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科學小游戲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小游戲 幼兒園科學有趣的靜電說課稿 幼兒園科學有趣的彈性說課稿午餐的時候,餐桌上不知被誰灑了些水,小朋友的小碗放上去,竟然自己移動了起來。娜娜正幫著我分碗筷呢,她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了這個現(xiàn)象:“老師,小碗怎么會自己移動的?”“是嗎?”我也覺著有些奇怪,拿了只小碗放上去,果然,小碗向一邊移過去了:“哦,桌面上有水呀!”
“桌面上有水,小碗怎么就會移動了呢?”娜娜在一旁奇怪地問,又一次拿了幾只小碗放上去。這回,小碗不動了。
“小碗放在有水的桌面上,就像小船放在水面上一樣會輕輕地移動。可好幾只小碗疊在一起,有些重,小碗就不能在有水的餐桌上移動了。”我一時也沒有辦法跟娜娜講清楚水的張力與物體移動的原理,心里卻在想:我可以用什么材料做玩具,讓孩子來體驗這樣的科學現(xiàn)象呢?
于是,我找來一個乒乓球,把它剪開成若干個兩頭尖小船狀的月牙兒,放到有水跡的塑料泥工板上做試驗。果然,水的張力讓質地光滑的“月牙兒”在接觸到泥工板的瞬間就往一邊漂移過去了。我輕輕地搖晃“月牙兒”,“月牙兒”就很快地旋轉起來。試驗成功,我用不同顏色的乒乓球剪出了大小不同的月牙兒,在泥工板上用濕抹布灑上一些水,任意疊放“月牙兒”在板上旋轉,就像許多的“荷花”在池塘里開放、旋轉。孩子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自制的小玩具。(勵志的句子 dJZ525.com)
有了這第一次的經(jīng)驗,我開始了自制科學小玩具的嘗試,運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材料,制作成孩子們喜愛又易于操作的小玩具,并從中體驗一些科學現(xiàn)象,激發(fā)孩子們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
1.吹回來的乒乓球
材料:乒乓球一個;玻璃杯兩個;長方形木塊積木一個;正方形木塊積木一個;塑料固定帶50厘米;雙面膠或小釘子等。
制作方法:把兩塊積木平放疊起,用雙面膠把正方形積木固定在長方形積木的中間處。把兩個玻璃杯口對口傾斜靠在積木上(杯口放在正方形積木上,杯底放在長方形積木上,使其呈杯口高、杯底低狀傾斜),再用塑料帶子把玻璃杯固定在長方形積木上。杯口與杯口之間留5—10厘米距離,中間放個乒乓球。
玩法:小朋友在杯子一頭對著乒乓球吹氣,要把乒乓球吹進一側的杯子里,但是恰恰相反,乒乓球會自己跑向另一側相反方向的杯子里。
一般情況下,我們把物體朝一個方向吹,物體就會隨著氣流的方向向前移動。但是這個科學游戲卻相反,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杯口對杯口會形成空氣回流,根據(jù)空氣回流的原理,乒乓球就會朝吹氣氣流相反的方向移動。這個游戲可以引導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空氣的流動變化,通過吹氣時所出現(xiàn)的不同現(xiàn)象,理解空氣回流的原理。
2.籠中小鳥
材料:20厘米左右見方的硬紙板兩塊;30厘米左右的小棒一根;透明膠帶一卷。
制作方法:在兩塊同樣大小的硬紙板上,分別畫上柵欄和某個動物頭像,再圖像朝外把兩塊硬紙板重疊用雙面膠粘貼在一起,中間部位插一根小棒固定,小棒長度在硬紙板下面超出1O厘米左右。
