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奇妙的樹葉》教案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領域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科學沉浮說課稿教案設計:戶外活動的時候,孩子總會去撿許多樹葉幾個人一起玩,看到他們這么感興趣,我就想能不能根據(jù)孩子的興趣來生成一些課程呢,經(jīng)過幾天的研究實驗,我設計了這一節(jié)活動。
教學目標:
1、鼓勵幼兒通過各種感官去觀察、體驗實驗中兩種物品的不同并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
2、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并制作美麗的紙手絹,體驗成功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愛問、愛學、愛思考的興趣。
教學準備
樹葉(干、剛摘下的)各一筐、蒜臼、搗蒜錘、紙巾一人一張。yjs21.cOM
教學過程:
歌曲《小樹葉》引出教學內(nèi)容。出示實驗物品。
1、通過各種感官去觀察實驗物品。
看:出示兩筐樹葉請幼兒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幼兒先說,說完后老師總結(總結:一筐黃黃的,看起來沒有水分;一筐嫩嫩的,看起來很水嫩。)
摸:請幼兒來摸一摸,撕一撕、抓一抓、踩一踩兩種樹葉并說一說它們有什么不同?老師總結:一筐干干的,一撕一抓一踩就碎了會響,一筐嫩嫩的,撕的時候不會響,抓和踩的時候不會碎不會響)
搗一搗:將撕碎的樹葉干,濕兩種樹葉分別放入蒜臼中請幼兒動手搗一搗并觀察有什么不同,搗的時候說:“1234搗一搗,2234搗一搗” 激發(fā)幼兒興趣。(老師總結:干的沒有水分,另一種有綠色的樹汁出來)
2、制作紙手絹:
人手一張紙巾,幼兒自由折疊,疊好以后沾樹汁做成各不相同的手絹。
3、活動結束:今天我們和樹葉一起做實驗,小樹葉不僅讓我們學到了東西也給我們帶來了漂亮的紙手絹,我們一起去外邊再撿些樹葉,看還可以和樹葉怎么玩呢?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中班科學奇妙的植物色素教案
中班科學奇妙的植物色素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設計,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nèi)容,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種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奇妙的植物色素教案吧?;顒釉O計
大自然是神奇的,長滿了各種各樣的小草,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長出了各種不同的蔬果,每當孩子在草地里玩耍時,他們總會發(fā)現(xiàn)衣服上染上了小草的綠顏色,每當孩子吃完草莓、楊梅這些水果時,就會發(fā)現(xiàn)手上被“染”紅了……這些想象告訴我們孩子在更早的時候已經(jīng)接觸到色素了,只是他們還不了解與認識這些隱藏在植物體內(nèi)的色素。“植物色素”這個詞對孩子來說很陌生也很書面,但是“植物色素”在我們的生活中卻是隨處可見的?!毒V要》中提出教學內(nèi)容要貼近幼兒生活,從生活中選擇材料。因為孩子在生活中對植物體內(nèi)出現(xiàn)“顏色”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了疑惑與好奇,于是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我設計了這節(jié)教學活動。因為中班幼兒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是通過感知覺和操作活動來認識世界,所以我選擇了一些幼兒熟悉的材料來引發(fā)幼兒對活動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能主動探索色素的秘密,從而了解到植物中含有色素這一科學現(xiàn)象,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活動目標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種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
1、每人座位底下放一塊白布和葉子;
2、四各種植物的葉子、果實、花瓣等(如:草葉小番茄、各種顏色的花瓣等);
2、小積木,白色棉布每人兩份;
3、各種食物:糖果、有顏色的饅頭、面粉等;
4、黑板一塊、PPT課件。
教師示范材料:白布,綠葉。
活動過程
一、觀看魔術,引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觀看魔術表演。
(1)你們有沒有看過魔術?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粋€很棒的魔術表演,請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教師表演魔術:現(xiàn)在我的魔術開始了,這是什么?(出示白布)那這是什么?(出示葉子)看一看,我把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神奇的事?引起幼兒的興趣與探索欲望)
(2)魔術結束,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白布變成綠色的了)
2、幼兒嘗試操作.
