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你想飛嗎?(大班科學教案)

發(fā)布時間:2019-12-13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說課稿 幼兒園教案大班科學

引言:誰都有夢想,小朋友們的夢想是什么呢?想放飛你的夢想嗎?跟我一起來吧!通過本次大班教案引導幼兒對不同物體形狀的認識,引導幼兒能給物體分類。從小培養(yǎng)幼兒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的性格。

活動目標:提高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學習按物體的某一特征分類后,再按另一特征重新分類,或對已分的兩類物品再次分類。

活動準備:師幼共同收集各種小件商品的包裝,并貼上標簽,如:飲料(2元),牛奶(3元),洗潔精(3元)……?;顒忧皩⒁陨仙唐逢惲性谝粋€貨架上,并用布蓋好,參照幼兒活動材料第四冊第6頁上的圖樣,繪制12張實物卡片,制作成貼絨或磁性教具,在活動前一日,請幼兒完成幼兒活動材料第四冊第6頁上的操作任務。

活動過程:

一、會飛和不會飛。

1、我們已經認識了許多會飛的東西,老師這里有許多卡片,要請小朋友看一看是些什么東西,然后把他們分成兩個部分。

2、教師逐一出示卡片,幼兒指認后進行第一次分類,并說明分類的標準(會飛的和不會飛的)。

二、天生的和人造的。

1、這12張卡片還可以換一種分的辦法。怎樣分的呢?

2、啟發(fā)幼兒注意這些物體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人們制造的,按此標準重新進行分類。

3、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集體檢驗,明確分類的標準。

三、超市管理員。

1、小朋友學會了分卡片的本領,超市里的叔叔阿姨要請你們幫忙整理商品。

2、揭示貨架。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

3、按物體的一個特征分類。這些商品一樣嗎?請把一樣的放在一起。

4、幼兒進行第一次分類活動,并說明分類標準。

5、再按另一特征給已分的物體進行第二次分類。這些分好的商品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能給他們再分一次嗎?

6、請兩名幼兒操作,并相互交流分類標準。

7、全體幼兒檢驗分類結果,再次明確分類標準。

會飛的玩具

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方面:感受合作制作帶來的愉悅,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交往,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重點難點: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會飛玩具的制作。

教學過程:

1 、談話導入

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將學生引入課堂,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拓寬了知識面,激發(fā)了學生對“飛”的好奇心。

(出示課題:會飛的玩具)

2、探究學習

A、提升體驗: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玩具,想看看嗎?請每個同學從盒里拿出一個.邊看邊想,小組內輕聲交流:它的形狀什么樣的?上面翅膀是怎樣的?。棵先ナ裁锤杏X?這個看上去又象什么?(學生欣賞玩具,互相交流)

師: 你們覺得它們“妙”在哪兒???

生:…

師:對啊,翅膀有直的,有曲的,還有條狀的.真是千姿百態(tài),色彩斑斕??!

B、創(chuàng)造設計:

1 、欣賞

師:這些美麗的畫紙除了自身很美,我們還可以把它制作成我們可玩的玩具呢!

瞧:出示紙做的飛機。

(師生一同玩紙飛機。玩具是學生們最感興趣的,也是最能調動他們興趣的,“轉轉飛”對于學生來說是很希奇的,對于怎么玩,學生們更是不明白,由此在激起學生玩的熱情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研究學習的欲望)

師:好玩嗎?除了這好玩的,還可以用它們制成各種精美絕倫的會飛的玩具呢?(一同欣賞實物玩具)

師:好看嗎?其實用紙做的玩具不僅僅這些還有更多呢!(播放多媒體欣賞,來拓寬學生的視野)

(教學活動不是以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為目的,而是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xiàn)活動。教師不應企圖將知識硬塞給兒童,而應該找出能引起兒童興趣、刺激兒童的材料。)

2 、制作步驟

師:如果是你來制作這些,你準備怎樣一步步的來創(chuàng)作呢?(板書:選材—構思—制作—組合—調整—試飛)

師:剛才咱們不僅僅欣賞了這么多美麗的作品,還掌握了制作方法.現(xiàn)在你們想自己也創(chuàng)作一個好嗎?

C、學生學習,教師巡回輔導Yjs21.cOM

師:接下來同學們就用老師提供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小組制作一件或幾件你們自己喜歡的作品,哪一組的同學分工最有序,合作最默契,作品最新穎獨特。

三、評價作品

1 、自我評價

小組內學生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

每組推選一個最好的作品,派代表給大家介紹他的作品。

2、生生互評

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歡哪個作品,為什么?