玩法:小朋友手握小棒使勁搓動,使硬紙板的正反兩面快速變換轉動,這樣兩幅畫面就會重疊起來。而小朋友就可以觀察到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就像看到動物在籠中跳上跳下一樣。其原理就是快速轉動所形成的重疊畫面,組合成“動畫”的感覺。這也是我們所看到的動畫片的原理。
3.玩鎖游戲
材料:小木箱一只,小鎖和鑰匙l6套,鎖鈕16個。
制作方法:把對應的鑰匙和鎖做好標記,然后把16把鎖鈕分別裝在木箱子四周側面,鎖上l6把鎖。鑰匙另外放置在一個器皿里。
玩法:根據(jù)不同年齡段設計不同操作要求的幼兒集體科學教育活動,也可以放在區(qū)角內供幼兒玩自主開鎖游戲。
孩子們可以通過游戲探索發(fā)現(xiàn)鎖與鑰匙之間的關系,知道每一把鎖都有自己相匹配的鑰匙,可以鎖,也可以打開,不同的鑰匙配不同的鎖。學會用不同的方法打開每一把鎖。這個活動還可以不斷延伸,讓小朋友探索了解各種各樣不同的鎖具以及它們各自不同的開啟特點。如:密碼鎖、長柄鎖、柜子鎖、防盜鎖、指紋鎖、電子鎖等等。
4.小噴泉
材料:洗潔精空瓶一個;吸管兩三根;電烙鐵一支。
制作方法:在洗潔精瓶子旁邊用電烙鐵燙出兩到三個比較規(guī)則的小圓洞(正好塞進一根吸管大小),把吸管塞進洞口。
玩法1:觀察瓶子四周的小孔,往瓶子里灌水,就會有噴泉狀的水柱從小孔內噴出。同時,孩子們還可以觀察到不同高低位置的小孔內所噴出的水有遠近的不同,比較發(fā)現(xiàn)水位高低(水的壓力大小)與噴水遠近的關系。
玩法2:倒不出的水。讓幼兒用洗潔精瓶灌滿水后蓋好瓶蓋,再用手指堵住其中兩個小洞口,只留出其中一個吸管口讓其出水,結果孩子們會發(fā)現(xiàn)意想不到的現(xiàn)象:水流不出來。這個游戲可以讓孩子們發(fā)現(xiàn)水的流動其實與空氣的壓力有關系,堵住了瓶口和其中的兩個小孔,只留一個小孔,就沒有了空氣的流動。沒有空氣的流動,就沒有空氣的壓力,水也就流不出來了。
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科學現(xiàn)象,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和興趣,一塊小石子的滾動,或者一片小樹葉的飄飛,都會讓孩子們癡迷。只要我們動起手來,在生活中尋找素材,為孩子們制作更多的科學實驗小玩具,他們就能在有趣的科學小游戲中獲得更多的體驗和發(fā)現(xiàn)!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市城南幼兒園)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親子科學游戲:有趣的溶解
家里有個可愛的小魚缸,那可是典典的貼心寶貝。典典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脫掉外套,把小手洗干凈,蹦蹦跳跳地來到魚缸面前,靜靜地看著小魚游來游去,輕輕地嘟囔著:“我回來啦,你們今天高興嗎?我給你們講講我的高興事吧。”典典一邊講著一邊給小魚喂食。
有一天,典典看著游動中的小魚,突然問:“爸爸,放進水里的魚食,一部分被小魚吃掉了,另一部分漂呀漂呀,就漂到缸底了,那么把什么東西放進魚缸都會這樣嗎?”爸爸笑著回答:“不是呀,有的東西放進水里會沉底,有的會浮在水面上,有的還會消失呢。”典典眨著眼睛,仿佛在問:“你說的是真的嗎?我怎么不知道呀?”爸爸決定帶著典典一起動手試一試,看看是不是這么回事。
1.爸爸和典典一起找到這些東西,準備動手做啦:水、透明水杯、石子、鋁箔紙、鹽、糖、小勺。
2.寶貝和爸爸一起往四個玻璃杯里倒人清水,記得要一樣多啊。
3.先把石子輕輕地放進第一杯清水中,記得不要扔進杯子里,玻璃杯會被砸破的(圖3)。