(1)你們覺得這個魔術有趣么?那現(xiàn)在我們自己來嘗試變一次??纯蠢蠋熃o你們準備了什么材料?(幼兒觀察操作材料)
(2)幼兒嘗試自己動手操作變“魔術”。
(3)觀察自己“魔術”后白布的變化。
老師提問:為什么布會變成綠色的呢?(因為葉子上的綠色跑到布上面去了)
小結:原來植物的葉子里有綠顏色,它有一個名字叫植物色素。
二、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1、幼兒預測猜想。
我們已經(jīng)在植物的身體里找到了綠色,那你們猜一猜植物的身體里還會不會藏著其他的顏色?(幼兒猜想)
2、幼兒探索驗證。
(1)熟悉材料
師:我們現(xiàn)在自己來找一找,到底植物的身體里有沒有其他的顏色。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各種材料,有植物的花、果實也有植物的葉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教師逐一介紹材料:胡蘿卜、小番茄、檸檬皮青瓜皮楊梅各種花瓣等)
(2)第二次操作
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學會魔術這個本領了,這一次請你們自己來變魔術。道具呢還是有一塊白布,然后請你們在籮筐里選一樣你喜歡的東西放在白布上來變魔術,看看最后會發(fā)生什么神奇的事情。變好以后請你在白布上寫上你的學號,把它送到這里來。(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交流分享
請幼兒把變好顏色的布按顏色分類擺放好。
黃色的色卡
紫色的色卡
紅色的色卡
綠色的色卡
其它
其它
提問:你變出了什么顏色?你是怎么變的呢?(引導幼兒用“我用什么變出了什么顏色的句式回答)
(4)教師小結:
原來植物的身體里藏著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紅色、黃色、紫色還有綠色。這些藏在植物身體里的顏色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植物色素。
三、聯(lián)系生活,提升經(jīng)驗。
1、生活應用
(1)出示PPT
這些植物色素還有很多作用噢,可以添加在我們吃的食物里,不信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
播放PPT(彩色面條):這是什么?它和我們平時吃的面條有什么不一樣的?
你知道它是怎么變出來的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
(2)觀看視頻(需要聯(lián)網(wǎng)播放)
廚師在干什么?你在畫面上找到了植物色素在哪里了么?(胡蘿卜、菠菜)
小結:對了,這些植物色素就蘊含在這些蔬菜的汁液里,把它們加在面粉里,就做出了彩色的面條。
(3)觀看PPT
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么食物含有植物色素呢?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4)教師小結:
這些食物中的植物色素是安全自然的,我們可以吃的。它可以使我們的食物變得更加美觀,更加的營養(yǎng)。
四、延伸活動
剛才我們已經(jīng)在白布上找到了一種顏色,想不想把這塊布變得五顏六色,更加美麗?請你們一起繼續(xù)來完成好不好?
中班科學活動奇妙的花兒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奇妙的花兒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了解、感知花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豐富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與同伴品嘗、分享花茶,激發(fā)孩子愛花之情,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奇妙的花兒教案吧。教學目標:
1、了解、感知花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豐富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
2、與同伴品嘗、分享花茶,激發(fā)孩子愛花之情。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準備:
幼兒帶的花茶若干、肥皂四塊、餐巾紙兩盒、牙膏兩盒、茉莉噴霧劑一瓶、糖桂花一瓶、洗發(fā)精一瓶、“足浴”圖片四張、香袋三個、三個玻璃茶杯、一次性杯子、熱水若干。
教學過程:
一、交流、分享。
春天到了,五彩繽紛的花兒開放了,看到美麗的花兒,老師心情特別好!
1、你們喜歡花嗎?為什么?(根據(jù)孩子的回答,及時回應,并在交流中教師進行經(jīng)驗的提升,讓幼兒感知花的裝飾美,花能美化環(huán)境,花的欣賞作用)
2、花有什么用呢?(這個問題是前一個問題中的引導問題,如果前期孩子已圍繞花的作用回答可直接導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二、感知、交流。
人們很聰明,從花里提取了許多有用的東西,然后,用這些提取物,制成了我們平時生活中用的東西,今天,老師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東西,請你們仔細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想一想,哪些東西里有花的提取物?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1、自由探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進行個別的交流,讓幼兒利用自己的感官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探索的過程中以適當?shù)膯栴}引發(fā)幼兒思考,并讓幼兒親身的體驗一下,如:當幼兒詢問噴霧劑時,就噴出來,讓幼兒聞茉莉花的味道,讓他們了解噴霧劑的香味是從茉莉花中提取的,同時,讓幼兒思考,為什么人們要用噴霧劑?你覺得什么時候要用噴霧劑?小孩能不能隨便的用?給予一種安全意識的教育,讓幼兒說說牙膏中的花,為什么牙膏中要用金銀花而不用玫瑰花?了解金銀花的保健作用等等。)
2、集中交流提問:
(1)你發(fā)現(xiàn)什么東西里有花的味道?為什么?