3、教師評價

結合學生的意見評選出最佳作品。

四、展示學生作品

師在學生作品展示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根據(jù)當時情況要做到及時改變原來的教學預設,面向全體學生,給了每個學生一次展示的機會。反映教師良好的教學機智,同時也反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實踐不斷提高的過程。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你那里下雪了嗎》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下雪,初步了解其原因。

2、能在地球儀上找到赤道和南北極的位置,了解它們的氣候特點。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幼兒對地球儀具有初步的認識經驗,如赤道、南北極等。

3、大地球儀一個,上面貼有叔叔、阿姨的頭像。

活動過程:

一、討論:冬天所有的地方都會下雪嗎?

觀看教學掛圖,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看見圖中打電話的小姑娘了嗎?想一想,這是什么季節(jié)?;本文.來源:屈,老,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1、教師:冬天所有的地方都會下雪嗎?(幼兒自由猜測,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2、引導幼兒了解各地的氣候情況。

教師:小姑娘打電話給她的叔叔和阿姨,我們來聽聽看他們是怎么說的。(幼兒邊看叔叔、阿姨的圖片,邊聽教師講述電話內容。叔叔說,這里下了好大的雪,雪景非常漂亮。阿姨說,這里沒有下雪哦,可以去海濱游泳。(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氣候。)

二、探索各地氣候不一樣的原因。

1、討論各地氣候不一樣的原因。

教師:為什么有的地方下雪,有的地方不下雪呢?

2、觀察地球儀,了叔叔和阿姨所在的位置。

教師:我們一起在地球儀上找找叔叔和阿姨分別住在什么地方(東北、海南。幼兒根據(jù)地球儀上的頭像,分別找到叔叔、阿姨所在的地理位置。)

3、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經驗,自由結伴,進行討論。

教師:仔細看看東北和海南在地球儀上的位置,想想為什么東北和海南的氣候相差這么大呢。(教師重點引導幼兒遷移對地球儀的認識經驗,并根據(jù)其所處的地理位置進行討論。)

四、教師利用地球儀小結。

1、你知道地球上哪里是太陽照得最多的地方嗎?(赤道)赤道在哪里?

2、請小朋友用手指出來。與赤道氣候相反的地方是哪里?請你們把它找出來。(南極、北極)南極和北極是個什么樣的世界?(冰天雪地)

中班科學你看到了嗎


中班科學你看到了嗎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感知眼睛需要光才能看到物體,制造光源,幫助眼睛視物,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你看到了嗎教案吧。設計意圖:

每個人都擁有最基本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本節(jié)科學活動《你看到了嗎》。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生活經驗,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地獲得知識與經驗,在情感上獲得愉悅與滿足。體驗和感受在較為黑暗的環(huán)境下,人的眼睛就看不清或看不見周圍的事物,人的眼睛需要借助光線才能看清周圍的事物這一科學道理。萌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感知眼睛需要光才能看到物體。

2.制造光源,幫助眼睛視物。

3.知道眼睛是視覺器官,了解保護眼睛的方法。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光影暗室或創(chuàng)設一個暗室

(二)材料準備

1.紙盒若干(將圖片貼在紙盒箱子里與窺視孔相對的一面)。

2.手電筒、蠟燭、火柴、打火機、手機、燈和熒光棒等。

3.課件:《保護眼睛》《眼睛休息操》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進入科學探究室

1.看到地球儀了嗎?為什么能夠看到?

2.有眼睛就可以看到周圍事物嗎?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感受無光視物:操作自制的密封紙盒,嘗試透過盒子的小孔觀察。

1.將眼睛對準盒子上的眼睛,向盒子里看。

2.里面是什么水果(圖片)?為什么看不見?

探索有光視物:

1.怎樣看到盒子里的水果圖片?

2.打開盒子或摳開盒子上“小窗戶”就可看見圖片。

3.把裝有相同水果的盒子按標簽圖示分類。

4.眼睛需借助光才能看清事物,如果光線很暗,眼睛就會看不清楚或看不見。

(三)體驗感受

進入光影暗室,切斷光源。

1.什么感覺?

2.能看見玩具嗎?有什么辦法能看到?

2.打開燈、使用手電筒、蠟燭、打火機、手機、熒光棒,進一步感受眼睛與光源的關系。

3.可發(fā)出光物體我們叫它光源。你知道哪些光源?(太陽、星星、路燈等)

4.游戲:尋寶(幼兒利用各種發(fā)光的小工具,尋找光影室里的玩具)

(四)感受理解

走出光影暗室。

1.眼睛有什么感覺?(有點累、有點酸、有點不舒服)

2.理解:(播放課件)

(1)在昏暗光線下看書寫字眼睛就會酸痛;時間就會近視。

(2)地震中救出傷員蒙著眼睛——在黑暗的地方呆的時間過長,突然看見明亮的光源就會覺得刺眼甚至失明,盲人的眼睛就是失明的

(五)拓展延伸

1.怎樣保護眼睛?怎樣關愛盲人?