4.再把鋁箔紙放人第二杯水中。
5.再把鹽輕輕倒入第三杯水中,小心點,不要撒在外面。
6.最后把糖放入第四杯水中。
7.典典一邊用小勺輕輕地攪拌,一邊睜大眼睛觀察四個杯子里的變化。石塊沉到水底,鋁箔紙浮在水面上,鹽和糖不見了。
專家觀點
典典是個喜歡小動物的小朋友,他把小魚視為生命中的小伙伴,每天都會盡心地呵護。典典也是個愛觀察的小朋友,在日復一日的喂食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有的魚食漂在水面,有的則會沉在水底,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會這樣呢?是啊,每一個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在孩子的眼睛里都會變成有趣的問題,小小的問號引導孩子打開探索的大門。
點點的爸爸能夠讀懂孩子這本書,適時地抓住孩子的疑問,和孩子一起在家里找出想動手嘗試的材料。實驗做起來非常簡單,但需要孩子的細心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實驗的現(xiàn)象:究竟誰還在水里,誰會不見啦,誰是最快不見的,誰是最后不見的。在爸爸媽媽的頭腦里,這些問題太簡單了。其實,每一件復雜的事情都是由許多簡單的事情組成的,只要孩子有好奇心就會去觀察,就會去動手試一試,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找一找家里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拿來做有趣的溶解實驗,比如洗滌靈、植物油、洗衣粉、淀粉、醬油、米醋等等。還可以和孩子走出家門,在花園里、在小路旁尋找哪些東西可以拿回家試一試,例如泥土、砂礫、水泥等等。只要孩子有疑問的事情,只要安全無毒無害,爸爸媽媽都要鼓勵孩子動手試一試。親眼所見,親手所得,才會記憶深刻。
學會觀察,是爸爸媽媽和孩子動手探究的重要一步。不同物質的溶解現(xiàn)象會有時間的間隔,爸爸媽媽要鼓勵孩子在一段時間里堅持觀察,不要因為溶解現(xiàn)象出現(xiàn)得有快有慢,就放棄部分現(xiàn)象的持續(xù)觀察。耐心細致,持久觀察,孩子的科學探索之路會越走越遠。
幼兒園科學小游戲:紙游戲
活動背景:
現(xiàn)在的孩子都很喜歡動手動腦,對于不懂的地方,總喜歡問“為什么?”為此我常帶領孩子們做些小實驗,來解答他們的問題。有一次,一個孩子問我:“崔老師,紙船為什么剛開始能漂在水上,過會就會沉下去呢?”通過實驗,孩子們知道了紙吸了水后便重了,所以就沉下水了,因而他們對紙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大家和紙玩了許多小游戲。
活動目標:
1.紙引發(fā)的科學小游戲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及結果。
3.學會尊重同伴的觀點,養(yǎng)成互相學習、共同學習的學習習慣。
活動準備:
積木、白紙、玩具若干;報紙、空玻璃杯、一盆水;各色紙、剪刀、繩子、燈;各色紙、膠水、已剪好兩兩拉手的小人若干、大硬板紙、回形針、磁鐵。每組都有玩過自己游戲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師談話引題,激發(fā)幼兒活動愿望。
這段時間,小朋友對紙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我們還分成了小組和紙玩了許多有趣的游戲,今天我們和大家交流一下,好不好?