(2)肥皂里有花的味道嗎?會用什么花呢?為什么里面要用金銀花?(了解花的藥用價值)
(3)洗腳時為什么要用花呢?(了解花的保健功用)
(4)出示糖桂花這是什么?我們平時吃的什么東西也有糖桂花?為什么要放糖桂花呢?(了解花的食用價值)
(5)出示香袋和花茶這里面有一袋花是可以吃的,你們猜哪袋能吃呢?這袋花有什么用?(讓幼兒感知花猶如香水的功用)
小結:花真有用,我們生活中處處有花,有了花我們的生活才變得多姿多彩,我們都喜愛花。
三、體驗、分享。
這個花茶怎么吃呀?花在水里會變得怎樣?
1、教師泡茶,讓幼兒欣賞、感知,激發(fā)幼兒動手試一試。
介紹泡茶所需要的工具(茶壺、熱水、花茶)泡茶的時候需要一個干凈的茶壺,熱水,老師喜歡喝清涼的茉莉花茶,我先放一點茉莉花,然后倒些水,一杯好喝的茉莉花茶泡好了。我還喜歡喝紅紅的玫瑰花茶,為什么老師喜歡喝玫瑰花茶呀?(幼兒回應:玫瑰花茶是美容的。是對前期經(jīng)驗的一種回顧)我好累呀!可以泡杯什么花茶來提神呢?(幼兒回答,教師泡茶)(在泡茶的過程中注意安全教育,放適量的花茶,倒入適量的水)讓幼兒感知、觀察花茶的變化。
2、幼兒嘗試泡茶,并與老師、同伴分享、交流。
幼兒拿一次性杯子及自己喜歡的花茶,生活老師幫忙倒水。
幼兒觀察花茶并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品嘗自己泡的花茶。(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對花茶的觀察特別的投入,樂意與不同的朋友交流,而且會主動詢問,從而了解不同花茶的各種不同功用)
大班科學優(yōu)質(zhì)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奇妙的葉子》
一、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幼兒通過本次活動能夠知道每片葉子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的脈絡,是每個個體的獨特標志。
2、能力目標:幼兒通過觀察能夠發(fā)現(xiàn)兩片葉子的不同。
二、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經(jīng)學習過關于樹葉的知識,有一定的經(jīng)驗準備。
2.物質(zhì)準備:關于樹葉的圖片(特征明顯、相似)、樹葉模型
三、活動過程:
1.導入:(組織上課)小朋友們喜不喜歡猜謎語啊,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謎語我們一起來猜一猜好不好。大家認真聽哦,老師要出謎語了(出示圖片)
2.開始:大家以前是不是都認識很多樹葉呢,下面我們來一起認一認好不好。(出示比較有特征的樹葉圖片,幫助幼兒回憶學過的知識)
老師想問問你們,有仔細觀察過葉子嗎?(有:就請幾位小朋友簡單回答一下)
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仔細觀察一下,每個人都要認真仔細的觀察,看看他們有什么特點,是不是相同的。(兩兩一組出示相似的葉子)
現(xiàn)在和你身邊的小朋友6個人一組可以交流你觀察到的結果(1~2分鐘),請幼兒進行回答。
3.小結:(組織紀律,進行小結)世界上有許多種葉子,每棵樹也有很多片葉子,但是每片葉子都有自己的脈絡。這些信息就是我們自己的特點,代表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是獨特的。
四、活動延伸:
樹葉可以制作出美麗的作品,在以后的美術課和手工課一起進行制作。
活動反思:
《神奇的葉子》這一課的活動,我設計了三個版塊。第一版塊是了解、介紹葉子。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有關葉子的知識,養(yǎng)成收集、整理資料的學習習慣,并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流。第二版塊制作葉畫。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第三版塊是編故事。目的是鼓勵學生勇于展示自我,發(fā)揮潛能。
三個版塊的設計,我注意做到:
一、關注學生的生活和體驗,讓課堂貼近生活
“回歸生活、關注兒童現(xiàn)實生活”的課程理念決定生活化是小學思品課程的首要特征。本節(jié)課我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從學生生活實際“找身邊的變化”入手,尋找教育教學的最合適的切口和教育點,讓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使課堂更貼近生活,更貼近學生。
二、關注學生的參與和實踐
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從準備到展示到交流,給學生以充分的活動空間,給學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間和交流的平臺,使學生在課堂上活動起來,成為學習的主人。小組交流比指名讓學生發(fā)言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改變學習方式,在制作葉畫這一環(huán)節(jié)允許學生自主選擇獨立完成還是與人合作,尊重學生的選擇。欣賞學生的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讓學生體會創(chuàng)造的樂趣、成功的喜悅。真沒想到,他們能做得這么好!"屈;老.師"下課后我感觸頗深,我們真的不能小看二年級的學生,只要我們適當加以引導,比如在做之前先請他們說說葉畫的做法,注意些什么,然后大膽放手讓他們?nèi)嵺`,我們的學生就一定能帶給我們驚喜!
