?還是一樣多?

(2)討論:各組的蜂蜜倒入大小相同的杯子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各組的蜂蜜一樣多嗎?為什么大家剛才說各組小蜜蜂采的蜂蜜不一樣多呢?(幫助幼兒理解瓶子水位的高低與瓶子的粗細、大小有關)。

3、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理解容積的守恒。

(1)每位幼兒在大小、形狀不一的瓶子中選一個瓶子,觀察各自瓶子的'不同。

(2)教師為幼兒提供一個大小相同的杯子,并在杯子中注入相同數(shù)量的“蜂蜜”。比較討論:杯子中的蜂蜜一樣多嗎?

(3)請幼兒將杯子中的蜂蜜倒入各自的瓶子中,觀察討論:瓶子中的蜂蜜一樣多嗎?

(4)小結:我們杯子中的蜂蜜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無論倒入什么樣的容器中,水位的高低如何,水的總量是沒變的,所以,小蜜蜂瓶子中的蜂蜜是一樣多的。

三、游戲活動:小蜜蜂,嗡嗡嗡。

活動延伸:

請小蜜蜂們把采來的蜂蜜拿去與其它小動物共同分享。

大班容積守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容積守恒,對量的守恒感興趣。

2、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容積守恒問題。

3、樂意參加討論和交流,能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

活動準備:

1、 大小、形狀不同的透明瓶子、杯子若干,大小相同的杯子若干。

2、蜜蜂胸卡(紅、黃、藍、綠、橙),《小蜜蜂》視頻資料,圓形吸鐵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蜜蜂采蜜”引入活動主題。

(幼兒根據(jù)胸卡的顏色分別到不同的地方“采花蜜”)

二、幼兒操作探索活動

1、將各組的蜂蜜放在一起觀察并討論:

(1)哪組小蜜蜂采的蜂蜜最多,為什么?

(2)出示記錄表,幼兒自由選擇項目進行投票。

(3)想一想用什么最好的方法來比較到底哪組的蜂蜜多?哪組的蜂蜜少?還是一樣多?(幼兒自由討論)。

2、幼兒探索思考,感受容積的守恒

(1)教師提供相同大小的杯子,每組請出一名幼兒將自己組的蜂蜜倒入杯中,看看到底哪組的蜂蜜多?哪組的蜂蜜少?還是一樣多?

(2)討論:各組的蜂蜜倒入大小相同的杯子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各組的.蜂蜜一樣多嗎?為什么大家剛才說各組小蜜蜂采的蜂蜜不一樣多呢?(幫助幼兒理解瓶子水位的高低與瓶子的粗細、大小有關)。

3、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理解容積的守恒。

(1)每位幼兒在大小、形狀不一的瓶子中選一個瓶子,觀察各自瓶子的不同。

(2)教師為幼兒提供一個大小相同的杯子,并在杯子中注入相同數(shù)量的'“蜂蜜”。 比較討論:杯子中的蜂蜜一樣多嗎?

(3)請幼兒將杯子中的蜂蜜倒入各自的瓶子中,觀察討論:瓶子中的蜂蜜一樣多嗎?

(4)小結:我們杯子中的蜂蜜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無論倒入什么樣的容器中,水位的高低如何,水的總量是沒變的,所以,小蜜蜂瓶子中的蜂蜜是一樣多的。

三、游戲活動:小蜜蜂,嗡嗡嗡。

活動延伸:

請小蜜蜂們把采來的蜂蜜拿去與其它小動物共同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容積守恒》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容積守恒,對量的守恒感興趣。

2、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容積守恒問題。

3、樂意參加討論和交流,能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大小、形狀不同的透明瓶子、杯子若干,大小相同的杯子若干。

2、蜜蜂胸卡(紅、黃、藍、綠、橙),《小蜜蜂》視頻資料,圓形吸鐵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蜜蜂采蜜”引入活動主題。

(幼兒根據(jù)胸卡的顏色分別到不同的地方“采花蜜”)

二、幼兒操作探索活動

1、將各組的蜂蜜放在一起觀察并討論:

(1)哪組小蜜蜂采的蜂蜜最多,為什么?

(2)出示記錄表,幼兒自由選擇項目進行投票。

(3)想一想用什么最好的方法來比較到底哪組的蜂蜜多?哪組的蜂蜜少?還是一樣多?(幼兒自由討論)。

2、幼兒探索思考,感受容積的守恒

(1)教師提供相同大小的杯子,每組請出一名幼兒將自己組的蜂蜜倒入杯中,看看到底哪組的蜂蜜多?哪組的蜂蜜少?還是一樣多?