二、幼兒交流,可一人也可小組進行各種形式的介紹。
1.某某小朋友,你玩的是哪一組?(桔子組)你來介紹一下。來,我們歡迎某某小朋友介紹。
幼:我們玩的是“有力的紙”。幼兒演示:拿一張白紙放在兩個積木的中間架空,上面放一些玩具,紙塌下去了;再拿一張白紙。來回折,放在兩個積木的中間架空,上面放一些玩具,紙沒有塌下去。幼提問:“你們看哪張紙最有力?(幼回答)我的介紹完了,謝謝大家?!睅熣f:“某某小朋友歡迎你們去桔子組玩,你們要想出不同的方法,讓紙變得最有力?!?/p>
2.誰玩的蘋果組呀?好,請某某來介紹。
幼:你們看,我的紙娃娃會跳舞。幼兒演示。你們想不想做個和我一樣會跳舞的娃娃?先把剪好的拉手小人用回形針連接成圓,放在大硬板紙上,用一個磁鐵在硬板紙下面來回移動,紙娃娃就跳起舞來。師說:蘋果組里有跳舞的娃娃,你們想找出里面的小秘密嗎?
2.還有什么好玩的游戲,誰來介紹一下?
幼上來:我介紹的是“不濕的報紙”。幼兒演示:把一張報紙揉成團,放在玻璃杯里杯口朝下,垂直放進水里,稍后拿出杯子,拿出報紙,報紙是干的。師說:哎呀!真奇怪,報紙放在水里怎么會不濕呢?等會我們一起去試試。
3.師拿蛇。這是一條紙蛇,但它不會動,上次有個小朋友讓它動起來了。好,請他上來。幼兒演示:把剛才老師拿的紙蛇(在紙上畫螺旋蛇剪下在蛇的尾巴處系一條細繩),吊在熱源處的上方,紙蛇旋轉起來了。
1.(師拍手)真不錯,原來有這么多好玩的紙游戲,你們想玩嗎?(想)老師幫你們準備了剛才交流中游戲所需要的材料,讓大家都來嘗試一下吧!玩的時候要多動腦筋,玩出各種好方法,玩好后可以把我們的紙游戲介紹給別的小朋友聽。
三、幼兒分組活動
幼兒自主選擇進行活動,師巡視幼兒活動,給予必要的幫助。
四、評價活動
你們玩的開心嗎?你們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原來“有力的紙”是由于改變了紙的形狀,增加了紙的承受力;“會跳舞的娃娃”是由于磁鐵的緣故;“不濕的報紙”是因為朝下的空玻璃杯里有空氣,水進不去的原因;“旋轉的紙蛇”是因為上升的熱空氣使紙蛇旋轉。
幼兒園小班語言游戲:五則有趣的小班課堂游戲
幼兒天生愛玩游戲,有游戲的課堂總能讓幼兒情緒高漲,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此,小編整理了幼兒園小班語言游戲大全,讓小班的語言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提升幼兒園的教學效果。 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小班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而游戲又是深受幼兒喜愛的,因此,通過小班語言游戲是提高幼兒表達能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班語言游戲,供幼師們參考。 1、小動物找食物 目標:能注意傾聽對方說話,喜歡參加游戲活動。 準備: 1、小花貓、小雞、小鴨子、小黃狗頭飾若干、筐若干。2、小魚、蟲子、小蝦、骨頭卡片若干放在場地周圍。 玩法: 1、教師與幼兒分別選一種頭飾戴上說:"我是小花貓、我是小鴨子……"教師帶領幼兒跑一跑、跳一跳。 2、幼兒邊說兒歌邊找食物,找到后做吃的動作并放入小筐,鼓勵幼兒找得越多越棒。游戲反復進行。附兒歌:小動物怎么叫 小花貓,喵喵喵,捉到老鼠喵喵喵。 小小雞,嘰嘰嘰,找到蟲子嘰嘰嘰。 小鴨子,呷呷呷,吃到魚蝦呷呷呷。 小黃狗,汪汪汪,啃著骨頭汪汪汪。 2、抱娃娃 目標:學用"娃娃的xx…可以……"的句式,了解五官的功能。 