三、關注課程內(nèi)容的綜合性、開放性和課堂活動方式的實效性
課程內(nèi)容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就是課堂。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我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處理教材,在這一主題中整合多學科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努力創(chuàng)設適宜的活動條件,以做一做、看一看、說一說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體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在活動中盡情地展示自我,感受成功的喜悅,體驗學習的樂趣。
本課也感到有些不足之處:
1、課前準備不夠充分,對學生要求提的不夠明確。個別學生收集的葉子顏色、形狀、品種較單一。有關資料查找不全面。
2、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了解不夠,給編故事留的準備時間太短,影響了故事的質(zhì)量。
3、評價語言不夠豐富。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注意努力學習,在實踐中反思,在實踐中提高。
中班科學活動奇妙的沙
中班科學活動奇妙的沙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理念,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通過玩沙活動感知沙的特性,了解沙的用途,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奇妙的沙教案吧。設計理念:
玩沙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玩沙可以讓幼兒感到快樂,可以讓幼兒盡情地發(fā)揮想象去創(chuàng)造,可以讓幼兒自主地去嘗試體驗,在不知不覺中感知沙的特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科學活動就是要讓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shù)姆绞奖磉_、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根據(jù)《綱要》的要求和我班幼兒愛動手動腦、好玩等特點,選擇沙作為幼兒科學探究的內(nèi)容,不僅可豐富幼兒對沙的了解,更可以使幼兒感受到玩沙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通過玩沙活動感知沙的特性。
2、 了解沙的用途。
3、 通過玩沙活動激發(fā)幼兒的愉快情緒,培養(yǎng)初步探索、嘗試的精神。
4、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沙坑、玩沙工具、沙盤、攪拌棒、鹽糖水、玻璃杯、礦泉水瓶
活動過程:
1、 玩沙
(1) 把幼兒帶到沙坑旁,請小朋友用腳在上面踩一踩,學一學小貓走路、小兔跳………幼兒邊唱歌曲《走路》。
(2) 教師提問:“剛才小朋友用腳踩了沙,你們踩在沙上面的感覺怎麼樣呀?”(幼兒回答)
(3) 教師講解玩沙的要領。“玩沙的時候要把袖子卷起來,不要用手揉眼睛,注意不要揚沙,不要把沙子弄的滿地都是,要注意保護自己和同伴的眼睛、鼻子等。”
(4) 在玩沙過程中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感知。
1) 請幼兒用手摸一摸沙,問有什麼感覺,用眼睛看一看,沙是什麼樣子的?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沙是細細的,是一粒一粒的。
2) 讓幼兒感知沙是松散的
教師提問:“小朋友用面團過湯圓,那你們試一試能用沙團湯圓嗎?”小朋友自己做實驗,讓幼兒思考,這是為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沙是松散的。
2、 實驗:讓幼兒感知沙是不溶于水的。
(1) 教師請幼兒觀察糖、鹽、沙,說出它們的相同之處。
(2) 做糖、鹽、沙的溶解實驗,教師先示范,然后幼兒自己操作實驗。
3、 小節(jié)沙的特點。
“我們剛才玩了沙,認識了沙,誰來把它的特點完整地說一遍。”教師請小朋友回答,(個別和集體回答相結合)“沙是細細的,一粒一粒的,沙是松散的,沙不溶于水。
4、 沙的用途。
教師提問:“沙有很多種用途,你們在哪里見過沙?它們有什么用?”引導幼兒說出“沙子可以用來鋪路,沙子可以用來造房子,造橋,沙子還可以裝在袋子里堵洪水。”
5、 制作樂器——沙錘
教師出示自制沙錘?!靶∨笥褌冊谏弦魳氛n的時候都玩過沙錘,老師這里有兩個自己制作的沙錘,它的聲音也很好聽,今天我們就自己用沙子做沙錘。”教師示范制作過程,請小朋友動手制作。然后搖動自己制作的沙錘為歌曲《大公雞》伴奏,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通過觀察和攪拌體驗沙不溶于水的特點?;顒又?,我盡量做個“引導者”,引導幼兒注意和觀察,每一活動所呈現(xiàn)的現(xiàn)象,啟發(fā)他們討論這種種現(xiàn)象的原因,引導幼他們根據(jù)這些現(xiàn)象去討論、去思考,從而得出結論。這樣不僅滿足了孩子們的興趣,又可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使知識自然而然的印入幼兒的腦中。
通過活動我發(fā)現(xiàn)了,幼兒的觀察能力是很強的,他們通過了觸摸、抓、捏、扒、篩、吹了解到沙:很軟、很細、一粒一粒的、不溶于水。這樣的活動,孩子開心,老師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