2.游戲:保護眼睛。

3.學做“眼睛休息操”。

活動反思:

充分利用幼兒園科學發(fā)現(xiàn)室的資源,把光影活動室作為體驗場景,體驗沒有光線,人的眼睛就看不清或看不見周圍的事物,人的眼睛需要借助光線才能看清周圍的事物這一科學道理。在探究和解決如何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下,使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周圍的事物這一問題時,教師準備了豐富的可預知的物質,如:手電筒、蠟燭、火柴、打火機、手機、燈、熒光棒等。通過操作和探索,讓幼兒去感知、去探索,對幼兒有意識地加以啟發(fā)與引導,教師并以學習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借助這種隱性示范,激發(fā)幼兒積極探索,從而發(fā)現(xiàn)光線的秘密,萌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讓幼兒感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不足之處:

1.幼兒操作和探究的時間不是很充足。

2.多提供一些“說”的時間,滿足幼兒探索交流的愿望。

大班科學教案 有關《你那里下雪了嗎》課件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下雪,初步了解其原因。

2、能在地球儀上找到赤道和南北極的位置,了解它們的氣候特點。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幼兒對地球儀具有初步的認識經驗,如赤道、南北極等。

3、大地球儀一個,上面貼有叔叔、阿姨的頭像。

活動過程:

一、討論:冬天所有的地方都會下雪嗎?

觀看教學掛圖,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看見圖中打電話的小姑娘了嗎?想一想,這是什么季節(jié)?;本文.來源:屈,老,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1、教師:冬天所有的地方都會下雪嗎?(幼兒自由猜測,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2、引導幼兒了解各地的氣候情況。

教師:小姑娘打電話給她的叔叔和阿姨,我們來聽聽看他們是怎么說的。(幼兒邊看叔叔、阿姨的圖片,邊聽教師講述電話內容。叔叔說,這里下了好大的雪,雪景非常漂亮。阿姨說,這里沒有下雪哦,可以去海濱游泳。(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氣候。)

二、探索各地氣候不一樣的原因。

1、討論各地氣候不一樣的原因。

教師:為什么有的地方下雪,有的地方不下雪呢?

2、觀察地球儀,了叔叔和阿姨所在的位置。

教師:我們一起在地球儀上找找叔叔和阿姨分別住在什么地方(東北、海南。幼兒根據(jù)地球儀上的頭像,分別找到叔叔、阿姨所在的地理位置。)

3、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經驗,自由結伴,進行討論。

教師:仔細看看東北和海南在地球儀上的位置,想想為什么東北和海南的氣候相差這么大呢。(教師重點引導幼兒遷移對地球儀的認識經驗,并根據(jù)其所處的地理位置進行討論。)

四、教師利用地球儀小結。

1、你知道地球上哪里是太陽照得最多的地方嗎?(赤道)赤道在哪里?

2、請小朋友用手指出來。與赤道氣候相反的地方是哪里?請你們把它找出來。(南極、北極)南極和北極是個什么樣的世界?(冰天雪地)

中班科學《你看到了嗎》


中班科學《你看到了嗎》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感知眼睛需要光才能看到物體,制造光源,幫助眼睛視物,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你看到了嗎》教案吧。設計意圖:

每個人都擁有最基本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本節(jié)科學活動《你看到了嗎》。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生活經驗,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地獲得知識與經驗,在情感上獲得愉悅與滿足。體驗和感受在較為黑暗的環(huán)境下,人的眼睛就看不清或看不見周圍的事物,人的眼睛需要借助光線才能看清周圍的事物這一科學道理。萌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感知眼睛需要光才能看到物體。

2.制造光源,幫助眼睛視物。

3.知道眼睛是視覺器官,了解保護眼睛的方法。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光影暗室或創(chuàng)設一個暗室

(二)材料準備

1.紙盒若干(將圖片貼在紙盒箱子里與窺視孔相對的一面)。

2.手電筒、蠟燭、火柴、打火機、手機、燈和熒光棒等。

3.課件:《保護眼睛》《眼睛休息操》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進入科學探究室

1.看到地球儀了嗎?為什么能夠看到?

2.有眼睛就可以看到周圍事物嗎?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感受無光視物:操作自制的密封紙盒,嘗試透過盒子的小孔觀察。

1.將眼睛對準盒子上的眼睛,向盒子里看。

2.里面是什么水果(圖片)?為什么看不見?