準備:每人一個娃娃 玩法: 每位幼兒抱一個自己喜歡的娃娃玩一玩,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用"娃娃的XX……"句式說說自己娃娃五官的功能。 3、奇妙的口袋 目標:能正確運用抱、開、搖、吹等動詞,學說完整的短句。 準備:神秘袋一只。 規(guī)則:每次只能摸出一樣玩具。 玩法: 1、教師拿出口袋念兒歌:"奇妙的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一摸,摸出看看是什么?"教師摸出皮球,問:"這是什么?"(這是皮球。)教師再拍皮球問:"老師在做什么?"(老師在拍皮球。) 2、教師念兒歌:"奇妙的口袋東西多,小朋友都來摸一摸。"當幼兒摸出玩具后,要求幼兒說出玩具名稱以及玩法。 4、外婆橋 玩法:兩人一組,一前一后坐在草坪上,后一幼兒雙手搭在前一幼兒肩上,邊念兒歌邊搖動。 附兒歌:外婆橋 搖呀搖,搖到外婆橋, 搖呀搖,搖呀搖, 外婆叫我好寶寶, 一搖搖到外婆橋; 你來抱,我來抱, 外婆好,外婆好, 抱到瓶邊去拿糕。 外婆叫我好寶寶。 5、見面歌 目標:1、學習用"XX見面,XXX"的句型創(chuàng)編兒歌。2、能夠邊朗誦兒歌邊表演。 玩法:教師和幼兒練習小雞、小貓、小狗的叫聲,學習"XX見面,XXX"的句型。教師和幼兒邊念兒歌邊變化角色表演。隨后共同創(chuàng)編兒歌繼續(xù)表演。 附兒歌:見面歌 小雞見面,嘰嘰嘰,嘰嘰嘰; 小貓見面,喵喵喵,喵喵喵; 小狗見面,汪汪汪,汪汪汪; 小朋友見面,你好!你好!
小班科學:有趣的嘴巴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幼兒了解自己嘴巴的用處,懂得愛護自己的嘴巴,并學會講究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懂得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東西可以做。什么東西不可以做。
活動準備:
1、吹的(氣球、風車、吹泡泡用具、小口琴和小喇叭等)。
2、唱的(話筒、錄音機等)。
3、吃的(糖果、食品等)
4、一些物品的圖片、記錄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猜猜哪里發(fā)出的聲音?
1、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輕輕唱歌。
2、問幼兒聽到了什么?是從哪里發(fā)出的聲音?
二、幼兒談論嘴巴的用處。
1、小朋友,你們的嘴巴有什么用處呢?
2、幼兒根據(jù)平時的生活經(jīng)驗用語言表達出來。
三、幼兒游玩:“小嘴巴樂園”。
1、教師:“今天,天線寶寶的小嘴巴樂園開張了,他們邀請我們小朋友去游玩,你們開心嗎?”
2、引導幼兒去嘴巴樂園游玩,嘴巴樂園里有音樂屋、食品屋和玩具屋,幼兒可以自由地去各個屋游玩,嘗試用自己的嘴巴進行游戲。
3、幼兒游戲后,教師提問題讓幼兒回答。
(1)、誰能告訴我你去了哪些地方游玩?你是怎樣玩的?(幼兒可以邊示范邊回答)。
(2)、你還看到別人用嘴巴干什么?
4、教師小結:我們的嘴巴真有趣,又能吃來又能說,又能唱來又能吹,所以我們要愛護它。
四、請幼兒進行記錄
1、請幼兒根據(jù)記錄表中的內容自己進行判斷、記錄。
2、幼兒討論記錄結果:什么東西不能放進嘴巴里?
3、小結:教育幼兒要愛護自己的嘴巴,嘴巴是我們人身體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好好愛護它,如果把嘴巴傷害了,人就會很痛苦。
(1)、壞蘋果、發(fā)霉的食品、臟的東西都不能吃,吃了就會生病,使人難受。
(2)、尖、利的東西不能放進嘴巴里,這樣就會把嘴巴戳破的。
(3)、不能把手指放進嘴巴里,這樣不衛(wèi)生。