(2)討論:各組的蜂蜜倒入大小相同的杯子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各組的蜂蜜一樣多嗎?為什么大家剛才說各組小蜜蜂采的蜂蜜不一樣多呢?(幫助幼兒理解瓶子水位的高低與瓶子的粗細、大小有關)。

3、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理解容積的守恒。

(1)每位幼兒在大小、形狀不一的瓶子中選一個瓶子,觀察各自瓶子的不同。

(2)教師為幼兒提供一個大小相同的杯子,并在杯子中注入相同數(shù)量的“蜂蜜”。比較討論:杯子中的蜂蜜一樣多嗎?

(3)請幼兒將杯子中的蜂蜜倒入各自的瓶子中,觀察討論:瓶子中的蜂蜜一樣多嗎?

(4)小結:我們杯子中的蜂蜜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無論倒入什么樣的容器中,水位的高低如何,水的總量是沒變的,所以,小蜜蜂瓶子中的蜂蜜是一樣多的。

三、游戲活動:小蜜蜂,嗡嗡嗡。

活動延伸:

請小蜜蜂們把采來的蜂蜜拿去與其它小動物共同分享。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不僅涉及到了面積守恒,還牽涉到了容積守恒,但都是通過教師操作的方式來完成的,對幼兒來說,她并沒有切身體驗,只是得到了一個概念。而且對于一個活動來說,一次包含兩個有關于守恒的概念,內(nèi)容有點多。

幼兒百科:容積是一個漢語詞匯,指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

大班數(shù)學教案《長度守恒》


活動目標:

1、在嘗試與比較中,使幼兒不受位置、形狀、粗細的干擾,感知長度守恒。

2、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培養(yǎng)幼兒小心驗證的科學品質。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會使用自然測量

材料準備:教具:等長鉛筆兩支、例圖、操作紙、回形針、生活用品傘兩把

學具:回形針、操作紙、記號筆人手一份、自制牛奶盒容器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走進“線條王國”

2、初步感知:以位置的不同為干擾因素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支等長的鉛筆,這兩只鉛筆一樣長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位置干擾:將其中一支鉛筆向左或向右錯開,現(xiàn)在這兩支鉛筆是一樣長嗎?

誰有辦法,來證明它們到底是一樣長還是不一樣長?請幼兒上來操作

教師小結:一樣長的物品,雖然擺放位置改變了,但是長度還是不變。

3、初步理解階段:以形狀的不同為干擾因素。

出示一張例圖:一條直線和一條折線

a兩條線有哪里不一樣?

b兩條不同形狀的線,它們一樣長嗎?為什么?

c你們可以怎么證明誰長誰短?

師:我們可以用測量的方法來準確的只是是不是一樣長,張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測量工具,誰來測量?

d教師引導幼兒用測量工具來驗證

e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一樣長的物品,雖然形狀不同,<教案來.自:>但它們的長度沒有改變。

4、進步鞏固階段:增加粗細干擾因素,幼兒自主探索。

相關推薦

  • 大班數(shù)學教案及教學反思《面積守恒》 活動目標: 1、通過自由探索多種操作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的守恒,發(fā)展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激發(fā)好奇心及求知欲。 3、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
    2019-12-23 閱讀全文
  • 大班數(shù)學鋪墊子(面積守恒) 這是大班數(shù)學鋪墊子(面積守恒)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協(xié)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動任務。 2、通過測量、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守恒。 3、...
    2021-08-15 閱讀全文
  • 大班數(shù)學優(yōu)秀公開課教案《面積守恒》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協(xié)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動任務。 2、通過測量、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守恒。 3、能積極嘗試和比較主動地學習。 活動準備: 場地布置:面積大小相同、形狀不同底塊場地。 物質...
    2019-12-23 閱讀全文
  • 最新大班容積守恒教案(匯集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shù)學容積守恒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大班容積守恒教案 篇1活動目標: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數(shù)量不隨實物的大小、顏色、種類及排列形狀的變化而...
    2025-01-0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教案《容積守恒》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容積守恒,對量的守恒感興趣。 2、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容積守恒問題。 3、樂意參加討論和交流,能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2020-11-2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通過自由探索多種操作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的守恒,發(fā)展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激發(fā)好奇心及求知欲。 3、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

2019-12-23 閱讀全文

這是大班數(shù)學鋪墊子(面積守恒)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協(xié)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動任務。 2、通過測量、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守恒。 3、...

2021-08-1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協(xié)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動任務。 2、通過測量、比較面積的大小,初步體驗面積守恒。 3、能積極嘗試和比較主動地學習。 活動準備: 場地布置:面積大小相同、形狀不同底塊場地。 物質...

2019-12-23 閱讀全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shù)學容積守恒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大班容積守恒教案 篇1活動目標: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數(shù)量不隨實物的大小、顏色、種類及排列形狀的變化而...

2025-01-0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容積守恒,對量的守恒感興趣。 2、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容積守恒問題。 3、樂意參加討論和交流,能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2020-11-2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