探索有光視物:

1.怎樣看到盒子里的水果圖片?

2.打開盒子或摳開盒子上“小窗戶”就可看見圖片。

3.把裝有相同水果的盒子按標簽圖示分類。

4.眼睛需借助光才能看清事物,如果光線很暗,眼睛就會看不清楚或看不見。

(三)體驗感受

進入光影暗室,切斷光源。

1.什么感覺?

2.能看見玩具嗎?有什么辦法能看到?

2.打開燈、使用手電筒、蠟燭、打火機、手機、熒光棒,進一步感受眼睛與光源的關系。

3.可發(fā)出光物體我們叫它光源。你知道哪些光源?(太陽、星星、路燈等)

4.游戲:尋寶(幼兒利用各種發(fā)光的小工具,尋找光影室里的玩具)

(四)感受理解

走出光影暗室。

1.眼睛有什么感覺?(有點累、有點酸、有點不舒服)

2.理解:(播放課件)

(1)在昏暗光線下看書寫字眼睛就會酸痛;時間就會近視。

(2)地震中救出傷員蒙著眼睛——在黑暗的地方呆的時間過長,突然看見明亮的光源就會覺得刺眼甚至失明,盲人的眼睛就是失明的

(五)拓展延伸

1.怎樣保護眼睛?怎樣關愛盲人?

2.游戲:保護眼睛。

3.學做“眼睛休息操”。

活動反思:

充分利用幼兒園科學發(fā)現(xiàn)室的資源,把光影活動室作為體驗場景,體驗沒有光線,人的眼睛就看不清或看不見周圍的事物,人的眼睛需要借助光線才能看清周圍的事物這一科學道理。在探究和解決如何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下,使我們的眼睛能看到周圍的事物這一問題時,教師準備了豐富的可預知的物質,如:手電筒、蠟燭、火柴、打火機、手機、燈、熒光棒等。通過操作和探索,讓幼兒去感知、去探索,對幼兒有意識地加以啟發(fā)與引導,教師并以學習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借助這種隱性示范,激發(fā)幼兒積極探索,從而發(fā)現(xiàn)光線的秘密,萌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讓幼兒感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不足之處:

1.幼兒操作和探究的時間不是很充足。

2.多提供一些“說”的時間,滿足幼兒探索交流的愿望。

相關推薦

  • 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你那里下雪了嗎》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下雪,初步了解其原因。 2、能在地球儀上找到赤道和南北極的位置,了解它們的氣候特點。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幼兒對地球儀具有初步的認識經驗,如赤道、南北...
    2021-10-08 閱讀全文
  • 中班科學你看到了嗎 中班科學你看到了嗎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感知眼睛需要光才能看到物體,制造光源,幫助眼睛視物,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你看到了嗎教案...
    2021-05-02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教案 有關《你那里下雪了嗎》課件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下雪,初步了解其原因。 2、能在地球儀上找到赤道和南北極的位置,了解它們的氣候特點。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幼兒對地球儀具有初步的認識經驗,如赤道、南北...
    2022-01-26 閱讀全文
  • 中班科學《你看到了嗎》 中班科學《你看到了嗎》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感知眼睛需要光才能看到物體,制造光源,幫助眼睛視物,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你看到了...
    2020-03-24 閱讀全文
  • 要下雨了,你知道嗎?(中班科學教案) 引言:下雨前是可以預測的,小朋友,們不知道吧?這里有幾種方式可以預測,小朋友可以記下來,就能當自己的天氣預報了! 活動目標: 1、知道動物也會預報天氣,了解一些常見的下雨前兆。 2、初步學習將氣象預報...
    2019-12-1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下雪,初步了解其原因。 2、能在地球儀上找到赤道和南北極的位置,了解它們的氣候特點。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幼兒對地球儀具有初步的認識經驗,如赤道、南北...

2021-10-08 閱讀全文

中班科學你看到了嗎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感知眼睛需要光才能看到物體,制造光源,幫助眼睛視物,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你看到了嗎教案...

2021-05-0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下雪,初步了解其原因。 2、能在地球儀上找到赤道和南北極的位置,了解它們的氣候特點。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幼兒對地球儀具有初步的認識經驗,如赤道、南北...

2022-01-26 閱讀全文

中班科學《你看到了嗎》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感知眼睛需要光才能看到物體,制造光源,幫助眼睛視物,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你看到了...

2020-03-24 閱讀全文

引言:下雨前是可以預測的,小朋友,們不知道吧?這里有幾種方式可以預測,小朋友可以記下來,就能當自己的天氣預報了! 活動目標: 1、知道動物也會預報天氣,了解一些常見的下雨前兆。 2、初步學習將氣象預報...

2019-12-1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